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MRI.CUBE规范化扫描方案

合集下载

02.3.0T.踝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02.3.0T.踝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整上下位置,注意包括整个跟骨,横断面定位像调整旋转角度。 • 扫描前后范围包括踝关节、内外踝、跟骨。 图像参数特点: • 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 •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消除血管搏动转化伪影,频率编码为左右并加
NPW。 • FATSAT脂肪抑制更加完全,FAT CLASSIC脂肪抑制相对较轻。 临床应用: • 踝关节外伤及退行性改变 • 跟腱损伤 • 炎症或肿瘤
病变。 临床应用: • 踝关节外伤及退行性改变 • 跟腱损伤 • 炎症或肿瘤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fs PD FSE,冠状面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垂直于关节面,冠状面定位像上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摆位照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踝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 Loc 2 OSag T1 FSE 3 OSag fs PD FSE 4 OCor T1 FSE 5 OCor fs PD FSE 6 OAx fs T2FSE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 fs T2 FSE,横断面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在冠状位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平行于关节面。范围包括 :上包
下胫腓关节,下包跟骨下缘水平。 • 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左右位置。 图像参数特点: • 骨与关节T2序列一般使用较短回波链<16,较短TE<80。 • 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添加局部匀场,局部匀场以距骨为中心。 •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消除血管搏动转化伪影。 • 频率编码无论在哪个方向均要加NPW。 • FATSAT脂肪抑制更加完全,FAT CLASSIC脂肪抑制相对较轻。 临床应用: • 踝关节外伤及退行性改变 • 跟腱损伤 • 炎症或肿瘤。

【规范】磁共振波谱规范性扫描方案

【规范】磁共振波谱规范性扫描方案

【关键字】规范磁共振波谱规范性扫描方案篇一:磁共振波谱学创新助手报告——主题分析报告创新助手平台提供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XX-06-26报告目录报告核心要素 (I)一、主题简介 (1)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文献总体产出统计...................................(来自: 小龙文档网:磁共振波谱规范性扫描方案) (1)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2)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中文期刊论文 (2)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发文较多期刊 (4)发文较多的机构 (4)发文较多的人物 (7)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10)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17)学位论文 (26)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26)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27)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27)发文较多的机构 (28)发文较多的人物 (29)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30)中文会议论文 (32)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32)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33)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33)发文较多的机构 (34)发文较多的人物 (34)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35)外文期刊论文 (35)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35)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6)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36)外文会议论文....................................................................................... 52 I篇二:MRA是A.磁共振波谱成像B.磁共振血管成像C.磁共振功能成像D.磁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根底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根底,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根底、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头部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头部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头部Head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建议扫描时患者下颌内收。

4.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5.婴幼儿因头颅较小,需在他们的枕背部加软垫,以确保患者头颅中心与线圈中心一致,同时注意保暖。

平扫序列内容1 3-pl Loc 三平面定位2 OAx T2 Propeller 轴位T2运动、金属伪影矫正扫描3 OAx T1flair 轴位T1Filar扫描4 OAx T2flair 轴位T2Filar扫描5 Asset Calibration Asset 校正扫描6 OAx DWI Asset轴位弥散加权成像7 OSag T1矢状位T1加权成像增强序列内容8 OAx T1+C 轴位T1增强9 OSag T1+C 矢状位T1增强10 OCor T1+C 冠状位T1增强选择序列内容11 OSag T2 frFSE矢状位T212 OCor T2 frFSE冠状位T213 OAx T1 1 Acq轴位T1一次采集14 OAx T2 FSE轴位常规T215 OAx T2* GRE 横断面T2*加权图像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定位线说明:•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匹配良好。

(推荐课件)MRI内听道规范化扫描方案

(推荐课件)MRI内听道规范化扫描方案
是PURE来纠正信号的不均匀,尤其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 • 为了提高分辨率,采用1024重建。 • 面听神经在该序列上呈软组织等信号,在脑脊液高信号衬托下,
显示神经结构清晰,血管呈低信号。 临床应用: • 面瘫。 • 桥小脑脚占位。 • 内耳发育畸形。
13
OAx 3D-Fiesta-c,内听道水成像和神经成像:
8
OCor T2FSE,冠状面薄层T2加权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 可先使用一条横断面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再增加扫描层数。 • 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覆盖左右乳突结构。 •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 可选择脂肪抑制以突出显示病灶。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 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 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 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2
患者摆位:
1. 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 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5
3-pl Loc, 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 • 内听道的三平面定位图像,层厚较薄,并且在冠状面层数较多,冠状面定位像上应该能观察到内
听道结构,以利于其后序列定位。 •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是否良好匹配。
用REFORMAT进行薄层听神经、面神经薄层重建。 • 经过后处理可以切掉周围的组织,将内耳结构放大,来显示半

腕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腕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三平面定位 校准扫描 横轴位T2 压脂 横轴位 T1 冠状位或者矢状位 质子密度压脂 冠状位 或者 矢状位 T1 冠状位 T2 3D冠状位或者矢状位 质子密度压脂
3-pl Loc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腕关节位置,确保腕关节位于线圈的中心。
Calibration Scan

三平面定位图像: 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图像参数特点: • 序列简单,信噪比高,对信号容易解释 • 空间分辨率优先,显示解剖较好
临床应用: 冠状位: • 显示各腕骨的解剖结构。 • 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 肿瘤性病变及感染性病变。 • 类风湿早期诊断
矢状位(在横轴位垂直于尺桡骨茎突连线画线)
• 分析腕关节不稳定:显示月骨和桡骨近端及腕骨的对合关系。
临床应用: 冠状位: • 显示各腕骨的解剖结构及腕骨间韧带 。 • 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 显示关节积液及软骨病变。 • 肿瘤性病变及感染性病变。 • 类风湿早期诊断
OCor T2 FRFSE,病例
11.
OCor T1 fs 3D FSPGR
定位像
扫描方法: • 横轴位调整到显示桡尺骨茎突最好的层面,平行两者连线画定位 线。 • 矢状位中调整定位在线下位置及角度,与桡骨骨干平行。 • 横断位中调整定位平面,与桡骨长轴平行。
3.0T ---
腕关节
患者摆位: 1.
仰卧位,足先进,
2. 3. 4. 5.
手掌向下(舒适度好,首选) 掌心向下固定。
定前臂。
摆位照片:
腕关节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 Loc 2 Cal Scan 3 OAx fs T2* GRE 4 OAx T1 FSE 5 Obl. PD-fs FSE 6 Obl. T1 FSE 7 OCor T2 FRFSE 8 Obl. T1 fs 3D FSPGR

MRI_3D_CUBE_T2序列检查在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MRI_3D_CUBE_T2序列检查在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 65 -①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00②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院区MRI 3D CUBE T 2序列检查在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李大伟① 郭嘉亮②【摘要】 目的:研究MRI 3D CUBE T 2序列检查在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26例踝关节外伤拟行手术术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126)与对照组(n =100)。

观察组采用MRI 3D CUBE T 2序列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MRI 检查。

比较两组患侧、健侧距腓前韧带测量结果、诊断效能。

结果:两组患侧、健侧距腓前韧带宽度及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Ⅰ级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Ⅱ级患者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Ⅲ级患者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MRI 3D CUBE T 2序列检查踝关节外伤患者韧带损伤诊断效能高于常规MRI 检查,可作为治疗效果评价及康复治疗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MRI 3D CUBE T 2序列 踝关节外伤 韧带损伤 doi:10.14033/ki.cfmr.2023.31.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1-0065-05充,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及CA724联合检测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显著优于各标志物单独检测,可为早期胃癌的快速筛查和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参考文献[1]于伟,赵娜. PG Ⅰ、PG Ⅱ、CEA、CA242、CA19-9和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12):2017-2019.[2]阴丽慧. CEA、AFP、CA199、CA242、CA724对胃癌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河北医药,2020,42(9):1348-1350,1354.[3]楚娜娜. CA724、CA199、CA242、CEA 联合检测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江西医药,2022,57(9):1289-1291.[4]袁平,郑奎城.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2):1671-1675,1680.[5]李健,马麒,任瑾,等.胃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5):466-470.[6]韩克松,李翠玲,李阳,等.胃癌患者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6):811-813.[7]朱红宝,娄化平,候宝霄. CA724、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122-123.[8]孙会,祝丽晶,王正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1):4-7,封3.[9]高娟,刘钰,郭爱霞. CEA 与CA199及CA125等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3):44-47.[10]范凝芳,崔雅丽,晋建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相关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胃癌诊断及与进展期胃癌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160-1162.[11]韩梅,连俊,马明杰,等.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23):3574-3577.[12]王有法.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检验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6):130-131.[13]王才友,安立,王才会. Her-2、CA199、CA242、CA724、CEA 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0):52-53.[14]李冬冬,陈磊,胡春华,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0):1291-1296.[15]张梅.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2):27-30.[16]李岩.胃癌患者CEA、CA242、CA199、CA724联合检测的意义及诊断价值[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3):31-32.(收稿日期:2023-09-25) (本文编辑:郎序莹)- 66 - 在解剖学的研究中,踝关节外侧韧带是踝关节较为薄弱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损伤的部位之一[1]。

3.0T.SWAN规范化扫描方案

3.0T.SWAN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磁敏感成像SWAN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SWAN规范化扫描方案: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2 Asset Calibration 校准扫描3 OAx 3D SWAN 三维磁敏感加权成像3-pl Loc,三平面定位方法:定位线说明:•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匹配良好。

•减少扫描层数可以缩短扫描时间。

•三平面定位像矢状面层数较多,为了利于横断面定位。

Asset Calibration,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定位线说明:•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或PURE,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校准扫描。

•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采集,扫描范围不够时增加层厚。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ASSET能加快常规序列的扫描速度,或能改善EPI序列的图像对比度。

OAx 3D SWAN,横断面三维磁敏感成像定位方法:定位线说明:•在三平面矢状面图像上定位,三维成像块,在冠状面图像上调整左右位置,横断面图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为了避免颅底磁敏感伪影的影响,可在矢状面定位像调整定位线角度避开颅底结构。

•建议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可以增加对小病灶的检出,分辨率越高图像效果越好。

•为了保证成像效果,扫描时间比较长,减少扫描范围、降低相位编码可以缩短扫描时间,但图像质量受影响。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简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简称MR)规范化扫描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在多个受试者之间实现数据比较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广泛用于神经影像学研究,如脑结构重建、病理诊断、功能网络分析等。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原理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受试者的原始扫描数据转化到一个标准空间,使得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这样可以实现对大样本进行集体统计分析,比较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变量的关联。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图像预处理:对原始MR扫描图像进行去噪、纠正(如校正磁场不均匀性)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图像配准:将被试者的扫描图像与一个已知的标准空间进行配准,使得两者之间的相应解剖结构保持一致。

常用的配准方法有线性配准、非线性配准等。

3.空间变换:应用配准结果,通过线性或非线性变换将被试者的扫描数据映射到标准空间中。

4.空间平滑:为了降低噪音和增强信号,对规范化后的图像进行空间平滑处理,常用的平滑方法有高斯平滑、小波平滑等。

5.数据分析:在规范化后的数据上进行后续的统计学分析,如群组比较、功能网络构建等。

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VBM(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主要用于脑结构重建和群组差异分析。

其基本思路是将受试者的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组织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VBM方案的具体步骤包括:1.图像配准:通过线性或非线性配准将受试者的扫描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配准。

2.灰质白质分割:将配准后的图像进行灰质和白质分割,以区分脑组织。

3.空间平滑: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空间平滑,以增加灰质和白质的稳定性。

4.统计分析: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3.0T动态增强 MRI联合 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2018年7月-2020年6月,开展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研究工作,对本院接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患者37例,恶性患者32例,全部患者接受3.0T动态增强MRI、CT诊断,比较评估诊断准确性。

结果: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70%、96.8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在恶性肿瘤检查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特异性、敏感度为100.00%、96.88%,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

结论: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肿瘤;良性;恶性;3.0T动态增强MRI;CT骨肿瘤临床较为常见,其中良性患者可根治且患者预后良好,而恶性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质量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1-2]。

针对骨肿瘤患者,不论良性还是恶性患者,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意义重大,因此临床重视探究有效的诊断方式,其中MRI和CT应用广泛,但具体选择尚无定论,本文进行了相关探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7月-2020年6月,开展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研究工作,对本院接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患者37例,恶性患者32例。

良性肿瘤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4-68岁,平均(32.13±2.55)岁,其中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孤立性骨囊肿1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5-67岁,平均(32.94±3.41)岁,其中软骨肉瘤8例,骨肉瘤9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5例。

3.0T.磁共振.MRI.波谱规范化扫描方案

3.0T.磁共振.MRI.波谱规范化扫描方案
3.0T ---
头部波谱
患者摆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摆位照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摆位照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头部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2 OAx T2Prop 3 OAx T1flair 4 OAx T2Flair 5 Asset Cal 6 OAx DWI Asset 7 OSag T1 8 OAx/OSag/OCor T1+C, 3D T1+C
三平面定位 横断面PROPELLER T2 横断面T1Flair 横断面自由水抑制T2Flair 校准扫描 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 矢状面T1Flair 增强扫描序列
3.0T ---
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单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二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二维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二维多体素校准扫描定位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13 14
15
OCor T2 frFSE OAx T1 1 Acq
OAx T2 FSE
冠状位T2 轴位T1一次采集
轴位常规T2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pl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图像信号与 线圈位置匹配良好。 • 有时为了加快扫描速度,可以缩短扫描层数,但图像中心会有交叉干扰样黑条伪影。 • 三平面定位像矢状面层数较多,为了利于横断面定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Sag T1flair,矢状位T1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中线;横断面图像上调整旋转角度,在矢状面调整上下和 前后的位置。 • 下饱和带可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 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层的位置在左侧还是右侧。 • 有时,矢状面定位线的位置可以根据病变的位置左移或右移。 • 大部分情况下采用一次采集,TR时间大于2100。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 T2 Prop,轴位Propeller 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图像中定位横断面,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 • 可根据需要决定第一层位于最上面或最下面。 • 磁共振成像,颅底扫描层面非常重要,因此,最下面一层图像一定贴近枕骨大孔处,包括小脑蚓 部。 • 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左右角度,在横断面定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 Propeller T2没有频率编码方向,不需要添加上下饱和带,并且不支持PURE。

3.0T.磁共振.MRI.CSF规范化扫描方案

3.0T.磁共振.MRI.CSF规范化扫描方案

OAx/OCor/OSag T1FSE+C
扫描方法: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OCor/OSag T1FSE+C
鼻咽部占位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侵犯颅内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0T ---
1 3-pl T2* Loc 2 OAx fs T2FSE 3 OAx T1FSE 4 OSag fs T2FSE 5 OCor STIR 6 OCor T1FSE 7 OAx fs T1+C
三平面定位 横断面脂肪抑制T2 横断面T1 矢状面脂肪抑制T2 冠状面STIR 冠状面T1 增强扫描序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Ax T1FSE和压脂T1FSE
扫描方法: • • 图像参数特点: • • 临床应用: • •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Sag fs T2FSE
扫描方法: • • 图像参数特点: •
• 临床应用: • •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STIR
扫描方法: •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MRI头部规范化规范化扫描方案

图像对比度
对比度控制方法:调整图像 亮度、对比度、伽马值等参 数
对比度定义:图像中明暗区 域的差异程度
对比度影响因素:扫描参数、 图像处理算法、显示设备等
优化对比度的意义:提高图 像清晰度,便于诊断和治疗
图像噪声控制
噪声来源:设备、环境、人体 等因素
噪声类型:高斯噪声、泊松噪 声、椒盐噪声等
噪声控制方法:滤波、降噪算 法、图像增强等
层厚和间距的设置需要根据临床 需求和扫描目的进行选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间距:决定了扫描覆盖的范围, 通常设置为层厚的50%-100%
合适的层厚和间距设置可以保证 图像质量和扫描效率
扫描视野(FOV)选择
FOV的定义:扫描视野是指MRI扫描时所 覆盖的解剖区域
FOV的选择原则:根据被扫描部位的大小 和形状,选择合适的FOV,以获得最佳的 图像质量和最小的扫描时间
MRI头部规范
zHale Waihona Puke 化扫描方案XX,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3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技 术 参 数
05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图 像 后 处 理和分析
02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方 案 概 述
04 M R I 头 部 规 范 化 扫 描 图 像 质 量 控制
测量和报告规范
测量方法:采 用标准化的测 量工具和方法
报告格式:按 照规定的格式 和内容进行报
告撰写
数据分析:对 扫描图像进行 详细的数据分
析和评估
结果解释:对 扫描结果进行 专业的解释和
说明
病例示例和解读要点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式医学检查技术,其通过磁场和电磁波来制作图像。

MRI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MRI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准确性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正是一种能够提高MRI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指一种特殊的MRI扫描方式,该扫描方案旨在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

在普通MRI扫描中,由于不同个体的脑部或身体的结构不同,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会受到影响。

而使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使得MRI图像更加准确和可靠。

目前,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

在医学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精确的医学诊断结果。

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人脑结构和功能。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实现需要一些专门的软件和算法。

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软件有FSL、SPM、ANTS等。

这些软件可以将个体脑部或身体的MRI数据与已知的标准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并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

除了常用的软件外,还有一些新型的MRI扫描技术可以用于磁共振规范化。

比如,多方向体积扩散成像(DTI)可以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扩散来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体组织信息。

采用DTI技术进行磁共振规范化可以消除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提高MRI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MRI图像准确性和效率的技术。

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从而为医学诊断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MRI 图像。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T ---
眼眶
头部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2 OAx T2Prop 横断面PROPELLER T2
3 OAx T1flair 横断面T1Flair
4 OAx T2Flair 横断面自由水抑制T2Flair
5 Asset Cal 校准扫描
6 OAx DWI Asset 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
7 OSag T1 矢状面T1Flair
8 OAx/OSag/OCor T1+C, 3D T1+C 增强扫描序列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Asset Calibration,空间敏感性编码并行加速采集校准扫描
轴位定位图像:
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矢状位定位图像:
OAx T2 Propeller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OAx T2 Propeller,病例
颅内占位
脑梗塞血管瘤
Propeller T2FSE
纠正运动伪影
OAx T1Flair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颅内血管畸形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转移伴出血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颅内脱髓鞘病灶脑膜瘤
脑梗塞
Propeller T2Flair
纠正运动伪影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Propeller DWI
超早期脑梗塞脑梗塞肿瘤DWI 纠正颅底伪影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侧脑室占位
颅内占位脑积水
颅内占位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胶质瘤术后复发T1+C
脑膜瘤T1+C 放射性脑坏死T1+C 肺癌脑转移T1+C
Ax 3D T1FSPGR/T1BRAVO+C
扫描方法:


图像参数特点:


临床应用:





全脑3D定位方法
Ax 3D T1FSPGR/T1BRAVO+C
颅内多发转移病灶肺癌多发脑转移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0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