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胶废水处理整改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站整改方案

一、项目概况

应业主要求,针对目前污水处理站膜通率下降快,污水水量处理不过来等问题;我公司(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发现目前污水处理站运行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膜通量下降速率较快,经检测进膜池废水COD约1000mg/L;

2、污水水量处理不过来,膜池活性污泥量少;

3、因生产车间增加磨砂生产线,导致每天约有500m³磨砂废水产生排入污水处理站;经水质检测,此部分废水COD约1000mg/L。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主要可能由以下情况导致。

1)磨砂水量的增加,导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单元停留时间减少,处理效率降低,生

化出水水质不稳定;

2)因生化出水水质指标升高,导致后续MBR膜工艺处理负荷增加,致使膜运行通量下降速

率较快;

3)膜使用周期约有2年之久,现场查看了膜的运行情况,膜丝断裂较严重,从而导致膜的

有效使用面积减少,产水效率降低,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

依据上述情况,综合考虑,我公司建议,首先将磨砂生产线生产废水与原有的一般生产废水混合后一起进入铁碳微电解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部分COD及悬浮物,从而降低后续的生化处理工艺负荷,可相应减少生化处理工艺段的停留时间,提高生化处理效率;为保证整个污水站处理效率的提升,更换原有的MBR膜组件膜丝断裂较严重的四组膜,增加膜实际过滤面积,提高产水效率。

二、工艺流程图

三、工艺流程简介

分别将磨砂生产废水与一般生产废水排放至原有的调节池进行混合,混合后废水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至铁碳微电解装置,进行铁碳微电解反应;在铁碳微电解装置前端设置PH调节池,将原水PH值调至3左右后进入铁碳微电解装置进行反应,废水在铁碳微电解装置停留约1.5h后,通过污水收集管道自流至PH、絮凝反应池,反应完全后自流进入初沉池1#进行沉

淀,初沉池1#出水直接进入原有的水解酸化池进行生化反应。

四、工艺单元构筑物间接

4.1铁碳微电解装置

作用:铁碳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该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以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铁碳微电解技术原理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 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 H] 、[H] 、[O]、Fe2+、Fe3+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污染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

结构:半地下钢砼结构(碳钢塔式结构)

设计规模:1200m3/d;

设计流量:65m3/h;

水力停留时间:1.5h;

有效容积:130m3;

工艺尺寸:6.0×5.0×5.0m(有效水深4.5m);

主要设备:

废水提升泵:Q:65m3/h,H:20m;N:15kw;数量:2台(1用1备);材质:铸铁;

电磁流量计:DN100,电极:316L;数量:2台;

罗茨风机:Q:6.5m³/min,H:0.06Mpa,N:7.5kw

4.2 PH调节、絮凝反应池

作用:经铁碳为电解装置电解后,废水中产生大量的悬浮固体物,因此将废水与絮凝剂、混凝剂进行絮凝、混凝反应,使水体中形成大的絮体矾花;然后进入斜板沉淀池1#进行沉淀,去除废水的悬浮物等固体杂质。

结构:半地上钢砼结构;

设计规模:1200m3/d;

设计流量:65m3/h;

工艺尺寸:4.5×1.5×2.0m(分3格子间,有效水深1.7m);

总有效容积:11m3;

总反应时间:10min;单池反应时间:3min;

主要设备:

机械搅拌器:88r/min;N:3.0kw;材质:不锈钢(轴/桨);数量:2套;

机械搅拌器:66r/min;N:3.0kw;材质:不锈钢(轴/桨);数量:1套;

PAC加药系统:机械隔膜计量泵,Q:90L/h,H:0.1MPa;数量,1台;

PAM加药系统:机械隔膜计量泵,Q:90L/h,H:0.1MPa;数量,1台。

4.3初沉池

作用:利用泥水密度差,对絮凝反应池出水实现泥水分离,出水自流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沉淀的污泥通过重力差排入污泥浓缩池。

结构:半地下钢砼结构;

设计规模:1200m3/d;

设计流量:65m3/h;

表面负荷:2.60m3/m2.h;

工艺尺寸:5.0×5.0×5.0m(有效水深4.5m);

有效容积:112m3;

沉淀时间:1.7h;

主要设备:

中心导流筒1套

五、工艺设备材料清单与报价

注:以上设备材料报价含税、含运、含安装用!

附件1:水样小试实验报告

本实验采用曝气铁碳微球曝气吸附法和电解絮凝法探索对水样COD的去除效果。

水样原液COD:1000.8 mg/L,考虑到水样中絮状物分布对COD值的影响,水样COD范围:700-800 mg/L之间,水样放置时间对COD值存在影响,放置4天后基本稳定在702mg/L左右。

水样pH: 6.85,弱酸性

1、曝气铁碳微球电解法

分别取400mL水样置于3个500mL烧杯中,将水样调节pH分别至3、4、5;将铁碳微球均匀分成三份加入烧杯,在曝气条件下,进行微电解去除水样COD的小试。

电解时间设定时间分别为2h,3h,4h,取样后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并计算去除率。

反应现象:

图表 1 停止曝气图表 2 停止曝气后4h 反应结束,微球表面布满絮状物,溶液澄清,水样中的絮状物被吸附在微球表面,放置一段时间后,絮状物溶出,溶液变浑浊,可能原因是反应完成后,三个烧杯的pH均在5-6之间,呈酸性,导致絮体被破坏。实验范围内反应4h,水样pH变化对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

2、电解絮凝法

取900ml水样于自制的反应槽中,用铁板做阳极,石墨板作为阴极,极板规格13.5*8*0.5cm,板间距为4cm,在12V电压下进行实验,每隔15min取一组样,反应60min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