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讲课稿
哲学联系观、发展观课件
6.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山东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 国蔬菜之乡”,在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上世纪 80 年代,寿光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 术,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寿光蔬菜”随之迅速发展。 90 年代,寿光周边地区的蔬菜需求日趋饱和,面对挑战,寿光 加强批发市场建设,促进蔬菜外销。市场打开了,交通运输却 成了新问题, 寿光扩大投资修建公路, 努力克服这一困难。 “中 国蔬菜之乡”的日益兴盛,离不开寿光人的勤劳智慧,也离不 开当地政府各种惠农、扶农政策的大力支持。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发展观的原理内容, 并能结合材料加
以分析。
答案
(1)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寿光一
直用发展的眼光引领自己向绿色现代农业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蔬菜业发展的过程中,寿光人 正视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推动寿光农业的发展。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寿光农业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的。
• 答案 ①“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
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②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要着眼于 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这体 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 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④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与“立 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切实解决科技与 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要坚持 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科学发展观联系点讲课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林场辅导报告同志们:今天,我与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来上一次党课,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林场实际,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局如火如荼的开展,这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今天这次党课,我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新阶段、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时期,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从林业局党委到各基层党支部、从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都要高度重视,在工作上服从上级安排,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深化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干部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局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基层党支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制定了既富有林业特色又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在系统内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为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因此,要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不变的真理。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区、任何部门,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我国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联系与发展 演讲稿
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组的主题“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对于此论题,我们必须提到“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
唯物辩证法指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讲“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二.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美国房产升值——中国企业破产;这一看似互不相关的两个事件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联系的客观性”,即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不管人们是否能够认识得到,这种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十分重要的,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都是违反事物的客观性的。
那么,事物的客观性究竟是指什么呢?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
具体来说,就好像太阳系的存在,我们也是进入现代以后才了解并认知的,但是,这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会以我们的认知与否而转移。
三.继而,我们来讲事物的第二个特征“普遍性”•具体来说,联系的普遍性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脱离这个统一整体而孤立存在着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网课课件
在个人发展中,需要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认识到自己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全面发展。例如,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时,需要注重各种能力之间的联系,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在个人发展中,需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认识到自己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和升华。例如,在职业发展中,需要运用发展的观点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
科技创新中的发展观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展观强调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科技创新正是这种发展观的体现。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跨越。
例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典型例子。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也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和服务,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观与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04
在社会实践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例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制定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联系观
在社会实践中,需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变化和趋势,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例如,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运用发展的观点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联系观
02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知识归纳
(2010高考· 广东卷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 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 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 “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 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 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 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 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 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 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胆精 彩的猜想、精确控制的实验、正确有效的定律。 然而,科学探索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如, 诺贝尔为发明安全炸药,多次身受重伤;美国航 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发生 爆炸和解体,多名宇航员殉难;中学数学教师欧 姆发现的电阻定律长期得不到德国权威们的承认; 修道院教士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一些权威抵制达 34年之久……。正是人类的孜孜以求,终使科技 成果层出不穷。 结合材料分析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体现唯 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10分
从中国国情出发,在东部先发展起来以后, 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计划。随着我国综合 国力的提高,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 步全面发展,2004年12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又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05年3月十 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进一步抓紧落实中央提出的“中部崛 起”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观点分析中央提出“中部崛 起”战略的正确性。
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角度,谈谈“第二曲线” 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 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 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 (2)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 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 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我们要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 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 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第二曲线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 到的困难,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高中政治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优秀教案(2)
高中政治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优秀教案(2)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板书)请同学们看书第46页"议一议":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做法,利用8和4的谐音与"发"和"死"联系起来,主观确定8是"吉祥"4是"恶兆"。
发财与"8"这个数字之间本来没有必然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了这种联系,所以,尽管人们到处使用这个数字,也不能保证人们一定发财。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说,1992年9月18日,一个盗窃团伙盗窃了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珍贵文物,当这些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9月18日这天作案?他们回答说:因为"9.18"的谐音是"就要发",他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
可悲的是他们不仅没能发,反而被正法。
恰恰是1993年的9月18日他们被依法处决。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联系”?(学生举例议论,教师进一步引入。
)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这种主观臆造联系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存在着大量无视客观联系、甚至破坏客观联系的现象。
如:有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借破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可请学生举例,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典型事例:淮河污染、黄河断流、国土荒漠化等,还可放中央电视台2台播放的"千秋万代话资源"节目。
)上述这些事例都是人为地破坏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结果必然又危及人类。
这就是无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造成的恶果。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观和发展观+复习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真题回归
(2024·北京·高考真题)每年春天和秋天,有数百万只鸟在迁徙途中
联生联系某系是种的普联条遍系件的。性,强不存调在的孤是立新的的事具物,体但联是系联的系建是立有条必件须的以,客只观有条条件件存为在基,础才。会产
2.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不能认为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 3.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联系(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形成之后便独立于 人的意识之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真题回归 (2024·浙江·高考真题)“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
种从此起。”随着土地解冻,雨水滋涧,春雷始震,动物从冬眠之中苏
醒过来,惊蛰便是因为这些物候变化而得名。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
C ,也是忙碌开始的时节。由此可知( )
春耕播种 的联系属
①春雪始震、蛰虫苏醒与春耕播种的联系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于人为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 与价值选择
人生价值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 ➢总特征: 物 (基本观点)
联系 (3.1)
辩
证
根本
法
➢实质和核心: 内 容 (根本观点)
(构成、引起)
(3.3)
矛盾
发展 (3.2)
根本 动力
坚持唯物辩证法,要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选择题:江苏卷
与普遍性的理解;
以国家集中整治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考查
事物发展的趋势。
选择题:海南卷
以引言、诗词、俗语、漫画、典例等为载体,
考查对量变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学思想和理论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思想本着新课程“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尝试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游戏体验,挖掘其中的哲学道理,让学生学哲学,用哲学,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融会贯通。
本课从教学内容来讲属于方法论部分,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这样,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这一节正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具体分析整体与部分的之间的联系。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难点是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优化方法是从系统科学理论的高度来处理整体部分的关系,这需要学生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需要学生具备全局眼光和综合性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的确立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了解系统优化方法。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培养综合性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思路是本着先原理,后方法论,先具体知识后抽象理论来展开。
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吸引学生眼球,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通过体验法、案例法、游戏法的综合运用,创设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游戏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系统优化方法的精妙之处。
从而将重点、难点一一化解。
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作简要说明。
导入环节的灵感来自于学生参加国庆背景表演的切身体验,通过播放视频和国庆照片,以“零失误”做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每位同学作为大背景中的一个坐标点,自己在整个背景表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自己的表现会对整体有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很容易将整体和部分联系起来。
哲学生活专题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与发展观教案
哲学生活专题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与发展观新疆兵团第一师一团金银川镇双语中学:宁双阳一、整体把握,趁势导入(1分钟)1、展示提纲,集体补充完整。
2、教师强调:该提纲是对哲学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哲学生活最最基础的提纲,同学们必须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可将整个哲学生活的考点加以系统化,而考点的系统化,是我们进行主、客观题作答的前提,也是作答全面性的保障。
【设计意图】:一是导入,二是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整个哲学体系框架,重视知识体系的作用。
过渡:本节课我们来复习该提纲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就是联系观与发展观。
昨天要求同学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来将联系和发展观的提纲补充完整。
时间:9:46二、系统回顾,形成体系(5分钟)1、学生将提纲补充完整。
2、突出抓关键词,以点带面。
【设计意图】: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
那怕二轮复习,也需要将主干知识点重新串连一遍。
通过此环节,一是让学生迫使提前预习一轮复习的考点,二是进一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以集体回答为主,个别回答为辅。
过渡:梳理完主干考点,我们来看看以上考点中哪些是全国2卷中着重考察的对象?时间:9:51三、以史为鉴,把握重难点学生根据数据从知识点方面分析备考启示,自己把握重点。
1、近六年相关客观题分析:(4分钟)选择题近六年有24道哲学题,只有两个年份,共3道题涉及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并且都会考查联系的特征,这足以说明联系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
真题讲练:(2011·课标Ⅱ,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看不见的商机,是因为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确客观题考察重点,重视相关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网课)
互动学习
资源共享
评估和反馈
通过在线讨论、团体项目等活动, 促进学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网络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共享、交流并相互受益。
通过在线考试和实时反馈,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进步。
发展观的概念
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事物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1 历史性
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有 其历史性,都处于不断变 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2 辩证法
3 目标导向
发展观强调事物的矛盾运 动和阶段性发展,承认事 物的发展是复杂、多样的。
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正确 的发展目标,通过有效的 方法实现事物的全面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
发展观在网课中的实践
1
在线互动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教学资源更新
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3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和支持。
3 全局观念
联系观要求我们采取全局 观念,看待事物的发展和 变化。
联系观在唯物辩证法中的作用
揭示事物本质
联系观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
分析矛盾问题
联系观使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矛盾关系,找到矛盾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推动事物发展
充分运用联系观可以推动事物的创新、变革和持续发展。
联系观在网课中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 展观(网课)
联系观的概念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
联系观的基本原理
高考政治联系观发展观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2
联系观
考点预览:
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2:联系的客观性 考点3:联系的多样性 考点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考点5:系统优化的方法
重点把握: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系统优化的方法
2021/3/10
授课:XXX
3
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 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021/3/10
授课:XXX
6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运用说明】:
3、整体和部分的角色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比如“班
级”对于同学个人而言是“整体”,而对于“学校”而
言是“部分”;但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021/3/10
授课:XXX
8
考点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运用说明】: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一事 举而三役毕;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不谋全局者不 足谋一域;两个大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反对 地方保护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集体主义等等。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 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表现在:(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
(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
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
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具体要求教学重点(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4)规律的概念。
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观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板书)请同学们先读一下这一课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先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本课的基内容。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辅助板书)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第一框的内容——普遍联系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也是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弄明白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其他观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板书)一、事物是普通联系的(板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的知识,然后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区禁止捕杀青蛙?林业区禁止捕杀狐狸?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自己制作的投影片或小黑板"庄稼--蝗虫--青蛙--蛇--鹰"之间的食物链,说明动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事物的变化必然对另一事物发生影响,某种动植物的兴衰往往会使其他动植物呈现出相应的兴衰变化。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讲课文档
“这好办,我带干粮去,另外带一部分粮食去。”“谁为你做饭呢?” “伙夫。”公子脱 口而出。 “谁为你驾车呢?” “车夫。” “谁为你服务呢?” “仆人” “朋友,你出去以后, 又要带这么多人为你服务,这不又会给你带来新的烦恼吗?”
贵族公子听后心中一震,“是呀!这样仍然摆脱不了这个讨厌的社会”,看来,他要重新 考虑新的途径了。
现在十二页,总共十四页。
试试看——下面的动物们都有什么关系?
现在十三页,总共十四页。
(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杜
1,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有联系——横向
绝 孤
立
片
2,事物前后相继有联系——纵向
面 的
看
问
题
现在十四页,总共十四页。
现在九页,总共十四页。
各位同学,从这个故事当中你能得出 哪些结论呢?
现在十页,总共十四页。
小练习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
由各个要素组成的,
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
也是
的、
的
的联系在一起。
现在十一页,总共十四页。
机相 的互
依 存 、 相 互 制 约 、 有
(三)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学们,这个农夫犯了什么错误呢?
现在七页,总共十四页。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事物,它们之间是不是 相互联系的呢? 能举几个例子说明吗?
现在八页,总共十四页。
公子的烦恼
从前,在欧洲某个国家曾有一个贵族公子,他讨厌这个世界,觉得这个世界纷争太多,这 个世界上的人也太俗气了,也讨厌那个豪华的家庭和愚昧的仆人。于是一天,他对朋友说:“哎!这 个世界令人讨厌极了,我真想逃出去,一个人自由自在、过安逸的生活。”
联系观与发展观课件
联系观与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全局出发,注重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避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要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既要保证效率,也要促进公平。
全面、辩证、动态
总结词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发展变化是辩证的、动态的过程,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这种观点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重事物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指导。
详细描述
05
01
02
03
04
政治建设需要从全局出发,注重各政治力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换取政治稳定。
在政治建设中,要注重长期稳定和短期变革的平衡,避免只顾眼前稳定而忽视长远发展。
政治建设要注重民主和集中的平衡,既要保证民主,也要促进集中。
01
02
04
03
04
联系观与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总结词
朴素、直观、简单
详细描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基于直观经验和简单观察,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的、线性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深入探讨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词
机械、决定论、片面
详细描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联系观和发展观强调事物的机械联系和决定论,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发展变化是必然的、确定的,忽视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
1. 材料:2010年10月26日,连接长三角两大城市的沪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沪杭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为两省市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而且将在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交流最频繁的长三角构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快速客运网,实现各主要城市的“同城效应”,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就与实践的关系而言,沪杭高铁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体现了什么联系?(2分)并运用此观点分析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10分)
2.材料: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哲学依据。
3.材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商品化战略优先位置,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意义。
(12分)
4、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态势。
山东省从全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出发,考虑到本省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三大城市圈:以济南为中心,以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滨州为骨干的济南城市圈;以青岛为中心,以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日照为骨干的青岛城市囤;以济宁为中心,以菏泽、临沂、枣庄为骨干的济宁城市圈。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
5、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再向前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将会越发精彩:从2011年开始计划发射2至3个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进入太空,“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 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等等。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
6.传统体制下,事业单位人浮于事,吃大锅饭,不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
2011年事业单位改革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在中央直辖市试点,再扩大试点,然后全国铺开。
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打破铁饭碗,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事业制度。
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事业单位改革。
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
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2分)(2)请用这个哲学原理简要说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3分)(3)请举出能体现这种量变引起质变形式的生活中或成语事例(1分)
8、 (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
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
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联系观》练习题参考答案
1.①上述材料体现了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建立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联系。
(3分)同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存在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4分)沪杭高铁的开通为两省市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3分)
2.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适时地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了调整,体现了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分)②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联系,并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与财政政策的保持不变,体现了对经济运行规律的驾驭和把握,遵循了经济运行的规律。
(4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
(4分)
3.①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2分)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我国实施区域总体战略,树立了全局观念,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3分)③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分)④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分)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通过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分)我国的区域战略注重部分的发展,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有利于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1分)
4、(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2)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山东省统筹全省各地实际,将本省分成三大经济圈,每个经济圈都从整体上规划其发展。
(3)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每个经济圈中都确定了中心城市、骨干城市和一般城市的层次结构。
(4)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三大经济圈划定后,增强了各经济圈内城市间的联系,形成有序、合理的结构,从而增强了整体功能
《发展观》练习题参考答案
5、(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神州七号是神州八号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是神州七号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神州八号到九号、十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实验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6、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改变旧的事业单位体制,建立新的事业单位体制,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3分
2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
事业单位改革不可能一步
到位,要分步走。
3分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前途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事业单位改革要打破铁饭碗,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必然困难重重,但又要有信心。
7、(1)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1分)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没有增加数量,但它使我国经济建设克服粗放型的弊端,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强正向量的积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分)(3)略(1分)
8、(1)发展具有普遍性。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5)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