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考试重点(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音乐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远古

(一)名词解释

1.陶埙:用陶土制作的圆形或者橄榄形的吹奏乐器。内空,外有吹音孔、按音孔。

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山西太原义井村遗址……

2.骨笛: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贾湖骨笛”):猛兽骨制成,共出土25支。

(二)问答题

考古发现我国远古时期有哪些乐器?它们在音乐史上有什么价值?

①乐器有:陶埙、骨哨、骨笛、陶钟、陶鼓、陶角;

②价值:贾湖骨笛的发现证明了9000年前中国音乐文明的起源;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乐器,标志着中国乐器史的开端;贾湖骨笛1200的历史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代先民的音乐文化。

第二章夏、商、西周

(一)名词解释

1.雅乐: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所说的雅乐,是指西周以来礼乐制度中的音乐。

2.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其音乐活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

②繁复的音乐礼节

3.六代乐舞:

被儒家封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皇帝之乐《云门》以祀天神

尧之乐《大咸》以祭地示舜之乐《九韶》以祀四望

禹之乐《大夏》以祭山川

商之乐《大濩》以享先妣

周之乐《大武》以享先祖

4.大司乐:

西周时建立的宫廷音乐机构,其机构负责人“大司乐”的职能——

①掌管宫廷音乐活动——即宫廷音乐机构

②掌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培养王、贵族子弟的音乐学习

“世子”、“国子”——相当于音乐学校

5.八音:

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来划分的,其中包含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6.十二律:

在西周时产生,其中包括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二)问答题

1.周代礼乐制度有哪些特点?

①等级化的音乐制度:

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音乐有相应的规定

舞队编制:“佾”——方阵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左传·隐公五年》

乐队使用:“县”——通“悬”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礼·春宫宗伯》

②繁复的音乐礼节

对内容、乐舞、宫调、乐器都有规定

2.简述商、周时期的音乐教育。

产生了音乐机构:大司乐

负责人:大司乐

职能:①掌管宫廷音乐活动——即宫廷音乐机构;②掌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培养王、贵族子弟的音乐学习。“世子”、“国子”——相当于音乐学校

第三章春秋战国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诗经》音乐:

我国第一部歌词总集、音乐总集、全部入乐演唱

2.《楚辞》音乐:

“楚辞”:战国时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后成为一种诗的文字形式。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依据民间歌调填辞的诗作。

代表作:《九歌》、《天问》、《招魂》3.《成相篇》:

作者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是今存最早的说唱作品的底本。

4.双音钟:

每件钟的正鼓部(及隧部)和侧鼓部(即鼓部)能分别奏出相距大三度或小三度两个音。

5.三分损益法:

“凡起五音者,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忆事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三分而去乘,适足以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而去乘,以是生角。”

(二)问答题

1.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1)音乐特点:①形制:共65件,含一件鎛钟,分3层悬挂,钮钟和甬钟;②音域:5个八度;③律制:复合律制,三分损益律和纯律结合,十二律齐全,可旋宫转调;④双音钟:正鼓部、右鼓部呈三度;⑤学术价值:钟上刻有2800多个乐律学铭文(2)历史价值:①它是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的最大一套编钟,数量多,编制复杂;②它证实了我国2000多年前双音钟的出现;③钟上的大量乐律学铭文是历史文献所没有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曾侯乙编钟的乐学理论有哪些特点?

其乐学理论是“之调式”体系。即以“某律为宫之某音”的称谓法,与《周礼·春宫》所载“为调式”称谓不同。

3.简述孔子的音乐观?

(1)音乐技艺:善唱歌,会击磬,学琴于师襄

(2)音乐评论: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与教育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音乐主张:

①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主张礼、乐治国——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与灵魂②“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③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美矣,未尽善矣。”

④提倡雅乐、古乐,反对郑声、新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4.简述《乐记》的主要音乐思想内容?(1)核心内容:系统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

(2)主要观点:

①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

代表论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②音乐与政治:密切联系,音乐反映政治状况、社会风气

代表论述:

“审政以知乐”

③音乐的社会功能:端正社会风气,是社会和谐,礼乐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

代表论述: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第四章秦、汉音乐

(一)名词解释

1.汉乐府:

乐府始建于秦朝,汉武帝扩建,兴盛于汉代

职能:广泛采集民间歌谣、民间音乐舞蹈,加工配乐,编曲填词,研究音乐理论,演唱、演奏,例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作用:促使民间音乐蓬勃发展,主管是是为适应统治阶级在宫廷的享乐需要,客观上保存、保护了民间音乐。

2.《广陵散》:

(1)时间:东汉末年产生

(2)内容:“聂政刺韩王”的悲壮故事,戈矛杀伐之气

(3)规模:45段

(4)流传:魏晋,嵇康“从此《广陵散》绝矣”

刊印于明代《神奇秘谱》——我国最早的古琴谱

3.琵琶:

圆形音箱琵琶——阮咸(阮),由“鼗鼓”发展而来,圆盘、直柄四弦

梨形音箱琵琶——琵琶

4.箜篌:

卧箜篌——类似琴瑟,又如琵琶一般用拨来演奏的乐器

竖箜篌——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原出于古代西亚的亚述地区,后往东流传是中国的竖箜篌,往西流传就是希腊的竖琴。

5.京房六十律:

京房:西汉律学家,第三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生黄钟”的人;发现了以管定律的缺点,提出以弦代管定律的主张。

六十律:用三分损益法产生十二律后,继续往下生至六十个律。

(二)问答题

相和歌与相和大曲的艺术特点。(1)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流行于北方)

相和歌的高级形式:相和大曲——大型歌舞套曲

结构:艳—曲—趋(或乱)三段结构(引子—主体—尾声)

(器乐—歌唱—舞蹈)

(散板—中板—快板)

(2)相和大曲:平调、清调、瑟调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音乐(一)名词解释

《碣石调·幽兰》:

现存最早的,唯一的琴曲文字谱,今5000字

文字谱:记录琴曲的专用乐谱,记录左手按弦位置,有收入和弹奏,“指位谱”体系。

南朝丘明传谱,清末学家杨守敬在日本发现,外交家黎庶昌收入《古逸丛书》

“碣石调”——曲调形式

“幽兰”——乐曲的内容

音调来自汉代民歌《陇西行》,又名《步出夏门行》。

(二)问答题

1.简述清商乐的来源及其艺术特点。(1)来源:魏晋时期,相和歌迁到南方与江南民间音乐一起统称为清商乐。

(2)组成:

①吴歌:即吴声歌曲,长江下游,以首都建邺(今南京)为中心地带的民间音乐;

②西曲:即“荆楚西声”,汉江流域(如江陵、襄阳)的民歌。

(3)演唱形式:徒歌——“被诸管弦”(“被”通“披”,覆盖)

(4)音乐结构:除主体部分外,前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