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诗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f445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2.png)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霎儿雨 霎儿风
朝廷的争斗时急时缓,既像是被人荡来荡去的秋千又像是儿童玩的跷跷板。李清 照23岁重回汴京,与明城相见。
世事反复难得知 回黄转绿无定期
•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败下阵来
• 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 • 李清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改大众化的两期说为三期说
前期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也就是词人 出生之年,到徽宗 大观元年(1107年), 开始屏居青州之年为止,共二十四年。
中期 青、莱、淄、宁时期,即大观二年到高宗 建炎三年(1129年),词人25岁到46岁 (丈夫去世),共二十一年。
后期 建炎四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词人 46岁(丈夫去世),到73岁词人离世,共二 十五六年。
休休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 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莱州官舍遭冷遇《感怀》诗里寄隐情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公路”是指袁术被雷薄等所拒最后呕血而死。 “青州从事”是指苏东坡有首诗青州从事指代好酒 “孔方兄”是指钱 “燕寝”按周制王后对应正寝,其他世妇、嫔、妾都是燕寝。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565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1.png)
28
下片小结:
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 的处境和心情。
29
李清照词小结
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相比,其最 大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的不同,充满 一种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唐宋词诸 多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词人塑造的, 而在易安体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词 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词人自己。她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 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 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 铸《鹧鸪天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一叶知秋,是凄凉—— 悲温伤庭的筠象《更征漏。子》
中国古代诗词常见意象
麒麟象征长治久安; 猿声象征旅人分离时的伤感; 鹤是永生的化身; 鸳鸯象征爱情; 杨柳意味着离别、相思;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 兰花是纯洁的象征; 牡丹是富贵的标志; 菊象征清高,被称为“隐逸之花”;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傲霜斗雪的坚强;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
30
李清照的词的主调就是一个“愁”字。 南渡之前是闺愁、离愁;南渡之后是思 乡之愁,是国破家亡的忧愁、悲愁。这 种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表 现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内醒和感悟。
31
延伸拓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32
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雁 黄花 雨 梧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
酒是愁的象征
下片小结:
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 的处境和心情。
29
李清照词小结
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相比,其最 大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的不同,充满 一种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唐宋词诸 多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词人塑造的, 而在易安体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词 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词人自己。她向整 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 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 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 铸《鹧鸪天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一叶知秋,是凄凉—— 悲温伤庭的筠象《更征漏。子》
中国古代诗词常见意象
麒麟象征长治久安; 猿声象征旅人分离时的伤感; 鹤是永生的化身; 鸳鸯象征爱情; 杨柳意味着离别、相思;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 兰花是纯洁的象征; 牡丹是富贵的标志; 菊象征清高,被称为“隐逸之花”;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傲霜斗雪的坚强;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
30
李清照的词的主调就是一个“愁”字。 南渡之前是闺愁、离愁;南渡之后是思 乡之愁,是国破家亡的忧愁、悲愁。这 种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表 现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内醒和感悟。
31
延伸拓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32
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雁 黄花 雨 梧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
酒是愁的象征
李清照专题介绍课堂PPT
![李清照专题介绍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8e95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d.png)
.
27
• 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 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 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 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 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 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 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 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
.
三、散文承韩柳古文运动成果,经欧阳修推进而深 入生活各领域,形成平易畅达、从容婉转的新风格。
四、宋金时期在民间说唱歌舞表演艺术基础上产生 的戏曲,具有时代意义。
.
2
宋词流派概说 1、词的基本知识
• “词别是一家”
柔媚香艳;“词为艳科”;“诗庄词 媚”;
“诗之境大,词之境狭”
• 雅俗两面:
一面为儒为臣、高头讲章,写儒雅纯正 的诗;
.
19
李清照的后期词
• 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 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如其 绍兴五年避乱金华时所作《武陵春》表 现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切怀念和世事变化 所带来的深悲巨痛,这里的“愁”已不 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 代内容。
.
20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23
名家评论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 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 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 提要》)
•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 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女性历史人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女性历史人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63e3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5.png)
《李易安集》 《易安词》 《漱玉集》 《夏日绝句》
《浯溪中兴碑诗》
《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家世背景
• • •
女母工生李雅。照
很状章狱,格富少出
有元。、号非裕年生
文王
礼为是。时于
学拱
部“济
代一
修辰
员苏南
随个
养的
外门章
父爱
。孙
郎后丘
亲好
女
。四人
生文
( 一 说 宰 相 王 珪 长
•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 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后因无法忍受 其野蛮行径,且发现其违法罪行,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 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 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不 幸 的 是 , 由 于 途 中 感 疾 , 赵 明 诚 竟 于
至 池 阳 ( 今 安 徽 贵 池 ) , 赵 明 诚 被 旨 知
一年 带( 。 颠 沛年 流) 离春 中, ,李 所清 余照 文追 物随 又帝 散踪 失流 大
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 被盗。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北““才代宋
”词词女表代
。压国”,女
江皇之有词
南后称“人
,”,千,
文,被古婉
中
盖曾誉第约
国 风
塞
为一派
李 清 照
目 壹贰叁肆
人主文历
录
物 生 平
要 影 响
字 作 品
《文学李清照》课件
![《文学李清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4b50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四、李清照的人生感悟
李清照对人生有着深邃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她的作品传递出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1 沧海桑田
透过她的眼睛,感受岁月沧桑所带来的变迁 与感叹。
2 生命的意义
借助她的文字,思考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五、学习李清照的意义
学习李清照的作品,不仅仅是探索文学的世界,更是对人生的一次挖掘与启迪。
1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1 诗歌品格
揭示李清照的诗歌之美,品味其中的抒情与哲思。
2 代表作欣赏
品读李清照的经典之作,领略她的诗词境界。
三、李清照的散文
李清照的散文独具风格,秉持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立思考。
1 散文风格
探寻李清照独特的散文风格,体味其中的思考与真情。
2 代表作欣赏
品味李清照的代表性散文作品,领略她的文字之美。
思考文学对人生的影响和作用,探寻其在个 人成长中的意义。
2 学习李清照的收获
通过学习李清照的作品,了解个人成长和意 代,但仍然具有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1 李清照的现代意义
探讨李清照作品的现实意义,思考它们在当 代社会的价值。
2 李清照对我们的启示
《文学李清照》PPT课件
# 文学李清照 PPT课件
一、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作家与词人。生平传奇,才气出众,以文学成就著称。
李清照的生平
了解她坎坷的人生经历,感受她的才情与悲切。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探索她的作品,领略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李清照的诗歌
李清照的诗歌以优美细腻著称,流露出她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从她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并将其 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七、结语
对李清照的评价及本次课程的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思考。
古代诗人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c4bf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c.png)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经典作品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 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 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艺术特点
语言精美音乐化
李清照作的《词论》中,强调了音律在词中的重要性, 她自己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她的词作往往还具备 音律节奏,富有鲜明的音乐感,通过声情配合,增强 了抒情效果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如《声声慢》起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选用了 十四个叠字,充分利用了双音叠韵、唇音齿音相互交 错的发音效果,形成了顿挫有致、沉重抑郁的节奏旋 律。
经典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部分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表现手法新巧化
李清照的诗词善用一些新巧的艺术手法,独辟蹊径,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手 法。她善于移情于物,将个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于客观景象之中,使景物成 为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蕴。如李清照词作 中的“花”意象。
艺术特点
感情模式独特化
感情模式的独特化是李清照词作的特征之一,李清照的词,爱情仍然是基 本素材,但是与前人的词作不同,她的词倾诉出的是对丈夫的夫妻之情, 而非彼时词作常描绘的文人与歌姬舞女之情。她以女性的视角,在词作中 直接展示出了女子真情,而非此前词人常用的,男性模拟女性视角写词。 李清照词作中,对爱情纯洁的描绘,高雅浪漫,为后人提供了表现爱情的 模式。
后世纪念
《李清照诗词全集》课件
![《李清照诗词全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932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f.png)
《李清照诗词全集》PPT 课件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古代词坛“天仙”。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生于南宋宁宗宝祐二年,家境优渥。她从小聪慧绝伦,通书法、音律、词章。李清照14岁出嫁,婚后积 极参与文学创作。
李清照的生平
1
宝祐二年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至元六年
2
嫁给了当时著名文人赵明诚,成为他的
夫人。
影响后人
她的作品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
结论
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诗词艺术创作风格和出色的才华成为了古代词坛的瑰宝,她的作品仍然在人们心中发酵。
《如梦令》的赏析
女子深情
通过艳丽的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现了女子的深 情和对爱人思念的心切。
自然意象
运用自然意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 力,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意境营造
以月光为背景,给人一种幽静、 浪漫的感觉,进一步凸显了作者 的情感。
《如梦令》的影响
受人追捧
《如梦令》成为李清照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
3
松龄十二年
李清照逝世,享年约42岁。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特点
1 婉约风格
她的作品以细腻婉约的风格,描绘了那个时代妇女的生活和情感。
2 抒情纯美
她的词句含蓄、情感丰富,表达了她对家国情怀、爱情离别的思念之情。
3 音韵和谐
她在作品中追求音韵的和谐,使她的作品能够优美地被吟唱。
《如梦令》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子思念心切的情感。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古代词坛“天仙”。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生于南宋宁宗宝祐二年,家境优渥。她从小聪慧绝伦,通书法、音律、词章。李清照14岁出嫁,婚后积 极参与文学创作。
李清照的生平
1
宝祐二年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至元六年
2
嫁给了当时著名文人赵明诚,成为他的
夫人。
影响后人
她的作品对后世词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
结论
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诗词艺术创作风格和出色的才华成为了古代词坛的瑰宝,她的作品仍然在人们心中发酵。
《如梦令》的赏析
女子深情
通过艳丽的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现了女子的深 情和对爱人思念的心切。
自然意象
运用自然意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 力,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意境营造
以月光为背景,给人一种幽静、 浪漫的感觉,进一步凸显了作者 的情感。
《如梦令》的影响
受人追捧
《如梦令》成为李清照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
3
松龄十二年
李清照逝世,享年约42岁。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特点
1 婉约风格
她的作品以细腻婉约的风格,描绘了那个时代妇女的生活和情感。
2 抒情纯美
她的词句含蓄、情感丰富,表达了她对家国情怀、爱情离别的思念之情。
3 音韵和谐
她在作品中追求音韵的和谐,使她的作品能够优美地被吟唱。
《如梦令》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子思念心切的情感。
宋代词人李清照简介PPT演示文稿6
![宋代词人李清照简介PPT演示文稿6](https://img.taocdn.com/s3/m/968a7c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谢 谢
李清照简介
主讲人:XXX
目录
壹贰
人
文
物
学
生
成
平
就
叁肆
主
历
要
史
作
评
品
价
人物 生平
人
物
李清照
生
平
李清照(1084年3月13
日—1155年5月12日),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
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人。宋代女词人,婉约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
一才女”之称
人
物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胡怀琛:在北宋末再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名叫李清照,她的《漱玉词》, 在文学界里是极有名的。她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尤为人 所称道。
✓ 罗根泽:词是文学,也是音乐……女词人李易安《论词》,都是偏于以 音乐的观点立论,虽然也不忽视文学。
✓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论词对于北宋 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她的眼光之锐敏。她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 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
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 数月后便离异。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卒于
壹
李清照工诗 善文,更擅 长词。李清 照词,人称 “易安词”、 “漱玉词”, 以其号与集 而得名。
贰
她不但有高 深的文学修 养,而且有 大胆的创造 精神。
叁
从总的情况 看,她的创 作内容因她 在北宋和南 宋时期生活 的变化而呈 现出前后期 不同的特点
生
明水镇。
平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 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
李清照的ppt课件欣赏
![李清照的ppt课件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1f53f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7.png)
文学启蒙
在家庭熏陶下,自幼便开始学习 诗词、书法和绘画,展现出过人 的文学天赋。
中年生活与创作
01
02
03
婚姻经历
嫁给赵明诚后,共同致力 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和整理 ,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作 品。
诗词风格
形成了清新自然、婉约细 腻的特殊风格,被誉为“ 词坛正宗”。
时期背景
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李清照的诗词中反应了 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和 追求。
THANK YOU
婉约含蓄
总结词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婉约含蓄,她善于运用暗示和隐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情感,给人留下深入的印象 。
详细描写
李清照的诗词中,常常使用暗示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形象来暗示内心的情感,语言婉转 含蓄,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她的诗词中,情感表达深沉而内敛,不轻易显露,而是通过细腻的 描画来展现情感的深度。
晚年生活与影响
南渡与家国情怀
后世评判
北宋灭亡后,随丈夫赵明诚避难至南 方,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诗词中 充满了家国情怀。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诗词作 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 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文化传承
尽管生活困苦,仍致力于文化传承和 整理工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 遗产。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到达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北宋实行了科举制度,为知识分 子提供了更多晋升机会,促进了
文化繁华。
北宋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为文 学艺术提供了更广泛的受众基础
。
女性在古代的地位与处境
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相 对较低,受到诸多束 缚和限制。
李清照作为一位女诗 人和文学家,在当时 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 为突出。
豪放不羁
在家庭熏陶下,自幼便开始学习 诗词、书法和绘画,展现出过人 的文学天赋。
中年生活与创作
01
02
03
婚姻经历
嫁给赵明诚后,共同致力 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和整理 ,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作 品。
诗词风格
形成了清新自然、婉约细 腻的特殊风格,被誉为“ 词坛正宗”。
时期背景
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李清照的诗词中反应了 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和 追求。
THANK YOU
婉约含蓄
总结词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婉约含蓄,她善于运用暗示和隐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情感,给人留下深入的印象 。
详细描写
李清照的诗词中,常常使用暗示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形象来暗示内心的情感,语言婉转 含蓄,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她的诗词中,情感表达深沉而内敛,不轻易显露,而是通过细腻的 描画来展现情感的深度。
晚年生活与影响
南渡与家国情怀
后世评判
北宋灭亡后,随丈夫赵明诚避难至南 方,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诗词中 充满了家国情怀。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诗词作 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 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文化传承
尽管生活困苦,仍致力于文化传承和 整理工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 遗产。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到达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北宋实行了科举制度,为知识分 子提供了更多晋升机会,促进了
文化繁华。
北宋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为文 学艺术提供了更广泛的受众基础
。
女性在古代的地位与处境
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相 对较低,受到诸多束 缚和限制。
李清照作为一位女诗 人和文学家,在当时 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 为突出。
豪放不羁
李清照介绍教学ppt
![李清照介绍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a3bd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2.png)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回舟:乘船而回。 ● 误入:不小心进入。 ● 藕花:荷花。 ●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 惊:惊动。 ● 起:飞起来。 ● 一滩:一群。 ●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 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李清照
授课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1155年) ,号易安居士,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 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观看小视频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思。 ● 溪亭:临水的亭台。 ● 日暮:黄昏时候。 ●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 兴尽:尽了兴致。 ●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李清照详细的生平 ppt课件
![李清照详细的生平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dd036b307e87101f696f5.png)
PPT课件
12
有传言说,父亲赵挺之有心给儿子赵明诚挑选媳妇。然而有一天, 明诚午睡时梦到自己在读一本书,醒来时只记得书上的三句话:“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明诚不思其解,于是便告知父 亲赵挺之,赵挺之一听,片刻后,道:“你会成为词女之夫!”继 而解释道:“言和司合起来是“词”,安上面脱掉是“女”,“芝 芙”把草去了是“之夫”,如此看来,你不就是 词女之夫吗?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PPT课件
23
离别:
赵明诚被赵构任命为湖州知府,然而,这次盼来的却是赵明诚患病 的噩耗。最终,赵明诚还是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清照。那一年, 赵明诚四十九岁,李清照四十六岁。
PPT课件
9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 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远无忧虑,近无烦恼。但她那颗敏感的诗词之 心,却总能捕捉到世间的忧愁与伤感。
PPT课件
10
爱情:
也是在这个地方,李清照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个人——赵明诚, 她的丈夫。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或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 岔道口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 学家。赵明诚生于北宋时期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赵挺之曾任宋徽宗 时的尚书右仆射(右相)。赵明诚青少年时期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 ,后入太学。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礼部员外郎李格 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但 其仕途并不平坦,生活也受到当时朝内党争的冲击。大观元年( 1107年),赵挺之与蔡京的矛盾激化,不久在汴京去世。)
词苑才女李清照(ppt课件)
![词苑才女李清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a10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0.png)
人生如梦 梦如戏
l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官宦 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令人惊奇的是, 作为女人,她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 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 如竹。
l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在赏花醉酒之余,也 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年华感到惋惜,字里行间中也间接 反映出她那种及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
一枝春欲放。泪染轻 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 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
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
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 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 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 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l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 庭。
l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 经典的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 郓周教授,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 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 苏轼的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l 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王氏的祖 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的时候的科举状元。“妻 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词 苑 才 女 李 清 照
李清照生平
l 李清照 (1084~约1பைடு நூலகம்55) 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l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3fde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2.png)
独特风格及个性化表达
婉约柔美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以婉约柔美为主,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 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她的诗词中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柔情和 细腻,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将内心的 愁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豪放洒脱
虽然以婉约为主,但李清照的诗词中也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她 能够突破传统女性的束缚,以豪放的笔触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 华。如“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展现了诗人豪情满怀、志向 远大的精神风貌。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 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 遇孤苦。
李清照所处时代正值北宋与南宋之交,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时代背景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 影响。
《渔家傲》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夸张
李清照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表现自己的情感。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 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音韵美、节奏美体现
音韵和谐
李清照的诗词讲究音韵的和谐与美 感。她善于运用双声、叠韵等修辞 手法,使得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般的韵律美。
节奏鲜明
她的诗词节奏感强,通过长短句的 结合、平仄的安排等手段,形成鲜 明的节奏感,使得诗词更具表现力。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 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 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李清照词全集》课件
![《李清照词全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9bd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a.png)
李清照词的特点
抒情性强
分析李清照词中充满情感的表达方式。
发展了律词
介绍李清照对律词的创新和发展。
多以女性角度写作
探讨李清照作品中女性视角的重要性。
现代性意识的先驱
探讨李清照词作中所体现的现代意识。
李清照代表作欣赏
《如梦令》
赏析李清照脍炙人口的词作之一。
《声声慢》
欣赏李清照的经典之作。
《如夜雨声》
>
3 拓展了文学表现方式
探索李清照词对文学表现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4 影响了后世文化
分析李清照词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总结
李清照词对文学艺术的贡献
总结李清照词作对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李清照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思考李清照词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探索如何继承和发扬李清照的文化遗产
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李清照的文化遗产,传递其精神。
《李清照词全集》PPT课 件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本课件将介绍她的生 平、词的发展以及她对文化的贡献和地位。
简介
1 李清照的生平和背景
探索李清照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文学成就。
2 词的定义和发展
解释词的概念,以及李清照对词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3 李清照对词的贡献和地位
探讨李清照在词坛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感受李清照写实的笔触和深情。
《醉花阴》
领略李清照独特的意境和艺术感染 力。
《钗头凤·世情薄》
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杰作,感受李 清照对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与情感
2 传承和发扬古典文化
通过李清照的词作,了解宋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
分析李清照的词作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13
.
14
❖王灼《碧鸡漫志》: “闾巷荒淫之语, 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 见如此无顾藉也”。
.
15
❖ 后期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 的今昔之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 的关怀。
.
16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
17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 为实,化抽象为形象
.
18
❖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
5
❖ 靖康年间,金灭北宋,44岁的李清照举家南 渡。两年之后,赵明诚在赴任湖州途中中暑 病故。在颠沛流离之中,夫妻一生辛勤收集 的金石文物损失殆尽,李清照孤独一身,各 地漂泊。
❖ 误嫁张汝舟
.
6
❖ 她的词以南渡为分界线,约可分为前后两个 时期。前期,她的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 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词风婉约隽秀, 语言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动人。南渡以后, 她备尝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之苦,生活视野 有所扩大,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 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 的关怀也时有流露,词风也转为悲愤苍凉, 沉郁凄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
.
19
❖ 在语言技巧上,李清照更显示出很高的艺术 造诣:
❖ 一是经过精心锤炼,而以浅易自然的面貌出 现。
❖ 《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具有声音之美,且内涵丰 富,读起来却相当自然,并无生硬之感。
李 清 照
.
1
❖ 王灼说:“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 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
❖ 朱彧说:“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 称。”(《萍洲可谈》卷中)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王又华《古 今词论》
❖ 王士祯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 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 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 流露了对年华变迁的怅惘
.
11
❖ 盛唐孟浩然《春晓》: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晚唐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 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12
❖ 三、抒发婚后的离情别思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7
❖李清照前期词作 :
❖ 一、表露少女的烂漫情怀。
❖ 如梦令
❖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 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 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 光的喜爱。
.
8
.
9
.
10
❖ 二、表达闺中的寂寞情绪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
2
❖ 李清照(1084-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 (今山东济南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 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
❖ 缪钺:“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 超越恒流。”(《诗词散论·论李易安词》)
.
3
❖ 18岁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缔结 了一段令当代后世艳羡不已的美姻缘。
❖ 《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
20
❖ 二是雅语与俗语兼用,使词中的语言既有典雅的文 人趣味,又有生活气息。她常把典雅的语言用得自 然,把俚俗的语言用得雅致,两者相融,别有风致。
❖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是化用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 上,无计相回避”一句。
.
4
❖ 青州闲居: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共同乡居了十年时 间。
❖ 《金石录后序》云:
❖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 竭其傣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 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 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 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 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 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 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 在词的末句,李清照喜欢用浅俗的、口语化的语言。
❖ 《临江仙》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声 声慢》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行香子》 的“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以及《永遇乐》 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等,都是如 此。
.
21
.
13
.
14
❖王灼《碧鸡漫志》: “闾巷荒淫之语, 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 见如此无顾藉也”。
.
15
❖ 后期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 的今昔之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 的关怀。
.
16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
17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 为实,化抽象为形象
.
18
❖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
5
❖ 靖康年间,金灭北宋,44岁的李清照举家南 渡。两年之后,赵明诚在赴任湖州途中中暑 病故。在颠沛流离之中,夫妻一生辛勤收集 的金石文物损失殆尽,李清照孤独一身,各 地漂泊。
❖ 误嫁张汝舟
.
6
❖ 她的词以南渡为分界线,约可分为前后两个 时期。前期,她的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 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词风婉约隽秀, 语言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动人。南渡以后, 她备尝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之苦,生活视野 有所扩大,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 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 的关怀也时有流露,词风也转为悲愤苍凉, 沉郁凄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
.
19
❖ 在语言技巧上,李清照更显示出很高的艺术 造诣:
❖ 一是经过精心锤炼,而以浅易自然的面貌出 现。
❖ 《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具有声音之美,且内涵丰 富,读起来却相当自然,并无生硬之感。
李 清 照
.
1
❖ 王灼说:“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 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
❖ 朱彧说:“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 称。”(《萍洲可谈》卷中)
❖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王又华《古 今词论》
❖ 王士祯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 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 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 流露了对年华变迁的怅惘
.
11
❖ 盛唐孟浩然《春晓》: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晚唐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 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12
❖ 三、抒发婚后的离情别思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7
❖李清照前期词作 :
❖ 一、表露少女的烂漫情怀。
❖ 如梦令
❖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 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 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 光的喜爱。
.
8
.
9
.
10
❖ 二、表达闺中的寂寞情绪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
2
❖ 李清照(1084-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 (今山东济南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 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
❖ 缪钺:“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 超越恒流。”(《诗词散论·论李易安词》)
.
3
❖ 18岁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缔结 了一段令当代后世艳羡不已的美姻缘。
❖ 《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
20
❖ 二是雅语与俗语兼用,使词中的语言既有典雅的文 人趣味,又有生活气息。她常把典雅的语言用得自 然,把俚俗的语言用得雅致,两者相融,别有风致。
❖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是化用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 上,无计相回避”一句。
.
4
❖ 青州闲居: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共同乡居了十年时 间。
❖ 《金石录后序》云:
❖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 竭其傣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 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 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 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 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 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 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 在词的末句,李清照喜欢用浅俗的、口语化的语言。
❖ 《临江仙》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声 声慢》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行香子》 的“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以及《永遇乐》 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等,都是如 此。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