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类系统

合集下载

生物系统与分类

生物系统与分类

如是亚属,则在属名和种名之间加亚属名,并用括 号括起,如 Hipparion(Neohippus) platyodus Sefve, 1927



任何分类单位的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 发表的名称。其中有2种情况:
• 同物异名:同一种物种给予了不同的名称,第二个命
名作废。
• 异物同名:不同的物种给予了相同的名称,后命名的
(3) 物种形成的原因
物种有着共同的起源,追根求源, 都能够找到共同的祖先。从这些共同祖 先逐步发展到今天形形色色生物世界, 其主要原因—隔离。
• 地理隔离
• 生态隔离… ...
(4)
物种形成的方式
A、 渐变式
时间
物种 性状
B、突变式
性状
物种
时间
3.古生物学命名法则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国际动物或 植物命名法则,一律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 来命名. 属以上的命名用单名法, 种用双名 法, 并要符合优先律法则.
1 生物的分 类原则及阶 元
(1) 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
• 分类系统:可将形形色色的物体整理成为某 一自然序列,并有明确的定义。
• 生物分类系统:能够将所有的生物列入某一
规律,它能充分的反映物种间的发展历史,反 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 自然分类系统 • 人为分类系统
(2) 主要分类阶元 古生物种类很多,特征各异,演化的阶 段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系统研究,必须 进行科学的分类.古生物分类采用现代生 物分类系统.首先将生物分成动物界和植 物界.界(Kingdom)以下的分类单位由大 到小依次是: 门 (Phyllum), 纲 (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 (Genus), 种(Species).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内容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内容

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内容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日、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列入阶元系统中的各级单元都有一个科学名称。

分类工作的基本程序就是把研究对象归入一定的系统和级别,成为物类单元。

所以分类和命名是分不开的。

种和属的学名后常附命名人姓氏,以标明来源,便于查找文献。

变种学名亦采取三名制,分类名称要求稳定,一个属或种(包括种下单元)只能有一个学名。

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个对象(或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对象者,便是“异物同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的命名对象,而其他的同名对象则另取新名。

这叫做“优先律”,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界各自制订了《命名法规》,所以在动物界和植物界间不存在异物同名问题。

“优先律”是稳定学名的重要措施。

优先律的起始日期,动物是1758年,植物是1820年,细菌则起始于1980年1月1日。

鉴定学名是取得物种有关资料的手段,即使是前所未知的新种类,只要鉴定出其分类隶属,亦可预见其一定特征。

分类系统是检索系统,也是信息存取系统。

许多分类著作,如基于区系调查的动植物志,记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情况,作为基本资料,都是为鉴定、查考服务的。

物种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

物种概念反映时代思潮。

在林奈时代,人们相信物种是不变的,同种个体符合于同一“模式”。

模式概念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的古老的概念,应用到整个分类系统,概念假定所有阶元系统中的各级物类单元,都各自符合于一个模式。

生物分类——五界分类系统介绍

生物分类——五界分类系统介绍

壶 菌 接 合 菌 ) 可 能从 不 能进 行光 合 作用 的 鞭 毛
虫 进 化而 来 ; 高 等真 菌 ( 担 子 菌

子 显微 镜的 诞 生
许 多分类学 家认 识 到某些 生
,
子囊 菌 ) 可能
物 例 如细 菌 真 菌 妥当
: 98 0

既 不 是植物 又 不是动 物
,
,
从 低等真 菌进 化而来 物源 内 吸 改营养
为动 物

从 亚 里 斯 多锐 时 代起
,
,
绝大 多数 生 物
物界 是 真 菌 界 植 物界 动 物界 的 祖先


学 家一 直 赞 同把 生 物 分 为 两界 巾期 以来
,

但 从 十九 世 纪
,
包 括 溉等真 菌 和 高 等真 菌 低等真 菌 ( 如卵 菌
由 于生 物学 技 术 的 发展

特别 是 电
1 9 2 4 一一

物和原 生生物 进 化而来
动 物 的 营养 靠 消化从

在 1 9 5 9 年 提 出为五 界 劣
,

周 围环 境 中获 取 的 食物 从 原生生 物进 化而来
,
,
魏 塔克 很据生 物 结构 和 营养 的 差 异
把生
在 五界 系统 中没有提 到病 毒 者 把 生物分 为 六 界
巧 妙 而 又 奇特 !
,
从一
个 侧 面 展 示 了 昆 虫 对 其生存环 境 的适 应 是 多 么
图+ 三
纳 蛹气 门鳃 ( 1 )及 巢 ( 2 )
图 十五
网翅檬 蛹的 气 门 鳃 (功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的孔,是不同硅藻分类的主要依据。硅藻繁殖快;原生质中有核及色素体,
硅 藻
硅藻原生质如 同装在透明,雕 花的盒子里。
裸藻 原始的真核生物,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 的类群 原始性表现在: 1、细胞核:环形的DNA,无组蛋白; 2、兼有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在营养方 式上,既能自养,又能异养。
运动鞭毛
感应鞭毛
(四)植 物 界
自然界中植物大约有4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在植物 界中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约为20万种。
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其 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细胞核、细 胞器(线粒体、内质网、 核糖体)等组成。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壳状地衣

茶渍属Lecanora
紧贴于树皮或岩石上 于基质相连
壳状地衣
茶渍属Lecanora
叶状地衣

扁平叶状,边缘卷曲 假根状菌丝附着于基质上 易于剥离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生于树枝上,下垂如须 岩石或土壤表面 基质上呈直立状
枝状地衣
枝状地衣
石蕊
石蕊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 液泡,无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 液泡,无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系统

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系统

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分类学中对生物进行系统分类的一种方式。

这种分类系统以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相似性为基础,将生物按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组。

下面将分别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特点。

界是生物分类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之一,它是按照生物的细胞结构、分子组成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界的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是否相似。

生物界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而有所不同,例如根据色素结构的差异划分为变色菌界、绿菌界和放线菌界等。

门是界以下的分类单位,它一般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门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内部生理特征的相似性。

以动物为例,门的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的体腔结构、消化系统以及运动方式的差异。

常见的动物门包括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等。

纲是门以下的分类单位,它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纲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态位以及进化关系等方面的相似性。

以植物为例,纲的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种子结构、叶片形态以及花果的特征。

常见的植物纲包括裸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等。

目是纲以下的分类单位,它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目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生物的营养方式、生活史以及行为习性等方面的相似性。

以昆虫为例,目的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口器结构、食物习性以及生活习性的不同。

常见的昆虫目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等。

科是目以下的分类单位,它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科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生物的解剖结构、生殖方式以及遗传关系等方面的相似性。

以鸟类为例,科的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的体型大小、嘴喙形态以及音乐行为等。

常见的鸟类科包括雀形目、鸽形目和鹰形目等。

属是科以下的分类单位,它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0 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二界系统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植物体 茎叶体植物 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 多细胞结构 单细胞结构胚有无五、植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族、组等。

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现象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藻类菌类 地衣 苔藓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细菌 粘菌 真菌低等植物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

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蓝鲸,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存方式。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这些生物,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套生物分类的方法,同时也对生物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归类和划分的过程。

这就像是给一群不同的人按照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进行分组一样。

在生物分类学中,最常用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比如说,我们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而我们熟悉的狗,则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家犬种。

这种分类方式并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基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多种特征。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它们的进化关系。

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确定这些分类等级的呢?这就要提到生物分类的依据了。

形态特征是最直观的分类依据之一。

比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动物的身体外形、骨骼结构、器官形态等。

但仅仅依靠形态特征有时会出现错误,因为不同的生物可能会因为适应相似的环境而演化出相似的形态,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生理特征也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比如,不同生物的代谢方式、生殖方式、血液循环系统等。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分类提供了更精确的依据,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 DNA、RNA 等分子的序列差异,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生物分类的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分类系统。

早期的分类系统比较简单,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类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

与生物分类密切相关的是生物的系统发育。

系统发育研究的是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它试图描绘出一幅生物进化的“家族树”,展示不同生物类群是如何从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

通过对化石记录、形态比较、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推测生物的进化路径。

界(生物学分类)

界(生物学分类)

四界系统
在三界分类系统,由于真菌与植物和动物在结构、营养方式上和消化方式上的明显差异,所以在 1959年美 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提出了另立真菌界的四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分 类系统。
五界系统
魏泰克(aker)在 1969年又提出将生物分成五个界.。生物分类学上使用较广的是五界分类系统。魏泰克在 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 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单细胞生物 和没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魏泰克认为,这些生物处于进化的低级阶段,它们之间是没有清楚界限的,因 此,可以放在一个界中。但是,有些分类学家则主张将它们分别放到动物界或植物界中,对于那些同时具有动物 和植物两方面特征的生物,可以既收入植物界,也收入动物界,承认它们的“双重身份”。五界系统按复杂性增 加的三个层次排列生命:原核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界);真核的单细胞(原生生物界);真核的多细胞(植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随着生物层次的上升,生物变得愈加多样化,因为生物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增加,变异的机 会增多。多细胞生命的三个界代表了一种生态的和形态的分类。植物(生产)、真菌(还原)和动物(消费)代 表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三种主要生存方式。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
界(生物学分类)
生物学分类
01 简述
03பைடு நூலகம்三界系统
目录
02 两界系统 04 四界系统
05 五界系统
07 六界
目录
06 两总界五界 08 十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 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的细菌(藻类)被分 为植物,有些甚至被同时放入两界。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分类系统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分类系统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室2011
2.2.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类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相同、相异的程度 与亲缘关系的远近,以不同的分类特征为依据, 将生物逐级分类。
主要的分类等级或阶元单位为:界 (kingdom) 、 门 (phylum) 、 纲 (class) 、 目 (order) 、 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7级。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室2011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有胚植物)
❖ 孢子植物 ❖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ຫໍສະໝຸດ 20113.6.动物界动物的进化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 杂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细胞分化、胚层形成、体型对 称形式、身体分节、附肢变化以及一些重要器官的形 成等方面。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室2011
Haeckel: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三界 系统 ❖ 原生动物界(Protozoa) ❖ 后生动物界(Metazoa) ❖ 植物界(Plantae)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室2011
Copeland: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的巨 大差异,提出四界系统 ❖ 原核生物界(Monera) ❖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 植物界(Plantae) ❖ 动物界(Animalia)
真菌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和内质 网等内膜结构。通过无性生殖或者有性生殖过程产生各种孢子进行繁殖。 营寄生或者腐生生活。
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学教研室2011
3.5.植物界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是多细胞的个体;细胞均有纤维素壁; 叶绿体的色素成分和比例相同(藻类除外);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中都有 明显的世代交替,都有卵式生殖;有复杂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进行光 合作用,是自养真核生物。

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生物学的分类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指能够繁殖并产生育种后代的群体。

物种的划分通常基于形态、生理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

2. 属:属是物种的集合,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征。

属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3. 科:科是由一组相关的属组成的分类单元,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特征。

科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4. 纲:纲是由一组相关的科组成的分类单元,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特征。

纲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5. 门:门是由一组相关的纲组成的分类单元,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特征。

门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6. 界:界是由一组相关的门组成的分类单元,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遗传特征。

界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7. 域:域是生命的最基本分类单元,包括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

域的命名通常以拉丁语的单数形式开头。

以上是传统的生物分类体系,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分类体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常见生物分类系统

常见生物分类系统

常见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分类是将不同的生物进行归类和命名的系统。

它使用一系列的层次结构和术语来描述和区分不同的生物群体。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遗传关系和进化历史来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分类系统:1. 形态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外形、大小、颜色等)来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在早期广泛使用,但由于形态特征受到环境和发育影响较大,因此现在不再是主要的分类方法。

2. 进化分类: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来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基于生物的共同祖先和进化历史,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进化分类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主要方法,它使用系统发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来研究生物的进化关系。

3. 分子分类:根据生物的分子遗传信息(如DNA序列)来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它通过比较生物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常见的分类系统1. 五界分类系统:生物界被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细菌界。

这是最常见的分类系统,它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将生物进行分类。

2. 树状图分类系统: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用树状图的形式展示不同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这种分类系统可以清晰地展示生物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

3. 分支分类系统:将生物分为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类群。

这种分类系统中,每个分支都代表一条进化的路径,而且类群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系统不仅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和了解生物多样性,还对教育、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物分类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促进生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结起来,生物分类是通过将生物进行归类和命名,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关系的系统。

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对于生物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Smith, J., & Johnson, A. (2019). 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ng, S., & Li, J. (2020).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organism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1(8), 432-438.。

生物分类的 三域系统

生物分类的     三域系统
然而,rRNA树有可能将演化太快的类群放错位置(比如微孢子虫)。有人认为生物的根应该在真细菌之内,很多真细菌的类群在古细菌之前分支出来,很晚古细菌和真核生物才彼此分开。
生物分类的三域系统
三生物分类,将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据16S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这两类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演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各置为一“域”(Domain),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并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三域称为细菌域(Bacteria)﹑古生菌域(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Eukarya).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植物界(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多细胞生物的总称。

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础上把病毒单立为一界的学术理论)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

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

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大多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它们的大小、寿命差异很大,从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陆地上庞大的、寿过几千年的"世界爷"(北美红杉)都是植物。

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动物界(Animalia)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

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

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将特点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有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

生物二分法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二分法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二分法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生物学中的分类法是科学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组织和归类的重要工具。

而生物二分法分类作为其中一种最基本和常用的分类方法,旨在将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划分为两个互斥的类别,如A和非A。

在生物二分法分类中,每个物种都必须被严格分到其中一个类别,而不能模糊或重叠。

概括来说,生物二分法分类是根据一组共同的特征或性质将生物物种划分为两个互斥的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在于生物界中存在许多二分法的特征。

例如,我们可以将动物界中的物种分为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植物界中的物种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微生物界中的物种分为细菌和真核生物等等。

生物二分法分类在分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为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框架。

通过将物种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此外,生物二分法分类也有助于我们识别和命名新的物种。

通过将新物种与已知物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其所属的类别,为新物种命名和记录提供科学依据。

这种分类方法还可以辅助生物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传递生物界的知识。

尽管生物二分法分类在物种多样性研究和分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有些物种具有复杂的特征和性质,可能无法轻易地被划分到两个互斥的类别中。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二分法分类方法正在逐渐与更多的细分和层次化分类方法相结合,以更准确地表达生物界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生物二分法分类作为一种基本且常用的分类方法,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它在分类学的研究、物种识别和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局限性,并积极探索更多全面、准确的分类方法,以更好地揭示生物界的奥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生物二分法分类的背景和意义。

生物分类法

生物分类法
生物分类法虫部(6张)在中国,明代李时珍(约1518–1593)在药典《本草纲目》中,将生物药材分为草部、 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和人部。瑞士教授康拉德·冯·盖斯纳(Conrad von Gesner,1516–1565)将当时已知的生物进行了分析性的归纳。
新大陆的发现为欧洲带来了很多新奇的动物种类的描述和标本。在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早期,人们开始对动 物进行了详细描述,先是人们熟悉的种类,随后逐渐扩展,直到形成了基于解剖学基础的足够大的知识体系。这 些解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学解剖学家,随后昆虫学家和最初的显微镜学者将分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个别科学家以“王国(界)之上是帝国”,借用政治和历史上的概念,创立“帝国”的最大分类单位,把所 有生物细胞有无核,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帝国。
早期分类系统
1172年塞维利亚的法官伊本·路世德(ibn Rushd,即阿维罗伊Averroes)将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拉 丁文de Anima)翻译成阿拉伯文并删节。其原始注解已佚,但由斯考特(Michael Scot)翻译的拉丁文版本仍 流传。
林奈氏分类法
林奈氏分类法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的巨著《自然系统》(拉丁文Systema Naturae)在其一生中被改编过12次(1735年第一版)。在此书中,自然界被划分为三个界:矿物、植物和动物。 林奈用了四个分类等级:纲、目、属和种。
林奈所建立了用于命名所有物种的学名的方法。在林奈之前,命名一个物种需要很长的包括许多单词的名称, 其中包括了对物种的描述,并且这些名称不固定。林奈将物种名称统一成两个单词的拉丁文名称,即学名,由此 分开了命名法和分类法。这种生物命名的方法称作双名法,具体命名办法和书写规则,参见双名命名法条目。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a
51
大变形虫
(Amoeba proteus)
a
52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肉 足 虫
有孔虫: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 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 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
a
20
放大100倍
a
21
放大200倍
a
22
放大300倍
a
23
放大500倍
a
24
放大1000倍
a
25
放大5000倍
a
26
放大15000倍
a
27
放大30000倍
a
28
放大70000倍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多 在0.3~0.2μm之间
a
29
2、细菌的形态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有以下几种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a
1
一、生物的分界
原核生物界----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真核生物(其细胞内均有 成形的细胞核)<在细胞
动物界
核和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 核膜>
a
2
一、生物的分界
沃尔沃和沃尔夫1987年提出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真细菌 古细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体内没有叶绿体,所以要通过直接或间 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 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动物的营养方式:异a 养
39
5、细菌的生殖
a
40
细 菌 的
分 裂 生 殖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的分类系统现代分类系统是根据生物所有性状的异同,综合起来分门别类,称为自然分类法,它采用了阶梯从属的等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如果某一等级内种类繁多,还可划分出中间等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

通过分类系统,可以了解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每一个物种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二、生物的界级分类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生物的分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出现了不同的分界方法,如两界说、三界说、五界说、六界说等。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由林奈提出了两界说,把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三界说是在用显微镜发现单细胞生物后产生的,在1866年由赫克尔提倡,把生物分成单细胞的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

五界说是1969年由惠特克提出的,把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此说更完善地反映出生物的进化历程,得到大多数生物学家的承认。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将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分为六大类群: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第一节植物界的主要类群【知识概要】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知的有40多万种,它们组成了整个植物界。

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归纳如下: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世界珍稀的和特有的种类。

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熊类植物中的桫椤,裸子植物中的银杉、水杉、秃杉和被子植物中的金花茶、珙桐、人参和望大树。

一、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属于低等植物,其主要特征是一般具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植物体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三类,没有根、茎、叶分化。

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现存的藻类植物约2万多种。

按细胞所含色素以及贮存养分的不同,可把藻类分为绿藻门、轮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

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的比较见下表。

藻类植物有重要的自然和经济意义,地球上9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和淡水中的藻类植物完成的。

藻类植物不仅为水生植物提供食物,而且也是水和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二、地衣植物地衣是一类多年生的低等植物,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

地衣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由真菌菌丝缠绕藻细胞,并从外面包围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部分被菌类夺取,藻类与外界隔绝,所需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依靠菌类从外界吸收供给。

地衣按生长型分为壳状、叶状、枝状三类。

地衣的生殖方式主要有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

地衣抵抗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十分强。

地衣植物约有25000余种,一般分为三纲:子囊衣纲、担子衣纲和藻状菌衣纲。

常见的有石蕊、松萝、石耳、冰岛衣、梅衣等。

三、苔藓植物苔鲜植物是一类原始陆生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

配子体为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的茎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叶无维管束,吸水和保水能力差,因此,个体较低矮,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依附在配子体上。

配子体能形成多细胞雌、雄生殖器官,受精作用必须在有水条件下进行,植物界从苔藓植物开始有胚的构造。

苔药植物约有23000多种,通常分为苔纲和藓纲。

苔纲常见植物有地钱、大羽苔、平叉苔、角苔等。

藓纲常见植物有葫芦藓、泥炭藓、黑藓等。

四.蕨类植物藓类植物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

具有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和孢子体。

孢子体占优势,有根、茎、叶器官和维管系统的分化,根通常是不定根,茎多是根状茎,叶分小型叶和大型叶,孢子体产生孢子囊。

配子体简单,产有颈卵器和精子器,受精作用必须在有水条件下进行。

现存的藏类植物约有12000种,分为五纲: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

前四个纲都是小型叶,是比较原始古老的蕨类,真蕨纲具大型叶是最进化的一个类群。

石松纲常见植物有石松、卷柏、翠云草等。

水韭纲常见植物有中华水韭,松叶藏纲植物我国仅有松叶蕨一种。

木贼纲常见的有节节草、水贼、问荆等。

真蕨纲常见的有蕨、瓶尔小草、紫萁、海金沙、水龙骨、桫椤、贯众、槐叶苹、满江红等。

五、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具有颈卵器和维管束、能产生种子的一类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能形成种子,但不形成子房和果实,因此,胚珠和种子都是裸露的。

配子体寄生在抱子体上。

传粉时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直达胚珠,使受精作用摆脱了水的限制。

孢子体特别发达,多为高大乔木,木质部中大多具有管胞而无导管,韧皮部中有筛管而无伴胞。

具有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现仅存760多种。

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有230种和48变种,其中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称为“活化石”植物。

裸子植物通常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紫杉纲)和买麻藤纲等五纲。

苏铁纲是现代裸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常见植物有苏铁、华南苏铁等。

银杏纲现代仅残存银杏,是著名的孑遗植物。

松柏纲是现代最繁荣、最进化的裸子植物类群,常见的如银杉、云杉、金钱松、落叶松、红松、油松、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水杉、水松、丝杉、巨杉、侧柏、圆柏等,其中许多为我国特产树种,红豆杉纲常见的有罗汉松、红豆杉、香榧等。

买麻藤纲是现代裸子植物完全孤立的一群,如草麻黄、买麻黄、百岁兰等。

六、被子植物1.主要特征和分类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最高级、最繁盛和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被子植物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花,花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适应于虫媒、风媒、鸟媒、水媒等各种传粉方式;胚珠包被在子房内,种子包被在果实内,果实的形成,对于保护种子和种子散播有特殊意义;出现双受精和胚乳组织;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输导组织结构、功能交加完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

现已知的被子植物约20多万种,种数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

被子植物分为两纲: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两者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2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形态学特征为主要标准,尤其是以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作为标准的最为普遍。

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可以用一种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花程式,后者称花图式。

在花程式中,表示花各部分的代号通常是:K一花萼;C一花冠;A一雄蕊群;G雌蕊群;P-花被。

每一字母右下角用数字表示实际数目,O-缺一轮;∞-数目极多;()-连合;数字+数字一两轮;G-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子房周位。

G字母右下角的数字:数字-心皮数;子房室数;在公式前,*-整齐花;↑-两侧对称;♂-雄花;♀-雌花;两性花。

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3.花序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单独一朵花生在茎技顶上,称为单生花。

绝大多数植物的花按一定排列顺序着生在特殊的总花柄上。

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地排列方式,称为花序。

总花柄又称花轴或花序轴。

花序种类归纳如下。

花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又分为简单花序和复合花序。

简单花序包括: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肉穗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复合花序包括: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

有限花序分为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和多歧聚伞花序。

多歧聚伞花序包括密伞花序和轮伞花序。

【解题指导】例1海带属于藻类植物,长度可达十几米,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高不过几厘米,但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析生物类群的高等与低等,主要是指进化水平的高低。

一般地说,高等类群主要表现在:组织器官分化更加复杂,生理功能更加完善;更加适应陆地干旱环境条件;胚胎发育能够得到亲体充分的营养供应和保护(对动物来说,高等类群的神经系统更为发达,行为也更复杂)。

就海带和葫芦藓相比较,海带只是个叶状体,葫芦藓有了茎叶的分化,出现了假根;海带的生殖细胞只是一个单细胞,葫芦藓具有多细胞生殖器官颈卵器和精子器;海带的雌雄配子在水中结合成合子并发育,葫芦藓的精子借鞭毛游动到雌枝的颈卵器,与卵结合成合子,并在其中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孢子体。

从生活环境看,海带只能生活在海水中,葫芦藓已经适应陆地阴湿环境。

因此,从以上几方面看,苔藓植物体形虽小,但比藻类植物高等。

例2裸子植物比藏类植物更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是A 大都是高大的乔木B 受精脱离了水的限制C 有了很、茎、叶的分化D 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着析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裸子植物取代蕨类植物而在陆地植被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是由于花粉管和种子的形成。

裸子植物花粉管的形成,使裸子植物的受精作用可以不再借水为媒介,从而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对适应陆地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而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受到水的限制。

裸子植物形成了种子,种子的胚包外面包着种皮,抵抗干旱和其他不良条件的能力比孢子大得多了。

这一点本题的选项中未提及。

A选项中高大的乔木不能说明问题,两亿多年前,地球上曾经茂盛地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乔木状的古代蕨类植物。

C项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共有的特征。

D项为被子植物的特征。

因此答案选B。

【巩固练习】1.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①根②茎③叶④花⑤果实⑥种子A ①②③B ④⑤C ④⑥D ③④⑤2.下列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是①水杉②银杉③银杏④珙桐⑤人参⑥铁树⑦桫椤⑧龙眼A ①②④⑤⑦B ①②③④⑤C ②④⑤⑦⑧D ①③④⑤⑥3.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A 银杉B 水杉C 人参D 珙桐4.冬天池塘里见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丝团漂浮水面,主要原因是①秋季形成合子沉入水底②秋后以种子形式沉入水底③春季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水绵丝团上浮④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二化碳水绵丝团上浮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5.地球上近90%的光合作用是由哪一类植物完成的A 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蕨类植物D 藻类植物6.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藻类的叶状体具有原始的输导组织B 绿藻类含有与一般绿色植物相同的叶绿素,也被认为是陆生物的祖先C 紫菜属于红藻类,可在淡水中大量培养D 蓝藻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7.在一个以燃煤供暖和取得动力的大城市附近,地衣不能生长,因为大气被某种物质污染,这种物质是A COB SO2C NOD CO28.苔鲜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输送途径是A 导管B 筛管C 维管束D 细胞之间的传递9.划分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主要标准是①细胞内有叶绿体②植物体有根③植物体有茎叶分化④生殖过程出现胚⑤由真核细胞构成⑥具有维管束A ①③⑤B ②④C ③④D ②④⑥10.下列有关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钱的配子体既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亦能进行光合作用B 蕨类的配子体可从孢子体中摄取水分C 卷柏的配子体比孢子体发达D 葫芦藓的孢子体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11.在松柏类植物中,长距离输导水分的结构是A 导管和管胞B 导管和传递细胞C 筛管和管胞D 管胞12.褐煤是由哪一类高等植物形成的?A 马尾草B 蕨类植物C 石松D 裸子植物13.被子植物在生殖方面适应陆地生活的最重要特征是A 传粉方式多种多样B 花粉管比裸子植物发达C 双受精完全脱离水的限制D 种子得到果实保护和协助散播14.普遍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A 高等植物B 维管植物C 被子植物D 种子植物15.下列生物类群中未发现有性生殖的是A 苔藓植物B 蓝藻门C 藏类植物D 褐藻门16.属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的特征是①都具有导管②都具有筛胞③被子植物具有导管④裸子植物具有筛胞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7.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A 有无种皮B 胚的大小C 胚乳来源不同D 有无胚乳18.下列哪种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A 卷柏B 莲C 水稻D 杉19.在高等植物中,孢子体的进化明显超过了配子体(指的是大小、解剖学复杂性和植物生活周期的持续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