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谚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活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点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

我国谚语非常丰富,远在两三千年前,谚语已被人记载下来。《易经》、《诗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的史诗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人民的谚语。如相传是尧时的谚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易经》中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韩非子》中的“远水救不了近火”等等,都是流传已久的谚语。先秦之后,历代都有谚语的产生和流传,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古今谚》、《古谣谚》等书中都不同数量的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谚语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

谚语可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经济谚语、道德谚语、科学谚语。

经济谚语,顾名思义就是与经济有关的谚语。如“酒香不怕巷子深”,“店有喜人货,不用多吆喝”,“嘴强不如货硬”说的就是只要货好,顾客一定多。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广告虚夸,等于自杀”,质量不稳定,往往砸了自己的牌子。当然,必要的广告还是必须要有的,谚曰“一分广告十分利”,“广告一登,死物逢生”,但是广告必须“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谚语,是表现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劳动人民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如“人穷志不穷”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骨气,他们反对夸夸其谈,相信有付出才有收获,如“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还有“一家盖不起龙王庙”、“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景颇族)、“不怕年老,就怕心老”(彝族),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中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道德谚语既然反映了社会生活,那么久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除了反映人民的崇高美德,还有一些也反映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和小私有者的落后观念。如:“胳膊拧不过大腿”、“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谚语。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落后的迷信观念的谚语,如彝族的“女人犁地死丈夫,男人背水死老婆,庄稼用人粪瞎眼睛”,这些迷信思想曾大大束缚了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妨碍了生产的发展。解放后,在事实面前,这些迷信破产后,这些谚语自然就消失了。

科学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其中科学谚语又可分为农谚、气象谚语、地理谚语、卫生谚语等。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秧好半年稻”、“割麦如救火”、“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等。气象谚语是农谚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艺术概括。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等等。地理谚语形象的概括了地方的山川物产特点,反映了地方的风俗习惯。如“东北有三宝,人身貂皮乌拉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卫生谚语总结了人民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传统经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无科学道理。如“笑一笑,十年少”、

“饭后百步走,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枇杷上市医生忙,萝卜上市医生回家乡”说明萝卜对身体是有益的。

总之,民间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思想性也非常深刻。我们也不难发现谚语都是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它的深刻的哲理性和鲜明的形象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比喻是谚语中最常用的手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隐喻、借代。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也是经常用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的表现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同时,谚语结构严密,矛盾对立鲜明。常常是每个谚语都包含着一个矛盾,并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谚语还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一般是押韵、顺口的,平仄协调,句法对偶整齐,音韵和谐,简短有力,还强调了句法的重复,突出其对比意义。由此可知,谚语的音韵和它的思想内容是紧密相联的。

谚语不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也给古今优秀作家和仁人志士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防止一些珍贵的谚语因为生活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因此要对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让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