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理论指导:按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合集下载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摘要: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肉膏汤BB)成份: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氯化钠5克水1000毫升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1000毫升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3 MgSO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4 枸椽酸钠0.3g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成份: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氯化钠5克琼脂25(22)克水1000毫升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称好,加水1000毫升使溶解,校正PH7.4过滤,补足失水,加入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115℃高压20分钟),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凝固后存冰箱备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培养基种类繁多, 根据其成份、物理状态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成多种类型。

1.按成份不同划分(1)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 这类培养基主要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就属于此类。

基因克隆技术中常用的LB(Luria-Bertani) 培养基也是一种复合培养基,其组成见表4-10。

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牛肉浸膏、蛋白胨、酵母浸膏( 表4-11 ) 、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稻草浸汁、羽毛浸汁、胡罗卜汁、椰子汁等, 嗜粪微生物(coprophilous microorganisms) 可以利用粪水作为营养物质。

复合培养基成本较低, 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 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 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份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 高氏1 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就属于此种类型。

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 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 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 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根据培养基中凝固剂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 可将培养基划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三种类型。

(1)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即为固体培养基。

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 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2. 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在培养嗜热细菌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培养基液化, 通常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凝固剂来解决这一问题;3. 凝固剂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 否则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4. 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5. 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6. 透明度好,粘着力强;7. 配制方便且价格低廉。

微生物工程思考题

微生物工程思考题

微生物工程指导1、什么是微生物工程?它是由哪四大技术结合发展起来?(1)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

(2)传统发酵,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与改造2、微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与化学工程相比)(1)优点:(与化学工程相比)①生产过程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条件温和②原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不含有毒物质。

③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反应,如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

④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⑤通过微生物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

(2)发酵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①底物不能完全转化成目的产物,副产物的产生不可避免,因而造成提取和精制困难②微生物反应是活细胞的反应,产物的获得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也受细胞内因素的影响,且菌体易发生变异。

③原料是农副产品,虽然价廉,但质量波动较大。

④生产前准备工作量大,花费高,相对化学反应而言,反应器效率低。

⑤发酵废水常具有较高的BOD 和COD,需处理后排放。

3、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1)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2)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3)第二代(近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4)第三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4、微生物工程产品类型有哪些?(1)微生物菌体的发酵(2)微生物酶发酵(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4)微生物的生物转化(5)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5、作为发酵工业用的微生物菌种应符合哪些要求?(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2)可以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酶活力高。

(3)根据代谢控制的要求,选择单产高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调节突变株或野生菌株。

(4)选育抗噬菌体能力强的菌株,使其不易感染噬菌体(5)菌种纯,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6、微生物工程工业生产水平取决于哪些因素?(1)生产菌种的性能(2)发酵和提取工艺条件(3)生产设备7、微生物菌种分离与筛选工作程序分哪几步?样品采集→增殖培养→纯种分离→生产性能测定8、微生物菌种选育的方法有哪些?(1)自然选育(2)诱变育种(3)杂交育种(有性、准性)(4)原生质体融合育种(5)基因工程育种9、菌种保藏方法中,常用于产孢子和芽孢的保藏的方法是哪一个?现逐渐被哪一种方法取代?沙土管保藏法,现被真空冷冻干燥法取代10、微生物酶活性调节的方式有哪些?(1)共价修饰(2)变(别)构效应(3)缔合与解离(4)竞争性抑制11、酶合成调节的类型有哪些?(1)诱导(2)阻遏<末端产物阻遏,分解代谢产物阻遏>12、了解酶合成调节的分子机制(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13、了解分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类型(1)同工酶调节:某一分支途径中的第一步反应可由多种酶催化,但这些酶受不同的终产物的反馈调节.(2)协同反馈调节: 需有一种以上终产物的过量存在方有明显的效果。

培养基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培养基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培养基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培养基指的是一种用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物质,通常包括
有机物、矿物质和水。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又可以分为无机盐基质培养基和复合基质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由于它可以提供稳定的营养物质和平台,固体培养
基是最常见的培养基之一。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包括琼脂培养基和血琼
脂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常用于微生
物培养和生长动力学实验。

无机盐基质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只包含微生物所需的基本无机盐,常用于培养中脂肪酵母、硫氧化细菌、嗜酸乳杆菌、丙酸菌等。

复合基质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不仅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还含有多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复合基质
培养基广泛应用于许多微生物的培养,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 完全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 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野生型菌株和营养缺陷型菌株 都可以生长。
• 富集(加富)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强某一类 营养,使其更加适合于特定某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用于培 养对营养要求苛刻的微生物或是从环境中富集某一类微生 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培养基的分类
• 鉴别培养基:利用特定微生物进行特定化学反应的特点, 使得培养基在培养特定微生物时产生特定颜色变化,实现 微生物鉴别。
典型例子:克氏双糖铁(KIA)试验,是基 于肠杆菌对双糖(葡萄糖和乳糖)和硫化物 的利用能力,以及产生酸和气体的反应进行 鉴别。
•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 定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 物生长,从而实现选择的培养基。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 定容到1000mL
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 质,另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 的要求。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培养的微生物 乳酸杆菌 霉菌 细菌 厌氧微生物
培养基要求 添加维生素 pH调至酸性 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无氧条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培养基组分
提供的主要营养
牛肉膏 5g
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
蛋白胨 10g
碳源、氮源、维生素
NaCL 5g
无机盐
H2O定容至1000mL 氢元素、氧元素
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 培养基组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类型及适用范围

培养基类型及适用范围

培养基类型及适用范围
培养基是一种用于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的基础性实验工具。

根据不同的需求,培养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培养基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1. 富含营养物质的复合培养基
富含营养物质的复合培养基是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基类型,它包含多种有机和无机成分,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

这类培养基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2. 选择性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是指通过添加某些化合物或抑制剂来抑制某些微生物或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

这类培养基适用于对特定微生物进行筛选和分离。

3. 差异性培养基
差异性培养基是指通过改变某些成分来使得不同菌株在该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从而实现对菌株的鉴定和分类。

这类培养基适
用于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4. 无菌培养基
无菌培养基是指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纯化和细胞培养实验。

这类培养基适用于对微生物进行纯化和细胞培养实验。

5. 液态培养基
液态培养基是指不含固体成分的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和细胞液体培养实验。

6. 固态培养基
固态培养基是指含有凝胶剂(如琼脂)的固态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单菌落分离、筛选和鉴定等实验。

总之,不同类型的培养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分类及用途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有关培养基的基本知识,微生物的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也就是说,培养基实际上是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那么构成培养基的成分就非常重要。

一般微生物的培养基呢,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虽然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一定差异,但是他们都需要刚刚提到的这四种物质,所以这是配制培养基最基本的四类物质,大家需要记住它。

那么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值,特殊的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等等的要求,那么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比方说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里面的牛肉膏,其中呢有含有牛肉成分,那么它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另外还有磷酸盐,维生素等等,那么蛋白胨,听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知道,里面的蛋白质成分可以为微生物培养提供碳源和氮源,另外呢,还可以提供维生素,那么氯化钠主要是提供无机盐,最后还有水。

培养基的制备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值,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我们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如果要培养乳酸杆菌,那么我们需要在培养剂里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的时候,要把PH值调至酸性,如果是细菌的话,PH值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如果是厌氧微生物呢,就放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这是培养基的概念及成分。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培养基的分类。

首先我们来说两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按成分划分和按状态划分。

按成分划分的话,主要是分三种,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那什么叫合成培养基?培养基不都是人工合成的吗?合成培养基指的是:培养基中的成分全部已知。

注意这个已知它的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说我配一个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需要你知道马铃薯中有哪些化学成分。

比如有多少糖?有多少氨基酸?有多少生长因子等等,所以说这个叫做天然培养基,因为你的用的主要的材料是天然的成分:马铃薯。

实际在实验室中,真正严格的纯的合成培养基是不多见的,这个原因很多,第一个,合成培养基的制备非常麻烦,它需要东西很多,每一种物质都需已知并自行添加。

高三生物培养基知识点

高三生物培养基知识点

高三生物培养基知识点高三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门生物学课程,也是很多学生备考高考的重中之重。

其中,生物培养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培养基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培养基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基是指培养和繁殖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的基质,其作用是为细胞提供必需的养分、气体和理想的环境条件,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繁殖提供合适的环境。

二、培养基的种类1. 基本培养基:基本培养基是指含有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必需成分的培养基,如维生素、氨基酸、能量源等。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

2. 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是指含有一定物质,可以选择性地促进某种特定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通常用于分离和鉴定特定微生物群落。

3. 差异性培养基:差异性培养基是指通过添加不同化合物,使得不同细菌悬浮液在培养基中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特征,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来判定不同细菌的类型。

三、培养基的组成一般来说,培养基含有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碳源:包括葡萄糖、乳糖等,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2. 氮源:包括氨基酸、尿素等,提供细胞合成蛋白质和其他氮化合物的原料。

3. 磷源:提供细胞合成核酸和三磷酸腺苷等磷化合物所需的磷。

4. 硫源:提供合成胱氨酸、半胱氨酸等硫氨基酸所需的硫。

5. 矿质元素:包括铁、钾、镁等,提供细胞所需的微量元素。

四、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首先,将所需的培养基成分按比例配制,然后加入适量的琼脂或明胶,并在加热条件下溶解。

然后,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中,并加盖。

最后,加热高温灭菌,使培养基凝固。

2. 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将所需的培养基成分按比例配制,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然后,将混合溶液分装至试管、培养瓶等容器中。

最后,加热高温灭菌,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五、常见的培养基1. 营养琼脂培养基:适用于常见的细菌培养和鉴定,如营养琼脂平皿培养基、营养琼脂管培养基等。

2. 营养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做大量广谱的培养,如液体营养培养基、液体管培养基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 _分章_有答案第一章绪论1、解释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2、填空:1)微生物分类以其()属性及()属性及()为依据。

2)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4)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弱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者(电子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干弱小生物的总称。

5)微生物的分类系统采用:(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基本单位。

6)EcherichiacoliK12(λ)中: K12 表示()、λ 表示();7)微生物的命名采用(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前者为(种名),后者为(属名),均用(斜体字)书写,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8)LouiPateur 的贡献主要在于证明(微生物)活动和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并创立了(病原)学说。

9)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10)RobertKoch 的贡献: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

建立了判断病原物的著名的(柯赫氏)法则。

3、判断() 1)从进化程度看,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进化程度高。

() 2) 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壁。

() 3)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拉丁学名为 echerichiacoli。

4、选择题1)RobertKoch 的贡献在于:(AD)多选A.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 C.观察发现了微生物的活动 B.发明了显微镜 D.证实病害的病原学说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大肠埃希氏杆菌 Echerichiacoli。

()多选A.Echerichia 代表属名 C.coli 代表种名 B.coli 代表属名D.Echerichia 代表种名 3)属于LouiPateur 的贡献的有();多选A.证明微生物活动 C.提出了判断病原物的原则 B.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D.创立了病原学说4)不属于Leeuwenhock (1632~1723)的贡献的是:()多选 A.观察发现了微生物 C.建立了微生物培养技术 B.创立了病原学说 D.发现了生物固氮 5、问答题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A卷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A卷

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A卷一、名词解释1、致死时间:当孢子或菌体细胞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下达到一定致死率所用的时间。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是地球表面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圈层,包括了生活于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三圈界面的所有生命体。

3、溶原性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为溶原性细胞。

4、厌氧菌:一类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和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5、微生物的命名: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词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6、化能异养型:一群依靠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它们的碳源也是其能源,包括绝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及全部的真菌。

二、填空题1、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包括: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2、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法。

3、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按培养基组成的性质分类: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类: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分类: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三、选择1、微生物学发展史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定期和发展期。

其中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是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人。

2、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

3、放线菌。

大多数放线菌为腐生菌,少数是寄生菌。

放线菌菌丝体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似。

4、丝状真菌俗称霉菌,无性孢子是丝状真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5、凡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称为碳源。

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含碳物质(碳架)和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及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6、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化学变化)。

7、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驯化成熟期最多的原生动物是钟虫。

8、细菌的光合作用:环式光合磷酸化,主要参加的细菌为紫细菌和绿硫细菌。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即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P9)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1)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

(2)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无菌技术)。

(P9)(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P9)2.培养基作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P9)3.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分类)(P9)(1)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如琼脂),呈液体状态。

用途: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常用于工业生产。

(2)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呈固体状态。

用途:分离、计数、鉴定等。

拓展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用途:工业生产。

(2)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

用途:分类、鉴定。

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用途分类)(1)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用途: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2)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用途:鉴别不同种类微生物。

4.怎样将液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

(P9)5.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琼脂固体培养基。

(P9)6.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菌落。

(P9)7.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的需求。

(P10)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8.碳源:(1)概念: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2)分类:无机碳源,如CO2、CO32-、HCO3-等。

有机氮源,如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等。

(3)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添加无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自养微生物;添加有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异养微生物。

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 (2)右手拿锥形瓶,使瓶 口迅速通过火焰。
倒平板操作
• (3)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 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 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 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 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 (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 大约需要5~10min。然后, 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 在下、皿底在上。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 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 温度?
干热灭菌法
(1)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 用于废弃物品或尸体等。
(2) 灼烧: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 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图)。
(3)干烤:用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 160℃~170℃经2小时。适用于高温下 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 瓷器等。
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 菌方法。方法是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 的。加热时蒸汽不能外溢,容器内温度随蒸汽压的增加 而升高,杀菌力也大为增强。通常 在1.05kg/cm2的压 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 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 潮湿物品的灭菌。
微生物学基础
• 第二课时
五、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 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 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
1.培养基的种类
• 根据物理性质分 –固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图
–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的运动,鉴定菌种 –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
• 根据化学成分分
–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常用于分类,鉴定 –天然培养基——成分不明确,常用于工业生产
细菌的外形与大小

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用途和区别

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用途和区别

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用途和区别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用途和区别按用途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三种。

a 孢子培养基孢子培养基是供菌种繁殖孢子的一种常用固体培养基,对这种培养基的要求是能使菌体迅速生长,产生较多优质的孢子,并要求这种培养基不易引起菌种发生变异。

所以对孢子培养基的基本配制要求是:第一,营养不要太丰富(特别是有机氮源),否则不易产孢子。

如灰色链霉在葡萄糖-硝酸盐-其它盐类的培养基上都能很好地生长和产孢子,但若加入0.5%酵母膏或酪蛋白后,就只长菌丝而不长孢子。

第二,所用无机盐的浓度要适量,不然也会影响孢子量和孢子颜色。

第三,要注意孢子培养基的pH和湿度。

生产上常用的孢子培养基有:麸皮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大米培养基、玉米碎屑培养基和用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和食盐等配制成的琼脂斜面培养基。

大米和小米常用作霉菌孢子培养基,因为它们含氮量少,疏松、表面积大,所以是较好孢子培养基。

大米培养基的水分需控制在21%-50%,而曲房空气湿度需控制在90%-100%。

b 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生长和大量繁殖菌丝体,并使菌体长得粗壮,成为活力强的“种子”。

所以种子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要高些,但总浓度以略稀薄为好,这样可达到较高的溶解氧,供大量菌体生长繁殖。

种子培养基的成分要考虑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维持稳定的pH,其组成还要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特征而定。

一般种子培养基都用营养丰富而完全的天然有机氮源,因为有些氨基酸能刺激孢子发芽。

但无机氮源容易利用,有利于菌体迅速生长,所以在种子培养基中常包括有机及无机氮源。

最后一级的种子培养基的成分最好能较接近发酵培养基,这样可使种子进入发酵培养基后能迅速适应,快速生长。

c 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

它既要使种子接种后能迅速生长,达到一定的菌丝浓度,又要使长好的菌体能迅速合成需产物。

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

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
实现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前提条件是: 合理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应具有的条件:
1.含有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水分、碳源、氮源、 生长因子及基本的离子(磷、硫、钠、钙、镁、钾、 铁)及各种微量元素。
2.具有适宜的酸碱度(pH)。 3.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及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 适的渗透压。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优点:化学成分精确、重复性强。 缺点:配制过程复杂,微生物生长较慢,价格昂贵。
应用:实验室内,研究微生物营养、代谢、菌种选
育、菌种鉴定、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2.天然培养基
又称复杂培养基,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 或其提取物和粗消化产物制成的。 营养物质来源于天然物质。
天然物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麦芽汁、玉米粉、
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有机物。
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成分: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水1000mL.
优点: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适合 大多数微生物。 应用:生产上、实验室
(二)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1.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1.5~2.0%的琼脂), 使液体培养基凝固呈固体状态,或直接由天然的固体 营养物质制成的培养基,如白酒、固体食醋生产。
与选择培养基区别: 加富培养基:增加所要分离的微生物数量,成为优 势菌,逐步淘汰其他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使所需要 菌成为优势菌。
(4)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有指示剂,从而用肉眼就能使目的 微生物或待分离微生物的菌落与其他微生物菌落区别开来。
用途: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或筛选菌种。 常用的鉴别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EMB)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培养基种类繁多,根据其成份、物理状态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成多种类型。

1.按成份不同划分(1) 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这类培养基主要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就属于此类。

基因克隆技术中常用的LB(Luria-Bertani)培养基也是一种复合培养基,其组成见表4-10。

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牛肉浸膏、蛋白胨、酵母浸膏(表4-11)、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稻草浸汁、羽毛浸汁、胡罗卜汁、椰子汁等,嗜粪微生物(coprophilous microorganisms)可以利用粪水作为营养物质。

复合培养基成本较低,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份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高氏1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就属于此种类型。

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根据培养基中凝固剂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可将培养基划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三种类型。

(1) 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即为固体培养基。

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2.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在培养嗜热细菌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培养基液化,通常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凝固剂来解决这一问题;3.凝固剂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4.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5.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6.透明度好,粘着力强;7.配制方便且价格低廉。

微生物学理论指导:按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微生物学理论指导:按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按培养基的⽤途分类:
培养基的种类作⽤
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泛⽤于细菌的增菌、检验,也是制备其他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营养培养基供营养要求较⾼的细菌和需要特殊⽣长因⼦的细菌⽣长
鉴别培养基利⽤细菌分解糖类和蛋⽩质的能⼒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特定的作⽤底物和指⽰剂,观察细菌⽣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抑制剂,去抑制标本中的杂菌⽣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的⽣长。

厌氧培养基培养专性厌氧菌的培养基
细菌L型培养基针对细胞壁缺损的细菌L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培养基的种类
作用
基础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广泛用于细菌的增菌、检验,也是制备其他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营养培养基
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和需要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生长
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去抑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的生长。

厌氧培养基
培养专性厌氧菌的培养基
细菌L型培养基
针对细胞壁缺损的细菌L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