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合集下载

自动机械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研究

自动机械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研究
自动机 械 变速 器 电子 控 制 系 统 研 究
王振锁 于明涛 历 宝录 江兴宏 王 宇明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 2 0 1 2 0 6 )
【 摘要 】 基于传统手动变速器开发了 一种自 动机械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除加装各种传感器外, 还开
发了离合器执行 机构 , 选、 换 档执行 机构、 变速器 电子控制单元及控制策 略 , 并完成车辆适应性改造及整车试验 。
车 型 主要 集 中在 扭 矩 2 0 0 N m 以下 的 小 、 微 型 汽 车, 这 是 因为 与其 它 3种 类 型 的 自动 变速 器 相 比 , A M T结 构简 单 , 可 基于 现有 手动 变速 器 ( M T) 升 级 改造 , 成 本低 , 更 加适 合 经济 型车 辆搭 载 。 目前 , 国内 自主 品 牌 的 市 场 份 额 主要 集 中 于 售价 人 民币 2 0万 以下 车 型 , 与A MT的适 用 范 围 非常 吻合 。因 此 , 基 于 现 有 手 动 变 速 器 开 发 一 套 A M T电子控 制 系统 , 对 国 内众 多 自主 品牌 整 车 厂
行 器包 括离 合 器 执 行 机 构 、 选 档 执行 机 构 及 换 档 执 行机构 。
图 l 各 型 自动 变 速 器 覆 盖 车 型 范 围
开发 。
1 自动 机 械 变 速 器 控 制 系统 介 绍
与传 统 的 手 动变 速 器 相 比 , A MT使 用 离 合 器 执行 机构代 替 了 传 统 的 离 合 器 踏 板 及 拉 索 ; 使 用
选/ 换 档 执 行 机 构 代 替 了传 统 的机 械 式 换 档 手 柄 及拉 索 。档位 开 关 仅 为 1路 传 感 器 , 帮 助 变 速 器 电子 控 制 单 元 ( E C U) 获 取 驾驶 员 意 图, 如 前 进

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

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

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设计研究摘要:拖拉机是农业机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动变速器又是拖拉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本文通过对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以提升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1. 引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进步,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其性能和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自动变速器作为拖拉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效率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拖拉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对于提升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和操作便利性至关重要。

2. 变速器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拖拉机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主要由变速器传感器、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显示装置等组成。

其中,变速器传感器通过获取拖拉机车速、油门开度和制动踏板等参数的信号,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控制电路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发出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变速器的自动换挡和换程。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拖拉机的车速、挡位和工作状态等信息。

3. 系统设计与开发3.1 变速器传感器设计通过安装车速传感器、油门传感器、制动踏板传感器等设备,准确获取拖拉机的车速、油门开度和制动踏板状态等参数,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传感器的设计要考虑其耐久性和可靠性,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3.2 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是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来控制变速器的换挡和换程。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确保其能够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和负荷要求。

3.3 执行机构设计执行机构是控制电路的输出部分,主要负责接收电控系统的指令,并通过电动、气动或液压等方式实现变速器的换挡和换程。

执行机构的设计要考虑其快速响应、稳定可靠,以确保变速器能够准确、迅速地实现自动变速。

3.4 显示装置设计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拖拉机的车速、挡位和工作状态等信息,便于驾驶员实时掌握拖拉机的运行情况。

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研究

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研究

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研究自动变速器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一种传动装置,它通过控制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换挡。

在电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下,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产品。

本文将就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进行研究。

一、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简介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是运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对传动的电子控制的一种变速器。

它通过感知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车辆的各种工况参数,以最佳的方式协调发动机输出动力和车轮阻力,实现换挡以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二、换挡策略的影响因素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策略受多种因素影响。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1. 驾驶员需求: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行驶需求将直接影响换挡策略的制定。

例如,如果驾驶员需要迅速加速,换挡点应相对提前,以确保高效的动力输出;相反,如果驾驶员希望降低燃料消耗,换挡策略可能会选择较为经济的换挡方式。

2. 路况和行车环境:不同的路况和行车环境也会对换挡策略产生影响。

例如,在爬坡时,换挡策略可能会相应地调整,以保证足够的爬坡能力;而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换挡策略可能更注重油耗控制。

3. 发动机状态: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对换挡策略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发动机的温度、转速和负荷等参数都将影响到换挡策略的制定。

而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通过与发动机的沟通,可以获取并分析这些参数,以作出相应的换挡调整。

三、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研究为了实现最佳的换挡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对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向:1. 驾驶行为识别: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为换挡策略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例如,通过监测驾驶员的油门开度和制动情况,可以判断当前的驾驶模式,从而进行相应的换挡决策。

2. 基于模型的换挡控制:利用数学模型对车辆、发动机和变速器进行建模,可以为换挡策略提供定量的分析工具。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车辆的动力系统不断进步,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ECM-ATS)因其卓越的换挡性能和节能效果,正逐渐成为现代汽车变速系统的主要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概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ECM-ATS)是一种集成了电子控制技术与机械传动装置的先进变速系统。

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换挡,同时保持了机械传动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ECM-ATS 具有换挡平顺、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等优点,是现代汽车变速系统的理想选择。

三、设计原理与结构1. 设计原理:ECM-ATS的设计原理主要基于电子控制技术和机械传动原理。

电子控制系统负责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换挡策略控制机械传动装置实现自动换挡。

2. 结构组成:ECM-ATS主要由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离合器、齿轮组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子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传感器负责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等。

执行器则根据电子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组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挡。

四、系统设计1.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ECM-ATS的核心,其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快速响应换挡需求、精确控制执行器动作等功能。

2. 传感器与执行器设计:传感器和执行器是ECM-ATS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

执行器应具备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的特点,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准确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组的动作。

3. 离合器与齿轮组设计:离合器和齿轮组是ECM-ATS的传动装置,其设计应考虑到传动效率、换挡平顺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离合器应具备快速接合、平稳分离的特点,以保证换挡过程的平顺性。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变速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ECAMT,Electronic Controlled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以其高效率、低油耗、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中。

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为现代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 高效性:系统应能实现高效的动力传递,以降低燃油消耗。

2.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机械故障。

3. 便捷性:系统应具有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4. 可靠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车辆在各种路况和行驶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

三、系统设计1. 整体架构设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部分。

传动机构负责动力传递,执行机构实现换挡操作,控制系统则负责协调各部分的工作。

2. 传动机构设计传动机构采用行星齿轮机构,通过调整齿轮的啮合和分离,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

此外,还需设计相应的离合器和制动器,以实现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和保持。

3. 执行机构设计执行机构包括电机、传感器等部分。

电机负责驱动换挡操作,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

4.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换挡。

控制系统应具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挡位。

此外,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研究1. 控制策略研究控制策略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研究将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实现自动换挡。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以其智能化、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关注和采纳。

此系统凭借其优良的自动化和精确的控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包括其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估。

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主要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式变速系统的自动控制。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传感器会收集车速、转速等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预设的算法,计算出最佳的变速时机和变速比;最后,通过执行器控制变速器进行相应的变速操作。

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要点1. 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关键部分,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传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灵敏度、抗干扰能力以及长期稳定性等因素。

2. 电子控制单元(ECU)设计:ECU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大脑”,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算法复杂度等因素。

同时,ECU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

3. 执行器设计:执行器负责根据ECU的指令控制变速器的操作。

因此,执行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响应速度、精度以及耐用性等因素。

4.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需要在保证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这包括对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对异常情况的预警和保护等。

四、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应用与效果评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

同时,由于其精确的控制系统,还能够提高设备的操作舒适性和安全性。

效果评估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使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前后的设备性能、油耗、排放以及故障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车辆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车辆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n u o d pi eP D c n aj s i o t l aa tr n l e teq ikta kn o t l f n ies e d c nb e r na a t I a du t t c nr rmeeso —i , h uc rc igc nr gn p e a e v s o p n o oe
《 动 技 应 》 01 第3 卷 期 自 化 术与 用 21 年 0 第8
工 业 控 制 与 应 用
n s r n r d App i a i ns du ty Co tol an l t c o
电控 机 械 式 自动 变 速 车 辆 发 动 机
转 速 控 制 系统 的研 究 ★
Absr c : mi g a h r blm so a iin lP D o to lo ih i df c l t c iv h p i m aa tr nt ee gn ta t Ai n t ep o e ft d t a I c n r l g rt m s i ut oa h e et eo tmu p r mee si h n ie t r o a i
朱 建 良 , 宁治 , 鹏舒 , 金 赵 周 凯 , 济 民 井
( 哈尔滨理 工大学 电气 与 电子工程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0 8 ) 5 0 0
摘 要: 针对传统P D算法在发动机转速控制 中难 以实现最佳参数 问题 , 出 l I 提 r利用神经尢 自适应 PD算法对发动机转速进行闭环控 I
制 。由于 神 经 元 自适 P D可 以 在 线 调 整 其 参 数值 , 此 当 发动 机 目标 转 速 发 生 变 化 时 可 以 通 过 改 变 控 制 参 数 来 实 现 转 速 的 I 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综述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和双离合变速器(DCT) 的换档规律上。这些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换档品质、动力传输连续性、燃油经 济性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对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的换档规律的控制还不够深入。
研究问题和假设
本研究主要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如何实现换档规律的控制,以达到优 化驾驶性能和舒适性的目的。假设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可以通过精确的算法和 控制策略实现换档规律的有效控制。
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 的有效控制。在不同工况下,该控制策略可以自适应调整换档点,提高驾驶性能 和舒适性。同时,整体平均换档时间也得到了明显缩短,从而提高了汽车的燃油 经济性。
讨论
本研究成果初步表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规律控制策略具有较大 的应用潜力。然而,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未能全面考虑驾驶员的意 图和路况等因素对换档规律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控制策 略,提高其实时性和自适应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电控机械式自动 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器设计 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规律控制策略。然后,通过 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中,我们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安装在实验车辆上进行道路试验,并采用高速摄像机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换档过 程中的相关数据。
谢谢观看
1.2制动器
制动器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起着关键的减速和停车作用。为了提高制 动性能和缩短制动距离,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采用了高性能制动器材料和先进 的制动器设计。同时,通过电控系统对制动器的制动力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制动 性能的稳定和安全。

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控制系统

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控制系统

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控制系统摘要: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变速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之间,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的应用逐渐增多。

作为自动变速箱的一种变体,AMT将传统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构造与电控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操作方便、换挡稳定、燃油经济等诸多优点。

本文将介绍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以及该技术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WABCO,电控,控制系统正文:一、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的概述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是一种结合了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特点和电控技术的优点的新型自动变速器。

AMT没有离合器,只有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杆。

当驾驶员需要换挡时,电脑控制系统通过电子信号发送指令,对阀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换挡。

AMT的换挡过程比普通自动变速箱更加快速、平稳、可控。

二、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的工作原理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

机械部分由变速箱主体、齿轮系统、离合器、传动轴等组成。

AMT的机械部分主要采用手动变速箱的结构,经过调整和优化,提高换挡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器、电动机、电磁阀、传感器等,通过这些器件,实现变速箱换挡的自动化控制。

控制单元利用传感器获得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需要换挡的时机,控制单元就会发出指令,继而通过电子控制器、电动机和电磁阀控制变速器油路,完成换挡过程。

三、WABCO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的特点和优势1. 操作方便:没有离合器,只有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杆。

驾驶员只需要拉起杆来换挡即可,无需通过踏板来离合和加速。

2. 换挡平稳:换挡过程由电脑控制,不会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而出现抖动、顿挫、熄火等现象,换挡更加平稳可靠。

3. 燃油经济:AMT的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速和负载条件自动调整换挡调度以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

对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对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对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发表时间:2019-07-05T09:02:20.4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邓盾[导读] 摘要:在我国,汽车主要采用了固定轴式变速器,并且在现有的变速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电控单元。

身份证号码:45020219831126XXXX摘要:在我国,汽车主要采用了固定轴式变速器,并且在现有的变速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电控单元。

与此同时在汽车内采用电控换挡执行机构,从而将车辆燃油经济性以及乘坐的舒适性提高。

由于汽车容易受到较大的车载变化、行驶路况以及驾驶意图影响,这就使得离合器和挡位控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使得车辆的操纵性能受到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提高汽车换挡性能以及机构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1、前言汽车工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能够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能源问题。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降低车辆能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自动变速器分类以及特点2.1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并且对于不同型号的变速器来说具有不同的局部结构。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液压操纵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的。

液力变矩器是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由叶轮、涡轮以及导轮组成的。

液力变矩器不仅起离合器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无级连续变速以及变矩的能力。

在外部负载的时候,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以及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不仅能够将车辆起步的转矩增大,而且能够使得车辆的起步性能得到提高。

目前,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主要应用在小型车辆中。

2.2无级自动变速器从理论上来讲,无级自动变速器可以保证车辆在较为理想的经济区域内工作,从而使得汽车的驱动力以及车速能够达到平稳。

简析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研发

简析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研发
对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故障自行诊断方面的研究,我们把全 电式AMT作为实例。故障自行诊断,首先要做到对变速器系统内的传 感器、离合器及换挡部位等有效监控,一旦某部分出现问题,故障自 诊部件自动将问题显示到显示器上,以此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问 题进行维修。
3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前景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以手动机械式变速器为基础进行发展的, 我国相关行业近些年在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技术研究上已经较为成熟完 善,与之相应的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市场也较为广阔。与此同时,我国相 关行业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上也不断推进,对该行业的研究 主要包括换挡、离合器以及起步控制等方面,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 针对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录像采集及信号涵盖等方面,我国当前 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保证这些技术功能的良好运行[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以电控传动单元的运行为基础, 驾驶员踩踏踏板,电控处理单元就会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图,自动进 行挡位选择,使节气门开度和供油量增加,发动机转速加快,汽车提 速。其中电子控制单元也可以根据挡位变换规律、发动机节气门开度 调节规律和离合器控制规律来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小。从整体来 看,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控制是由离合器、节气门开度和换挡操作三者 进行配合来达到目的的,这样就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工作强度,缓解 了驾驶员的工作疲劳[1]。
ACADEMIC
学术
制造研究
简析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研发
唐永康
(重庆科,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能力也不断增长。本文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运行特点出发,结合其工作实际情况,对电控机械 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能力进行研究开发,简要论述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希望能为相关行业的工作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研究开发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示码: A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开
题报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传动的控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转速平稳、行驶舒适等优点。

然而,在应用过
程中,其传动和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传动效率低、驾驶响应不及时等,影响了车
辆的性能和安全。

本文旨在研究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传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其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和传动机构的研究,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变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本文将介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分析其传动机构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

然后,结合目前变速器市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策略,如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比较其优缺点,制定适合变速器的控制策略。

最后,针
对变速器传动机构的问题,如传动效率低、冲击力大等,对传动机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实验验证,评估优化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本研究拟采用综合实验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变速器的模拟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模型进行控制和仿真分析,以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提出适用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和传动机构优化方案,为变速器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研究
. 应用研究
柏军玲
电控机械式 自 动变速器的开发研究
电控 机械 式 自动 变 速 器 的开 发研 究
柏军玲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 410014) 湖南
摘要:从电 控机械式自 动变速器的结构、 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出发, 对电控机械式自 动变速器的 开发进行了 研究, 并对全电 模式的机械式自 动变速器的开发做了重点阐述。结合中国变速器的 现状, 对在中国 进行电控机械式自 动变 速器工程化的可行性进行了 论述。研究工作有助于电控 机械式 自 动变速器的开发工作。 关键词: 电控机械式自 动变 速器;设计; 开发 中 图分类号:U4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一 1616(2007)05一 0075 一 03
图2
电控机械式 自 动变速器液压系统
相对上述的2 种控制方式而言, 全电换挡控制 模式具有成本相对较低, 结构相对简单的特点。相 对于5 个前进挡加 1 个倒挡共 6 个挡位的汽车变 速器的挡位控制而言, 全电控制模式可采用正交的 两电机布置方案, 一个电 机实现换挡杆驱动部件的 轴向 运动实现选挡, 另一个电机实现换挡杆驱动部 件的旋转运动实现挂挡。两电机换挡方案, 易出现 换挡“ 卡滞” 现象。 为了提高换挡的响应速度, 可以采用电机机构
汽车传动技术是汽车的核心技术, 其中自 动变 速技术又是汽车传动技术的关键内容。当今手动 变速器制造工艺的成熟性、 相对的低成本, 及结构 简单带来的维护便利和手动变速器带来的驾乘乐 趣是手动变速器仍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主要原 因。 但在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扩大驾乘人员的 范围及提高驾乘的安全性, 优化动力装置的工作特 性方面, 实现智能驾驶(包括自 动巡航) , 动变速 自 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使得自 动变速器在变速器 市场上牢牢地占 据着另一部份稳定的市场份额, 并 且成为整车厂及零部件生产商重点关注的关键汽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简称AMT)因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而得到广泛关注。

该系统继承了传统手动变速的简单性及自动变速的便捷性,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精确控制离合器和变速器的工作状态,实现了车辆动力传递的自动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包括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控制系统以及实际应用等。

二、设计原理与结构特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基于传统的机械式变速系统,通过引入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换挡过程的自动化。

其结构特点主要包括离合器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以及电子控制单元。

(一)离合器控制系统离合器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以实现动力传递的顺畅与稳定。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发出指令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从而实现动力传递的自动化。

(二)变速器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变速器的换挡过程。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及驾驶员的意图,如油门踏板位置、刹车踏板状态等。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最佳的换挡时机,并通过执行机构控制变速器的换挡过程。

(三)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处理数据并发出指令控制各个执行机构的工作。

电子控制单元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及驾驶员的意图,实时调整换挡策略,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三、控制系统设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以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等方面。

(一)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及驾驶员的意图。

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

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

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了威伯科公司设计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变速器控制方案,采用电子控制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换挡操作。

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讨论了该系统应用的场景,并与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靠、高效、智能化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变速器控制方案。

关键词: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自动化换挡,智能化,可靠性,高效性正文:1. 引言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汽车变速器作为车辆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和性能对于汽车的行驶质量和油耗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都有其局限性,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换挡时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太过麻烦;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式通常采用液压或电压控制,控制精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威伯科公司开发了一种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电子控制方式,可以智能地控制变速器的换挡操作,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与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进行比较。

2. AMT控制系统的结构AMT控制系统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

包括发动机控制器(ECU)、变速器控制器(TCU)、变速器执行器、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其中,ECU负责发动机的控制,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以及输出扭矩,提供能源支持;TCU负责变速器的控制和管理,控制变速器的换挡操作,以及根据车速和转速等信息,自动选择最适宜的变速。

3. AMT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AMT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子控制技术的。

通过ECU和TCU的通信,检测车辆的转速和车速等信息,对变速器进行智能化的调整,实现自动化的换挡操作。

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

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

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摘要:近年来,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的设计,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1 概述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汽车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汽车的发明一方面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弊端,如汽车尾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安全。

车辆传送系统对其行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车辆自动变速技术日益进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种是液力自动变速器,另一种则为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两种自动变速技术中液力自动变速器相对发展较为成熟,但由于其结构原理的限制致使其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与之相比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升,更加经济,燃料燃烧充分,科学环保,但是目前仍然不够成熟,启动性差、造价贵,且工艺复杂。

2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3.1传感器系统车辆若想通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进行自动变速就必须先采集相关变速信号,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传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中的传感器有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其中车速用来检测车速的,气节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车辆动力负荷。

3.2电子控制单元(1)输人电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传感器主要用来收集信息,该信息要传给处理器才可以被处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输人电路就是这个过程中间的桥梁。

输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输人电路需要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输送给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中央处理器,进行计算处理。

(2)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同一班计算机一样,中央处理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够感知传感器的信号,并能够对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指令,完成车辆自动变速。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简称ATSEM)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技术之一。

这种系统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变速机构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概述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是一种基于传统手动变速系统进行改进的自动变速系统。

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变速机构的控制,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车速、油门开度等参数自动调整变速比,从而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三、系统设计1. 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检测车速、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等参数。

设计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到其精度、可靠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车型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2. 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

控制器设计需要考虑到其计算速度、控制精度、稳定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与其它汽车电子系统的兼容性和集成性。

3. 执行机构设计执行机构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另一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实现变速操作。

设计执行机构时,需要考虑到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灵活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与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良好的匹配和协调。

四、系统研究1. 系统性能研究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系统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燃油经济性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实车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2. 系统可靠性研究系统可靠性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范文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传动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MT)作为一种新兴的汽车传动技术,其结合了传统机械变速系统和现代电子控制技术,成为了现代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2.1 设计思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设计应基于传统机械变速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子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换挡和优化传动效率。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2.2 关键部件设计2.2.1 控制器设计控制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根据预设的换挡策略进行判断和决策,并控制执行器完成换挡动作。

控制器设计应注重其处理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2.2.2 执行器设计执行器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执行部件,负责完成换挡动作。

执行器设计应考虑其结构简单、动作迅速、耐久性好等特点。

2.3 系统结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其中,传感器负责采集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息,按照预设的换挡策略进行判断和决策;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完成换挡动作。

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研究3.1 换挡策略研究换挡策略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应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分熄灯,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换挡策略,以实现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优化。

同时,还应考虑换挡过程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3.2 系统性能研究系统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员应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方法,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3.3 控制系统优化研究控制系统优化是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电控机械变速器(AMT)研发生产方案(一)

电控机械变速器(AMT)研发生产方案(一)

电控机械变速器(AMT)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驾驶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驾驶体验和燃油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机械变速器(MT)虽然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但其操作较为复杂,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控机械变速器(AMT)应运而生。

AMT结合了自动变速器的便捷性和机械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逐渐成为了变速器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工作原理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换挡操作的机械变速器。

它主要由机械变速器(MT)、电子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

在AMT中,电子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员意图,通过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机械变速器的自动换挡。

具体来说,电子控制系统根据车辆速度、发动机转速、油门踏板位置等信号,判断出应该换入的挡位,并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换挡。

与传统的MT相比,AMT的换挡过程更加平顺、快速,同时减少了驾驶员的操作强度和失误。

三、实施计划步骤1.研发阶段: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具体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等工作。

2.实验阶段:在实验室进行样机的试验和测试,验证AMT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完善。

3.试生产阶段:在确保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通过实际生产过程,进一步验证AMT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批量生产阶段:经过试生产阶段的验证后,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适用范围电控机械变速器(AMT)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包括轿车、SUV、商用车等。

特别是在一些需要较高传动效率的车辆中,AMT的优势更加明显。

此外,由于AMT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因此也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

五、创新要点1.电子控制系统:AMT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机械变速器的快速、准确控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规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规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规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相比传统液力自动变速器,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更好的节能效果,因此AMT逐渐成为汽车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AMT的核心控制是换挡规律的设计,其能够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度等因素,因此研究AMT的换挡规律对提升汽车性能和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1. 优化AMT的换挡规律能够提升汽车性能,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2. 确定最佳换挡规律可以降低燃油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3. 研究AMT的换挡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动AM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优化AMT的换挡规律,实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度。

具体任务包括:1.对AMT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2.建立AMT的模型,模拟不同的换挡策略。

3.通过模型仿真和实际测试,比较各种换挡策略的性能。

4.选择最佳换挡规律并进行验证,评估其性能提升和节能减排效果。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研究型实验方法:对AMT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测试,获取AMT换挡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验证各种换挡策略的效果。

2. 数值计算方法:利用数值计算模拟AMT的各个工作环节,分析AMT的换挡策略对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3. 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换挡规律并进行验证。

五、预期成果1. 设计出最优换挡规律,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舒适度等指标得到提升。

2. 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AMT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益参考,推动AMT技术的发展。

3. 对于相关人员,提供研究所需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培训,提高AMT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主要任务和时间表如下:1. 研究AMT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开始数据采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自动变速器可以使驾驶员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档,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自30年代就开始不遗
余力地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许多方案。

其中液力机械式
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 简称AT)以其优越的动力性能、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汽车工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与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相比,其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和成本较高,且传动效率较低。

鉴于AT 所存在的缺点,人们开始尝试利用现代微计算机技术使机械式变速器实现自动化,从而开发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

70年代中期,德国奔驰汽车公司采用由电子控制的半自动操纵方式实现换档,这是第一代AMT 。

该产品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即换档时驾驶员仍要踩下离合器踏板,电子装置提示驾驶员何时为最佳的换档时刻,但它具有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易制造等优点,从此成为自动变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984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种全自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NAVI-5,到80年代末,全自动AMT 进入实用化阶段。

从9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生产的重型汽车开始使用AMT,使在复杂多变条件下工作的车辆的换档品质和起步性能进一步提高。

1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传统固定轴式齿轮变速箱的基础上,把选档、换档、离合器及相应发动机供油操纵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完成、实现的自动变速器[1]。

其基本功能:一是根据当前汽车运行状态、路面情况及驾驶者的意图,自动判断变速箱的最佳档位,即档位决策功能;二是自动控制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完成换档过程,即换档、起步的自动操纵功
能。

随着AMT 的发展,人们引入了各种最新的监测、控制技术以改善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使档位决策及换档控制对路面环境、使用者特点、使用者意图具有适应性。

AMT 在离合器控制和档位决策方面采用模糊逻辑,模仿熟练司机驾驶车辆中的相应操纵以改善起步、换档、离合器结合控制特性和档位选择的适应性[2]。

神经网络方法也被引入AMT 的档位决策和控制中,以获取更多路面特征信息,提高AMT 对路面的适应性。

AMT 控制系统与发动机控制系统一体化以增加信息共享、协调控制能力,并实现整车控制系统网络化。

AMT 使用性能的好坏和智能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由AMT 中的控制系统决定的。

控制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电控单元(ECU)进行处理,对相应的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完成一系列操作。

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
AMT 根据驾驶员的意图(油门开度与选择开关)和车辆的运动状态(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车速及档位),依据从众多熟练驾驶员中提炼出的驾驶方法(换档规律、离合器接合规律),借助于相应的执行机构(油门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和选换档执行机构),对车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进行自动操纵。

AMT 控制系统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a.被控对象
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
b.执行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电磁阀(普通电磁阀和高速电磁阀)及液压缸(离合器作动缸和选、换档油缸)等;
c.传感器
包括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轴
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油门开度传感器和档位传感器等;
d.电控单元(ECU)
包括CPU 、ROM 和I/O 接口等。

AMT 的执行机构由选、换档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和油门执行机构等组成。

油门执行机构一般采用步进电机或磁电
摘要 AMT 是在机械式变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文章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通过研究AMT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执行方式,对AMT 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容错方法,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叙词:AMT
控制系统容错方法
同济大学


丁玉兰
重型汽车 H E A V Y T R U C K 2001.1.
12Y a n j i uf a zh a n
研究发展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图AMT 液压操纵系统图
2001.1.H E A V Y
T R U C K 重型汽车 13
Y a n j i u fa zh a n 研究发展
式电机驱动油门。

选、换档和离合器执行机构有气动式和液动式两种,现在更常用的是液压操纵系统,如图所示。

3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容错方法
当重型汽车经常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时,AMT 常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AMT 控制系统中的ECU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难免会发生故障[3]。

如果某部件发生故障,汽车的性能会急剧下降,甚至需要立即停车,这对汽车整体性能的发挥和维修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为提高AMT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随车诊断系统中应增强容错控制功能,即当有些部件失效时,它们在系统中的功能可用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完全或部分代替,使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规定的性能或不丧失最基本的功能。

针对不同的故障,AMT 控制系统采用了相应的容错方法。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 ECU 容错系统; 选、换档机构容错系统; 油门操纵机构容错系统; 各转速传感器的容错; 离合器控制机构的容错。

3.1ECU 容错系统
相对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来说,ECU 的可靠性较高,但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将更加严重,会使整个系统瘫痪和失控。

AMT 控制系统ECU 的容错措施有以下几种:
a.采用主从机结构,一旦主机出故障可以自动切换至从机进行控制,提高ECU 的可靠性;
b.采用双机结构,把对发动机与离合器、变速箱的控制分离出来单独控制,以改善性能和简化编程,同时降低工作负担,延长使用寿命;
c.采用机械应急系统,一旦ECU 失灵,启动机械应急系统,恢复手动操纵,以便使车辆驶回车库自检或到维修站检修。

3.2选、换档机构容错系统
若档位传感器发生故障,则实施选、换档的开环控制,所显示的档位信号由选、换档电磁阀的驱动信号来决定。

对于选、换档电磁阀,分下列两种情况: a.若升不到高档位,应保证能以低档位继续行驶,此时需牺牲经济性与动力性; b.若降不到低档和空档,应保证能控制油门,行驶到目的地。

3.3油门操纵机构容错系统
对于加速踏板传感器和油门传感器,若系统可以对其故障大小进行诊断,则可采用动态补偿技术对故障信号进行修正,
此时不影响控制结果;若系统只能定性诊断出是否有故障,则无法实施动态补偿,此时只能实施简单的开环控制,同时发动机模型辨识无效。

对于步进电机,在中、小油门时若发生故障,则置于一档,缓慢行驶到目的地,安全停车;在大油门时若发生故障,也同样置于一档,行驶到马路边,安全停车。

3.4各转速传感器的容错
各转速传感器的功能各不相同。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主要用于起步和变速时离合器的接合控制;中间轴转速传感器用于离合器接合点的检测和档位脱离的判定;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运动状态,并确定换档时刻。

若某个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可根据诊断结果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补偿,此种情况下并不影响各种控制性能;若系统不能对传感器进行动态补偿,则应采取如下降级措施:
a.当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则变离合器起步控制为恒速接合控制,同时降低发动机控制级别,此时发动机模型辨识无效;
b.当中间轴转速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则降低离合器起步控制、离合器换档控制、变速箱换档同步控制功能;
c.当车速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则降低变速箱换档同步控制功能,整车模型辨识无效。

3.5离合器控制机构的容错
离合器的控制是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难点,在选取优质元器件和实施先进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容错控制的方法,可以克服控制性能受使用时间的影响,以及在关键部件出现故障时采用相应的替代措施,提高离合器控制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离合器控制机构的容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离合器接合用电磁阀的容错和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实时标定。

由于电源电压不稳、磨损和振动的影响,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基准值常发生变化,影响控制性能,采用实时标定的方法,即在每次分离和接合完成时都要记录相应的传感器标定值,以此实施动态标定。

若离合器分离电磁阀发生故障,则维持目前档位,以尽可能小油门行驶至目的地,安全停车。

4结束语
AMT 技术保留了原齿轮变速箱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易制造和维护的优点,且使用方便、简单安全、乘坐舒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葛安林.车辆自动变速理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2Yama g uchi.Au tomatic Transmissi on Shift Sched ule Con trol Usin g
Fu zzy Logic.S AE 930674
3Renato Guagliu mi.A General Purp ose Electron ic Device for Field
Dia g nosis of Au 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 y stems.SAE 9704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