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摘要: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对学生起到长期监督和教育的作用,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提高自我的约束能力,而且对弘扬诚信之风,完善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中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树立观念、制度建设系统、环境系统三方面来谈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档案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为人处事的一项基本原则。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不仅对学生起到长期监督和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发展,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提高自我的约束能力,净化校园氛围,而且对弘扬诚信之风,完善大学生市场就业机制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中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因此,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不仅是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国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提出了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建设诚信社会的指南。
诚信,是人类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
诚信涉及伦理道德,也涉及法律经济。
坚持诚实守信,鞭挞见利忘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和谐社会应是诚信的社会,诚信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工程。
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举措。
总结近年来众多院校的实践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有很多方面需做进一步的探索、完善。
一、树立正确大学生诚信档案观念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绝大多数高校从成本与效益考虑,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上还没有行动,缺乏真正的内驱力。
即便业已建立的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相互之间缺乏互联互通等问题,甚至留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限制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树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学校管理之需观念,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其核心功能就是育人,这既包括对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素质教育。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掌握大学生的诚信度,从而能够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各异的素质教育。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平安校园的需要。
第一,学校要树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服务意识。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服务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要回归到教育的最初目标,即“育人”。
要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分数化,淡化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一门普通文化课的倾向,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与实施也必须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住促进学生成长的根本目的,要由“管人”转化为“育人”。
要注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自律。
同时,特别增强档案管理者服务意识。
第二,树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学生自身发展之需观念。
作为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完全
发育成熟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也处于不成熟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是否能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通过正确的自我定位来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正是满足了这一要求,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正确的评价自我和自我定位,而且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感体现。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为大学生积累人生财富,铸就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竟争力。
因为诚信作为一种品德,不再是单纯的人格要求,它更直接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长远利益。
二、制度建设系统
(一)大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记录作为其学生档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补充。
将学生入学时的学籍档案作为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是一种有效途径。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以前就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随着校园生活的开始,档案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
在档案中再加上个人诚信记录的内容,这样既符合我国国情,实行起来比较容易。
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增加个人诚信记录的内容,是对大学生个人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指大学生在常规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能够真实反映学生信用状况的,而且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信用记录,它的内容包含了大学生入学前后从学习、生活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证明其诚信程度的“原始凭据”。
大学生诚信档案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泛,主要包括:第一,大学生的自然状况,包括大学生个人自然背景信息与学籍管理信息。
这一类信息是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与利用的基础性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这一类信息是反映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期间最基本的经济信息,也是反映其经济方面信用状况的最基本信息。
第三,大学生一惯的品行情况,这一类信息主要用于评估学生的品行,作为评估其信用水平的一个依据。
第四,大学生的贷款情况,众所周知,解决大学生还贷率低的问题是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的初衷,因此大学生贷款信息是必备的且需详细记录的内容。
第五,大学生毕业后信息,此类信息是对毕业生实行有效跟踪管理的需要,必须予以记录。
大学生诚信档案除了一般信用档案的特点外,还包括一些自身的特点。
最主要的就是系统性,大学生信用档案由于大学生本身的特殊和复杂性,促使其内容较复杂、来源更为广泛,牵涉到大学生入学前后所形成的全部与信用相关的信息记录,这些信用信息彼此关联,构成了个人信用的系统记录。
其次是动态性,大学生在校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间不断有新情况和新信息材料产生,鉴于此,大学生信用档案要不断进行扩充,及时进行信息的整合与裁减,体现出大学生信用档案形成过程的动态性。
再者就是凭证性,大学生信用档案是大学生在履约过程中产生的,代表大学生信用状况的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具有凭证作用。
当然了还有其公开性,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的目的就在于可以让相关机构通过查阅信用档案了解大学生个人的信用状况,方便相关部门决定是否对大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以及进行其他各方面的相关决策。
但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公开性并不是无限制的公开,不论哪种方式的利用都有一定的使用权限,与利用者利用范围无关的个人隐私是不得任意查阅的。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以教育部为大学生诚信档案法定的管理主体,由教育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并且在全国确定统一档案内容标准,统一评价标准(在这标准下,可以根据地方特点,作稍微调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教育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更具有权威性、公正性。
同时,由地方党委高校工委负责宏观上的协调、指导,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高等学校实行党政统一领导,在高等学校已有的大学生管理机构或纪律处分委员会中设立大学生诚实信用监督委员会,领导并
管理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对诚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大学生诚信监督委员会由学校分管大学生工作的领导和主管大学生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毕业办、财务处、档案馆(室)的领导组成。
在各二级学院建立相应大学生诚实信用监督委员会,形成垂直分层管理体系。
它们主要职责是:组织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理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诚实信用相关事实的表扬和举报;确定大学生的诚信等级和考核评语。
1.信用档案的收集:将学生已签订的诚信承诺书、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有关记录学生信用行为的材料集中收集到档案室。
信用档案的收集要连续不断地进行,除了一般收集外,还要采用来源定向收集或追踪收集等方法,确保信用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
2.信用档案的鉴定:信用档案的鉴定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直接涉及个人信誉问题,必须谨慎从事。
鉴定时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和科学认真的态度,绝不可草率从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整套、严密的鉴定工作制度;鉴定者要遵循严格的鉴定程序,尤其是在对待记载学生的不良信用记录的信用档案,更要谨慎处理,严禁弄虚作假的材料进入档案,以确保信用档案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信用档案的整理:由于信用档案来源复杂,形式多样,组成材料具有动态性,如不及时加以认真科学的分类整理,我们建立信用档案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因此,必须对信用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排列,根据信用档案构成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排序、编目、装订或装入档案盒保管,使整理过的信用档案,系统完整、编排有序、查找方便。
4.信用档案的保管:信用档案与学生档案统一集中在档案室保管,建立完善的检索体系。
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学生的每次还款期限到来时的还款情况和其他守信情况及时更新。
5.信用档案的利用:我们建立信用档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服务,通过提供信用档案使社会各界相关的利用者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为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做好信用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一方面,配合学校各部门,将学生信用档案信息全部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信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有关方面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学生信用状况提供有效服务。
另一方面,逐步把信用档案的相关信息及时输入电子计算机,建立共享性的诚信档案信息数据库,这样可以方便利用者进行联机检索和网上查询,大大加快查询速度,而且可以做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诚信档案的作用。
(三)大学生诚信档案评价
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按照大学生诚信档案材料记载的情况,由大学生诚信监督委员会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科学地划等级,设立优良行为信息记录、不良行为信息记录和严重不良行为信息记录,以此作为学校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进行教育指导的依据。
具体评价标准是:诚信记录优良或无不良诚信记录的大学生诚信等级为A等;有不良诚信记录(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诚信缺失事实)的大学生诚信等级为B等;存在严重诚信问题(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诚信缺失事实)的大学生诚信等级为C等。
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指标:
(1)学生学习诚信评价学生学习诚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课堂纪律。
《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书中应包括“遵守课堂纪律”。
2)有无抄袭作业行为。
以上两项由任课教师记录、打分,在学期末交班级辅导员,辅导员汇总、记录,报系学生诚信档案部门备案。
3)有无考试作弊行为。
(2)学生经济诚信评价学生经济诚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是否按时返还助学贷款。
2)是否恶意拖欠学费。
3)贫困证明是否属实等。
(3)学生生活诚信评价学生生活诚信主要可包括三方面内容:1)有无盗窃、欺诈行为。
2)是否向人借物、借款后不还。
3)是否隐瞒严重传染病等。
(4)学生择业诚信评价学生择业诚信方面主要包括:1)是否在求职履历、材料上作假。
2)是否履行合理的就业合同。
3)是否有随意违约行为等。
根据指标,先通过学生自评、班级测评、辅导员测评、系测评,综合以上测评情况,院、校大学生诚信监督委员会综合以上测评做出最后确定大学生的诚信等级和考核评语,并即时输入高校诚信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化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旧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了。
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取向信息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也应当成为此项改革的主要取向。
伴随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取向信息化,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取向信息化。
1.建立并完善高校诚信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一个优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才能合理、高效地利用诚信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才能将诚信档案的日常管理通过计算机实现。
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将人事档案数据处理、业务管理集成于一个办公平台,档案管理也由传统的纸质载体拓展到现代化的电子载体上来。
2.建设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由于目前校园网的普及和高校的高科技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实力雄厚等因素的存在,为高校诚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极为关键的物质基础、技术保障以及良好的网络环境。
为此,在现有校园网平台的基础上搭建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既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建立起以诚信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为核心、以诚信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服务手段的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通过该网站将档案信息服务直接面向用户,形成用户与诚信档案信息馆藏者———高校档案馆(室)之间良好的互动,将是建立和健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同时在网站开设对于诚信信息留言版,受理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诚实信用相关事实的表扬和举报。
对于信息正确性监督与投诉。
在网站建设过程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的安全机制,诚信档案信息涉及个人机密,而目前电子文件在网络上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存在遭受外部“黑客”攻击、“电子邮件炸弹”的轰炸、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内部网络上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等等不安全因素,为此,安全保密设计是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络化中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必须从进口、传输、使用三方面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防止外部攻击可以采用防火墙、网络安全检测、安全代理等技术实现,防止内部成员泄密则可通过采用多级权限和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以及数据加密技术等措施来实现信息安全存放。
第二:根据诚信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各种信息资料的密级进行严格界定,按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数据和信息授予利用单位、利用部门、利用者不同的使用权限,利用者在网站被授予权限后拥有查看权,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全国诚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既方便了利用者,提高了诚信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又实现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第三: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的日常管理,高校诚信档案信息网站建立后,管理和维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并常抓不懈。
要做到:①不断完善网络服务,拓展诚信档案的收集范围,完善诚信档案材料,并推进档案信息服务逐步社会化;②网站内容及时更新,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工作动态和档案信息;③定期备份网站数据,以便数据丢失后可以及时恢复。
(五)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建立学生诚信的激励机制,大学生诚信档案中记载的情况,作为大学生入党,参加各种评优、评先,免试推荐研究生,申请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诚信优良或无不良诚信记录的大学生毕业时由所在教育部颁发《诚实守信证书》。
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监督机制。
针对大学生在道德实践、经济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活
动中可能出现的失信行为,应用过程管理的方法加以监督管理,不断矫枉过正。
一是制度监督,对学生在学习活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通过现有的校纪校规进行监督,通过对失信行为的处罚来纠正学生的诚信行为。
二是舆论监督,对学生在道德实践、人际交往中的严重失信等行为,通过舆论渠道进行曝光,对诚信行为通过媒体进行表彰,从而用舆论监督来唤起人的道德共鸣,在校内形成一种“诚信至上”的良好风气。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制度。
高校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为了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向上,一般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各类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在评比各类奖项时,可以根据个人信用档案的情况,对那些确有失信行为的,采取一票否决的方式,取消其各类评奖资格。
目前,高校中发展党员的比例相当高,学校各级党组织在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既要考察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也要考察其诚信记录,把好组织发展的源头。
同时,失信行为做必要纪律处分。
公开学生信用档案信息,并将诚信状况与就业问题联系起来。
如果学生的档案里有诚实守信的履约记录,这笔无形资产对于他今后的消费、工作、创业、出国、升迁都有利。
如果他丧失信用,信用档案里有负面信息,用人单位、各家银行、各个机构在受理有关他的资料时,只要上网查询他的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证明、信用情况等一览无遗,那么在求职、办理信用卡、各种贷款等社会活动方面,都会遭到难以逾越的阻力。
这样既惩戒失信者,震慑失信行为,同时有助于保护真正守信者。
(六)制度建设注意事项
1.强化法律法规与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制度是行为得以规范的保障,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实施标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从法规方面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做出规范,大学生诚信档案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不仅体现在法规数量上,更体现在各法律法规内部是否和谐统一、形成体系,从而发挥规模效应和系统功能。
2.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学生诚信体系建设。
学生诚信档案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将促进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
3.抓好队伍建设大学生诚信档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辅导员、教师、学生、各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队伍的广泛性为诚信档案的全面与客观性提供了重要前提。
如何发挥这支队伍中各部分人员的作用是队伍建设的关键。
实践探索的经验表明,明确分工、加强考核、善用激励可以成为队伍建设的三个支撑点。
职能部门负责出台相关制度、政策、方案,并负责指导与考核;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生,落实档案各项内容要求,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做好诚信项目纪录,调动学生参与诚信档案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积极提供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学生诚信信息,如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与考试中的诚信状况等;学生可以以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建立自律自查组织,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在诚信教育与档案建设中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在考核工作中,要注重考核指标的细化与落实,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所谓过程考核即考核中要看做过哪些具体工作,结果考核即工作成效(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率、诚信教育与诚信档案建设工作的获奖情况等)。
考核结果应与部门、个人评优相结合。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化物先化人”,高校要全面实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先要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干部队伍。
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些政治思想过硬,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既熟悉档案业务知识和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又懂得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充实到我们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高校档案部门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倡在工作学习中注意吸收融会情报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管理学、自动控制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努力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