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第四版 舒良树总结
![普通地质学 第四版 舒良树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dcca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9.png)
普通地质学第四版舒良树总结简介《普通地质学第四版》是由舒良树编著的地质学教材,该书主要介绍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地质过程等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综合总结,拓宽读者对地质学的知识体系建设。
1.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地质学作为一门探究地球内部和外部实体、地质过程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
舒良树在《普通地质学第四版》中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系统介绍了地质学的起源、发展和组成部分,以及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地球是由不同的地质层组成的,舒良树在第二章中对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介绍了地球的各个层次,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并讨论了地球内部构造和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
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地球不同地质层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时间与地质事件地质时间是研究地质事件发生和演化的基础,舒良树在第三章中对地质时间与地质事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他介绍了地质时间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演化规律。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地质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方法,进一步理解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演化机制。
4. 岩石与矿物岩石与矿物是地质学的基础内容之一,舒良树在第四章中详细介绍了岩石和矿物的分类、特征以及形成机制。
他强调了岩石与矿物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不同岩石和矿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地球不同构造层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5. 地质作用与地貌发育地质作用和地貌发育是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舒良树在第五章中全面叙述了地质作用和地貌发育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他介绍了地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构造作用、火山作用、沉积作用等,并阐述了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读者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对地质作用和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6. 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学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舒良树在第六章中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和防治措施。
普通地质学_题库
![普通地质学_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49978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1.png)
普通地质学_题库一、选择题1、地球的年龄大约是()A 46 亿年B 6000 年C 10 亿年D 100 万年2、下列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片麻岩3、地球内部结构不包括()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4、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A 太阳辐射能B 地球内部热能C 重力能D 以上都是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被划分为()A 5 大板块B 6 大板块C 7 大板块D 8 大板块6、下列哪种矿物硬度最大()A 石英B 长石C 金刚石D 黄铁矿7、褶皱的基本形态不包括()A 背斜B 向斜C 穹窿D 断层8、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形成()A 峡谷B 冲积扇C 三角洲D 牛轭湖9、冰川的剥蚀作用会形成()A U 形谷B 角峰C 刃脊D 以上都是10、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A 物理风化B 化学风化C 生物风化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和生物圈。
2、岩浆岩根据其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
3、断层的基本类型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4、常见的沉积岩构造有层理、()和化石。
5、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三、判断题1、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地质灾害,其发生与板块运动有关。
()2、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3、所有的岩石都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
()4、地下水的运动方向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5、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简答题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比较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特点。
3、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4、简述河流的侵蚀作用类型及形成的地貌。
5、简述褶皱的要素及分类。
五、论述题1、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并说明其对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地质作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bd8f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f.png)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等内容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质学的各个分支,如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学等。
以下是几个普通地质学的知识点。
1.矿物学矿物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物质的性质、成因和分类等。
矿物是地壳中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矿物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岩石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2.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形成、组成和变质作用等的学科。
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常见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岩石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壳的演化历史,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3.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相互作用等的科学。
地球化学元素是构成地球物质的基本成分,常见的元素有氧、硅、铁等。
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对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4.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等的学科。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构成了陆地和海洋的基础。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5.地层学地层学是研究地球上各个地层的分布和演化等的学科。
地层是地壳中连续分布的一层层岩石,通过研究地层的特征和化石的分布可以推断地层的时代和地质历史。
地层学的研究对于地质历史的重建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的科学。
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学等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它们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地质学的知识体系。
通过研究地质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奥秘,为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ae47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6.png)
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岩石形成、地球表层地貌变化和地球历史演化的综合性科学。
其研究成果涉及到地震、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诸多领域。
中国地质大学作为一个以地质学为主要学科的高校,其地质学教育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地质学专业介绍、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全面展示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的现状。
一、地质学专业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学科,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和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该专业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学科声誉和较强的师资力量。
其拥有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矿物学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
同时,地质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学术、工程、管理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教育模式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教育模式具有特色,采用“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模式。
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会进行大量的实习和实际操作。
例如,对于普通地质学专业,该校会组织学生前往长江、黄河、珠江等知名河流流域,以及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该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和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中国地质大学普通地质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又兼顾实践、实验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动力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原理等;2.实验课程:包括地球物理实验、矿物学与岩石学、地层学实验、构造地质学实验等;3.实践课程:包括地质野外实习、地质普查实习、矿产勘查实习等;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石油地质、矿物资源与环境等。
四、未来发展地质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支持和先进的研究手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3D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地质学研究将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b6d6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b.png)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地球表面重力:指地面某处受也IL'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的现象。
原因:①测点不一定位于平均海平面上;②地壳不同部分物质的密度不同。
磁异常:指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上。
实测值经过校正后减去磁场的正常值,其差值为正称正异常,其差值为负称负异常。
地温梯度:在恒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地温级度:是温度每升高,地层所需要增加的深度,单位为m∕l o C o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
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地壳均衡:地壳为适应重力的作用而不断调整达到平衡的现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普通地质学总结
![普通地质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e2bb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1.png)
普通地质学总结引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岩石、矿藏、地壳变动以及地球的演化历史的科学学科。
它对人类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是探究地球物质及其演化规律的重要分支,对其他地质学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支撑作用。
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地质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和古生物学等。
它们相互之间密切关联,共同揭示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岩石学岩石学研究地球上各种岩石的形成、成因及其内部构造特征等。
岩石是地球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岩石的成因和演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
岩石学主要分为火成岩学、沉积岩学和变质岩学三个分支。
火成岩学研究由岩浆凝固形成的火山岩和深成岩。
根据岩浆的不同性质和凝固条件,火成岩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等不同类型。
沉积岩学研究由风力、水力以及冰川等物理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并通过压实、胶结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
变质岩学研究地壳岩石在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下经历的变质过程及其形成的变质岩。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以及地壳形变等。
地球表面的地壳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研究地壳形变的规律,可以揭示地球内部构造的演化过程。
构造地质学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学、构造地貌学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方向。
构造运动学研究地质体在地球动力学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板块运动及其引起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
构造地貌学研究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地形地貌的特征,可以推断地下构造的分布和特征。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构造运动对地质体化学成分的影响,了解地壳化学元素的时空分布。
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貌形态、地表过程以及地貌演化的学科。
地表地貌是地壳变动和气候、水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貌学主要包括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通过研究地貌的形态和演化,可以了解地球各个阶段的地貌特征,揭示地貌发育的规律。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4df0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e.png)
喷出岩,以及它们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 2
变质作用的类型与机制 介绍变质作用的定义、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变质 作用的机制和条件,如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 作用、动力变质作用等。
变质岩的特征与分类 阐述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岩石化学 特征,以及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
地层中的化石与古生物
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 体、遗迹或遗物,是生物演化的直接 证据。
化石的种类
古生物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和古生物,可 以了解生物演化的历程、古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生态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根据化石的保存方式和形态特征,可 将化石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 迹化石和化学化石等类型。
岩石的成因与演化
岩石的成因
岩浆岩由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地表风化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形成;变质岩由已形成 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石的演化
岩石在地球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着形成、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岩石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地质作 用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水平运 动是指地壳物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包 括拉伸、压缩、剪切等;垂直运动则是指 地壳物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包括 隆起、坳陷等。
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壳中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 是由于地壳受到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使岩层 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构造的基本形 态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从内到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 幔主要由硅、镁等元素组成,地壳则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层。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f41a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0.png)
岩石是由矿物或有机物质组成的天然固态集合体,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 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 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对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壳上不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单位,如 宙、代、纪、世、期等。了解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和演化规律,有助于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变。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地壳内物质在各种自然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根据作用方 式,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地貌和地质环 境。了解不同地质作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地质变化和灾害风险。
03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
介绍构造运动的概念、 类型和特征,以及其对
对于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需要深 入理解其含义和应用,避免死记 硬背。
实践应用
02
03
持续学习
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将 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 学科前沿动态。
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地下水类型与运动
01
02
03
地下水类型
根据来源和形成方式,地 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 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 处向低处流动,同时受到 其他因素如地温、压力等 影响。
水循环
地下水通过蒸发、下渗、 径流等方式参与水循环, 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普通地质学 舒良树 教材简介
![普通地质学 舒良树 教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ba661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9.png)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教材简介1. 教材名称:《普通地质学》2. 教材作者:舒良树3. 引言: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历史和现状的学科,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地质学》一书由著名地质学家舒良树教授撰写,是一部系统简明、内容全面的地质学教材,深受广大地质学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喜爱。
4. 内容概述:本书主要分为地质学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几个部分。
其中,地质学概论部分介绍了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历史发展、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等内容,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
岩石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岩石的分类、成因、结构、特性等内容,让读者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有更深入的了解。
构造地质学部分涉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等内容,揭示了地球内部变动的奥秘。
地貌学部分介绍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展示了地球表面演化的壮丽景观。
第四纪地质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全球变化、古气候、古生态、第四纪地质学方法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古老的地球图景。
地球化学部分则系统介绍了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地球化学与矿床形成的关系等内容,为读者呈现了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的有机结合。
5. 特色亮点:本书内容全面、观点新颖、体系科学、规范严谨是其主要特色。
作者舒良树教授从事地质学教育和科研多年,对地质学理论和实践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书中不仅结合了国内外地质学的最新成果,还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使得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上更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
6. 适用对象:本书适用于地质学相关专业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地质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
由于内容全面、系统简明、语言通俗易懂,也适用于对地质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7. 教学应用及推荐:《普通地质学》一书在高校地质学相关专业中作为地质学专业核心教材广泛使用,并被国内外多所高校列为地质学、地球科学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重要教材。
普通地质学范存辉课后题
![普通地质学范存辉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cd87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9.png)
普通地质学范存辉课后题【实用版】目录1.概述2.普通地质学的概念与内容3.范存辉课后题的特点与价值4.范存辉课后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5.总结正文一、概述普通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浅层地下的岩石、地貌、地质构造和地球历史演变的学科。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范存辉课后题是地质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地质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二、普通地质学的概念与内容普通地质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研究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
2.地质年代学:研究地球历史的划分和演化过程,包括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地质事件的发生顺序等。
3.岩石学:研究岩石的成因、成分、性质和分类等。
4.地质构造学:研究地球表层和地下的构造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演化等。
5.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的成因、特征和演化等。
三、范存辉课后题的特点与价值范存辉课后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丰富:涵盖了普通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地质学知识。
2.题目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型,也有提高题型,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地质学素养。
范存辉课后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地质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地质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四、范存辉课后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解答范存辉课后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查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迁移:将课堂所学知识与题目内容相结合,灵活运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
3.逻辑清晰:答题时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表述。
4.计算题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精度:对于涉及数值计算的题目,要确保单位换算准确,计算过程严谨。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讲义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311a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9.png)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讲义《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课程,本讲义主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以及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讲义由舒良树编写,以下是大纲内容:第一章:地质学的定义与发展1.1 地质学的定义1.2 地质学的发展历程1.3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地球的结构与构造2.1 地球的内部结构2.2 地球的表层构造2.3 地球表层构造的地质作用第三章:岩石与矿物学基础3.1 岩石的分类与成因3.2 矿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3 矿物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第四章:地质力与地震学4.1 地质力与地质运动4.2 地震的产生与地震机制4.3 地震学在地质学中的地位与应用第五章:地质时间与地层学5.1 地质时间的划分与测定方法5.2 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3 地层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第六章: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学6.1 地质资源的分类与评价6.2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6.3 环境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七章:地质灾害与防治7.1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7.2 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7.3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第八章:工程地质学与勘探地质学8.1 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内容8.2 勘探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8.3 工程地质学与勘探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九章:沉积学与地貌学9.1 沉积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9.2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9.3 沉积学与地貌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10.1 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0.2 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0.3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本讲义主要涵盖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适合地质学专业本科生或者对地质学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希望能给读者对地质学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学生普通地质学实训报告
![学生普通地质学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4955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6.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普通地质学实训。
本次实训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我国某地质实习基地进行。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2. 提高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能力;3. 学会使用地质工具,如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学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如地层、岩性、构造等,以及地质年代、地质事件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地层对比、岩石鉴定、构造解析等。
2. 野外地质调查与观测在实习基地,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
首先,我们了解了实习基地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和实习路线。
然后,我们按照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
(1)地层调查:通过观察地层露头,了解地层的时代、岩性和层序,并进行地层对比。
(2)岩石鉴定:使用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对岩石进行鉴定,包括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
(3)构造解析:观察和分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
3. 实验室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实验室工作。
主要包括:(1)岩石薄片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了解岩石的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
(2)岩矿鉴定:对采集的岩石和矿物进行鉴定,确定其种类和成分。
4. 实习报告撰写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1)实习概况:实习时间、地点、人员组成等。
(2)实习内容:地层调查、岩石鉴定、构造解析、实验室工作等。
(3)实习心得体会: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普通地质学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2. 提高了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能力;3. 学会了使用地质工具,如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5. 完成了实习报告的撰写。
《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c77d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f.png)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是相互关联的,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扩张 ,而海底扩张又受到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
04
地质灾害与资源
地震
地震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板块相互挤压或拉伸,导致地壳发生突 然破裂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分类
根据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等类 型。
学习建议
实践与理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实践 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地考 察、实验等方后阅读相关的 专业书籍和文献,以扩大知 识面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
积极参与讨论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 流,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 能力。
02
03
矿物的分类与性质
矿物分为金属矿物、非金 属矿物和有机矿物三大类 ,每种矿物具有独特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岩石的分类与形成
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每种岩 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不同 。
矿物的应用
矿物在工业、农业、建筑 、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 时代的地质特征和生物演化具有
独特的特点。
地质作用的类型
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对地壳 表面和内部的地质构造具有重要影 响。
地质演化的规律
地质演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地 壳运动、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 对地球表面的环境和资源分布具有 重要影响。
方向、速度和幅度。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0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块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cb2e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5.png)
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地质学则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地球形成及演化的科学。
普通地质学是历史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矿物学的概括性科学,它以地球的岩石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外表层在过去几十亿年中的形成、演化、结构及地质环境,以及其影响下的动植物结构、化学组成、宇宙辐射、岩溶及水力作用等。
二、普通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普通地质学的主要内容有:(1)岩石地质学,研究岩石的类型、结构、年代、分布及其形成的历史;(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的构造运动、构造变形的过程及其作用;(3)矿床学,研究矿产物质的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4)古地质学,研究地质演化史,以及古代动植物及环境;(5)地质工程学,研究建筑物及其它地质工程设施的地基及其稳定性;(6)地球化学学,研究岩石和地壳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形成的历史。
三、普通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地质地貌、岩石构造、矿产特征、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
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地点发生的地质过程,使得地貌类型和结构、岩石构成、矿产特征、古地理学现象和地球化学现象相互纠缠,形成复杂的地质地貌结构,而这些复杂的地质结构与岩石资源、能源资源有着重大的关联。
四、普通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考察和勘探:从地表上进行实地考察,勘查岩石圈的结构及其在不同时期和地点的变化;(2)实验和分析:根据地质实验的要求,利用实验室对地质样本进行定量分析,以获取地质岩石特征;(3)地质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完整的地质模型,用以描述岩石圈的构造变形、构造演化及其影响等;(4)综合分析:整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资料,建立整体地质模型,识别地质特征,进行概念模型研究,以此来阐明地质过程的发生和进化。
五、普通地质学的作用(1)普通地质学可以探讨地质学的客观实践,并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普通地质学可以阐明资源开发、地质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发生机制;(3)普通地质学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地质地貌和岩石的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4)普通地质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促进社会发展。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868a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普通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地质历史以及地球内外的地理过程的学科。
下面是一个简明的普通地质学教程,介绍了地球结构、板块运动、岩石与矿物、地质时间、地层学和地球历史等基本内容。
1. 地球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陆壳和海壳。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可塑性岩石层。
地核是地球最内层,由固态外核和液态内核组成。
2. 板块运动:地球的地壳分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板块,它们以板块边界为界相对运动。
板块边界存在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板块运动驱动了地球的地质活动,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3. 岩石与矿物: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固体物质,主要有三种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通过沉积和压实形成的,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地质时间:地质时间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
地质时间分为相对时间和绝对时间。
相对时间通过地层学原理和化石对比确定不同地层的年代顺序。
绝对时间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给地质事件和岩石的年龄标定具体的时间。
5. 地层学:地层学研究地球的地层,地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性质的岩石层序。
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序列和岩石类型,可以推断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
6. 地球历史:地球的历史分为四个主要的地质时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命演化。
地球的历史可以通过地质记录和化石来了解,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生物进化。
这只是一个普通地质学的简明教程,涵盖了地球结构、板块运动、岩石与矿物、地质时间、地层学和地球历史等基本内容。
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更深入的地质学知识。
什么是普通地质学
![什么是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1625503c1ec5da50e27027.png)
绪论我们今天要学的课程叫什么呢?叫“普通地质”。
这是你们进入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学习以来所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什么是“普通地质”?为什么学?学些什么?怎么学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两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同学们对地球了解吗?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平原,有海洋,有河流,湖泊,还有地震和火山,那么这些高山,平原,海洋,河流,地震,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同学们就不太清楚了。
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粗略地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和变化。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地质学,他的任务是什么?包括那些内容?有那些分科?一、地质学的任务、内容与分科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自地球。
因此就必须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分布规律以及地球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就要研究寻找地下资源的技术方法。
这样就形成了一门科学——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上层的岩石圈。
(一)地质学的任务①研究地球的过去,恢复地球的历史;②查明矿产资源和提供地质资料;③预测影响人类活动的地震、火山活动、地面沉降、滑坡以及生物大量灭绝等地质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和规模;④评价环境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
(二)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与分科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划分成许多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学科:①研究地壳物质组成;有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②研究地壳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演化规律;有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同位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③研究地壳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有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④研究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有矿床学;⑤研究地下资源的找寻和勘探方法;有找矿勘探地质学、探矿工程学、地球物理勘探学;⑥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分布规律;有水文地质学;⑦研究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工程地质学;⑧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有环境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实践报告(2篇)
![普通地质学实践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8199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a.png)
第1篇一、前言普通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演化以及地质现象的一门基础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质现象,掌握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我们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目的与内容1. 实习目的(1)加深对普通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理解;(2)掌握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高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内容(1)地质地形图识读;(2)地层、岩石和矿物的识别;(3)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4)地质剖面和地层的划分;(5)地质素描和填图;(6)野外地质现象的记录与分析。
三、实习过程1. 地质地形图识读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地质地形图的识读方法。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比例尺、等高线、地貌类型、地质构造等基本要素。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
2. 地层、岩石和矿物的识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学习了地层、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方法。
通过对不同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进行分析,我们能够识别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常见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解理等。
3. 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实地观察,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地质构造的形态、规模和产状,并分析了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
4. 地质剖面和地层的划分在野外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地质剖面和地层的划分。
通过对剖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判断地层的年代和岩性,并绘制出地质剖面图。
5. 地质素描和填图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地质素描和填图。
通过地质素描,我们记录了地质现象的详细特征;通过填图,我们绘制了地质构造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6. 野外地质现象的记录与分析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地质现象,如溶洞、温泉、地震遗迹等。
普通地质学 舒良树 教材简介
![普通地质学 舒良树 教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f7d1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8.png)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教材简介《普通地质学》是由舒良树主编的一本地质学教材,该教材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舒良树教授亲自执笔编写的,首次出版于1996年。
本教材是地质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起源、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演化、构造地质学、地质时间和地质地图等内容。
全书共分为13章,涵盖了地质学的各个重要内容和理论。
第一章介绍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分层结构和地球的演化历史。
第二章介绍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地球物质的组成、地球的内热和外热、地质力学和地球化学等。
第三章到第六章介绍了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
其中,岩石学主要介绍了岩石的分类和成因;矿物学主要介绍了矿物的分类和性质;古生物学主要介绍了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层对生物的标志意义;地球化学主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元素和地球化学循环。
第七章到第九章介绍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力学,包括地球的物理结构、地球的内部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的地球动力学演化。
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介绍了地壳演化和构造地质学,包括地质时间和地球的地质历史、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构造变形和构造单元。
最后一章介绍了地质地图的制图方法和应用。
本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基本理论的深入讲解,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每章的内容都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和丰富的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地质现象、岩石和矿石的观测和实验,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此外,本教材还包括大量的插图和图片,配以清晰的标注和注解,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实践操作,帮助读者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普通地质学》作为中国地质学科的一本经典教材,广泛被大学地质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它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使得读者在学习地质学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化和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54a2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5.png)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A. 层理结构B. 化石C. 岩浆活动D. 沉积物颗粒答案:C3. 地球上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是()。
A. 板块B. 大陆C. 洋盆D. 地壳答案:A4.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 重结晶B. 熔融C. 变形D. 变质答案:B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外力地质作用?()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沉积作用D. 岩浆活动答案:D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铝B. 铁C. 铜D. 锌答案:A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 氧B. 硅C. 硫D. 碳答案:A9. 下列哪一项不是火成岩的特征?()A. 矿物结晶B. 玻璃质C. 层理结构D. 气孔答案:C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岩石类型是()。
A. 沉积岩B. 火成岩C. 变质岩D. 混合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2. 沉积岩的特征包括层理结构、化石和________。
答案:沉积物颗粒3. 地球上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是________。
答案:板块4.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重结晶、变形和________。
答案:变质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________。
答案:石英6.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________。
答案:沉积作用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铝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9. 火成岩的特征包括矿物结晶、玻璃质和________。
答案:气孔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答案:火成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地质学》
博士研究生考试大纲(2016年)
一、课程内容简介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涉及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包括地质学的学科分类和基本原理,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构成和基本特征,地球的历史和地质记录,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河流、地下水、风、冰川、海洋和湖泊)、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板块理论、岩浆、变质)的过程和产物,以及地球的资源、环境及地质灾害等。
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1)地球的基本特征、圈层系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地球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构造运动;(3)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4)地球的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
其中,地球的圈层系统基本特征和动力地质作用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考试范围和基本要点
绪论
地质学、地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思维方法和地质时空观(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动力系统,内/动力系统);
第一章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
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基本概念、大气环流(季风、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
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
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M和G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
/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过渡带、、、)。
第二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元素(元素和丰度,克拉克值)
矿物(基本概念、分类,矿物的肉眼识别技能和常见矿物的识别特征)
岩石:三大岩石类型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岩。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岩石名称。
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沉积岩。
三大岩石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
地质年代表。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
第四章岩石圈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类型(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板块与岩浆、变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关系。
板块驱动机制: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
第五章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概念、类型、岩层产状要素和类型、地形地质图、地质界线、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
褶皱构造(褶皱概念、要素,褶皱基本类型,褶皱识别-横、平面)
断裂构造(概念、类型(节理,断层),断层基本要素,断层组合,断层识别-横剖面)
第六章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作用(概念,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物:风化壳
第七章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地面流水类型和水动力特点(环流);片流和洪流的地质作用(片流,洪流):过程和产物。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垂直侵蚀作用及其地形产物,河流侧方侵蚀作用及其地形产物)。
河流的搬运作用(交错层理)。
河流的沉积作用(河道沉积作用及其产物(浅滩、河漫滩),河口区沉积作用及其产物-三角洲)影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因素(构造升降运动,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河流地质演化史:准平原化、夷平面;不同河段的地质特点;)
第八章地下水地质作用
地下水概述(来源,储存形式,化学和物理性质,运动特点)
地下水岩溶作用(机械冲刷作用及其产物,化学溶蚀作用及其产物)。
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趋势。
地下水搬运作用
地下水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溶洞滴石,泉华)
第九章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概述(形成,类型,冰川运动特点)
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侵蚀地形)
冰川搬运作用(来源,能力、搬运方式和搬运量)
冰川沉积作用(冰碛物特点及冰碛地形,冰水沉积)
地史时期的冰川(冰期/ 间冰期)
第十章风的地质作用
概述(大气环流);风的侵蚀作用(方式、产物);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沉积作用(黄土高坡组成:区别风成黄土、古土壤)。
第十一章海洋和湖沼的地质作用
海洋环境分区(海底地形单元与环境分区,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
海水运动(形式-波浪、潮汐、洋流、重力流)
海岸带地质作用(基岩海岸波浪的剥蚀作用,沙质海岸波浪的搬动作用,泥质海岸潮汐的地质作用)
海洋沉积作用(滨海沉积物(沿岸沙堤、沙嘴、水下沙坝、连岛沙坝,泻湖概念),浅海沉积物(类型:碎屑岩类(砾、沙、粉沙、泥,机械沉积分异规律);化学和生物化学(碳酸盐
岩、硅质岩、磷块岩)),半深海-深海沉积物(软泥,浊积岩,硅、泥质,锰结核))湖泊地质作用(干旱区湖泊沉积作用-四阶段;潮湿区湖泊-机械,湖泊纹泥,马洱湖;沼泽(泥碳化)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地球资源
地球资源和矿产概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含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
第十三章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概念;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第十四章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
地球环境概述、全球变化、人类纪;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