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里的男性形象的性别弱化
论张爱玲小说里的男性形象的性别弱化作者:孟凡晶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7期摘要: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在外貌、性格、行为表现、家庭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女性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一方面表达了作家对民族生命力缺失的担忧与焦虑,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了作家对男权世界的批判思想,凸显了她的女性主体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性别;弱化;女性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171-03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男性在家庭中,他们是顶梁柱;在社会上,是国家政治的主体。
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家国天下这些性别使命,他们活跃于社会公共领域,在历代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诸多演绎他们英雄本色的宏大叙事。
然而,随着近代女性主义等解放思潮的传播和渗透,不少的作家开始在作品中贬低男性,故意把男性形象弱化、女性化,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张爱玲的小说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也存在着把男性形象女性化、弱化或被动化的现象。
如明清时代的才子佳人小说、《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甚至在《聊斋志异》《红楼梦》等经典小说中也存在这种情况。
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本来贾宝玉是作为男性形象出现的,但是无论是在人物性格还是人物的行为举止方面,曹雪芹都赋予贾宝玉以女性化的特征,可以说在男性性别弱化的审美趣味方面,曹雪芹表现得最为充分。
关于男性形象的性别的弱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最明显的是指男性在形体、容貌等外在方面的女性化,这类男性多数属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型,他们身上缺少男子汉应具备的阳刚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本属于女性的阴柔之美;其次,内在方面的弱化主要体现在性格方面。
柔弱无能、胆小被动、畏首畏尾是这类男性的明显特征。
男性性别的弱化还可以表现在其思想及行为方面,多愁善感、优柔寡断、为人处事毫无主见,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得过且过,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与责任心。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中国现代女作家们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在现代文学史上创建了辉煌的成就,她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随着历史大潮的推动而不断变化发展着,给读者真切的感触和无限的启发。
丁玲、萧红和张爱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著名女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出所处时代的风土人情,成为我国文学天地里几道瑰丽的风景线,她们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一直研读至今。
新时期以来,有关她们的文学研究不胜枚举,硕果丰富。
各类学者们尤其比较偏重于对她们作品中女性群体的探讨,例如关于“女性意识”、“女性问题”、“女性形象”的研究更是深入和广泛,而她们笔下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
其实,对男性形象的创作同样是作家们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女作家们对男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描述和刻画,反应了她们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女性视角和女性体验。
因此,那些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作家笔下的男性世界就十分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看。
本文试图弥补论者们对这男性形象文学研究中的缺失,将丁玲、萧红、张爱玲这三位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和揭示这些男性形象中所具有的特征和内涵,观察和对比这三位女作家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总结三位女作家描写的不同男性形象,以此表现出女性视角对男性的审视、期待与批判。
展现上述三位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知过程,也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不断独立和成熟的历史进程。
本论文结构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疏理从“五四”时期到四十年代当中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概括他们在不同时期内的形象特征。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丁玲、萧红、张爱玲这三位女性作家的主要小说为研究基础,对她们各自笔下形形色色的男性形象进行分类分析。
第五章分别以三位女作家为代表,从她们各自成长环境影响下的两性书写观、男性形象所展露的独特观察视角以及男性书写所彰显出的女性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总结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晋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高虹学号0901112408学习年限2009 年9 月至2013 年7 月指导教师白春香职称教授申请学位文学学士学位2013 年月日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学生姓名:高虹指导老师:白春香摘要:张爱玲是一位20 世纪40 年月在上海孤岛成名的女性作家,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这个充满迷惑的人间剧场,独断专行地导演悲欢,从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到华丽悲凉的香港情缘,从繁荣绚烂到孤独黯然,她的作品女性色彩浓重,同时,也因她的独到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系列虚伪,市侩,变态,自私的男性形象。
重点词: 张爱玲;男性形象;悲凉;无望TOPIC : Shallow of zhang ailing ’s male charactersAuthor’s Name:GaoHong Tutor: BaiChunXiangABSTRACT :zhang ailing is a lonely island in the 1940 s in Shanghai famous female writer, is also a legendary writer, is a wonderfu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spent by the water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n this world full of temptation, theatre and pushed director, stories from the glamour of Shanghai, to the colorful Hong Kong love sad, from bustling bright to lonely shade, color thick, her work women at the same time, also because of her unique life experience, created a series of hypocrisy, babbitt, abnormal condition, selfish men.Keywords: zhang ailing ;male image ;sad ;目录一、百态男性⋯⋯⋯⋯⋯⋯⋯⋯⋯⋯⋯⋯⋯⋯(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一般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二)家的蛀虫------系列鄙陋无能,昏庸软弱的遗老遗少(三)嘲讽与怜悯兼顾者⋯⋯⋯⋯⋯⋯⋯⋯⋯⋯⋯⋯⋯⋯二,形成这种男性集体的原由⋯⋯⋯⋯⋯⋯⋯三,嘲讽与怜悯兼顾者⋯⋯⋯⋯⋯⋯⋯⋯参照文件⋯⋯⋯⋯⋯⋯⋯⋯⋯⋯⋯⋯⋯⋯⋯⋯⋯⋯⋯说到张爱玲,我想大家其实不感觉陌生,不论是她的出生仍是她的爱情都是世人眼里的传奇,在她的生命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爱人胡兰成,这两个男人不单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对她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她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好多另类的男性形象,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一、百态男性(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一般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1,佟正保------- 理智和欲念的矛盾。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
从"倾城之恋"看爱玲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摘要:"倾城之恋"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书中角色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提醒出人性的多面性和自私性。
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对于本作主要角色的评价是褒贬不一。
本文通过对男主人公柳原的分析及女主角白流的局部简析,探讨了爱玲对其笔下人物的塑造原由和影响因素,进而提醒出柳原的真实心心理,体会爱玲笔下真实的男性心。
关键词:柳原遗少私欲男权主义爱玲的小说,文笔总是细腻优美而又带着一些感伤和挖苦的。
她的笔下人物,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多或少的,让人去怜悯、去叹息。
爱玲她不仅出身显贵,同时又有着因这身世所有的悲凉,她的笔下总是充满了苍凉与悲伤,还有爱情失败造成的无枝可依的迷茫感,这些都和她的人物塑造相关。
她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原型,这些有着美好外表或者显赫身世的男人们,给了爱玲极好的写作素材,也使她的作品中的男人们形象丰更加地饱满立体。
"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柳原,其实很矛盾。
说他自私冷漠,只懂得自我保护,却也能在生命最危难的时刻想到白流,与她一起共患难,虽然有过则一丝自私残酷曾想要抛弃白流单独逃命的想法,可毕竟坚持下来了,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的人性自私。
这一点自私,恰恰显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因而更吸引读者的关注。
柳原的塑造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首先是的生长环境和家人对其的影响。
爱玲出身名门,爱玲的父亲志沂是一个典型的遗少,旧习气很深,性情也是很坏。
她虽出身名门,却有着不太好的童年,生父和养母管教下的她,并未有着太多快乐的童年生活。
或许是这样的童年经历,对她以后的性格影响及她文学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面对社会发生巨大变动,难免感到虚无和恐慌,甚至有沉重的压力感"爱玲看到乱世中的父亲"单独坐在阳台上......听不清楚他嘴里喃喃说些什么。
〞 在爱玲的笔尖下,男性们多是上流社会中的遗老和遗少,他们生活在社会荒凉的、令人觉得窒息的夹缝里,深受封建社会那些落后文化熏染,沾染了一系列的不良风气,可是自身却不自知,还用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造成了那些女人们的悲剧。
爱恨交织:简论张爱玲小说的父性形象
爱恨交织:简论张爱玲小说的父性形象
闫晓昀
【期刊名称】《理论学刊》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多描写家庭婚恋故事.在这类家庭图谱中,父性人物有着复杂的形态.作者一方面贬抑父亲形象包括整个男性群体;另一方面,又满怀温情地塑造出"理想男性"的形象.张爱玲对男性世界的认知与其童年经验亲密相连,父爱缺失的经历决定了她对父性形象的塑造.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闫晓昀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J], 王佳慧
2.从张爱玲小说的男女形象对比看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J], 王海兰
3.父性的歌颂与代价——余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J], 容美霞
4.张爱玲小说中的叛父、审父意识 [J], 邵丽坤
5.张爱玲小说中的"审"父情结 [J], 余志平;黎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爱玲半生缘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张爱玲《半生缘》中男性形象分析读完张爱玲的《半生缘》顿时觉得整部小说流露出的便是遗憾而又幸运,凄凉而又美好的气息。
都说作家创作时都会将现实中的人物幻化进去。
然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作者现实生活中又是无不找得到原型的。
而我想说的是小说男主人公沈世钧,初读作品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懦弱。
然而越看到后面这种想法也随之改变。
在读这部小说时林林总总对他有这么一些感觉。
第一是:沈世钧的性格。
沈世钧有自卑感,对石翠芝,对许叔惠、甚至对张豫瑾都有很强的自卑感。
就如:张豫瑾第一次来上海住在曼桢家,当他看见曼桢和他说说笑笑时,他很是低落,扭头便要走。
对他来讲,他中意的女孩要瞧得起他,依赖他,给他以自信。
世钧虽然在事业和人缘上远远难比叔惠,但是就性格来说他却有优势。
世钧是个感情专一的人,这从他对曼桢始终如一的感情可以看出。
也是为了家庭肯做牺牲的人,最后听从父亲的安排娶了翠芝。
同时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丈夫,婚后履行着做丈夫的责任。
特别是世钧宽厚,能容人,心软,还有点傻气。
第二是:沈世钧大智若愚。
看到后面发现:世钧这个人一点也不笨,翠芝退婚原因他是第一个猜到的。
理由如下:曼桢来南京后,翠芝马上露面,世钧就怀疑其来者不善。
去登山时,翠芝想盖住曼桢的风头,这点曼桢和他都察觉了。
曼桢感到受了其家人的藐视,有些不高兴,世钧送给曼桢红宝石戒指逗她开心。
世钧这时想阻止危机发生,当翠芝等回到沈家后,世钧旁敲侧击用不大高明的玩笑劝告翠芝,还用曼桢手上刚带上的订婚戒指表明了态度。
第二天,一鹏来告诉世钧,翠芝退婚了,世钧很紧张。
当一鹏说要去问文娴时,世钧才如释重负。
那么他为什么会感到如释重负呢?显然他认为这事和自己有关。
一鹏见文娴后回来告诉世钧,文娴说他:“聪明起来比谁都聪明”。
世钧感到很诧异,过后一再嘲笑一鹏。
世钧猜到了翠芝退婚原因,却装在肚子里,去和叔惠和曼桢说,看看他们的反应。
第三是:找叔惠当伴郎同时是为了放心。
翠芝和叔惠单独相处过两次,翠芝给叔惠寄过信,被他看到了,当时觉得很奇怪,叔惠怎么会有南京的朋友。
论《家》中新旧文化的冲突
论《家》中新旧文化的冲突《家》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旧式大家庭的衰败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来展现新旧文化的冲突。
小说主要描写了家族成员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以及他们对过去和现实的不同理解,从而体现出新旧文化的碰撞和冲突。
小说中的主人公姜淮秀被描绘为一个既崇尚传统又希望摆脱束缚的人物。
姜淮秀一方面坚守传统道德观念和家庭责任,保持着封建礼教的遵守;她渴望自由和解放,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揭示了旧式家庭观念和新时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在姜淮秀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旧时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所承受的矛盾。
小说描写了姜家与周围社会的不同对待方式和生活方式。
姜家是一个纯朴、传统的大家庭,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尊重传统,强调家庭和谐和责任。
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与外界有着巨大的差距。
在外界,社会风气日趋开放,女性解放和个人追求成为主流价值观。
姜家的成员对于这种改变感到无法接受,他们试图抵抗外界的影响,继续保持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
他们对新生活方式的抵制和不理解,导致了与外界的冲突。
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展现出旧时代和新时代男性形象的冲突。
姜淮秀的丈夫和家族长辈代表了传统男性价值观,他们对女性的要求多是以顺从为主,强调女性的家庭责任与忍让。
而姜淮秀所追求的新时代男性形象则是一个尊重女性独立性和追求的人。
他们在理解和关心女性的需求上存在巨大的冲突和隔阂。
小说中的情感关系也展示了新旧文化冲突。
家族成员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和对过去的铭记与追忆,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
主人公姜淮秀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跌宕起伏,充满了矛盾和摩擦。
她深爱着家人,但又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她无法真正获得幸福。
小说《家》通过描绘一个旧式大家庭的衰败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来展现新旧文化的冲突。
从姜淮秀的角度,表达了旧时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所承受的矛盾。
从姜家与外界的对比来看,揭示了家族在社会变革中保持传统的困境。
而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和情感关系也体现了新旧文化的冲突。
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形象
《 玫 瑰 与 白玫瑰 》 主人 公 佟 振 保 由于 初 恋 的 姑 娘 名 叫 红 的 玫 瑰 , 以他 把 生 命 里 的 两 个 女 人 都 比做 玫 瑰 , 洁 的 妻 盂 烟 所 圣 鹂 是 他 的 白玫 瑰 , 烈 的 情 妇 王 娇 蕊 是 他 的 红 玫 瑰 。 对 于 大 热 多 数 男 人 来 讲 , 了红 玫 瑰 . 而 久 之 , 色 的 变 了墙 上 的 一 娶 久 红 抹 血 , 的还 是 “ 前 明 月 光 ” 娶 了 白玫 瑰 . 白 床 ; 白的 便 是 衣 服 上
无 法 超 脱 。在 这 种 无 形 的 传 统 文 化 的笼 罩 下 。 骨 子 里 的 东 他 西是根深蒂固的 , 由此 我 们 看 到 了病 态 社 会 中 病 态 人 格 的缩 影 。在 主 人 公 佟 振 保 身 上 表 现 在 他 的生 活 准 则 和 人 生 观 上 , 他 的人 生 是 以宗 法 伦 理 、 建 道 德 为 基 本 准则 的 , 的 人生 观 封 他
造 , 是 她对 传 统 文 化 抽 丝 剥茧 的体 现 。 正 张 爱玲 的小 说 多 取 材 于 情 欲 和 黄 金 交 织 的 洋 场 都 市 , 以
生 活在 “ 安稳 ” 地 的 新 旧 合 流 的 女 性 为 审 视 对 象 , 婚 姻 和 境 以 两 性 关 系 为切 人 点 。 绘 她 们 畸 形 的 追 求 、 态 的生 活 , 过 描 病 透 或 职业 或 交 际 . 跳 舞 或 恋 爱 的 西式 文 明 的外 表 , 挖 掘被 人 或 去
地 揭 示 了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特 征 。这 种 文 化 的 灵 魂 , 裹 在 “ 包 深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
《受戒》中的人物分析《受戒》是张爱玲的一部代表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各具特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凸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下面将对《受戒》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1. 小曼小说中的女主角小曼是一个成熟、独立、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丈夫和孩子都非常关心和负责。
小曼在家庭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她的话语能够左右全家人的行为。
小曼的心思细腻,她能够站在家庭成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非常懂得如何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在小说中,小曼的形象表现了作为女性的社会责任和角色,她既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母亲。
2. 富治富治是小曼的丈夫,他是一个成熟、稳重、有责任感的男性形象。
在小说中,富治是一个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非常注重细节和执行力。
在家庭中,富治对待妻子和孩子非常体贴和关心,他始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富治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理想的丈夫和父亲的形象,他在家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家人信赖和依靠的对象。
3. 阿秀阿秀是小曼的妹妹,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阿秀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她工作努力,生活有条不紊。
她在小曼家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家务上还是在照顾孩子方面,阿秀总是能够非常得心应手。
阿秀也是一个有思想的女性,她对生活和婚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在家庭关系中,阿秀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独立、自信和有思想的现代女性的形象。
4. 阿三阿三是小曼的侄子,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在小说中,阿三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他天真无邪,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
阿三在家庭中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他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欢乐。
在小曼和富治夫妇眼中,阿三是他们的骄傲和希望,他是全家人的幸福源泉。
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保是怎样的人 形象性格特点分析
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保是怎样的人形象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保是怎样的人形象性格特点分析【导语】:佟振保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男主,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红玫瑰与白玫瑰佟振保是怎样的人,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张爱玲为什么从来不写美男子?
文艺54 闲话不说,先扔出一个美男来: 程参谋朝着钱夫人,立了正,利落的一鞠躬,行了一个军礼。
他穿了一身浅泥色凡立丁的军礼服,外套的翻领上别了一副金亮的两朵梅花中校领章,一双短筒皮靴靠在一起,乌光水滑的。
钱夫人看见他笑起来时,咧着一口齐垛垛净白的牙齿,容长的面孔,下巴剃得青光,眼睛细长上挑,随一双飞扬的眉毛,往两鬓插去,一杆葱的鼻梁,鼻尖却微微下佝,一头墨浓的头发,处处都抿得妥妥帖帖的。
他的身段颀长,着了军服分外英发,可是钱夫人觉得他这一声招呼里却又透着几分温柔,半点也没带武人的粗糙。
这是白先勇的《游园惊梦》。
白先勇毕竟是张派大弟子,写起容貌来纯然是爱玲小姐的路子。
不过,张爱玲笔下却始终未见这等英挺俊美的男人,究其原因,大概是成长经历、两性际遇令她对男性始终难消负面情感,因此吝于笔墨。
她小说里的翩翩佳公子,至多是这个样子: 他(乔琪乔)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
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
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两相对照,明显就感觉白先勇的眼睛贼得多,头头脚脚一应细节都看到,掩不住叹赏。
小说里还有一句,“他的马裤把两条修长的腿子绷得滚圆,夹在马肚子上,像一双钳子”,一句话把线条、质感和力感都交代到了,写男色到这个份上,算得上极致了。
那么张爱玲呢?按小说中的设定,乔琪乔是风月场上的拔尖人物,能将老少交际花们一网打尽,且引起葛薇龙“不可理喻的蛮暴的热情”,饶是这样,张爱玲都不肯耐下性子来,将自己对男性的失望厌恶略略克制,泼洒点出色文字以飨粉丝。
眼巴巴地读着,却看她敷衍完事,潦草交差,心中真是恨恨然。
啧啧啧,“身体的存在”都忘记了,还有什么看头?别说白先勇,哪怕取向主流没表露过爱慕同性苗头的汪曾祺,写起美好男子来,也知道不能忘记身体的存在。
《大淖记事》里的小锡匠是这个样子的: 老锡匠有个徒弟,也是他的侄儿,在家大排行第十一,小名就叫个十一子,外人都只叫他小锡匠。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男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男性形象张爱玲笔下的男性,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不可爱的,让人深恶痛绝,甚至是令人绝望的。
张爱玲在创作过程中总是用批判意识将男性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冷漠的一面冷酷而彻底地揭露出来。
本文将试从作家的角度出发探讨张爱玲代表作之一——《金锁记》中的男性形象及其成因。
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创作的视角不再是以男性为中心,张爱玲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社会,描摹世态人生,女性成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体,男性退居到次要地位。
我们不妨看看这种独特的女性叙事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小说中,本该是一家之主的姜老太爷早已不在人世,姜家大少爷又一直未曾露面,可以视作虚拟存在,姜家二少爷又天生残疾,三少爷却又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于是完全统治姜家的便是有着绝对权威的姜老太太这样一个强势的女性,没有人敢件逆她的意志。
姜老太太一死,姜家就分崩离析了,姜家的少爷们没有一个能站出来支撑家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张爱玲具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她反对男权主义。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受西方新思潮影响的新女性,张爱玲从小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和影响,她蔑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传统的男权文化,她的这种叙事方式是种反叛男权的女性叙事。
张爱玲当时所处男权主义的中国,男性一直是社会的主宰,国家和家庭的兴衰主要看的是男人的成就。
然而自从帝国主主义的洋枪洋炮打开国门之后,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
在整个旧的社会体系濒临崩溃的时代背景下,从旧式大家庭中走向没落的男性已经丧失了以前辉煌荣耀的光环,懦弱无能却又虚伪自负,男性群体日渐衰落。
小说中可以代表男权势力的九老太爷可谓是封建家长的典型形象。
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九老太爷是原本是有很高的声望与权威的。
主持姜家的分家大局时他独当一面而坐,说话前还要要咳嗽一声肃场,架势十足。
然而可悲的是小说中这样唯一一个男权代表的威严也被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给无情破坏了。
九老太爷被曹七巧气得吹胡子瞪眼,最终拍桌子踢椅子走人,丧失了宗法父权的传统尊严。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作者:刘艳飞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4期摘要: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有两种:缺失的父亲和弱势的父亲。
这类没落的封建贵族遗少们,在整个旧的社会体系濒临崩溃的时候,他们已经丧失了以前辉煌荣耀的光环,其自身又懦弱无能。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父亲形象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33-01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对于父亲的描写,主要存在两个特点:“杀父书写”,即直接把男性家长排除或放逐在文本之外,形成女性家长做主的模式。
构成男性家长缺席的“无父文本”:把男性家长或父亲写入文章,但由始至终处于“去势者”的角色,使男性角色在其女性文本中失去主导地位。
一、缺失的父亲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大多处于“缺席”状态,这种对父亲传统权威角色的集体封杀,可以看成是对父权意识最直接的反抗。
张爱玲解构了以盘古开天辟地为原型的男性英雄神话,瓦解了父权意识浸淫渗透下的强悍男性权威角色,将阉割去势的男性形象排斥于文本之外,创造了一个无父神话。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父亲从未出场,在家人的记忆中他只是一个有名的赌徒,赌的倾家荡产。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除了梁太太这一女性家长外,另一位女主角葛薇龙离家在外,她们联合起来瞒骗葛豫琨这一传统男性家长。
在文章中,葛豫琨和梁季腾一样,几乎隐于背后,成为缺席的男性家长。
在梁公馆里,自从梁季腾死后,梁太太自得其乐的过着她的“慈禧太后”的生活,没有人敢违背她的意愿。
这一切都源于原本家长的缺失——梁季腾的去世。
《多少恨》中虞家茵的父亲是一个视女儿为摇钱树的人物,虞老父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虞嘉茵的爱情与事业,甚至不惜以女儿家清白的名节作赌注四处搬弄是非,最后逼得女儿不得不远走,还诋毁总豫。
最后二人悲哀地结束那本应十分美好的爱情。
回想宗豫和虞嘉茵,他们从电影院无意相逢,后来彼此相爱,预备携手同赴美好旅途,但只是因为这个无耻的父亲,他们的爱情被活活扼杀在了大上海那片灰暗的天空下了。
关于张爱玲的小说学术论文
关于张爱玲的小说学术论文张爱玲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对于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爱玲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张爱玲的学术论文篇一:《我眼中的张爱玲》【摘要】初读张爱玲,我被她特有的阴冷、悲情、残酷的调子所吸引。
看着她的作品,总是让你觉得浑身上下包括牙缝里都嘶流嘶流地穿着冷风,有时整个心都凉透了,还变幻着红黄绿紫的颜色。
她把人看得一丝不挂,她对人物描写的句子,字字直往你心里钻,对人性的解读和对事物的敏锐眼光令我折服。
可是,她对自己爱情的追求和付出却与她去塑造笔下人物的态度截然相反,她心中诚然一切却义无反顾,难道那些人物是她的影子,还是她是那些人物的影子?【关键词】张爱玲;冷色性格;暖色爱情一、冷色性格张爱玲,从来就是个矛盾。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经李鸿章引荐与其女儿结婚,所以爱玲属于正宗的名门之后,可见不免骨子里有骄纵傲慢的贵族习气。
这样大的家庭背景下,张佩伦之子即张爱玲之父便被熏陶出典型的遗少作风,染有弄风捧月之旧习气,更发展其性情暴戾等恶习。
而张爱玲的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漂亮女子。
旧习气与西洋化显然是格格不入。
这样的一对夫妇,又给这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增添了另一种叛逆的格调。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母亲对爱玲的西式教育给了她对艺术的鉴赏力、女性思想的开放性和广阔的胸襟,可是我们始终是中国人,千年的封建思想是植根在每一人心的刺,很多人早已习惯,本来爱玲已经发现了刺,可是当她的父母离婚,愁锁深闺的她即使觉得疼,也无法拔除,只有忍着痛,揭开人世间的面目,个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渐清晰可见。
她从来就是有大志的,也许生活的郁闷也只能给她这样的期许。
特有的才情和早熟令她在学校中脱颖而出。
她说:“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终身安所在何处有滩头----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鲍静珍摘要:本文试图以张爱玲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小说中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小说文本中寻找出别具特色的东西,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文本中的男性群像的书写模式发现,我们找不到正直、可靠、有责任心的男人,也找不到拥有幸福的女人,当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正试图在小说文本中使女性们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悲凉来。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女性主体性张爱玲笔下的男性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真情,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
他们在兽欲、习俗的挤压下沉沦,精神苍白。
张爱玲从人的“虚伪性”来揭露“人性恶”,人的“靠不住”。
尤其是生活在名门世家的公子哥儿,一旦掀去了罩在外面的面纱,剩下的便是赤赤裸裸的虚伪,“爬满了虱子”。
一、佟振保——好人?《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他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在社会上有了体面的地位,事业成功,提拔兄弟,办公认真,热心待友,侍奉母亲,“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
张爱玲用嘲讽的笔调冷冷地掀开了这个“大好人”脸上的面纱,他在妻子与情妇之前还有两个不要紧的女人。
第一个是巴黎的一个妓女。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充满狐臭汗酸气、低级下贱、肮脏的妓女身上花钱是最不上算的事,从那天起振保就下了决心要创造一个“对”的世界,随身带着。
在那袖珍世界里,他是绝对的主人。
他所谓的“对的世界”无非是每次嫖得精刮上算。
第二个女人便是玫瑰。
玫瑰是个混血姑娘,她和振保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是天真,她和谁都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有点疯疯傻傻,这样的女人,在外国或是很普遍,到中国就行不通,把她娶来移植在家乡的社会,那是劳神伤财,不上算的事。
与玫瑰,振保并没有打算用真爱,当玫瑰在分别之际紧紧抱住他时,总算良心发现玫瑰是个正经姑娘,才没毁了她的清白,为了这件事,朋友中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小说中女性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男性则处于边缘地位。
比如,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在家庭中充当大家长,支撑家族苟延残喘的无一例外都是女性,男性家长则被排除在外,女性家长替代了男性家长的位置,如《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太,《怨女》中的姚老太太,《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小艾》中的席老太太。
而对于男性的形象,也很少有好男人的形象。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男性无论身份年龄,无论是庸碌于都市空间的各态人物,洋场社会的风流阔少,还是旧家族的遗老遗少,大都崇尚金钱、玩弄女性、庸俗卑琐、昏馈无能,他们都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庭与爱情的因素,还与时代特征下男性的普遍特点有关,更与张爱玲本身所具有的对男权社会的否定与藐视有关。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一)没落贵族的遗老遗少张爱玲的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封建没落家庭中的男性。
他们有的形体残缺、精神残障、一无所能,如《金锁记》里里毫无人气的软骨病人姜二爷,《怨女》里患着骨痹、又聋又瞎的姚二爷;他们有的终日沉溺于“醇酒妇人和鸦片”中,吃喝嫖赌一应俱全,如《金锁记》里的的姜季泽,《小艾》里蓄娟养小、骗太太钱财、做无耻汉奸的席五老爷。
这些人他们生存的唯一本领就是“啃祖宗”。
我们在读张爱玲小说的时候可以发现,张爱玲对这类遗老遗少的描写比对其他男性的描写更为深刻,对其他男性的描写都不能达到直逼内心的程度,如《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乔琪乔。
而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正说明张爱玲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只要人物在旧式的生活方式中,她便能游刃有余。
(二)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的留洋人士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都曾留洋,或受过高等教育,或从事着上等体面的工作,但同时又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使得自己纠缠于东西方文化中。
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挣扎在“好人”与“真人”双重人格之间的佟振保;《留情》里“晚年可以享一点清福艳福”的米晶尧;《多少限》里药厂老板夏宗豫。
_家_中男性_批判与消解_巴金张爱玲家族小说中男性形象比较
没有了祖先的象征, 也就 没有 了使他 们心 闲气定、骄 傲自 大 的根。这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次大 扬弃。另外, 他们是来 到
处不在, 笼罩整个公馆, 影响着每一个人的 生活, 决定着每 一 中西文化杂糅的大上 海, 这 样, 祖 这一 辈只 有完全 隐在 历
个人的命运。 我说是对的, 哪个敢说 不对? 我说要 怎样么, 就要怎样做! [ 4] 即便是吃饭 这些小 事也 是 老太 爷举 筷, 大 家跟着举筷, 他的筷子放下, 大家的筷子也跟着放 下 [ 4] 。 他
挽狂澜终因无法在觉字辈中维持封建家 长尊严, 也无法阻 止 兄弟堕落而被活活气死, 克明的悲剧 是努力维 护封建礼教 和 封建制度灭亡后封建礼教必然随之灭亡的悲剧。
和祖母闹别Leabharlann , 表示 她虽 然养活 了他 一辈 子, 他 还是 有他 的 独立的意见。[ 5] 他的发言权 也恰恰 表明 了他的 主体 地位 的
嘴, 一 个说: 有 什么要 紧事, 非要熬 到深更 半夜的 , 一个 说 有什么要紧事, 一大早要 起来? [ 5] 这是 对遗老 的匡 老太 爷 的 末世 心理的传神写照 他什么 事也没有了 。而在#花
毁了父辈所营造的家 庭经 济基础。#憩 园∃中 杨梦痴 依靠 父 亲留给他的钱财过着放荡的生活, 吃喝嫖赌, 无所不 为, 对 家 庭没有一点责任感, 最终一无所有, 被大 儿子赶出家 门后, 因
*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巴金与张爱玲家族小说比较 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 09C871) 作者简介: 刘玉芳,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湖南衡 阳, 421001。
151
湖南社会科学 ∀ 2010 年第 2 期
一、专制的祖父与 祖 的缺席
凋∃、#茉莉香片∃、#金锁 记∃、#倾 城之恋 ∃中祖 父干脆 都处 于 缺席位置。
反父权体制的祭典──张爱玲小说论
作者: 林幸谦
作者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34-42页
主题词: 张爱玲小说;父权体制;女性作家;男性人物;男性家长;父亲形象;《金锁记》;书写模式;儒家女性;女性主体意识
摘要: 本文认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借助于对男性──父亲形象的描写而显示出来。
这些男性形象在形体和精神上均是猥琐、堕落、无能、丑陋,失去了父亲权威,由此揭示出传统父权社会的淫靡本质,也反映出女性作家的反父权思想、内在的焦虑、恐惧等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摘要:张爱玲的小说,上起清末,下至解放初期,着力刻画了一个变动的时代、社会中人的处境及其人性弱点,尤其是对父权体质的颠覆。
美国社会学家约翰逊曾说过:“男权社会,就是男性中心主义社会,指一个社会由男性统治,是认同男性的,以男性为中心的。
”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男性始终是社会的核心,是力量和兴旺的象征,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支配权。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性一直以“主角”的身份存活在作品中,而且他们的“主角”地位相当坚固,从而也引领着整个文学作品的方向。
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男性角色精彩纷呈。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封建没落家族的遗老遗少;[二]新旧兼杂的都市男人形象;[三]混迹洋场的绅士。
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
他们对待女性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
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探究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内在动因。
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她的小说和散文历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她的小说集《传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传奇》中大致存在的三类女性形象:无母爱的扭曲者形象;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者形象;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
每一类女性,她们的女性意识觉醒程度深浅不一,但是都折射出作者明确的女性意识。
她在批判男权社会予以女性的苦难的同时,更多的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她所关注的女性自身,去挖掘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和“奴性意识”,对男权社会的荒淫腐败进行嘲弄和贬抑。
这些都体现出张爱玲警示女性和消解男性权威、解构男权社会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字:张爱玲;男性世界;心理积淀;童年经历引言张爱玲在他的小说中无可保留的剥去了男人们冠冕堂皇的外衣,以坚定的态度将父权排挤在文本之外,让众多女性家长在传统男性父权缺席的情况下霸占着张爱玲小说大量的文本空间,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对于男权中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起挑战,对父权社会进行了否定与颠覆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一贯以另类的笔锋,真实、细腻的写作方法去描写那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来自于不同阶层,有着不同样貌与性格的形色各异的中国人与外国人。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
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她在的小说中以坚定的态度将传统宗法光环下男人们冠冕堂皇的外衣一件件脱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对于男权中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起挑战,对父权社会进行了否定与颠覆。
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精神残障、一无所能、神行猥琐的封建遗老遗少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生活着一群形体残疾、精神残障、一无所能、靠吃祖宗遗产,并沉溺于“醇酒妇人和鸦片”中旧文化背景下的遗老遗少。
他们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最为鲜活,也最具有象征意义。
他们几乎全是猥琐虚伪、软弱无能、自私自利、贪婪冷酷而又残暴无比、荒淫可笑的。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充斥着死亡气息,并且正在走向死亡的国度。
在这个死亡国度阴沉、肮脏的环境里,充斥着一群形体残缺、精神残障、一无所能、靠吃祖宗遗产、昏庸儒弱的旧文化背景下的遗老遗少,这也是日后张爱玲在小说中最乐于塑造的一类男性形象。
这些“垂死挣扎”着的男人们不是身体残疾、毫无人气之流,就是吃喝嫖赌一应俱全之辈。
他们从不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而是专门喜欢用女人的钱。
如《花凋》中是“哄钱用的一等好手”的郑先生;《金锁记》中的姜季泽更是用虚伪的爱情去哄骗被黄金枷锁捆绑的情欲极度缺乏的嫂子,想以此来骗取钱财供自己挥霍,足可称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耻之徒。
此外还有《创世纪》中的匡霆谷,《多少恨》中的虞先生等人亦是此类人物。
1.1. 封建没落家族中从肉体到精神都残缺萎靡的遗老遗少们可以说这一类群体的数量最多。
有《金锁记》里毫无人气的软骨病姜二爷、吃喝嫖赌一应俱全的姜三爷;《小艾》里蓄娼养小、骗太太钱财、做无耻汉奸的席五老爷;《倾城之恋》里“狂嫖滥赌,玩出一身病来”,又骗光妹妹钱财的白三爷、白四爷以及已逝的、把白家带入破落境地的白老太爷;《茉莉香片》里暴戾冷酷、专制残忍的聂介臣;《花凋》里“自民国纪元起就没长过岁数”在“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郑先生;《琉璃瓦》中自私自利,为金钱、权势以女儿的幸福作筹码的姚先生等等。
《金锁记》里的姜家,曾经是簪缨望族,如今家道败落,全靠祖宗遗产苟延残喘。
如果说姜家的二爷是“没有生命的肉体”,那么三爷姜季泽则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季泽是个结实小伙子,偏于胖的一方面,脑后拖着一根三脱油松大辫,生得天圆地方,鲜红的腮颊,往下坠着一点,有湿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里永远透着三分不耐烦,穿一件竹根青窄袖长袍,酱紫芝麻地一字襟珠小坎肩。
[1]健康的体魄,英俊的外表,光鲜的衣着。
可在这样一副好皮囊遮盖下的却是不务正业、声色犬马、靠变卖祖产的荒淫生活。
对于姜季泽来说,与七巧的调情是他擅演的风流戏之一。
张爱玲将其描绘得入木三分。
当七巧哭诉自己非常人的生活时,“他仍轻佻地笑了一声,俯下腰,伸手去捏她的脚道:‘我倒要瞧瞧你的脚现在麻不麻!’”[2]一个肉欲至上的人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可是这样一位风流轻佻的封建遗少还是有其“原则性”的。
季泽看着她,心里也动了一动。
可是那不行,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一时的兴致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
何况七巧的嘴这样敞,脾气这样躁,如何瞒得了人?何况她的人缘这样坏,上上下下谁肯代她包涵一点?她也许是豁出去了,闹穿了也满不在乎。
他可是年纪轻轻的,凭什么要冒这个险?[3]家里的女人归根到底是保证“纯种”的工具,一旦惹火上身,躲不掉,踢不开;要风流快活,外面的女人多得是,犯不着为了七巧跟家里过不去。
权衡左右,姜季泽为了自身利益,扼杀了七巧的爱情。
他说道:“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
”[4]冠冕堂皇的一句话将他自私自利的本性揭示地尤为深刻。
作者在这里直逼姜季泽的内心,把他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象展示给读者的同时,将其丑陋、虚伪、自私甚至恶心的一面暴露无遗。
拒绝了七巧爱情的姜季泽却拒绝不了黄金的诱惑。
十年之后,七巧终于独享一大笔钱的时候,穷困潦倒的姜季泽带着“满面春风”来向七巧倾吐他的所谓的“爱情”。
季泽把椅子换了个方向,面朝墙坐着,人向椅背上一靠,双手蒙住了眼睛,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七巧啃着扇子柄,斜瞟着他道:“你今儿是怎么了?受了暑吗?”季泽道:“你哪里知道?”半晌,他低低的一个字一个字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跟家里的那个不好,为什么我拼命的在外头玩,把产业都败光了?你知道这都是为了谁?”七巧不知不觉有些胆寒,走得远远的,倚在炉台上,脸色慢慢地变了。
季泽跟了过来。
七巧垂着头,肘弯掌在炉台上,手里擎着团扇,扇子上的杏黄穗子顺着她的额角拖下来。
季泽在她对面站住了,小声道:“二嫂,……七巧!”[5]多么精彩的一个场景。
姜季泽不愧是风月场上的高手,他知道此时此地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说些什么。
一句“七巧”,唤起了被黄金锁着的七巧的情欲,在幸福的晕眩中,差一点丧失了警惕,听信了季泽。
当七巧得知季泽是哄她的,是为了她的钱而来,暴怒的七巧用团扇打走了这个曾经爱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6]的男人,也打走了作为女人的七巧的最后一点温情和期盼。
七巧开始了一种更为变态的生活。
七巧这种歇斯底里的阴暗心态与姜季泽不无关联。
“是谁毁灭了七巧?是黄金,更是那摧毁七巧一生幸福,让七巧无法成为女人、无法信任、无法去爱或得到爱的姜家男性,是他们把美丽的麻油店‘大姑娘’变成疯狂可怕的变态恶婆。
”[7]而姜季泽则是这一悲剧最直接的导火索之一。
他为了自己的情欲、黄金欲不断地欺骗、利用七巧。
《花凋》中的郑先生,虽不似姜季泽这般被情欲、钱欲迷住了心窍,但他的生活反映了封建遗少的另一面。
郑先生是个遗少,因为不承认民国,自从民国纪元起就没长过岁数。
虽然也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心还是孩子的心。
他是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
[8]“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深刻形象地道出了遗少们的本质特征。
辛亥革命爆发时,这批人大多未成年,民国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他们却还停留在清朝——他们的孩童时代。
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变革,郑先生们却仍沿袭着三十多年前的生活习惯。
他们思想陈旧,对社会对家庭毫无责任感,唯一关心的是自己。
“各种恶之花、文明之花一齐开放的十里洋场,对于他们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怪物’,并以庞大的咄咄逼人的力量压迫着他们。
”[9]可是郑先生究竟是个带点名士派的人,看得开,有钱的时候在外面生孩子,没钱的时候在家里生孩子。
郑先生是连演四十年的一出闹剧,他夫人则是一出冗长的单调的悲剧。
她恨他不负责任;她恨他要生孩子;她恨他不讲卫生,床前放着痰盂他偏要将痰吐到拖鞋里。
说不上郑家是穷还是阔。
呼奴使婢的一大家子人。
住了一幢洋房。
床只有两只,小姐们每晚抱了铺盖到客室里打地铺。
客室里稀稀朗朗的几件家具也是借来的,只有一架无线电是自己置的,留声机屉子里有最新的流行唱片。
他们不断地吃零食,全家坐了汽车去看电影。
孩子蛀了牙齿没钱补,在学校里买不起钢笔头。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10]无疑郑家经济是拮据的,可拮据的同时郑先生还是摆足了阔架子。
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日子照旧。
抽鸦片、住洋房、全家吃零食、坐汽车、看电影,偶尔还养养姨太太,全然不顾家庭经济现状、子女的上学、健康。
因为门第不允许,女儿长大了也不能就业,只能当“女结婚员”——挑选有钱有势的女婿做依靠。
三女儿郑川嫦病重,他不肯花钱买药。
郑先生道:‘你的钱你爱怎么使怎么使。
我花钱可花得高兴,苦着脸花在医药上,够多冤!这孩子一病两年,不但你,你是爱牺牲,找着牺牲的,就连我也带累着牺牲了不少,不算对不起她了,肥鸡大鸭子吃腻了,一天两只苹果——现在是什么时世,做老子的一个姨太太都养活不起,她吃苹果![11]川嫦死后,郑先生花钱在其坟头添了个大理石的天使,碑上还有托人撰制的新式的行述:“……川嫦是个稀有美丽的女孩子,……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
”一个虚假、自私、做作的旧家庭企图用“家”这个温情脉脉的面纱来掩盖。
郑先生是一个不学无术、毫无责任感、极端自私、自我享乐至上的父亲。
父亲,本应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妻子儿女的依靠,郑先生则完全颠覆了“父亲”这个角色的神圣意义。
与郑先生相似,《琉璃瓦》中的姚先生也企图借着嫁女儿飞黄腾达。
“亲子之爱的神话已被利己主义的‘冰水’和功利主义的冷漠彻底扭曲了。
”[12]虽然姚先生不是靠祖产生活的封建遗少,但其本质仍有封建遗少的影子。
姚先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甘心拿大女儿去攀结权贵,又为维护面子,扫除自己政治前途上的障碍而把二女儿从事实上推出家门;姚先生继续打三女儿的主意。
究其本质,他为女儿选下的婆家不外是这么两种情况:嫁富商、嫁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