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学校的出现。

教育的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生产劳动中的非学校教育教育制度形式上: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的建立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后)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中国: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于:夏代。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西周以后。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朝;1905年废除。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和佛教手中。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教育发展的历程(古代)古代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5.刻板性教育发展的历程(近代)近代教育的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发展的历程(现代,20世纪以后)现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绪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三、材料分析题“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绪论一、单选题1.D 2.A 3.C 4.B 5.C二、判断题1.×2.√3.√三、材料分析题要点:现代教育学这一说法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时间概念即是现代时期的教育学,所注重的是教育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二是价值概念,将教育学理解为“现代教育”之学,也就是指教育学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性,如理论基础的多元化,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元教育理论的产生等等。

四、论述题1、要点:前教育学阶段,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对教育的论述散见在其他著作当中。

独立教育学形成阶段,特点: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成立了教育学的研究机构;教育学家和教育学论著的大量出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学话语体系。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不同教育学派的涌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丰富。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

第三章教育现代化【内容提要】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本章主要介绍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内容、国外教育现代化模式;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等内容。

教学目标: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及内容;掌握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其面临的问题;了解教育现代化模式,建立起献身教育的信念。

教学重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教育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节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经济发展为推动力,以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民主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社会变迁。

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概念: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

(一)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

(二)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实现转化。

与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相适应,教育现代化则是教育的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型的教育机制。

(三)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整体现代化,是内容十分丰富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某一方面的现代化,谈起教育现代化,人们往往就想到先进的办学条件和设备。

诚然,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办学条件、设备的先进性,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

但是,如果把教育现代化与物质的现代化划等号,这就是一种简单、片面的认识。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一)教育独立论教育独立论是一种主张教育超越于政党和宗教而处于独立地位的教育观点或思潮,发端于五四运动前,为解决教育经费而提出,代表人物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李石《教育独立建议》主要观点如下:①教育经费独立。

要求政府划出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②教育行政独立。

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③教育思想独立。

教育不必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④教育内容独立。

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⑤教育脱离宗教。

以传教为主的人员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评价,教育独立论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存在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在中国独立发展教育事业的愿望,这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行不通的。

(二)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爱尔维修,其核心观点是教育对人成长其决定性作用。

教育万能论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进步要求,但普遍忽视或否定遗传素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人力资本论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创立的,认为通过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可以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物质性)要素一样,在社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基本观点如下:①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②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③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④教育投资应该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评价,人力资本突破了传统物质资本的束缚,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为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它忽略了劳动力市场中其他的筛选标准。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或主要观点(判断或选择题)我们把教育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①先秦时期乐征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论、见解和论说的汇集(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捷克)夸美纽斯的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这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他创立的教育学称为传统教育学)3现代教育学的代表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提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

第三:教育是生活。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中药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P84、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或者是教育规律。

P11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判断或选择)1.原始教育有如下特征:P19(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2)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有如下特征:P20(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认知、情感、社会、职业和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知发展1.1 教育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激发个体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教育拓展认知边界教育开拓了个体的认知领域,让其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信息,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1.3 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教育通过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二、情感发展2.1 教育塑造情感态度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2.2 教育促进情感交流教育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促进情感交流和情感智慧的发展。

2.3 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传授,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情感发展的全面提升。

三、社会发展3.1 教育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3.2 教育促进社会互助教育倡导团队合作和社会互助的理念,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3 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教育通过培养社会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四、职业发展4.1 教育引导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引导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4.2 教育提升职业技能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个体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3 教育促进职业成长教育不断激发个体的职业潜力,促进职业成长和事业成功,实现个体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五、全面发展5.1 教育促进全面素质提升教育注重个体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5.2 教育引导全面发展观念教育倡导全面发展观念,引导个体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助力个体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内容提要]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关系4、教育与社会人口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重点和难点]1、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关系2、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发展,推动和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和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无论哪个阶级,不管它自觉还是不自觉,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同时,归根结底是要考虑到当时生产发展水平。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只有小农和手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知识质量的要求不高,没有爱过学校教育的人,也可以生产。

因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在旧中国,农民是不需要学习很多文化知识的,即使学习,也主要是识字,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多再学一些珠算。

所以说,生产力发展,对学校人才的目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为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一个国家能招多少人进学校学习,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要看这个国家能给教育提供多少的物质条件。

办教育是不能违背这个原理的。

(表)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在校生总数(万人)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

如:奴隶和封建社会时的教育,相对比较缓慢,规模也较少,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

也正因为生产力水平限制,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差距也较大。

(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发展1、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置)随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改革。

古代,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我国长期是尊孔读经,欧洲中世纪主要是宗教定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天文、医学、但不占重要地位。

教育与人类发展

教育与人类发展

教育与人类发展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推动下,教育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社会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将从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为个体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要求。

通过教育,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教育还培养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个体的成长有益,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教育为社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了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国家和个体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资源和条件。

经济的繁荣为教育投入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推动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三、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相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更加重要。

另外,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借助科技的力量,网络教育、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等新兴模式正在逐渐兴起。

这些新的教育形式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了教育机会,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总之,教育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育不仅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3、关于“教育产业化” (1)涵义:将教育作为一种产业,以市场经济运作模 式来运行,产业经营以赢利为目的,追求利润和经济效 益。 (2)教育能不能产业化? 不同观点:教育应完全产业化;教育可以部分产业化; 教育不应该产业化。 经营目的——赢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致? 功能发挥——经济功能、精神陶冶功能 投入渠道——个人投入、国家投入、集体投入 收益受益——物质的、精神的;个人、集体、国家、社 会 生产产品——性质(物质、精神)、价值(直接、间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还是创造经济价值?这是 回答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关键
熟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们仔细比较中美 两国的教育后得出这样的认识与判断:中国教育更强 调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社会的价值趋向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功利性,而缺乏受教育者的主体 性;美国教育更强调按照孩子自我固有的兴趣、爱好, 甚至能力倾向,把被教育者培养和发展成对个人和社 会而言均具有最大和最好可能利益的人。我们在对孩 子进行教育、培养和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要牺牲 掉大 部分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和自主性,这可能在短时 间里使学生取得举世瞩目的佳绩,但就长远来说,人 的发展毕竟是个终生不懈的过程,我们用十几年学校 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和近乎工艺流程的精细模式去抗衡 受教育者终生的主观愿望和主动发展能力是多么愚不 可及!那些被磨灭了个性、兴趣和自主性的孩子,其 发 展潜力和终生发展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
从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看,教育具有未来性、 周期性长的特点,是为未来培养人才。教育 必须面向未来,善于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出发规划现在的教育,为社会超前培养人才, 因此,教育必须先行,树立超前教育观,教 育投资也要超前增长,还要超前建立师资培 养体系,加强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教育先行”的前提条件 教育先行始终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 教育经费的投资与增长不能无视经济发展的 客观实际。

(完整版)教育原理孙俊三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教育原理孙俊三知识点整理

教育原理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广义上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学校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1、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可控性和相对稳定性。

2、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家庭同时产生.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还具有个别性。

3、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的对象全民性、地点广泛性、内容实用性、时间终身性和形式开放性特点.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家庭教育为学校奇偶碍于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广泛而强烈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成。

5、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生活、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6、教育的发展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各历史形态的特点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

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目的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3.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同一、对象同一和目的同一,社会还没有产生阶级分化,教育具有全民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文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文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文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

所谓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后的婴儿开始,经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篇一《教育与人的发展》【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教育;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影响因素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

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

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

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

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

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

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

教育学重点归纳

教育学重点归纳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复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

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完整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重点

(完整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性质:1.实践性。

2.交往性: 个性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二者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密不可分。

动力性: 教育活动在上述进程中起到促进和加速作用。

社会性:教育活动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塑造不同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学校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实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要素的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系统。

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起源:1.神话起源说宗教(错误的、非科学的)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3.教育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 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4.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论述。

5.心理起源说代表人: 美国教育史家孟禄6.劳动起源说代表: 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发展: P16各阶段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原始社会教育:2.教育水平低3.教育没有阶级性4.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1.奴隶社会的教育:2.古代学校的出现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奴隶主对精神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 同样占领了学校, 使学校培养奴隶主阶级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内容以军事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主。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有非正规的教育方式。

1.封建社会教育:2.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 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紧密相关的主题。

教育是培养人类自身潜能和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人的身心发展则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本文中,将通过探讨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身心发展对教育的重要性,来深入剖析这一主题。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现代社会中,如何将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结合。

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教育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帮助个体不断增长见识和才华。

例如,在学校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培养出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育还可以培养个体的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个体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进而塑造出品学兼优的人格。

除了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外,身心发展也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身心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参与教育活动。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具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任务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同时,身心健康的个体也更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社会压力。

因此,将身心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结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传授和测试,而对身心发展的关注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人们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视,教育也在发生着转变。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展身心潜能。

例如,在学校中引入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身心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此外,一些学校还积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身心健康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总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

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知识和品德的发展,而身心发展则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将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结合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升个体的身心素质。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可以塑造个体的理念和价值观。

因此,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教育可以开启个体的思维和创造力,并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来发展人的潜能。

学习经历能够让人们不断成长、进步,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教育还能培养人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学校和课堂上,人们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使得人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教育还提供了各种机会,让人们在艺术、体育等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兴趣爱好,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与此同时,教育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接触到各种体育和健康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和耐力,预防疾病。

此外,教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休息和合理的饮食,以维持身心的平衡。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教育问题,可能会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分数和成绩的现象,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教育。

此外,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和选择。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培养尊重他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品德,引导他们成为道德行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总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

教育不仅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人的社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身心健康。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培养人的综合素质1.1 培养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还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培养思维能力教育强调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能力使人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重要作用。

1.3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 个性发展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教育应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2.2 身心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教育应该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使人们能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2.3 社交能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都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应该提供社交训练和机会,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3.1 经济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社会和谐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3 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 第二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一节 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
一、教育现代化的涵义
1、概念: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 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 化。
核心——人的现代化
2、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 状态。
宏观:
教育全民化 教育终身化 教育非制度化 教育主体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国际化
三、国家现代化模式与教育
(一)国家现代化的模式与类型 1、哈弗罗克对教育现代化模式的研究
研究发展推广模式 社会互动模式 问题模式 2、按照启动的时间序列和启动原因研究的教 育现代化模式 早发内生型模式 后发外生型模式 后发内生型模式
(二)国家现代化模式与教育
1、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推动现代化文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通向新世纪的钥匙”。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
位。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2、国家可持续发展与教育 基本途径是:责任感教育、环境教育、
人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
(三)国家管理模式与教育价值观 1、集权型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2、分权型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3、民主型国家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 育在现代社会的实现转化 。
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现代化内容包括物质、 制度与价值三个层次 2、宏观、微观 微观: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社区教育的现代化
(四)国家文化模式与教育价值观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绪论1、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性交往,引导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活动。

2、首先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英国学者培根。

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它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从类型上划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下的协调发展。

个性发展: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独特性格、文化和素质特性。

个性发展的核心就是人的素质构造的独特性。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动力,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终身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2、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身体发展:主要指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两个方面。

心理发展: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3、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实践活动、教育、主观能动性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两类,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首先,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和系统,并能自觉利用环境的影响,使教育工作向既定的方向展开;再次,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来负责。

【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其主要论点为:个体的发展以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因素为基础。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1、教育适应与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不是由外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内因决定的,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既受制于人的发展,又要引导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的本质及现代教育功能

第三章教育的本质及现代教育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1个体谋生功能人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其一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其二体现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解决何以为生的问题2个体享用功能人的成长需要教育获得意志自由
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及 现代教育的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关于教育本质的各种观点, 掌握本书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理解现代教育的各种 功能,并能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运用所学原 理分析实际问题。
基 本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规 律
教育与人的 发展
教育与社会 发展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 发挥的作用,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结果,尤
其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结构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2.教育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二、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与提高劳动者生产

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及生产新的科学技

术的手段。
(2)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
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 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前董事长王选 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
3. 特征之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 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基础教育 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 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
--John Watson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 变,其色亦变。”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不难窥见。如地理环境 对人个性的影响:有人还对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 性作过比较研究,认为南方人机灵些、含蓄些,北方 人憨厚些、直率些,这与南方多丘陵、山区和水田, 北方多平原、高原和旱地有一定关系。再比如北方滑 冰、滑雪运动员比南方多得多,水平也普遍比南方高。 这也说明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的才能的发展。
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 过340篇的报告和书籍。
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 “优生学” (eugenics)一词。
在他于1869年的著作 《遗传的天才》 (Hereditary Genius)中,主张人 类的才能是通过遗传延 续的。
高尔顿(1869)曾在《天才的遗传》一书中写 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 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 他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家谱考查中得出名人家族中 出现名人的比率大大地超过一般常人家庭,据此认 为能力受遗传决定。
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 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于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者 认为儿童身心 发展完全是外 界影响的被动 结果,片面地 强调和机械地 看待环境和教 育的作用。
人的发展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 展和社会适应发展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系统(骨骼、肌肉、 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展及其机能 的增长,是人身体方面的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想象等)和意向(需要、兴趣、情感、意志 等)方面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及性格、能力等个 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
1.现代化是以()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B.经济
C.教育D.人
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政治性B.文化性
C.主体性D.群体性
3.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
4.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
C.恩格斯D.列宁
二、多选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B.劳动能力
C.社会关系D.全人类解放
2.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A.生产力B.社会关系
C.环境D.教育
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D.语言内化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

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6.教育等于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

"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句话。

2.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

"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

"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

"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

四、论述题
1.素质教育为什么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现代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
参考答案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二、多选题
1、BCD
2、ABCD
3、AB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材料分析题
1、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仅受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需要、分工等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发
|||
四、论述题
1、素质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由素质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①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终身性与开放性。

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素质教育是实现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追求并实现人的价值理想的过程。

②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

③素质教育是完成人对现实思想道德水平超越的重要手段。

2、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①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它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对人的道德面貌也有影响作用。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④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提高全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