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作者:钟玉兰徐能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小儿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儿科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干、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症状,且经常伴排便恐惧,肛裂便血等相关症状。
该疾病在我国国内发病率较高,儿童一旦患上该疾病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发育,所以在临床中我们给予积极的干预诊治。
本文探讨了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治疗结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八髎穴;小儿功能性便秘;推拿捏脊治疗;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类,中医所指的便秘为功能性便秘,是指肠道未发现明显器质改变,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便秘。
有调查小儿慢性便秘结果发现,功能性便秘占62.7%。
西医相关研究表明引起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有性别、年龄、饮食因素如饮水量少、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等,不良排便习惯,精神因素,家族史,运动量少等。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回顾研究发现心理行为、调整饮食、西药缓泻等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远期效果欠佳,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敷贴药物和中医中药在远期效果上优于西医,治疗效果佳。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上标本兼顾,从脾治疗,分寒热虚实证,兼顾肺、肾、大肠等脏腑,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具有一定优势,但需指出的是多数治疗为个人治疗经验,应进一步结合小儿体质学说,形成标准化的辨证分型及形成一证一方一药,达到中医中药剂量标准化、剂型使用方便化、提高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了自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于普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及儿科门诊患者的22例患者,经我院儿科确诊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经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表现不佳后转针灸科就诊,22名患者中女性14名,男性8名;年龄范围在0.5岁—6岁之间的婴幼儿及儿童,平均年龄(2±1.3)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3年,平均(214±0.2)年。
患者选取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 2006 年 FGID 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关于小儿 FC的定义,均经直肠指检及腹部放射学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脉沉实或滑数;指纹紫滞;伴腹胀或腹痛,夜卧不安;食欲不振,胃纳减少;面赤身热,唇红,口臭;小便黄赤;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或黄腻。
(二)治疗方法
取穴: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腰骶部第 1~4 骶后孔中,左右共 8 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
八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骶部,向内与泌尿生殖系统及大、小肠有密切联系,上髎为膀胱经与胆经的交会穴,中髎为膀胱经与胆经、肝经的交会穴,下髎为膀胱经与胆经、肝经、脾经的交会穴,在经络循行上膀胱经属膀胱络肾,故八髎对膀胱、肝、脾、肾及胆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
采用点按揉(八髎穴对于便秘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具有一定影响,可以降低肛管直肠静息压,增大模拟排便时肛管直肠压下降值)。
操作前准备:医者、患儿及治疗环境均按临床标准。
治疗室准备:治疗室应安全、通风、温度适宜,注意保护患儿隐私。
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1)点按揉八髎穴:上次中下髎依次双拇指点按揉,频次:15到20次;(2)捏脊:从长强穴上端皮肤开始拇食中三指提捏脊柱督脉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大椎穴处上端皮肤(3捏1提),频次:方向长强穴到大椎穴3到5遍。
每捏脊完一次食、中、示指梳理督脉大椎穴至长强穴经络3遍。
疗程:隔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2天。
一般连续治疗3疗程评估疗效。
(三)评估效果
观察排便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伴随消化道症状,并跟踪记录停药半年的大便情况。
所有小儿便秘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疗效标准,疗效等级分为4个层次,分别是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治愈:2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
(2)显效:2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久畅,伴随症状缓解;
(3)有效:2d以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表现。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别比较采用x2检验,P
二、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1)治愈(2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患者例数15例,占比68.18%;
(2)显效(2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久畅,伴随症状缓解)患者例数4例,占比18.18%;
(3)有效(2d以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患者例数2例,占比9.1%;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表现)患者例数1例,占比4.5%。
结论:小儿功能性便秘大概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或有排便不畅感的一组非器质性疾病。
但在临床上也可能造成腹胀腹痛,食欲下降,肛裂便血,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等一系列情况。
其病因为多方面的,主要与饮食结构及排便习惯不合理有关。
其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肯定,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激素异常等有关。
由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临床症状顽固,西药长期效果不明显,加之儿童在调整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差,故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八髎穴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如果畅达无阻,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就会自然消失。
本研究结果表明,点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治疗结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丽红. 非药物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37-38.
[2]张雁雁,郝巧茸,程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202-204.
[3]王晓艾.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6):635-637.
[4]胡锦丽,李敏,刘丰,西峥,李晨. 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7,23(11):94-96.
[5]刘南飞,郭思佳,封继宏. 推拿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7,23(19):3907-3911.
[6]李燕妮,张承军. 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120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05):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