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污水是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废水,它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微生物,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水处理厂是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最终将其处理成符合环境标准的水体。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是非常重要的。

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并且对于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古菌等。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微生物,占据了微生物群落的绝大部分。

细菌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

放线菌和真菌对于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放线菌具有产生抗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能够对污水处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真菌则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难分解的有机物质,增加处理效率。

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文化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分子技术的方法。

传统的文化方法是将污水样品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培养结果来分析微生物群落。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但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养,有些微生物难以培养,因此会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基于分子技术的方法则可以克服传统文化方法的缺点,这种方法是基于微生物在进化上存在的一定的结构多样性,通过对微生物的分子特征进行检测来完成微生物群落的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对微生物群落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

近年来,关于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例如,有研究发现,不同的处理工艺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某一种处理工艺可能会导致某些微生物的丰度增加,而有些微生物的丰度则会减少。

因此,在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对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优化的工艺方案。

总之,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是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的重要依据。

水中活性污泥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学效应分析

水中活性污泥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学效应分析

水中活性污泥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学效应分析水中活性污泥系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生物处理技术。

该技术运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

水中活性污泥系统主要由微生物群落组成,而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因此,本文将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学效应两个角度,对水中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分析。

一、微生物群落结构水中活性污泥系统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肠球菌属(Enterobacteriaceae)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活性污泥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菌类型。

此外,许多研究表明,甲烷丙烷硫酸盐还原菌(Methanomethylovorans)也是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重要菌种。

除了微生物种类,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也非常关键。

常见的指标包括菌落总数、革兰氏阴性菌数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分布情况。

同时,不同环境因素也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繁殖速率,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二、生物学效应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对于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学效应有着重要影响。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生物学效应就是将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简单的物质,同时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

这一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污染物质从水中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除此之外,微生物群落结构还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如果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不均衡导致某种微生物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为这会导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者缺失,进而影响到每个微生物菌株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繁殖速率。

因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对于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无处不在的污水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污染的关键方法之一。

而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是研究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与演替、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真菌、古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组成。

其中,细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其数量约占总微生物数的90%以上。

细菌的主要种类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化能菌和氧化菌等。

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但同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群落的分布与演替微生物群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分布和演替特征。

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细菌生物膜法、生物流化床法、活性污泥法等,每种处理方法所形成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不同。

在细菌生物膜法中,细菌主要附着在生物膜上,其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负责氨氧化和脱氮反应。

在生物流化床法和活性污泥法中,细菌主要在床层和粘性悬浮颗粒中存在,其中好氧菌、厌氧菌和化能菌等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除了受处理方法的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有机负荷、氮、磷、微量元素等因素。

其中,温度和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高温和低氧会导致微生物数量的减少和活性的下降。

有机负荷、氮、磷等物质是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也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影响。

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培养法、PCR-DGGE法、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等。

其中,培养法是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虽然易于操作,但对微生物的分离效果受到限制。

PCR-DGGE法能够准确地分离微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种类,但对于微生物种群的定量研究有一定的限制。

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高通量和高质量的测定,但需要较高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与优化

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与优化

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水污染是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离不开微生物的存在和作用。

因此,微生物群落分析与优化是保证污水处理工程正常运行和提高工程处理效率的关键。

一、微生物群落分析微生物群落是指具有共同遗传特征和生态学特性的微生物的集合体。

对于污水处理工程而言,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因此,对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有PCR-DGGE和16S rRNA测序两种。

PCR-DGGE 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扩增特定基因片段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 技术进行分离、检测。

16S rRNA测序则是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分析出微生物群落的主成分和种类分布。

在微生物群落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工作,如污泥的采集、DNA的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等。

其中,关键的就是样本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分析结果。

此外,样本数量、样本来源等因素也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二、微生物群落优化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可以了解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

但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群落,提高其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作用呢?1.进化优化基于微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快特定微生物的繁殖,以及避免一些不利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的出现。

比如,在常温状态下加速嫌氧菌和耐受硫酸盐的微生物的繁殖,可以增加生化处理的效果,提高NH3-N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

2.营养物质的添加优化营养物质的添加可增进微生物繁殖,尤其是对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更有促进作用。

比如,加入磷源,可以刺激硝化细菌、异养菌的生长,增加脱氮效率和脱磷效率。

添加背景营养液,可促进微生物群落在稳定性和活性上的较好表现。

3.肥料的施加优化肥料的施加优化主要是针对污水处理中的曝气池和沉淀池。

寒区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解析共3篇

寒区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解析共3篇

寒区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解析共3篇寒区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解析1寒区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解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的处理已经成为了环保领域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形式。

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有机质、氨氮和磷等污染物,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然而,在寒区环境下,污水处理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

由于低温环境下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降低,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着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在寒区,如何有效地处理污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针对寒区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功能是影响生物处理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寒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提高寒区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寒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需要进行分析。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

通过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可以获得各类微生物的信息,比如种类、数量、变化趋势等。

同时,通过对不同样本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可以获取寒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寒区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的功能进行研究。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可以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来获得。

通过对系统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了解微生物在系统中的代谢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例如,当系统中存在硝酸盐时,可以推测微生物群落中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代谢途径。

同时,通过分析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不同微生物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

除此之外,寒区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趋势也需要被关注。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03
基因工程技术改良 菌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菌种进行遗 传改良,提高菌种的降解性能和 适应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优化
优化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根据污水处理的需求,调整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提高对特定污染 物的降解能力。
控制微生物群落的营养条件
通过调整碳源、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的投加量,控制微生物的生 长和代谢。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与资源化利用率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参数
通过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优化 污水处理工艺参数,提高污水处理效 率。
污水资源化利用
研究开发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如中 水回用、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提高污 水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蓝藻
蓝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大 量繁殖,可能导致水体“ 蓝藻爆发”,影响水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
有益微生物的活性
有益微生物的活性越高,污水处理效 率越高,水质改善效果越好。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保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对提高 污水处理效率至关重要,可通过优化 工艺参数和环境条件实现。
微生物互作机制与协同效应
探索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包括共生、竞争、拮抗等,揭示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污水处理效 果。
探索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高效低耗污水处理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法,如高级氧化、光 催化、电化学等,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污 水处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
原生动物
轮虫类
如臂尾轮虫、猪吻轮虫等,在活性污泥中常见,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泥水分离有一 定贡献。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研究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研究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及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了污水排放量的问题。

排放过多的污水会导致水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产生。

如何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改善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水、碳酸盐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一、传统污水处理法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一)污水处理法的类型传统的污水处理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三种方式,而在其中生物处理系统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微生物法、滤池法、好氧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多种处理技术。

每种处理技术所需要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作用过程都不同,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

(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光照、水温、pH值、氧气含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

一般情况下,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高,而厌氧微生物对于氧气的需求则较低。

(三)微生物采样与分析为了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需要首先进行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避免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而在微生物分析中,则需要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的DNA/RNA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二、微生物群落优化研究的进展(一)污水处理方式的优化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需要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优化。

技术优化的目的是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支持,而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细菌群落及相关代谢功能的调控可以从分子水平入手,结合有机污染物量、环境因子分析以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推动优化污水处理效果的实施。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污水处理这一行业越来越得到重视。

而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的角色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分类、分析方法以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群落基本概念与分类微生物群落指的是在生物学上,由一个或多个种或亚种组成的生物群体。

这些生物可以互相作用,进而影响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存在与繁衍。

通常分为三类: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

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主体,在污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微生物群落分析包括:菌落计数、PCR-DGGE、T-RFLP和16S rDNA测序。

1. 菌落计数菌落计数法是指以培养物种数为依据,通过对样品进行营养基培养,再将其分离、纯化定量统计,从而得到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比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操作,但同时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无法测定未培养的微生物,而且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

2. PCR-DGGE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是指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片段,得到含有微生物DNA的PCR产物,再将其分子量分离,形成一条长条,通过比较分析条带图案得到样品中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该方法测定范围广,可分析未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但所获得的信息存量较少,而且有一定的误差。

3. T-RFLPT-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基于PCR扩增的方法,通过PCR扩增出待测基因片段,将其消化为不同长度的限制性酶片段,并通过比较分析相应的T-RFLP图谱来分析微生物群落。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较高的分辨率,但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 16S rDNA测序16S rDNA测序是一种通过直接测序微生物的16S rRNA序列来分析微生物群落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但其样品准备和测序成本却相对较高。

污水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

污水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

污水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环保设施,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生物法来降解和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元素,从而达到去除水体污染的效果。

在这个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原核生物等。

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效率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污水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从中探究相关的环保问题。

一、生物法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在应对水体污染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方式。

其中,生物法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生物微生物在氧化、还原和碳氮的化学过程中去除污染物,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的方法。

生物法处理可以分为前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过程。

在前处理中,需要分离出些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影响生化处理的过程,后以通过平行板沉淀器、格栏和旋流器等工艺手段,将杂质去掉。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则是将废水按照一定的流量,通过分集池和码流池等设备,然后进行好氧或者厌氧处理,以移除污染物。

最后,还需要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实现后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水平。

二、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是污水处理厂中的主要生物元素,它们在废水中通过各自的代谢途径将有机物和氮、磷等元素氧化还原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质,并参与沉淀和过滤等晚期处理过程。

微生物在厂内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会随时间而变化或者波动。

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很多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包括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异养硝化细菌、厌氧污泥微生物和厌氧硝化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氧化、还原、碳氮的化学过程中,负责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为更小的分子,从而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

而厌氧微生物负责降解含氮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此外,微生物还有种种具有其特殊生理功能的菌种。

比如,扩散性氧化细菌、通气翻转细菌和极微足细菌等等。

这些特殊的菌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中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化学处理、物理处理以及生物处理等方法,而其中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对于污水去除效率的影响非常大。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与优化。

一、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

其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微生物。

其中,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种类对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去除效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处理过程大致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阶段。

在好氧处理阶段,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会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厌氧处理阶段,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则会被分解成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硫酸根等。

好氧菌和厌氧菌是污水处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微生物。

好氧菌主要参与有氧呼吸,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菌则主要参与厌氧呼吸,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硫酸根等。

同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也是需要微生物参与的。

硝化作用指的是将氨氮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而反硝化作用则是将硝酸盐还原成为氮气的过程。

显然,这些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组成对于水质的去除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协同作用和竞争作用。

例如,厌氧反硝化作用和好氧硝化作用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菌种之间的竞争也会对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微生物群落的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庞大。

因此,如何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成为了污水处理系统优化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基于微生物的外观特征、生长特性、代谢特性等指标。

然而,传统的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耗力等缺点。

因此,目前在微生物群落分析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

其中,最为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基于核酸的方法,主要包括PCR扩增、DGGE、T-RFLP、高通量测序等。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环境保护措施,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污水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

一、引言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有机负荷高、潜在有害物质多的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的技术过程。

而微生物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基础要素,承担着降解有机物质、去除氮磷等关键功能。

因此,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对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至关重要。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1.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16S rRNA基因是细菌和古菌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个保守区域,其序列的变异可以用来描述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通过对采样中的微生物样品提取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可以获得微生物群落的详细信息。

基于测序结果,可以通过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图等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

2. FISH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一种将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微生物DNA或RNA杂交的方法。

借助FISH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微生物在样品中的空间分布情况。

3. 定量PCR定量PCR是一种通过定量检测特定微生物基因的方法。

通过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目标微生物基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了解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丰度。

三、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分析1. 元基因组分析元基因组是指与细菌或古菌共生的微生物基因组。

元基因组分析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DNA的测序,借助基因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和基因组组装,来推断微生物群落中各种功能基因的存在和相对丰度。

2. 元转录组分析元转录组分析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RNA的测序,来获取微生物群落中基因的转录水平信息。

通过与已知功能基因的数据库比对,可以揭示微生物群落中不同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实现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分析。

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变

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变

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变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措施,能够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提高水质。

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们不仅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会影响处理效果。

本文将阐述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变问题。

一、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不同的处理单位中有着不同的分布。

比如,污泥法处理中主要是厌氧菌和好氧菌,而在生物膜法中则以硝化菌和脱氮菌为主。

而在废水处理前、中、后期的不同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二、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一) 初始阶段: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是从寡种到多种的过程。

在污泥法处理中,初始阶段以浸染法为主,即将已经成熟的好氧污泥转移到处理水中。

在此过程中,传统微生物学中的特定菌种快速增长,在初始阶段占优势。

这些菌种能够利用可溶性有机物质,瞬间降解COD和BOD,使水中有机污染物快速减少。

此外,在初始阶段,微生物群落的成长还受到一些外界因素比如氧浓度、温度、C/N比例等的限制。

因此,在此期间,群落类型比较单一,可控性较强。

(二) 中期阶段:随着处理水的进一步接触和混合,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还会经历一个中期的物质转移和过渡阶段。

在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会逐渐增加,其生长和代谢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此时,微生物越来越多地利用废水中的难分解有机物质和氮、磷等元素,从而影响到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 稳定阶段:当微生物群落逐渐趋于稳定时,它们的代谢和生长能力逐渐平衡,成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此期间,微生物群落中的各类生物相互竞争、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此时,细菌是废水处理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占总菌群的90%以上。

此外,微生物群落中还包括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其他生物群体。

三、微生物群落演变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中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溶解氧水平。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目前,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式。

其中,生物处理是一种较为主流的方法,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污水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依托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自净能力,通过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产生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完成污水处理过程。

在整个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分布及其群落结构的形成直接影响污水的降解效果和处理过程。

本文将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基本概念出发,层层深入,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变化及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一些目前学术界研究和污水处理实践中的优化方法。

第一部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微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评价参数之一。

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而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指在统一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微生物种群的数量、种类、分布和相对丰度等多个参数的综合体现。

由于微生物数量非常庞大,单纯地依靠培养方法进行群落分析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常用的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6S rRNA 基因与 18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RNA基因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DGGE和T-RFLP等。

第二部分: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及变化以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为例,主要包括了厌氧冲泡池反应、活性污泥池反应、沉淀池反应等三个主要阶段。

不同的反应阶段会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化。

首先,在厌氧阶段,在氧化还原位有若干种呼吸菌得到生长,它们会利用有机质及污泥颗粒内部碳化合物,将其还原成产生能量的中间代谢产物,并将中间代谢产物进一步耗氧氧化,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其中微生物群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对于高效处理污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其功能与污水处理之间的关系。

一、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群落结构。

这些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等。

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协同合作,完成了对有害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从而净化了污水。

1. 细菌群落细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之一。

在处理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结构会受到环境条件、有机物种类和浓度、氧气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常见的菌群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好氧菌主要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产生能源,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厌氧菌则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硝酸盐还原作用,使得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而硝化菌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起到了氮素去除的作用。

2. 真菌群落真菌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降解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重要作用。

在好氧条件下,真菌主要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而在厌氧条件下,真菌则通过发酵作用来产生乙醇和其他有机酸。

3. 古菌群落古菌是一类极端微生物,能够生活在极端的环境中,而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功能。

古菌可以代谢硫元素、氢气和甲烷,从而参与了硫循环和甲烷循环过程。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识别其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多样性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提高处理系统对不同有机物质的适应性和处理效率。

此外,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还可以反映出污水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或改变的趋势。

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针对性地调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还可以预示着某些特定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变化。

例如,当环境中有机物浓度增加时,某些产生特定酶的细菌群落会增加,从而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降解速度。

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支撑,城市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污水。

随着人们对绿色环境意识的增强,经过废水处理的污泥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由于废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其组成十分复杂,大部分都是具有毒性的,所以,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污泥,如何处理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引言活性污泥是指可通过微生物群体依附来实现生存与繁殖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

它含有许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和后生虫等。

在活性污泥中,细菌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含量超过90%,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的能力来处理污水,主要是依靠各种菌群来起到相应的作用,研究生物净化后的活性污泥细菌群落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水质净化的具体效果。

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菌群结构特点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状况。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特性1.1 成分多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淤泥中存在大量的有机质,极易引起微生物繁殖,产生腐烂恶臭。

淤泥中的盐分含量比较高,同时还含有铜、锌、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微生物、病原体以及许多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土壤利用过程中,由于其有机质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某些微量物质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但是,若使用不当或者处置不当,其产生的毒性和危害性会持续渗透到土地和水中,不但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1.2 含水率高污泥含水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就是污泥含水率。

其中,空隙水、毛细水、表面吸附水、内束缚水是污泥中水的主要形态。

当污泥的水分含量大于85%时,一般为流动状态,65%~85%时呈塑型状态,低于60%时则呈固体状态。

最初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未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污泥含水率也达80%,而经过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通常还是可以达到60%。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环保工作之一。

开展高效的污水处理,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

其中,微生物群落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及作用微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分布的多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集合。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它们在微观世界中广泛存在,为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群落是关键的生物指标,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东营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构成主要以厌氧菌为主,如硝化硫化球菌、甲烷菌等等,还含有少数厌氧芽孢杆菌。

同时,部分厌氧菌可以与其他微生物共生,如在好氧池中生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在好氧池中为异养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有机物质。

二、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的意义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存在着共生、竞争、协同等现象。

因此,了解不同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其作用,可以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同时,微生物群落分析也是监测和评估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研究表明,优化污泥颗粒结构对微生物群落构成可以产生显著的影响。

如在某些污水处理系统中,增加污泥颗粒大小和密度可以增加硝化作用的效率。

同时,改变污泥颗粒结构还可以降低应用外源菌的需求,所以在微生物群落分析过程中,有必要对污泥颗粒结构进行高效的监测。

三、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方法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生物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培养法是传统的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

但是,培养法只能分离和鉴定一小部分微生物,因为很少的微生物能够在实验室中生长。

每个微生物都需要特定的营养基质,生长条件等,尽管培养法可能明确地检测实验样品中的某个特定微生物。

生物学技术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常用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使用微生物DNA作为模板,制备反应系统支持DNA复制。

水处理厂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水处理厂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水处理厂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在水处理厂中,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单元,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群落扮演着关键角色,其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着水处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水处理厂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改善水处理效果的建议。

一、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水处理厂的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主要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首先,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厌氧细菌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

而好氧细菌则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些细菌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通过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其次,微生物群落中的真菌也对水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真菌能够分解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如木质素等,将其转化为可被细菌降解的物质。

此外,真菌还能分泌一些特殊的酶,有助于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因此,合理调控真菌的数量和种类,对于提高水处理效果非常重要。

最后,微生物群落中的原生动物也对水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

原生动物能够摄食有机物和细菌,通过捕食细菌来控制细菌的生长数量,从而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一些原生动物还能够吸附污染物,起到一定的去除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生物滤池时,要合理考虑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维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功能。

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建议为了改善水处理厂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以下是一些建议:1. 氧气供应:提供足够的氧气是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

合理设计通气系统,增加氧气供应,有助于好氧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进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2. 营养物质控制:合理控制进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能够避免微生物过度繁殖和寡营养状态。

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如何高效地处理污水成为了一项挑战。

而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为我们设计更加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提供重要的参考。

微生物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许多微生物会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而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优化污水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污水处理厂的不同环节,如进水、沉淀池、生物反应器等,都可以发现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这些微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从而影响着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效果。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通过提取污水中的DNA或RNA,可以获取微生物群落的遗传信息。

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这些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信息。

通过比较不同环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揭示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例如,通过增加某些细菌的丰度,可以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微生物群落的不稳定性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下降。

因此,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为我们设计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研究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信息,揭示其与污水处理效果的关系。

这将有助于我们设计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与分析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与分析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重要设施,承担着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

然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不仅与设施和技术密不可分,还与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对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研价值。

一、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特点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特点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污水处理微生物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脱氮菌、硫化物氧化细菌、甲烷菌等。

其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氨氮、硝态氮等有机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氧化和还原作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氮素去除具有重要的作用。

脱氮菌基本上都是厌氧微生物,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对于氮素的高效去除至关重要。

硫化物氧化细菌则能氧化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硫化物等有机物,降低污泥中的硫化物含量,促进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稳定化。

甲烷菌则在厌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气体,对于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方法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微生物计数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微生物计数法适用于部分微生物的计数和研究,但存在着技术条件要求高、操作繁琐、误差大等缺点。

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通过PCR技术对微生物DNA逐一扩增和分析,准确度高、灵敏度强,可同时检测大量微生物和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成为了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监测的主流方法之一。

在详细监测和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的代谢和生态功能。

三、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处理效果密切相关。

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和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地优化污水处理过程,提高处理效果。

例如,利用PCR-DGGE技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反硝化菌和脱氮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发表时间:2018-11-27T16:00:33.1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安海金[导读] 其中共有19种优势微生物的丰度在1%以上,共有355中菌属的所占比例高于0.01%。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到A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中有比较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资源也为污水处理提供微生物基础。

安海金
山西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A城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研究方法为高通量测序技术,最终获得解析功能单元中微生物群体结构结果。

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出ACE指数为20653.4,Chaol指数为12145.8,Shannon指数为6.6,Simpson指数为0.005。

其中共有19种优势微生物的丰度在1%以上,共有355中菌属的所占比例高于0.01%。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分析得到A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中有比较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资源也为污水处理提供微生物基础。

关键词:生活污水;微生物群体;结构解析引言: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工业污染的处理要求,污水处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污水处理不达标,排放出不符合要求的污水,会直接对湖水、河水产生负面影响,比较常见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

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脱氮除磷是重要内容,污水处理厂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属,了解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以为脱氮除磷在理论上提供帮助,便于脱氮除磷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推
进。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氧化沟工艺,从微生物群体结构出发来解析的还比较少。

本文以A城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使用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各级分类水平上分析污水处理厂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希望能为氧化沟污水处理提供补充性的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污水处理厂概况
A城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东南河边,每天处理污水量达10—15吨。

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中TP(总磷)为2.7mg/L,氨氮为18.7mg/L,YN(总氮)为24.5mg/L,化学需氧量为242.8mg/L,升华需氧量为109.5mg/L。

处理污水主要使用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为十小时。

1.2高通量测序
该方法是指将氧化沟厌氧池中的活性泥污放入冰盒后带回实验室立即试验,借助试剂盒的帮助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为了检测抽取基因的完整性,需要使用到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之后用试剂盒来检验基因组DNA的浓度。

每个样品需重复三道工序,首先进行3分钟的95℃预变;之后是保持30s的95℃、55℃、72℃的循环,包含25个循环;最后是在72℃下保持5分钟。

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并回收,使用Qubit2.0DNA检测产物的定量,再通过IlluminaMiseq测试平台对PCR产物做高通量测序。

1.3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通过对所得序列的质量控制除去不合格的引物序列、短片段和低质量序列,对剩下的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使用uclust软件划分操作分类单元。

同时对所选序列进行物种分类,分为门、纲、目、科、属这几个基本单位,根据各单位内的序列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物种有关图表。

2结果与讨论
2.1污水处理效果
试验时的污水温度处于25—35℃的区间内,笔者对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进行了累计频率分析,结果为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是符合一级B类排放标准的。

在该污水处理厂升级改良后,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类排放标准。

2.2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最初共获得了28560条有效序列,通过质量控制后分为4435个分类操作单元,即OUT。

对有效序列进行的是α指数多样性分析,结果为ACE指数为20653.4,Chaol指数为12145.8,Shannon指数为6.6,Simpson指数为0.005。

后续可根据OUT数目、ACE指数、Chaol指数等绘制丰富度稀疏图或Shannon指数图等,从数值中可以分析出序列数量是接近饱和的,这也表明了污泥中有较多的微生物物种,并且其丰度与多样性都很高。

3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3.1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细菌为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这两类,这两类细菌也是比例超过了20%比例的细菌。

变形菌门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有学者指出变形菌门有利于污水中有机物的祛除。

浮霉菌门对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也有很大的作用,它主要存在于淡水水体、海洋沉积物、污水处理系统、土壤等厌氧环境中。

其他占比比较大的细菌还有酸杆菌门、衣原体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这些细菌都可以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相似的作用。

3.2纲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在纲水平下,浮霉菌纲是最主要的,比例达23%左右,其他比较重要的有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等,加起来的比例在25%左右。

α-变形菌纲是一种自养微生物,可以在硝化过程中发挥作用;γ-变形菌纲与β-变形菌纲具有相同点,都为兼性异氧菌,参与COD 的降解过程,在污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3目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目水平下的细菌种类较多,比例最高的是浮霉菌目,比例在2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目。

变形菌门比例也不低,但种类很多,包括根瘤菌目、红螺菌目、假单胞菌目、黄色单胞菌目、军团菌目、交替单胞菌目、脱硫弧菌目、伯克氏菌目、交替单胞菌目等。

衣原体目的比例也比较多,同样包括很多种类,比如鞘脂杆菌目和暖绳菌目等。

3.4科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从活性污泥样品的分析结构可以看出浮霉菌科、变形菌门中的一些科与衣原体门中的科比例比较多。

巴斯德氏菌科、假单胞菌科、甲基孢囊菌科、柯克斯体科、黄色单胞菌科、红螺菌科、交替单胞菌科都是变形菌门所包含的科;副衣原体科和芯卡体科是在衣原体门下比例较多的科。

3.5属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属水平下的细菌分类是最多的,主要统计了比例在1%以上的菌属。

变形菌门中的玫瑰单胞菌是微生物菌属中丰度最高的微生物,呈粉红色,革兰氏阴性。

它在繁殖的过程中可以使污泥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进而有利于污水的脱氮除磷;主要的浮霉菌门下的菌属主要有sosphaera、Gemmata、Blastopirellula及Planctomyces等,它们有利于藻类的生物矿化与除氮的开展。

另一种主要的菌属是酸单细胞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在较酸的环境下可以生长。

而且酸细胞单菌可以对不同价态铁出现氧化还原反应。

革兰氏阳性专性寄生菌的一种为巴斯德氏芽菌,同时也是芽孢杆菌纲的一种,可以有效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且有国外研究者证明芽孢杆菌比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效果更好。

3.6未知微生物比例
有许多未知的菌属存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样品中,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包括已知菌属和未知菌属,同样的,未知菌属也可以按照门、纲、目、科、属5个分类水平进行分类。

在门水平下,已知微生物所占比例为80%以上,而在属水平下,已知微生物比例下降到50%左右,已知微生物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未知微生物的比例不断上升,也就是说,分类水平越详细,越有更多的未知微生物。

参考文献:
[1]车玉玲.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解析技术研究进展生态[J].生态研究,2017环境
[2]高平平,赵立平.可用于微生物群落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活性污泥总提取方法研究[J].生态学报,2016
[3]余素林,汤岳琴,吴晓磊.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原油以及生物强化处理的响应[N].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2009
[4]LIANGJianhai.TreatmentresearchontechnicalreformofnitrogenandphosphorusremovalforsewagetreatmentplantinDaqing[D].Changchun:JilinUniversity,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