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十八大热点词汇解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经济热词和人物考点预测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经济热词和人物考点预测【导读】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事业单位经济常识冲刺提分——经济热词和人物考点预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2017年上半年的事业单位考试正向我们走来,在事业单位经济常识部分,经济热词和经济人物一直是考试的热点,这部分内容常结合一些新出现的经济学名词或应用来考。
比如近年来常考的“熔断机制”、“绿色金融”、“全要素生产率”等。
为提高大家复习的针对性,笔者对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有关经济热词和经济人物的考点做一个梳理,助大家备考一臂之力!一、经济热词1.熔断机制(1)定义: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2)背景: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2.绿色金融(1)定义: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特点: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
3.CPI、PPICPI:消费物价指数。
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
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变化。
PPI:生产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4.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59%为贫穷;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事业单位考点-经济热词(二)
经济热词1、经济增长方式(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増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増长。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増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一般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二,通货影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其一,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
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其二,成本推动通货影胀引致失业。
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4、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況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5、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解决各种题的本领是企业家素质的外在表现。
包括:经营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创新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应変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胜任领导企业的主观务件企业家的能力水平是企业家的核心素质,所以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6、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解读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词汇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解读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词汇在公务员考试中,十八大作为政策性的引导,对于我们考试来说就显得很重要了。
它是时政的根本,在十八大中阐释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针。
十八大不同于以往,在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是需要各位考生格外关注的。
一、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向未来,“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里提出的“五位一体”,是对过去历届党代会关于中国发展总体布局的修正和丰富。
我国发展的总格局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由最初的二位一体逐渐的变为了现在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的新任务,因为若想达到稳定和谐的发展,生态建设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五位一体”覆盖的问题比过去更多,可以相信,在未来的决策中,将会更多地体现兼顾与平衡。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认识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时,“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
二、不走“两条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条路”在党的报告中的这一种提法还是第一次,不走封闭讲话的老路,也就是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就是坚定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延续了邓小平理论中所提出的两条路。
【超格教育】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50个时政考点
【考点1】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一)内涵(五个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主要矛盾一个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两个没有变: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牢牢: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四个伟大”—新使命(一)实现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二)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三)进行伟大斗争—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四)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思想(一)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基本内容(八个明确):(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八大报告常考知识点汇总
十八大报告常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篇:十八大报告常考知识点汇总1、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2、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4、“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深化改革。
6、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8、三农问题是指农民、农业、农村。
9、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针对国家层面的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针对社会层面的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针对个人层面的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3、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节约资源。
14、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
15、从五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分别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16、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7、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8、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这两个“百年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的前途”,“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里的“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常考知识点汇总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八大报告常考知识点汇总2014-04-15 15:11:08 来源:甘肃公务员考试网点击:166 加入收藏打印文章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1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甘肃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十八大热点词汇解读
十八大热点词汇解读1“建成小康”报告摘录: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解读: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改,意义非凡。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曾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此一目标,曾经激起全体党员和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并且在短短10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如今,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将其时限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前夕的2020年!我们相信,经过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全国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这一宏伟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2“科学发展”报告摘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读: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十八大为党的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十六大以来所坚持、所实践、所总结出的新的理论体系,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能够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并且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继续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
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把科学发展观与指导我国革命实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并列,作为党的又一新的指导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并将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而指引前进的方向。
3“两个翻番”报告摘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
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
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是指在公务员考试中,对于一些当前社会上热议的名词或话题进行解释和阐述。
这些名词或话题通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是考生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中,考生需要了解每个名词的含义、背景、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例如,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和社会话题,都是公考中常见的社会热点名词。
考生需要对其中的概念、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和解释。
为了准备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考生需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积累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和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相关问题。
在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中,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理解每个名词的含义和背景,避免出现误解或歧义;其次,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最后,要注意表达的清晰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口语化和歧义。
总之,公考社会热点名词解释是公务员考试中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需要考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理解能力。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习资料:十八大热词
十八大学习资料:
十八大热词
(按照Ctrl,单击图片,访问链接)
∙
十八大热词 1 增“生态产品”建“生态大国”
∙
十八大热词 2 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勾勒强国海图
∙
十八大热词 3 “五位一体”:国家总体布局里的新成员
∙
十八大热词 4 “美丽中国”:建设山青水秀的美丽家园
∙
十八大热词 5 “收入翻番” 2020年中国百姓收入翻一番
∙
十八大热词 6 全口径预决算看紧国家“钱袋子”
∙
十八大热词 7 国民健康:从“病有所医”到健康管理
∙
十八大热词 8 更高质量的就业
∙
十八大热词 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兑现承诺
∙
十八大热词 10 “创新驱动”经济引擎更换科技新动力
∙
十八大热词 11 用水总量管理:拧紧每一个水龙头
∙
十八大热词 12 “四化”同步
∙
十八大热词 13 文化强国: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
十八大热词 14 资源合理开发
∙
十八大热词 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兑现承诺
∙
十八大热词 10 “创新驱动”经济引擎更换科技新动力
∙
十八大热词 11 用水总量管理:拧紧每一个水龙头
∙
十八大热词 12 “四化”同步
∙
十八大热词 13 文化强国: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
十八大热词 14 资源合理开发。
媒体总结“十八大”18大热词
媒体总结“十八大”18大热词新华网:媒体评选十八大热词,“海洋强国”等入选。
一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收入翻番。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三是生态文明。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是海洋强国。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五是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六是美丽中国。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七是依法治国。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八是政治清明。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九是建成小康。
“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十是两个凡是。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十一是三个自信。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二是三个公平。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三是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十四是五位一体。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五是百年目标。
“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六是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十七是共享尊严荣耀。
”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十八是代表提案制。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事业单位考点-经济热词(一)
第一节经济热词1、黑天事件VS灰犀牛事件(1)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
(2)灰犀牛事件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2、劣等品劣等品是指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发生反方向变化,收入増加其需求量反而减少的商品3、独立品独立品是指一种产品的销售状况不受其他产品销售变化的影响。
假设存在两种产品A和B,那么,A是独立品的情形会有两种。
一是A和B完全独立,不存在任何销售方面的相关关系,日光灯与空调之问的关系就属此类;二是尽管A和B从功能上讲是独立的,但是,产品A的销售增长可能会引起产品B的销售増长,而产品B的销售变化决不会作用于产品A的销售状况。
换句话说,A对B的影响关系是单向的,B则不会影响A,那么A相对B而言仍是独立品。
4、GDP(1)名义GDP是指用当年价格(现期价格)计算出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核算中未除价格变动即通货膨胀的影响。
(2)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衡量不受价格变化影响的物品劳务总量,即衡是否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劳务。
(3)绿色CDP是指名义GDP中扣除各种自然资本消耗之后再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它意味着GDP从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的名义GDP转向扣除自然与坏境成本的绿色GDP。
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
其构成为N=工资+利息+租金+利润5、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即当某一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他物品来替代变得较为贵的该种物品,从而便宜地获得満足。
(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変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即当价格上升而实际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时,消费者的实际收人便会下降,就会少自己的消费行为,收入不足以购买以前的数量。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词汇解读
时政热点词汇解读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特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特征: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四、绿色GDP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
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 年推出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记录进绿色账簿。
将这些资源耗量与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元,再对GDP 进行核减,形成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
绿色GDP 占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五、竞业限制竞业限制:又叫竞业禁止,简单地说,是指承担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的业务。
竞业限制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从业人员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为自己和他人谋利益,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时政热词总结
B.政治路线、作风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C.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文化路线、群众路线
D.政治路线、】A。解析: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故本题答案为A。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时政热词总结
在事业单位考试的时政部分之中,各类热词的考察占到很大比重,而这些常考热词总是分散出现在各类不同文件中,为了提高大家的备考效率,现将十八大以来常出现的时政重要热词总结如下:
练习题
1、(单选)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 )。
3、(多选)习近平在七一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
3、【答案】ABCD。解析:习近平在七一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故本题答案为ABCD。
2、(单选)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 )。
A.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斗争性
B.政治性、时代性、连接性、战斗性
C.政治性、及时性、原则性、战斗性
D.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答案】D。解析: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着力提高党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故本题答案为D。
事业单位面试理论热词
事业单位面试应该知道的政策理论热词
湖北华图吴安步
事业单位面试答题中,如果能凸显自己的理论高度,会给考官留下“懂行”这样深刻的印象,而政策理论热词如果能够融入到答题中,能让答题增色不少,湖北的事业单位考试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刻,考前记忆与国家和省情相关的政策理论热词能让你在考场上更加沉稳,华图教育特意为广大考生整理应该知道的政策理论热词:
一、中国梦
全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本质和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反四风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
三、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是:为民、务实、清廉。
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五、五个湖北
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
六、三万活动
第一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
第二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
第三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
第四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八、服务型政府
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
这些理论热词在答题中用在最后的总结阶段能提升整个题目的高度,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题目情境相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真正融入到题目中去。
陕西分校-公共基础-事业单位-备战事业单位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李晶晶
备战事业单位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键词解读华图教育李晶晶在近几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时政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时政因其内容庞杂琐碎令广大考生倍感头疼。
很多考生反映时政内容太多,感觉无从复习,其实,时政的考查一直是有重点的,除了最常规的一年内时政需要掌握,国家重要会议的内容也一直是重点。
本文将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做一梳理,希望给广大考生以帮助。
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3.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6.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8.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最新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中高频词汇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四大热门关键词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四大热门关键词在面试备考阶段,为大家搜罗了四大热门关键词汇。
大家进一步了解与熟悉热点内容之后,一定要深入思考与体会答题的步骤与顺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为即将到来的面试考试加分!!【关键词1】对外开放【政策解读】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方向整体方向:坚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继续把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各种制约最直接、最有效、最综合的战略举措,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促转变、惠民生。
提升开放水平。
具体措施拓展: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开放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引进承接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通过合资合作和引进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为扩大就业、群众增收和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
拓宽开放领域。
具体措施拓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大力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
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扩大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领域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国内技术、人才交流合作;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承接出口型项目。
完善工作机制。
具体措施拓展:健全开放领导体制,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把开放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各级联动、要素倾斜、全社会参与的举省开放长效机制。
优化开放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重诺守信,营造亲商、安商良好氛围。
【关键词2】教育事业【政策解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1.思想认识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资金投入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3.制度、政策(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
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常见的50个政治名词及解释
50个政治名词及解释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重点词汇、常考词汇
言语理解——成语辨析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方法做才好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改变计划和方法华而不实:外表好看,内容空虚表里不一:外表与内在不一样,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常用来形容画作、雕塑、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或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常被误用于形容自然景物。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非常容易成功,常用作否认句。
应运而生:多指顺应适当的时机或者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人或事物。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侧重强调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标(一个人的举动)相反,这个人的举动与自己所要到达的意图彻底相反。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强调的是某人的做法方向和应遵循的群众化的目标相反(两个人的举动)。
大相径庭:彼此有很大差距或完全相反。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刻或见识浮浅,通常搭配“印象” 走马观花:强调粗略地观察一下,与“风景”“艺术品”等搭配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多用来形容学习研究不下功夫,不肯钻研。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染而无形之中发生变化石破天惊:突发大事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开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被误解为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期望着,侧重于内心的期望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地探求,行动上从未停歇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方法缘木求鱼:爬上树抓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领,反而把原来的本领也丢了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削足适履: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开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开展, 侧重强调新生事物刚开始开展的初级阶段,感情色彩偏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大热点词汇解 1“建成小康” 报告摘录: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解读: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改,意义非凡。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曾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此一目标,曾经激起全体党员和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并且在短短10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如今,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将其时限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前夕的2020年!我们相信,经过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全国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这一宏伟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 2“科学发展” 报告摘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读: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十八大为党的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十六大以来所坚持、所实践、所总结出的新的理论体系,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能够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并且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继续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
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把科学发展观与指导我国革命实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并列,作为党的又一新的指导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并将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而指引前进的方向。
3“两个翻番” 报告摘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解读:“两个翻番”,是十八大为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的又一目标。
说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出,并一再如期实现,但是,建国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未提出过城乡居民收入发展的具体指标。
十八大将此写进报告,既反映了党中央贯彻“以人为本”宗旨的坚强决心,反映了党中央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格外重视,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这一执政党自我加压的一种坚强信念,这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执政要求。
从统计数据看,十六大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只要保持这一发展速度,“两个翻番”目标,完全能够实现甚至提前实现。
4“四化同步” 报告摘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解读:到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
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正是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四化”目标,而且对于四化之间的关系,也作了深刻准确的描述。
其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必将为工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工业化无疑又是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其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既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其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
没有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会失去依托目标,广大农民向何处去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总之,“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现代中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蓝图。
5“四个监督” 报告摘录: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解读:不受监督的权力产生腐败,这是被世界各国实践所一再证明的一条真理。
权力如何运行,在运行中如何接受监督,不但关系到党和政府的依法行政,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十八大提出,监督权力的总原则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里的关键有两条:一是人民监督,二是阳光运行。
而要做到这两条,具体而言,就必须做到“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四管齐下,让各种监督既各自发挥其作用,又相互弥补不足,互为支撑。
这就好比高悬于权力头上的四盏探照灯,使我们的每一个当权者和用权人随时都处于人民监督和阳光照射之下,使之不敢贪污腐化,不敢滥用职权,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6“五位一体” 报告摘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读:过去,我们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将经济建设等“四位一体”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
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这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7“美丽中国” 报告摘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解读:“美丽中国”这一全新表述,缘于“五位一体”的全新部署。
生态文明建设的呼之欲出和持续发力,正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基础。
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上持续推进。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来下降了12.9%;我们已经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多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十一五”期间,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持续努力,人人树立起“美丽中国,有你有我”的观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8“三个自信” 报告摘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解读:“三个自信”这一全新表述,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这10年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的底气。
提出“三个自信”,对于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和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
9“四个意识” 报告摘录: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解读: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这四个意识,虽然过去在不同场合我们也曾分别提出过、强调过,但十八大将此四个意识排列在一起,作为全党所必须增强的一种整体意识,这还是第一次。
增强“四个意识”,是党中央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
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局面下,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创新意识,就是要求我们要在体制、机制、技术等各个层面大胆创新,在创新中争创优势、克服弊端;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和干部都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要忘记我们党是为什么而成立,为什么而发展的;增强使命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但对于中国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有示范意义,这是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
10“八个坚持” 报告摘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解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哪些原则是必须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动摇的?十八大提出的“八个坚持”,即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总结。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讲的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宗旨。
二、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讲的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方向。
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讲的是以什么样的手段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四、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讲的是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所推行的法律与道德的根本取向。
五、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讲的是社会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六、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讲的是人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必须处理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七、坚持和平发展,讲的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国策以及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八、坚持党的领导,讲的是我们在推进建设和发展中所共同拥有并坚决服从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