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系统管理
神经外科脊髓损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神经外科脊髓损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脊髓损伤(injuries of the spinal cord)为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
损伤高度以下的脊神经所支配的身体部位的功能会丧失。
直接与间接的外力对脊柱的重击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原因有:交通事故、枪伤、刀伤、自高处跌落,或是被掉落的东西击中脊椎,以及现在流行的一些水上运动,诸如划水、冲浪板、跳水等,也都可能造成脊髓损伤。
一、护理评估(一)病因分析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疾病,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脊柱和脊髓皆可造成脊髓损伤,间接暴力损伤比较常见,脊髓损伤的节段常发生于暴力作用的远隔部位,如从高处坠落,两足或臀部着地,或暴力作用于头顶、肩背部,而脊椎骨折发生在活动度较大的颈部和腰骶部,造成相应部位的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造成的脊髓损伤可分为屈曲型损伤、伸展型损伤、纵轴型损伤和旋转型损伤。
(二)临床观察1.脊髓性休克期(spinalshock)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肢体的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各种感觉和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膀胱无张力,尿潴留,大便失禁,低血压(收缩压降至70~80mmHg)。
脊髓休克是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节段失去高级中枢调节的结果,一般持续2~4周,再合并压疮或尿路感染时持续时间还可延长。
2.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消失,肢体弛缓性瘫痪,深浅反射均消失,括约肌功能亦消失,经2~4周脊髓休克过后,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总体反射,即受刺激时,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曲,两下肢内收,腹肌收缩,反射性排尿和阴茎勃起等,但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无恢复。
3.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消失后,可见部分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恢复,但肌张力仍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可为阳性。
4.脊髓瘫痪(1)上颈段脊髓损伤:膈肌和肋间肌瘫痪,呼吸困难,四肢瘫痪,死亡率很高。
(2)下颈髓段损伤:两上肢的颈髓受损节段神经支配区,呈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该节段支配的肌肉萎缩,呈条状感觉减退区,二头肌或三头肌反射减退;即上肢可有下神经元和上神经元两种损害症状同时存在,而两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为痉挛性截瘫。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缓解病情,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1.呼吸道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肌受损,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因此,呼吸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处理呼吸道疾病和并发症。
2.营养支持脊髓损伤患者的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膳食、口服营养补充剂和静脉营养等。
3.皮肤护理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皮肤溃烂等皮肤损伤。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清洁患者的皮肤,避免压力和摩擦等损伤。
4.尿路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控制,容易出现尿失禁和大小便障碍。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定时排尿、导尿和灌肠等护理措施。
二、脊髓损伤的护理措施1.保持环境整洁脊髓损伤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护士需要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2.定期翻身和按摩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3.控制感染和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残疾和长期康复的困难,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并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各种康复活动,提高其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脊髓损伤的护理效果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全面、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减轻病情护理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 最大吸气和呼气压
– 与正常人相比,截瘫患者最大静态口腔呼吸压下降 – 由于呼气肌功能下降更明显,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高于最大呼气压(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MEP) 但均明显下降。
脊髓损伤后呼吸问题现状
• 脊髓损伤患者均存在通气功能障碍,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仅为正常60%左右, 胸腰椎损伤患者也为正常下限。 • 脊髓损伤平面越高,呼吸功能障碍越明显。 • 损伤平面越高,呼吸肌受累的程度越重, 呼吸功能减退越明显。 • 颈髓和上胸段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吸气肌和呼气肌功能下降。
31.5%
呼吸肌
• 位置形态: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 • 起、止点:起自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 • 作用:提肋助吸气。
膈肌
• 位置形态:膈封闭胸廓下口,介于胸腔与腹腔之间,为圆顶形扁薄的阔肌。 • 起、止点:其周围为肌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 行于中心腱。 • 作用:膈肌活动产生的通气量占总通气量的75%-80% • ①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 ②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 ③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 气体交换
– 脊髓损伤患者的肺气体弥散功能基本正常
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体位效应改变
• 正常情况,站立位时的肺活量较仰卧位时增加 约5%左右。 • 四肢瘫患者从仰卧位变成坐位或站立位时肺活 量比预计值降低14%。 • 仰卧位时腹部内容物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上抬 到较高水平,收缩时移动范围更大。 • 坐位或站立位时腹部内容物由于重力作用使膈 肌停留在较低位置,肌肉初长的改变,膈肌收 缩力下降。 • 四肢瘫患者平躺向上倾斜15°,肺活量将增加 6%。
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3、必要对患者使用抗凝的药物,比如现在临床上,普遍 选择应用的是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这种抗凝 治疗对患者是安全的,能够起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的作用。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 非外伤性:脊柱,脊髓病变(肿
瘤,结核畸形等) 外伤性:高处坠落,车祸,跌
倒,运动损伤、刀枪伤等。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损伤水平: 四肢瘫 截瘫
根据损伤程度: 不完全瘫痪、完全性瘫痪
高位截瘫、低位截瘫
主要功能障碍
1、运动系统:颈髓损伤:四肢瘫,胸1
以下水平损伤:截瘫
2、循环系统:交感神经发出水平在胸
药物使用:药物可使用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等,
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平整,每日清洁皮肤,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
2、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稳, 不可拖拉病人,以防损伤皮肤。如发现皮肤有 变色、破损,应避免再受压直到愈合,选择良 好的坐垫和床垫。
6以下,胸6以上失去了对交感神经元的 控制,导致心动过缓:HR<50/min,头 晕、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功能障碍
3.疼痛:非常常见。 类型:运动系统疼痛
脊髓痛:中枢性疼痛,损伤水平以下感觉 异常 4、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尿失禁 5、神经源性直肠:排便费力,便秘
康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内容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 皮肤护理 肢体功能位
护理措施
进入恢复期后,应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 评估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制定针对性 的治疗方案,及早采取膀胱再训练、间 歇导尿等方法,促进患者达到预期的康 复目标。当患者自解尿量与残余尿量的 比值接近3:1时,称为平衡膀胱。如果 连续1周都达到3:1的比值,即谓膀胱训 练成功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1 密切观察生 命体征 . 2
应积极 观察患者体温 、 脉搏 、 呼吸 、 血压等生命 体征 , 脊髓损 伤
急性 期 死 亡 的 患 者 多 由 于 颈 椎 骨 折 脱 位 损 伤 呼 吸 肌 , 呼 吸 肌 使
生 理 性 冲 洗 的 目的 ,这是 防止 尿路 结 石 和感 染 的重 要 措 施 ; ③
盖被或使用热水袋( 温低 于 5 水 0℃, 且勿 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
触 ) I 等l 】 。
用洗必 泰棉球擦洗尿道 口及会 阴部 , 日 2次 ; 由于长期 卧 每 ④ 床 , 蠕动减慢 , 肠 腹肌麻痹 , 易导致便秘 。 可做腹部环行按摩 , 轻 压肛 门部位 促进排便 , 同时给予高膳食 粗纤维 、 富含维生 素饮
脊 髓损 伤 患者 的护理
江 中群 姚 荣惠
(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 贵州 六盘水 5 3 0 ) 5 0 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 的致残 性创 伤 , 是指脊髓 由于创伤 、 肿瘤 、 感染等 因素造 成脊髓 内 出血 、 水肿 、 炎症反 应 , 导致脊髓 细胞 坏死 、 轴突崩解, 临床上表现 为不 同程度 的截瘫或 四肢瘫 痪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 致的尿潴 留、 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损
周 围环 境 温 度 的 变化 丧失 了调 节 和 适 应 的 能 力 。出现 高 热 时 在 降低 室 温 的 前 提 下 采 用 物 理 降 温 ; 出现 低 热 时 , 提 高 室 温 、 可 加
2 排 泄功能 障碍和泌 尿系结石 . 4
Hale Waihona Puke ①早 期 留置导尿管 ,
持 续引 流尿液 2周 一 3周 后改 为 4h放尿 1 ,以预 防膀胱 次 挛 缩 , 练膀 胱的反射 和 自主性 收缩功 能 ; 多饮 水 , 日达 训 ② 每 30 0m 0 L以上 , 可使血钙 、 尿钙浓 度下降 , 同时增加 尿量 , 到 起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病情变化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呼吸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评估患者损伤平面及程度,还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其它各系统功能的情况。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轴线翻身,预防压疮。
2、进行主、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痉挛。
3、卧床期保持脊柱平直位,病情许可下逐步抬高床头,行坐位耐性训练。
4、饮食护理:脊髓损伤早期因交感神经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缺乏,腹胀等,应静脉补充营养。
待2-3周患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5、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进行床上主动、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
6、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等,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动作、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呼吸训练。
7、做好皮肤护理,感觉障碍部位禁用热水袋保暖。
三、健康指导要点1、忌烟、酒、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康复初期:(1)可进行轮椅到床,床到轮椅的转移训练;(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3)患者耐力及残余肌力的加强训练。
3、教育患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目前的残疾状态,充分利用残存功能去代偿致残部分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加强二便管理教育,一定要使患者学会自己处理大小便,高位截瘫患者的家属学会协助患者处理大小便。
四、注意事项1、患肢皮肤感觉差,防止烫伤,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2、每日观察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脊髓损伤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稳定姿势:脊髓损伤后,尽量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2.紧急求助:如果怀疑有脊髓损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确保及时得到专业医疗救助。
3.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和记录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避免位移或旋转:避免过度运动和位移脊椎,尤其是颈椎损伤时,要特别小心。
5.固定脊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脊椎固定装置,以减少脊椎的活动。
6.预防压疮:脊髓损伤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导致压疮,要注意翻身和换位,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7.预防骨密度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易出现骨密度减少,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进行体力活动预防。
8.呼吸护理: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呼吸肌无力,需要进行呼吸训练和定期呼吸功能
评估。
9.预防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时排尿和清洁,避免尿液滞留。
10.心理支持:脊髓损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鼓励积极的心态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指令和感觉信息。
脊髓损伤是指人体脊髓部位的神经细胞受到直接损伤或缺氧缺血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而出现的一种病症,常见原因包括外伤、疾病和肿瘤等。
脊髓损伤的严重性往往与损伤部位和程度密切相关,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下面就谈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初期治疗脊髓损伤的初期治疗非常重要,这个时候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以减少神经细胞的损失。
首先应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应。
其次,需要进行维持血压的处理,保证血液的流量足够,避免神经细胞的死亡。
如果发现患者有截瘫现象,需要立即进行营养和水分的补充,以避免身体发生恶性循环。
二、手术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必要的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手术可以减轻脊髓的压迫程度,恢复受损的脊髓神经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纤维支架植入、硬膜外肌肉神经切断等多种形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三、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是一种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组成多科室的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形式。
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比较常见、广泛的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和运动疗法。
被动训练是通过机器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运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善患者肌肉张力、韧带柔韧性、肌肉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主动训练是指让患者自己进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自由度和协调性。
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多种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对患者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治疗。
2、职业疗法职业疗法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包括各种手术器材、康复器材、辅助器具等,帮助患者学习能够自主生活的方法。
职业疗法能够帮助患者从外部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改善康复效果。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损伤是导致人类残疾的危险疾病之一。
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的生活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失去对受伤部位以下的身体控制权。
很多患者整日与床作伴,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导致关节和肌肉萎缩、畸形,一些可怕的并发症也“伺机而动”,这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阴影呢?一、危险期的护理(一)体位摆放要正确脊髓损伤以后,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卧床休养,为了避免对患者身体的二次伤害,需要将患者的身体摆放成正确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能够防止患者的关节出现畸形的情况,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将患者的胳膊内收伸直,避免胳膊外翻异常;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并且在外侧放置枕头,防止髋关节外旋,维持姿势稳定。
此外,患者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勤翻身,这样可以避免身体骨头突出部位受到长时间的压力产生褥疮。
最好每隔两小时翻身一次。
(二)训练排尿功能一部分脊髓损伤患者的正常排泄功能会收到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使患者产生排尿反射进而自行排尿。
脊髓损伤患者要有意识的锻炼膀胱的张力,以便形成定期排尿的习惯。
(三)加强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家人要有意识的引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轻轻拍击患者胸部帮助咳痰,保持呼吸畅通。
还可以通过体位引流排痰的方式,防止呼吸道受阻,保持良好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维持肺部的活力。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雾化,减少痰液对呼吸道的感染。
二、恢复期的护理(一)康复运动训练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训练患者没有受伤的肌肉,让健康部位的肌肉保持正常活力,避免肌肉萎缩。
同时,让健康部位的肌肉牵扯拉动受伤部位的肌肉,从而逐渐恢复患者全身肌肉的活力和功能。
其次,增强患者自主翻身的训练和坐位训练。
通过翻身训练患者的支撑能力,患者需要克服自身的重量,这就锻炼了患者的肌肉力量,加强患者对身体的支配权。
此外,这个时期患者就不能每天卧床了,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逐渐增加患者身体倾斜的高度,为患者的行走训练打下基础。
高位颈段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的循环呼吸系统护理管理体会

轻 ;无效 :意识 障碍 与临床症状 与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5 】 。
1 . 4生存质量评 价
De e c mb r 0 , o . , . 4 e 1 V 1 No 3 2 1 9
发现新生 儿遇 有呼吸暂停 ,阵发性 青紫的情 况 ,就要及 时通 知医师积
死亡率趋势分析[ _ 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1,56: 780 ] 2 0 () 9 -0. 0 2 7 [] 叶春香. 6 儿科护理[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1. 2 814 0 【】 朴爱善, 7 柯元风. 0 1 例新生儿窒息早期并发症及处理[ . 5 J 中国现 ]
极抢救。出现呼吸不规整或呼吸暂停,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氧气
吸人 ,提 高患儿血 氧浓度 ,减轻脑水肿 ,改善脑细 胞缺氧 。康复治 】 疗过程 中要耐心细致做好病情 解答 ,向家 长介绍 有关医学基础 知识 , 取得家 长理解 ,减少恐惧心理 以得到最佳配合 ,并指导 家属 掌握基本 的训练方法及 原则 ,并循序渐 进。其次要严格 掌握一些器械 与药物的 使用指征 , 量缩短使用 时间 ,避免不必要 的侵人性操作 ,严格病房 尽 消毒措施 ,工作人员 自觉遵 守消毒隔离条例 。同时要加强健 康教育 , 告诉产妇 及家属洗手 的重要 性 ,接触新生 儿时用肥皂洗 手。新生儿应 穿全棉 、柔软 、清洁 、宽松 的衣物 ,每 日更换 。护理工作要 勤观察 、
代 医生 , 0 , (4: -5 2 9 72) 38 . 0 4 8 [] O t beeKSot . no t ri s ntn irn 8 tnahr , rMAS sr ie av d f co c le : e h e y n g te y u i i h d n ter dt a n- d a c ee p n dB h v r ] hoya et tavl enD vl met n eai [ . n r me l i o a o J P d tc, 0 , 3: 7 eir s 086 ) 8 . ai 2 ( 2
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一、预案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截瘫或严重功能障碍。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脊髓损伤患者,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2. 提高医护人员对脊髓损伤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减少脊髓损伤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设立医疗救治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4. 设立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现场物资、设备保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患者(1)医护人员迅速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受伤部位等情况。
(2)若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对患者进行初步包扎、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2. 报告上级(1)立即向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情况。
(2)根据现场情况,请求相关部门支援。
3. 紧急救治(1)医疗救治小组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 后期救治(1)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2)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减轻心理创伤。
(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五、应急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人人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六、应急物资储备1. 医疗器械:心肺复苏机、除颤器、呼吸机、监护仪等。
2. 药物: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
3. 其他物资:急救包、担架、防护服等。
七、预案总结与评估1. 事后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需经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批准后进行修订。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它可能导致肢体瘫痪和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至关重要,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论述,帮助他们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1. 评估和计划阶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应始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这包括查看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损失情况,并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讨论。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设定明确的治疗目标和时间表。
2. 运动康复运动康复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限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这可能包括主动性运动训练、被动性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等。
定期评估和调整运动康复计划以确保最佳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3. 感觉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面临感觉丧失的问题。
康复护理计划应包括感觉恢复的策略,以帮助患者改善或重建受损的感觉。
这可能包括传统的物理疗法、热疗或冷疗、感觉刺激和康复训练。
此外,辅助技术和设备,如电刺激和辅助性感觉装置,也可用于促进感觉恢复。
4. 并发症管理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皮肤溃疡、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康复护理计划应包括监测和管理这些并发症的策略。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以避免压力性溃疡的发生。
此外,对患者进行泌尿系统和呼吸道的定期检查,预防并治疗感染。
5. 康复辅助技术康复护理计划还应考虑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辅助技术需求。
这包括使用轮椅、助行器具和其他辅助设备,以帮助患者实现最大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康复师将评估患者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同时提供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6.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患者往往面临心理和情绪的困扰。
康复护理计划应包括心理支持的策略,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挑战和调整。
脊髓损伤患者健康宣教内容

脊髓损伤患者健康宣教内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这仍然是一项需要长期康复和关注的疾病。
为了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健康宣教内容:1.了解脊髓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脊髓损伤可以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类型。
完全性脊髓损伤意味着脊髓完全断裂,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表示脊髓部分断裂或受损。
程度可以通过脊髓损伤等级(A到E级)来进行评估。
了解自己的损伤类型和程度,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维持良好的康复和治疗计划:康复和治疗计划是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功能和减轻症状的关键。
这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定期遵循康复和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方案。
3.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压疮、呼吸系统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要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定期翻身、保持良好的坐姿和体位、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并定期清洁和固定尿袋。
如果出现并发症的迹象,要及时就医。
4.保持积极心态和心理健康:脊髓损伤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定和心理负担。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咨询。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加入康复和支持组织,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士气和心理健康。
5.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状况。
均衡的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
规律的锻炼和适度的休息也非常重要。
避免吸烟和酗酒,可减少并发症风险。
总之,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全面的康复和管理计划来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自身的损伤类型和程度,并遵循医疗团队的指导,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并在需要时寻求心理支持,都是重要的健康宣教内容。
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状况,积极参与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指南PPT医学课件

18
三、SCI恢复期泌尿系评估、处理与康复
1.目的
长期目标:对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 估和分类,发现并去除泌尿系损害的高危因素, 制定恢复储尿及排尿功能的个体化方案。
首要目标: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 保证储尿期和排尿前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 临床康复指南
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SCI急性期的泌尿系处理 三、SCI恢复期泌尿系评估、处理与康复 四、自主神经过反射的处理 五、SCI后的护理 六、SCI后预期寿命
2
一、概述
1. 制定依据 循证医学 CNKI和PUBMED近10年的中英文文献 美国截瘫退伍军人协会2006年的成人脊髓损
性期短期使用安全
8
二、SCI急性期的泌尿系处理
3.3 间歇导尿
建议尽早开始,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 无菌间歇导尿 急性期推荐 清洁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前提条件
①有足够的膀胱容量、规律饮水利尿、保持24h最大尿量
约1500-2000ml左右;
②每4-6小时导尿1次,每次导出尿量≤500ml; ③患者病情平稳,不需要抢救或大量输液
吐、肉眼脓尿、膀胱痉挛、腹痛或肋脊角叩痛等症状 的泌尿系感染
12
二、SCI急性期的泌尿系处理
4.2 感染因素
13
二、SCI急性期的泌尿系处理
4.3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仍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 ①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
菌数≥104CUF/ml,革兰氏阴性球菌菌数 ≥105CUF/ml ②新鲜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 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截瘫或四肢瘫痪,甚至威胁生命。
为了确保在脊髓损伤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脊髓损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防止病情恶化,降低致残率。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脊髓损伤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急救中心、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应急处置的场景。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识别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如伤者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怀疑脊髓损伤:双下肢无力、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反射消失等。
(2)询问病史,了解受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部位等信息。
2. 初步评估(1)观察伤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评估伤者神经系统功能,如运动、感觉、反射等。
3. 紧急处置(1)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2)防止伤者发生休克,给予必要的液体支持。
(3)固定伤者,避免二次损伤。
(4)尽快将伤者送往具备相应救治条件的医院。
4. 途中救护(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伤者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2)根据伤者病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3)途中尽量减少震动,确保伤者安全。
5. 入院救治(1)立即将伤者送往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感染、抗炎、营养神经等。
(3)进行手术减压,解除脊髓压迫。
(4)根据病情,给予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
五、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脊髓损伤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脊髓损伤应急处置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3.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提高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六、预案管理与监督1. 成立脊髓损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常常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甚至瘫痪。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案,希望能对相关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这个团队通常包括神经外科医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医生等。
他们将共同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康复。
其次,康复治疗的第一步是控制脊髓损伤的进展。
在脊髓损伤发生后的最初阶段,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以防止损伤进一步恶化。
这是治疗的基础,也是康复的前提。
接下来,康复治疗的重点是恢复功能。
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运动功能。
职业治疗师则会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自理能力训练、辅助器具使用训练等,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除此之外,言语治疗师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问题,言语治疗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改善吞咽和言语功能。
最后,心理医生的介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问题。
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
总的来说,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通过控制损伤的进展、恢复功能、言语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尽快找到合适的康复治疗团队,获得全面的治疗和帮助。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

1.概述
• 1.1指南制定的意义及方法(略) • 1.2脊髓损伤后尿路功能障碍及其分类:推 荐廖利民神经源性膀胱全尿路功能障碍分 类方法(见下图)
1.概述
• 上表对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分级参照国际反流分级 标准: • I级:反流至不扩张的输尿管 • II级:反流至不扩张的肾盂肾盏 • III级:输尿管、肾盂肾盏轻中度扩张,杯口变钝 • IV级:中度输尿管迂曲和肾盂肾盏扩张 • V级:输尿管、肾盂肾盏重度扩张,乳头消失, 输尿管迂曲
• 2.3.2间歇导尿:包括无菌间歇导尿与清洁 间歇导尿 • a 目的:早期间歇导尿是膀胱训练的一种重 要方式,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 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 • 推荐:1.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尽早开始间歇导 尿;2.急性期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无菌间歇导 尿。
2.急性期脊髓损伤的泌尿系处理与康 复
• b 间歇导尿的前提条件:1.首先排除泌尿系 器官的损伤,如膀胱破裂、尿道损伤等;2. 患者有足够的膀胱容量,规律饮水,24h尿 量约为1500-2000ml;3.每4-6h导尿一次, 可以根据导出的尿量进行增减,每次导尿 的尿量不超过500ml;4.患者病情稳定,不 需要抢救、监护治疗或大量的输液治疗。
2.急性期脊髓损伤的泌尿系处理与康 复
• c 间歇导尿的禁忌症:1.并发尿道或膀胱损 伤,如尿道出血、血尿;2.并发尿道畸形、 狭窄、尿道炎、尿道脓肿;3.并发膀胱颈梗 阻、严重前列腺增生症;4.并发膀胱速尿管 反流、肾积水;5.盆底肌肉或尿道外括约肌 严重痉挛;6.严重自主神经过反射;7.严重 康 复
• 2.3紧急措施:需通过适当方法安全排空膀 胱,常用方法有经尿道留置尿管、间歇导 尿、耻骨上膀胱造瘘等。 • 2.3.1经尿道留置尿管 • 推荐: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需要抢救、手 术、大量输液时可短期选用,可作为最初 48h的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恢复期的呼吸系统管理
C3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继续用呼吸机维持。 C4-T6脊髓损伤患者,因为大部分呼吸肌麻 痹,同时腹肌完全麻痹,导致咳嗽排痰无力, 易于出现气道内分泌物堵塞,继发肺部感染。 T6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越靠下, 呼吸肌和腹肌力量越接近正常人,咳嗽排痰能 力逐步提高,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机会减少。 因此,T6以上的高位胸段和颈段脊髓损伤 患者,应把预防性的呼吸功能训练当作患者的 终生大事来对待。
呼吸功能训练具体措施
体胸呼助胸保膈
位部吸咳廓持肌
引物锻技运正起
流理炼术动确搏
治
姿治
疗
势疗
通过重力作用将特殊肺段中的分泌物引流出来;
振动和叩击患者胸背部,将分泌物咳出体外;
给患者上腹部加压(如放置沙袋等),每次训练15分钟;
助咳的常用手法是:将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并用一个 向内、向上的动作对患者腹部加压。这个动作应当和患 者用力呼气相协调;
脊髓损伤患者的系统管理
呼吸 皮肤 排便
脊髓休克期的呼吸系统管理
C3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肋间肌均发生瘫痪, 需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机械通气。C3以上脊髓损伤 患者需终生依赖呼吸机。
C4及C4以下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良好,病情稳 定后,开展床边排痰训练和呼吸训练,有助于预防呼吸 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正确姿势的方法包括:给患者正确配备轮椅以 提供适当的支持;提供躯干支持以保持脊柱稳定性;当 患者腹肌无力或瘫痪时,穿戴腰围或腹带以支持腹腔脏 器、对抗重力作用等。
对于膈肌麻痹的患者,可在皮下埋置电极以刺激膈 神经,使膈肌恢复收缩功能,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皮肤管理的目标是防止患者出现褥疮
由于骨隆突部位经常受压、缺乏脂肪组织 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等原因, 压疮多 发于这些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处。如肩胛部、 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骨部、骶尾部、膝关 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
素冲洗。
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中药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 2 周冲洗创面并进行体位训练切除压疮
皮瓣转移: 压疮直径超过
3cm 时,切除压疮后可用转移 皮瓣,在骨突部位可应用肌皮 瓣。
切口负压引流: 术后切口皮
瓣下应置负压引流,留置 48~72 小时后拔除,利于防 止局部渗血渗液、切口感染和 皮瓣坏死。
压疮分度
Ⅰ度:局部皮肤红、肿、发硬,病变局限在表皮 及真皮层。
Ⅱ度:皮肤有水泡形成或溃破,病变已越过真皮 层深达皮下脂肪层。
Ⅲ度:皮肤病变穿透深筋膜深达肌层。 Ⅳ度:病变累及骨或关节,可并发骨髓炎及化脓 性关节炎。
压疮的治疗
持续减压
清除创面:清除压疮创面的
坏死组织后,用双氧水反复冲 洗创面至无泡沫为止,利于防 止压疮的感染。一般不用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