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宏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宏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9.1 复习笔记一、社区工作1.社区工作的概念及发展(1)社区工作的概念“社区工作”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ty work”直译而来的。

其含义又与“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及“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

①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一种社区工作方法与过程,它利用计划与组织工作协助社区居民认清社区整体的需要与目标,由社区方案与社区变迁机构来统合、协调与发展社区个体、团体与组织,并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与达到社区目标,以适应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

此一定义指出了社区组织的对象、方法、内容和目的,较为全面。

②社区发展社区发展,专指人民自己与政府机构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生活合为一体,使它们能够对国家的进步有充分贡献的一种程序。

这种复杂的程序包括两种重要的因素:a.人民本身尽量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参与改善自己生活的各种社会方案和活动;b.鼓励自助、自动、互助精神并使这种精神更能发挥效力。

虽然二者有所差异,但究其实质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二者在工作方法上已融为一体。

因此,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社区组织及社区发展这两个概念正在被社区工作这个概念所取代。

③社区工作这个概念既包含社区组织的含义,同时也包含社区发展的含义,是二者的综合。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本着其哲理信念与专业技艺,与他所服务的社区民众一起群策群力,推动与民众福祉有关的社会行动及社区方案的方法。

(2)社区工作的历史发展邓纳姆(Arthur E.Dunham)在1970年出版的《新社区组织》(The New 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书中,对社区组织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描述。

邓纳姆指出,社区组织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从1870年至1917年的慈善组织运动时期。

当时在欧美普遍建立了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服务中心。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6.1 复习笔记一、人类行为1.人类行为的涵义和类型(1)人类行为的涵义人类行为也称人的行为(human behavior),它是对人的一切行动的泛指,意为有机体的作为及其行动,包括内在隐秘的和外在可观察到的行为。

社会工作将人类行为被界定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类行为的目的及构成要素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它们是:行为主体——人;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产生的影响。

(3)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有很多分类。

按照行为范围,可分为广义的行为和狭义的行为;以先天或后天区分,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性适应行为;以是否符合常模和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按照行为的功能,可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①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广义的人类行为包括了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

外显行为涵盖了所有可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

那些内在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被称为内隐行为。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类行为主要指外显行为,它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

人类行为因由生物性或社会性所决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

人类的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

本能行为出自遗传,又称遗传行为,这是一类不需学习即可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

人类的社会行为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其机制来自社会环境。

人类的社会行为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又可称为习得行为。

②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一般来说,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以下几个:a.统计规律。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过程(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过程(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7.1 复习笔记一、社会问题与社会干预1.从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宏观干预到社会工作的直接介入社会问题是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1)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强调以经验、实证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希望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的探索,找出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以及家庭结构和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②关注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包括犯罪和离婚,人的异常行为与城市治安状况;研究农村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过程;关注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等社会领域。

(2)我国社会学者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社会学对社会自组织进行“弱干预”或“强干预”的策略。

基本上,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干预体现在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究,从而对社会问题的形成做出有较充分解释力的理论说明,并在行动取向下与“行动者”共同行动来达成社会变迁。

如果说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干预是一种宏观干预的话,那么,社会工作则不仅关注社会问题、社会进步,而且是应用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科学理论,通过综合而将理论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地去解决社会问题。

在应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路中,社会工作是一种通过直接介入受问题影响的人与环境,来应对社会问题的基本机制和流程。

它对社会问题的干预更多地表现为对受社会问题困扰的社区、群体、家庭和个人的直接介入,是一套科学化的介入程序与过程。

2.社会工作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回应(1)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机制,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一种社会建制。

社会工作被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拥有良好社会生存状态的一种制度。

社会工作认为,现代人类社会的结构和组织本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产生、塑造某些社会问题的原因,要了解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必须了解人类的这些社会结构和组织,包括政策与法律等等,以便减少这些社会制度对个人、群体和社区生活的负面影响,即通过改变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来减少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

第六章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6.1 复习笔记一、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调1.社会协调(1)社会协调的涵义①社会协调是社会各部分之间在结构比重上比较合理、功能上相互配合、整体上协同一致的状态。

它一般表现为社会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结构排列上的相对有序、功能上的配合一致。

社会协调可以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间,也可以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协调,这种协调又可以发生在任何相关的两个或几个领域之间。

②相近的概念--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关系和谐、使社会体系达致均衡的努力和目标状态,因此,社会整合基本上指功能的整合,社会整合是社会协调的一部分。

(2)社会协调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协调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整体协调与部分协调a.整体协调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形成整体协调的状态。

b.部分协调则指整体的亚层次或个别部门之间的协调。

一个社会可以在部门或地区内部是协调的,但在整体上可能是不协调的。

②结构协调与功能协调a.结构协调是整体各部分之间关系、地位的协调,即对整体的稳定和发展来说,各组成部分在数量上、能力上、地位上的合理配置。

b.功能协调是各部门之间作用的协同一致,即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为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贡献。

结构协调是通过功能协调表现出来的,即结构协调是形式,功能协调才是本质。

③利益协调利益协调是社会各集团、各部门在利益关系上的协调。

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常常是有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

因此,利益协调是指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符合社会稳定及社会进步的需要,符合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社会工作看待社会协调的重要角度,显然,其中隐喻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3)社会协调的意义①为人们提供正常生活的条件社会协调作为社会各部分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实际上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秩序。

这种关系结构反映了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人们认可这种秩序,它也就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条件。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王思斌《社工导论》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二、社会工作多重理解⏹三、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一、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一)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并致力于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想有关。

西方的文化传统包括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也对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整个社会被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经济的变迁带来社会流动,打破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二)社会工作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1 社会工作的形成⏹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人们普遍指出的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以英国的济贫法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为代表,后来进行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友好运动,促进了社会工作队伍的形成。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渐形成。

2 社会工作的发展⏹(1)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2)社会工作治疗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二、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把社会工作者、案主、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以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因此,对于社会工作的界定上,也存在多重理解。

(一)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从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性来看,社会工作更强调应用、更注重实践的方法。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及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性质与任务1.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作为应用社会学或应用社会科学的社会工作的科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客观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求助者提供资源以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虽抱有助人的价值观与目标,但他审视问题的立场及态度却是客观的,即不是从感情出发,而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专业操守客观地对待问题,寻求有效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是工作关系,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有客观的态度。

(2)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社会工作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并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当作社会工作成功的基本要件。

这些方法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技术和原则而成为规范的工作准则。

(3)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社会工作者根据助人活动的发展规律将工作过程化为前后紧密连接的一些阶段,从而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制度也称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经过积累、选择而形成的指导人们活动的规范体系。

(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这表现为它既具备社会制度的特征,也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手段。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a.社会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b.社会工作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不仅对于任何常规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都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了工作过程的科学性,而且从事这项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内部也有严格的“行业守则”,这种行业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c.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成为进行此类专业助人活动的执行者,这些人受过专门训练,能够保证助人活动科学、有效地进行。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五章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5.1复习笔记一、人的成长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其目的是增加人们的福利,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人的成长与人的发展是相同的概念,其涵义是使人能顺利地通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他的能力,扮演好社会角色,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的成长表现为对个人需求及社会期望的满足,而个人需要与社会期望是与人的本质属性相关的。

1.人的属性社会工作把人当作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来看待,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包括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1)人的生物性①人是一个高级生物体a.人的生物性首先表现为他是一个具体的生物,他由复杂的肉体器官组成,成为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联合供职的有机体,其目标是个体的生存与发展。

人的生物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是一个整体,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对个体生存及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

b.人的生物体是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

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漫长的历程,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一个正常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这是一些以人的生物性成长为基础划分的前后相互联系的阶段,被称为人的生命周期。

在这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个体的生物机体的状态不同,对外界的需求不同,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不同。

②人的本能人的生物性还表现为它有先天而有的本能,虽然这些本能并非完全与生俱来,但随着生物机体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并表露出来。

一个人的能力是在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这必须以人的先天潜能为基础。

人的潜能与人的本能并不等同,人的潜能是人所具有的所有但尚未发挥出来的能力,它包括本能和后天学得的才能两部分,它是体现人的价值的各种潜在能力的总和。

(2)人的社会性①人的社会性及其发展a.人的社会性是个体参与群体或社会生活的倾向及特征。

第一,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个体积极参加群体生活的倾向,以及他与其他个体共处于群体之中,经营群体生活的能力与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3.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1.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根源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各种哲学思想,是社会工作产生的肥沃土壤和深厚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观念发生诸多变化,家庭照顾体系解体,社会支持系统产生,新教伦理、社会责任等观念出现,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产生的直接原因。

总之,经济变革是基础,它反映了社会工作必然要产生的历史趋势;哲学变革是先导,它决定社会工作产生的形式。

(1)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影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从起源上讲,这种新教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新教赋予个体以直接与上帝对话的主体地位,这种哲学观念的变革,不仅刺激了资本主义精神,而且也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案主”概念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和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

现实问题和福利哲学观念的转变推动着社会工作逐步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帮助穷人上负有主要责任。

政府、社会应该对个体负责的新观念悄然兴起。

这种新的福利观念导致了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一场革命。

2.社会工作与哲学(1)人生需要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作为人的高级认识,哲学首先是人生的指南,人的行为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①哲学为人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理念和方法。

哲学不仅有助于人们发现情景定义、发展情景身份和计划扮演角色,而且有助于人们改善人际关系、发展群体认同、促进群体团结和弘扬社会正义。

②哲学为人们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工具和锐利武器。

哲学在帮助人们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上,在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解决各种问题时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哲学为人们提供了关于人生目的的答案,把人带进了信仰层次。

(2)社会工作需要哲学哲学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可以从一般哲学、社会工作专业哲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三个层次来分析。

①一般哲学一般哲学为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提供了共享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合作的文化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名词解释、简答梳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名词解释、简答梳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名词解释、简答梳理...《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名词解释)【共34页】此材料将全书章节重点:主要为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罗列了出来,方便考研记忆,建议配合书本复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必考社会工作的要素(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会用到):(1)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 3教学目的与要求 --------------------------------------------------------------------------------------------- 3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 ----------------------------------------------------------------------------- 3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3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 3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4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 4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 5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 5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 5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 6第四节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6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6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6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7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7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8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8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 8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 8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 9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9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 9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10 第六章社会小组工作---------------------------------------------------------------------------------- 10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 10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10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11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11 第七章社区工作---------------------------------------------------------------------------------------- 11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11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 ------------------------------------------------------------------------ 12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12第四节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 ------------------------------------------------------------------ 12 第八章社会行政---------------------------------------------------------------------------------------- 12 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12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 ------------------------------------------------------------------------ 13第三节我国的社会行政 ------------------------------------------------------------------------ 13 第九章儿童社会工作---------------------------------------------------------------------------------- 14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 14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4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 14 第十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 14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 15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15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15 第四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15 第五节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 15 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 ------------------------------------------------------------------------------ 16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16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16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 16 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 ------------------------------------------------------------------------------ 17 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 17 第二节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 17 第三节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17 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工作 ------------------------------------------------------------------------------ 17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 17 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 18 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 18 第十四章矫治社会工作 ------------------------------------------------------------------------------ 18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18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18 第三节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 19 第十五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 19 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 19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 19 第三节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20 第十六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 20 第一节贫困问题概述 --------------------------------------------------------------------------- 20 第二节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 20 第三节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21 第十七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 21 第一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 21 第二节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 21 第三节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22 第十八章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 22 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 --------------------------------------------------------------------------- 22 第二节社会工作实习 --------------------------------------------------------------------------- 22 参考书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5.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的理论1.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1)社会工作理论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整套助人活动,但是在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和怎样帮助别人的背后,却有一套理论性的说法、道理或成形的做法。

它既包括一些抽象的理论体系,也包括一些具体的实践模型,我们将之称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在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社会工作者干预社会问题、有效帮助人的模型,这些是社会工作独特的理论。

(2)社会工作需要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虽然是以实务为明显特征的学科和专业活动,但是它也需要理论的指导。

①对初学者来说,要进入社会工作之门必须了解社会、社会政策、以往的经验,要了解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社会工作要处理的问题。

如果片面地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从头开始,这显然不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的逻辑,也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

②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强调社会工作理论,并不是贬低个人经验。

对于社会工作来说,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都是重要的。

2.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1)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一般分类按照英国社会工作学者大卫·豪(David Howe)的说法,社会工作理论可以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这种区分是社会工作理论结构的主要模型。

①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包括社会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些理论性的背景假设,对社会工作实践来说它是一种前提,并给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引,使得社会工作实践有了大致的方向。

②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理论。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方法)【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八章社会工作方法8.1复习笔记随着社会工作实务及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工作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研究。

本章将依次对这些方法作扼要的介绍。

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概念及发展(1)个案工作定义个案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为基础,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案主处理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案主的社会福利。

(2)个案工作的发展①萌芽时期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个案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l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美普遍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

该会社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把个人贫穷的原因归结于个人道德的沦丧或不肯努力,但从人道主义出发,社会又有责任去帮助这些个人。

因而,慈善组织会社聘用“友善访问员”走访这些贫穷家庭,查证它们有无受助的必要,并通过道德说教及其他方式给予协助。

这个时期可以视为个案工作的萌芽时期,其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道德。

②第二个发展阶段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个案工作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当时的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案主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个人而在于社会。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不仅重视问题的个人方面的原因,而且更加重视问题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③第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是个案工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当时案主的问题多属于心理或精神的方面,单靠改善社会环境并不能完全奏效。

加之,当时精神病学及心理分析学的蓬勃发展给个案工作以强烈的影响,因而,社会工作者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胜于社会环境,甚至形成了社会工作中的“精神医学的洪流”。

④第四个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个案工作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社会工作所面对的案主的问题呈多样性景象,其中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同时亦有心理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综合而成的。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2.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1.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幸福是在与他人共享财富中得来的,个人拥有财富并不就是幸福,只有与他人分享才是幸福。

这种幸福观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助提供了思想依据。

②在古罗马时期,人们之间的助人与互助表现为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

助人,同时强调对受助者的尊重的思想,影响着一些富人对穷人的帮助,也影响着人们对帮助他人的看法。

③在希伯来时期,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对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

这种正义观表明:只有既考虑到个人贡献,又考虑到公平才是正义的。

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传统起到了重要影响。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其教义中包含着许多利他、奉献、救人救世、爱人助人及与人为善等博爱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社会中许多助人活动首先是由教会发起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

(3)人道主义的价值观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认为人的一切权利,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是与生俱来的。

人道主义所强调的人的尊严、对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的重视,都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道主义包含着下列基本价值:①承认每一个人,不论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政治派别或行为模式如何,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②承认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有机体,人的行为是一种调节人类需要与周围环境使二者平衡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③承认人生而自由。

人为万物之灵,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与主人。

人们组成社会,目的在于保护和关心个人。

因此,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应该享有信仰、言论、结社及其他的生活自由权利;④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一个人帮助他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快乐。

个人与社会之间也是彼此相关的,个人与社会都有责任维持对方的生存与发展;⑤人类不断地努力,设法治疗、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改进甚至重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道至美的表现。

社会工作概论 王思斌 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 王思斌 考研笔记整理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

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生理:儿童、少年、青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社会工作;(二)按困难类型分类:日常生活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1.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社会工作,至今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现代职业在为困境人士和弱势群体服务,进而促进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学科和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指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的活动,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被称为“社会工作者”。

①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最本质的特征。

a.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目的的活动,这种利他的活动不是服务提供者获取私利的手段或工具,而是目标本身。

社会工作所说的服务是直接或间接向困境人士、弱势群体提供的物质的、精神的或生活上的帮助。

b.社会工作具有实务特征。

实务又称实践,它是人类有意识地改变外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社会工作的实务性是指,它强调具体地去做,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行动、实施服务。

②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a.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是向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的方法,它们被称为直接社会工作方法。

b.社会行政通过实施政策或运作社会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属于间接社会工作方法。

依靠这些方法和它们的结合,社会工作者提供着独特而有效的服务。

从实际服务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实践就是对这些工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正是因为工作方法在社会服务中所处的基础和中心位置,所以说社会工作是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和制度①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主要表现为:a.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b.在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中,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必须获得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c.从事社会服务的、具有较高职级的人士一定要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专业教育);d.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建立,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并有较高专业水平;e.社会上已有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并形成了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职级;f.业内有独特的专业规范,社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以此自律,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笔记==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笔记==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笔记第一章(选择题)1、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时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二、社会工是一个专业和制度,社会工作时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服务分为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服务(社会组织)专业(格林伍德):理论体系,社会认可。

专业权威、伦理守则。

专业文化制度: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社会福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社会工作的性质:融价值、理论、实务为一体的多维系统。

实务性、科学性、价值相关性、道德实践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角色,贝克把社会工作者角色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服务对象:个体、群体、社区价值观:核心是利他主义助人方法:专业的方法4、社会工作方法分类:直接服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历史(选择题)时间、人物、意义、特点、什么队个案的影响,什么对社区的影响第一节:社会工作历史起源一。

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古罗马时期。

人们之间的互助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这种责任的意义在于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责任希伯来时期: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起到重要影响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产生于公元1世纪,教义包含许多利他、奉献、爱人等博爱思想,这种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长生影响3、人道主义价值观时间: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工业革命与社会救助的发展1、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带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好人社会关系的确立。

后果是产生大量的农民失业和众多贫民的产生2、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为应对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颁布济贫法。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微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微观社会工作(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8.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1.社会工作方法的意义(1)社会工作专业的宗旨①社会工作专业的宗旨是实现社会公正,其目标旨在协助贫穷人群、弱势群体及社会中因各种原因而陷于困难处境中的人们。

社会工作的方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工作宗旨的一套系统化的专业活动,包含专业的知识和技术。

②社会工作方法是为实现社会工作目的和宗旨服务的。

社会工作的宗旨是社会工作在理论上建立的对专业活动结果的设定,它必须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载体—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来实现。

社会工作的宗旨即是社会工作的目的,由目的所设定的结果则是具体的目标,而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手段就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方法作为操作化的专业活动是实现社会工作目的和目标的中介。

作为专业活动的手段,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和演进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和对所服务的目标客体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程度的标志。

2.社会工作方法的历史演进(1)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源于工业化早期的贫民救济工作。

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破产,产生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

那时这种对救助对象“个别”化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贫困是由于“个人缺陷”造成的,因而帮助也需要从激发和重建当事人个人和家庭的道德感人手。

(2)小组工作(亦作团体工作)方法的产生19世纪中期有组织的社团和康乐活动相继兴起,其以1844年英国乔治·威廉(George Williams)在伦敦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青年会为开端。

(3)社区工作方法的产生①在应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努力中,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演进的同时,另一种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解组、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努力也开始了,并逐步演化为社会工作的另一种专业方法,即由19世纪晚期的睦邻组织运动发展出来的社区工作方法。

②睦邻组织运动的工作人员在贫民区建立社区睦邻服务中心,以亲身参与的方式—居住在贫困社区—来体验贫困的艰难,通过与社区和居民的合作试图改善居住、健康和生活条件,并以为居民寻找工作、教授语言、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法来改变社区的环境。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整理]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整理]

第一章( 选择题)1、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时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 二、社会工是一个专业和制度, 社会工作时以利她主义为指导,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服务分为公共服务( 政府) 和社会服务( 社会组织)专业(格林伍德): 理论体系, 社会认可。

专业权威、伦理守则。

专业文化制度: 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成为社会福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社会工作的性质: 融价值、理论、实务为一体的多维系统。

实务性、科学性、价值相关性、道德实践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 角色, 贝克把社会工作者角色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服务对象: 个体、群体、社区价值观: 核心是利她主义助人方法: 专业的方法4、社会工作方法分类:直接服务: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方法: 社会工作行政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选择题)时间、人物、意义、特点、什么队个案的影响, 什么对社区的影响第一节: 社会工作历史起源一。

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古罗马时期。

人们之间的互助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 这种责任的意义在于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责任希伯来时期: 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 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起到重要影响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产生于公元1世纪, 教义包含许多利她、奉献、爱人等博爱思想, 这种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长生影响3、人道主义价值观时间: 源于欧洲文艺复兴, 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工业革命与社会救助的发展1、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带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好人社会关系的确立。

后果是产生大量的农民失业和众多贫民的产生2、英国的( 伊丽莎白济贫法)16 , 为应对贫困和其它社会问题, 颁布济贫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选择题)
1、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时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 二、社会工是一个专业和制度, 社会工作时以利她主义为指导,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社会服务分为公共服务( 政府) 和社会服务( 社会组织)
专业(格林伍德): 理论体系, 社会认可。

专业权威、伦理守则。

专业文化
制度: 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成为社会福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工作的性质: 融价值、理论、实务为一体的多维系统。

实务性、科学性、价值相关性、道德实践
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 角色, 贝克把社会工作者角色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
服务对象: 个体、群体、社区
价值观: 核心是利她主义
助人方法: 专业的方法
4、社会工作方法分类:
直接服务: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间接方法: 社会工作行政
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选择题)
时间、人物、意义、特点、什么队个案的影响, 什么对社区的
影响
第一节: 社会工作历史起源
一。

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
古罗马时期。

人们之间的互助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 这种责任的意义在于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责任希伯来时期: 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 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起到重要影响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产生于公元1世纪, 教义包含许多利她、奉献、爱人等博爱思想, 这种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长生影响
3、人道主义价值观
时间: 源于欧洲文艺复兴, 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业革命与社会救助的发展
1、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带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好人社会关系的确立。

后果是产生大量的
农民失业和众多贫民的产生
2、英国的( 伊丽莎白济贫法)
16 , 为应对贫困和其它社会问题, 颁布济贫法。

意义: 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成人政府有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j救助的责任, 并建立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急救工作方法
( 济贫法) 奠定了政府主持公共救济事业的基础和方式, 为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打下基础: 分区救济, 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 对救助对象的分类, 政府责任、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立一个合法性的前提, 是社会工作的开端
3、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开创了现代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规划行政工作的先河, 它的基本理念和想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和方法
1788年不希教授创立汉堡制, 为应对大量的贫民问题
1852年, 对汉堡制的参照和修改, 创立了爱尔伯福制, 特点: 赈济员的身份是自愿者, 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 为荣誉职务
4、民间宗教慈善活动队社会工作的贡献
慈善组织会社: 各个宗教慈善组织组成的联盟, 最早产生于英国
慈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即要使英国特别是在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发挥合里的作用, 慈善组织的实践直接影响了后来专业的
社会工作方法, 首先慈善组织强调科学的工作方法, 其次慈善组织也促进个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问题进行协调合作睦邻组织运动维多利亚时代
意义: 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入手, 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的, 强调救济工作不但局限于物质上的也注重精神上的需要, 在个案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工作, 为以后的社会工作方法积累经验
三、工业革命和社会立法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1、德国的社会保障俾斯麦为缓解社会矛盾设置的劳工保险及疾病保险制度, 成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
2、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韦伯夫妇主张社会福利与个人责任并重并强调强制性原则, 特点是预防的架构。

贝弗里奇报告, 建立一个完整的的社会福利制度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危机罗斯福建立联邦救济的各项措施加强民众需要一个全国性计划的观念, 1953年《社会保障法案》确立了美国的永久性的立法和制度
四、福利国家思想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于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加紧工业化时期, 西方社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如失业、社会解体、低安全感, 社会需要主要有现代社会工作行政的建立于发展; 二是1877 年布法
罗慈善组织会社在美国的成立; 三是美国睦邻运动的兴起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 是19 里士满的《社会诊断》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1、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的服务;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觉
2、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注重回应世界变迁的专业社会工作: 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后的个人服务等
3、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整合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培训与正规教育
20世纪40年代后社会工作教育内容主要个案工作小组和社区, 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是从补救和治疗到预防和发展
到 50年达, 贝姆社会工作训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个人或社会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福利思想
孔子的大同社会; 孟子仁政思想、墨子的和平康乐的理性社会二、中国古代额社会救济制度
保息政策; 九惠之教; 社仓相约;
三、新中国钱的社会社会工作
医务社工: 1921年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正式成立, 标志医务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