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设计工艺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85d5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5.png)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流程一、引言塑料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可大批量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流程。
二、模具设计1.产品分析:首先需要对要制造的塑料制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模具的类型、材料和工艺。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分析的结果,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包括顶出、翻斜、分模、脱模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脱模。
3.模具零件设计:对整个模具进行分解,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模具零件包括模板、螺杆、模芯、顶针等。
设计时要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4.模具装配设计:根据模具零件设计的结果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确保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加工精度要求。
5.模具设计验证:对设计的模具进行验证,包括结构强度、脱模性能、产品加工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
三、模具制造1.原材料准备:根据模具设计的结果,准备所需的模具材料,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和铝合金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2.粗加工:将材料进行粗加工,包括锻造、剪切、车削等步骤,使材料初步呈现出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3.精加工:对粗加工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精加工,包括铣削、磨削、钻孔等步骤,使零部件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4.热处理:对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热处理,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使零部件具有良好的硬度和韧性。
5.装配调试: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装配调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配合精度和尺寸精度的检测和调整,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四、模具试模1.试模准备:在进行试模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和顺滑度。
2.材料预热:根据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对材料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流动性和熔融温度,以便顺利注入模具。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1db30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a.png)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功能,制品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三个方面阐述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一、材料选择塑料制品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强度和耐热性等性能指标。
在选择塑料制品的材料时,应该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场所和使用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般而言,工程塑料比通用塑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比如PC、ABS等工程塑料。
二、结构设计1、合理的壁厚设计塑料件的壁厚是指制品壁厚与外径或内径的比值。
塑料制品的壁厚应该尽可能的薄,并且均匀一致。
因为塑料的热导率很低,导热性差,如果部分壁厚过厚,会造成热应力,导致塑料制品变形或开裂。
所以,在设计塑料制品的壁厚时,需根据使用场合、力学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结构时需充分考虑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既要满足使用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的减小结构的体积和材料消耗。
此外,结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如使用环境的变化、超负荷的物理作用和力学应力等因素都应该在结构设计中进行考虑。
三、工艺控制优秀的结构设计标准是塑料制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但良好的生产工艺过程也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如模具设计、注塑机选型和注射参数的调控等。
此外,应该做好产品的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品质达到标准。
综上所述,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简单、精细、标准化、自动化和人性化原则。
一旦遇到质量问题,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公司声誉。
塑料件涂装工艺介绍
![塑料件涂装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6354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9.png)
目录
• 引言 • 塑料件涂装工艺流程 • 塑料件涂装材料 • 塑料件涂装设备与工具 • 塑料件涂装质量控制 • 塑料件涂装的环保要求与安全防护 • 案例分享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塑料件涂装工艺的目的是在塑料制品 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塑料件 的耐久性、美观性和功能性。
涂装设备
喷枪
用于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塑料件 表面,根据涂料的性质和涂装效 果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喷 枪,如空气喷枪、静电喷枪等。
烘箱
用于将塑料件表面的涂料进行烘 干,以使其固定在塑料件表面。 烘箱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涂料 的性质和涂装效果要求进行调节。
输送带
用于将塑料件自动输送到涂装设 备和烘箱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和自动化程度。
案例二
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的塑料外壳涂装创新。通过优化涂装工艺和配方,实现了高光泽、高硬度的涂层效果,提高 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发展趋势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塑料 件涂装工艺将更加注重环保 ,采用水性涂料、UV固化等 环保涂装技术,降低VOC排
放。
高效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塑料件 涂装工艺将采用自动化、机 器人等技术,实现快速、精
表面处理要求
根据涂装需求,对塑料件表面进行预处理, 如除油、除尘、增强粗糙度等。
材质兼容性
考虑涂装材料与塑料材质的相容性,以避免 涂层附着力差或产生化学反应。
涂料类型
水性涂料
以水为稀释剂,环保无毒,但干燥速度较慢。
溶剂型涂料
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干燥速度快,但易产 生环境污染。
UV涂料
通过UV光固化,具有快速固化、高光泽度 等特点,但成本较高。
塑料件IMG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
![塑料件IMG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39a6cb6294dd88d1d26b0f.png)
塑料件IMG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1.IMG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 (1)1.1IMG工艺简介 (1)1.2IMG工艺应用范围 (1)2.IMG工艺流程 (1)2.1IMG工艺流程 (1)3.IMG与搪塑、阳模吸塑对比 (2)4.设计注意要点 (2)4.1IMG设计注意要点 (2)1. IMG 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1.1 IMG 工艺简介IMG (In Mold Grain ):阴模真空成型,分为IMG-S 和IMG-L 。
IMG-S (In Mold Grain-Skin ):是一种使用刻有皮纹图案的阴模,将光滑的膜料在模内成型出内饰件形状的带有皮纹的表皮的工艺。
IMG-S 主要用于成型零件表皮。
IMG-L (In Mold Grain-Laminate )是一种使用刻有皮纹图案的阴模,将光滑的膜料在模内成型出内饰件形状的带有皮纹的表皮,做出表皮后在机器的同一工位将该表皮真空吸附在骨架基材上的工艺。
IMG-L 是把骨架与表皮一起做成零件,且使用的表皮也与IMG-S 不同(见图1)。
图1我们通常所说的IMG 是指IMG-L ,骨架表皮一次复合成型,下面章节IMG 也指IMG-L 。
1.2 IMG 工艺应用范围IMG 的应用范围:仪表板本体、门护板上部、门护板中部、门护板扶手、等产品。
2. IMG 工艺流程2.1 IMG 工艺流程IMG 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单层表皮 (TPO )2层表皮 (TPO+PPF )(t0.8~t1.4)(t0.5~t0.8)PPF 层 (t1.0~t3.5)图23.IMG与搪塑、阳模吸塑对比阳模真空成型是使用带有皮纹的原料,通过加热,凸模真空吸塑,将表皮吸附在模具上获得所需表皮或复合在基材上,直接获得所需产品。
搪塑工艺是搪塑模具和料盒结合绕着一单轴或多轴做旋转,旋转过程中,粉末进入模具,与热的模具接触、熔化并在模具内壁上形成所需的表皮。
IMG与搪塑、阳模成型相比有以下几项优势:●没有皮纹拉伸变形和损失(与阳模真空成型相比)●设备投入成本低(与搪塑成型相比)●可成型较小的圆角(与阳模真空成型相比)●可在同一次成型中成型不同图案的皮纹●产品重复稳定性好,成品合格率高4.设计注意要点4.1IMG设计注意要点下图以门护板为例,说明IMG设计时注意的要点。
注塑件的工艺结构设计
![注塑件的工艺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5fb5ab02768e9950e7382e.png)
筋与柱子联合使用
柱子基本设计守则
自攻螺钉柱 通过预制孔自钻出螺纹实现胶壳的结合,下图为常用自攻螺
钉及预制孔的选择参照供参考:
加强筋基本设计守则
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产品的刚性和 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截面面 积
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 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 的支节部份的作用很大。
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 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 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 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 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 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 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 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 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 满及烧焦痕等问题 。
聚碳酸酯(PC) 0.95
1.80
2.30 3.00~4.50
有机玻璃 (PMMA)
0.80
2.20 4.00~6.50
壁厚基本设计守则
图例
图例
出模角基本设计守则
取斜度的方向 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
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如左图。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基本设计守则
长方形的加强筋必须改变形状使生产更容易,加强筋的两边必须 加上出模角(1~5 °)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 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过份集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 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
加强筋基本设计守则
为防止缩水缺陷及保证加强筋强度,加强筋的宽度一般取壁厚的 1/2~2/3;
具体的咬花深度而定,一般的晒纹版上已清楚例出可供作参考之用的 要求出模角。咬花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推荐值为 1°+H/0.0254°(H为咬花深度). 插穿面和枕位面斜度一般为1°~3°。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f5a04fb84ae45c3a358c07.png)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1. IMD、INS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 (1)1.1 IMD、INS工艺简介 (1)1.2 IMD、INS工艺应用范围 (1)2. IMD、INS工艺流程 (1)2.1 IMD工艺流程 (1)2.2 INS工艺流程 (2)3. IMD与INS对比 (2)4. 设计注意要点 (2)4.1 IMD设计注意要点 (2)4.2 INS设计注意要点 (4)5. IMD、INS成本 (5)1.IMD、INS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1.1IMD、INS工艺简介IMD(In-Mold Decoration):又称膜内装饰技术,将印制有花纹的膜直接放入模具内,使其吸附在注塑凹膜上,合模进行注塑。
INS(Insert Thermoforming-film to Molding):将预先吸塑成型并完成冲裁后的膜片放入注塑模具内,合模进行注塑。
1.2IMD、INS工艺应用范围IMD的应用范围:汽车左右出风口、中央面板、烟灰缸盖板、门护板装饰条等产品。
INS的应用范围:汽车排档器盖板、仪表罩、出风口、仪表板装饰条、门护板装饰条、散热器格栅等产品。
IMD、INS工艺的优点:注塑产品表面流纹及结合线可以被膜片饰条所覆盖。
2.IMD、INS工艺流程2.1IMD工艺流程IMD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传输定位膜片夹紧吸附膜片合模注塑取件图12.2INS工艺流程输膜预成型冲裁3.IMD与INS对比IMD与INS对比见表1表14.设计注意要点4.1IMD设计注意要点●翻边角度:见图3●翻边深度:见图3● 结构圆角:见图3 ● 推荐结构:见图3图3● 双色IMD 工艺槽推荐结构:见图4图4推荐做成左边所示结构:翻边角度:β≥15°; 翻边深度:h ≤5mm ; 结构圆角:R ≥1mm 。
Rhβ双色IMD 工艺槽推荐结构: 工艺槽上部圆角:R 1≥0.5mm工艺槽底部圆角:R 2:(0.2-0.3)mm 工艺槽宽度:b ≥0.5mm 工艺槽深度:h=0.5mm R 1 R 2h b脱模方向4.2 INS 设计注意要点● 翻边角度:见图5 ● 翻边深度:见图5图5● 结构圆角:见图6图6βh翻边角度:β≥20° 翻边深度:h ≤90mmR结构圆角:R 极限是0mm 结构圆角推荐值:R ≥0.3mm脱模方向双色INS 工艺槽推荐结构:见图7图75. IMD 、INS 成本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① 膜的利用率② 膜的品质(花纹、厚度、质量、拉伸性等) ③ 零件尺寸由于INS 工艺比IMD 工艺多出两套模具(吸塑模具和冲切模具),故INS 工艺的成本比IMD 工艺的成本高。
塑胶产品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塑胶产品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405783f76c66137ef061923.png)
第六章塑料件设计工艺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塑料件是在工业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设计,首先看有无相似的产品借鉴,再对产品及零件进行详尽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的折分、壁厚、脱模斜度、零件间的过渡处理、连接处理、零件的强度处理等主要工艺问题。
1)相似借鉴在设计前,首先应查找公司和同行类似的产品,原有的产品发生过那些问题,有那些不足,参考现有的成熟结构,避免有问题的结构形式。
2)确定零件折分、零件间的过渡、连接、间隙处理从造型图和效果图理解造型风格,配合产品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折分的数目(不同的表面状态要么分为不同的零件,要么在不同的表面之间须有过度处理),确定零件表面间的过度处理,决定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3)零件强度与连接强度的确定根据产品大小,确定零件主体壁厚。
零件本身的强度,由壁厚塑料件、结构形式(平板形状的的塑料件强度最差)、加强筋与加强骨共同决定。
在决定零件的单个强度的同时,须确定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变连接强度的方法有,加螺钉柱,加止口,加扣位,加上下顶住的加强骨。
4)脱模斜度的确定脱模斜度要根据材料(PP,PE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表面状态(饰纹的斜度要比光面的大,蚀纹面的斜度尽可能比样板要求的大0.5度,保证蚀纹表面不被损伤,提高产品的良品率)、透明与否决定零件应有的脱模斜度(透明的斜度要大)等因素综合确定。
公司不同的产品系列推荐的材料种类。
表6-1 不同塑料零件的推荐材料塑胶件的表面处理表6-2 塑料表面处理的选择塑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塑胶件零件的壁厚选择塑胶件,对壁厚均匀性有要求,壁厚不均匀工件将有缩水痕迹,要求加强筋与主体壁厚的比值最好为0.4以下,最大比值不超过0.6.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在立体图的构建中,凡影响外观,影响装配的地方需要画出斜度,加强筋一般不画斜度。
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由材料,表面饰纹状态,零件透明与否决定。
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的脱模斜度大,零件越高,孔越深,斜度越小。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f5a04fb84ae45c3a358c07.png)
塑料件IMD、INS工艺简介及设计注意要点1. IMD、INS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 (1)1.1 IMD、INS工艺简介 (1)1.2 IMD、INS工艺应用范围 (1)2. IMD、INS工艺流程 (1)2.1 IMD工艺流程 (1)2.2 INS工艺流程 (2)3. IMD与INS对比 (2)4. 设计注意要点 (2)4.1 IMD设计注意要点 (2)4.2 INS设计注意要点 (4)5. IMD、INS成本 (5)1.IMD、INS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1.1IMD、INS工艺简介IMD(In-Mold Decoration):又称膜内装饰技术,将印制有花纹的膜直接放入模具内,使其吸附在注塑凹膜上,合模进行注塑。
INS(Insert Thermoforming-film to Molding):将预先吸塑成型并完成冲裁后的膜片放入注塑模具内,合模进行注塑。
1.2IMD、INS工艺应用范围IMD的应用范围:汽车左右出风口、中央面板、烟灰缸盖板、门护板装饰条等产品。
INS的应用范围:汽车排档器盖板、仪表罩、出风口、仪表板装饰条、门护板装饰条、散热器格栅等产品。
IMD、INS工艺的优点:注塑产品表面流纹及结合线可以被膜片饰条所覆盖。
2.IMD、INS工艺流程2.1IMD工艺流程IMD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传输定位膜片夹紧吸附膜片合模注塑取件图12.2INS工艺流程输膜预成型冲裁3.IMD与INS对比IMD与INS对比见表1表14.设计注意要点4.1IMD设计注意要点●翻边角度:见图3●翻边深度:见图3● 结构圆角:见图3 ● 推荐结构:见图3图3● 双色IMD 工艺槽推荐结构:见图4图4推荐做成左边所示结构:翻边角度:β≥15°; 翻边深度:h ≤5mm ; 结构圆角:R ≥1mm 。
Rhβ双色IMD 工艺槽推荐结构: 工艺槽上部圆角:R 1≥0.5mm工艺槽底部圆角:R 2:(0.2-0.3)mm 工艺槽宽度:b ≥0.5mm 工艺槽深度:h=0.5mm R 1 R 2h b脱模方向4.2 INS 设计注意要点● 翻边角度:见图5 ● 翻边深度:见图5图5● 结构圆角:见图6图6βh翻边角度:β≥20° 翻边深度:h ≤90mmR结构圆角:R 极限是0mm 结构圆角推荐值:R ≥0.3mm脱模方向双色INS 工艺槽推荐结构:见图7图75. IMD 、INS 成本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① 膜的利用率② 膜的品质(花纹、厚度、质量、拉伸性等) ③ 零件尺寸由于INS 工艺比IMD 工艺多出两套模具(吸塑模具和冲切模具),故INS 工艺的成本比IMD 工艺的成本高。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be2e7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d.png)
的充模流动阻力。如图3-13 ⑵应避免或减少塑料的局部集中,
以防止产生凹陷和气泡。如图3-14 ⑶加强筋以设计矮一些多一些为好。 ⑷筋与筋的间隔距离应大于塑件的
壁厚。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4.5 增加刚性减少变形的其他措施
将薄壳状的塑件设计为球面, 拱曲面等, 可 以有效地增加刚性、减少变形。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4.3 加强筋及其它增强结构
为了提高塑件的强度和防止塑件翘曲变形, 常设计加强筋,如图筋的设置位置应沿塑料 充模流向,降低充模流动阻力. 见图3-12
加强筋的正确形状和尺寸比例如图3-15 所示。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4.4 加强筋的主要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2 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
3.2.1 尺寸精度 3.2.2 尺寸精度的确定 3.2.3 表面质量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2 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
3.2.1 尺寸精度 1、塑件尺寸概念
塑件尺寸——塑件的总体尺寸。 2.塑料制品总体尺寸受限制的主要 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塑料制品的设计规范
3.2 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
3.2.2 尺寸精度的确定
表3—1是模塑件尺寸公差国家标 准(GB/T 14486-1993), 表 3—2是常用塑料材料的公差等级选 用。
将表3—1和表3—2结合起来使
用, 先查表3—2, 根据模塑件的材料
品种及用要求选定塑件的尺寸精度
图3—6 可强制脱模的浅侧凹结构
a)(A-B)×100%/B≤5% b) (A-B)×100%/C≤5%
塑胶件设计规范之壁厚、加强筋、螺丝柱
![塑胶件设计规范之壁厚、加强筋、螺丝柱](https://img.taocdn.com/s3/m/b73da6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4.png)
一、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
1.3、手办样制作和定型
• 塑件3d设计完成后,需制作手办样,进行试组装和测试验证. 并通过计算机对产品进行CAE分析,跌落抗冲击强度、结构 刚性、强度、流体散热、风等分析;包括注塑成型工艺过 程模拟,塑料溶体流动、保压、冷却、收缩和翘曲变形分析. 根据结果对塑件设计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定型后下模生产.
二、 塑件设计的通用规范
2.3、增加刚性减小变形的结构设计
合理掏胶偷 胶 —降本
• 1.塑件加强筋的设计
• 加强筋设计中的要求:
4设置加强筋的方向应与料流方向尽量保持一致,以防止冲模时 料流受到扰乱降低制件的韧性或影响制件的外观质量. 5加强筋若没有与产品的外壳接上的话,末端部分不应该突然终 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降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 不满及烧焦痕迹的问题,俗称火箭脚. 6对于加强筋引起的塑件缩瘪,可采用一些凹槽等形式来修饰和 隐藏见右图. 7加强筋典型实例.
1.03~1.06 1.14~1.15 1.41~1.43
0.20~0.25
1.5
0.22~0.29
21~63
57~83
62~68
1.8~2.9
—
2.8
23~60
40~270
40~75
18~70
90~120
113
62~971.8~3 .0GPa①
60~110
91~922.6G Pa①
聚碳酸酯
PC 1.18~1.20 0.2~0.3 60~88 2.5~3.0 80~95 —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f01b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2.png)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是一种通过模具设计和加工塑料制品的工艺。
塑料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和挤塑成型。
注塑成型是最常见的塑料成型工艺之一。
该工艺首先将选定的塑料颗粒加热熔化,然后将熔融的塑料注入一个模具中。
模具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个固定模具和一个活动模具。
熔融的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和固化后,活动模具打开,成品塑料制品从中取出。
注塑成型工艺具有制品尺寸稳定、生产效率高和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势。
吹塑成型是另一种常用的塑料成型工艺。
它主要用于制作一些中空或异型制品,如瓶子或塑料容器等。
吹塑成型的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挤出成型,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一个长管状;然后是吹塑成型,将挤出成的塑料管放入一个气压模具中,通过内部气压逐渐将塑料推向模具壁上,使其与模具壁接触并冷却固化。
吹塑成型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对模具要求较低的优点。
挤塑成型是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挤塑成型通常适用于制造长条状、薄壁制品,如塑料管、塑料板材等。
挤塑成型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塑料熔化和挤出,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后,通过挤出机将其挤出成所需形状;然后是冷却固化,将挤出的塑料通过水冷却,使其迅速固化;最后是切割和整形,将挤出的塑料制品切割成所需长度,并进行整形和修整。
挤塑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和适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在塑料成型过程中,模具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塑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及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模具通常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包括固定模具、活动模具和模具芯等。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注塑或吹塑成型过程中的塑料流动、冷却和固化等因素,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尺寸稳定。
总而言之,塑料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通过模具设计和制造塑料制品。
不同的塑料成型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制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
模具设计是塑料成型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满足制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的要求。
钣金件和塑料件设计的工艺准则
![钣金件和塑料件设计的工艺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f7f244b336c1eb91a375d13.png)
A AA 4.1 1图4.1 2a 图冷轧板、电镀锌板、镀锌板铝 板黄钢板材 料a≥0.7ta≥0.9ta≥1.2t d≥1.0t d≥1.3t d≥0.8t ad 钣金件和塑料件的制造工艺性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必须考虑到容易制造的问题。
尽量想一些方法既能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节约,还能使强度增加,又不出废品。
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制造方面事项。
第一节 钣金件的工艺性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冲切件的构型原则冲切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尽量避免冲切件上的过长的悬臂狭槽。
如4.1-1图:对一般钢 A≥1.5t对合金钢 A≥2t 对黄铜、铝 A≥1.2t t —材料厚度。
4.1.2 冲切弃料最少以减少料的浪费如 4.1-2b 图,稍稍更改设计,就会得到更多的零件,将大大节约材料。
冲孔件的构型原则最小边距和孔间距。
零件上冲孔设计应考虑留有合适的孔边距和孔间距以免冲裂。
最小孔边距和孔间距见4.1—1表。
4.1.3-1 最小冲孔直径或方孔的最小边长4.1 2b 图Rt 图h taR b b R a冲孔时,应受到冲头强度的限制,冲孔的尺寸不能太小,否则容易损坏冲头。
最小冲孔直径及最小边长见4.1—2表。
t —材料厚度 4.1.3-2 冲切缺口原则冲切缺口应尽量避免尖角,如4.1—3a 图所示。
尖角形式容易减短模具使用寿命,且尖角处容易产生裂纹。
应改为如4.1—3b 图所示。
R≥0.5t (t─材料厚度)4.1—3a 图 4.1—3b 图 弯曲件的结构原则4.1.4-1 钣件最小弯曲半径钣件弯曲时,若弯曲处的圆角过小,则外表面容易产生裂纹。
若弯曲圆角过大,因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
为此规定最小弯曲半径。
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
![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89117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e.png)
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1.材料选择:塑料材料种类繁多,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零件的使用环境、要求的性能以及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2.成型工艺:常用的塑料成型工艺有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塑成型等。
在进行成型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以及成型设备的情况,确保成型过程中能够保持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设计结构:塑料零件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例如,对于注塑成型的零件,需要设计合理的浇口和冷却系统,以保证成型过程中的塑料流动性和冷却效果。
4.壁厚设计:塑料零件的壁厚对于其加工工艺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壁厚太薄会导致零件变形和缺陷,壁厚太厚会增加成本和加工难度。
因此,需要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要求的性能来合理设计壁厚。
5.熔体流动性:塑料材料在熔化状态下的流动性也是影响零件成型质量的关键因素。
设计时需要考虑塑料材料的熔融温度、熔体流动路径和冷却条件等,以确保塑料材料能够充分填充模具腔体,避免气孔和疏松。
6.粘接和连接:在塑料零件的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粘接和连接。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连接部位和类型,以及使用的粘接剂和连接方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零件间的配合间隙和接触面积,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7.表面处理:塑料零件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处理包括喷涂、电镀、印刷和喷沙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表面处理的要求和工艺,以便在成型过程中留出足够的表面处理余量。
综上所述,塑料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包括材料选择、成型工艺、设计结构、壁厚设计、熔体流动性、粘接和连接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工艺要求,才能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塑料零件。
PP塑料(塑件设计)
![PP塑料(塑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ce1f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PP(聚丙烯)塑料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和塑料件的设计和生产。
在进行PP塑料件设计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的PP塑料牌号,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考虑材料的硬度、韧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等特性。
考虑材料的成本、可加工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塑件结构设计: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设计合理的塑件结构,包括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等。
采用充分圆角和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的产生。
考虑装配性和拆卸性,确保塑件与其他部件的良好配合。
壁厚设计:
根据材料的流动性和塑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合适的壁厚。
壁厚过薄容易导致变形、开裂等问题,壁厚过厚则会浪费材料和增加成本。
加强筋和结构支撑:
在设计中加入适当的加强筋和结构支撑,以提高塑件的刚性和强度。
合理分布加强筋,避免应力集中,同时考虑加强筋对注塑成型的影响。
表面处理和装饰:
考虑塑件表面的装饰要求,如喷漆、印刷、镀铬等,确保设计中留有足够的处理余量。
考虑表面质量和纹理,选择合适的模具设计和注塑工艺。
模具设计和制造:
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和制造适合的注塑模具。
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和脱模系统,以提高注塑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流道设计:
设计合理的流道系统,确保塑料熔体的充填均匀和注塑成型的质量。
考虑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率,避免短充、气泡和缺陷等问题。
注塑件结构设计及工艺介绍[业界精制]
![注塑件结构设计及工艺介绍[业界精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c4104fcc7931b764ce151e.png)
模具分类
两板模
谷风书苑
三板模
24
五、模具介绍—部件简介
浇固 道定 分侧 离安 板装
板
可固Leabharlann 动可固定侧
动定
侧
安
支侧侧
安
装 垫承模模
装
板板板板
板
板可
可
浇固
动
动固道定
侧
支侧 定 分 侧
安 垫 承模 侧 离 安
装 板 板板 模 板 装
板
板
可 动 侧 安 装垫
板
两板模
三板模
流流定
道道位
衬
环
套
顶
導流定
出回導套道位
底程柱
衬环
板桿
套
谷风书苑
顶
顶
出
回导 导 流 流 定
出
底
程柱 套 道 道 位
底
板
杆
衬
环
板
套
25
五、模具介绍—不同点比较
二板式模具和三板式模具的不同点
项目
1.浇口位置 2.浇口形式 3.成型周期 4.模具结构 5.模具费用
6.成型制品
不论模具浇 口在什么位 置,都容易 产生成型不 良
三、注塑件设计注意事项
3.3 注塑件设计时应合理考虑圆角设计
用正确的圆角设计保证壁厚均匀
三、注塑件设计注意事项
3.4注塑件设计时应考虑塑料壁厚均匀
用加强筋的方式来改善塑料件壁厚
差 的 结 构 设 计
好 的 结 构 设 计
三、注塑件设计注意事项
3.5 注塑件设计时应考虑模具强度
塑料件工艺流程范文
![塑料件工艺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a80d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f.png)
塑料件工艺流程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1.选材在进行塑料件生产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塑料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用途、要求、使用环境以及成本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塑料材料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
2.设计模具根据要生产的塑料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相应的模具。
模具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外形要求、结构强度、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
3.准备模具制作好模具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调试和调整,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二、注塑成型工艺注塑成型是塑料件生产过程中核心的环节,它包括模具加热、塑料熔融、注塑成型、冷却等步骤。
1.模具加热将模具放入注塑机中,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至一定温度。
2.塑料熔融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由螺杆转动将塑料颗粒推入加热缸中,加热缸中的加热器将塑料颗粒加热至熔融状态。
3.注塑成型在塑料熔融状态下,通过螺杆的推动,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的腔体中,填充整个腔体。
4.冷却在塑料充满模具腔体后,通过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使塑料迅速冷却固化。
三、成品加工工艺在注塑成型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如去毛刺、修整、喷漆等。
1.去毛刺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后,会有一些毛刺存在,需要通过去毛刺工艺将其去除。
2.修整对于一些尺寸不符合要求的成品,需要通过修整工艺进行修整。
3.喷漆一些需要上色的塑料件,可以通过喷漆工艺进行上色,提高成品的美观性。
四、质量检验在成品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成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有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五、包装出货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后即可出货。
总结:塑料件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对于每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
这样才能确保塑料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持续改进和学习,不断提高工艺水平,提高塑料件的竞争力。
塑料件结构与工艺技术规范
![塑料件结构与工艺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a43b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8.png)
塑料件结构与工艺技术规范塑料件是指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而成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塑料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需要遵守一些结构与工艺技术规范。
一、结构规范1.设计原则:塑料件的设计应符合功能要求,结构合理,外观美观。
要考虑其功能和使用环境,保证其正常使用。
2.壁厚:塑料件的壁厚应均匀一致。
过薄的壁厚容易造成塑料件弱化,过厚会增加成本。
一般塑料件壁厚应大于1.5mm。
3.圆角:塑料件的棱角应尽量设计为圆角,避免尖锐的棱角。
圆角能够提高塑料件的抗应力能力,降低应力集中。
4.挤出方向:塑料件的设计应尽量使挤出道与塑料件的形状一致,避免挤出压力不均匀。
5.尺寸公差:塑料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加工和装配时要考虑到公差的配合要求。
1.原材料选择:应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材料。
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确保塑料件的质量。
2.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塑料件成型的重要环节,应合理设计模具结构,使得塑料件成型均匀,避免缺陷和变形。
3.注塑工艺:注塑工艺决定了塑料件的成型质量。
注塑机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要根据具体材料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塑料件的内部结构紧密、表面光滑。
4.冷却系统:注塑过程中,冷却系统起到冷却和固化塑料的作用。
冷却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要保证塑料件在注塑模具中的冷却均匀,避免产生应力和缺陷。
5.后续处理:塑料件成型后,可能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如去除滞留料、修剪余料、打磨光洁等。
这些处理也需要遵循相应的工艺规范,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质量检测与控制1.外观检验:对成型后的塑料件要进行外观检验,检查是否有缺陷、毛刺、色差等问题。
2.尺寸检验:对塑料件的尺寸要进行检测,确保尺寸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3.物理性能测试:对塑料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硬度等。
确保塑料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塑料工艺流程
![塑料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fe47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9.png)
塑料工艺流程塑料工艺流程是指将塑料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转变成成品的过程。
塑料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品设计、模具制造、塑料注塑、表面处理、组装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阶段。
塑料原料有两种,一种是热塑性塑料,一种是热固性塑料。
在这个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配比,然后进行预处理,比如干燥、粉碎等。
接下来是制品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塑料工艺。
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承载力以及外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进行模型验证和检测。
然后是模具制造阶段。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师需要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模具制造通常分为模具开发、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调试和模具修正等步骤。
在这个阶段,需要采用各种加工技术和设备,如CNC加工、线切割等。
接着是塑料注塑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注塑机将塑料原料加热到熔融状态后,通过模具进行注塑成型。
注塑机通过预先调节好的参数,将熔融塑料注射到模具腔体中,然后进行压力和冷却过程,最后取出成型的塑料制品。
随后是表面处理阶段。
塑料制品通常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质量,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电镀、印刷等。
表面处理能够使产品表面更加光滑、美观,并增加其抗氧化和耐磨性能。
然后是组装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不同的零部件进行组合,如螺栓、胶水等。
组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产品的装配图和工艺规程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是包装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成品进行包装和标识。
包装可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包装的方式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如纸盒包装、真空包装等。
总的来说,塑料工艺流程是将塑料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转变成成品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塑料的制作工艺
![塑料的制作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f01a7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7.png)
塑料的制作工艺塑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其制作工艺包括多个步骤。
以下是塑料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1.原料准备制作塑料需要使用各种原料,包括合成树脂、填料、增塑剂、抗氧化剂、颜料等。
根据所需塑料的性能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并确定配比。
2.塑料成型塑料成型是将原料加热至熔点后,通过模具成型为所需形状和结构的工艺。
根据所需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如注射成型、压制成型、挤出成型等。
3.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根据所需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设计和制造出合适的模具。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塑料的收缩率、模具的强度、脱模方便等因素。
4.塑料混合塑料混合是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比混合在一起,通过搅拌和熔炼等工艺,制备成均匀的塑料混合物。
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原料的温度和混合时间,以确保混合质量。
5.注射成型注射成型是一种将塑料混合物注入模具中成型为塑料制品的工艺。
注射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注射压力、注射温度和注射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塑料制品的形状和质量。
6.冷却和取出注射成型后,塑料制品需要在模具中冷却定型,然后从模具中取出。
冷却和取出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塑料制品的尺寸和质量。
7.修整和加工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塑料制品,如注塑件、压铸件等,需要进行修整和加工。
修整和加工包括切割、打磨、钻孔、弯曲等工艺,以确保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精度。
8.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对制作完成的塑料制品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
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性能检测等方面,以确保塑料制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件设计工艺
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
塑料件是在工业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设计,首先看有无相似的产品借鉴,再对产品及零件进行详尽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的折分、壁厚、脱模斜度、零件间的过渡处理、连接处理、零件的强度处理等主要工艺问题。
1)相似借鉴
在设计前,首先应查找公司和同行类似的产品,原有的产品发生过那些问题,有那些不足,参考现有的成熟结构,避免有问题的结构形式。
(进行质量功能展开、DFMEA 等活动,通过编制设计任务书,将设计目标识别完整)
2)确定零件折分、零件间的过渡、连接、间隙处理
从造型图和效果图理解造型风格,配合产品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折分的数目(不同的表面状态要么分为不同的零件,要么在不同的表面之间须有过度处理),确定零件表面间的过度处理,决定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3)零件强度与连接强度的确定
根据产品大小,确定零件主体壁厚。
零件本身的强度,由壁厚塑料件、结构形式(平板形状的的塑料件强度最差)、加强筋与加强骨共同决定。
在决定零件的单个强度的同时,须确定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变连接强度的方法有,加螺钉柱,加止口,加扣位,加上下顶住的加强骨。
4)脱模斜度的确定
脱模斜度要根据材料(PP,PE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表面状态(饰纹的斜度要比光面的大,蚀纹面的斜度尽可能比样板要求的大0.5度,保证蚀纹表面不被损伤,提高产品的良品率)、透明与否决定零件应有的脱模斜度(透明的斜度要大)等因素综合确定。
公司不同的产品系列推荐的材料种类。
表6-1 不同塑料零件的推荐材料
塑胶件的表面处理
表6-2 塑料表面处理的选择
塑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
塑胶件零件的壁厚选择
塑胶件,对壁厚均匀性有要求,壁厚不均匀工件将有缩水痕迹,要求加强筋与主体壁厚的比值最好为0.4以下,最大比值不超过0.6.
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
在立体图的构建中,凡影响外观,影响装配的地方需要画出斜度,加强筋一般不画斜度。
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由材料,表面饰纹状态,零件透明与否决定。
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的脱模斜度大,零件越高,孔越深,斜度越小。
表6-4 脱模斜度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尺寸精度
塑胶零件一般精度不高,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主要检验装配尺寸,在平面图上主要标注总体尺寸,装配尺寸,及其它需要控制的尺寸。
我们在实际中主要考虑尺寸的一致性,如上下盖的边需对齐,
表6-7 不同材料所使用的经济精度
柱子的局部胶位厚,用如下图6-3的方法处理。
塑胶件正在进入的领域
1.用塑胶机箱盖替代钣金机箱盖;
2.用双色注塑的标牌代替电铸标牌;
3.公司正在用防静电的塑胶小面板代替金属防静电小面板;
4.公司正在用塑胶屏蔽面板代替金属屏蔽小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