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一)

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一)

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一)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创新中心,对于住宅绿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标准有着严格要求。

建筑环境与设计•基于保护环境、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原则,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兼顾自然生态与人造环境的平衡。

–建筑物所处地块位置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遮阳等因素,优化居住者的舒适度。

–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降低地基沉降风险,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建筑外立面设计应尽量避免不良材料的使用,如有必要,则应使用可再生的、环保的建材。

能源与水资源管理•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能源与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严格要求,旨在降低能耗、节约水资源。

–建筑物应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设施,减少能源消耗。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使用。

–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降低水资源浪费。

室内环境与健康•为了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室内环境与健康提出了必要的要求。

–室内墙面、地板等材料应采用环保、无甲醛、无VOC释放的材料,确保居住者的健康。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健康。

废弃物管理与再利用•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在建设和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废弃物管理与再利用。

–建筑施工时,应合理规划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拆除后,应分类处理废弃材料,最大限度地进行再利用。

结论•上海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努力。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住宅绿色建筑的水平,为居住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环保的住房空间。

•遵守这些标准将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重要方向,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db3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2/3962—2020是江苏省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该标准是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推广绿色建筑,规范江苏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根据《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而制定的。

这个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参照执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建筑功能和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等方面。

总的来说,DB32/3962—2020是江苏省对于民用建筑绿色设计的一个标准,其目的是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并规范其设计过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3.09.27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
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21号),我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1月3日。

附件: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3年9月27日。

建筑物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物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物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从建筑物绿色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指导各行业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

二、整体设计原则1. 生态环境保护在建筑物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原则。

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资源节约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利用。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资源,并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在能源使用方面,应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并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3. 健康与舒适度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注重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办公环境。

同时,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材料,确保室内环境的健康。

三、建筑外观设计1. 建筑形式与周边环境协调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建筑形式和色彩方面,应尊重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对周边景观产生负面影响。

2. 绿色屋顶和立面绿化绿色建筑应鼓励采用绿色屋顶和立面绿化的设计。

通过种植植被,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

四、建筑结构设计1. 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节能。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减少能量的损失,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2. 抗震和安全性设计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能力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要求之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抗震设计,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

五、室内设计1. 室内环境舒适性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对建筑物的绿色建筑设计至关重要。

在室内设计中,应注重采光、通风和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 绿色材料选择在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中,应优先选择无毒、无害、可回收的绿色材料,避免对室内环境和居住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六、设备与系统设计1. 高效能源系统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采用高效能源系统,以降低能耗和废弃物产生。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份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共计1000字。

1. 绿色用地规划:(1)合理规划建筑用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合理设置绿地,增加空气质量、景观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保证。

(3)优化建筑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风。

2. 节能措施:(1)建筑选址要考虑日照条件,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建筑能耗。

(2)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3)采用节能建筑材料,例如保温材料、节能玻璃等。

(4)优化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3. 环境材料选择:(1)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

(2)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降低资源消耗。

(3)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建筑的整体效率。

4. 室内环境设计:(1)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采用安全、环保的室内装修材料。

(2)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

(3)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照明设计方案。

5. 水资源管理:(1)采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2)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降低排污量,避免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3)提倡节水意识,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

6. 废弃物管理:(1)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2)鼓励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3)优化建筑设计,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

7. 绿色交通:(1)合理规划交通出入口,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2)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

(3)建立骑车和步行的便利设施,降低短程交通对公共环境的影响。

8. 安全与舒适性:(1)合理设置遮阳设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2)采用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3)合理设计室内温湿度,提供宜人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9. 监测和评估:(1)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评估制度,对建筑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估。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深圳市实施细则Detailed rules for application in Shenzhen for civil buildingsgree n desig n code(征求意见稿)2017深圳、八前言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进一步提高深圳市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2016年标准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设计策划;5. 场地与室外环境;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 建筑材料;8. 给水排水;9. 暖通空调;10. 建筑电气。

本细则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细则由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负责管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邮编:51804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目次1 总则 0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3)4 绿色设计策划 (4)4.1 一般规定 (4)4.2 策划内容 (4)5 场地与室外环境 (8)5.1 一般规定 (8)5.2 场地要求 (8)5.3 场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9)5.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1)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16)6.1 一般规定 (16)6.2 空间合理利用 (17)6.3 日照与自然采光 (18)6.4 自然通风 (19)6.5 围护结构 (20)6.6 室内声环境 (23)6.7 室内空气质量 (24)6.8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25)7 建筑材料 (27)7.1 一般规定 (27)7.2 节材 (27)7.3 选材 (30)8 给水排水 (33)8.1 一般规定 (33)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33)8.3 供水系统 (35)8.4 节水措施 (37)9 暖通空调 (39)9.1 一般规定 (39)9.2 暖通空调冷热源 (41)9.3 暖通空调水系统 (42)9.4 空调通风系统 (43)9.5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45)10 建筑电气 (47)10.1 一般规定 (47)10.2 供配电系统 (47)10.3 照明 (48)10.4 电气设备节能 (50)10.5 计量与智能化 (50)规范性引用文件 (51)本细则用词说明 (53)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深圳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指导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制定本细则。

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

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建筑设计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性能和舒适度,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了确保绿色建筑的有效实施和推广,一系列规范要求应该被遵循。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能源效率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第一要务是确保建筑的能源效率。

建筑应该采用高效能源管理系统,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照明设计、采用高效的设备和系统。

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能源使用的最大程度减少,例如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被动设计策略等。

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鼓励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这包括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采用可再生、环保的材料,以及从建筑物的运营中回收和再利用资源。

此外,建筑物的废弃物管理也应该被充分考虑,包括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合理处置。

三、水资源管理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应该采用节水设备,减少用水量。

同时,建筑物的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的水资源。

此外,排放的废水应该经过适当的处理,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四、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关注室内环境质量,以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建筑物应该采用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材料,包括涂料、胶水和地板材料等。

此外,灰尘控制、卫生设施的科学设计、优质的通风系统等也是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

五、生态系统保护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将生态系统保护作为一个核心目标。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这包括保留和保护原有的绿地、湿地和树木,以及合理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以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的影响。

六、健康与安全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建筑物的健康与安全性。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不含有害物质,建筑物应该采用合理的防火和安全系统。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自然灾害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标准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概念和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其设计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论述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标准。

一、建筑定位及选址要求1.地理位置选择:建筑应尽量选择在易于交通的地理位置,以减少能源在交通上的消耗。

2.土地利用:建筑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开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3.气候适应性:建筑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二、建筑设计要求1.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环保、节能、无毒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节能设计:采用保温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减少热能传递,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3.水资源管理:建筑应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的储存和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4.室内环境设计:建筑内部应实施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5.绿化设计:建筑应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

6.废弃物处理:建筑应设计合理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7.可持续发展:建筑应充分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灵活设计,易于改造和升级。

三、建筑施工要求1.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环保的施工技术,控制噪音和粉尘。

2.建筑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建筑装修: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四、使用和维护要求1.节水节电:建筑内部应采用节水设备和节能设备,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用水和用电习惯。

2.环境监测:建筑应安装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建筑的能耗和环境质量。

3.定期维护:建筑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

4.教育宣传:建筑应加强对用户的环保意识培养,提供使用和维护的详细指南。

总结: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标准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标准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标准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标准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它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标准又有哪些呢?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标准。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原则。

这意味着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例如,在能源方面,应优先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同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保温隔热性能等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土地利用方面,要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在水资源方面,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回收利用雨水和废水,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二是环境友好原则。

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和废弃物排放。

同时,通过绿化、景观设计等手段,增加建筑周边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以人为本原则。

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温度、湿度适宜,采光和通风充足。

此外,还应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活。

四是整体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将建筑与周边环境、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考虑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当地的气候、文化等因素相适应,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在实施标准方面,绿色建筑通常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和指标。

贵州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正文

贵州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正文

1 总则1.0.1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贵州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贵州省民用建筑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绿色设计。

1.0.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贵州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下简称绿色设计)。

2.0.2 建筑全寿命周期 building life cycle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

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

2.0.3 被动措施 passive techniques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环境性能。

通常包括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入渗等措施。

2.0.4 主动措施 active techniques通过采用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环境性能。

通常包括供暖、空调、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措施。

2.0.5 风速放大系数 wind speed amplification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

2.0.6 穿堂风 cross ventilation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穿过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现象。

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一、前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施工、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全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等因素,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化干扰和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化保障,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是保障绿色建筑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建筑设计前期准备1.确定建筑类型及功能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建筑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前期应确定建筑类型及功能,以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2.确定建筑用地绿色建筑应优先选用已经开发的地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选择建筑用地时,应考虑用地周围环境状况,如交通、噪声、空气质量等,以及用地的可持续性。

3.确定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在设计前期确定建筑朝向,以尽可能利用自然光线和气流,减少使用能源。

三、建筑设计阶段1.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热环境、光环境和通风环境,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使用。

同时,建筑外观设计应考虑美学、文化和社会因素,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社会责任。

2.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材料的能耗和污染。

同时,建筑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建筑的体量和重量,以减少能源的使用。

3.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

建筑节能设计应从建筑的热环境、光环境和通风环境入手,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

4.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舒适度和健康,采用环保材料和装饰,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增加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

5.水资源设计水资源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采用环保材料和植物,增加绿化率和生态景观,以改善城市环境和人类生活质量。

四、施工阶段1.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污染。

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的规范要求与可再生能源

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的规范要求与可再生能源

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的规范要求与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绿色环保设计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本文将就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的规范要求与可再生能源进行探讨。

一、绿色环保设计的规范要求1. 建筑整体设计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建筑设计应尽可能与自然环境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建筑物的造型、朝向、采光等方面应与自然环境相契合,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合理利用节能材料绿色建筑要求使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建筑材料。

如利用可再生资源制造的木材、环保型建筑材料等,可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3. 实施节约用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减少用水量,如使用节水器具、循环水处理系统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包括建筑外保温、采光与通风系统、太阳能利用等。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电力等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通过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一部分能源需求。

此外,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空调制冷等也是可行的。

2. 风能利用风能是一种清洁而可再生的能源,可以通过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安装风力发电装置,利用风能为建筑供应电力。

3. 生物质能的利用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等生物质资源进行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的可再生。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生物质能发电装置,通过燃烧生物质材料产生热能,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

4. 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方法。

通过将地下的稳定温度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热能或冷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三、案例研究:某绿色建筑项目以某建筑项目为例,该项目应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JGJ/T229-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 一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干广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干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色设计策划; 5. 场地与室外环境;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建筑材料;8.给水水排水水;9.暖 通空调;10.建筑电气气。
中华人人民共和国行行业标准
民用用建筑绿色色设计规范
Code for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JGJ/T 229-2010
批准部⻔门:中华人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行日日期:2 O 1 1 年 1 0 月 1 日日
中华人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06号
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条件等; 2 市场调研:包括建设项⺫目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用模式、技术条件等; 3 社会调研:包括区域资源、人人文文环境、生生活质量、区域经济水水平与发展空间、公
众意⻅见与建议、当地绿色色建筑激励政策等。
4.2.3 项⺫目目定位与⺫目目标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明确项⺫目目自自身身特点和要求; 2 确定达到现行行国家标准《绿色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或其他绿色色建筑相关
关于发布行行业标准《民用用建筑绿色色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用建筑绿色色设计规范》为行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29-2010,自自 2011年10月1日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行。
中华人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1月17日日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绿色环保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绿色环保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绿色环保规范要求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场所,而如何使建筑物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兼顾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绿色环保规范要求,并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1. 选材环保:选用环保材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建筑设计师应该优先选择具备环保认证的建筑材料,如可回收材料、低释放甲醛的人造板材料等。

此外,建筑设计中还应考虑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

2. 节能设计: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建筑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通风等方面,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采用双层玻璃窗、保温材料、太阳能系统等技术手段都是常见的节能设计措施。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

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使用雨水收集系统、节水器具、灌溉设施等,以减少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包括装修材料、旧家具等。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废物的处理与循环利用,通过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舒适度和健康。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室内通风、采光,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等,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6.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太阳能的利用,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通过太阳能的转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7. 绿化设计:建筑物周围的绿化设计是绿色建筑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规划绿化空间、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提高空气质量,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总结起来,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绿色环保规范要求包括选材环保、节能设计、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太阳能利用以及绿化设计等。

建筑设计师应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采用各种可行的技术手段,从材料选择到功能设计,从施工过程到后期维护,全面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造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我国也于近期发布了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旨在引导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一、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新版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优先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材料包括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低毒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注重节能设计新版规范要求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因素,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例如,合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倡导绿色施工新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节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和废水排放;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推广使用绿色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

四、强化运营管理新版规范要求建筑物在运营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节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例如,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提高建筑物的运营效率;加强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五、提升建筑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新版规范还强调了建筑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例如,在空间布局上,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日后的改造和扩展;在功能分区上,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六、加强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新版规范还加强了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与认证。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作为指导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准则,对于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舒适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则是为了确保绿色建筑能够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首先关注的是建筑的选址和规划。

一个好的选址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阳光、风向等,为建筑的节能和舒适创造有利条件。

在规划方面,要合理布局建筑功能,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不必要的交通能耗。

同时,要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增加绿色空间,提高生态质量。

在建筑设计中,节能是核心目标之一。

这包括优化建筑的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的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和吸收。

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采暖制冷的依赖。

在围护结构方面,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

此外,还应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设计,通过合理的开窗位置和形式,让新鲜空气自然流通,减少机械通风的使用,同时让室内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降低照明能耗。

节水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通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型马桶、水龙头等,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

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可以将雨水和经过处理的废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耐旱植物,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水。

建筑材料的选择同样不容忽视。

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可回收利用的、对环境影响小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民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

民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

民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荷,优化建筑物的资源利用,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的建筑。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

本文将探讨民用绿色建筑建设的标准。

一、能源效率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中,应该制定相应的能源效率要求。

这包括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外围结构的隔热性能要求,以减少能源在建筑中的损失。

同时,应指导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的朝向规划、光线利用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热能,减少对电力和能源的依赖。

二、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应优先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民用绿色建筑建设标准中,应明确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规范。

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并尽可能选用可再生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此外,应鼓励使用少量水泥,增加建筑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所以在绿色建筑建设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比如,在室内装修中,应提倡使用低流量厕所、节水龙头等设备,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收集雨水、利用灰水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水资源。

四、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要优化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因此,在标准中应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规范。

建筑材料应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相应要求。

此外,应设计合理的室内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良好流通,以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减少建筑废弃物绿色建筑建设应尽量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

在标准中应制定对建筑废弃物管理的要求,鼓励建筑商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的生成,同时提倡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处理。

综上所述,民用绿色建筑建设的标准应包括能源效率、建筑材料、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以及减少建筑废弃物等方面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深圳市实施细则Detailed rules for application in Shenzhen for civil buildingsgreen design code(征求意见稿)2017深圳前言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进一步提高深圳市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2016年标准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绿色设计策划;5. 场地与室外环境;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7. 建筑材料;8. 给水排水;9. 暖通空调;10. 建筑电气。

本细则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细则由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负责管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邮编:51804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目次1总则 02术语 (1)3基本规定 (3)4绿色设计策划 (4)4.1一般规定 (4)4.2策划内容 (4)5场地与室外环境 (8)5.1一般规定 (8)5.2场地要求 (8)5.3场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9)5.4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1)6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16)6.1一般规定 (16)6.2空间合理利用 (17)6.3日照与自然采光 (18)6.4自然通风 (19)6.5围护结构 (20)6.6室内声环境 (23)6.7室内空气质量 (24)6.8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25)7建筑材料 (27)7.1一般规定 (27)7.2节材 (27)7.3选材 (30)8给水排水 (33)8.1一般规定 (33)8.2非传统水源利用 (33)8.3供水系统 (35)8.4节水措施 (37)9暖通空调 (39)9.1一般规定 (39)9.2暖通空调冷热源 (41)9.3暖通空调水系统 (42)9.4空调通风系统 (43)9.5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45)10建筑电气 (47)10.1一般规定 (47)10.2供配电系统 (47)10.3照明 (48)10.4电气设备节能 (50)10.5计量与智能化 (50)规范性引用文件 (51)本细则用词说明 (53)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深圳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指导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制定本细则。

1.0.2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

1.0.3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绿色设计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0.4 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关注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0.3被动技术passive techniques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

通常包括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雨水入渗等技术和措施。

2.0.4 主动技术active techniques通过采用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实现室内外环境性能。

通常包括采暖、空调、机械通风、人工照明等技术和措施。

2.0.5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6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7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8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9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空调冷凝水、雨水、海水等。

2.0.10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1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2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构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

2.0.13综合效能调适commissioning通过对建筑各机电系统的调试验证、性能测试验证、综合效果验收和季节性工况验证,确保系统不同负荷工况下正常运行和达到用户实际使用功能的要求。

2.0.14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指通过对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3 基本规定3.0.1 绿色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选择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规划、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3.0.2 绿色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

3.0.3 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场地的微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3.0.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进行绿色设计策划。

3.0.5方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设计专篇。

1 施工图阶段的绿色建筑专篇应对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星级进行初步自评;2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宜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3.0.6绿色设计宜在设计理念、方法、新技术应用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创新。

1 优先采用被动技术措施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2 各专业宜利用信息技术协同设计;3 新技术应用应进行适宜性分析;4 宜分析并预测建筑建成后的运行情况,并为设置监测系统提供设计条件。

4 绿色设计策划4.1 一般规定4.1.1 设计前期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建设目标及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需要时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前期策划书。

1 根据上位规划绿色技术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控制指标,分解指标值到各建筑地块、建筑单体;2 应根据上位规划中有明确要求的定性控制指标,进行专项技术研究,以实现其控制目标;3 绿色设计策划应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风险的综合比较与分析,其成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方案设计策略的选择,对于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4.1.2 绿色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开放设计权并尽可能地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4.2 策划内容4.2.1 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如图所示4.2.1所示1 前期调研;2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3 绿色设计方案;4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图4.2.1 绿色设计策划流程示意图4.2.2前期调研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工具,其内涵应包括下列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内容:1 场地调研。

宜尽量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如遥感、GIS、现场流动检测车、现场微型气象站等手段进行量化分析,由此得出绿色设计策划的空间环境诊断,包括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周边空间资源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条件等;2 市场调研。

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3 社会调研。

包括区域资源、人文环境、生活质量、区域经济水平与发展空间、公众意见与建议、当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等。

4.2.3项目定位与目标确定应包括以下内容:1 根据项目诊断明确项目自身特点和要求,确保对上位规划绿色技术指标控制体系的遵从,并尽力挖掘基地和建筑的潜力,以实现更优的绿色目标;2 确定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或《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的相应等级或要求;3 确定适宜的实施目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的目标、节能与能源利用的目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目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目标、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的目标等。

4.2.4 绿色设计方案的确定宜符合下列要求:1 区域优先、整体优先;2 绿色技术与人文创意有机结合;3 优先采用被动设计策略;4 选用适宜、集成技术;5 选用高性能建筑产品和设备;6 当实际条件不符合绿色建筑目标时,可采取调整、平衡和补充措施。

4.2.5 绿色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 技术可行性分析;2 空间质量与人文环境评价与优化分析;3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4 风险评估。

5 场地与室外环境5.1 一般规定5.1.1场地规划与设计应符合深圳城市上位规划及国家与地方技术规范的要求。

5.1.2 通过协调场地开发强度和场地资源利用技术的适应性,满足场地和建筑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1 宜进行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诊断;2 宜进行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诊断及生态敏感性及承载力分析;3 宜进行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等可利用资源的诊断。

5.1.3 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包括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共享。

1 地下空间宜区域内互联互通、连片开发;2 宜开放场地内绿地广场等作为城市共享公共活动空间;3 宜设置市政共同管沟。

5.1.4 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优化建筑布局并通过底层架空、空中花园、阳台绿化、屋顶花园等形式进行场地环境生态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