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合集下载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字子孝,号忠介,湖南湘潭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一、早年经历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读书人,对于教育有着很高的期望。

曾国藩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勤奋的品质。

他在家乡读书,后来考入了湖南的府学。

在府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成绩优异,被誉为“府学之冠”。

二、官场生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他先后担任过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官职,以及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被誉为“曾铁军”。

他的军事战略和组织能力使得太平天国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打击,为清朝政府稳定了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在官场上也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

他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受贪污腐败的诱惑。

他注重民生,积极推行改革,为人民谋福利。

他还注重教育,提倡儒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三、晚年生活曾国藩在晚年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他退休后回到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他继续读书,写作,思考人生。

他的著作《曾文正公全集》成为了后人学习的经典之作。

他还致力于家族的兴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代。

曾国藩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他的勤奋和才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他的清廉和正直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道德底线,不能被金钱和权力所腐蚀。

最后,他的奉献和忠诚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公仆,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总之,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让我们向曾国藩学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曾国藩7个小故事

曾国藩7个小故事

曾国藩7个小故事曾国藩,清朝末年的名将、政治家、外交家和理学家,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以下是七个关于曾国藩的小故事:1. 曾国藩与小偷:曾国藩小时候天赋不高,因此经常背诵诗词文章。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钻进了他的房子,在他的书房里来回徘徊。

曾国藩背一篇短文,重复了几十遍也没能背下来。

小偷不耐烦了,将这篇短文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2. 曾国藩与猎户:曾国藩年轻时喜欢打猎。

一次,他与一个猎户争辩起来,说自己的父亲也是猎户,而这个猎户只是普通百姓。

猎户告诉他,虽然他的父亲穿着打猎的衣服,但从未真正打过猎。

曾国藩深受启发,从此更加关注实用主义和民本思想。

3. 曾国藩与算命先生:曾国藩年轻时曾经找算命先生算命。

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将来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会成为宰相。

”曾国藩听了非常高兴。

但是算命先生接着说:“不过,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过于相信命运。

”曾国藩听后非常沮丧,但后来他意识到算命先生是在点醒他不要过于依赖命运,要更加努力奋斗。

4. 曾国藩与左宗棠: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清朝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两人曾经因为一件小事闹矛盾,互相不说话。

后来曾国藩主动去找左宗棠和谈,但是左宗棠避而不见。

曾国藩不放弃,继续敲门。

左宗棠听到后非常感动,开门迎接曾国藩。

从此两人重新建立了友谊。

5. 曾国藩与李鸿章: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和引路人。

一天,李鸿章带着两个问题来找曾国藩。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兵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做官之道。

曾国藩告诉李鸿章:“兵法易学,做官之道难学。

”然后指着自己的头说:“这里面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意思是说,做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不能只学书本上的知识。

6. 曾国藩与湘军士兵: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是清朝的重要军事力量。

他非常注重士兵的纪律和教育,经常亲自教导士兵。

一次,一个士兵因为赌博被抓,曾国藩知道后非常生气。

他告诉士兵:“你赌博不仅会输掉自己的钱,还会影响到整个军队的士气。

”然后给了士兵一些钱,让他好好休息并严格遵守纪律。

曾国藩全书文言文翻译

曾国藩全书文言文翻译

一、《日记》(原文)吾辈从事文章,必须明理。

理不明,则文无本;文无本,则言无味。

故欲文章有味,必先明理。

(译文)我们从事文学创作,必须明白道理。

道理不明确,文章就没有根基;文章没有根基,言语就没有味道。

所以想要文章有味道,必须先明白道理。

二、《家书》(原文)凡读书人,必须立志,方能有所成就。

立志须高远,须有恒心。

吾儿立志,宜以读书为重,以孝悌为宗,以立身行道为务。

(译文)凡读书人,必须立志,才能有所成就。

立志要高远,要有恒心。

我的儿子立志,应以读书为重,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宗旨,以立身处世、行善积德为职责。

三、《奏议》(原文)朝廷之政,犹如人之身体。

朝廷之官,犹如人之血脉。

血脉不通,则身体不健;官职不明,则政事不兴。

故欲朝廷政治清明,必先整顿官场。

(译文)朝廷的政务,犹如人的身体。

朝廷的官员,犹如人的血脉。

血脉不通,身体就不健康;官职不明,政事就难以兴盛。

所以想要朝廷政治清明,必须先整顿官场。

四、《杂著》(原文)吾辈处世,宜存忠厚之心。

忠厚者,处世之本也。

忠厚之人,遇事能忍,遇人能宽。

是以忠厚者,人皆敬之。

(译文)我们为人处世,应保持忠厚之心。

忠厚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忠厚的人,遇事能忍耐,待人能宽容。

因此,忠厚的人,人们都会尊敬他。

《曾国藩全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炼,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的为官之道、治家之方、处世之术,以及他对国家、民族、家庭、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曾国藩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其精神品质和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曾国藩

曾国藩

毛泽东:予于近人,独 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 杨一役,完满无缺。
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 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 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 “曾文正家书及书札......, 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 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 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
唐浩明,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湖南衡阳人, 1946年生,先后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华中师范学院, 后入岳麓书社工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杨度》、《张之洞》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重磅发布,唐浩明以82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 富豪榜第6位,引发广泛关注。
“湘乡派”是近代古文 流派之一,因其代表人物曾 国藩为湖南湘乡人而得名。 湘乡派继承并发展了清代桐 城派古文,扩大了桐城派的 影响。于桐城派标榜的义理、 考据、辞章之外,又加“经 济”一条,使文章内容更加 面向社会现实。为文少禁忌, 奇偶并用,舒展雄厚。
清代姚鼐所编 各类文章总集
曾国藩编选《经史百 家杂钞》,补充了姚 鼐《古文辞类纂》摒 弃经史的缺陷
曾国荃 左宗棠 胡林翼 彭玉麟 李鸿章 刘坤一 罗泽南 李续宾
两江总督,一等伯爵,湘军重要将领 闽浙总督,楚军首领,二等恪靖侯 湖北巡抚,湘军重要将领 两江总督,湘军重要将领 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侯,淮军首领 两江总督,湘军重要将领 湘军将领 湘军将领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 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 运动就此失败。曾国藩、 曾国荃以及湘军的声望此 时达到顶点。
左宗棠: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梁启超: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 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 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 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 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 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 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 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 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曾国藩资料

曾国藩资料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

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军事功劳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创立地方团曾国藩铜像练,称为湘军。

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

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后沉静自省,重整旗鼓,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

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如虹;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

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

曾国藩入南京后,信守对将士们的诺言,「……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

」(李圭:《思痛记》)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曾国藩大清光禄大夫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赠太傅爵位一等毅勇侯籍贯湖南省湘乡县族裔汉族原名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号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出生大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1811年11月26日)湖南省湘乡县逝世大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12日)南京墓葬曾国藩墓亲属(父)曾麟书(子)曾纪泽、曾纪鸿(女)曾纪芬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情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

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目录[隐藏]• 1 生平o 1.1 早年o 1.2 初入仕途o 1.3 围剿太平军o 1.4 直隶总督o 1.5 回任两江• 2 儒学• 3 文学• 4 军事• 5 修身• 6 评价•7 纪念建筑•8 逸事•9 曾氏家族o9.1 父祖o9.2 同辈o9.3 子侄辈o9.4 孙辈以下•10 注释•11 参考•12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早年[编辑]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1811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乳名宽一。

父亲曾麟书是塾师,屡试不第,年近五十方才进学,成为生员(秀才)。

[1]麟书自忖功名仅能及此,从此在家乡一心一意栽培长子曾国藩科考。

曾国藩五岁啓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

道光六年(1826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道光十三年(1833年)秋,应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进入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燕京准备来年的会试。

曾国藩名言400句

曾国藩名言400句

曾国藩名言400句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8、法者,天道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9、提出良心,自做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人以气为主。

2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2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2、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3、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1. 《忆弟二首》:“无端绕室思茫茫,明月当天万瓦霜。

可惜良宵空兀坐,遥怜诸弟在何方。

”你看,这诗里的思念之情多浓啊!就像你思念远方的亲人一样,心里空落落的。

2. 《岁暮杂感十首》:“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

”哎呀,这诗把家乡的情感写得好生动啊!就如同你对家乡的那种眷恋,熟悉的一切都在心里。

3. 《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西湖吾未到,梦想若遇之。

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丝。

”哇塞,这描写是不是让你也好像看到了那美丽的画面,就像你向往的某个美好地方。

4.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沧海横流泽有鸿,微生独出一当熊。

千艘梭织怒涛上,万幕笳吹明月中。

”这写得多有气势啊!就像面对困难时我们也要有那份勇敢和坚韧。

5. 《废邱关》:“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

”哇,这把项羽的霸气展现得淋漓尽致啊,是不是像你看到厉害人物时的那种惊叹!6. 《早发沔县遇雨》:“此身病起百无忧,敢为艰难一怨尤。

晓雾忽飞千嶂雨,西风已作十分秋。

”瞧瞧,这对自然和心境的描写,多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历风雨时的感受呀。

7. 《秋怀诗五首》:“木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

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

”这诗好有那种萧瑟的感觉啊,像不像你有时候会有的那种失落情绪。

8. 《答李生》:“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哈哈,这诗里提到的交往是不是让你想起自己和朋友的故事呀。

9. 《题唐本说文本部应莫朗亭孝廉》:“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这说得好有趣啊,就像你看到特别稀少珍贵的东西时的那种新奇感。

10. 《失题四首》:“金堤旧溃高家堰,复道今年盛昔年。

自古尘沙同浩劫,斯民涂炭岂前缘?”这诗里蕴含的感慨真深啊,就像我们对一些历史变迁的思考一样。

我觉得曾国藩的这些诗都很有韵味和内涵,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也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感悟。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的100句至理名言,以修身、勤学、交友、治家和为政五个方面分门别类,精炼而全面地涵盖了曾国藩一生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一、修身篇:君子之大过人处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二、勤学篇:学问之道无穷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曾国藩家训名言四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四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四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国藩可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家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就像一座宝藏,其中有四句名言那真是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

第一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话说得可太实在了!就拿我邻居家来说吧。

老李家那可是个大家庭,以前过得紧紧巴巴的。

为啥呢?家里人花钱没个节制,今天买个这,明天买个那,而且一家人都懒懒散散的,不愿意干活。

结果呢?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差。

后来啊,老李不知从哪听来曾国藩这句话,就像被点醒了一样。

他开始要求家里人节俭起来,每一笔开销都要算计着来。

而且每个人都得干活,孩子们做家务,大人出去挣钱。

嘿,没过多久,他家的日子就慢慢变好了。

这就像种地一样,你要是又懒又乱挥霍种子和肥料,那地里能长出好庄稼吗?肯定不能啊!只有精心照料,不浪费资源,才能有个好收成。

你想想,要是一个家庭又勤俭又勤劳,怎么可能一直贫贱下去呢?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第二句“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这是啥意思呢?我有个朋友小王,他和几个伙伴一起做小生意。

一开始啊,赚了点小钱,小王就想自己多拿点,觉得自己功劳最大。

结果呢?他那些伙伴心里就不舒服了,觉得小王太自私。

慢慢地,这个小团队就开始有矛盾了,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这就是不懂得“利可共而不可独”的下场啊。

再说说“谋可寡而不可众”,我表哥以前想创业,他那个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就到处跟人说,今天找这个朋友商量,明天找那个亲戚商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说这么做,那个说那么做,表哥听来听去,自己都迷糊了,最后创业的事儿也没搞成。

你说这是不是像一群鸟在叽叽喳喳地给一只想南飞的大雁指路,最后大雁都不知道往哪飞了呢?第三句“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同事小张,整天就爱说别人的坏话。

这个同事做事慢了,他就说人家没效率;那个同事和领导关系好,他就说人家是拍马屁。

其实啊,他自己身上的毛病也不少。

他这么做就是在掩盖自己的短处呢。

曾国藩最精辟的十句话

曾国藩最精辟的十句话

曾国藩最精辟的十句话
1.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藩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4.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曾国藩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曾国藩
9.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曾国藩10.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曾国藩。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

曾国藩最经典十首诗1、《小池》曾国藩〔清代〕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幡。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2、《岁暮杂感》曾国藩〔清代〕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

少昊笑依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

2、《岁暮杂感》曾国藩〔清代〕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4、《送凌十一归长沙》曾国藩〔清代〕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5、《送金竺虔之官闽中》曾国藩〔清代〕朋好翩翩去,君今伤此行。

春风一杯酒,旧雨十年情。

循吏平生志,神仙薄幸名。

海隅氛正恶,看法斫长鲸。

6、《秋怀诗五首》曾国藩〔清代〕大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

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

虚舟无抵件,恩怨召杀机。

年年绊物累,俯仰邻诟讥。

终然学黄鹤,浩荡沧溟飞。

7、《桂湖》曾国藩〔清代〕短城三面绕,浅水半篙寒。

鸟过穿残日;自行起寸澜。

秋来楼阁静,幽处地天宽。

平昔江湖性,真思老钓竿。

8、《漫与》曾国藩〔清代〕今日今时吾在兹,我兄我弟倘相思。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国情如失乳儿。

见惯浮云浑欲语,漫成诗句未须奇。

径求名酒一干科,轰醉王城百不知。

9、《送王少鹤》曾国藩〔清代〕待尔双双至,春回又一年。

开尊皆旧友,发座半新篇。

荔子红时雨,芭且绿外天。

江乡好风景,话向酒杯前。

10、《无题》曾国藩〔清代〕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曾国藩名言短句(通用40句)

曾国藩名言短句(通用40句)

曾国藩名言短句(通用40句)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天下绝对没有容易相处的境遇,人间哪里有空闲的岁月。

5、就我的所见所知多教育几个人,以别人的长处来批评我的短处。

6、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7、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尤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曾国藩书信》。

8、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

——《曾国藩书信》。

9、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10、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

——《曾国藩家书》11、盐姜颇好,所作椿麸子,酝莱亦好。

家中外须讲求莳蔬,内须讲求晒小菜。

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

——《曾国藩家书》12、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将大玷家声。

——《曾国藩家书》13、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曾国藩日记》。

1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家书》。

15、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

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16、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1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18、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曾国藩1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曾国藩20、须先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2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文学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革、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

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书法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字子孝,号忠介,湖南湘潭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一、早年经历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读书人,对于教育有着很高的期望。

曾国藩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和勤奋的品质。

他在家乡读书,后来考入了湖南的府学。

在府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成绩优异,被誉为“府学之冠”。

二、官场生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他先后担任过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官职,以及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被誉为“曾铁军”。

他的军事战略和组织能力使得太平天国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打击,为清朝政府稳定了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国藩在官场上也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

他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受贿赂,不徇私情。

他对待下属也非常宽容和关爱,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三、教育事业曾国藩在官场上的成就之外,他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他在任职地区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提倡普及教育,兴办学校。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曾国藩还创办了“曾氏书院”,为后来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曾氏教育”。

四、晚年生活曾国藩在晚年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他退休后回到家乡,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他继续读书、写作,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智慧和思考,他的著作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

曾国藩于1872年逝世,享年63岁。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他的忠诚、正直和勤奋的品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总结曾国藩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传奇和辉煌的故事。

他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走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成为了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个人资料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个人资料

精心整理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个人资料
曾国藩,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情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

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个人概况姓名: 个动,之一。

8岁年中举人。

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

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

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

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

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

咸丰二年兼署吏部左侍郎。

后丁忧在湘乡老家,此
精心整理
时奉诏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创建湘军。

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

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

曾国藩八本家训全文曾国藩的“八本家训”1.读古书以训诂为本1.译文:阅读古代书籍要把对字词的考证、解释作为根本。

这是强调在研读古籍时,要注重对文字的准确理解,通过训诂学的方法去探究古代文献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2.作诗文以声调为本1.译文:创作诗歌、文章要把声调韵律作为根本。

古人作诗作文非常讲究声调的和谐、韵律的优美,这样能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

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注重对声调韵律的把握和运用。

3.事亲以得欢心为本1.译文:侍奉父母要把让父母开心作为根本。

孝顺父母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让父母从内心感到快乐和欣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1.译文:保养身体要把减少恼怒情绪作为根本。

中医认为,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5.立身以不妄语为本1.译文:树立自身的品德要把不随便说话、不说假话作为根本。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品德和修养,说话要谨慎、真实,不随意夸大、不撒谎,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6.居家以不晏起为本1.译文:在家生活要把不晚起床作为根本。

早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做事的效率。

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律精神。

7.居官以不要钱为本1.译文:做官要把不贪图钱财作为根本。

为官者应当清正廉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以服务人民、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为宗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人民尊敬的好官。

8.行军以不扰民为本1.译文:带领军队要把不骚扰百姓作为根本。

军队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在行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不侵犯百姓的利益,不打扰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曾国藩简介资料

曾国藩简介资料

曾国藩简介资料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曾国藩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曾国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月26日)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

道光六年(1826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某某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生平简介

曾国藩生平简介

书法造诣
从人物关系看处世之道
• 与左宗棠的爱恨情仇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与李中堂师徒情深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影响一代伟人
•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 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曾国藩的剿匪之路
• 咸丰三年(1853年),组建湘军,自行购置武器装备,摸索训练 方法和战术,同时筹建水师。 • 咸丰四年(1854年)2月,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在道义上 取得了多数人的支持,湘军全军出击,共计大小船舰240艘,水 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 • 3月,岳州首战不利,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 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 • 在失利后不断地自我反思,曾国藩改善了湘军的管理体系,军队 战斗力逐渐上升,自此,作战不在是只有失败。
家庭背景
• 祖辈世代在湖南乡下务农
• 祖父曾玉平——见多识广的农民 • 父亲曾麟书——家中长子,四十三岁举秀才, 乡间塾师
• 兄妹共九人,四个弟弟,其中曾国华、曾国荃、 曾国葆后均加入湘军,四个妹妹,幺妹不幸痘 殇
• 家境较为富裕,家风严整
鲤鱼跃龙门——从农民到进士
• 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国藩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 道光十年(1830年),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 入湘乡涟滨书院。 •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 •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 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 试。 • 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 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 焘等居于湘乡会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以知己,勤俭克己,以身作则,深思熟虑------读《曾国藩》有感曾国藩对很多人来说,有很大的魅力,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曾国藩修为可为世后法"毛蒋互为敌,为何同时赞赏曾国藩,这是因为他事功极大,政治手段极其高明,心性坚韧,曾国藩本是一代鸿儒,文官中的高官,后来由于形势所逼,不得以投笔从戎,招兵买马,建湘军平太平天国,创造了历史上文官带兵平天下的奇迹,扶大厦将倾,挽狂澜即倒.成为颓废晚清王朝一代中兴名臣!大变革的时代,激烈而尖锐的社会形势成就了曾国藩的不世之功,也锻造了他复杂的思想和性格.读完曾国藩的一些文藉,不关心政治的我,对于他的为官之道无多大兴趣,但是对于他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却是敬仰得无以复加.治学严谨,善于学习,勤俭克己。

从功名仕途来说,曾国藩无疑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令很多同时代的汉人甚至不少满人都望尘莫及,然而在这背后却包含了曾国藩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

同辈人中,幼时的曾国藩资质算不得最好的,最多中等偏上,会试时倒数,差点没进翰林院,之后勉强入围。

曾国藩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勤俭克己。

诗词文章也一直像古人学习,专研学术的劲头非常足,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在学术成就方面也是为同时代的名人所称颂。

他告诫后人功课方面要“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看”即是多看多读前人优秀作品,“读”即是好的文章要大声诵读,“写”即是抄写临摹大家的书法,“作”即是多练习写文章,将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

曾国藩一直保持天天写日记,记录当天所学所思,各方面的心得体会。

他很会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平时通读各种史书、经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三史》等更是反复咀嚼、研究。

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一介文弱书生,为了做好统帅,通读各种兵法,熟识历史上大大小小各种战役的成败原因,虽然还是吃了不少败仗,很多胜利也都是手下大将们取得的,但绝对不能否认其军事才能,大多数重大军事决定都还是由这个统帅最终拍板敲定的。

日常生活很有规律,散步、练字、读书等每日必修课都坚持。

毅力也非常人能比,抽了十几年的水烟(鸦片)说戒就戒,立下每日写日记的规定后,即是临死前一天也还坚持在写。

曾国藩平时还精于修身养性,他认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善于调理天然之气,曾国蕃在给沈葆桢的信中提到:世上世故多,珍重自己的身体,以承担千难重任,千万不要郁闷损耗天然之气,我认为说得很有道理,郁闷久了会使自己思维变得迟钝,心胸也变得过于偏狭.凡事要何持平和的心态,他在给陈舫仙的信中说:"官场上云诡波谲,每每官员上下交接,众望所归的人,倾刻间被夫唾弃,群疑重谤的人又转眼间风平浪静,只有卓然自立的人,经过红与黑的变化也不改变自己的形象,阁下这次进京,时间没有几天,但是上天的眷顾和舆论都是很好的,望阁下不要沾沾自喜,将来如果有吹毛求疵的论论,恩顾无存,望阁下不要因此而沮丧,早晚孜孜以求自立之道,以勤为本,辅之以诚,勤虽然柔弱而会变强,虽然迟钝但会变得聪明,诚心可以使金石为开,鬼神听话,鄙陋的讥笑,就是跳时黄河也洗不清的,那还有什么可争的呢?".曾国藩的这段话深刻明白,要点不外是要脚踏实地,努力做自立自强不以流俗的毁誉为转移,极擅于识人用人曾国藩最令人折服的便是他识人用人的本事。

湘军中很多流传后世的一批大将如彭玉麟、胡林翼等都是靠曾国藩赏识提拔出来的,其中最著名也最令其骄傲的便是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要说才能,曾国藩未必强于左宗棠,但在识人用人方面就却是十倍于左宗棠。

曾国藩对人才的重视完全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对贤才的高规格礼遇,使得当时的人才趋之若鹜,曾国藩的幕府可谓人才济济。

对于这点我写不出多少,我想曾国藩之所以识人如此之准,和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察人入微、擅于总结有很大关系。

以身作则,以己为镜对家人、对属下,曾国藩始终以身作则,他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

即使官居一品也一直保持简朴的作风,在军队从来都是和幕僚一起吃大锅饭,卧室起居摆设也都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奢华的摆设,一个四品官员看了认为已经寒碜到不能想象的地步。

军营里,曾国藩也是习惯早起,检阅士兵操练。

其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李鸿章初到曾国藩军营幕府时,依旧保持文人慵懒爱睡懒觉的习惯,甚至借口生病不起床,曾国藩看在眼里。

一日,士卒来叫起床吃早饭,李鸿章仍欲借故不起,士卒说:“曾大人说,有病也得起来,大家等你去后再用餐。

”李鸿章一听,心里发毛了,赶紧披衣,踉踉跄跄地奔进餐厅。

曾国藩瞟了李鸿章一眼,端起碗吃饭,幕僚们跟着端起碗来。

曾国藩面色峻厉,一言不发。

吃完饭后,他放下碗筷,一字一句地说:“少荃,既到我这里来,就要遵守我的规矩。

此间所尚的,惟一诚字而已!”说罢,起身走出餐厅,看也不看李鸿章一眼。

李鸿章惊呆在板凳上,半天作不得声。

从那天起,李鸿章一改过去骄懒的文人习气,虚心学习周围的一切,这才发觉恩师所带的湘勇,与自己过去所带的团练确有许多不同之处,愈加从心里佩服。

唐太宗有三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中国历来有效法古人的传统,而曾国藩在审视中国历史时,独辟蹊径,他认为处大事,决小疑,不可拘泥于往事的成败,因为每件事有每件事的逻辑性,只有帅先变法者才能不被动,一成不变只能变成一具死尸,前有汉景帝削蕃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曾国藩具有敏锐的洞悉力同时是极其的聪明,书中计载他在平太平天国之初时,被困长沙,屡战屡败,心灰意冷,最后在父的勉励下重拾信心,认为大丈夫无刚不立,于是就命幕辽下奏章,告之皇帝战况,幕辽如实的写了战况,湘军"屡战屡败",曾国藩看了之后,认出不妥,就改为"屡败屡战",两词前后调换,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咸丰看了之后,对他未胜但仍表示满意,命他再战,不久形势转悲为喜,否极泰来,曾国藩立下誓言决定与太平军殊死一决,要弟弟在家为他准备一口棺材,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于是幕辽又将他要弟弟为他准备棺材的事,决心与敌瘊一死战的情况也写了一份奏折,此时获胜的曾国藩看了奏折意犹未尽,又将"备棺在家"改为"带棺出征"更彰显他的决心.咸丰看了奏折很赞赏也很感动,可见他是极其的聪明.善于变被动为主动来实现人生的飞跃.擅于教育、影响、帮助他人一个的成功是微末的,一群人的成功才可创传世之作。

曾国藩非常擅于教育、影响他人,从而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于家庭,曾国藩是绝对的大家长,对兄弟、子女等的教育培养可谓用心良苦。

求学、为官、率军等过程中,即使再繁忙,也不忘时常写信指点兄弟子女,从修身治学交友等各方面耐心辅导,这些形成了闻名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长子曾纪泽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次子曾纪鸿则是一位数学人才,后代子孙曾宝荪、曾约农都成为了大教育家和大学者。

在家庭教育方面,曾国藩的核心便是“勤与俭”二字。

治学方面勤学勤练,生活方面勤俭朴素。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健状态,一系列的屈辱条件,在西方列强的洋枪威逼下强行签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的白银和黄金,用火车一列列的运出中国,中国当时成了;西方列强打捞财富的重要场所,部份地主阶级改革派被西洋的坚船利炮所震撼,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没落趋势,我们把它称之为近代意识觉醒,,林则徐和魏源便是近代意识的首倡者,他们用锐利的眼光发现了发展工业对一个国家的强劲推动力,倡导中国应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工业,以达到富国自强以度时危的目的,此时的曾国藩也嗅到了时代的脉搏,中国工业化为核心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于是他率先接过林魏的旗织,鼓吹洋务,这与他一向的务实精神分不开,他不光是大声疾呼,而且身体力行,他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在上海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收到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总总的原因,虽然他领导的洋务运动有些艰难,但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深远,尢如一剂强心针给日渐疲软的清朝庭注射了自救自强的信心,曾国藩死后,洋务运动仍在进行,他开创了中国工业的基础,留下了工业基础的力量,也点燃了后辈知识分子担当国难和徐图自强的信念.深思熟虑,全局意识强对于事情总能抓住关键点,看清事态发展的方向,发现对手背后真实的意图。

看问题总比他人更长远,考虑也更周全。

其中有这样的描写,每遇大事,曾国藩总是喜欢点一根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常常都是一坐就是一宿。

唐浩明用了一个“枯坐”来形容,这给我的印象很深。

也许正是在这样无数次全神贯注的深深思虑,才使其在那样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找到特有的生存发展之道。

首先是他广阔的胸襟,拥有广阔胸襟的人不在少数,但时时影响后来人的,他应该算是典范,他曾说过一个人有多大的胸襟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想起我小时候就知道的一个有关曾国藩的一个典故,他的家人因为建房与邻居为三尺地而互不相让,打起官司,家人就写信告诉曾国藩,希望他的权势能助一臂之力,谁知曾国藩捎来一封信,上面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信后豁然开朗,将地退让了三尺!邻居也深深的感动了,也不想输这气度,于是就这地界转让给曾家!是呀,人都不能免于生死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深之自己的后来的处境,因为前有韩信等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前车之鉴,他也知道平他的时候来了,在清朝满人统治汉人的时代更是处境危险,所以聪明的他不给大清平他的机会,自己平自己,首先是裁湘军,自削羽翼,然后是加强自身修为,着重表现在,廉,慎,勤,诚,四个方面,中国人有勤劳的良好传统,所谓天道酬勤,即是,有了勤字,就会将勤补拙,办事就会减少失误,再精明的人如果失掉了勤,也往往会错误百出,慎,孔子说:敏于行,讷于内,为官者不管是自己还是人无论何时说话都要慎重,楼高易倒,树高易折.尊从立身以不妄语为本,.诚就是真实,没有虚假.孟子说:人天生存诚,但这种诚只有加强修养成才能做到,人只有做到诚实,别人才会与他交往,曾国藩崇尚诚实,反对巧诈的待人品格,使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忠直廉敬之人,有一次曾国藩与好友商讨理学时,好友说的话他并无听懂,然面他却发表了自己一番高谈阔论,事来他想想觉得自己不够诚,觉得自己不懂装懂,不仅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内心暗自告诉自己,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何必计较太多呢,少计较,知足者常乐!曾国藩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