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上课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上课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P15探究问题提示】 (1)杨女士的这一诉 讼,使自己获得了相应赔偿,维护了自己的 合法权益;改进了民用航空业的服务,提升 了民用航空业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我国法制 的完善和社会进步。 (2)如遇此类事,要增强权利意识,寻求法律 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P16探究问题提示】 学校和相关教师应 当承担法律责任。其中方老师侵犯了宇新的 隐私权;而学校在宇新跳楼摔伤事件中也应 当承担部分法律责任。
“从这之后,我觉得这种理直气壮的维权很
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高振省说,就是
这件事情激发了他最原始的个人维权意识。 高振省的言行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 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
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
行动,也有赖于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三、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 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 违法行为 规定了相应的 侵权行为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法律责任。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民 诉讼时效 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 制度。
(2)可引导学生列举相关财产权、人身权受侵害 的事例,帮助学生从法律中寻求维权途径。
合作探究学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 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是 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 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 向的对象。一般来说,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 要有五类: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权利。
自主预习学案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由民法调整的 人身关系 。 财产关系 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主体 、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____ 客体 和内容。 _______ 公民(自然人) 、依法 3 .民事主体的分类: _____________ 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 成立的_______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 享有的权利 和______________ 承担的义务 。 ______________

高二政治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高二政治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可以进行接受奖励、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赠与、报酬等纯获 民事法律行为 利的行为
·10
(2)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所有权关系——物
债权关系——行为 专指为满足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提供劳务、提供
服务一类行为(如运送货物、完成工作等)。保管、运输、加工承揽、演出等合同关系的 客体是行为。
课本案例P19:如何看待”悬赏广告”?
(1)从法律层面看,“拾金不昧”是公民的一项义务,需将“不当得利”归还失主。
但失主发布的“悬赏广告”已具有法律效力,拾得人从而获得收取报酬的权利,所以
小林父母的说法是有法律依据的,但放弃报酬也是行使权利的方式。
(2)从道德层面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林应立即归还失主皮包。
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
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是知识产
人身权关系——人格利益 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誉、荣誉等等。是人身权法律关
系的客体。
·11
易混易错
区分合同标的和标的物
1.概念不同。标的,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 货物交付、劳务交付、工程项目交付等。 标的物是这个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具体的物体或商品)。比如,在房屋租赁 中,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10岁娃捡到钱包要报酬:你必须给我买自行车
10岁的小峰在公交上捡到个钱包, 内有491元现金,小峰决定主动还给 失主,但妈妈则提出一种解决办法: 找到失主,归还身份证等,要求失 主给1000元钱,作为买自行车的资 金…...因为小峰家在农村,学校比较 远,他最大的愿望——买辆自行车 上学。失主李先生准备给他们200元 以表感谢,但他们不同意。最终, 小峰主动还钱后,失主李先生给他 买了辆300多元的自行车。你如何看 待?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1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1


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一些公 民依法维权的事例。课上: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资 料汇总、典例展示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 用。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导入 阅读教材第14页的探究材料
问: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小结:“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上的 一项义务。《民法通则》第79条、92条规定,拾得人应当 将遗失物归还失主,如果据为己有,就构成“不当得利”。
自己的权利,也要
尊重他人享有的合 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法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 财产
关系和人身 主 关系
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平等 体的 公民 和
人身
之间、 法人 关系。
之间、 公民和法人
之间的 财产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

失主的寻物启事,明确以特定金额作为报酬,在法律上构 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拾得人归还失主时, 可以要求其履行承诺,支付报酬。至于当事人是否接受, 则是其行使权利的问题,放弃报酬也是其行使权利的一种 方式。
所以民法体现了对人从“摇篮到坟墓”关怀!与我们息息 相关!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这也就是我们 今天要讲的内容。
权和
财产
权,要
。为了切实保障民事 。
权利, 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 程中,要注意民法对
诉讼时效
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向

最新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最新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月收入千元的深圳机场清洁女工梁丽,在垃圾
桶旁“捡”到一箱价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
首饰。梁丽有可能被司法机关以盗窃罪起诉,一旦
定罪,因为数额巨大,梁丽面临的最高刑罚是无期
徒刑。
2009年9月25日,检察机关最终
认定“捡黄金”案梁丽犯盗窃罪
的证据不足,认定其行为构成侵
占罪,属“不告不理”的自诉案
注意: 并非所有自然人和法人(或组织)都能成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只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法学概念,民 事权利是一种依法可以获得的实际权利,主体可以依 法根据自己的意志确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 并且可以转让,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
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和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民 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探究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背景材料 2014 年 3 月 2 日凌晨,浙江省江山市某小区一商品房内突然 发生火灾,造成这次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条电热毯。火 灾烧毁了该房主刘女士孩子的床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200 元。刘女士非常气愤,于当日下午 来到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经工作人员积极调解,经销商张某 在 3 月 5 日赔偿刘女士全部经济损失。 问题探究:试分析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物权法》第109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 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 《物权法》第112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 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 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 行义务。

精品人教版思政选修五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可编辑

精品人教版思政选修五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可编辑

-9-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主要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2)民事法 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应的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3)民事法律关系 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社会关系。
10-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 1】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 条件,包括( )
A.刚成立
B.筹资
C.合法成立
D.成立一年后
解析: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
力。 答案:C
21-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一二
1
2
3
4
5.小明在放学路上被王伟家的狗咬伤。王伟承担的责任方式应该是( )
A.返还财产
B.消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停止损害
解析:小明已被王伟家的狗咬伤,故 B、D 两项不符合题意;A 项适用于侵犯
①权利 ②义务 ③主体 ④客体 ⑤内容
A.①② C.①②③④ 审题: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审设问 本题考查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
审材料 定选项
材料要求选择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在提供的选项中既有 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也有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两个方面 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包括主体、客体、内容;民事法 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故 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题意
审设问 本题考查民法的诉讼时效
审材料 小王将钱借给老李,但他没有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要回欠款。后来因 为结婚需要用钱,便向老李索要欠款,但老李拒绝还款
定思路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

权利 和承担的_____ 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 (3)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_____
相互对立 的,也是_________ 相互联系 的。往往一方的 中,权利和义务既是_________ 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 等价有偿 和_________ 对等互利 的。 _________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学习 目标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重点) 2.明确民事权利的要求。(难点) 3.懂得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4.知道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
财产 关系和_____ 人身 关系。 (1)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_____
【选一选】
下列不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开除 B.停止侵害
( A )
C.消除危险
D.赔礼道歉
【探究提示】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探究问题1
提示:(1)从法律层面看,“拾金不昧”是公民的一项义务,需将
“不当得利”归还失主。但失主发布的“悬赏广告”已具有法律效力, 拾得人从而获得收取报酬的权利,所以小林父母的说法是有法律依据 的,但放弃报酬也是行使权利的方式。 (2)从道德层面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林应立 即归还失主皮包。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张某和李某。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彩电。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有向李某交付购买彩电的价款 500元的 义务及取得彩电的权利;李某有收取张某 500元价款的权利和向张某 交付彩电的义务。
【知识归纳】
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指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课件

认真对待权利
第三章
认识自己的权利
维护自己的权利
明确自己的权利: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包括法律赋予的权利和社会赋予的权利
积极行使权利: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寻求法律帮助: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如律师、法律援助中心 等
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履行自己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 尊重他人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不侵犯他人权益 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利益,不损害公共设施和环境
尊重他人的义务
尊重他人的权 利:尊重他人 的权利是尊重 他人义务的基

尊重他人的隐 私:尊重他人 的隐私是尊重 他人义务的重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 务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03 认真对待权利 04 认真对待义务 05 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06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的意义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的意义
第六章
个人成长的意义
增强责任感:认真对待权利 和义务可以增强个人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提升自我价值:认真对待权 利和义务可以提升个人的自 我价值和社会地位。
促进个人发展:认真对待权 利和义务可以促进个人的全
面发展和成长。
提升社会地位:认真对待权 利和义务可以提升个人的社
会地位和影响力。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课件1: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课件1: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材料 主体 乡政府的干部和饭馆 客体 赊账吃饭行为 内容 乡政府干部支付饭资的义务和饭馆要求还清欠条的权利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 16 页
怎么维护?
1、具备法律依据(学法、懂法) 2、利用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3、增强维权意识,采取实际行动 4、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使社会健康协 调的发展
三、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
第1 页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1课时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第2 页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3 页
“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上的一项义务。《民法 通则》第79条、92条规定,拾得人应当将遗失物归还失主,如果 据为己有,就构成“不当得利”。 失主的寻物启事,明确以特定金额作为报酬,在法律上构成“悬 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拾得人归还失主时,可以要求其履 行承诺,支付报酬。至于当事人是否接受,则是其行使权利的问 题,放弃报酬也是其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5 页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 律关系。它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 租赁关系等。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 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名誉而发生的关系,因发明、以及 创造出科学、文学、艺术作品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的人身权利义务 方面,都于人身法律关系。这类关系虽然不具有直接的物质利益 内容,但并不是不与人的物质利益发生联系。
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犯什么罪、应承担什么第 4样页 的刑事责任的法律。即规定何种行为构成了犯罪、犯 罪的种类、形态以及对犯罪如何处以刑罚的法律规范。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 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精品】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精品】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17页案例3:小壮、小壮父母和学校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为 什么?应该以什么方式承担法律责任?
(1)小壮父母与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小壮 是未成年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小杰造成损害的,侵 犯小杰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 学校管理不善,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承担方式: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 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权利与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即对立统 一关系。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 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民事权利能力:强调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强调能力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法通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 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 民事义务。 第十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十一条:①十八周 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 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 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探究:试用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消费者刘女士和经销商张某。 • (2)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床、毛毯、床单等床上用品。
• (3)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由于张某经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导致刘女士财物损失,刘女 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经销商张某有承担赔偿的义务。
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 复名誉,赔礼道歉。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 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 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租赁关系等。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 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名 誉而发生的关系,因发明、以及创造出科学、文学、 艺术作品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的人身权利义务方面, 都属于人身法律关系。这类关系虽然不具有直接的物 质利益内容,但并不是不与人的物质利益发生联系。
第一目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具备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是指参与 的条件。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 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素构成。只要民事法律关系的任何一要素发生变化,具体 包括自然人,也可包括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如合伙)。 的民事法律关系就会随之变更。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公民的民事能力和法人、其他社 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有:物、行 会组织的民事能力是否相同? 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权利。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 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探究二:
探究三:
认 真 对 待 权 利 和 义 务
积极维护民事权利
怎 具备法律依据(学法、懂法) 么 利用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维 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使社会健康协调的发展 护?
• 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犯什 么罪、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的法律。即规定何种行为构成了 犯罪、犯罪的种类、形态以及对 犯罪如何处以刑罚的法律规范。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39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二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39张)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框架
民事权利与义务
聚焦公民依法维护 合法权益的法律行 为,介绍公民一般 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民法
法 律 家庭与婚姻
了解婚姻家庭中的 法律关系和法律责 任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地役权等
他物权
担保
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务履行而 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

物权
和留置权

产 权
债权

知识产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股权

……

人身权
人格权 身份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 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监护权(即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 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2)作用(意义):
①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 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与每个人的 一生密切相关。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
知识拓展: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P4)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 人)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 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 成年人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第二专题第一框题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
A.民事行为能力
B.民事主体的内容
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
>> 问题探究
1、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 2、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3、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王宝强和宋喆。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王宝强的公司财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王与宋之间的权利与 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 体、内容。
>> 随堂巩固训练
5、宏强周末去某商厦购物。在购物时,商厦发现商品失窃,遂要求在商厦内 购物的消费者配合进行检查。商厦保安在检查到宏强时要求搜身,被宏强拒 绝,但商厦保安强行搜身,并把宏强打伤。宏强住院治疗,共花费3 800元。 宏强向法院起诉,要求某商厦及相关人员承担责任。 运用所学法律常识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难点剖析
全面理解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是由民法调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民 事法律关系是一定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构成要素
要素
含义
具体内容
主体
又称为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享有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客体
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
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 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
对象
标记、人格利益
内容
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参加 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法律根据公民的年 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_课件1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_课件1

【温馨提示】在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 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人们必须运 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所以社会成员既要 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 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谢谢
第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达到一定年 龄,智力正常的公民享有的以自己的独立行为从事 民事活动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 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 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 未成年人和精神不健全而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后果的成 年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其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 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课标要求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明确民事权利实现的要求 3、懂得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4、知道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 . 民 事 法 律 关 系 的 含 义 : 由 民 法 调 整 的 __财__产__关__系___ 和 ___人__身__关__系____。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___主__体__、___客__体__和内容。
探究
2.唐山的高振省的维权故事始于12岁。那年,高 振省父亲的单位发了三张电影票,分别为10月1日、 2日和3日的。10月1日,弟弟拿着10月3日的电影票 去看电影,被检票员当场没收。高振省拉起弟弟就 去讨公道——3日的票既然没有过期,凭什么就被 没收了。面对小小年纪的高振省,检票员哑口无言, 当场承诺3日可以让弟弟到影院里看电影。
第一,民事权利能力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即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所赋予的。
第二,民事权利能力既包括民事主体享有民事 权利的资格,也包括民事主体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5课件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共62张)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5课件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共62张)

民法总则
第109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 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111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 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 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112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 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1)甲购买一套商品房并办理登记,取得了房屋 的所有权。在该所有权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是 _甲___,客体是_房__屋___,内容是_甲__享__有__的__所__有__权___。 (2)甲乙签订了一个买卖合同,甲向乙买一头牛。 在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是___甲__乙___, 客 体 是 __交__付__标__的__物__和__货__款__的__行__为_______________ , 内 容 是 _甲__乙__享__有__的__权__利__义__务__(__即__债__权__债__务__)______ 。
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
护对象。
寻物启事(单方允诺之债)涉及到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权利
民事义务
失主
请求归还遗失物 支付报酬
小林
请求支付约定的 妥善保管、
报酬
返还遗失物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想一想:失主的权利和小林的义务是什么关系? 小林的权利和失主的义务是什么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3、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1)含义: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关系: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 ②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 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 ③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典型例题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 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 务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 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 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 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 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公平、 诚信等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
自然人
以生命为特征,从出生到死亡
法人
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盈利性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非盈利性法人 公益性为目的:公立学校
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行使权利、履行义 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小刘今年12周岁,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提琴演奏家,周末经常参加演出,月
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某天,演出公司打电话给小刘,请其后天来参加演出,
小刘表示同意,但是父母并没有同意。但小刘却把此事忘了,未能按约参加演
(1)自然人间的特定人身关系 (2)法人与自然人间的人身关系 (3)法人与自然人间的财产关系 (4)民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1)(3) B.(1)(4) C.(2)(4) D.(3)(4)
D
T公司拥有电视剧《某云志》的网络独播权,K公司未经T公司统一,擅自在 其经营的移动客户APP上为网友推荐该剧并提供播放该剧的服务。T公司之情后, 向K公司发送《某云志》下线函,并对K公司发起侵权诉讼,庭审期间,K公司 辩称涉案影视作品为网友上传,其服务内容是文件传输及信息存储空间,K公 司并未侵权,请求法院驳回T公司的起诉。

课件2: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课件2:2.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第9 页
[探究任务] 1.张某向李某买旧手机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提示:此买卖合同完全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已满18周岁, 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 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车祸死亡是在合同成立之后,这不影 响他在此前所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 10 页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谁?
第4 页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1.民事权利的实现: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_法__律__依__据_ 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_实__际__行__动_。 2.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__法__维__护__权__利__的意识 正在不断增强。
第 14 页
5.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6.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 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7.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这些承担民事责任 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8.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1课时
第1 页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第2 页
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1.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_人__身_关系和_财__产_关系。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法调整平__等__主体的_自__然__人_、_法__人_和 _非_法__人__组__织__之间的人__身__关系和财__产__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_民__事__权__利_、承担_民__事__义__务_的自然 人、_法__人_或者非法人组织。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课件: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共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课件:2.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共
特别提醒:(1)增强权利意识:公民应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 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增强义务意识: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
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甲年过30,未婚,暗恋同事乙。一宝。甲将乙的照 片悬挂于室内欣赏,并利用电脑合成技术,将自己的照片与 乙的照片合成在一起,制作成画册,题名为“爱的宣言”, 向朋友炫耀。
1、含义:——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
条件。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
(1)主体——成法又律。称关只为系要民就民事会事随法主之律体变关,更系是。的指任何参一与要民素事发法生变律化关,系具之体中的民, 事 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
1、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①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特征: ②主体:——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 ③内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提示】民事权利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也有赖于公 民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张某自觉运用法律来解决与村委会的冲突,维护了
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认为村委会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提示】我国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 履行义务。该村委会没有积极履行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的义务,从而要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上述案例启示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更要增强义务意 识,自觉履行民事义务,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但它是教委下属的一 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 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 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是教委的工作部 民法通则》 条规定: 门。《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 条规定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 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因而杂志社在没 有得到教委授权的情况下, 有得到教委授权的情况下,其行为仅代表自己的 意志,不能代表教委, 意志,不能代表教委,它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 负责。 负责。杂志社与刘峰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 民事关系,适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 民事关系,适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杂 志社选用刘峰的作品,就应该依照我国《 志社选用刘峰的作品,就应该依照我国《著作权 为刘峰署名并支付报酬。 法》为刘峰署名并支付报酬。
自觉履行民事义务
民事义务 —— 会 么 的法律 ?

使用、 使用) 使用、合 使用)
案例:刘峰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案例 刘峰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刘峰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 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 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 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刘峰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 刘峰的父亲刘洪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 选。刘峰的父亲刘洪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 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6月 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 月,刘洪在该杂志社的期刊 上发现有刘峰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刘峰署名, 上发现有刘峰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刘峰署名,便立即找到 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 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 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刘峰年仅8岁 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刘峰年仅 岁,还是未 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 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 表刘峰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表刘峰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1.根据我国法律,刘峰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 .根据我国法律, 权利? 权利 2.杂志社发表刘峰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刘峰成绩的肯 杂志社发表刘峰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刘峰成绩的肯 定?
探究四: 探究四:
本案的难点是如何确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 即是否从2003年5月1日起算?如果是,则 日起算? 间,即是否从 年 月 日起算 如果是, 到2005年9月就已经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年 月就已经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法律规定, 了。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是从当事知道或 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算起,那么, 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算起,那么, 上述借款的时间显然并不是起算点, 上述借款的时间显然并不是起算点,因为借款 之日并不是债权受到损害之日。 之日并不是债权受到损害之日。真正的起算点 应当是还款日。 应当是还款日。 但由于本案未写明还款日期, 但由于本案未写明还款日期,故应当以债 权人要求还款的日期为准,因而, 权人要求还款的日期为准,因而,本案债权并 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第一目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调整的财产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具备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是指参与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 的条件。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 的条件。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由主体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享受民事权利,、 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素构成。只要民事法律关系的任何一要素发生变化, 素构成。只要民事法律关系的任何一要素发生变化,)。 包括自然人,也可包括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 合伙)。 包括自然人,也可包括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如合伙具体 的民事法律关系就会随之变更。 的民事法律关系就会随之变更。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核心 公民的民事能力和法人、 公民的民事能力和法人、其他社 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主要有: 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有:物、行 会组织的民事能力是否相同? 会组织的民事能力是否相同? 对象, 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权利。 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权利。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探究二: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三:
认 真 对 待 权 利 和 义 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积极维护民事权利
具备法律依据(学法、懂法) 怎 具备法律依据(学法、懂法) 么 利用法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利用法律, 维 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使社会健康协调的发展 护?
课外知识拓展
• 合伙是两个以上公民按照约定各自提供资 合伙是两个以上公民按照约定各自提供资 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 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的行为或组织形式。( 。(仅为个人的集合 的行为或组织形式。(仅为个人的集合 ) • 合伙是合伙人依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合伙协 议而成立的,合伙协议对其出资额、 议而成立的,合伙协议对其出资额、盈余 分配、债务承担等可以自行协商; 分配、债务承担等可以自行协商;而法人 是依照有关的法律规定, 是依照有关的法律规定,遵循法定的程序 条件成立的,以章程和法律的规定作为其 条件成立的, 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
1.《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 . 民法通则》 条规定: 条规定 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 条规定: 务。”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 条规定 能力一律平等。 因此, 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 还是未成年人, 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 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 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它包括 作者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作者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刘峰完全享 有著作权, 有著作权,也当然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 酬权。 酬权。
• 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犯什 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 么罪、 么罪、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的法律。 的法律。即规定何种行为构成了 犯罪、犯罪的种类、 犯罪、犯罪的种类、形态以及对 犯罪如何处以刑罚的法律规范。 犯罪如何处以刑罚的法律规范。 •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 平等主体 法人之间、 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 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范的总称。 民法体现了对人从“ 民法体现了对人从“摇篮到坟 关怀!与我们息息相关! 墓”关怀!与我们息息相关!
• “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上 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要求, 拾金不昧 的一项义务。 民法通则》 的一项义务。《民法通则》第79条、92条 条 条 规定,拾得人应当将遗失物归还失主, 规定,拾得人应当将遗失物归还失主,如 果据为己有,就构成“不当得利” 果据为己有,就构成“不当得利”。 • 失主的寻物启事,明确以特定金额作为报 失主的寻物启事, 酬,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 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 律约束力,拾得人归还失主时, 律约束力,拾得人归还失主时,可以要求 其履行承诺,支付报酬。 其履行承诺,支付报酬。至于当事人是否 接受,则是其行使权利的问题, 接受,则是其行使权利的问题,放弃报酬 也是其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 也是其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
诉讼时效
•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 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的权利。我国民法规定了三种诉讼时效: 的权利。我国民法规定了三种诉讼时效: • ①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 普通诉讼时效。 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2年 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 年。 • ②特别诉讼时效。即部分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它 特别诉讼时效。即部分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们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们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 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 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 ③最长诉讼时效。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最长诉讼时效。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 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 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 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租赁关系等。 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债权关系、租赁关系等。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 人身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 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 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名 誉而发生的关系,因发明、以及创造出科学、文学、 誉而发生的关系,因发明、以及创造出科学、文学、 艺术作品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的人身权利义务方面, 艺术作品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的人身权利义务方面, 都属于人身法律关系。这类关系虽然不具有直接的物 都属于人身法律关系。这类关系虽然不具有直接的物 质利益内容,但并不是不与人的物质利益发生联系。 质利益内容,但并不是不与人的物质利益发生联系。
相关链接:
• 《民法通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民法通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 务。 •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 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 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 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 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 事活动。 事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