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岳麓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十五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1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1 新人教版

《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阅读教材法典条思考:
2、法典的制定目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 利益,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为他们服务。
3、它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现代法律精神是人人平等的。而《汉谟拉比 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特权。
4、腓大尼致基黎字巴母嫩文一字带有什 么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 展,为以后欧洲的字母 文字奠定了基础。
刻在《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使用的文字是什么?
4、楔形文字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
地处干旱,需要利用河水灌溉。
汉谟拉比
统治下的古
巴比伦王国
人物名片
地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石柱
(汉 摘谟 录拉 )比
法 典
想一想: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创作于约公元前1792年 -1750年,石碑全长213厘 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是一位 具有军事天才和卓越治国才 能的君主,他还制订了一种 “公平的法律”, “汉谟 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 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
4、西亚的文化成就 ——不朽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被称为“东 方的拉丁语”。
公元前3200年以前 苏美尔人就发明了一 象形文字,因笔划形 似楔子而称为楔形文 字。 影响: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腓尼基字母文字”









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新人教版PPT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新人教版PPT

地 位: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
内 容:
282条文
使用的文字是?
实 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公元前 4世纪
文明消失
古 代
公元前 6世纪
波斯帝国建立
西

历 史
公元前
统一国家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18世纪 (统一者:汉谟拉比;定都巴比伦城)



公元前 3500年
出现小国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莫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 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 史上最辉煌时期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 现了很多的小国。公元前 2400年,实现初步统一。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
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
么思想?
君权神授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的贡献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 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②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三、理解《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为了维持统治。
制定者:汉谟拉比
进入文明时代
古巴比伦城遗址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6世纪初, 古巴比伦被外族所灭
赫梯人的战车
赫梯武士
古巴比伦城遗址
三、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楔形文字
1、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影响——
、黎巴嫩一带的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字 母文字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3.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_拥__有___公__民__权__的___自__由__民_____、无__公__民__权___的_ ___自__由__民_____和__奴___隶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链接课本P8-相关史事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
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 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 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私有制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史料分析 随着版图的扩大,作为“威武之主、四方之王”的汉谟拉比每天要 处理的申诉案件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他下令将昔日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 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汇编成法典并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 比伦的马杜克大神殿里,供臣民们瞻仰与学习。由此看来《汉谟拉比法 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被 征服国的地方法律达到一致,以便巩固古巴比伦王国,调整各种社会关 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三: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
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
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
神化自己,兴修水利
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
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
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
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起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②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使巴比伦进入最 强盛时期。 ③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苏 美 尔 星 象 盘
两河流域居民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 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编制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 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发明星期制度。
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根据材料分析两河流域平原的农业发展是怎样的?
农业生产发达
小组合作:根据课本6-7页,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强盛
兴起
统一
汉谟拉
初步统一
比完成
公元前3500年 (阿卡德人) 公元前1894年 统一
灭亡
新巴比伦 公元前16世纪 被波斯征

出现小国; 混战不止。 (苏美尔人)
九年级部编版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第二课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的学习,了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
1.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 2.汉谟拉比的统治 3. 《汉谟拉比法典》的原则和意义
新课导入
爱在西元前——周杰伦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发现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 伊朗西南部苏撒古城旧址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 后又发现了两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 柱下部刻有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经多方考证,最终 确定,这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课件)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课件)
3.汉谟拉比死后,国内何种矛盾激化,公元前 1595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楔 形 文 字
《汉谟拉比法典》
太阳神沙玛 什向汉谟拉 比授予权杖
1.你认为雕刻的内容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思想?
君权神授
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法定规定,拥有 公民权的自由民 的地位要高于无 公民权的自由民, 拥有公民权的自 由民伤害同等地 位的自由民的眼 睛,必须遭受同 样损害,但如果 损害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的眼睛, 则只需赔偿少量 的钱财。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史料一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第205条 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特点二: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体现在 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1、什么制度相当发达?
奴隶制度
2、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什么现象?
战俘
买卖
3、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 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4、法典还有哪些规定?说明什么?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 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 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 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 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 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 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 著名河流,她们分别是: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细致到每一课)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P3 问题思考】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退水以后,他们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

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同时,为了准确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

【P5课后活动】1.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P7 问题思考】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十进制。

【P9课后活动】(1)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2)奴隶主阶级。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 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根据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被分为四个等级,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从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中不难看出,它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压迫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制度。

(2)影响:种姓制度强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印度独立后,虽然种姓制度在名义上被废除,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P13 问题思考】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

【P14课后活动】1.金字塔两河流域种姓制度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恒河流域2.(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2)大河流域。

北纬20°——北纬40°。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20课后活动】雅典民主政治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津贴,保证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课件(共14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课件(共14张PPT)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迄今为止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与训练
1.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国家的是 A
A.苏美尔人 B. 阿卡德人 C.非尼基人 D. 西伯来人
2.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A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连河流域是在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读图学史 过去是焦点,今天还是焦点…… 文明 战争
比较两张地图,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位置? 位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 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大 体上是以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一、两河流域的历史演变
他在位时是古 巴比伦王国最强 盛的时期。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法制: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 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 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 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这些规定与现代法 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这些规定体现了当时刑法 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不平等。这与现代法律的 人道主义精神及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有很大不同。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 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 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 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希罗多德说: 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
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 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 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 ·韦尔斯《世界央纲》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练习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甲骨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远古时期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 )流域A、大湖B、大江C、大河D、大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见图)。

请同学说出该文物的历史价值,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它和四大文明古国有关B、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作品C、它可以放在博物管里供后人参观D、它保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

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希腊D、古代巴比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A、印度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答案】:【解析】: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甲骨文C、种姓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商人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

【人教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 -精品人教试卷- ※
人教版※- 推- 荐※下- 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框架】
古代两河流域
【重点梳理】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王国
崛起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
【知识延伸】
1.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的带来了什么?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古代当地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带来了能建筑房屋的材料,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定居生活的地方;但洪水泛滥,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灾难。

2.《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是什么含义?
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

沙马什正在将一柄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用这一浮雕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神授,这样会让他的法典更具权威性。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习题精选第六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有关达这幅地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B、A处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C、B处的《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D、C处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月沃地”居住的人群中,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古埃及人B、苏美尔人C、希伯来人D、腓尼基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古国与其文明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古巴比伦──《天方夜谭》C、古印度──阿拉伯数字D、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亚洲西部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A、印度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诞生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A、B、C、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希腊D、古巴比伦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甲骨文C、种姓制度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小红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 )A、金字塔B、阿拉伯数字C、汉谟拉比法典D、甲骨文【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美国《生活科学》评出世界十大古都,巴比伦排在第四位。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2.亚非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
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
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
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最早的药典。苏美
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
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B )
A.尼罗河流域
C.古印度
D.古埃及
6.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 的系统的法律。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 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D )
A.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D.古巴比伦
7.(2018·山东青岛)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
楔形文字 每个字刻出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 形状像楔子一样 泥版、石碑等
【课堂小结】

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
代 发展历程 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
两两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
河河
流流
文字:楔形文字
域域
历法:阴历
文 文明成就 数学:60进位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个国家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国王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沙马什
权杖
总结
请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是用什 么文字写的?你知道这种文字的 特点吗?它的书写材料有那些?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好课堂】九年级历史上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限时训练(部编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好课堂】九年级历史上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限时训练(部编版)

谟 拉 比

2、内容?
神 严格的社会等级、发达的奴隶制、活跃的商品经济
3、实质?
4、意义? “ 安 努 与 恩 里 尔 ( 古 巴 比 伦 的 神 ) 为 人 类 造 福 , 命 令 我 , 荣 耀 而 敬 神 的 国 王 , 汉 谟 拉 比 , 发 扬
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新月沃地”
1.地理位置与河流
“两河”是哪
两条河流?
“两河流域”
位于何处?
又称“美索不达 米亚”,意为 “两河之间的地 方” (今伊拉克境内)
巴格达
图自 中国数字科技馆“幼发拉底河”词条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古巴比伦王国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400年 公元前18世纪 公元前1595年
三、《汉谟拉比法典》 (请你回答)
1.地位?

太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谟 拉 比

2、内容?
神 严格的社会等级、发达的奴隶制、活跃的商品经济
3、实质?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4、意义? “ 安 努 与 恩 里 尔 ( 古 巴 比 伦 的 神 ) 为 人 类 造 福 , 命 令 我 , 荣 耀 而 敬 神 的 国 王 , 汉 谟 拉 比 , 发 扬
国家产生
初步统一
统一、强大的奴 隶制国家建立
灭亡
汉谟拉比
3.文明成就 苏美尔人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楔(xiē)形文字
3.文明成就 苏美尔人
1.楔(xiē)形文字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玄武神石秘柱的上符历号史?的密码
出土场景
来源:卢浮宫官网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玄武石柱上历史的密码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解码一:文明兴起-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文明孕育
【问题1】①古代两河流域在哪里?地理范围是怎样的? ②两河的泛滥给早期居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开启这些古代文明的钥匙。”
——刘健
从蒙昧走向文明
解码二:文明聚焦-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一)汉谟拉比的选择
【问题4】汉谟拉比是如何统一、治理国家的?
“他(汉谟拉比)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以
巴比伦为根据地,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抓住 有利时机,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 破……”
政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 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 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 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 砖的粘土。
——摘编自[英] H.G.韦尔斯著,
从渔猎走向梁农思成耕等译《世界史纲》
来源:《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 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 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允许同态复仇
解码二:文明聚焦-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三)“正义”的追求
【合作探究】我是“大法官”(小组合作,模拟法庭)。 【案件二】 涉案人员:D(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C(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案情:C向D借了一大笔钱,并答应三年后按时还钱。三年之后, C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妻子、儿女卖给D做奴隶,妻子 不从,状告C。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中国
古代印度
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
发明者:苏美尔人
意义:楔形文字有力推 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2)历法: 阴历、闰月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维护 奴隶主阶级利益。
制定者:汉谟拉比
地 位: 是迄今人类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内 容:
实 质: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 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 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 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 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一一四大一条特倘征自由,民之男妻居性于自家由长民之有家而绝存心 对权威。 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
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 去时,其夫得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 弃之,则可另取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 奴。
小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贡献 历法成就:阴历
他们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 标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 月为1年,每年354天,并通过设 置闰月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 数差距。
楔形文字
数学成就:60进位制
60进位制的发明和使用是两河流 域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 著特点和独特贡献。直到现代世 界有些领域还在使用60进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PPT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 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 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 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 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 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 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 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吗?
目的: 为了维持统治。
实 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 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 统治的工具。
小小电影院
课堂小结
两河流域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孕育
成果
古巴比伦文明
最强盛
制定
国王汉谟拉比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练习
1、成为古代埃及文明标志是( B ) ①金字塔②空中花园③狮身人面像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统一的古代埃及建立于( B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15世纪 D、公元前6世纪 3、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狮身人面像 B、空中花园 C、木乃伊 D、金字塔
古为今用Βιβλιοθήκη 习目标1.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 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 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和文明遗存。
2.《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 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 两河流域,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 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首都
人物:奴隶主、奴隶、 法官、自由民等相关角 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岳
麓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十五
第1题【单选题】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

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是( )
A、推行等级制度
B、把佛教定为国教
C、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D、修建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主民主政治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天方夜谭》③楔形文字④《荷马史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解析】:
第7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大化元年(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646年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

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

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

材料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请结合材料一及课本知识加以说明,哪些人没有民主权利?(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维护该阶级的利益?该法律文献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如何?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转变?
材料三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8题【综合题】
根据图,请回答:
反映的是古代史上的哪部法典?
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
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答案】:
【解析】:
第9题【综合题】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和经历了人类大事件,是物化的历史,从建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的昨天。

阅读下列建筑,完成后面题目。

图一的金字塔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它见证了古代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

请写出这一文明古国的名称。

当时建筑金字塔的作用是什么?
图二是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南部发现的一个石柱,上面是用楔形文字刻写的古代的一部著名的法典。

这个石柱与哪一文明古国有关?写出这部著名的法典的名称,并指出该部法典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图三是乔达摩·悉达多及其弟子的塑像,乔达摩·悉达多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这一宗教诞生于哪国?在何时传入我国?
【答案】:
【解析】:
第10题【综合题】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活动一:【识读地图——人类农业文明的摇篮】
活动二:【解读数据——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
活动三:【史料分析——阐释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活动四:【归纳总结—收获历史规律性认识】
写出活动一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农业文明的名称。

简述活动一图中所示人类文明区域在经济和所处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点。

图一中,促使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从图二所示的数据中,可以提取到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请你从俄、日两场改革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改革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规律性认识?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