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
水文学知识点总结
![水文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7b2d0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b.png)
水文学知识点总结水文学是一门关于水在宇宙中的形成、运动、分布和变化的学问。
它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水的整体特性,以期了解水的起源、流量、运动和利用,以及水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本文对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了总结。
一、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从地表流入河流、湖泊、海洋,随着热量和气压变化而产生水蒸发,随后由云彩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并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表,从而形成一种地球表面水体的循环系统。
水蒸发产生的水汽,可以形成雾霭、浓云和雨云,在大气中传播。
二、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它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地球表面的水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水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评价。
水文地理的研究包括了水资源的调查,水土的分析,水系的划分,水系的特征,水系的运动,水系的改造,水系的旱涝等。
三、水文气象学水文气象学是研究水文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降水、陆地交换热量、相对湿度和大气水汽等气象要素。
在水文气象学中,重点关注天气过程中的气象要素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四、水质学水质学是研究了解水质、水质变化和影响水质的原因,并实施相应改善措施的一门学问。
水质学讲究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长期跟踪,并将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
在水质学中,有关水质的指标包括溶解氧、pH、水温、锰、硫和氨等。
五、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调控和管理活动。
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包括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实施水资源规划,实现水资源公平,建立水资源收费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等。
总而言之,水文学涉及一系列与地球水系和水资源有关的学科和问题,为深入了解它们提供了基础理论。
本文对其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总结,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文学。
水文学教材pdf
![水文学教材pdf](https://img.taocdn.com/s3/m/0d3b580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0.png)
水文学教材pdf《水文学》一、水文学的基本概念1. 水文学定义:水文学是研究地表水循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的学科。
2. 水文学内容:水文学涉及水资源清淤及有关工程、河流流量及其影响、水库积水、地下水流、降雨量及其分布、水土保持、水文监测、水质污染以及控制等内容。
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水文学的研究基于地理和物理的原理,重点关注水的来源、形态变化及其分布,以及随水流变化的地质环境演变情况。
二、水文学在自然资源开发中的应用1. 供水:水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以选择合适的供水地,并确定供水的质量和量。
2. 灌溉:水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施水时间和量、施水方式和阶段性及节水性等,以便提高作物产量及其质量。
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水文学的历史渊源1. 先秦时期:我国先秦时期就有关于天水流量的记载,如《诗经》《易经》《淮南子》等,开创了中国水文学。
2. 两汉时期:孙思邈的《治水论序》是两汉时期水文学的重要著作,从水体的整体性和流动性出发,理论上做出了比较科学的洪水治理构想。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水利工程,也对水文学观点形成了重大影响,如张普水《芦沟集》,陆九渊《灌河集》等,直接开创了水文学发展的新篇章。
4. 近现代:近现代,著名水文学家牛顿及其派别和麦克斯韦等准确描述了水的循环过程,从数学上研究了其不稳定状态,为水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水文学的发展趋势1. 将环境,技术和社会因素纳入水文学概念;2. 更为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 向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发展;4. 加强可操作信息数量获取;5. 加强生态学和水文学的结合;6. 开发具备多尺度模型;7. 水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评价;8. 水资源开发的多目标优化;9. 水资源开发管理的智能化技术;10. 水文学产品开发与服务。
水文学
![水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6253d47be1e650e52ea992b.png)
1、水文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广义水资源:世界上的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被人类直接会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陆间水循环,整个过程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等五个基本环节。
4、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5、可能最大降水(PMP)是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6、中尺度涡旋:海洋中直径约有100—300公里,寿命约为2—10个月的涡旋7、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水质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水汽输送:指大气中的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1、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水循环永无止尽• 2.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时间变化上)• 3.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地区分布上)2、水资源的特性1.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双重性2.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有限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5.利与害的两重性6.供需的矛盾性3、水循环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feed60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a.png)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文学是研究水的来源、流向及循环过程的学科,涵盖了水文循环、水文分析、水文模型等内容。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文学与水资源息息相关,通过对水文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
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运动和循环过程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融化水、地下水、地表水等。
水文学通过观测、分析和模拟水文过程,揭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学的重要性水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水文学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预防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并保障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同时,水文学的发展也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水文学的主要内容1.水文循环:指降水、蒸发、河流径流、地下水流动等过程在地球上的循环和转化过程,揭示了水在大气圈、陆地圈和地下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水文分析:通过对水文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揭示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为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制订应对水灾方案提供依据。
3.水文模型: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模拟水文过程和预测水资源变化,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维持水资源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满足当前和未来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原则。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1.节约用水:通过加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利用多种水资源进行补偿和调剂,保障各地区、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3.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减少水污染,确保水质安全,维护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结语水文学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水文学原理》课件
![《水文学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a9ec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2.png)
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规划
水文学为水利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如流域的径流量、水位、流速 等,帮助规划者评估工程对流域
水文环境的影响。
洪水预测与管理
水文学通过分析历史洪水数据, 预测未来洪水趋势,为洪水预警
和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与开发
水文学研究流域的水资源量、分 布和变化规律,为水资源评价、 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球上水的重要运动和循环过 程,对地球表面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水循环的环节与过程
环节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
过程
水从海洋蒸发后形成水汽,通过气流 输送到陆地,在陆地形成降水,再通 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方式回到海洋 ,完成一个循环。
水文学观测的现代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 遥感设备,对大面积水 体进行快速、准确的观
测。
自动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 器等设备,对水体各项
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GIS技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 水文学数据进行空间分
析和管理。
数学模型
利用数学模型模拟水文 学过程,预测水文学变
化趋势。
水文学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类型与特征
河流
地下水
河流是流动的水体,由雨水、融雪等 补给,具有水位、流量、流速等特征 ,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地下水是储存在地下的水体,主要由 降水、地表水渗透形成,具有水位、 水质、储量等特征,是重要的水资源 之一。
湖泊
湖泊是静止的水体,主要由河流、地 下水等补给,具有水深、水质、湖岸 线长度等特征,对周边生态环境有重 要影响。
水文学科普
![水文学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055030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4.png)
水文气象:研究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与气象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水文循环:研究水在地球表层循环的过程,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过程。
水文灾害:研究洪水、干旱、地质灾害等与水文环境有关的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引发的水文灾害。
水资源:研究水的质量、数量、分布、利用与保护,以及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保护等问题。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地质过程、水文气象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水利工程、气象学等多学科交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及其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岩石渗透性、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动力学等。
水文的概念
![水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bc281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6.png)
水文的概念水文是一个涉及水资源、水环境和水文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概念。
它主要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变化和管理等原理与方法,旨在探讨和解决与水相关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水文学是水文的核心学科,它研究的是水文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水文过程包括了水的生成、供水、污水排放、水循环、水质变化等问题,通过对水文过程的认识,可以预测和评价水资源的可利用性、水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水文事件的风险程度。
水文学不仅局限于地球上的表层水文过程,还包括了地下水文、气象水文和气候水文等方面。
地下水文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储存、运移和入渗等现象,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气象水文则研究气象要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从而预测和评价气象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
而气候水文则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为制定气候调整措施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文学的研究中,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水文观测、水文模型和水文信息系统等。
水文观测是收集和记录水文数据的过程,通过测量水文要素的变化,如降水、蒸发、地下水位、河流水位等,可以了解水文过程的动态变化。
水文模型是基于水文学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水文过程的各种条件和变化,预测水文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效果。
水文信息系统则是将水文数据、模型和分析工具相结合,通过数据管理、展示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水资源管理的方案。
水文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具体包括水文水资源、水文环境、水文调查和水文预测等。
水文水资源研究的是水资源的量、质和运移等问题,以科学的角度评价和保护水资源的利用。
水文环境研究则关注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从而保障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水文调查是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和分析的工作,以便了解水文地质、水文地貌、水文气象和水文水质等关键信息。
水文预测则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水文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文事件,以提前做好应对和管理。
水文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水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水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8c92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1.png)
水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运动规律和水文条件的学科。
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文观测、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模拟和预测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水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水文学中的基本概念1.降水量降水量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区域在某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
在水文学中,降水量是最基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流域的水量变化,对于水文循环和水文地理条件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2.径流径流是指地表和地下水在不同形态下流动进入水系的总量。
径流是水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于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水位水位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水面的高度,它是水文学中对水体水量变化的一种重要指标。
水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水文过程的强度和水量的变化情况。
4.流量流量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处断面的水量。
在水文学中,流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它对于水文循环的研究、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水灾预测和防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水文学中的研究方法1.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水文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降水、径流、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进行长期和连续的监测和记录,对水文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识别和评估水资源状况、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和各类水文预报等。
水文观测可以分为现场观测和遥感观测两类。
现场观测是指人员在实地进行观测,主要方法包括积水深度法、流速法、浮标法等;遥感观测则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和监测。
2.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分析是水文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确定各项水文指标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查找和剖析潜在问题和隐患等。
水文数据分析主要分为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分析两部分,时间序列分析是指根据时间序列对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模型预测未来的水情;空间分析则是通过区域性分析,以更细化的地理单元进行分析与研究。
3.水文模拟和预测水文模拟和预测是对水文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模拟的方法。
水文学
![水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a2dd3010661ed9ad51f396.png)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水文现象的特点:1.地区性。
地区的差异性,地区的相似性2.具有周期性3不重复性(随机性)表现在时间与数量上三大洋年均水温的分布特点: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0~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在南北纬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原因:热赤道北移,南半球的热带水一部分流入北半球,北半球暖流势力强大,一直影响到高纬受大陆和海底地貌影响,北半球的冷水不能南流;印度洋热带海区三面受亚,非,澳大利亚大陆包围,并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世界大洋表面水温分布的总趋势: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侧水温有明显差异;在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水文水平梯度很大;夏季大洋表面水温高于冬季,而水温的水平梯度冬季大于夏季。
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洋流性质决定的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水循环基本过程: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化和周而复始的过程水循环成因:1内因,水在常温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 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1.联系四大圈层,积极参与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参与生物循环。
2.与全球气候,是大气能量的主要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重新分配太阳辐射能,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矛盾缓解;影响到天气过程3.与地貌特征及地壳运动,沧海桑田;生物效应,促进生态平衡 4.使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水量平衡:在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在水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径流:流域的降水,有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径流总量:指T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水工考试知识点总结
![水工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5cc1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d.png)
水工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水文学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是水工程的理论基础。
1. 水文统计水文统计是水文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降水、径流和水情等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
水文统计包括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径流系数等指标的统计计算方法。
2. 洪水频率分析洪水频率分析是根据历史洪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不同频率洪水的发生概率,确定各个频率的设计洪水及相应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流量等。
洪水频率分析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
3. 物理水文学物理水文学是研究水文变量间的物理关系和规律的学科。
主要研究降水入渗、径流形成、蒸发蒸腾等过程的物理机理和表征方法。
物理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数值水文学数值水文学是将数学、物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文学研究的学科。
主要包括水文数据处理、水文模型建立、水文模拟和预报等内容。
数值水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水文研究方法的改革和水文预报技术的提高。
二、水利工程基础水利工程基础是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水力学、水文学、土力学、工程地质等内容。
1. 水力学水力学是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和水力现象的学科。
主要包括水流的运动、水流的特性、水力学实验方法等内容。
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都需要水力学的理论基础。
2. 水利工程材料水利工程材料是指水利工程建筑中用到的各种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钢筋、混凝土等。
水利工程材料的选用和使用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3. 水文测算水文测算是指对水文、气象、地形等相关资料的采集和处理,获取与水文学相关的数据。
水文测算的方法包括现场观测、实验测定、遥感技术等。
4. 水利规划水利规划是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论证和规划设计,包括水资源调查、水质评价、水利项目选址和布局等。
水利规划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
5. 水工热力学水工热力学是将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应用于水力学、水文学等领域的学科。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学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b728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2.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学水文学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水文学研究的是水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
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实施的依据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1. 水文测验了解水文学需要进行水文测验。
水文测验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对水文系统进行多次测量,获取一定的水文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有关水文系统特征的定量描述。
水文测验通常包括雨量、蒸发、水位、流量等方面的测量。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文计算。
2. 水文统计水文统计是水文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通过对水文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水文现象的规律性和规模性,从而为水利工程设计、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水文统计常用的方法包括概率统计、经验公式、回归分析等。
3. 水文模型水文模型是水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它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对水文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并预测未来水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水文模型通常分为两类: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是通过描述水文系统各要素的物理过程来模拟水文过程;统计模型则是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预测未来水文变化。
4. 应用领域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水文学可以用来计算水资源的可利用量,预测水文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设计水库、堤防、引黄调水工程等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等。
同时,也可以应用水文学的方法来研究气候变化和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5. 经济意义水文学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方面,合理的灌溉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在城市方面,科学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可以预防洪涝灾害,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能源方面,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水文学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水文学教材
![水文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38073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9.png)
水文学教材
水文学是研究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文学教材:
1. "水文学导论" 作者:曹建德
这本教材系统介绍了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方面的内容。
2. "水文学" 作者:何荣华
该教材以水文循环为主线,介绍了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水文观测与分析方法,同时涵盖了水文模型、水资源评价和水利规划等内容。
3. "水文学原理与方法" 作者:贾扬清
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包括水文资料的获取与处理、频率分析、水文模型等内容。
4. "水文学教程" 作者:肖大忠
该教材以水文观测与实验为核心,介绍了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术,包括水文观测方法、资料处理技术和水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5. "地下水水文学" 作者:黄涛
这本教材重点介绍了地下水水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地下水运动、渗流原理、地下水模型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教材都是比较常用的水文学教材,适合水文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水文学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同时,水文学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教材的内容可能会有所更新和调整,建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新的版本。
水文学名词解释
![水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2adc2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6.png)
水文学名词解释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多种有关水的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不同水域之间的相关知识科学。
它有利于认识水文系统,预测水文现象,制定水资源开发规划,管理水资源,以及防止水资源灾害和环境污染等。
首先,水文学就是研究水的科学。
它旨在收集、分析和预测水的特征,以理解水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它也涉及水的质量、量及其变化情况,以及水的各种携带物的营养物质的表观状态和运输变化的机理。
其次,水文学是 watershed hydrology 的分支。
它主要研究河流水文过程,包括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河流水文演变和管理等研究。
特别地,它着重研究河流水深、水位、水流速等特征,水量、地貌、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等影响水文现象的因素。
此外,水文学还涉及水资源系统的划分和区域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水资源开发和保护。
它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域之间的关系,包括河流、湖泊、咸淡水湖及人工水体等,同时关注水文景观的形成和演变,以及水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水文学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可持续发展,还重要的贯穿和枢纽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它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1.1水文学概论
![1.1.1水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fac01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0.png)
contents
0
水存在的形式
1
0 2
水文学的定义
0 3
水文学的研究内容0 4源自水文学的分类0 5
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水存在的形式
水存在的形式
水文学的定义
水文学定义
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运动、循环和分布、物理和化学特 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 广义上讲就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运动、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 学。
水文学研究内容
水文学研究内容
揭示地球系统中水的运 动规律,水的循环机理 和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探讨水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揭示水与生态环境的相 互关系,污染物在水中 的变化规律
研制在防灾减灾、水资 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及 工程建设中必须的水文 水利计算技术
水文学的分类
水文学分类
河流水文学 海洋水文学
研究对象
数理统计法 2
研究水文现象特征的统计规律
地下水文学 冰川水文学
水文测验学 数值水文学 实验水文学 随机水文学
研究方法
流域水文学 平原水文学 研究区域
干旱区水文学 岩溶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 森林水文学
农业水文学 城市水文学 服务范畴
水文学研究方法
水文现象研究方法
揭示水文现象运动变化 的机理、规律
1 成因分析法
3 揭示水文特征值的地区规律
地区分析法
水文学基本知识点完美版
![水文学基本知识点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79ce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0.png)
水文学基本知识点完美版1. 水文学的定义水文学是研究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以及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灾害防治相关的知识体系。
2. 水文学的重要性水文学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供关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的信息,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水灾害的预防和减轻提供支持。
3.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文学的核心是研究水循环。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的物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了解水的运动规律和分布特征。
4.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降水量是水文学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降水量测量方法包括雨量计、激光雷达和卫星遥感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研究目的。
5. 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地下水是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后形成的水体。
它在水文循环中起到重要的储存和补给作用。
地下水的形成受到地质、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6.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文学不仅研究水资源的基本特征,还涉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水文学的研究,可以为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设计和水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7. 水灾害及防治水文学还研究水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防治策略。
洪水、干旱和山洪等水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水文学的研究可以提前预警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8. 水文学的应用领域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水资源规划管理、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等。
水文学的发展将更好地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水文学基本知识点的完美版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属于水文学基本常识,相关数据和具体实践应以实际情况和官方数据为准。
*。
水文学完整版
![水文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9eae3ffe4733687e21aaf4.png)
水文学一、名词解释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2、水文现象:在水循环过程中,水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淡水资源。
4、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5、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间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将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
6、可能最大降水量:现代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7、下渗:水从地表入渗土壤及地下的运动过程。
8、径流:流域的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9、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10、河岸容蓄:当河道内水位上升速度大于两岸地下水位上升速度时,河水与地下水产生水力联系,使得一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地下蓄水量。
11、河网容蓄:涨洪阶段,出口断面以上坡地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将大于出口断面的水量,因为河网具有一定的滞蓄作用。
12、河网调蓄作用:河网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起到降低洪峰流量,缓解洪水过程的作用。
13、流域:把地面水与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即地面集水区与地下集水区的统称。
14、中泓线:河道中各断面最大流速点的连线。
15、深泓线:河道中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16、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
17、流速:水体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18、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水体断面的水量。
19、年径流量:一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
20、湖泊:是陆地上低洼积水地区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21、潮汐: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垂直运动。
22、潮流: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水平运动。
23、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由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巨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水文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水文学第五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41b7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1.png)
水文学第五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简介1.1 水文学概述答案: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和水循环规律的科学。
它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灾防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文学的分类答案: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文学可以分为大气水文学、地表水水文学和地下水水文学三个分支。
大气水文学研究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和蒸腾等;地表水水文学研究地表水的循环规律,包括河流、湖泊和库容等;地下水水文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水量和水质等问题。
1.3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答案: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测、实验室试验和数学模型等。
实地观测是通过在各地设置观测站,对水文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实验室试验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水文过程进行人工模拟和观测;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方程来模拟和预测水文过程。
第二章降水2.1 降水的形成和类型答案:降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珠,从大气中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常见的降水类型包括雨、雪、雹等。
2.2 降水量的测定答案:降水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降水的量。
常用的降水量测定方法有雨量计法、淋溶法和蒸发皿法等。
2.3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答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时间上,降水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在空间上,降水呈现出地域差异和纬度带状分布的特征。
第三章蒸发和蒸腾3.1 蒸发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制答案:蒸发是水从液态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蒸发的主要形成机制包括蒸发能大小和水面蒸发速率的影响。
3.2 蒸腾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答案:蒸腾是植物水分通过气孔从植物体内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的影响因素包括植物类型、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等。
3.3 蒸发和蒸腾量的测定方法答案:蒸发和蒸腾量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能量平衡法和气孔阻抗法等。
第四章地表水循环4.1 地表水循环的概念和要素答案:地表水循环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水在不同的储存体和运移路径之间循环的过程。
地表水循环的要素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和蓄滞量等。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34dc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9.png)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水的运动、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等各种水文要素的研究。
水文学原理是水文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水文学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文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水文循环、水文过程等方面展开介绍。
首先,水文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水文学的基础。
水文学原理是指在一定时
间和空间范围内,研究水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其中,水文要素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水文循环系统。
水文循环是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描述了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
水文循环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还可以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水文过程是水文学原理的具体体现。
水文过程是指水文要素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变化过程,包括降水过程、蒸发过程、径流过程等。
这些水文过程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研究水文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的运动规律,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水文学原理是水文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它对于我们理解水的运动、分
布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文学原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水文学原理有所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水文学经典教材
![水文学经典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e45d8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水文学经典教材
- 《江河之水文》: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第一本地理水文学译著。
该书以江河为主题,阐释了水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 《水文学》:1951年12月出版,是中国作者自著并最早公开出版的水文学著作。
该书以水循环为纲,阐明了水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 《水文学》:作者为水利专家宋希尚,1952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该书是中文水文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之一,涵盖了丰富的水文学资料和研究成果。
- 《水资源学》:作者为薛禹群院士,是一部系统阐述水资源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的专著。
该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国内外水资源学研究的新进展。
- 《水文分析与计算》:作者为黄锡荃教授,是水文学科的一本经典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水文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学
(hydrology)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战胜洪水与干旱、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一、学科内容
水文学既是地球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与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广泛地为水利、农业、林业、城市、交通等部门服务。
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海洋水文学、水文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和应用水文学。
海洋水文学着重研究海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海洋中的波浪、潮汐和海流、海岸横向泥沙运动等,习惯上把海洋水文学列为海洋学的内容之一。
水文气象学研究水圈和气圈的相互关系,包括大气中的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以蒸发、凝结、降水为主要方式的大气与下垫面的水分交换,暴雨和干旱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它是水文学和气象学的边缘学科。
陆地水文学研究陆地水体的各个方面。
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应用水文学,是现代水文学中最富有生气
的分支学科,水文学通常主要指陆地水文学和应用水文学。
二、发展简史
水文学的发展大体分为4个时期:
(1)萌芽时期(从远古到15世纪)
这—时期的基本特点是:(1)开始了原始的水文观测。
公元前2300年中国开始观测河水涨落,此后,秦代李冰设都江堰的“石人”,隋代设石刻“水则”,宋代设“水则碑”等,表明水位观测不断进步。
雨量观测于公元前400年前首先在印度出现。
中国至迟在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已开始有测报雨量的制度,到了公元1247年,已有较科学的雨量筒和雨深计算方法,并开始用“竹器验雪”计算平地降雪深度。
5世纪,中国开始用“流浮竹”测量河道流速。
明代刘天和治理黄河,采用“手制乘沙采样等器”测定河水中泥沙的数量。
(2)开始积累原始水文知识。
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写道:“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
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
”提出了朴素的水文循环思想。
成书于6世纪初的《水经注》中,论述了当时中国版图内1252条河流的概况,是水文地理考察的先驱。
(2)奠基时期(15世纪~19世纪)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1)近代水文仪器开始出现,使水文观测进入科学定量阶段。
1663年C.雷恩和R.胡克创制了
翻斗式自记雨量计,1687年E.哈雷创制测量水面蒸发量的蒸发器,1870年T.G.埃利斯创制旋杯式流速仪,1885年W.G.普赖斯的旋桨式流速仪问世。
随之,各种水文站开始出现。
(2)近代水文科学理论逐步形成。
1674年P.佩罗对塞纳河径流量估算及降雨量、径流量的对比分析,提出水量平衡概念,后来发展成水文科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1738年D.I.伯努利发表水流能量方程。
1775年A.de谢才发表明槽均匀流公式。
1802年J.道尔顿建立计算水面蒸发的道尔顿公式。
1851年T.J.摩尔凡尼提出汇流和汇流系数概念,并提出计算最大流量的著名推理公式。
1856年H.-P.-G 达西发表了描述均匀介质中地下水运动的达西定律。
随之,水文学专门著作开始出现,为水文学作为一门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3)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进入20世纪,大量兴起的防洪、灌溉、水力发电、交通工程和农业、林业、城市建设向水文学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课题,解决这些课题的方法由经验的、零碎的逐渐理论化和系统化。
首先从1914年到1924年,A.黑曾,H.A.福斯特等人把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引入水文学。
1932~1938年L.R.K.谢尔曼、R.E.霍顿、G.T.麦卡锡、F.F.斯奈德以及随后C.O.克拉克、R.K.Jr.林斯雷等人在单位线、河道洪水演进,多个水文变量联合分析和径流调节计算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
在此期间,水文站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成国家规模的水文站网。
这些成就为应用水文学的兴起在资料条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奠定了基础,并率先形成了它最重要的分支学科——工程水文学。
接着,应用水文学其他分支学科,如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等也相继兴起。
1949午,R.K.Jr.林斯雷、M.A .科勒和J.L.H.保罗赫斯合著的《应用水文学》,D.姜斯敦和W.P.克罗斯合著的《应用水文学原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编著的《水文学手册》等应用水文学专著问世,标志着应用水文学的诞生。
(4)现代水文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人与水的关系正由古代的趋利避害,近代较低水平的兴利除害,发展到现代较高水平的兴利除害新阶段。
这个新阶段赋予水文学新的特色:(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水文学的研究领域正在向着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表水,地下水、水文时序系列等基本资料,为水文模拟技术及其优化等方向发展。
(2)大规模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进而对地球环境正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研究和评价这种影响,就是环境地学的范畴.它指导人们在水资源开发时注意到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尽可能使之有利于或至少保持人类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也是水文科学发展中的新课题。
水文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水文学正在孕育形成中。
(3)现代科学技术,如核技术、遥感技
术、计算技术,随机过程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等,正在渗入水文学的各个领域,使传统的水文学方法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4)水文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水文学和其他地球科学中各学科间的空隙逐渐得到填补,交叉学科正在蓬勃兴起。
由于水逐步商品化,在缺水地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及水环境的干预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愈来愈大,因而对此进行分析估算,也是今后水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