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 古诗教学

合集下载

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一等奖3篇

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一等奖3篇

1、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一等奖活动目标1. 认识“一到十”十个数字。

2. 欣赏和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3. 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一到十”和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教学图画、一到十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大小写的)活动过程一、听古诗《一去二三里》1、听老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2、讨论:你们听到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师引导孩子说出“一到十”这些数字)二、和数字做朋友出示“一到十”的数字卡片1)请认识这些数字的小朋友大声的读出来。

(注意多鼓励孩子)2)好朋友手拉手。

找到你的.好朋友与他拉拉手或问声好。

(孩子拿着大写的数字卡片找到相应的拿着小写卡片的朋友)三、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1、引导孩子看图画,理解诗的内容。

2、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四、指导朗诵1、教师朗读,学生轻声跟读。

(不强迫孩子跟读)2、孩子大声的跟读。

3、老师和孩子一起配上简单的动作朗读诗歌。

2、一去二三里古诗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二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认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

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数字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的古诗读的真棒!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奇妙的诗,宋代诗人邵康节把十个数字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致力于体现新课程的这些理念:识字教学时结合儿童熟识的生活材料、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识字资源;力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化、开放化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它。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2、看图。

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10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10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10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

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二【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

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2022-12-15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和写字.【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察画面,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2,揭示课题.3,教师读课题,结合实例解释"里".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2,图文结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同桌互帮互学.三,朗读感悟1,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结合图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四,学习生字1,读一读: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准"二,三,四,十".2, 认识田字格:⑴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小格.⑵读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3,指导书写"一":⑴介绍笔画名称"横".⑵范写"一",边讲述书写要领.⑶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五,实践活动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我会认:⑴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⑵做找朋友游戏.2,我会记:⑴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⑵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3,我会用:⑴用生字说词语或句子.⑵看图选字填空:( )朵花( )只鸟( )本书( )个人⑶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本课的生字二,指导书写"二,三"1,回顾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2,观察课本中田字格的范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定,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三,扩展活动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㈠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词语运用:设计一些填空、改写等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或句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课堂提问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促使他们思考。
-课后辅导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诗人看到的景色美吗?”“你们能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基本知识。
1.诗句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一去”、“二三里”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4.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性改进措施提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 度,增加一些辅助性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 。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为 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同时,鼓励学 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古诗背景介绍
《一去二三里》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 首代表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诗词解析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表达的主题思想, 如离别之情、自然之美等,培养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
详细解读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 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朗读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或个别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朗 读水平。
诗意描绘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乡村的美丽景象,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在乡村漫步的经历或感受,与古诗中的情感产 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04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观察记录
学生参与度
01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于老师的提问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氛围
02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频繁,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和记忆。
知识点掌握情况
03
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从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处与低处的关键所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这篇识字课文美妙地把一至十数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肯定有着异样的新颖感,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老师的确定;也有大部分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得“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美妙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味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请小伙伴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觉?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比: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知大家本身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5、老师范读(配乐朗诵):小伙伴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6、交流感受7、课间操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伙伴,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10篇】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10篇】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10篇】篇一:《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识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但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1、提出朗读要求:小朋友一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准确,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遇到不会拼读的可向附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辅差。

3、了解学生读童谣情况:谁会读童谣了?⑴指名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听,要特别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别是“烟、村、亭、四、十”等)⑵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识生字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顺序认读带音节数字:利用课件有顺序地出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顺序读去音节数字: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朋友游戏:规则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

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⑴组词比赛: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组成很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1.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背景、作者和基本意义;2.理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和情感表达;3.通过朗读和模仿古诗,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1.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文字版;2.视频或音频播放设备;3.班级教学板书。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于“古诗”的认识和兴趣。

2.让学生发言,询问他们觉得什么样的内容符合古诗的标准。

3.2 学习1.对于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背景、作者、意义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该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和特点等。

2.播放《一去二三里》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听一遍,初步感受该古诗的韵律和诗意。

3.教师逐句解读该古诗,在讲解的时候要配合板书,并引导学生理解该古诗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4.教师反复播放该古诗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和模仿古诗的语调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3 练习1.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安排小组分别背诵《一去二三里》的每一句话,然后整齐的朗读出来。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练习次数,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古诗。

3.4 总结1.教师可通过提问形式,让学生回忆古诗的内容和意义,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2.教师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学习古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并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本堂课主要通过讲解、朗读、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现。

通过巩固课后作业,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对于该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得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得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仅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1、提出朗读要求:小伙伴肯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精准,特殊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碰到不会拼读的可向相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察辅差。

3、了解同学读童谣情况:谁会读童谣了?⑴指名读,其他小伙伴认真听听,要特殊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殊是“烟、村、亭、四、十”等)⑵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得生字师小伙伴真能干,通过本身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次序认读带音节数字:利用课件有次序地显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次序读去音节数字: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伙伴游戏:规定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

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⑴组词比赛: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构成许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或小剧场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古诗,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相关作业。
2.教学方法设想: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古诗的意境。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利用教具、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此外,我还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抄写《一去二三里》并背诵,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创作一首小诗等。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古诗《一去二三里》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生字词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抄写作业:请同学们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并标注出生字词。通过抄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诗句,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2.朗读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每组需要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并尽量表现出诗句中的意境。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对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如诗句的意境、生字词的记忆等。同时,我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醒他们在课后加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2.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背诵《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诗歌中的场景;•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三、教学准备1.《一去二三里》诗歌原文及音频;2.课件或黑板;3.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场所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

2. 学习诗歌(20分钟)•将《一去二三里》的诗歌原文展示在课件或黑板上,并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朗读。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逐句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每一句诗歌,特别注意语音语调。

3. 合作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诗歌段落进行合作朗读。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确保诗歌朗读准确、流畅。

•鼓励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4. 想象表现(20分钟)•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描述,想象诗歌中的场景(一去二三里)。

•学生可以用画图、写字或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想象。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

5. 反思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诗句,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一去二三里》诗歌背诵并录音,可选用手机或录音笔。

•学生可以自行选取诗歌中的一段或全部来朗读。

六、课堂延伸•鼓励学生从其他儿童诗歌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进行朗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儿童诗歌,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提高了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学生通过想象表现,提升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赏析能力。

在课堂延伸中,学生有机会创作自己的儿童诗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023年最新-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年最新-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在诵读中感悟——《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并会书写笔画“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学生准备好语文书、同步阅读、课堂作业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10个生字1、板书1至10十个数字: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一起大声地和他们打声招呼吧!(生齐读)⑴让我们再轻轻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生齐倒读)2、出示一至十十个数字:⑴这节课,唐老师把这十个数字的好朋友请来了。

瞧,你会读吗?(在数字下贴上相应的生字卡片)生自由读。

⑴谁来读一读?⑴小老师领读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打乱顺序领读⑴读了这10个汉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3、师1至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翻开语文书,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

2、请小朋友在诗中找到这10个数字,圈一圈,拼一拼。

3、再拼拼读读,想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一”的变调)指导朗读第一句:这一句诗中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学习生字“去”、“里”。

4、把你会读的诗句读给大家听,集体正音。

5、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6、出示课件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与我们这首诗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回答,自主图文对照,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

)7、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桌配合,一人读,一人指出相应的图。

8、教师范读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感受。

9、看着这幅图,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

注意了,读完题目要停留一下再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10、鼓励背诵小山村真美啊,小朋友愿意把这首诗背下来吗?三、指导书写1、回忆田字格小朋友,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么生字的家在哪儿?(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一去二三里》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一去二三里》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一去二三里》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语言朗读出古诗《一去二三里》。

2.能理解古诗的大意,体验诗中写景描写的美。

3.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古诗《一去二三里》。

2.教具:图画、实物。

三、教学过程热身1.教师和孩子们互相问候,用温暖的语言打破孩子们的紧张和顾虑,营造课堂氛围。

导入1.展示一幅生动的图画,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思考图画中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认为这是哪里的景色呢?有哪些东西?”3.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中的内容,向他们展示实物,让他们在观察和比较中感知事物的特点和相似之处。

提出问题1.提问:“你们有没有到过旅行或者去过一些地方呢?有哪些地方?”2.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旅行的感受和见闻,将他们的想法带入到下一步活动。

欣赏古诗1.准备好诗歌《一去二三里》,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朗读,理解其中的意思。

引导孩子们反复伴读,细听其中的音韵美感。

2.让孩子们分小组记忆诗歌,通过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精神,体会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互动活动1.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古诗,并且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

2.分组欣赏不同旅游景点的图画,通过实物比较和图画欣赏,让孩子们从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感知事物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并感受不同景色中的美。

总结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再次体会古诗的美丽和感性内涵。

2.教师点评孩子们的表现,并总结今天的教学达成目标,再次鼓励孩子们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中班小朋友。

四、教学效果1.孩子们在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中感受到了美,理解了古人对于美和生活的感悟,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2.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掌握了一些语文基本技能,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3.孩子们了解了一些不同人群旅行的目的和不同旅游景点的特点,并且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增加了自己的见闻和知识。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1】一,竞赛复习导入新课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拼音朋友,你们熟悉他们么?1.出示拼音教具2同学们读的真棒,从今日开头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忙下去汉字王国里熟悉生字宝宝了。

大家有没有信念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今日就让我们学习识字一,伸出小手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大家来读一遍,1.学生自读一遍2.全班齐读(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信任确定有读得更好地,谁来给大家展现一下?)3个读(教师评价)4师范读(再来听教师读一遍,教师读得时候你要仔细听,听听教师读的和刚刚这几个小朋友读的哪里有什么不一样)6再次个读7大家都成小诗人了,教师要嘉奖一首儿歌《数鸭子》三、学习认读生字师:在这首童谣中还有一些需要我们熟悉的字,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从童谣中请出来!1请小朋友开火车来当小教师,每一个小朋友要声音嘹亮拼读一个字(小火车)2真棒!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好教师,这样你会读吗?(打乱挨次)3嬉戏:找朋友(领读两遍)4去掉拼音读四,指导生字书写师: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些生字宝宝,还有三个生字宝宝需要我们写一写!我们一起写一写好不好?我们知道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那么汉字宝宝写在哪呢?这就是汉字宝宝的家,他们的家叫田字格,1、(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田字格,我们用一首儿歌来记住它(拍手读)“田字格四方方写英雄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范写:(师手在白板上示范后再书写)“一”,这就是“一”横在田字格里就是一,边写边讲解要领:起笔稍重先顿一下,然后运笔,从左往右写在横钟线上,稍稍往上,收笔时再顿一下再往回提一下,向右稍按一下,写在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写一个)3,“二”这就是“二”就是两横,观看一下,我们写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这两横有什么不一样?二也是由横组成,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写一个)4,“三”(三有三横组成,应当留意什么?)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均匀,其次横在横中线上(写一个) 5,在课本上描红再写,教师巡察指导大屏幕比照6,大家把生字写的这么美丽,都成小书法家了(给自己鼓掌加个油吧),教师把他们放进古诗里还要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7全班齐读古诗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会读了这篇课文熟悉了十个生字宝宝,还写了三个生字,收货可真不小,明天我们连续在学习这篇课文,去熟悉更多的朋友!六《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稳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展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发动,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络,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稳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拟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入。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拟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三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的优美意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数数拍手游戏。

2, 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 学习古诗1观察挂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由近到远的顺序)2小结:这么美的田园风光都写进了一首诗,你们想读读吗3,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4,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5,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6 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7,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8, 交流感受9,课间操10, 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11, 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 指导写字1, 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 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3, 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 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把十个数字(四)全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优美的小诗,还认识十个数字的汉字怎么写,还写了"一",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