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质检历史科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试题】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B卷)(5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精品试题】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B卷)(5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B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历史叙事是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说明历史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周)武王继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师修文王绪业B.(楚庄王)伐陆荤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C.(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D.(西汉)叔孙通依制设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25.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

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A.提出天人感应 B.改革教育制度C.提倡忠君爱国 D.推崇君权神授26.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据此可知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27.有明一代,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

这反映了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内官权力失控28.“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这种现象反映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武昌起义前,清王朝9个总督职位,其中汉族占据4个,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是汉族的陈夔龙和张人骏;14个巡抚职位,其中汉族占据11个。

这表明A.晚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孕育出革命C.清末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D.政治形势推动了权力格局变化30.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指出:“日本军队未经宣战,将向来毫无疑义属于中国领土之一大部分地面,强夺占领,使其与中国分离并宣布独立,事实俱在。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厦门市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计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559 年诸侯集会,面对晋国执政范宣子的责难,姜戎首领驹支反驳道,“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随即赋《小雅? 青蝇》而退,范宣子连忙道歉。

这主要反映当时A.华夏族对周边文化的融汇B.中原礼乐文化影响的扩大C.民族认同得到了显著加强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2.春秋末年曾子著《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后人所谓的“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子的学说A.强调了个人修养的社会价值 B 成为后来纲常名教的理论渊源C.因实用性而受诸侯国君推崇D.重在构建君主专制的教化体系3. 西汉初年,贾谊主张重新恢复“尊尊”贵贵” 、“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的制度,甚至对衣着服饰,也要求“服位有等”,“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 。

这表明A.汉承秦制的历史必然性 B 贾谊反对以刑罚治国理政C.汉初社会秩序亟待重建 D.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4.在东汉各种碑刻中,以墓碑为大宗,为墓主立碑颂德是当时丧葬活动的重要内容。

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墓志” 所替代。

这反映了魏晋时期A.社会动荡冲击了人们的道德信仰B.当政者打击世族以稳固统治的目的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显著加强 D.统治者积聚财力以完成统一的夙愿5.表1 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表1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6.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

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 、“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B 25.D 26.A 27.D 28.A 29.C30.D 31.C 32.A 33.B 34.C 35.D41.(25分)(1)特点:与世界同步;出现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儒家文化相结合(商人文化产生);渗透城乡;集中在传统部门。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影响:推动城市化;商人地位提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6分)(2)原因:政治环境(政策支持);思想意识(思想解放);大农业影响;移民政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因素:专制政体的阻碍(3分);小农经济的制约;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传统观念的束缚;严格的户籍管理。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2.(12分)【示例一】历史现象:英国工业革命。

关系: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棉花的需求增加。

评价: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

它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引发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同时,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工业革命还带来了环境、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示例二】历史现象:美国南北战争。

关系: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

评价: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但并没有解决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评分标准:45.(15分)(1)特点:从传统向近代外交转变;传统与近代外交杂糅(中西结合);人员选拔制度的随意性;人事组织的临时性;使节制度的不稳定性;制度化。

(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影响:有利于外交近代化;为中国对外交涉提供制度保障;开阔了视野;改善国家形象;(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由于制度的缺陷,其外交效应是有限的。

(3分)46.(15分)(1)趋势:从全面禁运到逐步放宽。

福建泉州惠安2019中考质检试卷(扫描版)-历史

福建泉州惠安2019中考质检试卷(扫描版)-历史

福建泉州惠安2019中考质检试卷(扫描版)-历史惠安质检历史参考答案【一】1-DBCAB 6-10CDBDA 11-15DCCAD 16-20BABCA【二】21、错误:万安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2分〕理由:横跨泉州、惠安之间的万安桥〔又名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梁式跨海大石桥。

〔2分〕而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的是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

〔2分〕22、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2分〕理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2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命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2分〕23、错误:印巴分治(2分)理由: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2分)南亚冲突不断是因为印巴分治。

(2分)三、24、⑴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分) 缘故:①政治:清政府政治腐败落后;〔2分〕②外交:长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分)⑵新文化运动〔2分〕⑶C、D(2分)⑷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各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进展中国;进展军事,维护国防安全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4分)25、⑴历史事件:中:洋务运动〔1分〕;俄:1861年改革〔1分〕性质:中: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自救运动。

〔或者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分〕;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分〕⑵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2分〕⑶重大变化要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来写,三个方面任选其中一方面答出其中一个要点即可。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舞进展近代工业;废除封建土地制,同意土地自由买卖;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进展现代教育;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秦以前有宗法,秦废封建,宗法与之俱废,萧何定九章,乃变为户法。

宗法以宗为单位,户法以户为单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是()A.人口增长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商品经济发展C.专制权力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儒学成为正统2.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

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

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

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______________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______________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3. 宋恕《上李鸿章书》称:“变法之说,更仆难终,请为相公先陈三始:盖欲化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水火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这表明他()A.主张用西服来取代长袍马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强调改革服饰是政治变革的前提C.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______________ D.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4.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这反映了()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5. 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1976年在陕西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上有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由此可知A. 《尚书》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B. 《尚书》与青铜利簋产生于同一时期C. 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需互补互证D. 利簋铭文提升《尚书》此载的可信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的记载,这提升了《尚书》此载的可信度,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的一段记载,无法得出整部《尚书》是真实可信的史籍;B选项错误,《尚书》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编定,青铜利簋产生于西周早期,两者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出土文物对文献记载的印证,不是两者的互补互证。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

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到南北朝时被取消。

这反映出A. 战争体制的需求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门阀势力的形成D. 监察制度的异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便于应对边境战事,这是战争体制的需求,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地方刺史掌握行政权和军权,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威胁中央集权的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与门阀势力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这是符合法律制度的现实的需要,并未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异化。

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2.秦朝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设立()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3.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率先开发古代泉州的民族是()A.汉族 B.高山族 C.回族 D.闽越族4.图l所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的创举。

它是()A.赵州桥 B.安平桥C.洛阳桥 D.卢沟桥5.2018—2018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这事件发生在()A.15世纪60年代 B.16世纪60年代 C.17世纪60年代 D.18世纪60年代6.图2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

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与这副写于2018年的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B.新文化大革命 D.北伐战争8.与“2018年”、“宛平”、“日军’’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9.《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2018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

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①《义勇军进行曲》②《毕业歌》③《黄河大合唱》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图3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

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A.2018年 B.2018年C.2018年 D.2018年11.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农业合作化的实行 D.人民公社的实施12.图4安徽凤阳2018-2018年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3.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省质检试卷】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卷及答案

【省质检试卷】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卷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民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土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受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 2019 届高三历史毕业班 3 月质量检测试题(含分析)一、选择题:此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灭商此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赏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赏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赏给康叔。

这一措施A.增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拉拢了门阀贵族阶层D.稳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系统【答案】 B【分析】【详解】从资猜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赏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进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

故答案为 B 项。

秦代一致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清除 A 项;西周还没有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清除 C 项;资料信息只反应对手工业的措施,不可以说明稳固士农工商的社会系统,清除 D 项。

2.《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此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以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播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示A.故事主题切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加宽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看法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益同【答案】 A【分析】【详解】从资料信息能够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切合传统儒家孝道,进而以节日形式遇到宫廷和民间的尊崇。

故答案为 A 项。

资料没有反应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情况,清除 B 项;资料反应的是外来文化中切合传统主流看法的要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看法而不是冲击主流看法,清除 C 项; D 项说法绝对,资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清除。

3. 宋人孟元老依据自己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东京城市相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代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册外,还重视对此类书本的利用。

由此可知A.划分官修史册与个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册能够填补个人著述视角单调的缺点C.个人著述必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历史本来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个人著述最靠近历史实情【答案】 C【分析】【详解】从资猜中的“自己经历”“记述了东京城市相貌、岁时物产、风土风俗等”等信息来看,个人著述也有较大的真切性,在必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而在后代研究历史时获取重视。

2019年福建省各地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福建省各地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 骞?绂忓缓鐪?鍚勫湴,鍒濅腑,姣曚笟鐝?璐ㄩ噺妫€娴?2019 骞寸 宸炲競鍒濅腑姣曚 笟鐝 川閲忔 娴? 鍘?鍙?璇?棰? 锛堝畬鍗锋椂闂达細 60 鍒嗛挓锛涙弧鍒嗭細 100 鍒嗭紱鑰冭瘯褰㈠紡锛氶棴鍗凤級
绗 厾鍗凤紙閫夋嫨棰樸€€60 鍒嗭級
閫夋嫨棰樺叡 30 灏忛 锛屾瘡灏忛 2 鍒嗭紝鍏?0 鍒嗐€傚湪姣忓皬棰樼粰鍑虹殑鍥涗釜 閫夐」涓 紝鍙 湁涓€椤规槸鏈€绗﹀悎棰樼洰瑕佹眰鐨勩€? 1.浜嗚В鍙插墠鏃舵湡鍖椾含浜虹敓浜с€佺敓娲荤姸鍐垫渶鍙 潬鐨勮瘉鎹 槸
4.鍑鸿韩瀵掗棬鐨勮 涔︿汉鑳藉 瀹炵幇鈥滄湞涓虹敯鑸嶉儙銆佹毊鐧诲ぉ瀛愬爞鈥濇効 鏈涚殑閫夊畼鍒跺害鏄? A.涓栬 鍒堵?聽 聽 聽 聽 聽 聽 B.鍒哄彶鍒堵?聽 聽 聽 聽 聽 C.涓夌渷鍏 儴鍒堵? 聽 聽 聽 聽 D.绉戜妇鍒? 5.鍥?鈥溾憼鈥濆 鎵€绀烘湞浠e叴鐩涚殑閲嶈 鍘熷洜鏈夊疄琛? A.姹夊寲鏀跨瓥聽 聽 聽 聽 聽 聽 聽
闈為€夋嫨棰樺叡 4 棰橈紝鍏朵腑绠?1 棰?鍒嗭紝绗?2 棰?2 鍒嗭紝绗?3 棰?2 鍒嗭紝绗?4 棰?0 鍒嗐€? 31.(6 鍒?闃呰 鏉愭枡锛屽畬鎴愪笅鍒楄 姹傘€? 鏉愭枡聽 1919 骞?鏈?鏃ワ紝鍖椾含楂樻牎瀛︾敓楂樺枈鈥濆 浜変富鏉冦€佸唴闄ゅ浗璐 尖€濃€滆獡姝诲姏浜夛紝杩樻垜闈掗笩鈥濃€滃簾闄や簩鍗佹潯鈥濃€滄嫆缁濆湪鍜岀害 涓婄 瀛椻€濈殑鍙e彿璧颁笂琛楀ご锛屼负鎷 晳姘戞棌鍗变骸濂旇蛋鍛煎彿銆?鏈?鏃ュ ぇ閫 崟涔嬪悗锛屽 鐢熺殑鐖卞浗鏂椾簤涓€搴﹂潰涓村き鎶樼殑鍗遍櫓锛屽伐浜洪樁绾 у拰鍏跺畠姘戜紬璧板埌鏂椾簤鍓嶅彴锛屽眬闈㈠氨绔嬪嵆鏀硅 銆傚氨濡備笂娴峰 鑱斿 湪鍛婂悓鑳炰功涓 寚鍑?鈥滃 鐢熺舰璇惧崐鏈堬紝鏀垮簻涓嶆儫涓嶇悊鈥︹€﹀伐鐣岀 舰宸ヤ笉鍙婁簲鏃ワ紝鏇广€佺珷銆侀檰鍘烩€濄€? 鈥斺€旀憳鑷 綏鑽斅?鎴村钩瀹夈€婁簲鍥涜繍鍔ㄤ腑鐨勯潚骞村 鐢熷拰宸ヤ汉闃剁骇 銆? (1)鎹 潗鏂欙紝鎸囧嚭浜斿洓杩愬姩鐨勬€ц川銆?2 鍒?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毕业班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毕业班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2019年龙岩市九年级学业(升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住干栏式房屋、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描述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商鞅变法内容中,使秦国“富起来”的是A.鼓励耕织B.严明法度C.确立县制D.奖励军功4.图1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主张。

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5.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这一年处于图1 A.公元前2世纪末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3世纪初期6.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书体是A.隶书B.行书C.草书D.碑刻7.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

它在中国制度史上的重要贡献是A.确立中央集权制B.建立刺史制度C.创立科举制D.实行行省制度8.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 .促进了文化交流D .扩大了唐朝疆域 9.“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做人莫做军”。

这表明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百家争鸣 B .独尊儒术 C .重文轻武 D .藩镇割据 10.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1.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缀术》B .《本草纲目》C .《天工开物》D .《农政全书》 12.属于中国的“国粹”之一 ,被誉为“国剧”的是 A .昆曲B .京剧C .汉调D .秦腔 13.1839年,在广东虎门海滩组织销烟,彰显禁毒决心的是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陈化成D .邓世昌14.某同学通过制作示意图以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卷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卷

2019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丨卷(选择题60分)_、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图1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北朝夏朝周朝晋南朝图1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商朝、秦朝、三国 B.商朝、唐朝、明朝C.隋朝、唐朝、元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2.“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B.进献贡物C.服从周王调兵D.定期服役3.“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5.“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旨在排除种族的区别,以社会身份这样一种贯穿于胡汉两个社会并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为基础建立其统治体制。

”材料反映汉化政策的目的是A.改变鲜卑族陋习B.促进民族交融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统治需要6.西方人认为科举制度“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们提升自身的地位。

”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A.推进教育事业发展B.保证官员清正廉明C.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7.“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

”材料旨在说明中英战争的A.必然性B.偶然性C.正义性D•非正义性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来,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福建省2019届高三7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2019届高三7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2019届高三7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A.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 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 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 分封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2.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关于分封制的认识,下列选项史实、推论一致的是A. 史实:分封国的主要区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推论:成康分封带有遏制商族残余势力,统治殷商遗民的目的B. 史实: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推论: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转变C. 史实: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推论: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分封制D. 史实: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再分封推论:西周政治带有一定的民主性3. 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

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

据此可知A. 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________B. 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C. 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________D. 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4.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 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 卿’ 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

这反映出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5. 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

2019年福建省各地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2019年福建省各地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2019 年 , 福建省 , 各地 , 初中 , 毕业班 , 质量检测 ,2019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完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考试形式:闭卷)第Ⅰ卷(选择题60 分)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A.神话传说B.口述史料C.考古发现 D. 《史记》记截2.公元前 221 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统一时间相当于A. 公元前 1 世纪后期B. 公元前 2 世纪前期C. 公元前 3 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以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候国,但是被封子弟之侯国,在管理上并不属于原来的诸侯王国,面是归汉郡所辖。

此举目的是A. 提升诸侯国实力B.减轻百姓负担C. 加强中央集权D. 强化思想控制4.出身寒门的读书人能够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愿望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B.刺史制C.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5.图 1“①”处所示朝代兴盛的重要原因有实行A.汉化政策B.开放开明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 闭关锁国政策图 16.宋朝为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大众享乐消费的娱乐兼营商业场所是A.瓦子B.早市C.夜市D. 草市7.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建立者是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铁木真D. 忽必烈8.这是明朝时期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式科学技术著作,书中强调人要和自然相协调,这部著作是A. 《伤寒杂病论》B.《农政全书)C. 《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9.中国古代王朝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管辖,清朝对图 2“①”处有效管辖的举措是设立A. 西域都护B. 宣政院C. 伊犁将军D. 驻藏大臣图2时段政治经济战前主权完整独立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战后主权不完整不独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0. 导致中国社会发生表 1 所示变化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表 111.李侃在 (《中国近代史 ) 写道 : 洋务派在 1865 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度不高,在生产中仍然大量采用手工劳动,但毕竟开始有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解析版)

泉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2019.1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召集鲁、齐、宋等国国君会盟,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

孔子编定《春秋》时,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猎于河阳”。

这说明孔子旨在A.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B. 坚持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C. 强调宗法等级制度D. 谴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晋文公“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河阳参会”,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已大大丧失。

孔子将这一事件记载为“天子狩猎于河阳”,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故答案为A项。

这一记载不符合事实真相,不是“秉笔直书”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强调宗法等级制和对争霸战争的谴责,排除C、D项。

【点睛】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

这一记史方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因此后世对这一记史的方法有褒有贬。

2.汉武帝设立刺史以监察地方郡国守相等官吏,但不得“干预庶政”;东汉中期,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刺史A. 严重威胁中央政府B. 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C. 导致国家走向分裂D. 失去监察地方长官的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刺史原为监察官,且不得“干预庶政”;但到东汉中期“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说明掌握了地方行政大权,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

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排除A项;这一变化没有导致国家走向分裂,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刺史失去监察权,排除D项。

【点睛】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一、选择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民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土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受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这一规定A.贯彻了联蒋抗日的方针B.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C.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D.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31.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成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

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

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32.图8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

该漫画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C.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33.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

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

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壮大B.民族国家的形成C.中央集权的削弱D.民主政治的萌发34.15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议会弹劾权。

17世纪,弹劾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

到了19世纪初,议会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合。

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A.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B.权力中心逐渐转移C.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D.政党政治最终形成35.表1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表1 1990-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

据此可推断A.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B.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C.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

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宫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

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家。

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妥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一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徙;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材料二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

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

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8年间,西南联大共毕业了3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天批率有成就的优务人才。

—一摘编自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材料三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撤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

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惟有走长江。

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航行。

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地厂的物资。

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摘编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

(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

(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表2列出的是1716-1871年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史实。

——摘编自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归纳出其中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概述和评价该潮流。

(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十分尖锐。

1953-1955年,我国逐步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1979年,国务院决定陆续提高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幅度达24.8%;对超出统购任务的部分,实行加价政策,对粮食的加价高达50%。

1983年和1984年又下放一些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对生产发展快、市场供应有保障的品种先放,供不应求的后放;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先放,关系较大的后放;分散产区先放,集中产区后放。

到1984年,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大大缩小,受自由市场调节的比重逐步上升。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背景,并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特点。

(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1938-1939年,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挑起的军事挑鲜。

与此同时,苏联对日采取中立缓和的修好政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政之上。

日本挑衅失败政后,军部内部“南进”的主张占上风。

在此前后,日德之间展开结盟谈判,但在因绕主攻对象是苏联还是英法的问题上分歧巨大。

1939年8月,德国背着日本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大国无眼顾及远东。

1940年7月,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材料二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和获得苏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来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并简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

(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共274字。

毕异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荐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

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

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

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

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

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

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摘编自孙启康《毕昇墓碑鉴定及相关问题考证》等(1)根据材料,归纳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异墓碑的证据。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界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昇墓碑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

(9分)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B 25.A 26.C 27.D 28.B 29.C 30.B 31.D 32.D 33.A 34.B 35.A二、非选择题41、(1)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

(6分)(2)理由:国民政府的指令;地处战略后方;地理环境有利,相对安全。

困难: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战火逼近。

(12分)(3)保留中华文脉和工业基础;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提供了保证;改善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发展;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7分)42.示例:潮流:社会主义潮流概述和评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阶级基础。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