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
配电管理系统_DMS_及其应用功能【】
![配电管理系统_DMS_及其应用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f1298efe009581b6bd9eb5e.png)
配电管理系统(DM S )及其应用功能陈竟成 张学松 于尔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100085 北京)摘 要 结合我国地区电网调度管理体制,将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以10kV 为界分为地区调度和配电控制管理两部分,前者采用部分能量管理系统(E M S )功能,后者采用配电管理系统(DM S )功能;介绍了DM S 的适用范围、特点、结构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关系;叙述了DM S 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讨论在配电系统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 IS )的必要性以及G IS 与DM S 的结合方式、G IS 与DM S 的动态数据交换、G IS 在线和离线应用功能;最后强调了在DM S 开发与实施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用户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分类号 TM 7341999206221收稿,1999207230改回。
0 引言电力系统自动化沿着元件自动化—局部自动化—子系统(岛)自动化—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道路发展[1]。
管理系统指的是对不同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其特征是以数字计算技术代替模拟计算技术,大部分功能由软件来实现,这是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一次飞跃。
简单地说,用于网、省调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统(E M S )主要针对发电和输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数据收集与监控(SCADA )、能量管理(发电控制及发电计划)、网络分析;而用于配电调度中心的配电管理系统(DM S )主要针对配电和用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SCADA 、负荷管理及控制、网络分析。
E M S 与DM S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个用于发电和输电,一个用于配电和负荷。
目前我国地区电网分两级调度管理:地区调度(简称地调)和配电控制中心(简称配调),前者管理输电线、输电变电站和配调(500kV ~35kV ),后者管理配电线、配电变电站、馈线和负荷(10kV ~220V )[2]。
地调管辖的电网属于次输电系统(sub 2tran s m issi on system )[3],需要不含能量管理部分的E M S 功能,配调管辖的配电系统需要DM S 功能[4]。
6-配电管理系统
![6-配电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964ff7e58fb770bf78a5581.png)
22
电能计量中心
23
24
第六章 总结及练习
本章重点掌握配电系统基本接线方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 基本功能以及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系统
25
用于低压电缆线路。分为低压格网、低压变电站群、中 压配电线路三个部分。配电变压器一般都是同一容量。
要求:每个配电变压器周围的其他配电变压器的电源应 来自不同中压变电站或同一中压变电站不同母线段的中 压配电线路。结构灵活,供电可靠性高。
8
配网自动化基本功能:
正常时监视配网运行工况(SCADA) ,优化运行状态 故障或异常时快速查出和隔离故障区,网络重构,尽快恢复供电 合理控制无功和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经济运行 合理控制负荷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 自动抄表计费 自动绘图/设施管理/配电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
11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高级应用分析功能
网络重构
12
DMS与EMS的主要区别:
13
配电系统SCADA功能:
14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馈线:可以指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支路,可以是馈入支路,也可以是馈
出支路,粗略地说,配电网中的支路都可称之为馈线
馈电 :供给电能、供电;尤指对一个电路供电
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指配电线路自动化。
种措施促使用户避开高峰用电。这样,在保证供电和用电电 量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少装发电机组,提高现有发电设备的 利用率。实行峰谷电价,鼓励用户参与调峰。
该系统功能: 远方抄表,电压监测,防窃电,预购电,用电信息发布,
配网自动化专业术语
![配网自动化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f97cba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9.png)
配网自动化专业术语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配网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配网自动化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相关的技术、设备和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网自动化专业术语:1.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组成部份。
它通过传感器和遥测设备采集电网的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对电网的监控和控制。
2. 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配电管理系统,是用于监控和管理配电网的软件系统。
它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预测和响应故障,优化电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3. 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源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电力系统的软件系统。
它能够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优化能源调度和资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4. RTU(Remote Terminal Unit):远动终端单元,是用于采集和传输电网数据的设备。
它通常安装在变电站或者配电设备上,通过与传感器和遥测设备连接,将数据传输给SCADA系统。
5. 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是用于监测和控制电网的设备。
它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电网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6.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管理电网地理信息的软件系统。
它能够将电网设备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与地理地图相结合,实现对电网的空间分析和管理。
7. 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先进计量基础设施,是用于实现智能电表和电网互联的系统。
它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用电情况,实现远程抄表和计费,促进用电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浅谈DMS与DSM
![浅谈DMS与DSM](https://img.taocdn.com/s3/m/4cf6ccc584254b35effd3409.png)
浅谈DMS与DSM摘要:文章分别对DMS与DSM的概念进行简单分析,主要从电价和负荷管理来探讨DSM对DMS的影响。
关键词:DMSDSMLMFLTOU一前言配电管理系统(DMS)主要针对配电和用电系统。
一个功能完整的DMS要求与其他系统联系,实现开放系统结构(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简称(OSA),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在多个系统的集成中,需求侧管理(DSM)处于其纵向联系的系统中。
它主要是面向用户,对DMS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用户进行负荷控制和调节,以及进行负荷特性分析和预测,从而影响DMS数据库的建设.二需求侧管理(DSM)的概念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兴起的1种新的电网经营管理手段。
应用电网需求侧管理克服由于经济体制变化、资源短缺、燃料价格上涨、资金困难、环境挑战、电站选址困难等对电力规划和电力供应造成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以便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电力供应。
根本目的在于发掘成本有效的资源潜力,降低对电量和电力的需求,尽可能延缓新电厂和电力设施的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电能利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电力网需求侧管理手段,其中既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电力资源比较充裕的国家,也包括诸如印度、菲律宾、越南等电力供电较为短缺的国家。
此外,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地区也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电网需求侧管理手段,推动用户参与调荷节电、节能减排等管理。
这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有效开展电网需求侧管理,组织实施节电管理系统工程,是实现大规模节电、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有效措施。
三配电管理系统(DMS)概述DMS是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服务,是一种新型、有效且可靠的配电网络管理策略。
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管理系统(DMS)](https://img.taocdn.com/s3/m/89e4ee6e9b6648d7c1c7463b.png)
第二节
四、分段器
馈线自动化(FA)
• 分段器必须与电源侧前级主保护开关(断路器或重合 器)配合,在无压的情况下自动分闸。 • 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有两个重要参数需要整定:时限X 和时限Y。 • 时限X指合闸时间。时限Y称为故障检测时间 • 时限X>时限Y>t1(为从分段器源端断路器或重合器检测 到故障起到跳闸的时间)。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三、重合器
馈线自动化(FA)
• 自动重合器是一种能够检测故障电流、在给定时间内断 开故障电流并能进行给定次数重合的一种有“自具”能力 的控制开关。 • 所谓自具(Self Contained),即本身具有故障电流检 测和操作顺序控制与执行的能力,无需附加继电保护装 置和另外的操作电源,也不需要与外界通信。 • 典型的四次分段三次重合的操作顺序为: t1 t2 t2 ,其中 t 2 t1、 分 → 合分 → 合分 → 合分 可调
第一节 配电管理系统(DMS)概述
三、配电SCADA的 基本组织模式 • 配电网的SCADA 系统是通过监测 装置来收集配电 网的实时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以 及对配电网进行 监视和控制等功 能。
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982e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1.png)
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电力管理系统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需求。
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配电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管理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控制和优化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D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包括其功能、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DMS的功能DMS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实时监测DMS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物理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通过与传感器和智能计量设备的联接,DMS可以获取分布式电力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及时反馈给运营人员。
这使得运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远程控制DMS具备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与智能终端设备的连接,DMS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各个电力节点的状态。
当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DMS可以通过发送指令远程切换、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DMS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调度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DMS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DMS可以为运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和调度方案。
此外,DMS还能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电力系统未来的负荷需求和故障概率,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DMS的应用场景DMS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下面将以几个典型场景为例进行介绍。
1. 配电自动化DMS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与配电设备的联接,DMS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网中的各个节点。
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或过载时,DMS可以及时发出告警信息,并远程切换电源路径,以保障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配网自动化的复习资料
![配网自动化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839c1de87101f69e3195e5.png)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配电管理系统(DMS)主要包括:SCADA、负荷管理(LM)、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投诉电话热线(TC)等功能。
(√)2.EMS中对某一量测采样是指以某一时间间隔保存到历史数据库,以便日后查看。
时间间隔通常有1秒、5秒、1分钟、5分钟等,一旦对某一量测定义好采样间隔就不能再更改。
(×)3.为了分析事故,在一些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时,系统自动把事故生后一段时间的有关遥测量记录下来,这种功能称为事故追忆(×)4.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A系统的时间。
(×)5.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电压是否越限和线路是否过负荷的分析称为动态安全分析。
(×)6.EMS中的PAS应用软件,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实时模式和研究模式。
(√)7.网络结线分析时,按开关状态和网络元件状态将母线模型化为网络物理结点模型,并将有电气联系的结点集合化为岛。
(×)8.状态估计是高维线性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问题。
(×)9.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主要途径是硬件要好。
(×)10.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系统是否失去稳定的分析称之为静态安全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电压是否越限和线路是否过负荷的分析称为动态安全分析。
(×)11.网络拓扑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
它根据遥信信息确定地区电网的电气连接状态,并将网络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
(√)12.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就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性,应用估计算法来检测与剔除坏数据。
其作用是提高数据精度及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为网络分析提供可信的实时潮流数据。
(√)13.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根据SCADA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给出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和功率的估计值;主要完成遥信及遥测初检、网络拓扑分析、量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不良数据辨识、母线负荷预报模型的维护、变压器分接头估计、量测误差估计等功能。
dms是什么化学物质
![dms是什么化学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85dc63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7e.png)
dms是什么化学物质
⑴dms(生源硫化物二甲基硫)
生源硫化物二甲基硫(DMS),是海洋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也是大气硫化物的重要来源,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关係着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⑵扩展资料:
①电网系统
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MS)是一种对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DA) 地理信息系统(GIS) 配电网路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MIS) 需方管理(DSM)等几部分。
②二甲基硫
二甲基硫研究为地球硫循环的了解填补了空白,显示了海洋生物如何将硫保留在浮游生物食物网中,而不将其送入大气层。
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海洋表面的化合物二甲基硫(简称DMS)。
一旦进入大气,DMS 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角色,因为它对云和气溶胶的形成有很大的贡献。
海洋浮游生物生产大量的能变成DMS的前导化合物,但是人们对影响多少DMS被释放到空气中的过程一直不清楚。
Erinn Howard 和同事採样来自海水的基因信息样品,在其中寻找涉及脱甲基化的基因。
这是与DMS生产竞争的过程的第一步,该过程将前导化合物转
变为留在海洋中的化合物。
文章作者发现了一个新的硫循环基因,他们报告说,在开阔的海洋中一组名为SAR11类的浮游生物在这个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而在沿海水域,另一种生物——玫瑰桿菌起重要作用。
在另一项研究中,Maria Vila-Costa和同事表示,蓝细菌和名为硅藻的浮游生物也将硫从被释放到大气的过程中改道。
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讨论了这些发现。
DMS工程师岗位职责
![DMS工程师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3de265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4.png)
DMS工程师岗位职责
DMS工程师(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Engineer)是电
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主要负责配电系统的控制、管理和优化。
以下是DMS工程师的岗位职责细节:
1. 配电系统建设与设计:负责配电自动化系统(DMS)的建设与
设计工作。
包括自动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选型、联机、配置等。
2. 系统调试与故障处理:配合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安装,配合
调试组织现场调试,有效处理系统故障,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3. 系统运行与维护:负责DMS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包
括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处理报警、系统储存和备份等管理工作,确
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同时实现系统维护和开发部分的沟通和协调。
4. 信息分析和收集:收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运行状况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改进和优化:根据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日常管理过程,提
出系统完善方案,针对性的开发配电系统组成部件的改进处理方案,不断优化系统。
6. 技术支持与应用推广:了解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动态
及市场需求,提供高效的与客户沟通协调及售前或售后技术支持,
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与设备供应商等配合共
同推广相应的应用,并在售前和售后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给予客
户充分的支持和介绍。
以上就是DMS工程师的核心岗位职责,此外,DMS工程师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力系统理论基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0133b173968011ca300914d.png)
配电网SCADA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基 础。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底层 模块,配电网SCADA肩负着几项重要的任务:
1. 向配电网的调度、管理人员提供配电网 的实时数据、信息,方便他们了解配电网 的实时情况和负荷变化的趋势;
2. 为各种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级功能软件提 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从而实现对配电网 乃至整个电网的优化控制、调度、故障预 测和排除,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和 安全性; 3. 用远方遥控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 率,减轻运行、操作、维护人员的劳动强 度。
配电网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 控与数据采集)是配电网的监控和实 时信息获取系统。
SCADA一般由中央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现场执行 设备等三部分组成。
电力系统SCADA技术是从电网调度自动 化技术发展而来。1965年美国东北发生了 一次大的停电事故,这时许多电力公司意 识到,仅仅依靠远动装置在模拟盘上显示 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电网的安全运行的 要求。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开始把计算机运 用转移到以安全考虑为主,导致了数据采 集与监控系统SCADA的出现,这是电网调度 自动化的一个平台。
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 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 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MS 。 它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 自动化管理。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 式。 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 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 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 根据配电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 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目的。 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 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了企业 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 息服务等。
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管理系统DMS](https://img.taocdn.com/s3/m/51c56fef5ef7ba0d4a733b53.png)
摘要针对目前配电网存在的自动化程度水平低、运行管理手段落后等制约用电快速发展的问题,指出应用配电管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策略;分析了配电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模块功能,结合长沙地区配电管理系统的实施情况及有关统计数字,说明配电管理系统在湖南电力系统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广阔前景。
关键词DMS 配电调度自动化0 概述配电管理系统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System)是近年来配电系统(110 kV及以下)发展的新课题。
它由一个开放式网络基础平台和运行在该平台之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子系统组成。
基础平台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以及与其它系统的接口服务;应用子系统由实时控制、配电网络分析以及在研究生态环境下用于规划目的的若干功能模块组成。
所有这些功能模块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可以随着逐步发展的配电网络的运行要求而不断扩充或改变。
DMS提供各种专业功能,帮助调度员增强对配电网的管理、提高配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程度。
它包括:配电网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配电网自动化DA、控制室管理、故障投诉电话管理TCM以及各种高级应用软件。
1 配电管理现状目前,大多数配电管理部门实际上还是手动操作,即手动处理故障呼叫、地理图定位、工作命令及其他与配电有关的功能操作。
在上述某些功能已实现自动化的电力企业中,也只是应用孤立系统零碎地进行处理,仍需调度员与户外工作人员用电话联络协调所有操作。
这种情况下,当设备发生故障或退出运行时,调度员往往因无随手可查的电网修正信息,而需对布满标记、不够精确的图纸或其他文字资料进行信息搜索、定位,这种零碎、延迟和模糊的信息,使得恢复供电往往要花数小时以上,直接导致时间延误和工作效率低下。
例如,当联有多个用户的树枝状配电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不论是配电干线还是用户分支),首先须派出查线小分队沿线查找到故障点后用电话通知调度中心,再由调度员下令断开最近的连接点,才可能恢复对该配电线路非故障部分的正常供电。
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
![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https://img.taocdn.com/s3/m/38288f2e52ea551810a68752.png)
7
CTGU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2)生产管理 包括工作票管理、操作票管理和停电管理。
工作票管理——帮助调度员生成、修改、保存工作票,并进 行必要的安全校核; 填写工作票的两种情况: ①在高压设备上进行工作(检修、清扫、检查),需停电 或做安全措施——第一种工作票; ②二次设备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外壳作业,高压设备无 须停电——第二种工作票; 操作票管理——使操作过程标准化,操作准备、校核、确认, 操作命令的发送和记录; 停电管理——对故障停电的处理和对用户的应答;
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
2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DMS的架构 传统方式:
SCADA、GIS、MIS各自建设,然后系统集成 系统间数据接口方式:
文件共享; 开放式数据互连技术(ODBC); TCP/IP通信或串口通信;
系统间的交互性差; 软件复用程度低;
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
CTGU
10.配电管理系统
本讲要点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10.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DMS——对配电网的监控和管理(生产、运行) DMS的组成
SCADA系统 FA AM/FM/GIS MIS——管理信息系统 高级应用——网络分析(电网拓扑、状态估计、潮流计 算等)、网络优化(负荷均衡、网络重构以降损、无 功优化等) 负荷控制与管理系统;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4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数据服务层——处在系统最底层,是DMS的基础 平台,包括
浅析机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DMS的应用研究
![浅析机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DMS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42673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2.png)
浅析机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DMS的应用研究摘要: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DMS)作为电气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能源管理和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电气自动化DMS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体探讨其在机电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气自动化、DMS、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引言电气自动化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DMS)是一种针对现代电力系统中分布式能源资源和电网智能化管理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1、电气自动化DMS的基本概念及技术特点:1.1基本概念:电气自动化DMS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实现对分布式能源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的系统。
其核心功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微网和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调度,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2电气自动化DMS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2.1分布式架构:DMS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能够对多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1.2.2智能算法:DMS系统集成了先进的智能算法,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预测分析、优化调度和故障诊断,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2.3高可靠性:DMS系统具有自愈能力,能够通过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恢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4开放接口:DMS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和标准化的通信协议,能够与现有的SCADA、EMS和市场交易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1.3电气自动化DMS的应用场景:DMS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微网、工业园区和新能源基地等领域,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平衡和安全运行等问题,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低碳化和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2、电气自动化DMS与传统能源管理系统的区别:2.1架构差异:传统能源管理系统通常是集中式的,包括一个主站和多个从站,通过主站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配电管理系统(DMS)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配电管理系统(DMS)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70b67a7ddccda38376bafea.png)
配电管理系统(DMS)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配电管理系统(DMS)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和电网管理水平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配电管理系统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它与输电管理系统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网络结构十分独特和复杂。
在国际社会上,国外的配电管理系统十分发达和迅速。
为了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了国内配电管理系统技术的提升,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充分了解国际上的先进前卫的思想理论,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总结适合我们的道路和运行模式。
关键词:配电;管理系统;现状;发展趋势0引言为了发展提高我国的配电管理技术,要结合国内的社会发展需求,发展壮大我国的配电管理的建设团队。
我们可以多多研究翻译国外有用的著作,为我国的配电管理技术提供一些思想和技术。
全文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配电管理系统的基础要求和特点,第二部分是配电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三部分是配电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1 配电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点1.1 配电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十分安全可靠的、并且能提供各种基础设施服务的应用电子系统。
它由各种开放式基础服务平台和利用该基础平台进行工作的独立系统组成。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它十分符合配电管理系统技术的管理要求。
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独立自主的、可扩展的、相对符合时代要求的自动化综合电子系统。
在它的基础平台上,它不仅能提供最基础的硬件基础电子设备和电子操作系统,而且还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传播、数据库的系统、人机实时环境传播界面、地理环境应用传播程序。
在配电管理系统基础平台上还有许多的各个应用子系统,它们在基础平台提供的相对开放系统中实现了自己的纵横向集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配电网络管理系统。
1.2 配电管理系统的性能介绍在该配电管理系统技术的安全问题方面,它不管是在各种安全运行和系统故障中都能很好的保护配电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并且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课件PPT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4ffe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通过数据分析和管理,DMS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 运行成本。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 提升供电质量:DMS可以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 测,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质量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技术更新换代快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MS配电 网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
标准化发展
未来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将逐步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系 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 多元化发展: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如个性化定制、增值服务等。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技术 研发,提高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广应用示范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企业,推广应用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发挥示范效应。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 规范市场秩序和保障各方利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DMS的研发、实施和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解决方案:加 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 培训体系。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了配 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02 DMS配电网管理系统的 构成与功能
系统构成
01
02
03
硬件部分
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 络设备等,用于数据的收 集、处理和传输。
浅谈基于DMS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的应用
![浅谈基于DMS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a1aee24b35eefdc9d33332.png)
浅谈基于DMS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建立配电管理系统(DMS)和电网生产管理系统(GPMS)关于故障停电信息发布流程和主动研判派单机制,基于DMS的故障点快速判断及停电范围分析和快速发布的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从而减轻配网故障抢修指挥人员和现场抢修人员的工作量,提升配网故障抢修指挥和现场抢修效率。
关键词:DMS和GPMS、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0.前言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MS)是一种对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DA) 地理信息系统(GIS) 配电网络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MIS) 需方管理(DSM)等几部分[1]。
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通过营配调信息集成共享,基于DMS主动研判提升配网故障抢修指挥。
1.故障研判简介图1.DMS离线系统异动流程图故障研判是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的前提,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基于停电事件的故障研判、基于停电事件的故障研判、根据馈线开关电流跳变的故障研判三类。
1.1基于停电事件的故障研判根据公专变停电事件上报,召测相关公专变量测信息,结合设备运行状态和拓扑分析,辅助判断故障点,提示调度员并辅助生成可能的停电范围。
人工编辑后可进行停电信息发布。
1.2根据馈线开关电流跳变的故障研判根据变电站10kV开关电流值(或负荷)突降百分比经时间过滤后进行全馈线的公专变召测,结合设备运行状态和拓扑分析,辅助判断故障点,提示调度员并辅助生成可能的停电范围。
人工编辑后可进行停电信息发布。
1.3根据馈线开关跳闸的停电信息发布根据变电站10kV开关跳闸信息。
判断整条馈线的停电,并进行停电信息发布。
而基于DMS主动研判配网故障抢修指挥系统是通过建立DMS和GPMS关于故障停电信息发布流程和主动研判派单机制,基于DMS的故障点快速判断及停电范围分析和快速发布。
DMS_DAS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规划简介
![DMS_DAS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规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2e424d2240c844769eaee87.png)
Journal of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ll e ge 第12卷第2期随着电力供应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1],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电力公司为了规范公司的运作,真正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对电能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配网结构及保护、运行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配电模式来解决这个矛盾。
改造配电网的目标是实现配网自动化,实现配网自动化可以合理的分配电能以降低能耗,并且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质量,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2]。
配电自动化(D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可具体分为SCADA 系统、电压/无功控制、保护的协调管理及控制、馈线控制、故障处理(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后故障区供电)、自动抄表和负荷管理等。
其中运行及控制部分功能的自动化由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实现。
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称为DMS/DA系统。
其中DMS是配电管理系统,DA是配电自动化。
DMS其实涵盖了电力MIS、电力调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出线管理、负荷管理、供用电管理等供、配、用电多个环节,是一个包含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大系统。
本文将重点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层次结构,逻辑构架以及DMS/DAS信息化规划三个方面介绍DMS/ DAS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1系统层次结构配网自动化系统包括配网主站、子站、终端以及通讯系统组成。
1.1TTU无线数据采集TTU数据经RS232口到GPRS无线,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再通过硬件防火墙连接至配电网交换机。
1.2FTU光纤数据采集1)主站交换机通过局大楼的终端服务器,与FTU各个光纤环网的主光猫进连接。
电力自动化系统常见英文缩写解释
![电力自动化系统常见英文缩写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00241ef12d2af90342e60a.png)
电力自动化系统常见英文缩写解释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配电管理系统DA:(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AMR:(Automatic Message Recording)自动抄表TMR:(Tele Meter Reading)电能量计量系统CRMS:(Control Room Management System)控制室管理系统CIS:(Consumer Information System)用户信息系统A//FM/GIS:(Automatic Mapping /facility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OMS:(Outage Management System)停电管理系统。
WMS:(Work Management System)工作管理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SA:(Substation Automation )变电站自动化SAS:(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变电站自动化系统RTU:(Remote Terminal Unit)站内远方终端DTU 数据终端单元,Data Termanit unit(DTU是指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anit unit),可以理解为下位GPRS发射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传输数据的链路两端肯定存在DTU.在它的作用下对所传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整理校验。
)FA(Feeder Automation)馈线自动化FTU:(Feeder Terminal Unit)馈线远方终端(馈线自动化终端(FTU)是自动化系统与一次设备联结的接口,主要用于配电系统变压器、断路器、重合器、分段器、柱上负荷开关、环网柜、调压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的监视和控制,与馈线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执行主站给出的对配电设备的控制调节指令,以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各项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设计思想:
分层——应用层、组件层和数据服务层; 组件化——数据输入输出部分相同,业务部分待定,封 装成可复用的组件: 拼装——利用数据服务和可复用组件,拼装各子系统;
当前流行的方式——软件结构组件化
优点
提高了软件的复用程度, 提高了程序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便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嵌入; 便于各个系统间的整合;
5
CTGU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定义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是在GIS数据平台上,借助AM/FM 技术,将电网系统图、城市地形图,电网设备及属性数据有 机结合起来,在生产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的一种应用。 结合SCADA系统,可在地里信息图上实时反映配电设 备的实时数据,为生产、设计、施工、停送电管理提供辅助 决策。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适应电力市场化的一种需要, 内容包括: 客户信息系统和停电呼叫系统 客户信息系统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对客户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账号等; 客户用电信息管理——供电优先级别、用电量和负荷、 停电次数统计、电压水平等; 客户信息的Web查询——基于B/S结构; 与停电呼叫系统接口; 与用电营业管理系统接口
功能
基本功能:显示管理、设备管理、辅助作图、查询统计、 系统设置 应用功能:(1)运行管理;(2)生产管理;(3)计算 分析
6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1)运行管理 包括电网运行、运行计划及优化、维修管理、 用户管理和控制
电网运行——①电网控制;②电网监视;③FA; ④运行 统计与报告等; 运行计划与优化——①电网运行模拟; ②操作模拟; ③ 电力营销优化; 维修管理——①设备运行分析与统计; ②维修工作计划 与控制; 用户管理与控制——①抄表计费; ②报装; ③用户报修 处理;
11
CTGU
谢谢!
12
配电管理系统(简称DMS)
2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DMS的架构 传统方式:
SCADA、GIS、MIS各自建设,然后系统集成 系统间数据接口方式:
文件共享; 开放式数据互连技术(ODBC); TCP/IP通信或串口通信;
系统间的交互性差; 软件复用程度低;
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
8
CTGU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3)应用分析 即高级应用分析模块,主要包括:
网络建模——对电网进行描述; 结线分析; 动态着色; 状态估计; 潮流计算; 网络重构; 负荷预测——利用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未来时段的负荷, 气象因素修正负荷预测模型;
9
CTGU
10.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4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数据服务层——处在系统最底层,是DMS的基础 平台,包括
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NT; 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Sybase、SQL Server;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ArcInfo、SmallWorld等; 组件层——由不同的组件库组成,每个组件库包含多个 功能单一的组件; 应用层——面向配电网的各种应用,每个应用由一个或 多个组件拼装来实现
7
CTGU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2)生产管理 包括工作票管理、操作票管理和停电管理。
工作票管理——帮助调度员生成、修改、保存工作票,并进 行必要的安全校核; 填写工作票的两种情况: ①在高压设备上进行工作(检修、清扫、检查),需停电 或做安全措施——第一种工作票; ②二次设备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外壳作业,高压设备无 须停电——第二种工作票; 操作票管理——使操作过程标准化,操作准备、校核、确认, 操作命令的发送和记录; 停电管理——对故障停电的处理和对用户的应答;
CTGU
10.配电管理系统
本讲要点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10.2 配电生产管理系统 10.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
CTGU
10.1 配电管理系统概述
DMS——对配电网的监控和管理(生产、运行) DMS的组成
SCADA系统 FA AM/FM/GIS MIS——管理信息系统 高级应用——网络分析(电网拓扑、状态估计、潮流计 算等)、网络优化(负荷均衡、网络重构以降损、无 功优化等) 负荷控制与管理系统;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10
CTGU
10.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停电呼叫系统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客户服务中心的交互式语音服务环 境,通过自动语音应答辅助获取客户信息和故障信息,辅助 传统的全人工停电投诉接收工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用户电话接入; 自动语音应答系统; 语音压缩存贮和解压播放; 辅助人工坐席进行数据查询和故障处理; 向停电管理模块进行工作流转移; 向停电管理模块提供语音信息库的访问接口; 接收停电管理模块的处理结果并记录; 对客户的投诉进行信息跟进——正常停电?已投诉?正 抢修?抢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