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中杂质的控制与案例分析
【通用】杂质研究及案例分析--药品审评中心.ppt
原料药 0.05% 0.1%
0.15%
制剂
0.1%
0.2%
0.25%
最新.课件
42
阿托伐他汀钙杂质研究
杂质控制方法比较
国家标准
EP7.1
USP33
原料药 方法 HPLC等度
HPLC梯度 手性HPLC法
同EP7.1
制剂
限度 总杂质2.0% 方法同上,总杂质3.0%
杂质ABCD均0.3%,其 它0.1%,总杂质1.5%。 对映体杂质E0.3%
最新.课件
27
例:盐酸帕罗西汀
F
O
O
N , HCl , 1/2H2O
O
EP、USP收载,列出7个已知杂质A-G
HPLC法:控制杂质A(去氟物)0.3%,其它单一杂 质0.1%,总杂质不得过0.5%
手性HPLC控制杂质D(对映异构体)不得过0.2%
最新.课件
28
例:盐酸帕罗西汀
F
N CH3
杂质G:遗传毒性杂质,为工艺杂质 EP、USP均规定该杂质不得过1ppm 具体品种:根据采用的工艺进行分析,是否存在该杂质 如果存在,应研究建立适当的方法进行控制, 限度:不得过1ppm
最新.课件
22
充分的方法验证
专属性研究
原料药合成中间体、粗品等的分离度考察 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强制破坏实验 制剂的辅料干扰实验 杂质加入实验 和药典方法或经论证的其它方法进行比较 峰纯度检查(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检测)
最新.课件
23
充分的方法验证
线性、定量限、检测限等
采用杂质进行相关试验
EP、BP、USP、JP等标准中的已知杂质
最新.课件
15
杂质谱分析
原料药质量研究中无机杂质的控制
20060418栏目化药药物评价标题原料药质量研究中无机杂质的控制正文审评三部审评五室傅萍蒋煜摘要:通过对药物无机杂质的引入途径、种类以及控制方法的讨论,以期申请人关注对原料药无机杂质的研究。
关键词:质量研究无机杂质任何药物的非己成分均为该药物的杂质,按理化性质一般可将杂质分为三类:有机杂质、残留溶剂及无机杂质。
目前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机杂质和残留溶剂考察上,容易忽视对无机杂质的考察。
由于无机杂质对药物的有效性、纯度、安全性等具有一定影响,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一、引入途径和种类无机杂质多由生产过程中引入,在贮存过程中引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起始原料引入,特别是复杂的原料(有机物),可从该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中间体检测报告得出信息;2、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或未反应完全的试剂,如:钠盐、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等;3、生产过程所用的金属器皿、管道以及其他不耐酸、碱的金属工具,则可能引入砷盐,以及铅、铁、铜、锌等金属杂质。
从上述过程来看,无机杂质一般是已知和确定的,包括试剂、配位体、催化剂、重金属、无机盐、其它杂质(例如:过滤介质、活性碳等)。
按性质可分为信号杂质(或指示性杂质)和有害杂质。
信号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药物的纯度水平,如氯化物、硫酸盐;有害杂质对人体有害,可在体内蓄积,主要指砷盐、重金属等。
下表是ICH和美国药典对杂质种类的划分以及进一步细分。
表一:ICH和美国药典对杂质种类的划分以及进一步细分二、杂质检查通常来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无机杂质时,则应进行针对性研究,由于药物降解产生无机杂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稳定性研究中一般可不做考察。
(一)无机阴离子中国药典纳入的无机阴离子包括硫酸盐、氯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磷酸盐、含磷物质、氰酸盐、碘化物、碘酸盐、硝酸盐、氟化物、溴化物、硫代硫酸盐等。
硫酸盐、氯化物:信号杂质,多用于不能以其他更直接的方法控制确切的杂质时,考察样品纯度是否达到一定要求,不作为质量标准的普遍要求。
ICHM7致突变杂质专题上:分类、控制策略、调查案例
ICHM7致突变杂质专题上:分类、控制策略、调查案例杂质分类2006年文献报道的杂质分类2017年ICH M7文件杂质分类ICH M7文件翻译稿两个文件非常相似:把需要评估的杂质分成5类,ICH M7翻译稿更直观,包含了拟定的控制策略。
两个文件的最大区别是(红色方框):早期采用Genotoxic(遗传毒性),后期ICH M7采用Mutagenic(致突变性)。
细读上述分类,随着毒性杂质的研究,一些分类的细节问题随之暴露,例如:有致突变性无致癌性?有致癌性无致突变性?无警示结构,致突变性未知,致癌性未知,定为5类有风险吗?1:遗传毒性杂质(GTIs)和致突变杂质(MI)有什么区别?遗传毒性杂质(Genotoxic Impurities,GTIs),包含致突变杂质和致染色体畸变的非致突变杂质。
致突变杂质(Mutagenic Impurities)指在较低水平时也能直接引起DNA损伤,导致DNA突变,从而可能引发癌症的遗传毒性杂质。
致突变性(Mutagenicity)通常由标准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结果判定。
一般非致突变机制的遗传毒性杂质以一般杂质水平存在时,通常可忽略其致癌风险。
ICH M7文件关注的是致突变杂质,不是遗传毒性杂质。
2:有警示结构的杂质就一定是致癌性或者致突变杂质吗?ICH M7文件杂质分类第五类,有警示结构但是有数据证明无致突变性和无致癌性。
以香芹酮(α,β-unsaturated ketone,CAS:2244-16-8)为例:含有警示结构,其致突变性测试是阴性,致染色体畸变性测试是阳性,无致癌活性。
属于Class 5分类。
3:没有警示结构的杂质就不是致癌性或者致突变杂质吗?以二乙醇胺(CAS:111-42-2)为例:无警示结构,但有致癌数据,属于Class 1。
硼酸酯类和硼酸类,无警示结构,无致癌数据,但是部分化合物致突变性显示阳性,属于Class 2。
无警示结构,致突变性未知,致癌性未知,定为5类是有风险的,需要进行(Q)SAR预测或者Ames测试去降低风险。
原料药和制剂在开发不同阶段杂质研究和控制策略
原料药和制剂在开发不同阶段杂质研究和控制策略全面地了解和控制杂质是药品研发注册的一项重要期望。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为获得确保患者暴露于杂质时的安全性的必要信息,对杂质(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研究通常是阶段性的。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过程中杂质研究的阶段性目标、监管机构对于各阶段研究内容的期望以及各药企的常规做法。
化学合成原料药的杂质研究主要包括工艺杂质,如中间体、副产物、遗传毒性杂质、残留溶剂和元素杂质。
强制降解试验常用于研究原料药和制剂的降解杂质。
本文讨论了药物开发不同阶段开展强制降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度。
1、引言监管机构对于新药中杂质研究和控制的期望已通过ICH相关指导原则建立了多年,ICH Q3概述了对药品注册时杂质研究和控制的要求,包括了解杂质来源,并在药物开发完成时建立相应的有效控制措施。
监管机构要求随着药物开发的进行,对杂质的认识应逐步加深,并用于指导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和贮存,但缺乏有关药物开发各不同阶段杂质研究的具体指导原则。
某些区域性指导原则作为ICH指导原则的补充,可以提供更多阶段性杂质研究的指导,但通常也不够具体。
伴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药物研究者必须决定不同阶段杂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
成本是阶段性杂质研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因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开发的高失败率,使得在早期阶段即开展全面的杂质研究不切实际。
在各阶段开展杂质研究的首要考虑均应是患者的安全。
由于拟定的治疗用途、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及患者人群等不同,杂质研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杂质控制是药物开发整体控制策略的一部分。
ICH Q8和相关指导原则描述了控制策略的开发和相关要素。
与安全相关的杂质通常被认为是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
监管机构的指导原则也承认,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杂质控制策略也应相应改变。
本文重点关注化学合成药物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的研究。
杂质研究包括几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如杂质的鉴别、用于杂质研究和控制的化学基础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为杂质设定特定的可接受限度。
化学原料药杂质研究与控制策略讲义(PPT46张)
重结晶难去除杂质的来源分析:
杂质可能的来源渠道: 1)起始物料带入(峰定位) 2)中间体(峰定位) 3)副产物 4)起始物料中的杂质或它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新杂质; 5)溶剂中的杂质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新杂质;
对未知关键杂质的结构确证:
LC-MS+定向合成法
1)通过LC-MS确定分子量; 2)通过分离纯化(TLC/柱层析/制备HPLC); 3)通过化学合成,再通过HPLC定位确认;
二、 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主要内容:
1、杂质谱分析;
2、建立杂质检测方法; 3、杂质对比研究; 4、杂质限度确定;
5)杂质研究与其他研究工作的关系;
杂质谱分析:
杂质来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通过合成工艺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
2)通过强制降解试验进行分析;
建立杂质检测方法:
专属、灵敏、准确、简捷。
参考: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杂质对比研究
对比试制品及被仿制品的实测结果
杂质种类--与被仿制品比较,是否有新的杂质出现; 杂质含量--是否超过被仿制品;
对比研究结果分析
杂质谱一致或杂质种类较比仿制品少,未见超过鉴定限度的 新杂质:各杂质含量不超过被仿品(试制品的杂质控制达 到了研究目标)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两者在相关物质研究方面的基本研究思路一致,我 们统称仿制药。
化学API产品开发的一般流程:
杂质定义/分类/来源:
1、定义: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 ICH—药物中存在的,化学结构与该药物不一致的 任何成分。
有毒副作用的物质(基因毒杂质); 本身无毒副作用,但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的 物质; 本身无毒副作用,也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但影响药物的科学管理的物质;
原料药中杂质和控制及案例分析113页PPT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杂质研究及案例分析药品审评中心PPT课件
超过目标限度时的考虑
❖ 杂质结构决策树 ❖ ..\..\化学药品指导原那么\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
那么.pdf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特点
❖ 参考信息:被仿产品的相关信息〔质量标准、实 测结果等〕
❖ 目标:杂质水平不超过被仿产品
❖ 杂质比照研究:重要的研究手段
❖
前提:被仿品的杂质已得到充分研究,平安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特点
❖ 杂质比照研究结果分析 ❖ 杂质谱与被仿品不一致,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
质;但杂质含量不超过被仿品 ❖ ——鉴定新杂质结构 ❖ ——分析其产生原因,改进工艺,降低杂质含量
至鉴定限度以下 ❖ ——假设通过改进工艺,杂质含量不能降低至鉴
定限度以下,应根据杂质研究决策树,进行后续 研究。
杂质谱分析
★依据合成工艺,分析可能产生的工艺杂质
起始原料及可能引入的杂质、中间体、副产物 例:盐酸曲美他嗪中哌嗪
O M e
M e O
C H O
+
M e O
N N
O M e M e O
M e O
N N
O N
HO
杂质谱分析
★基于结构特征,分析可能的降解产物
例:罗库溴铵中杂质C
O O
N+
OH-
O N
HO
超过目标限度时的考虑
❖ 采取措施降低杂质至目标限度以下〔首选〕 ❖ 完善精制方法 ❖ 优化合成工艺 ❖ 控制原料及中间体的纯度 ❖ 变更合成路线 ❖ 完善包装及贮藏条件〔针对降解产物〕 ❖ 完善制剂处方工艺〔针对降解产物〕 ❖ 进行杂质平安性研究 ❖ 采用含有杂质的原料药或制剂 ❖ 采用别离的杂质单体
❖ GC法:杂质C和D总量%
❖
CDE培训杂质研究及案例分析课程PPT学习教案
第32页/共60页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特点
杂质对比研究结果分析
杂质谱与被仿品不一致,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质;且已 知杂质含量亦超过被仿品
——改进工艺,降低杂质水平 工艺路线:起始原料,中间体质量控制;反应条件的控制;
精制方法等。
第33页/共60页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特点
考察样品在酸、碱、高温、光照、氧化等因素影响下的降解产 物。
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进行以上因素综合存在时的强制降解实验。
★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第11页/共60页
杂质谱分析
★研发过程中检测到的实际存在的杂质 对超过鉴定限度的杂质鉴定结构,分析研究其来源
工艺杂质? 降解产物? 其它来源?
第12页/共60页
第3页/共60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杂质谱未分析或分析不到位; ★杂质分析检查方法缺乏针对性;
★杂质限度的确定依据不足; ★忽视杂质研究与其它研究工作联系;
★……
第4页/共60页
质量研究主要问题分析
源自过渡期集中审评品种(2000个)
第5页/共60页
有关物质 抗氧剂 有机溶剂残留 含量测定 其它
二、杂质研究的基本要求及研究 思路
●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杂质谱分析
●研究建立检查方法 ●进行充分的方法验证 ●确定合理的杂质限度 ●超过目标限度时的考虑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特点 ●杂质研究与其它研究工作的关系
第6页/共60页
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例:盐酸舍曲林
采用一种方法不能有效控制所有杂质 针对不同杂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控制 HPLC法:杂质E(拆分试剂)0.2% GC法:杂质C和D总量0.8%
食品药品原料中元素杂质的法规要求及控制方法
原料药中元素杂质的法规要求及控制方法张再奇元素杂质又称重金属,重金属原义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元素杂质包括可能存在于原料、辅料或制剂中,来源于合成中催化剂残留、药品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或辅料中存在的、生产设备引入、或容器密闭系统引入。
某些元素杂质不仅对药品的稳定性、保质期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因为潜在的毒性引发药物副反应。
因此欧盟、美国对杂质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对此项不断修订,中国在加入ICH后对此项检测应该也会向国际靠拢,因此了解法规对元素杂质的要求、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一、各国法规变更史(1)EMA、EP关于元素杂质的修订EP最新版为9.0版,其中保留了2.4.8金属测试方法A-H;2.4.20章节金属催化剂和金属试剂残留检测;5.20金属催化剂或金属试剂残留。
但在9.3增补版(2018年1月1日实施)中5.20项下规定,元素杂质限度遵循ICH要求。
EMA对元素杂质的修订如下表1。
(2)ICH对元素杂质的修订历程ICH于2009年10月批准了Q3D,经多方讨论后,修订版本的Q3D step4于2014年12月16日生效,其中列出了24种元素杂质的三种给药途径的PDE 值,确定实施日期为:新上市许可为2016年6月生效,已上市品种为2017年12月生效。
(3)USP对元素杂质的修订历程FDA规定在2018年1月1日之后,针对USP药典品种,提交新的NDA、ANDA 应该符合USP<232>、<233>。
针对非USP药典品种,申请人提交新的NDA、ANDA时,应该遵循Q3D。
美国对元素杂质的规定与ICH规定在不同时期,内容不一致,但从2017年12月之后,USP对元素种类和限量均与ICH保持一致。
修订历程详见下表2。
(4)中国药典对重金属检测的修订中国药典对重金属检测的修订主要体现在表3中,名称仍然为重金属,方法仍采用比色法,2017年中国成为了ICH成员国,未来中国的药政监管将遵循ICH指南规定,元素杂质与国际接轨也是大势所趋。
浅谈杂质对磷酸、磷铵生产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分析
浅谈杂质对磷酸、磷铵生产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分析摘要:在磷酸、磷铵生产中,为了保证磷酸产品的能效和稳定性,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一般生产单位都会选择杂质含量低、品味相对高的磷矿作为原材料。
本文针对磷酸、磷铵生产中影响较为严重的多种杂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磷酸、磷铵生产技术以及环保节能要求进行研究,提出控制措施,以供相关同行借鉴。
关键词:杂质;磷酸生产;磷铵生产;影响;控制措施前言磷矿石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化工矿物原料,磷肥的生产原料主要以天然磷矿中的磷酸盐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制造磷酸、磷化物以及其他盐酸类制品,用于食品、医药、火柴、国防等工业部门。
天然磷矿的质量对磷酸和磷铵的生产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
1磷矿中的杂质对磷酸、磷铵生产的影响磷矿中含有多种杂质,这些杂质在磷酸、磷铵的加工生产中,会增加酸的耗损,不但无法保证磷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利用性,还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杂质中的腐蚀性还可加速生产设备的老化,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的降低,如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如果杂质过多,会导致硫酸钙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正常结晶,无法生产出磷酸,即使生产出来也会因为杂质含量过高,而无法加工利用。
磷矿中的杂质,对于磷酸、磷铵是生产影响较大的通常是铁、铝、镁、硅等,其次是有机物、碳酸钙、稀土等。
1.1磷矿中杂质对于磷酸生产的影响(1)氧化钙的影响在湿法磷酸生产中,磷矿原料的氧化钙含量直接决定着生产所需的硫酸消耗量。
根据我国常用的P2O5的磷矿品味含量计算,氧化钙的含量越高,生产中消耗的硫酸钙越大。
与此同时,如果磷矿中的氧化钙含量超过了标准比值,其中的磷石膏石占比就会增大,使磷酸生产过滤压力增大,直接导致生产过滤设备生产效率降低。
(2)磷矿石中铝和镁含量的影响在湿法磷酸生产中,磷矿石中的铁和铝对于磷酸生产中的结晶环节有着较大影响之外,还容易使磷酸在浓缩中形成大量的淤渣。
而淤渣在生产张或随磷石膏排除时都会使P2O5比值受到破坏。
诱变性杂质的评估和控制(ICHM7)课件
原料验收
对进厂的原料进行严格验收,确 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防止不合
格原料进入生产流程。
变更管理
对供应商、原料、生产工艺等可 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严格 管理,确保变更不会导致产品变
异。
过程控制
工艺验证
对生产工艺进行验证,确保工艺参数、设备、环境等符合GMP要 求,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诱变性杂质。
场。
稳定性考察
03
对成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了解产品的有效期和可能的降解产物
,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诱变性杂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药品的诱变性杂质问题
总结词:未明确指
详细描述:某药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出现了诱变性杂质问题,这些杂质可能导 致基因突变和癌症等疾病。通过对生产流程的调查和检测,发现是原料药和生产 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加强质量控制,最终解决了问题。
报告审核与批准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杂 质的质量和纯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报告需经过审核和批准,以确保评估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撰写
根据评估结果撰写报告,包括杂质检 测数据、评估结论、控制措施等内容 。
04
控制策略
源头控制
供应商审计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审计,确保其 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GMP要 求,防止原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国际国内药品监管部门不断更新和完 善诱变性杂质评估和控制的法规与指 导原则,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指导原则修订
ICH M7指导原则以及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药品监管指导原则也在不断修订 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制药行业控制 药物中的诱变性杂质,保障公众用药 安全。
诱变性杂质的评估和控制(ICH M7)课件
原料药中杂质的控制与案例分析
抗生素室
药物杂质的可能来源
抗生素室
阿奇霉素的合成途经
抗生素室
阿奇霉素中可能存在的杂质:37种
1.原料:红霉素 A、红霉素 B、红霉素 C、红霉素D、红霉素 E、红霉素 F、
阿奇霉素B、阿奇霉素C、阿奇霉素E、阿奇霉素F
2.中间体:红霉素A肟(Z)、6,9-亚胺醚、氮红霉素A、红霉素A肟(E)、
1. 杂质B、杂质E可以源于头孢噻肟的降解
抗生素室
杂质谱分析
头孢噻肟有关物质分子结构
抗生素室
头孢噻肟钠的合成工艺
抗生素室
2. 杂质E可以源于起始原料
3. 杂质E可以源于合成中的 任一中间过程
由于起始物头孢菌素C 含有DAO-CC、DACC和CC-LT等杂质, 在半合成步骤中发生 相同的反应,分别生 成DAO-ACA、DAACA和ACA-LT,进 而生成DAO-CTAX、 DA-CTAX和CTAXLT等杂质。
7. 酯的水解 8. 聚合反应 9. 其它反应
抗生素室
基于降解反应的杂质分析
发生在头孢菌素R3取代基的降解反应
O R1 HN
O
S
N CH2OCOCH 3
COOH
O R1 HN
O
S
N CH 2OH
COOH
O
S
R1 HN
N
O
CH 2
O O
当3位碳上的取代基为乙酰氧甲基时,易脱去乙酰基,形成 脱乙酰基降解物。在加热、酸性等条件下,可进一步进 行分子内部环和,此时生成的主要降解产物为内酯。
N R2
COOH
O
S
R1 HN
O HN
OH
原料药质量控制研究案例分析及技术要求
新建 杂质 14
13
13
15
55
6
5
6
方法 个数
杂质 15.5% 14.8% 10.5% 16.9% ---总量
4.8% 4.4% 5.5%
杂质控制针对性
国内外药典、国家标准最高要求 控制已知杂质、明确未知特定杂质、非特定杂
质及总杂质 进行毒性杂质、一般杂质、新增杂质与超量杂
质、特定杂质与非特定杂质、单个杂质与总杂 控制 无法鉴定的新增杂质和超量杂质,提供结构依 据和可归属母体化合物或侧链有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应有 方法可控
案例分析
原料药-粒度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D90、D50、D10 筛分仪筛目数 难溶于水药物对粒度控制 一般大于80目
案例分析
分析方法3.2.S.4.2
基本内容 制定项目具体检测方法 质量和稳定性研究中使用,但未定入质量标准
分析方法 方法的描述
技术要求1
检测操作规程和关键点细化、具体,保证分析 结果准确、可靠、重现。
检质查项量目 标准-基放本行标准内容3.2.S货架.标4准.1
性状
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溶解性
本品在甲醇中易溶,乙醇中溶解,水中 几乎不溶
鉴别
1、红外2、HPLC
方法编号 目测
Ch.P法
Ch.P压片法
比旋度 水分
重金属 炽灼残渣 异构体 有关物质
残留溶剂
含量
+142°- +146°
≤2%
≤20ppm
≤0.1%
工艺描述-工艺参数
工艺描述
工艺研究及主要参数风险评估
中间体1有机杂质列表分析
中间体1小试质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杂质B、杂质E可以源于头孢噻肟的降解
杂质谱分析
头孢噻肟有关物质分子结构
头孢噻肟钠的合成工艺
2. 杂质E可以源于起始原料
3. 杂质E可以源于合成中的 任一中间过程
5. 发生在R3取代基的反应
R 1O H O N N C SC O 2 O H O C 3 H OR 1 C O H H O N N C SC O 2 O H O H H R 1O H O N N O SO C 2H
当3位碳上的取代基为乙酰氧甲基时,易脱去乙酰基,形成 脱乙酰基降解物。在加热、酸性等条件下,可进一步进行分 子内部环和,此时生成的主要降解产物为内酯。
• 杂质B含量最大,杂质C含量最低 • 合成副产物:杂质A、杂质E和杂质G • 降解杂质:杂质F 0.8%
0.4%
0.0%
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杂质
阐述清楚
– 产品中可能存在那些杂质 – 杂质的来源 – 生产工艺中通过何种手段去除或控制这
些杂质的产生 – 实际产品中这些的杂质水平及变化
加替沙星注射液杂质谱分析
6. 双键顺反式异构(E-异构)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它啶、头孢地尼等有甲氧亚 氨键的头孢菌素均会产生E-异构体,多数在光照的情况 易发生此类反应。
7. 酯的水解 8. 聚合反应 9. 其它反应
基于降解反应的杂质分析
发生在头孢菌素R3取代基的降解反应
R 1O H O N N C SC O 2 O H O C 3 H OR 1 C O H H O N N C SC O 2 O H O H H R 1O H O N N O SO C 2H
阿奇霉素B、阿奇霉素C、阿奇霉素E、阿奇霉素F
2.中间体:红霉素A肟(Z)、6,9-亚胺醚、氮红霉素A、红霉素A肟(E)、
红霉素 C肟(E)、9,11-亚胺醚、红霉素C 6,9-亚胺醚、红霉素A内酰胺
3.副产物:红霉素-N-氧化物、N-去甲基红霉素A、N-去甲基阿奇霉素A、
氨基阿奇霉素A、N-甲酰基-N去甲基阿奇霉素A、N-去甲基-N-苯磺酰基阿奇 霉素、阿奇霉素N-氧化物、3’-去(二甲氨基)- 3’,4’-去氢阿奇霉素、 O-甲苯 磺酰基红霉素肟、红霉素Z肟重排物、氮红霉素11,12-硼酸酯、 N,N-去 二甲基N-甲酰基阿奇霉素A、丙基阿奇霉素、3’-N, N-去二甲基氨基-酮 基阿奇霉素A、阿奇霉素11,12-硼酸酯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734
所有的杂质在所选择的RP-HPLC 系统中被有效的检出了吗?
– 是否有杂质吸附到色谱柱上未被洗脱? – 是否有杂质在色谱柱上未被保留? – 是否所检测到的色谱峰存在共出峰?
采用HPCE/HPTLC方法 验证RP-HPLC方法的有效性
如何验证?
HPCE分析-内酰胺抗生素杂质谱 最佳分离模式的选择
2. 氢化噻嗪环的双键异构(Δ-异构)
B:
R1CONHSHH
N
O
R2
COOH
R1CONHS
N
O
R2
COOH
3. 6、7位氢的反向异构
R1CONHH H S
N
O
R2
COOH
R1CONH
H S
N
O
R2
COOH
R1CONH
H S
N
O-
R2 COOH
R1CONHH H S
N
O
R2
COOH
4. 7位碳相连的侧链反应
0.140%
0.120%
0.100%
0.080%
0.060%
0.040% 0.020% 0.000%
2 1 12
加替沙5 4
6
7
4
5
6
7
8
加替沙星注射剂杂质谱分析
U2 9 10 U2 9 10
原料的杂质谱分析
主要杂质是杂质3和杂质8
生产工艺杂质
光照稳定性评价
大多数喹喏酮类抗生素对光不稳定,什么是光降解杂质? 按随机取19批样品 UV灯下照射10天 比较光照前后各杂质含量的变化
新药研发
– 如何确定分离对象
所有的杂质在所选择的RP-HPLC 系统中被有效的检出了吗?
– 是否有杂质吸附到色谱柱上未被洗脱? – 是否有杂质在色谱柱上未被保留? – 是否所检测到的色谱峰存在共出峰?
原方法
在对各国药典方法比较的基础 上确定分析方法 新方法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4.降解产物:去克拉克定糖阿奇霉素A、去克拉克定糖氮红霉素、红霉素8,
9-脱水-6,9-半缩酮、红霉素6,9:9,12-螺缩酮
模拟色谱图 实际色谱图
杂质名称 去克拉克定糖阿奇霉素A
红霉素A内酰胺 阿奇霉素C
3’-N,N-去二甲基氨基-酮基阿奇霉素A 红霉素C肟(E)
3’-去(二甲氨基)-3’,4’-去氢阿奇霉素 红霉素A肟(Z) 红霉素A肟(E) 丙基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E
–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分析方法的最优化 –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
新药研发
– 如何确定分离对象
基于实验设计理念的HPLC方法优化理论
JPBA,2009, 49(5): 1192–1202
洛伐他定和辛伐他定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的优化
新优化出的方法比USP的分离度更好,比EP分离出的杂质峰更 多,比ChP所用的分离时间更短,并达到了更好的分离效果
Reporting threshold 或 Reporting level (报告阈值或报 告水平):新药注册时杂质应被报告的限度。
Identified threshold (鉴别阈值):新药注册时杂质应 被鉴别的限度。
Qualificated threshold (界定阈值):新药注册时杂质 应被界定的限度。
头孢菌素有关物质测定中MEKC是 HPLC分析的最有效验证方法
JCPS,2010,19(4):285–292
MEKC与HPLC测定头孢菌素有关 物质的互补性分析
MEKC具有较强的杂质分离能力,但其检 测限(LOD)较高。
借助于加速实验,将MEKC分离出的杂质 峰数目与HPLC分离出的含量大于MEKC LOD的杂质峰数目进行比较,当两者基本 相对时,可以认为HPLC方法具有较满意 的分离能力。
加替沙星及其十种杂质对照品的色谱图 色谱柱:SHISEIDO CAPCELL PAK C18 色谱条件:以三乙胺磷酸溶液 [三乙胺溶液(1→100),用磷酸调节pH值 至4.3±0.05]-乙腈(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5nm,柱温为 30℃,流速为每分钟1ml。
加替沙星及10个已知杂质的结构式
O
S
R1 HCCHN
NH 2
N
O
R2
COOH
R1
H NO
ON H
分子结构中7位碳侧链上有α-氨基的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来星、头孢克罗等药物,还 可发生分子内亲核反应,生成哌嗪二酮衍生物的降解物
COOH
O
R
ON
NH6S
N2H
O
6H
NH N2H O
N6
HO N
具有苯苷氨酸侧链的-内酰胺抗生素可以降解为2-羟 基-3-苯基吡嗪衍生物,这种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头 孢克洛、氯碳头孢均会产生这种降解产物。
CH3
CO2Na
O
OO
N H
N
O
CH3
N H2N
S
N O
S HH
以头孢菌素C为起始物,先经化学或酶催化反应生成7-氨 基头孢烯酸(7-ACA),然后进行酰化反应生成头孢噻 肟酸(CTAX),最后生成头孢噻肟钠(CTAX-Na)。
头孢菌素的各种可能的降解反应类型
1. -内酰胺环的降解
R 1OH O NNC SO R 2 OH R 1OH O O N HH C S NO R 2 OH R 1OHH C N H 2 C S NO R 2 OH
新药原料药的杂质限度
最大日剂量 ≤2g >2g
报告阈值 0.05% 0.03%
鉴定阈值
0.10%或1.0mg (取最小值)
0.05%
界定阈值
0.15%或1.0mg (取最小值)
0.05%
(以原料药的响应因子计)
如何合理的对原料药中的杂质 进行报告和控制?
研究报告中对有机杂质的基本要求
1. 对新原料药在合成、精制和储存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那 些实际存在的杂质和潜在的杂质进行综述。
① 根据合成工艺中化学反应的原理,结合反应条件等,阐述合成 工艺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
② 根据起始原料的结构及来源,阐述可能由起始原料引入的有关 物质;
③ 根据起始原料、中间体、产物的结构特点,产生合成中可能产 生的降解产物;
④ 根据产物及杂质的结构特点,结合纯化精制工艺,阐述去除杂 质的关键工艺。
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 Sodium) 杂质的控制
药品质控RP-HPLC方法
上市后(仿制)药品
–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分析方法的最优化 –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
新药研发
– 如何确定分离对象
基于QbD理念的杂质控制策略
JPBA,2008, 46(3):431-441
药物杂质的可能来源
阿奇霉素的合成途经
阿奇霉素中可能存在的杂质:37种
1.原料:红霉素 A、红霉素 B、红霉素 C、红霉素D、红霉素 E、红霉素 F、
由于起始物头孢菌素C 含有DAO-CC、DACC和CC-LT等杂质, 在半合成步骤中发生 相同的反应,分别生 成DAO-ACA、DAACA和ACA-LT,进 而生成DAO-CTAX、 DA-CTAX和CTAXLT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