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14822021 姓名:张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基本生存,生存矛盾亟待解决。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演化,然而人类在自然界中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进化,逐渐从自然界中分化了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与自然界脱离了一切关系,人仍然以物质的的生命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受自然的养育和滋补,依赖自然界达到生存发展的目的。

同人类一样,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类主体在自然客体中进行生产活动来实现,这种生产活动以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取之于自然界,用之于自然界。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界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并且为人和其他生物的继续生存发展提供养料和栖息场所,作为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物的存在以及行为活动都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二、劳动与科技让人类开始改造自然
劳动改变了人类,造成了人同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们不会对自然界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活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是无意识地,这种无意识的存在也只能使自然界无意识地发展和自发地改变;人类拥有自由意识,能有目的性的产生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行为,使自然环境变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状态,人类以劳动的形式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实现自身的进化发展,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理解自然规律,一步步意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开始按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以或落后或先进的状态,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

以火的使用为标志,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紧接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人类开始慢慢地过上定居的生活;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下,人类进入了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大程
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

三、自然、人、社会在实践中实现和谐统一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与死亡事件频繁发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指的是:由工厂排放有害气体引起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哮喘病事件和英国的伦敦雾事件,由汽车尾气排放过量引起的美国光化学烟雾事件,由工厂排放废水引起的日本水俣事件和骨痛病事件,以及由于生产管理不善引起的日本米糠油事件。

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无一例外,都是由于为满足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渣、废气的肆意排放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大量无辜的百姓或是身染重疾,或是痛失家园,甚至是死亡,而想要恢复被打破的生态系统平衡却面对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

马克思坚决反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点,他指出,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人与自然界,由于割断了交互作用的联系,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于人来说,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是生态价值关系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一旦脱离了对方就会失去其所拥有的生态价值,即自然界和人只有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具体的生态价值关系。

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绝对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其他民族那样不计后果,不择手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是现在,人类无视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结果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才逐渐认识到:人类属于生态循环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体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类对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来说没有优先权,反而因为具有能动的自我意识,要自觉地督促自己和他人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规范意识和行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先进的科学技术纵然能够帮助人类征服改造自然,但自然不会对人类无休无度的索取无动于衷,一旦人类的贪婪触碰了自然的底线,就会遭到自然毫不留情的惩罚与报复,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利益,与野蛮的征服者和掠夺者进行对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始终坚持主张走维持生态的发展路线,生物体经过漫长的进化最终演变为人,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最大的特点便是拥有能动的主观意识。

尽管拥有着自然界中其他生物所不可比拟的这种优势,人类还是同动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共同的利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存在,而这一切利益与联系都无法超越生态平衡规律的范围,无时无刻不受到生态平衡规律的调节和制约,因此,即使人类在生态世界中作为价值主体,如果不想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就必须以卑微的姿态面对自然,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进行满足生存需求的实践活动。

四、马克思生态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生态文明不仅成为一种发展的理念,而且被提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1.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总体方向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实践对象,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物,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界同生共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只能在自然界的范围内生产生活,进化发展。

只有首先明确了这些基本观点,才有可能辩证地看待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必须把人类定位在自然界的范围之内进行考察,任何把人凌驾在自然界之上的理论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人类与自然界都是客观实在,二者互相融合,成为有机的共同体,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利用与被利用、改造与被改造来定位他们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人类保护好自然界,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才能守卫住自己的生存家园,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社会的进化发展和人的真正自由。

2.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指导原则
马克思指出,人、自然、社会这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这种密切关系是人类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都是客观的、辩证的、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产生的根源就是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和维护,因此,要想解除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消灭这个罪魁祸首。

人、自然与社会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是因为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没有掌握好尺度,于是个人利益与自然利益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和对抗,只有消除这种竞争和冲突,才有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39.
可能解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各既得利益群体之间互不伤害的稳定状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也是一样,在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时,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合理分配与利益均衡的问题,兼顾不同利益个体或利益集团的需求,力求实现在稳定中实现发展目标。

3.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启示
马克思反对脱离自然界的人的劳动和生产力,他认为如果人类利用劳动这种生产方式,仅仅只为达到自己获得物质资料、增加财富的目的而进行的话,不但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马克思阐明:人类为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目的,需要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制造工具和进化智力,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善待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体,自然界的资源有限,为了生命的延续繁衍,人类必须克制对物质利益的欲望与贪婪,创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循环空间,为子孙后代的持续生存发展保留一方净土。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中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提供理论启示,为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提供理论基础。

现代工业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满足,同时也带来了恶化的环境和失衡的生态,人类不得不对过去自身的行为以及影响这种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

痛定思痛,人们不难发现,只有重新制定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调整过去的生产方式,并在马克思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主动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理解自然,才能真正地、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

马克思教导我们:人与自然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二者之间是一种客观的、辩证的关系,现实警示我们要打破过去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框架束缚,正视自然的权利和自然的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只有这样做,人类才能继续在自然家园里繁衍生息,社会才能在以自然界为依托走向更高阶段的文明。

(二)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标识
1.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基本生存,也迫使人们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生产力发展的衡量标准并不体现在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上,而是在发展的同时能保证自身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人和其他生物才能健康地生存、高效地发展,生态循环的正常运行是维持一切和谐关系的前提保证。

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生态文明的实现,首先要正确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生态价值观倡导的坚持环境与社会同步发展、互惠互利的价值观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和谐社会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是必要条件,只有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人类与社会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持久的高度文明,也就是说,只有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不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能在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有序的发展。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所提供的科学的价值标识,督促我们公平合理地对待自然,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处理矛盾危机的和谐社会,为实现人类真正的、全面的自由发展而努力。

2.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并且成为当代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地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人们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着自身觉悟的不断提高,最终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共识。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生态价值观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生态价值观所倡导的生态价值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肯定,为当代人走出生存困境提供了现实路径。

马克思关于人、自然和生态的思想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前提,社会和谐要求生态环境的健康,在和谐社会中要想实现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吸取总结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力求国家政策措施的实施,在提高经济效益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服务。

谐社会生态目标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生态文明的自觉认识以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国情的正确决断,也是符合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国际潮流的明智选择。

(三)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为当代人走出生存困境提供现实路径
1.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提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坚决反对发展生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认为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脱离了自然规律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调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彼此之间的和谐,历史以有力的证据向我们证明,无论在哪一时期还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创造出兴盛的文明,反之,恶劣、衰败的生态环境往往会给政治经济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社会的动荡甚至颠覆。

2. 提供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具体方法
在传统发展观的狭隘视角影响下,人们往往只是将关注的焦点局限在本国和本地区内的生态环境上,仅仅单一地考虑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价值以及人文价值,显然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的民族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主张: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已经逐渐打破政治经济约束,进入了一个联合时代。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对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在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手段进行社会建设时,不能盲目的、单纯的“求快”,而是应该在“求好”的基础上,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

人类的生存进化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以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作为基本保障,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的存在价值,人们才会自觉的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才能正常生存繁衍,社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会面临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难题,要想迎接挑战,解决难题,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此基础上树立起马克思生态价值观,以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原则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

坚持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肯定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有信心取得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并最终走上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