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子设计基础 ppt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e8fabbdaef5ef7ba0d3c46.png)
另外,电子产品研制还要考虑外形设计、销 售等商业性问题,因为产品 要转变成商品,其最终的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只是电子电路设计的一次演习,它重在基础训练,是电子产品 研制的原理电路设计阶段,与研制电子产品的实际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ppt课件
7
课程设计报告
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 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编写设 计报告,不仅把设计、组 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以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表达 能力, 而且也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名、班级和指导教师等。
设计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1) 课题名称; (2) 内容摘要; (3) 设计指标(要求): (4) 系统框图; (5) 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6)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 组装调试;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 数 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 元器件清单; (9) 实际PCB图或布线图: (10) 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 见和展望: (11) 心得体会; (12) 列出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设计观点、理论分析、方案结论、计算等必须正确,尽量做
到纲目分明、 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轻重得当、文字通顺、图样清晰规范。
ppt课件
课程设计重在教学练习,设计题目是由教师指定、给定性能指标,学生 不需进行市场调研。
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在研制电子产品时,在保 证性能指标前提下,应设法降低成本,因此,凡是市场上或从生产厂家可以 买到的元器件都可以选用。
但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元器件的通用性。由实验室备料不可能十分丰富, 因此,课程设计对元器件的品种有一 定限制,一般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用 元器件。
课程设计只是电子电路设计的一次演习,它重在基础训练,是电子产品 研制的原理电路设计阶段,与研制电子产品的实际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ppt课件
7
课程设计报告
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 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编写设 计报告,不仅把设计、组 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以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表达 能力, 而且也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名、班级和指导教师等。
设计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1) 课题名称; (2) 内容摘要; (3) 设计指标(要求): (4) 系统框图; (5) 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6)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 组装调试;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 数 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 元器件清单; (9) 实际PCB图或布线图: (10) 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 见和展望: (11) 心得体会; (12) 列出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的设计观点、理论分析、方案结论、计算等必须正确,尽量做
到纲目分明、 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轻重得当、文字通顺、图样清晰规范。
ppt课件
课程设计重在教学练习,设计题目是由教师指定、给定性能指标,学生 不需进行市场调研。
对于研制电子产品来说,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在研制电子产品时,在保 证性能指标前提下,应设法降低成本,因此,凡是市场上或从生产厂家可以 买到的元器件都可以选用。
但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元器件的通用性。由实验室备料不可能十分丰富, 因此,课程设计对元器件的品种有一 定限制,一般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选用 元器件。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PPT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7aee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5.png)
2211、2220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范围并不广泛所以不做介绍。 3)对于实际应用中各种对尺寸的称呼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使用英制单位称呼为
多,例如一般我们在工作中会说用的是0603的电容,也有时使用公制单位例如说用 1608的电容此时使用的就是公制单位 。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色环元件主要指: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 1、色环的意义: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1、元件误差的字母识别法:
误差代码 误差范围
C
±0.25pF
D
±0.5pF
J
±5%
K
M
Z
±10% ±20% -20%~+80%
误差代码在表中列出的仅仅为最常用的几个代码,其它还有B、F、 G分别代表:B表示±0.1pF , F表示±1% ,G表示±2%。其中B、C、D仅 用来表示电容元件的误差。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常见电子元件的分类:
1、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 1)电阻:电子学符号——R
按电阻的封装形式:贴片电阻、手插电阻 按电阻的功能特性:限流电阻、压敏电阻、温敏电阻 按电阻的材料形式: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氧膜电阻、绕线电阻
2)电容:电子学符号——C 按电容的封装形式:贴片电容、手插电容 按电容的材料特性:瓷片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聚脂电容 (膜电容)、云母电容、玻璃电容、独石电容等
八、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的识别 :
1、二极管: A)从封装材料分可以分为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从半导体材料分可以分为锗材质二 极管、硅材质二极管; 从功能分有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B)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 一般开关二极管采用锗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 采 用硅二极管。 一般锗二极管采用玻璃封装,硅二极管采用塑封。 C)二极管有极性区分: 一般二极管的负极用白色、红色或黑色色环标识, 发光二极管一般用引脚长度不同来区分极性,较短的引脚为负极。
多,例如一般我们在工作中会说用的是0603的电容,也有时使用公制单位例如说用 1608的电容此时使用的就是公制单位 。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色环元件主要指: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 1、色环的意义: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1、元件误差的字母识别法:
误差代码 误差范围
C
±0.25pF
D
±0.5pF
J
±5%
K
M
Z
±10% ±20% -20%~+80%
误差代码在表中列出的仅仅为最常用的几个代码,其它还有B、F、 G分别代表:B表示±0.1pF , F表示±1% ,G表示±2%。其中B、C、D仅 用来表示电容元件的误差。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常见电子元件的分类:
1、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 1)电阻:电子学符号——R
按电阻的封装形式:贴片电阻、手插电阻 按电阻的功能特性:限流电阻、压敏电阻、温敏电阻 按电阻的材料形式: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氧膜电阻、绕线电阻
2)电容:电子学符号——C 按电容的封装形式:贴片电容、手插电容 按电容的材料特性:瓷片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聚脂电容 (膜电容)、云母电容、玻璃电容、独石电容等
八、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的识别 :
1、二极管: A)从封装材料分可以分为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从半导体材料分可以分为锗材质二 极管、硅材质二极管; 从功能分有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B)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 一般开关二极管采用锗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 采 用硅二极管。 一般锗二极管采用玻璃封装,硅二极管采用塑封。 C)二极管有极性区分: 一般二极管的负极用白色、红色或黑色色环标识, 发光二极管一般用引脚长度不同来区分极性,较短的引脚为负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件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c05e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c.png)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 据记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总结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验证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 能
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撰写:按照报告格式要求,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过程、结果、总结和参考文献 等
设计步骤:选 择合适的放大 器、设计电路、
调试电路
设计结果:成 功实现音频信 号的放大,满
足设计目标
案例四: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目标:实现无线通信, 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设计方法:采用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实现信号的调制和
解调
设计难点:解决信号干扰、 信号衰减等问题
系统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由 发射机、接收机、天线、调 制解调器等组成
进。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子技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科学 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电子电路:由电子器件组成的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 电子系统:由电子电路组成的系统,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
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电子技术分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射频电子技术等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音频放大器、视频放大器、信号处理等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信号处理等 射频电子技术应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
评估项目:对 项目成果进行 评估,包括质 量、进度、成
本等方面
总结项目:总 结项目经验, 提出改进建议, 为后续项目提
供参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实验总结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验证电子技术课程 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 能
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 出结论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撰写:按照报告格式要求,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过程、结果、总结和参考文献 等
设计步骤:选 择合适的放大 器、设计电路、
调试电路
设计结果:成 功实现音频信 号的放大,满
足设计目标
案例四: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目标:实现无线通信, 提高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设计方法:采用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实现信号的调制和
解调
设计难点:解决信号干扰、 信号衰减等问题
系统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由 发射机、接收机、天线、调 制解调器等组成
进。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子技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科学 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电子电路:由电子器件组成的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 电子系统:由电子电路组成的系统,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
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电子技术分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射频电子技术等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音频放大器、视频放大器、信号处理等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信号处理等 射频电子技术应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
评估项目:对 项目成果进行 评估,包括质 量、进度、成
本等方面
总结项目:总 结项目经验, 提出改进建议, 为后续项目提
供参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PPT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7be2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3.png)
-
不论是N型半导体还是P型半导体,其中的多子和少子的 移动都能形成电流。但是,由于多子的数量远大于少子的 数量,因此起主要导电作用的是多数载流子。
注意:
掺入杂质后虽然形成了N型或P型半导体,但整个半 导体晶体仍然呈电中性。
一般可近似认为多数载流子的数量与杂质的浓度相等。
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多于自由电子,是否意味着带正电?
光敏性——半导体受光照后,其导电能力大大增强;
热敏性——受温度的影响,半导体导电能力变化很大;
掺杂性——在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特殊杂质,其导电 能力极大地增强;
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能是由其内部的导电机理所决定的。
3. 本征半导体
最常用的半导体为硅(Si)和锗(Ge)。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四价 元素,即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
原子核
+
导体的特点:
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2) 绝缘体
绝缘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6~8个,且距原子核较近,因此受原子核的束缚力较强而不易挣脱其束缚。 常温下绝缘体内部几乎不存在自由电子,因此导电能力极差或不导电。 常用的绝缘体材料有橡胶、云母、陶瓷等。
原子核
+
绝缘体的特点:
1. 半导体中少子的浓度虽然很低 ,但少子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温度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影响很大。而多子因浓度基本上等于杂质原子的掺杂浓度,所以说多子的数量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
4.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PN结正向偏置时,呈现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因此多子构成的扩散电流极易通过PN结;PN结反向偏置时,呈现的电阻趋近于无穷大,因此电流无法通过被阻断。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与金属导体导电机理有本质上的区别: 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而半导体中 则是由本征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和复合运动产生的空穴两种 载流子同时参与导电。两种载流子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电 流的方向为空穴载流子的方向即自由电子载流子的反方向。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7274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4.png)
或系统功能的微型电子部件。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 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军事
等领域。
集成电路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实现 的功能、制造工艺、元件数目、
集成度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通常包括电 路设计、版图设计、物理 验证、DRC/LVS检查等步 骤。
03
模拟电路设计
模拟电路的介绍
模拟电路的概念
模拟电路是一种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其信号形式为连续变 化的电压或电流。
模拟电路的特点
模拟电路具有连续性和直接性的特点,能够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 物理量,如声音、光线、温度等。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
数字电路处理的是离散的二进制信号,而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
电路的性能指标
电路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这些指标对于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电路的分析方法
欧姆定律
01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
间的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
02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分析复杂电路的重
要工具。
戴维南定理
03
戴维南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等效为简单电路,简化分析过程。
1 2
5G技术
5G通信技术为电子设备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 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使得远程控制和实时反馈成 为可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为电子设计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 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功能。
3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借助云端资源进行 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电路设计是根据需求,设 计出合适的电路图,选择 合适的元件和参数。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 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军事
等领域。
集成电路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实现 的功能、制造工艺、元件数目、
集成度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通常包括电 路设计、版图设计、物理 验证、DRC/LVS检查等步 骤。
03
模拟电路设计
模拟电路的介绍
模拟电路的概念
模拟电路是一种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其信号形式为连续变 化的电压或电流。
模拟电路的特点
模拟电路具有连续性和直接性的特点,能够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 物理量,如声音、光线、温度等。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
数字电路处理的是离散的二进制信号,而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
电路的性能指标
电路的性能指标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这些指标对于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电路的分析方法
欧姆定律
01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
间的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
02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分析复杂电路的重
要工具。
戴维南定理
03
戴维南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等效为简单电路,简化分析过程。
1 2
5G技术
5G通信技术为电子设备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 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使得远程控制和实时反馈成 为可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为电子设计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 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功能。
3
云计算
云计算技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借助云端资源进行 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电路设计是根据需求,设 计出合适的电路图,选择 合适的元件和参数。
《电子作品制作常识》课件
![《电子作品制作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cd26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d.png)
电子作品制作常识
欢迎来到本课程,我们将一起探讨电子作品制作的常识。此次课程将介绍基 本元素、常见软件、展示与发布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知识。
引言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讲解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内容与实用技巧,适合初学者和经验丰富者。
学习目标
掌握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元素和流程,了解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
课程作用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作品制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熟练和自信地应 用电子媒体。
2
发布平台
电子作品可以从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在线图库、数字出版社等多个渠道发布, 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你自己的目的来选择。
电子作品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平面设计、UI设计、网 页设计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与借鉴。
• Spotlight • SoundCloud • Spotify
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要素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电子作品的灵魂, 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将功能 和美学完美结合。
创意思路
优秀的创意是电子作品成功的 关键,要不断积累、启发和跨 界融合。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需要综合考虑主题、 受众、氛围等要素,追求色彩 的和谐与美感。
图形表现
图形表现是电子作品的重要组 成部分,需要保证图形的质感、 清晰度和一致性。
排版布局
排版布局是电子作品的基础, 要兼顾版面的美观和易读性, 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
电子作品制作的常见软件
PPT制作 PPT基础 PPT高级技巧
AI制作 AI基础 AI高级技巧
AE制作 AE基础 高级技巧
电子作品的展示与发布
1
展示形式
电子作品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网上舞台上演,也可以逐一呈现出来,具 体应该根据作品的特点以及受众的需求来设计。
欢迎来到本课程,我们将一起探讨电子作品制作的常识。此次课程将介绍基 本元素、常见软件、展示与发布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知识。
引言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讲解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内容与实用技巧,适合初学者和经验丰富者。
学习目标
掌握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元素和流程,了解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
课程作用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电子作品制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熟练和自信地应 用电子媒体。
2
发布平台
电子作品可以从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在线图库、数字出版社等多个渠道发布, 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你自己的目的来选择。
电子作品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平面设计、UI设计、网 页设计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与借鉴。
• Spotlight • SoundCloud • Spotify
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要素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是电子作品的灵魂, 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将功能 和美学完美结合。
创意思路
优秀的创意是电子作品成功的 关键,要不断积累、启发和跨 界融合。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需要综合考虑主题、 受众、氛围等要素,追求色彩 的和谐与美感。
图形表现
图形表现是电子作品的重要组 成部分,需要保证图形的质感、 清晰度和一致性。
排版布局
排版布局是电子作品的基础, 要兼顾版面的美观和易读性, 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
电子作品制作的常见软件
PPT制作 PPT基础 PPT高级技巧
AI制作 AI基础 AI高级技巧
AE制作 AE基础 高级技巧
电子作品的展示与发布
1
展示形式
电子作品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网上舞台上演,也可以逐一呈现出来,具 体应该根据作品的特点以及受众的需求来设计。
电子设计基础ppt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903e462cc58bd63086bd79.png)
● 元器件识别、寻找、运用 ● 常用仪器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 资料查阅:书、刊、网; ● 电路设计与仿真; ● 印刷电路板设计; ● 工装:焊接、装配 ● 电子测量方法:参数测量,准确度与误差分析 ● 调试方法:故障分析和排除 ● 文档整理:章节、文字、图表的规范化。
11三.电子设计技术
3.3基本设计能力
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温度采集、显示、处理控制、报警系统
26
单片机+FPGA小系统
Ext STD
Interfac e
Memory
I/O
Interfac e
ADC
FPGA
DAC
LCD/LEyBoar d
● 掌握先进仪器使用方法(如数字存储示波器、 逻辑分析 仪等 );
● 掌握单片机/嵌入式、CPLD/FPGA、*DSP基 本知识;
● 掌握更先进的工具软件、开发系统,结合硬 件实现较小电子系统的能力;
● 掌握一些系统分析软件,能完成单元、系统 设计;
12三.电子设计技术
3.4综合设计能力
●实现小系统的设计实现能力; ●掌握常用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基本知识,和用简单的
为每一路温度传感器设计越限报警功能。当某路传感器温度超越设
25 定的温度上下阀值时,即产生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该传感器的
温度值,直至温度回到门限内或通过用控制键解除警报。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 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设 计单片机最小系统
24 采集与控制:采集,处理,存储,模拟输出 数据处理:基本算法库、软件曲线拟和与插 值功能 通讯:I2C、RS232、打印
温度采集、显示、处理、控制系统
11三.电子设计技术
3.3基本设计能力
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温度采集、显示、处理控制、报警系统
26
单片机+FPGA小系统
Ext STD
Interfac e
Memory
I/O
Interfac e
ADC
FPGA
DAC
LCD/LEyBoar d
● 掌握先进仪器使用方法(如数字存储示波器、 逻辑分析 仪等 );
● 掌握单片机/嵌入式、CPLD/FPGA、*DSP基 本知识;
● 掌握更先进的工具软件、开发系统,结合硬 件实现较小电子系统的能力;
● 掌握一些系统分析软件,能完成单元、系统 设计;
12三.电子设计技术
3.4综合设计能力
●实现小系统的设计实现能力; ●掌握常用传感器、执行机构的基本知识,和用简单的
为每一路温度传感器设计越限报警功能。当某路传感器温度超越设
25 定的温度上下阀值时,即产生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该传感器的
温度值,直至温度回到门限内或通过用控制键解除警报。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 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设 计单片机最小系统
24 采集与控制:采集,处理,存储,模拟输出 数据处理:基本算法库、软件曲线拟和与插 值功能 通讯:I2C、RS232、打印
温度采集、显示、处理、控制系统
《电子设计基础教程》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教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0362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电子设计基础教程》 PPT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教程PPT课件
前言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教材介绍
电路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基本电路元件的介绍,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分析
电子元器件
二极管
用途广泛的电子元件,可以控制电流方向
集成电路
多个元件集成在一起的微芯片,用于各种电 子设备
晶体管
核心元件,用来放大电信号和参数的装置
PCB设计
PCB的制作流程,PCB设计软件的介绍,设计流程和要点
信号处理
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常见信号处理方法
嵌入式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软硬件平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
总结
课程回顾,学生反馈,下一步计划
参考资料
书籍推荐,网站链接
电子设计基础教程PPT课件
前言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教材介绍
电路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基本电路元件的介绍,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分析
电子元器件
二极管
用途广泛的电子元件,可以控制电流方向
集成电路
多个元件集成在一起的微芯片,用于各种电 子设备
晶体管
核心元件,用来放大电信号和参数的装置
PCB设计
PCB的制作流程,PCB设计软件的介绍,设计流程和要点
信号处理
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常见信号处理方法
嵌入式系统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软硬件平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
总结
课程回顾,学生反馈,下一步计划
参考资料
书籍推荐,网站链接
电子课程设计基础知识课件
![电子课程设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27cdc2b160b4e777fcf3a.png)
PPT学习交流
6
4、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 课程名称、内容摘要
• 设计内容与要求
• 比较和选定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方框图
• 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工作原理(用Protel绘图)
• 组装调试内容(主要调试仪器、调试方法技巧、测试数 据与分析、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 总结方案优缺点,指出实用价值并提出改进方案
PPT学习交流
4
2、调试
• 通电前检查:连接是否错误
• 通电检查:加入正常电压,观察电路情况有无异常
• 单元电路调试:利用信号源或其他实验仪器判断各单元 电路的工作状态
• 整机联调:从最前端到末级进行统调,检查各级动态信 号工作情况,分析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PT学习交流
5
3、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 信号寻迹法:逐级检查 • 对分法:缩小故障范围 • 分割测试法:切断电路间的相互联系,查找原因 • 电容器旁路法:用于自激或排查干扰的时候 • 对比法:相同电路对比 • 替代法:用已知正常的电路、器件代替怀疑的电路 • 静态测试法:确定单一故障元件 • 动态测试法:观察动态工作状况
PPT学习交流
14
• 常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功率分为: • 小功率(1mW~10mW) • 中功率(20mW~50mW) • 大功率(50mW~100mW以上)
PPT学习交流
15
红外接收管
• 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 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 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 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电子设计基础》课件
![《电子设计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51e8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6.png)
03 电路分析基础
电压与电流
电压
电压是电场中电位差,表示电场力对 单位正电荷的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 量度。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 为伏特(V)。
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表示单位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 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成 正比,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触发器
RS触发器
有两个输入端R和S,当S端始终 为高电平,R端由高变低时,输 出端Q变为高电平;当R端始终 为高电平,S端由高变低时,输
出端Q变为低电平。
D触发器
当输入端D为高电平时,输出端 Q变为高电平;当D端由高变低
时,Q端保持原状态不变。
JK触发器
具有置0、置1、翻转和保持四种 功能。
寄存器与移位器
VS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 尔霍夫电压定律。其中,基尔霍夫电流定 律指出在任意闭合回路中,流入节点的电 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基尔霍 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意闭合回路中,各段 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电路分析方法
01
02
03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一种以支路 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 霍夫定律列出独立方程求 解的方法。
寄存器
存储二进制代码的元件,由触发器组成。
移位器
将一个二进制数向左或向右移动的元件,分 为单向移位器和双向移位器。
06 电子设计软件介绍
Multisim软件介绍
总结词
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 ,适用于模拟和数字电路的仿真分析。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介绍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83588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7.png)
Protel
总结词
广泛应用的电路设计软件
详细描述
Prot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的电路设计。它支持原理 图设计、PCB布线、元件库管理等,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电路设计解决方案。
KiCad
总结词
开源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VS
详细描述
KiCad是一款开源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提供了原理图设计、PCB布线、元件库 管理等功能。它具有跨平台的特点,支持 Windows、Linux和Mac OS等操作系统 。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和管 理特定设备或系统。
嵌入式系统对电子设计的影响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将得到大幅 提升,需要电子设计师具备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实
现更加高效、智能化的产品设计。
嵌入式系统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需要电子设计师掌握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
详细描述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它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流过,阻 止电流从相反方向流过。在电子设计中,二极管常用于整流、开关、稳压等电 路中,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电子设计中常用的元件,具有电流放大功能。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电流放大功能。它由三个半导 体组成,包括两个N型和一个P型半导体。在电子设计中,三 极管常用于放大、开关、振荡等电路中,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
02 电子设计基础元件
电阻
总结词
电阻是电子设计中常用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详细描述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8d26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5.png)
详细描述
滤波器设计主要涉及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和确定相 关参数(如截止频率、通带增益、阻带衰减等),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和
切比雪夫滤波器等。
振荡器设计
总结词
振荡器用于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 号。
详细描述
振荡器设计关键在于确定起振条件、调节频 率和幅度稳定性等参数,常见的振荡器类型
电感
总结词
电感是电子电路中用于存储磁能的元 件。
详细描述
电感由导线绕成线圈组成,其电感量 取决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直径、线 圈的长度以及线圈的材料。电感具有 阻止电流变化的特性,常用于滤波、 振荡和延迟等电路中。
二极管
总结词
二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半导体元 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详细描述
二极管由一个PN结组成,正向偏置时 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二极管具有 整流、检波、开关等应用,广泛用于 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集成电路设计
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集成电路设计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 芯片上的过程。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复杂的电 路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集成电 路设计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电路设计 、版图绘制、工艺制造等。随着技术的发展 ,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 杂,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
06
设计工具与技术
EDA工具
总结词
EDA工具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简称,是电子设计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工具。
详细描述
EDA工具包括原理图编辑、电路仿真、布局布线、可靠 性分析等多种功能,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完成电路设计 、优化和验证。常见的EDA工具有Altera Quartus、 Xilinx ISE、Mentor Graph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滤波电感、滤波器、浪涌吸收器等
以上三类元件是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也是电子学中最重要的元件。 凡是电子线路中这些元件是必不可少。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组合可以完成几 乎所有其他元件的全部功能。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1)二极管:电子学符号——D
按封装的形式:贴片二极管、手插二极管
按封装的材料: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C0G/NPO/CG -55℃~125℃ 0±30ppm/℃
C0H -55℃~125℃ 0±60ppm/℃
X7R -55℃~125℃
±15%
X5R -55℃~85℃
±15%
温度系数代码 温度变化范围 元件值变化范围
Y5V/F -30℃~85℃ +20~-80%
Z5U/E 10℃~85℃ +20%~-80%
2220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范围并不广泛所以不做介绍。 3)对于实际应用中各种对尺寸的称呼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使用英制单位称呼为
多,例如一般我们在工作中会说用的是0603的电容,也有时使用公制单位例如说用 1608的电容此时使用的就是公制单位 。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色环元件主要指: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 1、色环的意义:
贴片电解电容的基本单位:μF.
工作电压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1、贴片电感: 贴片电感主要有:贴片绕线电感、贴片叠层电感。 a、贴片绕线电感:是将导线绕制在磁芯或瓷芯上并用引脚引出焊盘的元件。表 面印有丝印,元件本身无极性。其表面丝印有两种形式:数字丝印、色点丝印。 尺寸有各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介绍)。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4)开关:电子学符号——SW
按功能特性:拨档开关、按键开关、热敏开关
5)插座:电子学符号——J 插座形式多样一般可分为插针式和插孔式,大多插座都为插孔式。
6)晶振:电子学符号——X 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元件,性质上不类似其它的元件,在电子学 特性上无法界定它的属于阻、容、感性,所以其电子学符号采 用数学符号中自变量符号X。
4、色环电阻与色环电感的区分: 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的形状和外观上比较相近,因此在使用中、色环电阻的色环排布不均匀, 第三环和第四环之间的距离较 其它相邻环之间距离宽很多。 而色环电感的色环排布比较均 匀。
2、在尺寸上电感的小型化 元件比较少一般最小的电感 尺寸Φ2*4mm,而电阻则可 更小。小于Φ2*4mm的色环 元件一般不会为电感。
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 金 银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2、色环电阻的识别: 1)色环排列的辨认: a、色环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环为金色或银色,如果不是金色和银色,
则最后一环的宽度是其它环的两倍.
b、电阻值的读取:第一、二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 的位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四色环电阻)
单位(英制) 0201 0402 0603 0805 1008 1206 1210 单位(公制) 0.6x0.3 1.0x0.5 1.6x0.8 2.0x1.25 2.5x2.0 3.2x1.6 3.2x2.5
注:1)此处的0201表示0.02X0.01inch,其他相同; 2)在材料中还有其它尺寸规格例如:0202 、0303、0504、1808、1812、2211、
3、色环电感的识别: 1)色环排列的辨认: a、色环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环为金色或银色, b、电感值的读取:第一、二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有效数字后应 乘的位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如第四环为底色即无第四环表示误差为±20%〕。
c、色环电感的基本单位 为:微亨(μH)
金色环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贴片钽电容的基本单位:μF.
六、电容元件的识别 :
负极标示
电容值
c、贴片电解电容:材质电解质。表面 有丝印,有极性。外观上可见铝制外壳。 电解电容表面有一条黑色丝印用来表示 电解电容的负极,并且在丝印上标明有 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家还 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尺寸有各 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 介绍)。
B -25℃~85℃
±10%
CK -55℃~125℃ 0±250ppm
上表中温度系数代码只是温度代码中的常用部分,在温度系数中有H、J、 K系列代码,因为其他代码特性的元件使用比较少,因此在这里不做相关介绍。
附页1:常见贴片元件尺寸规范介绍
在贴片元件的尺寸上为了让所有厂家生产的元件之间有更多的通用性,国际上各大厂 家进行了尺寸要求的规范工作,形成了相应的尺寸系列。其中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单位 基准主要有公制和英制,对应关系如下表: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贴片电感实例:
图一
图二
元件值读取的例子:
图一中电感的丝印为100,读取其元件值:第一、二位10 X 第三位0=10X1=10μH;
图二中电感的丝印为红红红,读取元件值:第一、二位22 X 第三位2=22X100= 2200nH=2.2μH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贴片叠层电感
贴片叠层电感:外观上与贴片电容 的区别很小,区分的方法是贴片电 容有多种颜色其中有褐色、灰色、 紫色等,而贴片电感只有黑色一 种 。基本单位:nH.
普通贴片电容的基本单位:pF.但此 电容量一般较大在μF级。
六、电容元件的识别 :
正极标示
电容值 工作电压
c、贴片钽电容:材质钽介质。表面有 丝印,有极性。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黑色、 黄色等。钽电容表面有一条白色丝印用 来表示钽电容的正极,并且在丝印上标 明有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 家还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尺寸 有各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 尺寸介绍)。
按半导体材料: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按功能的特性: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二极管的变形体:整流块电路、数码发光管、双色发光管 二极管分类间的对应关系:
玻璃二极管
塑封二极管
锗二极管
硅二极管
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2)三极管:电子学符号——Q or TR
贴片绕线电感的基本单位: 1)当电感元件值丝印为数字标记时基本单位为μH. 2)当电感元件值丝印为色点标记时基本单位为nH、 电感值值识别规则: 数字丝印: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 色点丝印:将色点密集的一边朝向自己的左边,靠近自己的两个色点从左至右代 表元件值的第一、二位有效数字,远离自己的一点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1、元件误差的字母识别法:
误差代码 误差范围
C
±0.25pF
D
±0.5pF
J
±5%
K
M
Z
±10% ±20% -20%~+80%
误差代码在表中列出的仅仅为最常用的几个代码,其它还有B、F、
G分别代表:B表示±0.1pF , F表示±1% ,G表示±2%。其中B、C、D仅
电阻:不均匀 电感:均匀
五、电阻元件的识别 :
1、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是一种外观上非常单一的元件。方形、黑 色,表面有丝印标识元件值,体积小。尺寸有各种 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介绍)
阻值识别规则: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 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它的允许误 差应在材料的厂家编码中用误差代码来识别。
按封装形式:贴片三极管、手插三极管 按加工方式:普通三极管、MOS三极管 按半导体结:PNP管、NPN管;N-Channel MOS管、P-Channel MOS管
3)集成电路(IC):电子学符号——U 按封装形式:DIP(双排直插)、SOT(双排贴片)、 QFP(四方贴片)、BGA(底部引脚贴片) 按封装材料:塑封IC、陶瓷IC
1、Ω——电阻单位: 基本单位:欧姆(ohm) 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换算关系:1MΩ=1000KΩ=1000,000Ω
2、F——电容单位: 基本单位:法拉(F) 常用单位:皮法 pF 纳法 nF 微法 μF 毫法 mF 换算关系:1F=1000mF=1000,000μF=1000,000,000nF=1000,000,000,000pF
用来表示电容元件的误差。
2、色环元件的误差表示方法:
金色 ±5%
银色 ±10%
棕色 ±1%
红色 ±2%
绿色
蓝色
紫色
±0.5% ±0.25% ±0.1%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3、常见电子元件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指元件在温度变化时元件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温度系数代码 温度变化范围 元件值变化范围
八、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的识别 :
1、二极管: A)从封装材料分可以分为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从半导体材料分可以分为锗材质二 极管、硅材质二极管; 从功能分有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B)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 一般开关二极管采用锗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 采 用硅二极管。 一般锗二极管采用玻璃封装,硅二极管采用塑封。 C)二极管有极性区分: 一般二极管的负极用白色、红色或黑色色环标识, 发光二极管一般用引脚长度不同来区分极性,较短的引脚为负极。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Ⅱ、焊接 Ⅲ、电路设计工艺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常见电子元件的分类:
1、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 1)电阻:电子学符号——R
按电阻的封装形式:贴片电阻、手插电阻 按电阻的功能特性:限流电阻、压敏电阻、温敏电阻 按电阻的材料形式: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氧膜电阻、绕线电阻
以上内容是电子元件的分类。各种分类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但在分 类的方法上无外乎依据元件的特性来分,例如:我们可将二极管、三极 管、IC归为一类元件,依据材料特性它们都属于半导体类元件。
以上三类元件是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也是电子学中最重要的元件。 凡是电子线路中这些元件是必不可少。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组合可以完成几 乎所有其他元件的全部功能。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1)二极管:电子学符号——D
按封装的形式:贴片二极管、手插二极管
按封装的材料: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C0G/NPO/CG -55℃~125℃ 0±30ppm/℃
C0H -55℃~125℃ 0±60ppm/℃
X7R -55℃~125℃
±15%
X5R -55℃~85℃
±15%
温度系数代码 温度变化范围 元件值变化范围
Y5V/F -30℃~85℃ +20~-80%
Z5U/E 10℃~85℃ +20%~-80%
2220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范围并不广泛所以不做介绍。 3)对于实际应用中各种对尺寸的称呼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使用英制单位称呼为
多,例如一般我们在工作中会说用的是0603的电容,也有时使用公制单位例如说用 1608的电容此时使用的就是公制单位 。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色环元件主要指: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 1、色环的意义:
贴片电解电容的基本单位:μF.
工作电压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1、贴片电感: 贴片电感主要有:贴片绕线电感、贴片叠层电感。 a、贴片绕线电感:是将导线绕制在磁芯或瓷芯上并用引脚引出焊盘的元件。表 面印有丝印,元件本身无极性。其表面丝印有两种形式:数字丝印、色点丝印。 尺寸有各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介绍)。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4)开关:电子学符号——SW
按功能特性:拨档开关、按键开关、热敏开关
5)插座:电子学符号——J 插座形式多样一般可分为插针式和插孔式,大多插座都为插孔式。
6)晶振:电子学符号——X 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元件,性质上不类似其它的元件,在电子学 特性上无法界定它的属于阻、容、感性,所以其电子学符号采 用数学符号中自变量符号X。
4、色环电阻与色环电感的区分: 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的形状和外观上比较相近,因此在使用中、色环电阻的色环排布不均匀, 第三环和第四环之间的距离较 其它相邻环之间距离宽很多。 而色环电感的色环排布比较均 匀。
2、在尺寸上电感的小型化 元件比较少一般最小的电感 尺寸Φ2*4mm,而电阻则可 更小。小于Φ2*4mm的色环 元件一般不会为电感。
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 金 银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2、色环电阻的识别: 1)色环排列的辨认: a、色环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环为金色或银色,如果不是金色和银色,
则最后一环的宽度是其它环的两倍.
b、电阻值的读取:第一、二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 的位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四色环电阻)
单位(英制) 0201 0402 0603 0805 1008 1206 1210 单位(公制) 0.6x0.3 1.0x0.5 1.6x0.8 2.0x1.25 2.5x2.0 3.2x1.6 3.2x2.5
注:1)此处的0201表示0.02X0.01inch,其他相同; 2)在材料中还有其它尺寸规格例如:0202 、0303、0504、1808、1812、2211、
3、色环电感的识别: 1)色环排列的辨认: a、色环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环为金色或银色, b、电感值的读取:第一、二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有效数字后应 乘的位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如第四环为底色即无第四环表示误差为±20%〕。
c、色环电感的基本单位 为:微亨(μH)
金色环
四、色环元件的识别 :
贴片钽电容的基本单位:μF.
六、电容元件的识别 :
负极标示
电容值
c、贴片电解电容:材质电解质。表面 有丝印,有极性。外观上可见铝制外壳。 电解电容表面有一条黑色丝印用来表示 电解电容的负极,并且在丝印上标明有 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家还 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尺寸有各 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 介绍)。
B -25℃~85℃
±10%
CK -55℃~125℃ 0±250ppm
上表中温度系数代码只是温度代码中的常用部分,在温度系数中有H、J、 K系列代码,因为其他代码特性的元件使用比较少,因此在这里不做相关介绍。
附页1:常见贴片元件尺寸规范介绍
在贴片元件的尺寸上为了让所有厂家生产的元件之间有更多的通用性,国际上各大厂 家进行了尺寸要求的规范工作,形成了相应的尺寸系列。其中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单位 基准主要有公制和英制,对应关系如下表: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贴片电感实例:
图一
图二
元件值读取的例子:
图一中电感的丝印为100,读取其元件值:第一、二位10 X 第三位0=10X1=10μH;
图二中电感的丝印为红红红,读取元件值:第一、二位22 X 第三位2=22X100= 2200nH=2.2μH
七、电感元件的识别 :
贴片叠层电感
贴片叠层电感:外观上与贴片电容 的区别很小,区分的方法是贴片电 容有多种颜色其中有褐色、灰色、 紫色等,而贴片电感只有黑色一 种 。基本单位:nH.
普通贴片电容的基本单位:pF.但此 电容量一般较大在μF级。
六、电容元件的识别 :
正极标示
电容值 工作电压
c、贴片钽电容:材质钽介质。表面有 丝印,有极性。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黑色、 黄色等。钽电容表面有一条白色丝印用 来表示钽电容的正极,并且在丝印上标 明有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 家还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尺寸 有各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 尺寸介绍)。
按半导体材料: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按功能的特性: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二极管的变形体:整流块电路、数码发光管、双色发光管 二极管分类间的对应关系:
玻璃二极管
塑封二极管
锗二极管
硅二极管
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2、常见的其它电子元件 2)三极管:电子学符号——Q or TR
贴片绕线电感的基本单位: 1)当电感元件值丝印为数字标记时基本单位为μH. 2)当电感元件值丝印为色点标记时基本单位为nH、 电感值值识别规则: 数字丝印: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 色点丝印:将色点密集的一边朝向自己的左边,靠近自己的两个色点从左至右代 表元件值的第一、二位有效数字,远离自己的一点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1、元件误差的字母识别法:
误差代码 误差范围
C
±0.25pF
D
±0.5pF
J
±5%
K
M
Z
±10% ±20% -20%~+80%
误差代码在表中列出的仅仅为最常用的几个代码,其它还有B、F、
G分别代表:B表示±0.1pF , F表示±1% ,G表示±2%。其中B、C、D仅
电阻:不均匀 电感:均匀
五、电阻元件的识别 :
1、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是一种外观上非常单一的元件。方形、黑 色,表面有丝印标识元件值,体积小。尺寸有各种 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介绍)
阻值识别规则: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 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它的允许误 差应在材料的厂家编码中用误差代码来识别。
按封装形式:贴片三极管、手插三极管 按加工方式:普通三极管、MOS三极管 按半导体结:PNP管、NPN管;N-Channel MOS管、P-Channel MOS管
3)集成电路(IC):电子学符号——U 按封装形式:DIP(双排直插)、SOT(双排贴片)、 QFP(四方贴片)、BGA(底部引脚贴片) 按封装材料:塑封IC、陶瓷IC
1、Ω——电阻单位: 基本单位:欧姆(ohm) 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换算关系:1MΩ=1000KΩ=1000,000Ω
2、F——电容单位: 基本单位:法拉(F) 常用单位:皮法 pF 纳法 nF 微法 μF 毫法 mF 换算关系:1F=1000mF=1000,000μF=1000,000,000nF=1000,000,000,000pF
用来表示电容元件的误差。
2、色环元件的误差表示方法:
金色 ±5%
银色 ±10%
棕色 ±1%
红色 ±2%
绿色
蓝色
紫色
±0.5% ±0.25% ±0.1%
三、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
3、常见电子元件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指元件在温度变化时元件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温度系数代码 温度变化范围 元件值变化范围
八、二极管、三极管、整流桥的识别 :
1、二极管: A)从封装材料分可以分为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
从半导体材料分可以分为锗材质二 极管、硅材质二极管; 从功能分有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B)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 一般开关二极管采用锗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 采 用硅二极管。 一般锗二极管采用玻璃封装,硅二极管采用塑封。 C)二极管有极性区分: 一般二极管的负极用白色、红色或黑色色环标识, 发光二极管一般用引脚长度不同来区分极性,较短的引脚为负极。
电子设计基础知识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Ⅱ、焊接 Ⅲ、电路设计工艺
Ⅰ、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常见电子元件的分类:
1、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 1)电阻:电子学符号——R
按电阻的封装形式:贴片电阻、手插电阻 按电阻的功能特性:限流电阻、压敏电阻、温敏电阻 按电阻的材料形式: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氧膜电阻、绕线电阻
以上内容是电子元件的分类。各种分类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但在分 类的方法上无外乎依据元件的特性来分,例如:我们可将二极管、三极 管、IC归为一类元件,依据材料特性它们都属于半导体类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