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生活报/2010年/4月/26日/第A09版

校园

浅谈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张欣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08声乐系学生

论文提要

歌唱的艺术就是气息(呼吸)的艺术,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气息运动对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都有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的好坏,歌唱时的情感表达,声音的把握都与气息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正确的运用气息,就可以使声音洪亮,持久且富有穿透力,能够表达歌曲的内涵,增加艺术感染力。气息乃歌唱之源,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的歌唱,声音就像没有水的花儿一样枯萎,唱出的声音苍白而干枯,唱歌是把气息训练好,将气息融合到声音当中去,把握好气息训练这一关,对声乐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文

由于气息是任何一种演唱方法的原动力,所以如何运用气息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正确的呼吸方法决定了发声的对错。众所周知,呼吸运动包含着吸入和呼出两个过程,由于横膈膜下降使胸腔的容积扩大,呼吸道打开将空气吸入肺部这叫吸气。然后收缩腹肌,肋肌,迫使横膈膜上升,吸进的空气受到压迫后,便自然由肺部、气管,通过口进入鼻排出,这叫呼气,吸气和呼气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呼吸。在歌唱中呼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阐述的歌唱呼吸技巧,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列举了很多相关的气息运用方面的资料,对于我们广大音乐学子来说,关于气息方面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音乐的不断探索,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法。

不同风格歌曲中气息的运用

为了适应歌曲内容情感的变化和表现语言、风格、音色的特点,用气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灵活的。

演唱优美抒情的速度较慢的歌曲或表达含蓄、思念的情绪时气要吸得深,然后有控制有韧劲的徐徐向外“揉”出,腰部的力度感觉犹如揉面或打太极拳那样,以柔为主,柔中带刚,呼吸保持动作犹如沉思。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春思曲》、《岁月悠悠》等。

演唱热情豪放或情绪激昂地歌曲,气息的流速要加快,流量要增大,上下贯通的感觉大为明显,腰部推挤腰带的动作要稍快而有力。气息的运用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如歌曲:《长江之歌》、《黄河颂》、《嘉陵江上》等。

演唱高亢的山歌和风格较强的民歌或大跳音程时,为了获得头腔共鸣,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发音前先作好气息准备,根据音程跳跃小腹部内收,强度和后腰部的挺立随之而变化,声带闭合,气息升腾,形成对抗力,刚柔结合的略加大呼气压力,声波在头腔内产生共振,声音就会竖立、挺拔。如歌曲:《共和国之恋》、《玫瑰三愿》、《我亲爱的爸爸》等。

演唱欢快跳跃的歌曲时气用的少而省,又有弹性。呼吸动作犹如憋不住笑。如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火把节的火把》等。

歌唱中声音和气息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歌唱中的气息有两种力量同时在起作用,一种是向上向外的推动力量,一种是向下向后的牵制力量,两者对抗地存在并统一于歌唱之中,由于这种对抗,呼吸才有支点,气息才能够用,声音才会丰满,有穿透力,音域才能宽广。“气不在吸得多,而在于用得巧”。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给人的是气息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歌唱中要灵活运用,以获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关于歌唱呼吸的训练

声乐训练通常是讲,声音要集中、明亮、有穿透力;线条统一,而气息则是要灵活运用,线条流动。

我国唐代的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说明气息(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明代魏良甫在《曲律》中指出:“但得沙喉响润,发自丹田者自能耐久。”这就更明确指出了气息的支持点所在的位置——“丹田”。

歌唱家的艺术就是研究呼吸歌唱技巧;呼吸和歌唱是多种多样的肌肉群合作,必须自然运用,而只有用属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方法去进行对呼吸技巧的持久练习。这样才能让声音出现状态和活力。

对于呼吸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要求气息吸在胸腔的下部,横隔膜的周围,吸气时胸廓下部全面扩张,此时的小腹内收以维持上述扩张状态加以保持。例如:一张桌子,桌腿支撑桌面时才能保持平衡,而桌腿一撤,桌面就会倾倒。同样,小腹部失去内收的强度,是无法维持胸下腹部的扩张状态去完成它支撑声音质量的。这就是发自“丹田”,自行而耐久的道理。小腹内收实际是给气息以压力,使气自然无声地通过声带进入咽腔和鼻腔,以及到达每个音高的位置上,以达到支持声音运动的目的。歌唱中的气息不仅是“丹田”的支持,而且腰部肌肉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腰部肌肉更需要灵活性。这就如同一台机器,如果机器某个部位出了故障时无论其内部的电机再转动,也不能操作生产了。

总之腰部的肌肉与横隔膜必须处在自然而灵活的状态上,而歌唱中的用气技巧,则是喉部声带有意识的有控制的使用气息。只要能有灵活有控制的呼吸肌肉群与声带控制气能的共济合作,才能做到“忙中取气稳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而“气推声发,声靠气传”,指的是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这种结合就是“松”、“通”。

在气息的训练或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七种情绪的表达方法

关于气息的练习,一定要注意吸气动作要小,无声吸气。小腹一松便是吸气,一收便是供气,绝不能做过多的貌似吸的气多,实为浅又少的动作。比如(在实际中,吸气时我们最经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端肩或提胸),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上起音,声音必然是漂浮、气浅的。若小腹紧缩给气,声音的感觉就会立刻不同,起音将会永远是在气上的。既深又通而且喉又稳定。

此外,在我平时声乐的课堂上,无论是授课老师或是我自己本人都非常注重在演唱时歌曲的意境即情感表达是否明显、丰富。

在不同的歌曲中,面部及心理的情绪变化自然也不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都离不开“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而这其中情绪的声音色彩则由气息和共鸣腔体的运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特定的情绪能导致特定的状态,而特定的状态导致特定的声音,最后只有特定的声音才能表达出歌曲中的味道和它独特风格。所以说,声随气发,气随情抒。意思是情绪既感情决定了气息的舒展与拘谨。人在受意念支配的同时,七种不同的情绪也本能地会调控着呼吸、共鸣,以及声带的运动。另外这七种情绪可分别产生七种气息的状态:

1、“喜”时,心胸开阔,气息保持部位处于兴奋状态,横隔膜两侧和腰部肌肉自然扩张,气息本能的起到保持和支撑作用。

2、“怒”时,气息浮浅,大部浮于上胸部,两肩随之浮动。此时气息支持最深,所谓“怒火中烧”、“怒发冲冠”,都逼真地说明“怒”是自内而发。因此说丹田支持最有力,声、气对立强度最大所以音量力大。

3、“忧”时,气吸的深,叹得也深,全身处于松懈,既没有保持状态也没有支持状态。

4、“思”时,气息处于自然呼吸状态,气息吸的深、长、细、匀。由于“思”的情绪较稳定,一般都是缓吸缓呼,如同睡眠时那样自然。

5、“悲”时,由于表情抽泣,气息处于擎起状态,在歌唱中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6、“恐”时,气息处于急吸急呼的状态,气息不稳定,因此说话声音散,虚而无力。

7、“惊”时,喉头自然打开,声带不闭合,也就是处于提气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