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_刘晓飞
赖氨酸发酵研究进展
发酵科技通讯第42卷赖氨酸发酵研究进展王欣许宏贤段钢(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摘要:赖氨酸是仅次于谷氨酸的第二大氨基酸,目前主要用发酵法生产。
本文从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工艺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赖氨酸发酵营养因子溶氧建模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一种氨基酸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植物中所含的赖氨酸很少,被称为植物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赖氨酸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约90%的赖氨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约5%用作食品添加剂,其余5%用作医药中间体I”。
L一赖氨酸最初是从蛋白质水解物中分离得到的,后来又出现了化学合成法和酶法,但是化学合成法使用己内酰胺和环己烯等剧毒原料,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而酶法也存在酶活不稳定,规模小和成本高的缺点。
直到1960年H本采用微生物直接发酵生产赖氨酸获得成功,才真正推动了赖氨酸生产的研究开发,直接发酵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赖氨酸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企业有长春大成集团、聊城希杰、宁夏伊品、山东金玉米、安徽丰原生化等[21,其中长春大成集团的赖氨酸生产能力已经居于世界首位。
国外生产赖氨酸的企业主要有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美国A D M公司、韩国希杰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
工业生产中最高产酸率已经提高到1809/L,提取收率也达到90%左右。
直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微生物有棒状杆菌、短杆菌、念球菌、诺卡氏菌、埃希氏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加斯酵母等。
目前国内外用于上业大生产的菌株多为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杆菌及其突变株【3】。
本文笔者主要从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发酵过程的放大与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1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1.1碳源在赖氨酸生产中,能够提供碳源的物质很多,有淀粉、糖蜜、葡萄糖、醋酸、苯甲酸、乙醇和烃类等,但是日前实现产业化的只有糖蜜、淀粉和醋酸三种原料路线。
赖氨酸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__综述)
L-赖氨酸的生产工艺研究摘要: 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并且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
本文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产方法,发酵过程中的代谢调控以及赖氨酸生产菌种的选育和生产赖氨酸的前景展望这几个方面综述了赖氨酸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赖氨酸;发酵;离子交换;菌种;超滤Abstract: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for human beings andanimals, Lysine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harmaceutical ,food and forage. At present, the fermentation is the frequently usedmethod of Lysine production . This artic stated the research evolutionfocused on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situation,production method,metabolic control and regulation and prospect of Lysine. Keywords: Lysine; fermentation; ion exchange; strain; ultrafiltration目录前言 (2)1 赖氨酸生产现状 (2)2 赖氨酸工业生产方法概述 (3)2.1 合成法 (3)2 .3 酶法 (3)2 .4 发酵法 (3)3 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工业技术 (4)3.1 生产菌种 (4)3.2 发酵 (5)3.3 提取 (5)3.4 浓缩和结晶 (6)4 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前景展望 (6)[参考文献] (7)前言赖氨酸(Lysine) 的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有L-型(左旋)、D-型(右旋)和DL 型(消旋)三种旋学异构体。
L-赖氨酸产生菌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调控的开题报告
L-赖氨酸产生菌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调控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L-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目前L-赖氨酸的生产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实现。
目前L-赖氨酸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微生物有大肠杆菌、窄带放线菌、蛇床子菌等。
然而,传统的强制繁殖高产菌株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通过产生L-赖氨酸的微生物菌株的选育和发酵条件的调控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研究现状目前在微生物对L-赖氨酸的生产方面,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生L-赖氨酸的微生物的筛选和选育。
2. 优化L-赖氨酸的发酵过程,包括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值等。
3.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和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微生物对L-赖氨酸的产生能力。
4. 利用发酵废弃物等廉价原料降低L-赖氨酸生产的成本。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产生L-赖氨酸的微生物的筛选和选育。
本研究将对已有的L-赖氨酸产生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选育,选育出高效率、稳定性好的L-赖氨酸菌株。
筛选和选育方法主要包括:对菌株的形态、生长速度等进行观测和比较,筛选具有产生L-赖氨酸能力的菌株;通过逐步筛选,获取高产L-赖氨酸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基因检测和筛选。
2. 优化L-赖氨酸的发酵过程,包括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值等。
本研究将对高效的L-赖氨酸菌株进行优化发酵条件,包括发酵介质的制备、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值等。
优化发酵条件可通过响应面法等统计方法确定影响L-赖氨酸高产的因素,以实现L-赖氨酸生产的高效率和高生产量。
3.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和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微生物对L-赖氨酸的产生能力。
本研究将结合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手段,对高效产生L-赖氨酸的微生物进行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改良,增强其产生L-赖氨酸的能力和稳定性。
4. 利用发酵废弃物等廉价原料降低L-赖氨酸生产的成本。
本研究将探讨通过利用发酵废弃物等廉价原料来降低L-赖氨酸生产的成本。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_赖氨酸的研究进展_张军华
第10卷第2期2012年3月生物加工过程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10No.2Mar.2012doi :10.3969/j.issn.1672-3678.2012.02.015收稿日期:2011-09-06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2011AA02A205)作者简介:张军华(1962—),男,山东寿光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E-mail :zhang-junhua@cofco.com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 -赖氨酸的研究进展张军华(中粮生化(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蚌埠233010)摘要: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生产L -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
L -赖氨酸生物合成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途径:二氨基庚二酸途径和α-氨基己二酸途径;分别由不同的酶进行调节,控制L -赖氨酸的合成。
笔者概述了L -赖氨酸生产方法、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中关键性酶的调节作用和国内外L -赖氨酸生产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L -赖氨酸;生物合成;酶;调控;育种中图分类号:TQ9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2)02-0073-06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L -lysineZHANG Junhua(COFCO Biochemical (Anhui )Co.,Ltd.,Bengbu 233010,China )Abstract :Fermentation was the mainly used method of L -lysine production presently.There wer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biosynthesis pathways of L -lysine :heptanedioic acid pathway ,and α-amino hexaned-ioic acid pathway.Different enzymes were used to regulate the two pathways and control the synthesis of L -lysine.In this paper ,production methods of L -lysine ,biosynthetic pathways as well as the regulations of the key enzymes ,and the research evolution of the breeding of L -lysine hyper-producer were summa-rized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L -lysine ;biosynthesis ;enzyme ;regulation ;breeding 赖氨酸(lysine )的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分子式为C 6H 14N 2O 2[1]。
赖氨酸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__综述)
L-赖氨酸的生产工艺研究摘要: 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并且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
本文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产方法,发酵过程中的代谢调控以及赖氨酸生产菌种的选育和生产赖氨酸的前景展望这几个方面综述了赖氨酸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赖氨酸;发酵;离子交换;菌种;超滤Abstract: As on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for human beings andanimals, Lysine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harmaceutical ,food and forage. At present, the fermentation is the frequently usedmethod of Lysine production . This artic stated the research evolutionfocused on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situation,production method,metabolic control and regulation and prospect of Lysine. Keywords: Lysine; fermentation; ion exchange; strain; ultrafiltration目录前言 (2)1 赖氨酸生产现状 (2)2 赖氨酸工业生产方法概述 (3)2.1 合成法 (3)2 .3 酶法 (3)2 .4 发酵法 (3)3 发酵法生产赖氨酸工业技术 (4)3.1 生产菌种 (4)3.2 发酵 (5)3.3 提取 (5)3.4 浓缩和结晶 (6)4 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前景展望 (6)[参考文献] (7)前言赖氨酸(Lysine) 的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有L-型(左旋)、D-型(右旋)和DL 型(消旋)三种旋学异构体。
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摘要:氨基酸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食品、动物饲料、保健品以及各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中常利用微生物作为宿主来生产氨基酸,传统上采用随机突变筛选高产氨基酸突变株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系统代谢工程成为开发生产氨基酸突变菌株的理想方法,研究举例说明代谢工程研究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几种促进氨基酸生产的新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氨基酸;代谢工程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随机突变来筛选和开发氨基酸生产菌株,但是这种方法常会引起基因组多余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生理上相对应的改变,因此很难进一步提高代谢产物的积累量。
合成生物学研究是在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基础上,将工程化理念应用在生物学中,定向创造新型生物产品和生物过程整体优化的新的研究方向。
在微生物中重建生物合成途径,利用其代谢工程进行发酵生产高价值化合物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系统代谢工程以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方法为基础,成为解决传统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些氨基酸生产商也已经成功利用系统代谢工程生产出目标氨基酸,较大程度地提高氨基酸产量。
1氨基酸生产现状我国是氨基酸原料的生产大国,通过采用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以及蛋白质水解提取法来进行氨基酸制造的并陆续用于生产,我国生产的多种氨基酸产品已经实现国有化;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以及苏氨酸等都可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然而通常具有光学活性。
但是采用诱变筛选氨基酸生产菌进行发酵生产,尽管能够将产量提高,生成 L-氨基酸,然而却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工作量大,同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方法成为热点,通过对DNA 重组技术的应用,对基因采取定向诱变,选育出我们需要的微生物品种。
利用微生物生产氨基酸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氨基酸生产同样发展迅速,但总体技术仍不成熟,尚未形成体系,菌种生产工艺落后,效益较差,与国外生产技术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
不同原料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不同原料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王欣;许宏贤;周鹏;段钢【摘要】赖氨酸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须氨基酸之一,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是目前应用量最大的氨基酸类添加剂.赖氨酸主要由发酵法生产,原料成本是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对现有原料代谢进行优化,使更多的碳源流向赖氨酸的合成,以及对新原料的开发是当今提高赖氨酸发酵水平和降低成本的研究热点.文中以谷氨酸棒杆菌为例,对各种底物原料的转运代谢和目前比较关注的改进方向进行了阐述.【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10【总页数】7页(P174-180)【关键词】原料;赖氨酸生产;谷氨酸棒杆菌;新陈代谢【作者】王欣;许宏贤;周鹏;段钢【作者单位】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正文语种】中文赖氨酸是人和动物所必须的且自身不能合成的一种氨基酸,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约90%被用作饲料添加剂,约5%用作食品添加剂,其余5%用作医药中间体[1]。
直接发酵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赖氨酸生产方法,目前国内使用该法生产赖氨酸的企业有长春大成集团、聊城希杰、宁夏伊品、山东金玉米、梅花集团、安徽丰原生化等,其中长春大成集团的赖氨酸生产能力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国外生产赖氨酸的企业主要有美国ADM公司、德国的Evonik和韩国希杰公司。
工业生产中最高产酸率已经提高到180 g/L左右,提取收率也达到90%左右,用于工业大生产的菌株多为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杆菌等杆菌及其突变株[2]。
在赖氨酸生产中,能够作为碳源的物质很多,有淀粉、糖蜜、葡萄糖、醋酸、苯甲酸、乙醇和烃类等,但是目前实现产业化的只有糖蜜、淀粉和醋酸3种原料路线。
中国大部分生产企业都用玉米淀粉作为原料,而随着玉米深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价格也一路上扬,并且国家发改委也对玉米深加工业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合理控制工业用玉米量增加的要求,这也对氨基酸生产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3]。
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江津津;韩明;郑玉玺;陈林;彭少洪;陈烽华【摘要】赖氨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人体及动物必需氨基酸,被广泛地用于医药、营养食品和饲料等方面。
文章概括了近几年用全球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概况,并介绍了由基因重组、基因扩增的方法,包括用可检测识别的染色体DNA重组,利用可检测识别的杂交质粒进行目的基因重组,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重组等生物技术进行的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
对ε-聚赖氨酸这种新型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的选育及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Lysine is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It is a kind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of human and animal and is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nutrition, food and feed, et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global microbial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arginine and introduces lysine method such as gene recombination, gene amplification, which includes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romosome DNA recombination, recombinant plasmid with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etc. It also summarizes the breeding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bacteria on polylys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发酵工程;ε-聚赖氨酸;发酵工程菌【作者】江津津;韩明;郑玉玺;陈林;彭少洪;陈烽华【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现代发酵工程包括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培养;固定化细胞技术;生物反应器设计;发酵条件的利用及自动化控制;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技术[1,2]。
赖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改进_刘晓辉
ISSN1672-4305 CN12-1352/N实验室科学LABORATORY SCIENCE第15卷第4期2012年8月Vol.15No.4Aug.2012赖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改进刘晓辉,韩威(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盐酸豆饼水解液是造成赖氨酸发酵重现性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试图用相对廉价稳定的蛋白胨作为氮源,替换盐酸豆饼水解液。
通过对蛋白胨用量的考察,确定了去掉盐酸豆饼水解液后,种子培养基中加入1%的蛋白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0.7%的蛋白胨,赖氨酸发酵单位比对照增加7%以上,从而保证学生实验结果的重现和稳定。
关键词:盐酸豆饼水解液;蛋白胨;赖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图分类号:TQ9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4305.2012.04.020Improvement of Lysine cultural medium for fermentationLIU Xiao-hui,HAN Wei(School of Life and Biopharmaceutics,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16,China)Abstract:Acid hydrolysis of soybeans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that decrease the repeatability of Ly-sine fermentation.As a result,we try to choose peptone instead for nitrogen source,which is cheaper and more stable.After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peptone,we finally success with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which can guarantee the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experimental results:1%peptone in seed medium,0.7%peptone in fermental medium,and7%increase of Lysine fermentation tatio.Key words:acid hydrolysis of soybeans;peptone;Lysine fermentation;cultural medium氨基酸发酵过程简单、明确,并且充分体现微生物发酵的一般工艺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初级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系。
HPLC测定饲料源小肽产品中赖氨酸含量
峰面积/(uv·s)
电压值/mV
2 结果
2.1 氨基酸标准样品衍生后峰形的鉴别
峰2
峰3 峰4
峰1
时间/min 峰 1—杂质峰;峰 2—DNP-OH;峰 3-DNP-Lysine;峰 4-DEB
饲料源小肽产品是经反刍动物常用蛋白饲 料经蛋白酶酶解获得的含 2-3 肽为主(分子质量 小于 1000 Da)的产品总称。其中,赖氨酸(LYS)含 量是决定小肽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1]。目前, 赖氨酸的检测方法较多,液相色谱在赖氨酸含量 测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HPLC 可以对氨基酸 直接定量测定[3],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饲 料源蛋白小肽产品中赖氨酸的含量国内外尚未 见报道,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以 2,4-二硝基氯苯(CDNB)[4]作为衍生剂通过柱前 衍生方法准确测定饲料源蛋白小肽产品中赖氨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of Heilongjiang 150030, P. R. China)
Abstract: Small peptides products from feed protein source had been made to hydrolyze and deal ac- cording to the acid hydrolysis method of GB/T 18246-2000, and intermixture of amino acid was ob- tained, obtained intermixture of amino acid was mixed with 2,4-dinitrochlorobenzene (30 mg/mL) to progress chemical reaction, Lysine belong to intermixture of amino acid became dinitrochlorobenzeneLysine; Finally, we us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of Janpan SPD-10AVG, C18 column to separate, UV350 nm detection, intermixture of amino acid ramification could be preferable separated, lysine’s minimum detectable amount 2μg. Key words: small peptides products; lysin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L-赖氨酸高产菌发酵的研究
2 1 2 初 糖 浓 度 对 产 酸 及 糖 酸 转 化 率 的 影 响 L .. 一
13 1 斜 面 、 .. 平板 培 养方 法
℃ , 养 2 。 培 4h
点 实验 室 , 苏 无锡 242 ) 江 1 1 2
摘 要 : 在摇 瓶 条件 下对赖 氨酸发 酵 的供氧 、 糖 浓度 等 进 行 了研 究 , 对 氮 源硫 酸铵 、 养 因素 初 并 营
玉 米浆和 L 苏氨 酸进行 了响 应 面分 析 试验 , 到 最优 的 摇 瓶发 酵条 件 。在 此 基 础 上 , 行 了 7I 一 得 进 自控 发酵罐 赖氨 酸发 酵试验 。研 究结果表 明 , 7I发 酵罐 中发 酵 6 在 4h左右 , 累赖氨 酸 盐 酸 盐 积
由 日本 味之 素 、 国希 杰 、 国 AD 等 厂 家 , 内 韩 美 M 国
主要 生产 厂家有 吉 林 大成 、 徽 丰 原 等 。尽 管我 国 安 赖氨 酸产量 已稳 居 世界 第 一 , 蛋 白质 的利 用 率 , 可 促进 禽 畜 生
L 赖 氨 酸 高 产 菌 x 9( C S c h — 一 Q. AE u T r
S h) 3, G [3 由黄 色短 杆 菌 ( rb ia tru f a u 1 B e vb c im lv m) e
羧化 反应 提 供 。充 分 供 氧 , 使 菌 体 呼 吸 充 足 , 可 可
文 章 编 号 : 6 3 1 8 ( 0 1 0 9 40 1 7 6 9 2 1 ) 60 2 — 5
L赖氨酸高产菌发酵的研 究 一
HPLC测定饲料源小肽产品中赖氨酸含量
HPLC测定饲料源小肽产品中赖氨酸含量
黄建国;高学军;佟慧丽;刘晓飞
【期刊名称】《乳业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9(032)002
【摘要】将蛋白饲料源小肽产品按照GB/T 18246-2000中酸水解法进行水解及相应的处理,获得氨基酸混合液与2,4-二硝基氯苯(CDNB)衍生化反应后,其中赖氨酸生成二硝基氯苯赖氨酸(DNP-LYS),经日本岛津SPD-10AVG高效液相色谱(HPLC),C18柱分离,UV350 nm检测,衍生后氨基酸混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赖氨酸最低检出量2μg.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黄建国;高学军;佟慧丽;刘晓飞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1
【相关文献】
1.广西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牛羊源性成分监测 [J], 吴礼洁;谢梅冬;余莲;蒋慧岚;韦柳红
2.HPLC-MS/MS快速测定常见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含量 [J], 刘慧琳;陈晓默;穆琳;王静
3.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含量 [J], 杨杨;刘永成;刘利群;白政忠
4.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J], 高延玲;狄元冉;董鹏;李金磊;张发旺;班付国
5.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J], 刘金娥;吴俊朝;高延玲;董鹏;李金磊;狄元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赖氨酸摇瓶发酵控制新方法
赖氨酸摇瓶发酵控制新方法吴晓艳【摘要】为克服赖氨酸摇瓶发酵过程中流加氨水调节pH带来的技术难题,本文研究了在赖氨酸摇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指示剂指导发酵过程氨水流加.结果表明,添加指示剂的实验组较对照组赖氨酸含量提高5.75%以上,平行样实验组相差不到1%而对照组相差2.45%.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发酵的稳定性和产酸水平,而且简化了发酵操作过程,降低了实验强度和染菌几率.【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7)004【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赖氨酸;菌种筛选;指示剂;稳定性【作者】吴晓艳【作者单位】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L-赖氨酸作为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被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强化剂和医药产品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L-赖氨酸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国内多家L-赖氨酸的生产企业纷纷扩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因此,选育高产菌株、提高赖氨酸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成了各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手段[1-2]。
通过诱变或者基因重组等方法定向改造生产菌株,是发酵行业最普遍的大幅度提高发酵水平的途径[3-4]。
氮源是合成菌体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和合成赖氨酸氨基的来源。
摇瓶发酵用氨水作为氮源,一部分用于调节pH[5]。
赖氨酸发酵中pH是细菌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重要参数,必须及时监控、调节,使它处于最佳状态[6-7]。
目前赖氨酸摇瓶发酵过程控制采用频繁取样、检测、添加氨水调节pH 的方法,操作繁琐、耗时,摇瓶之间平行性较差。
在高通量筛选方法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寻找一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赖氨酸摇瓶发酵稳定性的方法势在必行。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ZLYF7本实验室保藏。
1.2 培养基发酵培养基(g/L):淀粉质原料糖化清液40,糖蜜30,玉米浆20,硫酸铵20,磷酸氢二钾0.5,硫酸镁0.4,苏氨酸 0.1,蛋氨酸0.1,谷氨酸0.2。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李学琳;高学军;卢志勇;骆超超;刘晓飞;敖金霞【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0(30)5【摘要】从四棱豆中克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wblys,通过PCR扩增wblys片段,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pGEX-4T-1/wblys大肠埃希菌工程菌,表达重组蛋白,IPTG诱导后,发现细菌全蛋白在44 ku(含GST标签)处多出1条明显条带.HPLC检测赖氨酸含量.诱导后菌体总赖氨酸含量比正常菌体提高15.84 mg/g.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植物源高赖氨酸蛋白基因,为该基因在益生菌中表达提供研究工作基础.【总页数】4页(P78-81)【作者】李学琳;高学军;卢志勇;骆超超;刘晓飞;敖金霞【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6【相关文献】1.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flr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 [J], 武彩霞;高学军;李庆章;骆超超;毕微微;史琳琳;张莉2.辣椒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flr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特征 [J], 孙晓波;房瑞;余桂红;刘全兵;马鸿翔3.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在转基因生菜中的表达和遗传转化 [J], 李兴涛;李霞;张金文;牛俊义;郭蓉;杨慧;刘玲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基因和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超级杂交水稻亲本材料1826中 [J], 孔维文;邓仲香;王倩;唐克轩5.番茄花粉特异表达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tsb)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J], 赵倩;于静娟;朱登云;敖光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09-09-0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项目(GA07B401-5)作者简介:刘晓飞(198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微生物。
E-mail:liuxiaofei72@ *通讯作者:高学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E-mail:gaoxj5390@刘晓飞1,高学军1*,刘营2,敖金霞2,王青竹1(1.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摘要: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一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发酵法是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
文章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育种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赖氨酸;发酵;生物合成;代谢调控中图分类号:Q9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9369(2010)01-0157-04Research progress on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ysine/LIUXiaofei 1,GAOXuejun 1,LIU Ying 2,AO Jinxia 2,WANG Qingzhu 1(1.Key Laboratory of Dairy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iqu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for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Lysine is widely usedin many fields,such as pharmaceutical,food and forage.The fermention is the frequently used method of Lysine production at present.This paper stated the research evolution focused on aspects of production situation,biosynthetic pathways,metabolic controland regulation and breeding of Lysine.Key words:Lysine;fermentation;biosynthesis;metabolic control and regulation 赖氨酸(Lysine )的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有L-型(左旋)、D-型(右旋)和DL 型(消旋)三种旋学异构体。
人类和动物可吸收利用的只有L-型。
它对调节体内代谢平衡、提高体内对谷类蛋白质的吸收、改善人类膳食营养和动物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均有重要作用。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对单胃动物极其重要,如豆粕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可以大大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禽畜生长。
赖氨酸还决定断奶仔猪体内蛋白质合成、沉积以及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率,赖氨酸转化为体蛋白的效率高达86%[1]。
赖氨酸应用范围较广目前,有90%的赖氨酸应用于饲料工业,尤其是2003年以后,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国。
本文从赖氨酸生产现状、生物合成途径、发酵调节机制、微生物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赖氨酸生产现状L-赖氨酸最初是从蛋白质水解物中分离得到的,蛋白质水解法一般以动物血粉为原料,此法特点是工艺简单,但原料来源有限,仅适合小规模生产。
后又出现了化学合成法、酶法,使用的合成法主要有荷兰的DMS(Dutch State Mijinen )法和日本的东丽法,此法最大缺点是使用剧毒原料光气,可能残留催化剂,产品安全性差,存在严重的环保问题[2]。
1960年,日木首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是人为地解除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控制机制,使其积累大量所需氨基酸。
氨基酸的L-型立体专一性决定了发酵法生产氨基酸较化学合成的工艺更简单、快捷。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第41卷第1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1(1):157~1602010年1月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an.2010期开始进行赖氨酸菌株选育和发酵的研究,但因产量较低难以工业化。
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赖氨酸实现工业化后我国研究才取得突破。
目前,世界约2/3的赖氨酸企业采用发酵法生产,生产的为L-型赖氨酸,生产工艺已基本成熟。
近年来,赖氨酸的需求逐年增加,全世界每年大概80万t 赖氨酸通过发酵生产的方式获得。
用于工业上发酵生产赖氨酸的菌株主要是棒状杆菌和短杆菌等细的变异株,棒状杆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3],其中谷氨酸棒状杆菌应用最为广泛[4]。
此外,赖氨酸生产还有应用大肠杆菌[5]、黄色短杆菌[6]、酿酒酵母[7]、乳酸发酵短杆菌[8]、假丝酵母[9]等的报道。
生产赖氨酸的微生物主要有四类:野生型、营养突变型、调节突变型和营养调节突变型。
工业上通过优化发酵菌种(诱变和基因工程手段)和改变发酵条件(搅拌速度、pH、溶氧、温度和CO2)来提高赖氨酸产量。
获得高产微生物菌株的方法主要有传统诱变方法(紫外线、X射线、氮芥和亚硝基酯等)、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方法等。
据报道,经过诱变菌株产生的赖氨酸提高40%~50%。
诱变菌株以价格低廉的碳源为发酵原料,如各种淀粉水解糖、蜜糖、醋酸和乙醇等,发酵生产赖氨酸,通过分离、浓缩、蒸发、结晶、干燥生产工艺获得饲料级赖氨酸、再精制可得到食品级、医药级产品[10]。
2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2.1天冬氨酸途径天冬氨酸途径又称二氨基庚二酸途径,此途径多存在细菌、绿藻、原虫和高等植物中,以天冬氨酸为起始物质,还可以合成苏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11]。
2.2α-氨基己二酸途径α-氨基己二酸途径存在于酵母和霉菌中。
酵母主要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霉菌主要是粗糙脉孢菌(Neurspora crassa)。
3赖氨酸的代谢调控与育种3.1添加结构类似物抗类似物突变株也称为代谢拮抗无抗性突变株。
选育抗类似物突变株,是目前代谢控制发酵育种的主流。
选育抗类似物突变株,因为代谢调节可被遗传性地解除,在发酵时可不再受培养基成分的影响,代谢较为稳定。
另外,抗类似物突变株还具有不易发生回复突变的优点。
添加赖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是采用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的方法来增加赖氨酸的积累。
由于限制高丝氨酸(H omaserine,Hom)的补给量,使苏氨酸(T hreonine,Thr)和蛋氨酸(M ethionine,Met)的生成有限,从而解除了Thr和Lys对天冬氨酸激酶(A spartate Kinase,AK)的协同反馈抑制,使Lys得以积累。
s-(β-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S-(β-aminoethyl)-L-cysteine hydrochloride,AEC)是生产赖氨酸常用的结构类似物。
Aida等从日本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产赖氨酸2.5g·L-1[12]。
Chaudhurl等使用从印度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13],依照Adelberg的方法加入浓度为300μg·mL-1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14](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carcinogen,mutagen),MNNG),在培养基中加入20mmol·L-1AEC后得到的突变株产赖氨酸16g·L-1,再经60s的紫外线照射后的突变株产赖氨酸21g·L-1。
Sands等使用乳酸杆菌经过AEC四次诱变,原始菌株的赖氨酸产量不足1μg·mL-1,而突变株赖氨酸产量达到72μg·mL-1[15]。
张伟国等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ATCC14067出发,经过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e,NTG)、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逐级诱变处理,用AEC、磺胺胍(Sulfaguanidine,SG)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唯一碳源平板定向育种,获得1株L-赖氨酸高产菌,L-赖氨酸盐酸盐产量达77~82 g·L-1[16]。
Jose等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加入赖氨酸的结构类似物AEC,以脯氨酸为氮源,得到的突变株产赖氨酸是野生株的3~7倍[17]。
3.2改变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膜透性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是行之有效的选育途径,赖氨酸是在菌体内合成后,通过细胞膜渗透到发酵液中的。
如果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一方面可以使产物易于提取,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产物在菌体中浓度,使产物不能引起反馈抑制或阻遏作用。
齐秀兰等利用L-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D60-95经紫外线诱变,使用七叶苷筛选抗性菌株,获得高产稳定菌株E0.9-37,L-赖氨酸产量为82.0g·L-1,较出发株提·15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41卷高20.6%。
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使菌株E0.9-37L-赖氨酸产量高达111.0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3.2%[18]。
试验证明,七叶苷对于改善细胞的通透性有一定作用。
潘中明等以乳酸发酵短杆菌AL039为出发株,经亚硝基胍诱变,筛选到一株氟丙酮酸敏感型突变株FP094,其赖氨酸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37.5%,当添加生物素的量在200~500μg·L-1时,可以明显地提高赖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证明高浓度的生物素对乳酸发酵短杆菌高产赖氨酸是有利的,因为添加过量生物素会导致生物细胞膜中更多的磷脂分子合成,限制了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向胞外的分泌,从而使细胞内的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等产生反馈抑制,迫使代谢流向合成天冬氨酸的方向进行,天冬氨酸进而合成赖氨酸[19]。
3.3增加前体物增加天冬氨酸浓度,天冬氨酸激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协同性增大,能够抵消变构抑制剂的影响,使前体物(丙酮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充分地用于合成赖氨酸。
从葡萄糖形成赖氨酸的过程中,依赖于天冬氨酸生成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