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法之比较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1535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2.png)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一、史料分类1.按内容划分史料可以按照其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其分为政治史料、经济史料、社会史料、文化史料等。
这样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史料所涉及的主题或方面进行区分。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史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2.按形式划分史料可以按照其形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其分为文字记录类史料、图像类史料、物件类史料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史料的表现形式进行区分。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对不同形式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探讨历史问题。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读书笔记和专门文集等,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细致的阅读、摘录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对文献的详细分析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实地考察和实地调研方法。
通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直接观察、采访和交流,以获取更为真实和全面的史料。
田野调查法特别适合于研究当代历史、民俗文化和口述史料等,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和当地的历史文化。
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来揭示历史规律和特点。
研究者可以选择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相同或不同之处,为研究问题提供更多的证据和视角。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史料,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4.统计研究法统计研究法是通过统计数据和数量分析来研究历史问题。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和趋势。
研究者可以使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处理数据,并进行相关的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较强的数学和统计基础。
总结起来,史料分类和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透过史料分类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整理和研究;而研究方法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在实际研究中的指导和方向。
史学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2de3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d.png)
史学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指进行历史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史学研究方法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历史学家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研究的基本保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史学研究方法。
首先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获得历史事实和相关材料,从而进行历史研究。
文献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熟悉历史文献的分类、编纂、传承等方面知识。
其次是考古研究法。
考古研究法是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古代建筑等进行发掘、探索,获得历史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寻古代社会的历史真相。
考古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好的考古学知识,包括勘探技术、发掘方法、文物鉴定等方面。
第三是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场进行考察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历史资料,了解当地历史风情和历史事件。
田野调查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同时要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和交往,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是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通过数据的比较和运算等手段,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统计分析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数理统计知识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采样和分析。
最后是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多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从而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比较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的历史知识和深入的思考能力,能够在多个历史事件之间建立联系和发现共同点。
综上所述,史学研究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历史学家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资料,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进行全面、准确的历史研究。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915a2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0.png)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一)采取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之前,笔者对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性搜集和观看,主要有传统文化与音乐课程关系的文献资料、中学音乐地方课程建设的文献资料等,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分类、汇总、整理等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调查分析法:为了深入了解苏州地区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文化传承下地方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等,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希望通过问卷获取一手数据信息,为研究提供实践支撑。
3.个案分析法:要想构建适用于苏州地区的中学音乐地方课程,必须要对苏州地区的音乐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细化了解,所以本文选择了苏州地区几所中学,深入分析和研究其音乐课程教学情况,以这些个案推出普遍,力求寻找音乐教学中文化传承方面的不足,为地方课程构建提供丰富的参考。
4.田野调查法:本文的研究是以苏州文化传承为载体,需要对苏州文化进行系统分析,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州文化,笔者到苏州地区开展了田野调查,对苏州文化进行挖掘,详细了解地区文化的演变历程、传承现状等。
(二)研究的创新点1.自从我国政府提出“三级课程”建设以来,各地区就开始对地方课程建设提升重视度,不同地区学者也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地方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由于各区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协调,导致所开发出来的地方课程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的研究,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前提,苏州中学音乐地方课程开发为重点,结合苏州文化传承的现状和中学音乐教学情况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地方课程,能够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其它地区开展地方课程提供有力参考。
2.探索构建苏州中学音乐地方课程,需要对苏州文化进行系统了解,当前我国虽然学者们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研究较多,但真正针对苏州文化、苏州中学音乐地方课程建设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这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对较为欠缺。
本文的研究从苏州文化入手,涉及到苏州文化知识的梳理和剖析,能够弥补这方面文献资料的空白,为更多人员分析苏州文化、研究苏州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文科类的研究方法
![文科类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b3a3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b.png)
文科类的研究方法在文科类研究中,有许多常用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而有所不同,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方法:1. 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历史事件、文化演变等进行探讨和分析的方法。
它以历史资料为依据,采用文献梳理、年代学、史料分析等方法,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动因。
2.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某一领域或问题的知识、观点、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的方法。
它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分析和综合等环节,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3.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实地考察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对象所在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访谈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这种方法在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选取典型的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案例分析法注重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以发现其背后的规律和启示。
5.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本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词汇、语句、段落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揭示文本内容的主题、观点和情感倾向等。
这种方法在文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计量研究法计量研究法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的方法。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趋势。
这种方法在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7.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事物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这种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32e0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0d.png)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学科,它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行为、思想、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还能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进行长期的实地观察和参与式研究。
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地点、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等。
一旦进入研究地点,研究者就要尽可能地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参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
田野调查的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亲身参与到当地人的活动中,观察他们的行为和互动。
深度访谈则是通过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的个人经历、观点和感受。
问卷调查可以用来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田野调查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真实、具体的资料,让研究者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内部逻辑和运作方式。
同时,田野调查也有助于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隔阂,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人类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文化、社会或群体进行比较,来揭示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比较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包括跨文化比较、跨地区比较、跨历史时期比较等。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并确定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比较的标准可以是文化特征、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比较研究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拓宽研究者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通过比较研究,研究者可以发现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三、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来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64487d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8.png)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强调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其中的田野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家通过实地观察和直接参与社会生活,收集数据和信息,并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深入了解社会群体和文化的研究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中,研究者通常会选择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或文化,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
通过在实地进行长期观察和参与,研究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发现隐藏在表面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田野工作在现实中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它强调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社会群体自主性的尊重。
研究者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倾听者,积极与研究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实践中与他们共同创造知识。
田野工作强调了研究者的谦逊和开放心态。
在田野工作中,研究者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对其进行评判。
只有通过虚心倾听和理解,才能真正洞察和把握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
田野工作还强调了跨学科和多元方法的重要性。
在研究一个社会群体或文化时,田野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收集数据和信息,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形成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田野工作在现实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时间和资源的限制、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研究伦理的问题等。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强调了对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批判,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克服的。
通过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田野工作能够为我们发现和探讨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思路。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fc3e6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0.png)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历史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需要良好的学科基础,还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技巧。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相关的史书、文献和档案等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文献研究法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文献,确保其真实可信;对文献进行仔细排查,了解其背后的作者、出处和时代背景等信息;善于发现问题,挖掘文献中的有关线索,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强调的是实地调查和亲身体验。
通过走访和观察,获取一手的历史资料。
田野调查法的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和地点,掌握调查的方向和重点;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背景知识;注重与被调查对象的交流和合作,争取得到准确的信息。
三、图表分析法在历史研究中,图表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通过图表的绘制和分析,可以形象地展示数据和信息。
图表分析法的技巧包括: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搜集足够的数据和资料,确保图表的准确性;合理组织和解读图表,阐述其背后的意义和规律。
四、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比较,来揭示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特点。
比较研究法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确保它们具有可比性;合理设置比较的角度和范围,抓住关键点进行对比;注意对比结果的分析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五、文化人类学方法文化人类学方法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注重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探究。
文化人类学方法的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如礼仪、民俗、语言等方面的文化现象;对文化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注重与相关从业人员和社会群体的交流和互动,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见解。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8239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4.png)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主要史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史学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历史发展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2.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是通过对文物、遗址和遗迹的研究,重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考古学理论认为文物和遗址是历史的记录和证据,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状况。
3.心理史学理论:心理史学理论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心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由个体的心理和思想决定的,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化史学理论:文化史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文化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决定。
二、主要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历史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3.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演绎和推论等推理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f2a3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3.png)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研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来探讨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实情况。
文献研究法是历史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2. 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历史事件或现象相关的实证材料,以了解具体的地理、社会环境及相关人物的情况。
3. 考古研究法:通过对考古遗址、文物的发掘、分析,来推断出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以数值化的方式来揭示历史事件或现象中存在的规律和趋势。
5.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条件下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找出共同点、差异点,进而推断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6. 理论分析法:通过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以揭示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以上仅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专业的文化研究方法
![专业的文化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dbc5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c.png)
专业的文化研究方法文化研究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广泛的学科,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与人类行为。
在进行专业的文化研究时,有一些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专业的文化研究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文化研究工作。
一、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文化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手段,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文化现象。
田野调查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详尽的信息,并且能够更加真实地揭示出文化的本质。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确定调查的目标、选择适当的采样和访谈对象,并合理安排时间和场所。
通过田野调查法,研究者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二、档案研究法档案研究法是一种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掌握相关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档案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文化的渊源,研究相关文化现象的背后原因。
在进行档案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合理运用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如目录检索、比较分析等。
通过档案研究法,研究者可以从历史和文献中获取一手资料,为文化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文化研究方法,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感受。
访谈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人的文化背景、态度和信念,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需要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并设法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使被访谈者感到舒适和信任。
通过访谈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当事人的体验和观点,从而对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四、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于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本进行系统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隐含意义和潜在因素。
文本可以是书籍、影视作品、广告语言等,通过对文本的仔细解读和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文化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进行文本分析时,研究者需要熟悉相关理论和方法,如语义学、符号学等,并选择适当的分析工具,如语义网络、词频统计等。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a06a8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a.png)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为视角的一门学科。
人类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人类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理解,其中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
一、田野工作的定义和意义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研究者通过直接参与和观察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法。
与实验室研究不同,田野工作使研究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并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观念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田野工作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变迁规律。
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人类学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田野工作有助于揭示社会中的阶级、利益和权力关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阶级斗争。
通过田野工作,人类学家可以直接观察和参与社会群体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关系,揭示其中隐藏的阶级、利益和权力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田野工作有助于进行社会实践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倡导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和田野工作,人类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实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田野工作的实践性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二、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田野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任务,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者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能力和观察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理解社会群体的行为和观念,并将其转化为理论的框架和分析的方式。
研究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获取真实和有效的信息和材料。
研究者需要具备坚持和耐心的品质,田野工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工作量。
历史学中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
![历史学中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d58a1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5.png)
历史学中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历史学研究方法与技巧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系统地研究和总结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
而在历史学研究中,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适用性与局限性。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历史文献资料,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与背后的意义。
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挖掘史料本身所包含的信息,揭示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但同时也存在史料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
二、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更为直接而全面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地域、人民群体或事件的实地考察和访谈,获取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和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和直观的感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现场情况。
然而,田野调查法时间和资源成本较高,同时调查对象的主观性和记忆的不准确性也是其限制之一。
三、考古学方法考古学方法是通过对古代文明遗址和遗物的发掘和研究,来还原历史事件和社会情境的方法。
考古学可以提供非常直接的实证证据,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然而,考古学的研究时间和成本较高,同时遗址的保护与破坏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将不同地区、时代或文化之间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和差异。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并理解不同地区和时代的共性和差异,揭示历史事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然而,比较研究法的一个挑战是要确保所比较的对象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五、口述历史方法口述历史方法是通过采访和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人口述的方式,来还原历史场景和事件过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直接、真实且个人化的历史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社会影响和个人体验。
但是,口述历史方法也存在记忆的不准确性和个体观点的影响。
六、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在历史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8e2d3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b.png)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历史学作为一门探究过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技巧对于历史学者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展开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历史学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和证据,从而进行历史问题的研究。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准确理解文献的内容,辨别文献的真伪,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历史学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实物资料等途径,获得直接的、客观的历史资料。
田野调查法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并全面地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
3.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探究其中的规律性的方法。
通过比较研究,历史学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拓宽研究视野,并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
4.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进行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性。
统计分析法可以帮助历史学者发现一些历史事件中隐藏的规律,并通过数据呈现更加客观的历史事实。
二、历史学的研究技巧1. 源资料的评估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历史学者需要对文献、档案等历史源资料进行评估。
评估源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历史学者需要学会辨别源资料的真伪,并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估。
2. 研究问题的设定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历史学者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明确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明确问题还有助于研究者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避免偏离主题。
3. 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历史学研究中,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学研究方法
![历史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a59f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1.png)
历史学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和分析各种历史文献,例如史书、文集、档案等,研究者能够获得大量历史资料,了解特定时期或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文献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历史事实,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2.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涉及实地调查的方法。
通过去实地考察,研究者可以亲眼目睹历史遗址、物证和实际场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田野调查法可以提供直接、真实的观察数据,对于深入研究特定历史事件或地区的背景非常有效。
3.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事件的比较,来寻找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进一步深化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普遍规律和特殊特点,从而对历史事件作出更深入的解释和阐释。
4. 口述历史研究法口述历史研究法是通过采访目击者或相关人士,获取直接的口述历史资料的方法。
这些口述资料包括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回忆和解释。
通过口述历史研究法,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具有个人情感和视角的历史资料,对于了解历史事件的主观感受和影响非常有帮助。
5. 数量化研究法数量化研究法是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统计指标,研究者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和趋势。
数量化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并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人文科学方法
![人文科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5902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4.png)
人文科学方法
人文科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推断出一些规律和结论。
这种方法在历史、文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
2. 田野调查法:这是人文科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人类行为和文化现象,深入探究其本质和规律。
这种方法在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中常用。
3. 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地区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和人类行为,发现其共同点和差异性,探究其本质和规律。
这种方法在人类学、历史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4. 符号学分析法:对文化符号、语言符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探究文化和人类行为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方法在语言学、文学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5. 实证研究法:这是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来验证假设,探究客观规律。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依靠数据进行研究。
6. 理论研究法: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它不基于实际情况,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理论研究法的任务是解释或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以上是人文科学中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人文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db6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b.png)
《非遗田野调查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非遗田野调查:非遗田野调查是指在实地环境中,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记录。
2. 口述史方法:口述史方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访谈和记录传承人、见证人等个体的口头叙述,来收集和研究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的方法。
3. 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深入、结构化的对话,了解其内心感受、观念、行为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4. 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群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
5. 文献资料分析:文献资料分析是通过对已有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阅读、整理、解读和分析,以获取研究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二、填空题1. 非遗田野调查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状况和价值。
答案:了解和记录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________、访谈、参与观察等。
答案:观察3.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取________的视角和经验,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答案:个体或社群4. 深度访谈通常需要提前设计好________,以便引导访谈方向和深度。
答案:访谈提纲5. 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保持________的态度,避免主观偏见和干扰。
答案:客观和开放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表现和实践过程?A. 文献资料分析B. 深度访谈C. 观察D. 口述史方法答案:C2.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学术伦理?A. 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录音录像B. 尊重和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C. 对受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篡改或虚构D. 对研究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解读和呈现答案:C3. 口述史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哪种类型的信息?A. 宏观历史趋势和事件B. 微观个体经验和情感C. 统计数据和图表D. 理论模型和框架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更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进行非遗田野调查?A. 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B. 调查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C. 探索偏远山区的传统工艺技术D. 分析历史档案中的政策文件答案:C5. 在非遗田野调查中,以下哪种资料来源最具权威性和可靠性?A. 当地民众的口头传说B. 学术期刊上的专业论文C. 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D. 传承人的个人回忆录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非遗田野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A. 语言和文化障碍B. 访谈对象的配合程度C. 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大D. 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通用性较低答案:ABCD2. 口述史方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个体和社群的主观经验B. 补充和纠正文献资料的不足C. 揭示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深层含义D. 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A. 动态性B. 地域性C. 活态性D. 社会性答案:ABCD4.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包括:A. 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深入了解B. 突破表面现象和表象C. 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D. 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干预和影响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文献资料分析的作用?A. 获取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B. 比较和验证田野调查数据C. 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线索D. 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答案:ABCD五、判断题1. 非遗田野调查只需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实物证据。
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1f108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3.png)
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近年来,女性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对女性的经历、权益和社会地位进行深入剖析,女性研究探索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并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女性话题的理解和关注。
一、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女性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女性在历史时期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和权利限制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女性的处境和挑战。
例如,可以研究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角色扮演,女性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等。
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材料和资料收集,我们可以还原女性的历史面貌,进而推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尊重。
二、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女性学研究的常用手段之一。
通过对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女性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女性研究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仅以“女性主义文献”为例,其中包括各类经典著作、学术期刊以及独立出版物。
通过深入研读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围,从而更好地进行女性学研究。
三、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女性学研究中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深入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从而对女性的生活状态、经验和观念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分析。
例如,可以对于不同城市女性的职业选择和平等权利的实现程度进行田野调查,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
通过田野调查,可以对女性问题进行更为全面和具体的研究,为制定性别平等政策和推进社会变革提供科学依据。
四、跨学科研究法女性学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综合利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理解性别问题,准确把握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通过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文化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ffcd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0.png)
文化研究方法文化研究是一门国际化的学科,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对于文化研究者来说,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化研究方法,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一、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文化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以研究者深入目标社区或文化现场进行亲身观察和访谈为特点。
研究者需要长时间与被研究者接触,了解他们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直接接触实际环境,并与当地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二、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适用于对大量文化产品(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的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文本或图像进行分类、计数和归纳分析,揭示其中的意义和趋势。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媒体、广告和流行文化等领域,可以帮助揭示文化的符码系统和视觉语言。
三、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资料的研究,来解读文化现象的变迁和演变。
研究者通过查阅档案、文献、图书和期刊等,对文化事件和社会变革进行详细的考察与分析。
历史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文化的深层次因素和背景,并揭示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趋势。
四、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以比较为手段,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进行研究和对比。
研究者通过比较和对照的方法,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揭示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拓宽视野,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
五、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通常应用于实验室环境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因素,来研究文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实验研究法可以通过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和研究结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认知等领域,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究文化行为和心理机制。
六、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研究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社会网络结构和关系的分析,揭示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的模式,揭示文化的群体性和社会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06f54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f.png)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及其现实启示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现场调查和研究为特点,通过调查采访和观察等手段,直接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获得详细的资料和原始的信息。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田野工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分析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文化形态等重要的社会现象,为进一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被看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考察农村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状况、城市贫民的生存状态、原始部落的社会组织形态等等。
通过这些田野工作的实践,人类学家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发展状态,为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名贵线索。
通过田野工作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们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剧烈变化,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和多元化,这就要求人类学家们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田野工作来探寻社会变革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了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引导人类社会向更加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的实践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田野工作的调查和研究,人类学家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社会中各种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信息支持。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引导政府工作,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通过对田野工作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客观地对待不同的社会群体,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和和谐。
田野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为社会变革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法之比较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法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6462a3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9.png)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法之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人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地极为广泛,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政治人类学一、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1.文本研究文本理解的视野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性的视野。
所谓文本理解就是阅读马恩的著作,把握他们著作的含义,著作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在文本理解的视野中,要解决:文本的意义是什么?马克思在他们的著作中说了些什么?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历史条件下说的?是针对什么说的?等等。
文本研究所极力强调的是解读文本,努力做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读。
马克思文本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已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但对于中国来说,这项研究才刚刚起步。
2.思想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即在历史的视野中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就是要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
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的思想体系,要把思想家的思想当作发展着的思想来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量变过程,是从非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能否说马克思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任何一篇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按苏州大学王金福教授的看法, 从哲学上来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四个不同质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理想主义时期,从中学到大学初期,在此阶段上,马克思的思想主要是受康德、费希特的影响,“理想”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
第二个时期是黑格尔主义的时期,从1837 年初到1842 年,在这一阶段上, 马克思的世界观受黑格尔思想的深刻影响,“理念”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
第三个时期是“费尔巴哈派”时期,从1843 年到1844 年,在这一阶段上,马克思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的世界观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人性”仍是他的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素, 在一些方面能从实践出发来理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人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地极为广泛,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政治人类学一、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1.文本研究文本理解的视野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性的视野。
所谓文本理解就是阅读马恩的著作,把握他们著作的含义,著作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在文本理解的视野中,要解决:文本的意义是什么?马克思在他们的著作中说了些什么?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历史条件下说的?是针对什么说的?等等。
文本研究所极力强调的是解读文本,努力做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读。
马克思文本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已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但对于中国来说,这项研究才刚刚起步。
2.思想史研究思想史研究,即在历史的视野中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就是要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
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的思想体系,要把思想家的思想当作发展着的思想来研究。
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量变过程,是从非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能否说马克思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任何一篇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按苏州大学王金福教授的看法, 从哲学上来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四个不同质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理想主义时期,从中学到大学初期,在此阶段上,马克思的思想主要是受康德、费希特的影响,“理想”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
第二个时期是黑格尔主义的时期,从1837 年初到1842 年,在这一阶段上, 马克思的世界观受黑格尔思想的深刻影响,“理念”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
第三个时期是“费尔巴哈派”时期,从1843 年到1844 年,在这一阶段上,马克思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的世界观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人性”仍是他的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素, 在一些方面能从实践出发来理解问题。
在这两方面中,第一方面在当时的马克思思想中占有主导地位。
第四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时期,从1845 年至马克思逝世,“实践”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
前三个阶段,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时期,或者按西方学者的说法,叫“青年马克思”。
1845 年以后的马克思,西方学者叫“老年马克思”。
只有“老年马克思”,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
可见,马克思并不生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在自己思想发展的一定时期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马克思有一个从非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进程。
①这是我们思想史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3.认识论研究认识论研究,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野, 要求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现实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只有达到和历史相统一的逻辑才是科学的逻辑, 只有符合历史现实的理论才是具有真理性的理论。
认识论视野需要处理好三种思潮:(1)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
马克思已经为后人提供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提供了万能的灵丹妙药, 我们只要照着马克思说的去做就行了。
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然而这种思想在历史舞台上曾经一度占据重要位置。
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它的研究是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个前提出发的:它不向这个前提发问,不给自己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真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只是接受真理, 而不是首先依据历史现实审视马克思等人思想的真理性。
谁要是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真理的问题,谁就会被看作是怀疑、反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这种认识论视野的缺失, 是导致教条主义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论根源。
(2)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与第一种思潮针锋相对,这是另一种极端的认识。
即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个前提出发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一前提出发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表现出一种非历史的观点。
正确的态度是用实践或实际生活来检验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现实生活证明马克思正确,我们就回到马克思, 而当实际生活证明马克思的某些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就在这一理论上坚决地离开马克思。
(3)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
这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野来看,一切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真理性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包括马克思在内,可以最终为人类发现绝对真理, 以后的人类只要去实现这种真理就行了,用不着再去认识自己的时代,去发展真理。
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了,世界的情况,中国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必须总结新的经验,吸取人类认识的新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反对从任何预设的前提出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主张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视野来研究马克思主义, 审视马克思等人的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凡是为历史发展证明为真理的,我们就应当坚持;凡是为历史发展证明为错误的理论,就应当放弃;凡是为历史发展证明为有片面性的理论,就应当修正。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是我们在认识论视野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②①王金福:《“回到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王金福:《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维视野》,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价值观研究价值观研究,即遵循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原则。
目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识形态取向与学术取向中,有的学者主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识形态取向与学术取向应分离。
认为这是克服在学术上面临来自非意识形态学科巨大压力的理论危机的需要,也是接受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约束的需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自觉走向意识形态取向与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二者间较为合理的状态是:相对分离、各尽其责、功能互补,两性循环。
①有学者指出,这种研究倾向宣称“学术化”,实际上并不能摆脱政治。
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这对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是有害的。
5.解释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的视野即以科学的解释学指导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建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解释学在研究马克思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的著作是否具有确定不变的不依赖于读者的意义?这些著作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还是由读者赋予的?这些著作的原意能否被研究者正确把握?阅读马克思的著作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实用还是为了文本自身的意义?在理解、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时候是否应当和可能“回到马克思”?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方法有四种:以恩(恩格斯)解马、以苏(苏联)解马、以中(中国)解马、以西(西方马克思主义)解马。
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往往又带有一种绝对主义的倾向。
目前国际学术界基本有五种研究和解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解释马克思、发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重构马克思和解构马克思等。
②(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肇始于1936 年科尔施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文。
他把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及其所代表的“今日无产阶级运动中一切批判和进步的理论趋势‘称作’西欧的马克思主义”。
但是,科尔施“西欧的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真正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得以确立的人是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
1955 年,其出版的《辩证法的危险》一书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
一方面,梅劳─庞蒂继承了科尔施关于“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又使其外延有所扩大,即不仅将卢卡奇、科尔施的理论包含进来,也将自己和法兰克福学派归入这一概念的外延中;此外,梅劳─庞蒂还将自己界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公然对立起来。
1976 年,英国《新左派评论》主编安德森在自己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③重新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从时代和地域来界定,西方①徐长福:《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载《求是学刊》,2003年第4期。
②郝敬之:《解读马克思的五种方式及“回到马克思”》,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英〕安德森:《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中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版。
马克思主义是1924 年斯大林执政苏联后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包含“形式的转移”和“主题的更新”两个部分的内容。
虽然在国内外都保留有争议,中国理论界比较主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就其内涵和外延来说,主要接纳了安德森的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看,是一种体系庞杂、观点各异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混杂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社会思潮。
从流派分类的角度来划分,主要是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类。
前者受整个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着重发掘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渊源,试图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其内容主要包括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者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尽力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化,作实证主义或结构主义的解释,其内容包括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现在,又出现了所谓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多个学派。
各学派之间还不断相互影响甚至交叉。
①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个流派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各异。
1.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该学派是利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辩证法,最能表现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但马克思的辩证法并不是恩格斯及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自然辩证法,而是从黑格尔哲学中继承来的最宝贵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正是这种主客体辩证法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的本质,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2.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特色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结合。
该学派认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可以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补充。
法兰克福学派宣称他们的观点是“社会批判理论”。
3.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为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为萨特,他的主张是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着一个“人学的空场”他希望把存在主义的部分内容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填补这一空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4.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所注重的是事物的模式研究,而不注重事物的本质研究;强调事物客观结构的作用,而否定人对事物的主观作用;强调事物的整体结构,而忽视事物的局部;强调事物的形式(例如记号、符号等等),而忽视事物的真正内容;强调以“共时态”方法去研究事物,而反对①张运洪:《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载《南方论刊》,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