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传统的数学活动不大重视幼儿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的作用,在那种直线式的结构当中,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一般派不上用场。情景式教学是直观和容易引起想象的数学教学,包含幼儿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以及幼儿那些来自生活的非严格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幼儿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景以支撑幼儿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幼儿的有意义学习活动最大的有效性。
1 从主题活动的开展入手,寻找情景式数学教学的突破口
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渗透活动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为主题的开展和推进服务。其内容是主题活动过程中所必须融入的数学知识,旨在让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观察生活,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我找到的春天》的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记录卡开展排序活动,要求幼儿根据种子发芽的顺序把卡片进行排序。又如在小班开展的《冬爷爷》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了幼儿带来的手套、圣诞袜、靴子等物品,开展了实物配对的活动,它不仅对孩子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给主题游戏中“暖洋洋商店”的活动
奠定了基础。因此,主题中所融入的数学知识必须与主题有紧密的联系,也是开展主题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经验。
在主题背景下创造性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教学的契机。比如“银行”游戏,在创造性游戏中是最普遍,也是与数学最密切相关的一个内容。从“银行”中钱币的提供来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中都含有数学教育的内容,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我们可以提供雪花片,发展幼儿的点数能力;给中班的幼儿我们可以提供数字卡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数字,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控制数字卡片的投入,让孩子在买卖活动中出现需要“找零”问题,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法的运用;或者在游戏中提供银行卡让幼儿记录,发展幼儿记录、书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又如,在《我找到的春天》中我们开设的花店的游戏内容,要求幼儿制作不同颜色的花朵,幼儿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有的孩子还能够根据花朵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使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在摆弄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2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情景式数学教学的集体活动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景,为幼儿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景,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景,诱发幼儿质疑和猜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例,进行中班“学习6以内的数”的教学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搬家”的生活化主题情景:告诉幼儿小兔要搬家,想请小朋友帮忙。幼儿热情高涨,当然都愿意帮忙。接着,老师提出要求,每次每个幼儿只能搬一样东西,同时每次要在手上套一个皮筋作标记(这是记录的一种方法)。幼儿高兴地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地搬运物品。搬完家,老师让幼儿数数皮筋、说说搬了几次,并让幼儿拿取相应数目的奖品“枫叶”奖给自己,(第二巩固数的认识),让幼儿自己查查手上套的皮筋和胸口贴的枫叶是否一样多。接着,老师引导幼儿把搬来的物品整理成一排,让幼儿一起数一数有几个碗、几个盆、几张椅子、几把伞等等(第三次让幼儿巩固了6以内数的认识)。最后,教师让幼儿把物品按序放进小兔家的6个柜,出示了相应的6以内的数卡,引导幼儿把数卡一一对应粘贴到6个柜上去。
“小兔搬家”这个游戏主题的情节发展与幼儿数认知学习的发展始终是整合成一体的,幼儿对数的感知学习始终建立在真实的亲身实践中。幼儿由数的感性经验逐步提升到抽象的数字,始终没有脱离现实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幼儿不是在“学数学”,而是亲身在内部架构了对数的真实认知。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主题情景数学活动中,幼儿不仅得到了数认知的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幼儿在认知、心理、情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同步发展,整个数学活动也产生了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高效益。
3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情景,帮助幼儿化解学习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帮助幼儿把难点分解,从而使幼儿把学习的要点内化。然而在情景式的数学教学中,情景设计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幼儿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放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处在幼儿的学习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把教师要求和学习的中难点融合在情景中,利用设计的情景,帮助幼儿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变活动中的要求为幼儿内在的需要。例如:在大班幼儿刚刚涉及学习组成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跷跷板”的游戏,提供给幼儿一定数量的娃娃,要求幼儿安排娃娃参与玩“跷跷板”的游戏,要每一个都去玩,由于跷跷板有两头,这样的要求就让幼儿明确了是要将整体分成两部分,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并通过幼儿不同的摆放方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结果。
又如,在学习6的加减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暖洋洋商店》的活动,以购物的情景为线索,首先,要求幼儿在暖洋洋商店选两样商品,要把6块钱都用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我选了xx 用了x块钱,选了xx用了x块钱,一共用了6块钱。”从而学习6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在学习6的减法的时候,给了幼儿6块钱,要求幼儿买一件商品,很快“买xx用掉x块钱,还剩下x块钱”的关系这一学习的难点就在幼儿购物的情景化解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使他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的情景,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