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物化学实验_实验五 蛋白质pI测定

合集下载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测定实验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了解生物体的营养状况、疾病发展以及药物疗效等方面的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并探究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宜的浓度,通常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处理。

2. 蛋白质与试剂反应:将样品与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蛋白质与试剂发生特定的反应。

常用的试剂包括伯胺蓝、比酚等。

3. 光度测定:将反应后的样品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通过测量吸光度来间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4.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测定各标准品的吸光度,并将吸光度与浓度绘制成标准曲线。

5. 测定样品浓度:根据标准曲线,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反推出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伯胺蓝作为试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绘制了标准曲线。

接下来,我们分别测定了三个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其蛋白质浓度。

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蛋白质的损失或者污染,这会导致最终测定结果的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保护剂,如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来减少蛋白质的降解。

其次,比色法本身对样品的颜色敏感,如果样品本身的颜色较深,会干扰吸光度的测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稀释样品或者使用其他试剂来减少干扰。

在实验结果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样品A的蛋白质浓度较高,样品B的蛋白质浓度较低,而样品C的蛋白质浓度与标准品相近。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样品A可能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样品B可能是一种低蛋白质的食品,而样品C可能是一种未知的食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成分。

结论:通过本次蛋白质测定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三个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并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蛋白质测定的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的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的实验报告蛋白质测定的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两种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布拉德福法和BCA法,来测定未知蛋白质溶液的含量,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布拉德福试剂盒、BCA试剂盒、未知蛋白质溶液、标准蛋白质溶液、比色皿、吸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布拉德福试剂盒和BCA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

2. 制备标准曲线: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加入相应的试管中,然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反应,最后测定吸光度。

3. 测定未知样品:将未知蛋白质溶液加入比色皿中,然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进行反应,最后测定吸光度。

4. 计算蛋白质浓度:根据标准曲线上的吸光度值,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未知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未知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使用布拉德福法测定的结果为X g/L,而使用BCA法测定的结果为Y g/L。

讨论:布拉德福法和BCA法是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它们各自有着优缺点。

布拉德福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染料结合的方法。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

然而,布拉德福法对于某些蛋白质可能存在的干扰物敏感,因此在选择试剂盒时需要根据具体样品的特点进行选择。

此外,布拉德福法对于低浓度的蛋白质测定不够敏感,因此在测定低浓度样品时需要进行稀释。

BCA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铜离子的还原反应的方法。

其优点是对于大部分蛋白质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此外,BCA法在测定低浓度样品时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在测定低浓度样品时更为适用。

然而,BCA法对于一些干扰物,如还原剂和某些金属离子,也较为敏感,因此在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布拉德福法和BCA法都是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它们各有优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样品的特点和测定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重庆大学生物化学实验_实验三 蛋白质氨基酸呈色反应

重庆大学生物化学实验_实验三 蛋白质氨基酸呈色反应

思考题
1、该滴定法能否定量测定蛋白质的 水解溶液? • 2、是否所有的AA均能用该方法测定? 为什么图 • 3、为什么计算氨基酸含量可只计算 氨基氮?表
构成氨基酸的化学元素
Element C H O N S P
Percent 50~55 6.9~7.7 21~24 15.0~17.6 0.3~2.3 0.4~0.9
络合物?为什么 • 4、Pro与茚三酮起反应吗?
操作方法
• 1)取1支试管,加入蛋白质溶液4滴,0.5%茚三酮乙醇溶液2 滴,混匀后小火煮沸1-2分钟,放置冷却,观察颜色由粉红 色变成紫红色直到蓝色。
• 2)取1支试管,加入0.5%甘氨酸5滴,0.5%茚三酮乙醇溶液2 滴,混匀后煮沸,观察颜色的变化。
紫红色络合物。这一呈色反应叫双缩脲反应。
双缩脲反应原理
(一)双缩脲反应
1、原 理
在浓碱溶液中,双缩脲能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 红色络合物。这一呈色反应叫双缩脲反应。
• 其结构如下:
OH
OH
CO
NH2
Cu
NH
CO
NH2
Na Na
OH
NH2
COO
HN NH2
COO
OH
2、操作方法
• 1)取少许(绿豆大小)尿素(晶体),放入干试管中,用微 火加热尿素至熔解,当熔解的尿素开始硬化的时候,停止加 热冷却,此时尿素已缩合成双缩脲并释放出氨(可由其臭味 辨知)。
• 2)在上述试管内,加10%氢氧化钠液5滴,振荡试管使双缩脲 溶化,再加1%硫酸铜液2滴,混匀后,可见溶液呈紫红色的双 缩脲反应
• 3)另取一试管,加蛋白液2滴和10%氢氧化钠5滴,1%硫酸铜2 滴,混匀后,可见溶液呈紫玫瑰色的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方法——化学报告蛋白质的检测酚试剂法灵敏度较高20~250mg 费时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其肽键与Cu2+螯合,形成蛋白质一铜复合物,此复合物使酚试剂的磷钼酸还原,产生蓝色化合物酚类、柠檬酸、硫酸铵、tris缓冲液、甘氨酸、糖类、甘油等均有干扰作用由上表可大致了解五种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下面以实验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材料(1)仪器:凯氏定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工作离心机、布氏漏斗、抽滤泵。

(2)试剂及原材料:牛奶、酸奶、豆浆、0.12mol/LpH=4. 7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乙醇-乙醚等体积混合液、浓H2SO4 、40%氢氧化钠、30%过氧化氢、2%硼酸溶液、0. 050molPL标准盐酸溶液、硫酸钾- 硫酸铜接触剂、混合指示剂、标准蛋白溶液、双缩脲试剂、考马斯亮蓝G- 250试剂。

1.2 实验方法(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将待测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 ,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铵。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 作催化剂和加入K2SO4 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入30%过氧化氢有利于消化溶液的澄清。

消化好的样品在凯氏定氮仪内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定量硼酸溶液中,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计算出样品含氮量。

每个样品做三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此外,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

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

低浓度的盐,例如,生化制备中常用的(NH4)2SO4 等和大多数缓冲液不干扰测定,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生物化学实践报告(2篇)

生物化学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掌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并学会使用相应的实验技术和仪器。

二、实验原理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其提取和鉴定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通过蛋白质的盐析、电泳等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提取和鉴定。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提取和鉴定对于研究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酚-氯仿法提取DNA,通过比色法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测定是研究酶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促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动物组织、化学试剂、缓冲液、电泳凝胶等。

2. 仪器:高速离心机、电泳仪、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蛋白质提取液。

(3)将蛋白质提取液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将蛋白质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蛋白质条带。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匀,静置。

(3)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1)配制底物溶液。

(2)将底物溶液加入酶溶液,记录反应速率。

(3)根据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通过SDS-PAGE电泳,成功分离出多条蛋白质条带,表明实验中成功提取了蛋白质。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通过比色法测定,成功提取出DNA,浓度为0.5μg/μL。

生物化学实训课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训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层析法二、实验目的:1. 理解凝胶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的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并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凝胶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孔径大小与蛋白质分子大小相匹配,使得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进入凝胶内部,而大分子蛋白质则无法进入,从而实现分离。

四、实验材料与试剂:1. 蛋白质样品:如鸡蛋清、血清等。

2. 凝胶: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

3. 电泳缓冲液:如Tris-HCl缓冲液、硼酸缓冲液等。

4. 标准蛋白质分子量对照品:如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

5. 电泳仪、电泳槽、紫外灯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将凝胶溶解在适当浓度的缓冲液中,倒入模具中,制成凝胶板。

2. 准备样品:将蛋白质样品与适量的电泳缓冲液混合,加入样品缓冲液,制成样品溶液。

3. 制备标准蛋白质分子量对照品:将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溶解在电泳缓冲液中,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4. 加样:将样品溶液和标准蛋白质溶液分别加入凝胶板上的孔中。

5. 电泳: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

6. 显色:电泳完成后,将凝胶板取出,放入含有显色剂的溶液中,进行显色。

7. 测量:用紫外灯照射凝胶板,观察蛋白质条带的位置,并记录下蛋白质分子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电泳图谱,可以清晰地看到蛋白质条带,其中标准蛋白质分子量对照品的条带位置已知,可以用来判断样品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

2. 实验结果显示,样品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较广,存在多个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蛋白质。

3. 通过比较样品蛋白质条带与标准蛋白质条带的位置,可以估算出样品蛋白质的分子量。

4.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包括凝胶的制备、电泳条件、显色剂的选择等。

七、讨论与心得:1. 凝胶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生化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生化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生化蛋白测定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掌握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操作。

3.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原理: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实验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该方法基于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紫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样品(如肝脏、肌肉等)。

2. 试剂:- 双缩脲试剂:A液(含碱性酒石酸铜溶液)、B液(含硫酸铜溶液)。

- 标准蛋白质溶液(已知浓度)。

-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 0.05mol/L硫酸铜溶液。

- 0.1mol/L盐酸溶液。

-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

实验仪器:1. 分析天平。

2. 分光光度计。

3. 烧杯。

4. 试管。

5. 移液器。

6. 混匀器。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称取适量动物组织样品,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制成蛋白质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取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

加入B液,混匀,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待测样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处理,测定吸光度。

4. 计算蛋白质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5x+0.0146,相关系数R²=0.998。

2. 样品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为0.65。

3. 蛋白质浓度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待测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为0.3mg/mL。

讨论与分析:本实验采用双缩脲法成功测定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降解。

检测蛋白变化实验报告(3篇)

检测蛋白变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2. 掌握蛋白质检测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蛋白质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

本实验通过检测蛋白质在变性、水解、氧化等条件下的变化,了解蛋白质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硫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锌、苯酚、福林试剂、三氯乙酸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烧杯、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变性实验:将蛋白质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检测蛋白质的变性程度。

2. 水解实验:将蛋白质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三氯乙酸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检测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3. 氧化实验:将蛋白质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观察蛋白质的颜色变化,检测蛋白质的氧化程度。

4.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步骤1. 变性实验:(1)取2ml蛋白质溶液,加入等体积的硫酸铵溶液,混合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下,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

2. 水解实验:(1)取2ml蛋白质溶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乙酸溶液,混合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室温下,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

3. 氧化实验:(1)取2ml蛋白质溶液,加入等体积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均匀。

(2)观察蛋白质的颜色变化。

4. 蛋白质含量测定:(1)取2ml蛋白质溶液,加入苯酚试剂,混合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变性实验:在硫酸铵溶液中,蛋白质发生沉淀,表明蛋白质在较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发生变性。

2. 水解实验:在三氯乙酸溶液中,蛋白质发生沉淀,表明蛋白质在较高浓度的三氯乙酸溶液中发生水解。

重庆大学生物化学实验_实验八 蛋白质含量测定

重庆大学生物化学实验_实验八 蛋白质含量测定
• 蛋白质浓度(mg/mL)= F×OD280nm×D • 式中:OD280nm为被测溶液在280nm紫外波长下的光密
度,D为溶液的稀释倍数。
可行性分析
• 优点: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迅速、简便、
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 已在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制备中广泛采用,尤其 在柱层析分离纯化中,常用280nm进行紫外检测, 来判断蛋白质吸附或洗脱情况
匀,按上述方法测定280nm的光密度,并从标准工作曲 线上查出待测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 3计算
1.在测定工作中,可以利用280nm及260 nm的光密度值 求出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mg/mL)=1.45OD280nm―0.74OD260nm
• 上式中的OD280nm是蛋白质溶液在280nm下测得的光密
可行性分析
• 缺点:(1)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
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 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2)若样品中含有 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例如, 在制备酶的过程中,层析柱的流出液中有时混杂有核酸,应 予以校正
• 2.当样品中含有核酸类杂质,可以根据核酸在260nm波长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制作
• 按下表分别向每支试管内加入各
种试剂,混匀。以光程为1cm的石 英比色杯,在280nm波长处测定 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OD280nm。
• 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
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附表
• 2.样品测定
• 取待测蛋白质溶液(蛋清)1mL,加入蒸馏水3mL,混
处有最强的紫外光吸收,而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的紫外 光吸收的性质,通过计算可以适当校正核酸对于测定蛋白质 浓度的干扰作用。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 收是不相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误 差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及性质实验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及性质实验

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及性质实验一、实验目的初步学会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基本方法,并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是两性电解质,当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蛋白质分子上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在电场中,该蛋白质分子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这时溶液的pH值,就是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

不同蛋白质,等电点不同。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因此,可以借助在不同pH溶液中的某蛋白质的溶解度来测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中性盐,蛋白质即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盐析法常用的盐类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

由盐析获得的蛋白质沉淀,当降低其盐类浓度时,又能再溶解。

而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三、试剂和器材⑴高筋面粉、低筋面粉。

⑵ 1mol/L醋酸。

(每组自配0.1mol/L醋酸、0.01mol/L醋酸)⑶ 0.5%酪蛋白溶液。

称取2.5克酪蛋白,放入烧杯中,加入40℃的蒸馏水,再加入50毫升1N 氢氧化钠溶液,微热搅拌直到蛋白质完全溶解为止。

将溶解好的蛋白溶液转到5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净烧杯,一并倒入容量瓶。

在容量瓶中再加入1N醋酸溶液50毫升,摇匀,再加蒸馏水定容至500毫升,得到略显混浊的、在0.1N NaAc溶液中的酪蛋白溶液。

⑷鸡蛋白溶液。

将80mL鸡蛋清与800mL蒸馏水混合均匀后,用洁净的多层湿纱布垫在漏斗上过滤,滤液即为鸡蛋白溶液(不能有不溶性物悬浮)。

要现配现用,最好使用经过煮沸并封在容器中隔绝空气冷却的蒸馏水。

⑸质量分数为5%的CuSO4溶液。

(每排3组合配)⑹ (NH4)2SO4饱和溶液。

(确保有固体析出)⑺天平、水浴锅、移液管、试管等。

四、操作步骤1、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⑴取5支同种规格的试管,编号,按表1顺序精确加入各种试剂,特别注意0.5%酪蛋白溶液最后加入,然后逐一振荡试管,使试管混合均匀。

生物化学大实验.

生物化学大实验.

生物化学大实验第一部分 蛋白质提取、纯化及分析技术实验一多酚氧化酶(PPO)的分离提取一、原理与目的多酚氧化酶(有3类,儿茶酚酶、戚酶、甲苯酚酶),它是植物组织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含铜氧化酶,位于质体、微体内,可参与植物生长、分化和种皮透性的调节,属于末端氧化酶的一种。

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后,PPO催化酚与O2氧化形成为醌,使组织形成褐变,以便损伤恢复,防止或减少感染,提高抗病能力。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植物抗病有一定联系,植物免疫机理现在认为主要是产生对病源有害物质。

已发现具有免疫作用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概括为两种类型,其中的一种类型就是原有的有毒物质,植物本身含有的一些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使病菌无法在寄主中生长。

很早就发现酚类化合物与抗病有明显的相关,例如原儿茶酸与儿茶酚对有色洋葱磷茎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多酚氧化酶也可与细胞内其他底物氧化相偶联,起到末端氧化酶的作用:氧化底物 NADH+H+醌 H2O底物 NAD+酚 1/2 O2但是PPO的存在是水果、蔬菜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一些经济植物产品的质量。

因此,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从一些植物组织中分离纯化这种酶,研究酶的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也是马铃薯解除休眠的指标之一。

本实验将采用马铃薯为主要材料,通过细胞组织破碎匀浆、过滤、离心、硫酸铵沉淀、透析等步骤获得PPO的粗酶液。

通过本项实验,学习和了解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的系统技术。

二、材料与试剂(1)马铃薯(大约每小组150-200g)(2)试剂:0.03M磷酸缓冲液PH6.0(内含0.02m巯基乙醇,0.001m EDTA,5%甘油,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配制时配×10倍的浓缩液1000ml;固体硫酸铵;0.03M磷酸缓冲液PH6.0(内含0.02m巯基乙醇,0.001m EDTA,0.005m MgCL2)配置时配。

高校生物化学专业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高校生物化学专业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高校生物化学专业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蛋白质测定是生物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及技术,并能准确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二、实验原理(这部分根据实验内容确定所采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例如BCA 法、Lowry法等进行详细介绍)三、实验仪器与试剂3.1 实验仪器:(列举用到的仪器和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3.2 实验试剂:(列举用到的试剂,包括蛋白质标准品和测定试剂等)四、实验步骤4.1 样品制备:(详细描述样品的制备过程)4.2 样品测定:(根据所选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描述具体的实验步骤,如试剂的加入顺序、温度和时间等)4.3 数据处理:(对蛋白质测定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五、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原始数据记录:(记录实验中所获取的原始数据,以表格方式展示)5.2 数据处理结果:(根据所采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例如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5.3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与理论值的比较等)六、实验讨论与改进6.1 实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包括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等)6.2 实验改进方向:(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和方法)七、结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八、参考文献(列举所参考的文献,按照规范格式书写)以上为高校生物化学专业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的基本模板,根据实验具体要求和所选用的测定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在撰写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要求格式书写,并确保表达清晰、准确,避免出现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生物化学实验modify

生物化学实验modify

实验一 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一、目的用实验方式验证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增强感性熟悉。

二、原理α—氨基酸和蛋白质均含有α—氨基酰基R —CH —C —的结构,故都能与水合 | || NH 2 O 茚三酮作用生成兰紫色物质。

OC OHC C OH O+R CH COOH NH 2OCCHOH C+NH 3pH5100℃+R CHO CO 2++NH 3O C CHOH C O +O HO CC HO C OOC C C OC C C ON +3H 2OO C C C OC C C ON ONH 4C C C OOC C C O N -+(蓝紫色)水合茚三酮3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映不释放氨而直接生成黄色化合物。

2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此反映称为双缩脲反映。

蛋白质分子中若存在含有苯环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当其与浓硝酸共热时,则变成黄色,这就是黄蛋白反映,若再继续加碱则颜色转变成橘黄色。

若蛋白质分子中具有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蛋氨酸等,则与碱及醋酸铅共热时,分解而产生硫离子,后者遇铅盐即生成黑色硫化铅沉淀。

蛋白质胶体是亲水胶体,若除去其质点上的水膜和电荷,蛋白质粒子则凝聚析出,这就是蛋白质的沉淀作用,使蛋白质胶体沉淀的方式有多种,常常利用的有下列几种:1、盐析法:加中性盐或硫酸铵等电解质试剂于蛋白质溶液中,这些电解质离子的水化能力比蛋白质强,能够夺去蛋白质粒子外围的水膜,而且蛋白质粒子外围的双电层又受到了紧缩,也就是使其所带的电荷减弱,蛋白质胶体粒子由于失去两种使自己稳固的因素而沉淀。

2、有机溶剂的沉淀作用: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它们与水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因此能破坏蛋白质粒子的水膜,而使其沉淀析出。

3、生物碱试剂的沉淀反映:生物碱沉淀剂如三氯醋酸、若味酸、鞣酸等都能与蛋白质阳离子结成不溶性的盐而沉淀析出。

生化实验报告蛋白质

生化实验报告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物功能;2. 掌握蛋白质的提取、纯化、鉴定和定量方法;3. 掌握蛋白质变性、复性等基本性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1.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催化、运输、结构支撑等;2.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有:酸法、碱法、盐析法等;3. 蛋白质的纯化方法有: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4. 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有:紫外光谱法、电泳法、质谱法等;5. 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有:Lowry法、BCA法、 Bradford法等;6.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生物功能丧失;蛋白质复性是指蛋白质在适当条件下恢复其生物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清、硫酸铵、硫酸钠、SDS、Tris-HCl缓冲液、考马斯亮蓝G-250、电泳槽、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2. 试剂: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铵、SDS、Tris-HCl缓冲液、考马斯亮蓝G-250等;3. 仪器:高速离心机、分析天平、电泳槽、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蛋白质提取:取鸡蛋清,加入适量盐酸或氢氧化钠,搅拌,然后加入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离心,收集沉淀;2. 蛋白质纯化:将沉淀溶解于Tris-HCl缓冲液,加入SDS,进行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3. 蛋白质鉴定:将电泳后的蛋白质条带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观察颜色变化;4. 蛋白质定量:将电泳后的蛋白质条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计算蛋白质浓度;5. 蛋白质变性:将蛋白质溶液加热至100℃,观察蛋白质的沉淀现象;6. 蛋白质复性:将变性的蛋白质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蛋白质的溶解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提取:成功提取了鸡蛋清中的蛋白质,沉淀量较多;2. 蛋白质纯化: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蛋白质在凝胶上分离良好,纯度较高;3. 蛋白质鉴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结果显示,蛋白质条带呈现蓝色,表明蛋白质存在;4. 蛋白质定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显示,蛋白质浓度为0.5mg/mL;5. 蛋白质变性:加热至100℃后,蛋白质发生沉淀,表明蛋白质变性;6. 蛋白质复性:冷却至室温后,蛋白质溶解,表明蛋白质复性。

生化实验报告_蛋白测试

生化实验报告_蛋白测试

1. 了解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蛋白质检测试剂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主要采用比色法检测蛋白质含量。

比色法是基于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后,形成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标准品- 待测样品- 蛋白质检测试剂(如BCA法试剂)- 蒸馏水- 移液器- 试管-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离心机- 试管- 分光光度计1. 准备工作:(1)将蛋白质标准品、待测样品和BCA试剂分别配制在适当的浓度下。

(2)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蛋白质标准品和待测样品。

2.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1)将蛋白质标准品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按照试剂说明书,将标准溶液与BCA试剂混合,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

(3)将反应后的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1)按照试剂说明书,将待测样品与BCA试剂混合,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4. 结果分析:(1)比较待测样品和蛋白质标准品的吸光度,计算蛋白质含量的相对误差。

(2)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相关系数R²=0.998。

2. 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待测样品中蛋白质浓度为1.23mg/m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避免标准曲线出现弯曲。

3. 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与蛋白质标准品比较,相对误差在±5%以内,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实验五、TP、Alb测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实验五、TP、Alb测定
进行定量测定。
由于生物样品中常混有核酸,核酸对紫外光也有吸收,但其峰值在 260nm附近,因此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
Lowry-Kalckar公式:蛋白质浓度(g/L)=1.45A280-0.74A260 Warburg-Christian公式:蛋白质浓度(g/L)=1.55A280-0.76A260 A280 、A260分别代表光径为1cm ,波长为280nm和260nm时样品 的吸光度。
(4)血浆稀释: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2.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 (1)蛋白质合成增加:大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此时主要是异常球蛋白 增加,使血清总蛋白增加。
(2)血浆浓缩:如急性脱水(如呕吐、腹泻、高烧等),外伤性休克(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排钠增多引起继发性失水)。
【操作步骤】
混匀,室温10min,630nm处用B管调零,读取As、 Au (30min内比色)。
【结果计算】
标准血清 TP含量:70g/L Alb含量:40g/L
球蛋白: G= TP- Alb A/G比值: Alb/ Glb
【参考值】
TP:65~85 g/L Alb:40~55 g/L Glb:20~30 g/L A/G:1.5~2.5/1
一、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仪器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进行物质鉴定及测定其含量
的一种技术。 光线是一种电磁波,其中可见光波长范围约由760nm的红光到400nm
的紫光,波长短于400nm的光线叫紫外光,长于760nm的叫红外光。
当光线通过透明溶液介质时,其中一部分光可透过,另一部分光被吸 收,这种光被溶液吸收的现象可用于某些物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

最新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1、糖类的颜色反应1. α-萘酚反应糖在浓无机酸(硫酸或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注意:因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 间苯二酚反应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因为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2、还原作用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因此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颗粒大)或黄色(颗粒小)的Cu2O沉淀。

实验二脂肪碘值的测定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一个重要常数,可用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脂肪中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个或多个双键,能与卤素起加成作用而吸收卤素。

常用碘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起加成作用。

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高,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与其双键起加成作用的碘量就越多,碘值就越高。

故可用碘值表示脂肪的不饱和度。

I2+-CH=CH--CHI-CHI-本实验用溴化碘(Hanus试剂)代替碘。

用一定量(必须过量)溴化碘和待测的脂肪作用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方法测定溴化碘的剩余量,然后计算出待测脂肪吸收的碘量,求得脂肪的碘值。

加成作用:IBr+-CH=CH--CHI-CHBr-剩余溴化碘中碘的释放:IBr + KI KBr + I2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来的碘:I2 +2Na2S2O3 2Na2S4O6+2NaI思考题:何谓空白溶液和空白实验?空白实验有何意义?在各种分析方法中,为消除干扰,用与测定试样时完全一致的条件进行测定的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NH2
H+
P
COO- OH-
NH3+
H+
P COO- OH-
NH3+ P
COOH
当溶液的 pH 达 到一定数值时,Pr 便 呈兼性离子形式,此
pH pK lg [ A ] [ AH ]
时的 pH 称 Pr 的 pI;
在溶液的 pH = pI 时, Pr 的黏度、渗透压、 膨胀系数及溶解度等 均降低;
实验五、蛋白质 pI 的测定
问 题:
1、为什么说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2、什么叫等电点? 3、我们依据什么方法来检测,其原理是什 么? 4、我们检测的材料是什么?怎样才知道其 等电点?
Pr 为两性电解质,除了含有自由 羧基、氨基外,还有酚基(Tyr)、巯 基(Cys)、胍基(Arg)、咪唑基(His) 等可解离基团。
1 pI 2 ( pK1 pK2 )
主要器材
操作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 0.1N醋酸钠 2
2
2
2
入液
的 0.1N醋酸 0.25
0.50
2.0
/

剂 1N醋酸
/
/
/
0.8
ml 蒸馏水
3.75
3.50
2.0
3.2
1%白明胶 2
2
2
2
溶液最终PH值 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