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行速度在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0 引 言
驶 效果 。美 国A AS H T O 采 用运 行 速度 来 辅助 评 价公
在 我 国现行 公 路设 计方 法 中设计 速度 作 为确定 几 何线 形 的核 心 因素 ,直接 决定 着道 路 的平 曲线半 径 、超 高 、纵 坡 、竖 曲线 半径 、视 距 等技术 指 ” 。 用 此标 准设 计 的公路 存在 着 一定 的缺 陷 ,因为 设计 速 度对 一定 路段 是 一个 固定 值 ,规定 了线 形设 计要 素 的最 小指 标值 ,而运行 于 公路 上车 辆 的驾驶 员 总
i n g s p e e d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o r d e r t o i n s p e c t a l i g n me n t c o n t i n u i t y a n d s p e e d c o n s i s t e n c y . I t o p t i mi z a t e s h i g h wa y g e — o me t r i c i n d e x ,p u t s f o r wa r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d e s i g n p r o c e s s , w h i c h h a s s o me r e f e r e n c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t h e d e s i g n me t h o d b a s e d o n o p e r a t i n g s p e e d . Ke y wo r d s :h i g h w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a l i g n me n t d e s i g n ; o p e r a t i n g s p e e d
运行速度设计法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0 10 — 4 2 1 —8 0
目前 , 我国公路路线设计方法仍 以设计速度法为主, 再用运行
作者简介 : 祁 亮 (99 ) 男 , 17 一 , 工程 师 , 中煤科 工集 团武汉设 计研 究 院路 桥 分 院, 北 武 汉 4 06 湖 304
・
1 0・ 3
第3 7卷 第 3 6期 20 11年 1 月 2
摘 要: 阐述 了 . G桩 对 地 基 的 加 固机 理 , C F 结合 公 路 工程 实例 , 过 C G桩 地 基 加 固设 计 方 案 , 其 施 工 工 艺进 行 了 归 通 F 对
纳总结 , 论述 了 C G桩施工要点 , 而推广 C G桩技术在 实际工程 中的应用。 F 进 F
第3 7卷 第 3 6期 2011年 1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7 No. 6 13 3
De . 2 1 e 01
・1 9 ・ 2
文章编号 :0 96 2 ( 0 ) 6 0 2 —2 10 —8 5 2 1 3 — 19 0 1
《 与设计速 度出现明 显不一 致性 ; 且 , 定 的设计 速度 与动 态变 计算和评价分析方法 。 目前 , 高速公 路运 行速 度设计 方法 与标 而 恒 已列入 《 公路项 目安全性评价 指南》,运行 速度指 南》 《 也在编 化 的实 际驾驶 特征也存在许多偏 差 , 至不符 的情况 。国内外大 准》 甚
05-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基于运行速度设计方法以及山区公路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山区公路设计速度被视作线形设计的里程碑,其概念最早由AASHTO(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提出。
随着当代汽车尺寸加大,功率提高,汽车的运行速度便与设计速度有了很大的差别,而且也不再是等速,特别是在设计速度低的路段上二者的差异越大。
为此,一些国家在设计速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更加注重对运行速度的考虑。
运行速度是指在特定路段上,在干净、潮湿条件下,在自由流的情况下,85%的驾驶员行车不会超过的行驶速度,简称V85。
继而形成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综合驾驶行为、心理、视觉需求,汽车性能特征,线形几何设计因素等,是通过在典型公路上行驶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观测,经统计、分析、总结其数据分布,从而回归出运行速度的测算模型。
利用运行车速作为车速基本参数设计和评价公路几何线形,能确保公路线形各几何元素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利用运行车速来评价相邻路段车速的差距,能够保证汽车在连续路段上行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与实际行车速度相符。
一、山区公路设计的影响因素1.1曲线半径的影响平曲线线型应适合地形的变化,曲线半径不可过大或过小。
统计表明,10%~12%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平曲线处,并且半径愈小的路段上,发生交通事故也愈多。
平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汽车以某一初速度驶入弯道时,该弯道的曲线半径、路面横坡及附着系数能否保证汽车沿曲线行驶而不侧滑;当在两曲线间插入短直线时,容易超出驾驶员的心理预期,来不及转向而冲出路外翻车;山区弯道大多同时还是傍山临河路段,路面普遍较窄,被动防护设施缺乏,容易造成驾驶员心理紧张,导致疲倦而发生事故;小半径曲线的转角往往较大,对驾驶员的视距构成严重影响,削弱了驾驶员对突发信息的处理能力。
在山区公路中,公路设计过程中指标的选取基本接近了技术标准和规范所能容许的下限。
浅谈运用运行速度对线形设计的评价
浅谈运用运行速度对线形设计的评价摘要:公路交通主要由人;车;线路和环境组成,其中线路的好坏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的质量。
引入运行速度的概念,运用这种新概念能更加合理的进行路线设计和对已经设计好的路线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连续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路线设计;运行速度;连续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引言公路运输在现今的中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经济,更加频繁的经济交往,大幅度增加居民出行,急剧上升客货流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一条快速、高效、安全舒适的公路。
原有的很多等级偏低的公路,已无法满足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公路骨网已经基本形成,但随着交通流量上升,公路交通事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目前公路交通主要由人;车;线路;环境这几个方面组成,人们在分析交通事故时,经常会过多讨论人为操作问题的主观问题,而忽视困难的行驶条件这类客观原有。
而行驶条件与公路路线形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公路线形应综合考虑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一、基于运行速度的评价方法目前,在世界的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建立了一个运用运行车速来评价路线设计的评价模型,国内外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这种新的评价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方法仍是以设计车速为核心的。
根据相关规范简单来说就是,在设计车速的条件下设计公路的最小几何指标大于所对应的设计下最小指标就算其符合标准规范了,但实际上这远远还不够。
比如说:人们普遍会有一种这样的潜意识,在公路行驶条件和车辆本身的性能满足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采用一种比较贴近极限的高速来行车,即很容易会高于设计车速所对应的指标。
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采用的线形指标与设计车速所确定的线形指标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路的失调性和危险性。
所以,研究人员开始创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基于运行速度的评价方法。
二、运行速度的概念简单来说公路的运行速度其实就是指汽车在公路行驶的实际速度,这种实际速度时变化的,不唯一。
运行车速在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运行车速在路线设计中的应用汽车行驶速度是公路几何设计的核心控制参数,直接影响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同时也与车道的尺寸和数目以及路肩的宽度等指标有关。
公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影响汽车运行的各种设计要素通过一条主线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尽量保证汽车在全线能均匀地运行, 从而做出一个标准一致的设计。
为实现该目标,国际上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即设计速度法和运行速度法。
目前以运行车速概念为基础的线形设计方法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运行车速概念及设计方法由于在提高公路设计安全性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已经引起了我国交通主管部门和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一、设计速度在公路设计中的局限性我国现行的设计方法是以设计速度为核心的。
设计速度(设计车速)是指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采用设计速度作为设计指标,实质上规定了道路设计最低限度应该采用的指标, 但对采用高于设计速度所对应的指标没有限制。
实际上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 驾驶员总是根据道路的行车条件(特别是几何条件)及车辆本身性能等来确定车速,只要条件允许, 总是倾向于采用较高车速行驶。
这样驾驶员实际采用的运行车速所需的线形指标就会与设计车速所确定的线形指标相脱节, 从而增加了道路的危险性和失调性。
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国内、外的设计者发现这种设计方法存在着不足:1)线形设计要素与实际行车速度不相符现行设计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于一个设计路段设计车速是一个固定值, 计算行车速度作为基础参数, 规定了线形设计要素的最小指标值,却没有考虑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行车速度的要求。
实际上, 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是根据道路条件特别是线形几何条件来不断调整车速的, 实际车速经常会超过计算行车速度。
因此,满足计算行车速度要求的道路设计值(如视距、超高等) , 不一定能够满足驾驶员选用的实际车速。
运行速度在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
工 程 技 术57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目前,我国先行公路规范以设计速度作公路线形设计的基本依据。
设计速度是公路受限路段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实际的行驶速度总是随公路设计要素、车辆动力性能、驾驶员心理及驾驶水平、当地环境与气候等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只要条件允许,驾驶员总是倾向于采用较高的速度行驶。
公路上某一路段的运行速度主要受公路状况、交通特征以及驾驶人行为三方面因素影响,驾驶人在公路上行驶是根据自己对车辆性能的了解、公路线形和路况等的直接判断来调整的,驾驶员对公路的设计速度并不清楚。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车速在公路设计中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运行速度是指当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
运行车速理论基于实际行驶状态,并考虑公路设计要素、车辆动力性能、驾驶员心理及驾驶水平、当地环境与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因此,从公路交通安全角度出发,公路线形设计不能简单地以设计速度来控制道路线形指标。
若能在设计阶段对运行速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测评,则对公路线形设计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1 运行速度应用某高速公路位于粤北山区,设计速度为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0m。
初步设计阶段推荐方案路线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00.00m,最小不设超高半径采用4000m,最大直线长度1695.88m,同向曲线之间的直线最短长度827.87m,反向曲线之间最小直线长度240.83m,平曲线交点数18个,平均每公里0.519个,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的76.98%。
路线最大纵坡为2.87%,最小坡长500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17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8500m,共设变坡点41个,平均每公里1.17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50.16%。
该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推荐线全长范围内进行了运行速度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应用分析
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应用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了以设计速度为核心的方法,运行速度是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为了全面的了解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的应用要点,本文简要的研究了设计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运行速度的概念,然后解析了运行速度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通过以车辆的运行速度作为基准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人员在公路运输上的舒适度,能够极大地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人们的出行需求。
1运行速度的概念运行速度就是在天气良好的状况下,正常行驶的车辆,在某一个公路的路段中85%所在位置的车辆的行驶速度。
这一概念是综合了许多的相关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它代表的含义是在这个公路的路段之中,所有的行驶车辆的85%能够到达的最大行驶速度。
在确定行驶速度时,还要以驾驶员的心理需求来进行综合的确定。
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基于车辆运行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公路路线的设计时,还要考虑到更多的相关指标,如坡度、视距、平曲线半径等。
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公路路线设计能够保证公路线形指标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使得车辆能够在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保持安全稳定,尽可能的降低行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2运行速度的作用2.1避免出现设计速度的问题综合我国目前的公路设计理念,在进行公路设计方案确定的时候,应该将公路设计的运行速度作为一定的因素加入其中。
在利用运行速度进行公路设计时,公路路线设计人员一般会在公路路线设计结束后,采用运行速度的应用来检测设计的方案是否达到设计速度运行的要求。
我国的国家标准中运行参数需要进行认真的,详细的确定,然后对其作出可行性的分析,从而达到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的目的,最终使公路路线设计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降低和避免其他的不利因素对公路的设计速度的影响。
运行车速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初 期 的 平 纵 几 何 设 计 然 后根 据调 整 后 的 路 线 平 纵 线 形 和 运 行
行 线 形 要 素 设 计 时 ,能 使 汽 车在 通过 各个 孤 立 的道 路特 征 路 段 速 度 最 终 确 定 曲线 超 高 、加 宽 、视 距 等 设 计 指 标 .即在 现 有 设
时 满 足 行 车 安 全 的 要 求 , 其 线 形 组 合 不 一 定 能 满足 安全 要 求 。 但 因此 . 照计 算行 车速 度指 导设 计 不 能使 线 形 要 素 的 组 合 达 到 按
方法是 可行的。日
参考文献 : 【】 现 代 道 路 路 线 设 计 理 论 与 方法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出 ,
版社 ,0 6 20 . 【】道 路 工 程 技 术 标 准 ,J 2 TG BO1 0 3。 -2 0
【】道 路 项 目安 全 性 评 价 指 南 ,J - B 5 0 4 3 TC T 0 -2 0
结 语
应 用运 行 速 度 的道 路 线 形 设 计 步 骤 是 在 现 行 设 计 步 骤 的
运 行 速 度
运 行 速 度 又 称 行 驶 速 度 是 指 在 良 好 的 气 候 条 件 和 正 常 的
基 础 上 增 加 了 运 行 速 度 预 测 及 应 用 其 检 查 、修 改 原定 线 形 的 过
j
臻 曩强
运 行 车 速 在 道 路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口 山东省 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 院 赵修玉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设 计 方 法 为 道 路 设 计 提 供 了比 较 好 的 路 径 , 这 种 设 计 方 法 没 有 考 虑 实 际 运 行 情 况 , 得 在 但 使
运行速度及其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运行速度及其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张邹韦春艳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0年第04期摘要:我國现行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以设计速度为核心,但是设计速度与车辆行驶速度严重脱节,公路线形的指标并不能满足运行速度下的安全要求。
基于运行速度的概念,文章分析了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对运行速度的获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为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线设计;运行速度;线形评价;预测模型中国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A0 引言路线是公路的骨架,确定了公路的位置和走向,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关乎工程项目的规模造价、行车舒适性、公路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各地区的公路网络日趋完善,交通参与者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级。
与此同时,我国的交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逐年增加,这对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在道路运行系统中,大部分交通安全事故是由道路缺陷造成的,而公路线形和车辆运行速度不协调是造成公路缺陷的重要原因。
因此,公路的设计方案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和谐,还需要通过控制相应的技术指标来保证线形的连续、均衡和一致。
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设计速度是路线设计的基础参数。
路线设计工作中,路线的许多技术指标都是通过设计速度来确定的。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设计人员发现,以设计速度作为基础参数的路线设计方法存在许多不足:(1)车辆性能逐渐提高,行车速度较快,车辆运行速度与线形设计参数脱节;(2)线形设计要素之间兼容性较差;(3)线形的行车速度标准不一致。
本文基于运行速度理论,介绍了运行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及预测模型,结合目前行业规范,探讨运行速度理论在我国公路路线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运行速度及计算方法1.1 运行速度的概念车速是公路几何设计中重要的控制因素,也是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直接因素。
运行速度与公路路线设计
运行速度与公路路线设计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现状看到目前公路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为基础,提出以运行速度为基准,检测用设计速度法设计的高速公路,通过评价结果优化高速公路各设计指标,列举了以运行速度评价优化各重要设计指标的基本方法,减少安全隐患,为高速公路创造一个安全的行车环境。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公路安全性1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高速公路应该是高速快捷并且安全性极高的高等级公路,但我国的高速公路并不能体现其“安全”的优点,当务之急,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等级公路。
众所周知,车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交通是人、车、路、环境四者的统一结合,俗称交通四要素。
这四要素都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车速,进而影响着交通安全。
一条优良的高等级公路应该保证道路的连续性,增加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我国目前的公路设计采用的是设计速度法,设计速度是指天气良好、交通量小、路面干净的条件下,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受限制部分能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它是一个定速。
设计速度一旦选定,公路的平、纵曲线要素的范围也就确定了。
但实际中,驾驶人员在道路上不可能以一个定速行驶,他们一般是依据道路的行车条件(线形几何条件、路面状况、气候条件及交通密度等)及车辆本身的性能来确定自己的车速,只要条件允许,驾驶人员总是倾向于采用较高的速度行驶。
这样的实际情况致使采用设计速度法设计的公路缺乏安全性,连续性及舒适性。
2根据运行速度优化高速公路以增强安全性运行速度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在路段上呈正态分布,选取85%位车速作为评价标准,即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行驶速度高于此值。
该车速满足了多数车辆的行车需求,并且反映出实际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达到了速度与安全的最大平衡。
计算运行速度,首先需要确定设计速度,然后以设计速度为标准初定设计要素,在此设计要素上计算运行速度,我国《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提出了两种运行速度计算方法:方法一采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运行速度研究”课题成果;方法二采用澳大利亚运行速度计算法。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应用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应用分析摘要:以运行速度方法为研究背景,在阐述运行速度相关概念的同时对运行速度给山区高速公路线路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随后对运行速度在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希望论述后可以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应用引言运行速度是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属于系统性的工作,在设计的阶段中运行速度参数控制良好,直接关系到线路行驶的安全性。
所以在设计时对于运行速度的应用情况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合理的将运行速度的参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此才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线路具备科学性。
1运行速度的概念设计速度通常指的是高速公路在运行中车辆最佳行驶速度,这是固定参数值。
但是在具体的车辆行驶环节,行车速度往往都会受到环境、驾驶员技术、车辆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车速极易出现波动的情况。
有研究人员表示,在交通以及气候环境都非常好的情况下,车辆行驶时只需要考虑到线形自身因素,驾驶员可以达到行驶速度。
运行速度为路面达到平整、潮湿的条件下,自由流态时行驶速度累计分部曲线相应的85%以上的分值速度参数。
运行速度是高速公路内行驶的关键性参数,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数据。
公路线形处于变化中,环境、路况、驾驶员等也是不同的,所以运行速度会在设计速度的条件之下处于波动变化中。
2运行速度影响因素分析(1)交通系统内,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是人、车、路、环境,所以在公路设计中,需要综合分析运行速度影响因素,以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驾驶人员是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信息接收的优劣、驾驶经验、紧急事故处理经验等都会直接给运行速度产生影响。
驾驶环节,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条件,接收外部环境产生的刺激信息,比如交通状况、车辆自身状态等,经过大脑处理相关信息,容易造成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波动,进而给驾驶结果产生影响。
(2)综合分析驾驶经验,驾驶员大脑会对驾驶条件做出综合性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
运行速度在道路几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运行速度在道路几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永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5期摘要:为了解决设计速度在道路几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并运用运行速度评价道路线形指标连续性的标准,提出运用运行速度来对道路几何设计指标进行校核与验证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保证道路线形指标的连续性,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关键词:运行速度;线形设计;预测模型;线形连续性1 运行速度的概念1.1 传统的路线设计方法及其局限性所谓设计速度(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行驶只受道路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我国现行道路线形设计主要是以设计速度为基本参数,根据预测交通量和道路等级,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选定一个合适的设计速度,并以此为主要根据选定合适的平、纵曲线半径、超高、加宽、视距等公路几何设计参数。
这种传统的基于设计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实质上是规定了满足设计车速所要达到的最低的平、纵线形指标,而对采用较高的线形指标则没有限制。
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一般是根据公路的行车条件(线形条件、路面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及交通条件)和车辆本身的性能来确定自己的车速的,只要条件允许,驾驶员总倾向于采用高于设计速度的速度行驶,从而使车辆在按设计速度设计的线形上行驶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发现计算行车速度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线形设计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2)线形要素之间组合设计不合理;(3)线形设计要素与计算行车速度不相符;(4)有的路段线形组合存在事故黑点;(5)计算行车速度与实际运行车速存在差异。
1.2 运行速度的提出为了解决设计速度在道路几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在道路线形设计中应用运行速度的方法,是在现行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运行速度预测及以此来检查和修改初定的路线几何指标,使得运行速度图变化连续、均衡、协调,并作为确定其它设计技术指标和沿线设施布置的依据。
运行速度检验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运行速度检验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当前,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汽车在公路上实际运行的速度不可能总是设计速度,汽车的行驶速度受驾驶人、车况、路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从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来考虑公路的线形设计,本论文将重点研究运行车速检验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关键字:车速检验山区高速公路公路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
公路是车辆的载体,公路线形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山区更是如此。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条件特殊,路线设计更为困难,经常出现长大连续纵坡。
由于运行速度是各线形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运行速度的连续性对长大连续纵坡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1、公路的车速设计当前,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汽车在公路上实际运行的速度不可能总是设计速度,汽车的行驶速度受驾驶人、车况、路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从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来考虑公路的线形设计,从而不断改进公路设计观念。
1车辆行驶特性的分析道路设计的目的是尽量满足汽车的行驶要求,所以道路线形设计必须符合汽车的行驶特性,在保证汽车行驶力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驾驶员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注意公路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我国道路线形设计的现行规范是以设计速度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
2、运行车速理论的引入2.1运行车速理论运行速度又称行驶速度,是指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正常的交通条件下,一般驾驶员驾驶汽车沿某条道路行驶时实际采用的车速。
1994年美国AASHTO(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制定的公路线形设计政策当中虽然采用的还是设计速度法,但它采用运行速度来辅助评价公路的线形设计质量。
近年来,采用运行速度来设计评价公路线形质量己经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例如澳大利亚、瑞士、瑞典等)的重视和应用。
浅议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现代公路线形设计中的运用
浅议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现代公路线形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由传统设计行车速度路线设计方法弊端的讨论引入了现代运行速度设计方法的概念,并进而阐述了运行速度设计方法在现代公路线形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具体步骤。
关键词:运行速度;设计方法;流程从道路线形设计而言,我国传统的基于设计行车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只规定了满足设计车速所要达到的平、纵线形指标,但在公路实际运营中,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可能不相符甚至差异很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各个曲线单元和路段纵坡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而线形组合起来不一定是合理的线形。
同时也可能导致高指标线形的公路不一定是安全的公路,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和线形的连续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鉴于设计车速设计方法有诸如以下:①线形设计要素与实际行车速度不相符;②线形设计要素之间的组合设计不合理;③设计车速和实际行车速度不相符三点缺陷,以运行车速设计方法作为我国现行设计方法的补充,是改善我国道路行驶安全的手段之一,在新颁布的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各级公路平、纵技术指标变化大的路段,或条件受限制时采用平、纵技术指标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路段,或平纵线形组合有异议的路段,或实际行驶速度可能超出(或低于)设计速度的路段等,应采用运行车速进行检验”,同时新的编制办法也在总体设计篇章增加了运行车速对运营安全模拟检验的内容。
下面简要阐述一下运行车速的概念及设计方法和流程。
1.运行车速的概念1.1运行车速的概念与优点运行车速又称行驶速度,是指在特定的路段上,在干净、潮湿条件下,在自由流的情况下,85%的驾驶员行车不会超过的行驶速度,简称V85(即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辆行驶速度)。
运行车速的应用有如下优点:①利用运行车速作为计算速度,考虑影响因素更全面,可确保线形各几何元素能满足汽车行驶需要;②利用运行车速来评价相邻路段车速差距,可以保证汽车在连续路段上行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③与实际行车速度相符,避免了恒定的设计速度设计的盲目性和不具体性。
公路路线设计中对于运行速度的体现探讨
公路路线设计中对于运行速度的体现探讨摘要:当前,公路的设计当中依然在延续传统以设计时速作为设计标准的公路设计方法,但是随着汽车工业整体的不断发展以及整体生活水准的提升,车辆在行驶当中所能够行驶出的速度应用于公路的设计以及检验中无疑更为合适,通过以车辆运行速度作为基准的设计方法来进行公路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人员舒适度,力求能够设计出更加均衡而且具备连续性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运行速度;速度设计的理念最早提出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之后在公路的设计当中,其获得了尤为广泛的应用,多个国家的公路设计规范也都是以此理念作为基础来进行制定的。
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往前发展,汽车的整体功率以及外形都获得了大幅的提升,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在行驶中所能够行驶的速度已经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公路设计的速度。
在以后的公路设计当中如果依然延续传统的公路设计法本身已经很难达到车辆运行的客观要求。
因此,在以后的公路设计当中必须要将车辆实际运行速度作为其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1.运行速度设计法的理念分析1.1运行速度所谓的运行速度指的是车辆自身状况良好以及气温环境良好的前提之下,某一个公路路段上第85%位置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且将其记作V85,众多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研究最终得出了此结果。
其所代表的是整个路段当中所有行驶车辆的85%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值,该值的确定必须要综合驾驶员在驾驶当中的交通心理需求。
而基于车辆运行速度的公路设计方法,所纳入的相关因素也明显的更多,主要指标包括: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最小直线长度、纵坡、超高以及视距等指标,在公路设计当中必须要针对以上的相关要素以及指标进行充分考量,以此来保证整个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具备良好的一致性以及协调度,使得车辆在行驶的过程当中的不利影响因素尽可能降低。
1.2基于行驶速度来进行公路设计的优势分析其优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运行速度的设计必须基于驾驶员自身在驾驶过程当中的客观心里需求;第二,开展相关设计指标的选取必须要建立在车辆实际时速基础之上,要满足设计的相关要求,而且必须要实现相关设计要素之间的整体融合;第三,其控制的原则主要是以相邻路段的单元运行车速的差别进行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在同一条道路上行驶的所有车辆都能够保证具备良好的整体连续性以及一致性;第四,尽可能的保证公路设计当中的相关设计指标能够达到整个车辆运行速度的整体要求,并且尽可能的实现相关设计指标与道路实际使用过程中相关的指标数据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第五,以车辆实际运行速度为基础的公路设计,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车辆在实际运行当中,由于速度上面的整体差异,而导致车辆整体通行连续性不佳的问题,进而系统的提升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
运行车速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Ab t ac : c u e h d sg d e o iy s n y n b ta t o c pt t e ril i to u e t o e a i s r t Be a s t e e ine v lc t i o l a a sr c c n e , h a tce n r d c s he p r t ng s e d n a ay e t e n u n e f t e o t t he p r tn p e a d h r qu s o p rtng p e t p e a d n l s s h i f e c o h r u e o t o e ai g s e d n t e e e t f o e a i s e d o l t e o t . Ba e o t e b v su y h a il s g e t t t h de i n r h u d h c a d o u e he h r u e s d n h a o e t d ,t e r ce u g ss ha t e t sg e s o l c e k n c mp t t o e a i g p e i l td r a f p e c a e r a c i i lne n s p r l v to e c a ma e p r tn s e d n i e a e o s e d h ng a e , lmb ng a a d u e ee a in t , nd mi ks g e t fo s o a c r t e o e de i n r a ef r t c o d h r ut sg wih h p a tc l p r t st to . t t t e r c ia o e ai ng i i n ua Ke ywo d o e ai pe d;o t sg a p i ai n r s: p r t ng s e r u e de i n; p lc t o
浅谈在公路路线优化设计中运行速度的应用
浅谈在公路路线优化设计中运行速度的应用虽然目前我国仍采用设计速度作为设计指标,但该方法存在的缺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方法带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线形不仅要满足行车安全也要满足驾驶人员的心理期望。
本文基于设计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为初步成果,应用运行速度进行设计合理性判断,对路线设计进行优化,对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标签:运行速度;设计;公路路线;优化引言:针对设计速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引入运行速度的概念。
公路路线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从基于车辆动力学的分析模式向考虑人、车、路系统因素,特别是注重驾驶员行为的趋向发展,采用动态观点根据运行速度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可以保证路线设计相关要素的协调均衡,达到良好的行驶效果。
美国AASHTO采用运行速度来辅助评价公路线形设计质量,澳大利亚联邦公路局则将运行速度贯穿于路线设计整个过程中,我国交通部颁布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也提出采用运行速度评价公路线形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为公路线形设计提供辅助作用。
以运行速度理论为基础,对公路线形设计原理方法步骤进行分析,以下主要探讨了应用运行速度公路路线优化设计的方法。
1 运行速度定义、特点和意义运行速度指的是在潮湿、干净的条件下,在特定的路段,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驾驶员在行车中不会超过的驾驶速度,可以用字母V80表示。
它是对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的观测,然后对这些行使速度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得出的。
把行使车辆的运行速度作为公路线形设计的相关参考,可以对公路路线线形的不会出现速度突变点、连续平衡进行有效的保证,将其与线形设计的相关因素进行结合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隐患。
此外,运行速度的设计可以与驾驶员的驾驶应为、视觉以及心理的实时变化相适应,并且对汽车所处线形的幾何设计以及汽车性能的特征进行综合。
避免和更正了公路设计中设计速度带来的驾驶特性与公路特征不匹配的状况,可以动态、实时检测和效验公路特征指标,方法全面、科学,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
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速度作为重要的数据存在于公路线路设计当中。
通过对几何线路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设计速度,与道路平曲线半径以及附曲线半径标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我国设计速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引入运行速度这一概念后,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对运行速度的重视程度。
在开展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时科学应用运行速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一、运行速度的定义和计算1.运行速度的定义运行速度指的是当时天气处于良好状态的时候,公路交通顺畅,驾驶员驾驶车速是最大车速的3/4。
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运行速度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参数,其参数的大小受到当时道路交通情况、天气影响因素和驾驶员的技术。
只有将运行速度融入到公路路线设计,才能确保这个参数和其它关系相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的状态。
2.科学计算运行速度在实际评价公路线路标准时,可将合理的运行速度作为主要依据,这也是进一步判断设计速度是否符合实际速度的重要前提。
在计算运行速度时可借助模型,然后将计算模型作为主要依据,实现的运算速度的科学估算。
分段公路路线是在开展运行速度计算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曲线半径以及从坡度高低是分段依照的主要标准,不同横截面的特征点也可用于分断公路路线。
直线段、曲线段以及中坡段,是划分路线后取得的三种结果,不同的点在计算运行速度是都作为特殊点存在。
3.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运行速度协调性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运行速度是针对相邻的路段而言,产生的运行速度差值,基于这种情况,对运行速度差值进行评价;第二,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间达成协调,针对同一路段而言,对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的差值进行评价。
对于不同路段而言,要考虑到驾驶员在公路上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通过验证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验证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协调性。
二、设计速度在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现阶段我国主要将设计速度作为依据,开展公路路线设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实例 应 用 .
以某 高速公路 B路 段方 案 比选 为例说 明路线 方案 比选 的方 路线方案 比选是公路设计 的重要 环节 , 目的在 于选 出技术 法及 过程 。设计 中结合 地形 、 其 地质及 沿线规划 等 因素 布设 了方案 指标 良好 、 用性 能较 好 、 使 工程规模适 中等综合 最佳 的路线方 案。 I, Ⅲ三个 路线方 案 , Ⅱ, 经多次 优化后 , 三个方 案运 行速 度情 况
墅巫
图 1 路线方案 比选流程图
件开发 也取 得了丰硕成果 , 迅速实现 了运行速 度测算程 序化和模 块化 的 目的 , 如纬地运行速度测算 分析 系统 ( it 8 ) 金 思路 运 H nV 5 、 行 速度 计算 分析系统 , 为运行速度 的实 际应用 提供 了技 术保 障。
2 路 线方 案的 比选方 法
及 建设 提出 了新 的技术挑战及考验 。
1 根据复 杂路段 的地形地 质条件 , 析有价值 的路线走 向。 ) 分
一
灵 布设 路线 方案 。2 借 助运 ) 安全性是公路设 计追 求 的首 要 目标和 基本要 求 。公 路作 为 并依据设计 速度 , 活选择 线形 指标 , 行 速度 测算 相关 软件 , 布设 的路线 方案进 行运 行速度 测算 , 对 绘 种带状建筑物 , 其线 形是 道路行 车安 全的基 础条 件 , 路线设 计 制运行 速度分布图。3 依据 《 ) 公路项 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的标 准 , 自然成为公路设计 的关键 内容 , 路线方案 研究及 比选是路线 设计 评价路 线线形 的行 的重 中之重 。运行速度理论 的提出 , 为公路 路线设 计提供 了更科 分析各路线方案运行速度 的连续性 和协调性 , 车安全性 。4 对运行 速度连续性和协调性 差 的路线 方案 , ) 分析引 起运行速度剧变 的技术 原 因, 并结 合地 形地质 条件 , 一步 优化 进 路线线形设计 。5 对 优 化 了的路 线 方案 , ) 重新进 行 运行 速 度 测 算, 重复 2 4 。6 当运行 速度连 续性 和协调 性较 差 的路 线 方 )一 ) )
步被广泛地应用 , 国公路设 计方 法有 了一个新 的开始 。“ 我 以人 为本 , 安全至上” 成为公路设计新理念 的核心思想 后 , 运行 速度成 为提高公路行 车安全 性的重要 理论 依据。
随着运行 速度的深入研 究及广泛应用 , 国运 行速度 测算 软 我
匡要]— 冀 季 圃 重叫豢 设运 I 路麓H =
第3 卷 第 1 8 4期
.
1 2・ 4
2 0 1 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0 . .1 1 38 No 4 Ma v. 2 2 01
文章编号 :0 96 2 ( 0 2 1 - 12 0 10 -8 5 2 1 ) 40 4 - 2
在“ 安全 至上 ” 新理念的指导下 , 车安全性成 为 了路线方 案 比选 见 图 2 行 。 中更为关键 的因素。运行 速度 能够科 学反 映路线 线形 的实 际行 由图 2可知 : 案 Ⅱ运行 速 度变 化 频繁 且 变化 幅度 大 。如 方 驶速度 , 也是路线 方案行车安全性 的评 价依据 。复 杂路段 路线方 K 4+ 0 1 0 0~K 6+3 0路 段 , 1 0 因平 曲线 半 径 由 2 50 m 减 小 到 0
0 引言
我 国交 通基 础设 施不断发展 , 路建设取 得 了显著成就 。但 公
行车安全性较好 的路线方案 。
2 我 国道路交 通事故仍 存在 高发 、 频发 、 亡大 、 伤 损失 大 等特点 , 事 2. 比 选 方 法 运用运行速度进 行路 线方 案 比选 是一 个反 复 的过程 。具体 故率高 出欧洲发达国家数倍之多 , 直接经济损 失十 分惊人 。道路 方法如下 : 交 通安 全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备受 全社会关 注 , 给公路设计
建设项 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明确要 求公路工 程项 目勘察设 计 中 应进行运行速度检验 。从此 , 运行速度在我 国公路设 计过程 中逐 布图 , 综合 分析 比较 最 终各 路线 方案 的运行 速 度连续 性 和协 调
性, 预判未来道路 的行车安全性 。并 综合工程 规模及 安全处 置方 案, 尽量选择工程规模适 中、 运行速度 连续性和 协调性 较好 、 于 利 行车安全的路线方案 。路线方案 比选流程 图见 图 1 。
学 的理论依据 。
1 运行 速度在 我 国的 应用环 境分 析
我国对运行速度的研究晚于欧美发 达国家 , 公路 建设者 及 但 专 家学者积极结合我 国国情 , 过大量 的实 际调研 、 通 数据 采集 , 也
案, 由于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 , 没有进一 步优化调 整 的条 件时 , 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性成 果。20 04年 9 ,公 路项 目安 全性评 价 月 《 必须针对该方案 的运 行速度特点 , 定有效 的安全处置方 案。7 制 ) 指南》 出了运行速度 计算 方法 和评价 标准 , 给 是我 国最 早 的关 于 当所有路线方 案均没有优化的条件时 , 依据各 方案的运行 速度 分 运行速度的标准性文 件 ;0 7年 1 , 20 0月 新颁 布的《 公路 工程基 本
谈 运 行 速 度 在 路 线 方 案 比 选 中 的 应 用
.
屈 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 计研 究院有 限公司 , 陕西 西安 7 07 10 5)
摘
Hale Waihona Puke 要: 综合分析 了运 行速 度的理论 科学性及 其在我国的应用环境 , 出了运 行速度在路 线方案 比选 中的应 用方法 及流程 , 以 提 并
项 目实例说 明了运行速度在某高速公路 B路段路线 方案 比选 中的应用方法 , 为公路路线设计提供 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运行速度 , 路线方案 比选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4 2 3 U 1 . 文献标识码 : A 性, 在工程规模增加 不大的情 况下 , 量选择运行 速度连 续性好 、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