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 6》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半截蜡烛(苏教版)(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半截蜡烛(苏教版)(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bc99980029bd64783e2cac.png)
返回
返回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 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 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 神。
返回
蜡烛 盯着 灯芯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 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返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 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 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 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 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 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熄灭 遭到 楼梯 厄运 诺德夫人 杰奎琳 摇曳
返回
初读感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 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 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 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 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 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返回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 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返回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 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 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 神。
返回
蜡烛 盯着 灯芯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 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返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 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 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 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 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 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熄灭 遭到 楼梯 厄运 诺德夫人 杰奎琳 摇曳
返回
初读感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 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 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 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 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 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返回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 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6.半截蜡烛 第1课时优质课课件.pptx
![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6.半截蜡烛 第1课时优质课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702b36fe45c3b3567ec8b97.png)
教师的 奉献精神 ,也有的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 意与温馨,还有的借蜡烛诉离别之情。而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围绕蜡烛展开,讲述了
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你有没有想过,半截蜡烛会关系到法国一 家三口的生死存亡以及一场重要战争的胜败 ?快到课文中看一看,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助读资 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也称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1939 年 9 月 1 日—1945 年 9 月 2 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
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
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 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 到太平洋,先后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的 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 2200 万平方千米。
学习生 字
xī 熄
结构:左 右 音序:X 部首: 火 组词:熄灭 熄 火 造句:革命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学习生 字
chú 厨
结构:左上包 围 音序:C 部首: chú 组词:厨房 厨 师 造句:王叔叔是一级厨师,他做的饭菜很 有滋味。
学习生 字
xīn 芯
结构:上 下 音序:X 部首: 艹 组词:芯片 灯 芯 造句:我有兴趣在编程芯片和复印机。
提
强) tí (提水 提高) jiàng (倔强)
dī(提防 提溜)
极端机密的,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消息 绝密: 等)。 造句:这是份绝密文件,绝对不能给其他任何 绝妙: 人看到。
理解词 语
极美妙,极巧妙。 危机:
造句:每当夜幕降临,小楼上便飘出一阵阵绝 妙的琴声。 厄运: ①潜伏的危险。②严重困难的关头。 造句: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公司业务萧条,濒
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你有没有想过,半截蜡烛会关系到法国一 家三口的生死存亡以及一场重要战争的胜败 ?快到课文中看一看,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助读资 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也称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1939 年 9 月 1 日—1945 年 9 月 2 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
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
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 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 到太平洋,先后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的 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 2200 万平方千米。
学习生 字
xī 熄
结构:左 右 音序:X 部首: 火 组词:熄灭 熄 火 造句:革命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学习生 字
chú 厨
结构:左上包 围 音序:C 部首: chú 组词:厨房 厨 师 造句:王叔叔是一级厨师,他做的饭菜很 有滋味。
学习生 字
xīn 芯
结构:上 下 音序:X 部首: 艹 组词:芯片 灯 芯 造句:我有兴趣在编程芯片和复印机。
提
强) tí (提水 提高) jiàng (倔强)
dī(提防 提溜)
极端机密的,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消息 绝密: 等)。 造句:这是份绝密文件,绝对不能给其他任何 绝妙: 人看到。
理解词 语
极美妙,极巧妙。 危机:
造句:每当夜幕降临,小楼上便飘出一阵阵绝 妙的琴声。 厄运: ①潜伏的危险。②严重困难的关头。 造句: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公司业务萧条,濒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 半截蜡烛 PPT课件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 半截蜡烛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2a03556294dd88d1d26bb2.png)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 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 破坏,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 结束。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 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奖章应该给谁呢?
▪ 伯诺德夫人 ▪ 杰克 ▪ 杰奎琳
颁奖词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机 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显 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好掩 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 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 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 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 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 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
半 截 蜡 烛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 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奖章应该给谁呢?
▪ 伯诺德夫人 ▪ 杰克 ▪ 杰奎琳
颁奖词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机 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显 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好掩 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 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 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 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 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 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
半 截 蜡 烛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6半截蜡烛-第二课时(共23张PPT) _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6半截蜡烛-第二课时(共23张PPT) 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edda114a7302768e993933.png)
的镇定、机智。
②“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 坐待着。”这句话写出了杰克的沉着 镇定。 ③“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 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 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句话是什么描写?“似乎”能不能 去掉?
这是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写 出了当时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体现 了伯诺德夫人内心的紧张心理。“似 乎”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 情报,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主观觉 得他们已经发现了情报,其实这种情 况并没有出现,也体现了作者用词的 准确性。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 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 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在抗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战争中,中 国坚持了8年,英国坚持了6年,苏联4年2个 月,美国3年9个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 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世界和平 与进步而告终。
作业2
一、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蜡烛( là ) 搜查( sōu ) 镇定( zhèn ) 半截( jié ) 摇曳( yè ) 暴露( lù ) 二、把下面括号里错误的字词用“\”划去。 1.烛焰摇曳,发出(虚弱 微弱)的光。 2.轻松的心情没有(继续 持续)多久。 3.由于(蜡 腊)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因而 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4.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慌忙 急忙)从 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5.一天晚上,屋里(走 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
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 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①“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 生个火吧。” 杰克真的是因为冷而要给德军生火 吗?既然取不走蜡烛,为什么还要给德军 生火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杰克想借生火之机端走蜡烛的计
划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仍然继续从容地
苏教版六年级6 半截蜡烛ppt
![苏教版六年级6 半截蜡烛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3073265a8102d276a22f6e.png)
•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 到德军的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 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 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 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 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 么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 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 上楼去了。
6 半截蜡烛
盱眙实验小学 jidegen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 解。找出文中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 情况。
我能行
jié nuò xī chú
截
截止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 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了一个绝妙的主 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 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 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 •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 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 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 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 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 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 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 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 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六年级语文下册6《半截蜡烛》 PPT精品课件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6《半截蜡烛》 PPT精品课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ae903a227916888486d79e.png)
战 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 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 重的一次武装战争。第二次世界 大战历时6年,六十一个国家和 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和大 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地 区。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 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 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 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 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 以巨大影响。
半 截 蜡 烛
(一)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一)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二)绝 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容
镇定
抓住一个词,先理解它本身的意 思,再围绕这个词提出问题,再把它 放在课文中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不但 读懂这个词,还能了解课文的很多内 容。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读懂 其他几个词语。先想一想这个词本身 的意思,再围绕这个词提出些问题。
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 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 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
故事中还有两位了不起的小英 雄,请你像刚才一样,读一读描 写这两位小英雄面对危机时的语 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人物的 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品质。等 会儿请同学来交流。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揣 摩人物的内心,真正地走近这一家特 殊的战士,走进这一场特殊的斗争, 体会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险面前,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安危,表现出 来的镇定勇敢机智,他们是了不起的 战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 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 重的一次武装战争。第二次世界 大战历时6年,六十一个国家和 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和大 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地 区。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 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 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 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 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 以巨大影响。
半 截 蜡 烛
(一)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一)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二)绝 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容
镇定
抓住一个词,先理解它本身的意 思,再围绕这个词提出问题,再把它 放在课文中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不但 读懂这个词,还能了解课文的很多内 容。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读懂 其他几个词语。先想一想这个词本身 的意思,再围绕这个词提出些问题。
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 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 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 吹熄。
故事中还有两位了不起的小英 雄,请你像刚才一样,读一读描 写这两位小英雄面对危机时的语 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人物的 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品质。等 会儿请同学来交流。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揣 摩人物的内心,真正地走近这一家特 殊的战士,走进这一场特殊的斗争, 体会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险面前,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安危,表现出 来的镇定勇敢机智,他们是了不起的 战士。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6《半截蜡烛》苏教版(共19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课文6《半截蜡烛》苏教版(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3b7c4b5acfa1c7aa00ccac.png)
可以看出这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因为它 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同时也维系着伯诺 德一家的性命。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 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 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 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 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 流。
❖ jié
❖半截
❖ chú
❖厨房
nuò
伯诺德夫人
xīn ma
烛芯 好嘛
xī
熄灭
tī
楼梯
❖è
kuí
❖厄运 杰奎琳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 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 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 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趁搬柴生火之 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 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 避免了一场危机。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这一线索主 要写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什 么时间),伯诺德夫人一家 (谁)
在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的(怎么 样的)半截蜡烛被点燃的情况下, 千方百计地 保护秘密情报的故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并思考:伯 诺德夫人的任务是什么?绝密的情报要 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 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 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 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 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 查的德军。
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1.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2.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围绕“半截蜡烛”讲了什么内容?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 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 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 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 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 流。
❖ jié
❖半截
❖ chú
❖厨房
nuò
伯诺德夫人
xīn ma
烛芯 好嘛
xī
熄灭
tī
楼梯
❖è
kuí
❖厄运 杰奎琳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 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 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 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趁搬柴生火之 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 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 避免了一场危机。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这一线索主 要写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什 么时间),伯诺德夫人一家 (谁)
在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的(怎么 样的)半截蜡烛被点燃的情况下, 千方百计地 保护秘密情报的故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并思考:伯 诺德夫人的任务是什么?绝密的情报要 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 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 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 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 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 查的德军。
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1.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2.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围绕“半截蜡烛”讲了什么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 半截蜡烛(共21张PPT) _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 半截蜡烛(共21张PPT) _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97604a1a37f111f0855beb.png)
爱国 勇敢
机智
德军重新点燃蜡烛 杰克借蜡烛生火 德军抢回 杰克面对厄运 静默等待
杰奎琳巧施妙计 骗过德军 蜡烛熄灭
镇定 机智
从容
概括主题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 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 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
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另外两个极其重要的 人物,点明了三人工作的目的。从中可以体会出 法国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对自己祖国 的无比热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4:01:5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6.半截蜡烛
资料宝袋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德、意、日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 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激化了德、 意、日国内外的矛盾;它们先后在世界各地发动一 系列侵略性战争,企图以此摆脱危机。战火燃及欧、 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 洋、北冰洋四大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 千米。
第6课《半截蜡烛》PPT课件(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
![第6课《半截蜡烛》PPT课件(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4ad79fac6529647d26285207.png)
了大功。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 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 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 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 的品质和精神呢?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啊, 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再读一遍吧!
学完本课,你有哪些体会?
• 伯诺德一家人面对敌人, 从容、镇定、机智勇敢, 要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 神
六安市长安小学
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六安市长安小学
•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 来,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 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 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 暗了许多。
六安市长安小学
六安市长安小学
颁
奖
词
六安市长安小学
杰克: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
上就要暴露时,他急中生智端走蜡烛,
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显得那么从 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好
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颁
奖
词
六安市长安小学
杰奎琳: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
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挽救了许多人
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机智、 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
六安市长安小学
1、半截蜡烛特殊在哪里呢?
2、课文围绕半截蜡烛讲了 一件什么事情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并思 考: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 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 “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 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 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 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 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 前来搜查的德军。
第6课《半截蜡烛》PPT课件(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
![第6课《半截蜡烛》PPT课件(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709fc250066f5335a8121de.png)
一罐水
六安市长安小学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 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 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 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 第3——7自然段。
六安市长安小学 一罐水 100 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 100 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 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 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 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 ,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 ,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 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 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 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 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 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 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 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 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缓缓地 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缓缓地 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 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 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 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 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 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 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 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哩。 。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哩。
苏教版六下—6.半截蜡烛 第1课时【优质课件】.pptx
![苏教版六下—6.半截蜡烛 第1课时【优质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1e2643cff00bed5b9f31d5a.png)
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02
字词学习
易读错字
灯芯( xīn )
学习生字
jié 截
结构:半包围
音序:J 部首:戈
组词:截断 截获 造句:我军阻截住进入我领空的不明飞机。
学习生字
nuò 诺
结构:左右
音序:N 部首:讠
组词:诺言 许诺 造句: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部分(第 6、7 自然段) 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的关头借上楼睡觉,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
烛,成功地保住了秘密和全家人的性命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同学们,下节课见!
趣味引入
在这些词句中,有的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也有 的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还有的借蜡烛诉离别 之情。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围绕蜡烛展开,讲述了一个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感人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半
截蜡烛会关系到法国一家三口的生死存亡以及一场重要战争 的胜败?快到课文中看一看,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学习生字
ma 嘛
结构:左右
音序:M 部首:口
组词:干嘛 是嘛 造句:你最近几天在干嘛,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的。
学习生字
tī 梯
结构:左右
音序:F 部首:木
组词:梯子 楼梯 造句:发一次脾气,就等于在进步的梯子上倒退一步。
多音字
露 lù(暴露 露水) lòu(露面 露出) qiáng(强大) 强 qiǎng(勉强) jiàng(倔强) tí(提水 提高) dī(提防 提溜)
03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 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 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 第二部分(第 3 自然段) 写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了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伯诺 德夫人急中生智,点燃了油灯,吹熄了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 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 写德军又重新点燃了蜡烛,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半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 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 反法西斯力量为一方进行的全球规 模的战争。结果反法西斯的世界人 民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一课时
读准字音
jié nuò xī chú xīn ma tī
截
诺
熄
厨
芯
嘛
梯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 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 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 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静。
小练笔: 小练笔: 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了最后一级 楼梯时,蜡烛灭了,”请你续写故事, 看看能有几种结局。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 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
生命悬于一烛
伯诺德夫人: 伯诺德夫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 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 把蜡烛吹熄。
1.为什么伯诺德一家的主意都很绝妙? 2.为什么说“危机似乎过去了”?
伯诺德看似自然轻松礼貌的语言, 伯诺德看似自然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他 应对德军的机智和镇定。但危机并没有过去, 应对德军的机智和镇定。但危机并没有过去, 随着时间的流失,危机随时会到来, 随着时间的流失,危机随时会到来,必须做出 新的办法。 新的办法。
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 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
探究的问题:
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 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 秘密情报, 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 却令人窒息的斗争。 却令人窒息的斗争。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 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 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 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 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 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 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 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9月-1945年9月)是迄今为止,人类 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 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他们满怀浓浓的爱国情怀, 他们满怀浓浓的爱国情怀, 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 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 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 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 拯救了全人类! 拯救了全人类! 挽救了世界文明! 挽救了世界文明! 热血筑英魂, 热血筑英魂, 生命塑丰碑, 生命塑丰碑, 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 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
试画出课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图。
闯进德军点燃蜡烛【突然紧张】—端走蜡烛点燃 油灯【危机暂时消除】—烛芯从新燃起【危机重 现】—端走蜡烛【危机即将消除】—夺回蜡烛 【危机再现】—烛焰摇曳,灯光微弱【危机就在 眉睫】—烛台端上楼【危机彻底消除】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第二课时
挑选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或段,读给大家听。 挑选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或段,读给大家听。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2)伯诺德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 递工作。 第二段(3)三个德军闯进家门,伯诺德点燃油 灯,取走蜡烛,缓解危机。 第三段(4~5)蜡烛又被点燃,杰克想借抱柴端 走蜡烛,被德军制止了。 第四段(6~7)在这万分危急时刻,杰奎琳借睡 觉端走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家人性命。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瞧 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内心独白
机智、 机智、镇静
杰克: 杰克: 杰克是怎样做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 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 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 火吧。”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 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 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 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内心独白 机智、 机智、从容
3.为什么伯诺德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 狼般的眼睛盯着蜡烛?
这反映了伯诺德一家此时此刻的心理:紧张、 这反映了伯诺德一家此时此刻的心理:紧张、 无奈。 无奈。
4.哪些词语反映出小女儿杰奎琳的机制 和勇敢?
5.试画出课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图。
闯进德军点燃蜡烛【突然紧张】—端走蜡烛点燃 油灯【危机暂时消除】—烛芯从新燃起【危机重 现】—端走蜡烛【危机即将消除】—夺回蜡烛 【危机再现】—烛焰摇曳,灯光微弱【危机就在 眉睫】—烛台端上楼【危机彻底消除】
【欣赏】 欣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 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伯诺德夫 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
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 是怎样做的呢?
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 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 伸手端起”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写 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 一个“厉声喝道” 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一个“厉声喝道”, 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 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接着课文写出了杰克失 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 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 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 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紧接着一句对蜡 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 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心 提到了嗓子眼上” 提到了嗓子眼上”,进一步写出了屋内气氛愈加紧 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 张,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 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 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 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 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 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①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 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一 字和“不惜代价” 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 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 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也可见保住秘 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 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 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 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 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 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 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 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使两个 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 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才 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杰奎琳: 杰奎琳:
娇声 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 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 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吗?”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 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聪明、可爱、善于观察、 聪明、可爱、善于观察、镇定
奖章应该给谁呢?
• 伯诺德夫人 • 杰克 • 杰奎琳
颁 奖
词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机 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 显得那么从容, 显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 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谈谈你理解的本文优点。 谈谈你理解的本文优点。
通过文中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 腻描写,刻画出人的心理活动。
课文题目《半截蜡烛》,你觉得用 这样的题目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这“半截蜡烛”是一个关 键,它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课文情节就是围绕这“半截蜡烛”来展 开的。因此,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 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 人。)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 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 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 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 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 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 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有力地衬托出了他们的 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 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小杰克想出 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 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伯 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小 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 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 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 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表 情是那样天真可爱, 情是那样天真可爱,“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 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理由是那样的不露破 绽,“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 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地 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 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愚蠢的侵 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 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天真烂漫似乎不谙世 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 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多么惊心动 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 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 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 反法西斯力量为一方进行的全球规 模的战争。结果反法西斯的世界人 民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一课时
读准字音
jié nuò xī chú xīn ma tī
截
诺
熄
厨
芯
嘛
梯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 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 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 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静。
小练笔: 小练笔: 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了最后一级 楼梯时,蜡烛灭了,”请你续写故事, 看看能有几种结局。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 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
生命悬于一烛
伯诺德夫人: 伯诺德夫人: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 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 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 把蜡烛吹熄。
1.为什么伯诺德一家的主意都很绝妙? 2.为什么说“危机似乎过去了”?
伯诺德看似自然轻松礼貌的语言, 伯诺德看似自然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他 应对德军的机智和镇定。但危机并没有过去, 应对德军的机智和镇定。但危机并没有过去, 随着时间的流失,危机随时会到来, 随着时间的流失,危机随时会到来,必须做出 新的办法。 新的办法。
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 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
探究的问题:
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 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 秘密情报, 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 却令人窒息的斗争。 却令人窒息的斗争。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 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 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 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 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 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 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 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9月-1945年9月)是迄今为止,人类 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 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他们满怀浓浓的爱国情怀, 他们满怀浓浓的爱国情怀, 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 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 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 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 拯救了全人类! 拯救了全人类! 挽救了世界文明! 挽救了世界文明! 热血筑英魂, 热血筑英魂, 生命塑丰碑, 生命塑丰碑, 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 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
试画出课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图。
闯进德军点燃蜡烛【突然紧张】—端走蜡烛点燃 油灯【危机暂时消除】—烛芯从新燃起【危机重 现】—端走蜡烛【危机即将消除】—夺回蜡烛 【危机再现】—烛焰摇曳,灯光微弱【危机就在 眉睫】—烛台端上楼【危机彻底消除】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第二课时
挑选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或段,读给大家听。 挑选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或段,读给大家听。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1~2)伯诺德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 递工作。 第二段(3)三个德军闯进家门,伯诺德点燃油 灯,取走蜡烛,缓解危机。 第三段(4~5)蜡烛又被点燃,杰克想借抱柴端 走蜡烛,被德军制止了。 第四段(6~7)在这万分危急时刻,杰奎琳借睡 觉端走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家人性命。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瞧 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内心独白
机智、 机智、镇静
杰克: 杰克: 杰克是怎样做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 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 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 火吧。”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 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 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 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内心独白 机智、 机智、从容
3.为什么伯诺德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 狼般的眼睛盯着蜡烛?
这反映了伯诺德一家此时此刻的心理:紧张、 这反映了伯诺德一家此时此刻的心理:紧张、 无奈。 无奈。
4.哪些词语反映出小女儿杰奎琳的机制 和勇敢?
5.试画出课文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图。
闯进德军点燃蜡烛【突然紧张】—端走蜡烛点燃 油灯【危机暂时消除】—烛芯从新燃起【危机重 现】—端走蜡烛【危机即将消除】—夺回蜡烛 【危机再现】—烛焰摇曳,灯光微弱【危机就在 眉睫】—烛台端上楼【危机彻底消除】
【欣赏】 欣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 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伯诺德夫 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
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 是怎样做的呢?
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 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 伸手端起”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写 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 一个“厉声喝道” 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一个“厉声喝道”, 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 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接着课文写出了杰克失 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 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 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 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紧接着一句对蜡 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 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心 提到了嗓子眼上” 提到了嗓子眼上”,进一步写出了屋内气氛愈加紧 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 张,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 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 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 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 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 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①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 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一 字和“不惜代价” 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 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 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也可见保住秘 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 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 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 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 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 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 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 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使两个 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 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才 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杰奎琳: 杰奎琳:
娇声 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 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 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吗?”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 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聪明、可爱、善于观察、 聪明、可爱、善于观察、镇定
奖章应该给谁呢?
• 伯诺德夫人 • 杰克 • 杰奎琳
颁 奖
词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蜡烛,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但懂事、机 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 显得那么从容, 显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 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谈谈你理解的本文优点。 谈谈你理解的本文优点。
通过文中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 腻描写,刻画出人的心理活动。
课文题目《半截蜡烛》,你觉得用 这样的题目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这“半截蜡烛”是一个关 键,它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课文情节就是围绕这“半截蜡烛”来展 开的。因此,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 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 人。)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 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 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 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 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 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 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有力地衬托出了他们的 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 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小杰克想出 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 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伯 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小 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 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 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 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 ;表 情是那样天真可爱, 情是那样天真可爱,“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 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理由是那样的不露破 绽,“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 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地 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 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愚蠢的侵 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 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天真烂漫似乎不谙世 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 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多么惊心动 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