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性能测试用例编写及注意点
web软件测试用例
![web软件测试用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7bd839af45b307e8719729.png)
web软件测试用例一、界面测试公共测试用例界面测试一般包括页面文字,控件使用,少图,CSS,颜色等。
1、文字内容一致性:1)公司要求文字的一致性,例如各种宣传文字、注册的协议条款、版权信息等;2)各处相同含义文字的一致性,例如标题栏文字、页面主题文字、弹出窗口文字、菜单名称、功能键文字等。
样式一致性1)(通常分类包括)各类文字字体、字号、样式、颜色、文字间距、对齐方式;2)按钮的文字间距,按钮长度一定前提下,2个字的按钮,需要中间空一格(或者其它约定,需要统一);3)链接文字,同一类,菜单、小标题、页角文字链接,在点击时颜色变化要相同;4)对齐方式,页面上文字的对齐,例如表单、菜单列、下拉列表中文字的对齐方式(左、右、居中等要统一)语言习惯:1)中文:文字简单,含义明确,无歧异,无重复,无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英文。
3)日文。
2、按钮1)button的样式整体要统一,例如突出、扁平、3D效果等只能选其一;2)采用的图片表述相同功能,要采用单一图标。
3、文本框1)录入长度限制,根据数据库的设计,页面直接限定录入长度(特殊处屏蔽复制、粘贴);2)文本框自身的长度限制,主要考虑页面样式。
4、单选框1)默认情况要统一,已选择,还是未选。
5、日期控件1)图标、控件颜色、样式统一;2)点击控件、文本框均应弹出日期选择框。
6、下拉选择框1)默认是第一个选项,还是提示请选择一个。
7、提示信息1)静态文字与它的提示信息一致性,例如静态文字为‘ID’,出错信息显示‘用户ID’;2)空值时,出错信息需要统一,例如可以采用“静态文字”+不能为空;3)出现录入错误时,例如可以统一采用“静态文字”+格式不符合要求;4)提示信息标点符号是否标识;点击上一步,返回的页面上不应残留出错信息;5)静态提示信息,在录入框右侧,应有录入信息的相应要求的提示文字,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6)必输项提示信息,必输项提示信息采用统一的标志。
we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we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6a4a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f.png)
1. 总述1.1测试对象数据采集测试系统1.2测试目的确定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系统的处理能力能达到2次请求/分钟)1.3测试环境1.4测试依据1.5参考资料1.6术语及缩写词●测试时间: 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 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 由于测试过程中, 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 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 所以, 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 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 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 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 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 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 在某一特定环境下, 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 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 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 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 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1.7用户习惯操作频率: 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 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 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
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 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 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1.8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 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 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 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1.9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 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10计算公式●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MIN(平均响应时间)●最高处理能力=MAX(处理能力)×(1-cache影响系数)2. 最大并发用户数=(最高处理能力-1÷(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1÷最高处理能力)))÷用户习惯操作频率, 此公式要注意各时间单位的不同和转换3. 测试方法3.1测试模型3.2测试过程简述3.3通过编写特定的测试流程, 使用多线程技术, 模拟多个浏览器持续一段时间并发访问被测系统, 记录系统相关的一系列信息, 计算出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3.4需记录的数据测试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成功次数失败次数web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数据库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4. 测试用例5. 测试结果5.1查看记录内容5.1.1 测试日期2006.03.125.1.2 数据测试时间5 (分钟)并发线程数每次时间间隔(秒)平均响应时间(秒)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成功率处理能力(次/分)web服务器CPU占用率(%)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最大平均最大1 0 7.469 40 0 100.00% 8.00 34.45 47.15 60.16 80.671 0 7.909 36 0 100.00% 7.20 32.62 48.96 54.41 71.333 0 17.333 50 0 100.00% 10.00 43.37 53.65 87.73 98.673 0 16.805 52 0 100.00% 10.40 42.93 58.85 89.72 984 0 22.096 52 0 100.00% 10.40 43 54.92 93.25 99.344 0 22.187 52 0 100.00% 10.40 43.49 56.25 93.81 99.675 0 27.007 52 0 100.00% 10.40 43.64 58.03 96.56 99.34cache影响系数最短平均响应时间(秒)7.469最高处理能力(次/分)10.4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次/天)30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秒)10 13 15 20最大并发用户数50.74 81.45 94.22 113.945.1.3 说明不断增加并发线程数, 系统处理的成功次数并没有增加, 说明系统已经达到最大处理能力6. (虽然从cpu占用率上看, 系统的处理能力还能够达到更高的数值, 但由于测算出的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出2次/分钟的预期值, 所以, 不需要再继续测试更高的数值)7. 附件7.1excel格式的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f60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8.png)
web性能测试方案一、介绍Web性能测试是指对Web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测量的过程,以便确定其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量等关键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Web性能测试方案。
二、测试目标1. 确定Web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评估用户访问Web应用程序时所需的时间。
2. 测试服务器的负载能力:确定服务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量。
3. 评估系统的稳定性:检查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载情况下是否稳定。
三、测试工具本次性能测试将使用以下工具:1. Apache JMeter:一款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支持模拟多用户并发访问。
2. LoadRunner:一款商业性能测试工具,可用于测试Web应用程序。
四、测试准备1. 定义测试场景:确定测试的目标和关注点,包括测试的并发用户数、持续时间、负载情况等。
2. 确定性能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体验,确定关注的性能指标,如平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3. 配置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等,并确保网络环境符合实际情况。
4. 准备测试数据:准备模拟用户的测试数据,包括登录账号、访问页面等。
五、测试步骤1. 设置测试计划:在性能测试工具中,设置测试计划,包括目标URL、并发用户数等。
2. 配置线程组:设置线程组中的并发用户数、循环次数等参数。
3. 添加取样器:添加HTTP请求和其他取样器,模拟用户访问不同的页面和操作。
4. 设置断言和监控点:设置断言,检查页面返回的数据是否符合预期;设置监控点,监测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5. 运行测试计划:运行性能测试,记录各项性能指标。
6.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评估Web应用程序的性能状况,查找潜在性能问题。
六、测试报告完成性能测试后,需要生成测试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目标和关注点2. 测试环境配置和测试数据准备3. 测试步骤和工具选择4. 测试结果和性能指标分析5. 性能问题和建议七、优化方案根据性能测试结果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改善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如:1. 优化代码:对性能瓶颈进行优化,如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优化算法等。
web端测试用例
![web端测试用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87c80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8.png)
web端测试用例Web端测试用例一、引言Web应用程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对Web 应用进行全面的测试是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从功能、性能和界面三个方面,介绍Web端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
二、功能测试用例1. 登录验证:测试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时是否能成功登录,测试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时是否能正确提示错误信息。
2. 注册验证:测试注册时是否能检测到重复的用户名,测试注册时是否能正确验证输入的邮箱格式是否正确。
3. 页面跳转:测试各个页面之间的跳转是否流畅,是否能正确显示目标页面。
4. 数据输入:测试各种表单输入框是否能正确接收和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
5. 数据提交:测试数据提交时是否能正确处理,例如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和存储。
6. 数据显示:测试数据是否能正确从数据库中读取并显示在页面上。
7. 数据搜索:测试搜索功能是否能正确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正确显示搜索结果。
8. 数据删除:测试删除功能是否能正确删除用户选择的数据,并给予用户正确的提示信息。
三、性能测试用例1. 并发用户测试:测试在高并发情况下,Web应用是否能正常运行,是否能正确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
2. 响应时间测试:测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Web应用的响应时间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 负载测试:测试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Web应用是否能正常运行,是否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4. 数据库性能测试:测试对数据库进行大量数据读取和写入操作时,Web应用的性能表现如何。
四、界面测试用例1. 页面布局:测试页面布局是否整齐、美观,各个元素是否对齐。
2. 字体和颜色:测试文字和背景颜色是否清晰、舒适,是否符合用户习惯。
3. 图片显示:测试图片是否能正确显示,是否有变形或模糊现象。
4. 表格显示:测试表格是否能正确显示,各个单元格是否对齐,是否有遗漏或重复数据。
5. 链接跳转:测试各个链接是否能正确跳转到目标页面,是否能正确显示链接的标题。
web测试用例模板
![web测试用例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8771be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0.png)
web测试用例模板篇一:Web测试通用测试用例Web测试通用测试用例页面检查合理布局1、界面布局有序,简洁,符合用户使用习惯2、界面元素是否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对齐3、界面元素的尺寸是否合理4、行列间距是否保持一致5、是否恰当地利用窗体和控件的空白,以及分割线条6、窗口切换、移动、改变大小时,界面显示是否正常7、刷新后界面是否正常显示8、不同分辨率页面布局显示是否合理,整齐,分辨率一般为1024*768 1280*1024 800*600弹出窗口1、弹出的窗口应垂直居中对齐2、对于弹出窗口界面内容较多,须提供自动全屏功能3、弹出窗口时应禁用主界面,保证用户使用的焦点4、活动窗体是否能够被反显加亮页面正确性1、界面元素是否有错别字,或者措词含糊、逻辑混乱2、当用户选中了页面中的一个复选框,之后回退一个页面,再前进一个页面,复选框是否还处于选中状态3、导航显示正确4、title显示正确5、页面显示无乱码6、需要必填的控件,有必填提醒,如*7、适时禁用功能按钮(如权限控制时无权限操作时按钮灰掉或不显示;无法输入的输入框disable掉)8、页面无js错9、鼠标无规则点击时是否会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10、鼠标有多个形状时是否能够被窗体识别(如漏斗状时窗体不接受输入)控件检查下拉选择框1、查询时默认显示全部2、选择时默认显示请选择3、禁用时样式置灰复选框1、多个复选框可以被同时选中2、多个复选框可以被部分选中3、多个复选框可以都不被选中4、逐一执行每个复选框的功能单选框1、一组单选按钮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中一个2、一组执行同一功能的单选按钮在初始状态时必须有一个被默认选中,不能同时为空下拉树1、应支持多选与单选2、禁用时样式置灰树形1、各层级用不同图标表示,最下层节点无加减号2、提供全部收起、全部展开功能3、如有需要提供搜索与右键功能,如提供需有提示信息4、展开时,内容刷新正常日历控件1、同时支持选择年月日、年月日时分秒规则2、打开日历控件时,默认显示当前日期滚动条控件1、滚动条的长度根据显示信息的长度或宽度及时变换,这样有利于用户了解显示信息的位置和百分比,如,word 中浏览100页文档,浏览到50页时,滚动条位置应处于中间2、拖动滚动条,检查屏幕刷新情况,并查看是否有乱码3、单击滚动条时,页面信息是否正确显示4、用滚轮控制滚动条时,页面信息是否正确显示5、用滚动条的上下按钮时,页面信息是否正确显示按钮1、点击按钮是否正确响应操作。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1bc8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4.png)
web性能测试方案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Web 应用的性能对于用户体验和业务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性能不佳的网站可能导致用户流失、业务受损,因此进行 Web 性能测试是确保网站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二、测试目标1、确定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2、评估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如 CPU、内存、网络带宽等。
3、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和潜在问题。
4、验证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服务器:配置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服务器,包括 CPU、内存、存储等。
客户端:模拟不同类型和配置的客户端设备,如台式机、笔记本、移动设备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Linux、iOS、Android 等。
浏览器:涵盖主流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Edge 等。
数据库:与生产环境相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3、网络环境模拟不同的网络带宽和延迟,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移动网络。
四、测试工具1、性能测试工具JMeter:一款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协议和测试类型。
LoadRunner:功能强大的商业性能测试工具,提供全面的测试解决方案。
2、监控工具Nagios:用于服务器资源监控,如 CPU、内存、磁盘等。
New Relic:提供应用性能监控和分析。
3、分析工具Excel:用于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Google Analytics:用于网站流量和用户行为分析。
五、测试场景设计1、基准测试对系统在空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获取基本的性能指标,作为后续测试的参考。
2、并发测试逐渐增加并发用户数,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的变化。
3、负载测试在一定的并发用户数下,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检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压力测试超过系统预期的最大负载,观察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
web端测试的测试点和注意事项
![web端测试的测试点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d94520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0.png)
web端测试的测试点和注意事项⼯作中接触了不同类型的web端系统,内容不同,需求不同,测试关注点也存在些许的不同,但是总体测试思路和关注的点都类似,下⾯是总结⾃⼰所接触的web端系统测试的⼀些测试点,不尽全⾯,以后接触新的业务系统时再及时的补充更新总体包括:UI交互、查询条件、增删改、查询|搜索、⽂件处理(导⼊、导出、打印)、登录|登出、业务流程、兼容性、安全相关、性能相关、链接测试UI交互1、页⾯风格,颜⾊,样式是否合理、协调、统⼀2、页⾯的布局排版是否协调,整齐,美观3、功能菜单命名是否符合页⾯数据需求和业务需求4、功能页⾯的元素命名是否符合业务需求5、功能页⾯的操作流程是否符合业务流程,是否符合⽤户的操作习惯6、功能页⾯的提⽰信息是否友好,可读性是否强7、对于操作项,是否⽀持tab或enter键8、窗⼝的最⼤化,最⼩化是否可以正确切换9、页⾯是否有多余的按钮或标签10、是否所有页⾯包括⼦页⾯都有对应的标题且标题都正确(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些⼦页⾯命名不规范,⽐如新增页⾯的标题为编辑,修改页⾯的标题也为编辑)11、页⾯的前进、回退,切换是否正常12、做删除操作是否有提⽰会确认13、查询超时是否有提⽰14、程序长时间不操作时,是否有提⽰请重新登录查询条件1、⽂本框1)特殊字符的处理:是否看输⼊特殊字符,是否后是否正常显⽰;禁⽌输⼊特殊字符的是否可以黏贴显⽰2)字符长度的检查:是否限制输⼊的长度,输⼊超长字符串时是否正常显⽰,长度的边界测试3)特殊字符串检查:空格,回车,换⾏,NULL,null4)数值型检查:是否限制输⼊位数,位数的边界测试,范围的等价类测试;是否可输⼊⾮数字类型,是否可输⼊负数、分数、指数、⼩数点等数学字符。
5)必填项检查:是否有必填标⽰符,如“*”6)提⽰信息检查:⽐如输⼊不合法时弹出的提⽰信息是否正确7)安全性检查,⽐如SQL注⼊,在⽂本框中输⼊<script>alert(‘’test”)</script>或html相关的字符8)编辑后切换其他功能菜单,再次回到该功能页⾯,编辑的信息是否还显⽰(正常情况切换页⾯再次回到原页⾯,是要重置信息显⽰初始信息的)2、下拉选框1)下拉选项是否正常排列显⽰,第⼀项或最后⼀项是否出现空⾏2)切换选择每⼀个选项,列表数据是否都正常刷新显⽰(!!这⼀点经常出现问题,因为研发环境的数据多样性受到限制,部署到测试环境时,测试⼈员需要准备满⾜所有下拉选项的数据,检查选择不同的选项时数据是否都正常显⽰)3)选项是否都可以选择,且选择后正常显⽰4)默认选择的检查,如默认选择“全部”,任意编辑查询条件查询后,再次点击下拉选框是否还有“全部”选项可选择5)是否可编辑,编辑的限制6)选择后切换其他功能菜单,再次回到该功能页⾯,是显⽰上次选择的项还是显⽰默认值1)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逻辑校验,开始时间必须⼩于等于结束时间2)是否可以选择当前时间之后的时间3)是否有时间区间的限制,如不能跨⾃然⽉4)格式的核对,⽐如:yyyy-mm-dd或者yyyy-mm-dd hh:mm:ss或者yyyymmdd5)是否可清空⽇期6)选择后是否可以任意切换年⽉⽇再次选择7)选择后切换其他功能菜单,再次回到该功能页⾯,是显⽰上次选择的⽇期还是显⽰默认值4、选择框1)是否有默认选项,是否可切换选择,是否可多选,全选2)单选多选,取消选择的样式是否正常3)选择后切换其他功能菜单,再次回到该功能页⾯,是显⽰上次选择的项还是显⽰默认值增删改1、增加1)必填项的检查:是否有必填项的提⽰或标识,必填项为空是否提提交2)⽂本输⼊项检查:包括⽂本长度的校验,数据类型的校验,回车换⾏等3)提交检查:空提交、重复提交、多次连续点击提交按钮4)提交或取消后再次进⼊增加页⾯,信息是否显⽰上次编辑的值5)异常提交的提⽰信息是否正常6)正常提交后列表数据是否及时刷新显⽰,显⽰的数据是否正常2、修改1)修改页⾯与新增页⾯的必填项、⽂本输⼊长度是否和新增页⾯的限制⼀样2)修改页⾯带出的信息是否正常3)编辑重复数据是否可提交4)任意编辑信息,点击取消是否会修改原有数据5)编辑正常提交后,数据是否正常刷新显⽰6)是否⽀持多条编辑,同时编辑多条信息,提交后是否都正常保存显⽰7)列表为空或未选择记录,点击编辑或修改按钮是否有提⽰8)新增、编辑提交完成或删除后,未勾选任何记录,直接再点击编辑或修改按钮是否有提⽰(!!测试过程中出现多次)3、删除1)删除是物理删除还是逻辑删除,删除后是否刷新列表2)删除是否有确认提⽰3)是否⽀持批量删除,批量删除后是否所有数据都正常更新4)列表为空或未选择记录,点击删除按钮是否有提⽰5)新增、编辑提交完成或删除完成后,未勾选任何记录,直接再点击删除按钮是否有提⽰6)删除后的数据是否可以再次添加7)连续删除多条数据,数据是否正常被删除,列表加载是否正常8)如果数据存在⼀定的业务关联关系,是否对删除做了必要的限制,⽐如删除部门则部门下的成员是否会被删除,删除某个⾓⾊是否会删除该⾓⾊对应的⽤户等1、空查询、默认条件查询、单⼀条件查询、多条件组合查询2、模糊查询、精确查询3、查询后,查询条件是否被重置4、查询条件包含特殊字符、中⽂字符,⽂本框输⼊长度过长时查询是否正常5、多次连续点击查询按钮响应是否正常6、查询超时或列表失败是否有提⽰信息,提⽰信息是否正常7、查询后翻页是否正常8、查询后列表数据检查:⾦额单位转换是否正常;为空时是否显⽰为NULL,null,NAN;列表总数是否正确;查询显⽰的数据是否与查询条件匹配;是否有未按字典转换的数据,⽐如状态显⽰1或2,实际需要转换为成功或失败,等。
web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web性能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6787dd3bb68a98270fefa58.png)
测试规范文档性能测试方案模板VERSION 1.0XXXX年x月文档修订记录文档信息审批信息修改历史目录1. 测试目的 (1)2. 测试范围 (1)2.1. 测试背景 (1)22.需要测试的特性 (1)2.3. 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1)3. 准则 (1)3.1. 启动准则 (1)3.2. 结束准则 (1)3.3. 暂停/再启动准则 (2)4. 模型 (2)4.1. 业务模型 (2)4.2. 业务指标 (2)4.3. 测试模型 (2)4.4. 测试指标 (2)5. 测试策略 (2)5.1. 测试发起策略 (2)5.2. 测试执行策略 (2)5.3. 测试监控策略 (3)6. 测试内容 (3)6.1. 基准测试 (3)6.2. 单交易负载测试 (3)6.3. 综合场景负载测试 (3)6.4. 接口测试 (3)6.5. 稳定性测试 (3)7. 测试实施准备 (3)7.1. 测试环境准备 (3)7.2. 测试工具准备 (3)7.3. 测试挡板准备 (4)7.4. 测试数据准备 (4)7.5. 测试脚本准备 (4)8. 测试组织结构 (4)9. 测试环境及工具需求 (4)9.1. 总体网络拓扑图 (4)92 测试环境机器配置表 (4)93 软件配置 (5)10. 测试输出 (5)10.1. 过程性输出 (5)10.2. 结果输出 (5)11. 测试计划 (5)12. 测试风险分析 (5)1. 测试目的『阐述本次性能测试目的,对需求分析的目的进行扩展性描述』2. 测试范围2.1. 测试背景『阐述本次性能测试的技术及业务背景;对于改进型项需阐述其改进的方法;』2.2. 需要测试的特性『阐述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进行测试部分的特点』2.3. 不需要测试的特性『阐述本次性能测试不需要进行测试的部分』3. 准则3.1. 启动准则『阐述测试执行前必备的入口条件』3.2. 结束准则『阐述测试执行退出的条件』i33暂停/再启动准则『阐述测试执行过程中在何种条件下暂停执行;若执行暂停,需阐述再次启动执行过程的约束条件。
web测试用例(全)
![web测试用例(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8a9bec172ded630b1cb651.png)
Web测试中关于登录的测试 (1)搜索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2)翻页功能测试用例 (3)输入框的测试 (5)Web测试的常用的检查点 (6)用户及权限管理功能常规测试方法 (8)Web测试之兼容性测试 (9)Web测试-sql注入 (10)Web测试中书写用例时要考虑的检查点 (11)手机电子邮件测试用例 (12)记事本与日历的测试用例 (13)Web测试总结 (14)让web站点崩溃最常见的七大原因 (14)Web应用程序是否存在跨站点脚本漏洞 (16)Web测试总结(全) (20)理解web性能测试术语 (27)Web安全测试入门 (28)测试工作总结 (28)Web应用系统易出问题的原因和测试要点 (28)使用JMeter测试web的应用 (29)1.Web测试中关于登录的测试请问,你为自己写过的用例怀疑过吗?前两天听一个朋友说他同事写了100个用例,结果有92个是无效的,差点被公司开了,本人以前也写过不少用例,但现在忽然怀疑我的用例了,觉得越来越糊涂了,拿登陆框来说吧,我写了7个用例,但总感觉不好,在网上找了篇文章,分享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快捷键的使用是否正常:1. TAB 键的使用是否正确2.上下左右键是否正确3.界面如果支持ESC键看是否正常的工作3.ENTER 键的使用是否正确切换时是否正常。
布局美感界面的布局是否符合人的审美的标准具体因人而依输入框的功能: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成功进入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不合法密码不可以进入,并给出合理的提示输入不合法的用户名和正确密码不可以进入,并给出合理的提示输入不合法的用户名和不正确的密码不可以进入,并给出合理的提示不合法的用户名有:不正确的用户名,,使用了字符大于用户名的限制正常用户名不允许的特殊字符空的用户名,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保留字符不合法的密码有:空密码(除有特殊规定的),错误的密码,字符大于密码的限制正常密码不允许的特殊字符,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保留字符界面的链接:对于界面有链接的界面,要测试界面上的所有的链接都正常或者给出合理的提示补充输入框是否支持复制和黏贴和移动密码框显示的不要是具体的字符,要是一些密码的字符验证用户名前有空格是否可以进入,一般情况可以。
web自动化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
![web自动化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a485d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4.png)
web⾃动化测试⽤例编写的规范1.⼀个脚本是⼀个完整的场景,从⽤户登陆操作到⽤户退出系统关闭浏览器。
2.⼀个脚本脚本只验证⼀个功能点,不要试图⽤户登陆系统后把所有的功能都进⾏验证再退出系统3.尽量只做功能中正向逻辑的验证,不要考虑太多逆向逻辑的验证,逆向逻辑的情况很多(例如⼿机号输错有很多种情况),验证⼀⽅⾯⽐较复杂,需要编写⼤量的脚本,另⼀⽅⾯⾃动化脚本本⾝⽐较脆弱,很多⾮正常的逻辑的验证能⼒不强。
(我们尽量遵循⽤户正常使⽤原则编写脚本即可)4.脚本之间不要产⽣关联性,也就是说编写的每⼀个脚本都是独⽴的,不能依赖或影响其他脚本。
5、整个脚本中只对验证点进⾏验证,不要对整个脚本每⼀步都做验证。
6. 如果对数据进⾏了修改,需要对数据进⾏还原。
7. 每个测试⽤例粒度必须尽可能⼩,短⼩简单的测试⽤例易于调试。
如果测试⽤例不得不长⽽复杂,则把它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私有⽅法,并单独调⽤这些⽅法。
8. 尽量把重复任务放⼊⼀个⽅法中,这样它可以被多个测试⽤例调⽤。
9. 测试⽤例需要记录操作步骤10. 测试⽤例执⾏出错要截图,从⽇志查看错误能⼀⽬了然11. 测试⽤例要有合适的验证点,符合测试⽤例的期待结果。
验证⽤是否存在的⽅法,如⽂件存在。
12. 测试⽤例只要不匹配预设的验证点,即使该测试⽤例还有未执⾏完的代码也要中断下⾯的执⾏,抛出合适的异常并提供详细的失败信息,然后设置该测试⽤例运⾏结果为失败13. 测试⽤例要尽量处理所有的异常以健壮14. ⽤例中尽量少的出现sleep,建议⽤"wait until ..."来代替;15. 可以采⽤并发执⾏⽤例的⽅法来提升效,这需要case的独⽴性来做保证。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b5ef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e.png)
web性能测试方案1. 简介Web性能测试是评估和优化网站性能的关键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和分析网站的响应速度、负载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效的Web性能测试方案,旨在提供准确、可靠和全面的性能数据,以帮助优化和改进网站性能。
2. 目标和需求分析在制定Web性能测试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需求。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确定以下几点:- 测试的主要目的:例如,评估网站的响应时间、探测系统瓶颈、检查负载能力等。
- 测试的范围和覆盖面:确定需要测试的网页、功能和用户场景。
- 测试环境和配置:包括硬件、网络、软件环境等。
- 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求:如何收集、统计和分析性能数据。
3. 测试方案设计在测试方案的设计阶段,我们应该明确测试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根据目标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规划。
下面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点:- 定义用户场景和负载模型:根据实际的用户访问情况和预期的负载要求,设计一系列用户场景和负载模型。
- 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用于模拟用户行为和生成负载。
- 设置测试环境和配置:搭建逼近真实环境的测试环境,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
- 编写测试脚本和场景:根据用户场景和负载模型,编写测试脚本和场景,用于模拟用户行为和产生负载。
- 执行测试和数据收集:执行测试脚本和场景,同时收集性能数据,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关键指标。
- 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对收集到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测试报告,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4. 测试执行和监控在测试执行阶段,我们应该监控测试的进行,并确保相关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执行和监控措施:- 监控和记录服务器资源使用率:如CPU、内存、磁盘等,以便检测系统瓶颈和资源消耗情况。
- 监控网络性能:如网络延迟、带宽利用率等,以确定网络在系统性能中的影响。
WEB界面测试用例
![WEB界面测试用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d46f6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6.png)
WEB界面测试用例〜收藏输入框校验1•字符串长度检查: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
(256)2.字符类型检查:校验输入数据类型(文本,数字)3•空格检查:在输入信息项中,输入一个或连串空格,查看系统如何处理。
如对于要求输入整型、符点型变量的项中,输入空格,既不是空值,又不是标准输入。
4.输入法半角全角检查:在输入信息项中,输入半角或全角的信息,查看系统如何处理。
如对于要求输入符点型数据的项中,输入全角的小数点(。
或.,如4.5);输入全角的空格等。
5•特殊字符检查:输入特殊符号,如@、#、$、%、!等,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
常见的错误是出现在%\这几个特殊字符•输入特殊字符集,例如,NUL及\n等;6•标点符号检查: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
常见的错误是系统对空格的处理.7•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在查看信息和更新信息时,查看所填写的信息是不是全部更新,更新信息和添加信息是否一致。
8•必填项检查:如在必填项前加;可否不填或者输入空格9•检查修改重名:修改时把名字应该唯一的信息输入重复的名字或ID,看会否处理,报错•同时,也要注意,会不会报和自己重名的错•(员工代码,HR代码)-----唯一性约束ORA-00001(有空格没空格)10•时间日期检查:时间、日期验证是每个系统都必须的,如2006-2-31、2006-6-31等错误日期,同时,对于管理、财务类系统,每年的1月与前一年的12月(同理,每年的第1季度与前一年的第4季度)。
另外,对于日期、时间格式的验证,如2006年2月28日、2006-2-28、20060228等。
按扭11.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新建、编辑、删除、关闭、返回、保存、导入,上一页,下一页,页面跳转,重置等功能是否正确。
常见的错误会出现在重置按钮上,表现为功能失效。
12.重复提交表单:一条已经成功提交的纪录,返回后再提交,看看系统是否做了处理。
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与方法(共5则范文)
![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与方法(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4cda0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e.png)
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与方法(共5则范文)第一篇: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与方法(共)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与方法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1、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主要是Web测试用例操作与界面流程,我们为什么在心中有思路,但是写测试用例就无从下手,那就是一个人在做了ERP内部系统测试后,再从事Web测试工作,写测试用例的时候就会模仿以前的工作经验去编写测试用例,所以编写出的测试用例重复性的用例比较多,执行力也比较少。
2、Web测试用例设计思路:看到上面第一点的朋友,如果你是这样的话,这条就是教你如果去放开思路编写用例,我们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里面都会含有一个字的文化,那就是“创新”,为什么要选择创新没,大家都知道没有创新的公司,就会必死,就像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一样,塞班系统以前10年多辉煌的历史,转眼就被安卓取代,为什么就是塞班系统升级时,会重构与重写很多代码,代码只会增加没有大多减少,使系统运行起来慢。
我们编写测试用例一样要学会创新,不能用以前行业的思路对现在的行业来进行工作。
我们要放开思路大胆的去设想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
上面2点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去理解项目,如何去放开思路,创新用例。
(可能大家没看出什么含义,大家不要担心,请开下面的设计用例的方法吧!)互联网Web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按照模块设计用例为什么要按照模块设计用例呢?因为互联网Web有成千上万的连接,里面也含有相同的跳转页面地址,也有模块单独分立,如:搜索、导航、友情连接、留言等都是独立的页面,也是属于Web页面中的模块。
2、按照主要功能设计用例为什么要按照主要功能设计用例呢?因为我刚刚说了Web页面中有成千上万的连接,很多连接其实都是只想一个页面,如:首页里面包含、新闻、资料、文章,我们点击不同的页面就好进入不同的详细页。
这时我们只有按照功能进行用例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少用例的重复性。
3、按照需求与项目流程设计用例为什么要按照项目流程设计用例呢?其实我们拿手中的资料基本上都是项目的整理流程图与项目需求文档规格书,如果项目是一个新的项目话,我们没有预览网站,那就要使用项目流程与需求文档来设计用例了,因为为什么往往看到的只有一个大致的首页图,我们从何下手,那就是要放开思路胆大设计了,为什么并不了解产品部要怎么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只有了解需求与开发沟通才能设计好的用例,很像敏捷测试吧,但不是哦!当功能与项目开发完毕后,我们要对用例的重整操作,因为我们设计的用例,有些并不符合逻辑,有些并不符合实际,所有这个流程是并不可少的。
web性能测试方案
![web性能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d0c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a.png)
web性能测试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对于用户体验和业务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Web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高性能,需要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Web性能测试方案,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评估和优化Web应用程序的性能。
二、测试目标1. 评估Web应用程序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2. 检测和识别性能瓶颈,找出导致性能问题的根本原因。
3. 验证Web应用程序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4. 评估Web应用程序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能够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
5. 提供性能测试结果和建议,为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提供优化Web应用程序性能的指导。
三、测试环境准备1. 硬件环境:准备一台或多台性能较高的服务器,用于模拟真实的用户请求。
2. 软件环境:安装和配置性能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
3. 网络环境:创建不同网络带宽和延迟的模拟环境,以模拟用户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访问行为。
四、测试方案1. 定义测试场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业务需求,确定测试场景,如用户登录、浏览商品、提交订单等。
2. 设计测试脚本: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录制用户的操作步骤,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脚本。
3. 参数化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进行参数化处理,以模拟真实用户的不同输入和行为。
4. 设置性能指标: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体验要求,确定性能指标,如平均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5. 设置负载模型:根据预期用户数、用户行为和峰值访问时间,设置负载模型,以模拟实际场景的用户访问行为。
6. 执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计划,执行性能测试,并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如CPU、内存、网络带宽等。
7. 分析性能数据:通过性能测试工具提供的分析报告,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性能瓶颈和异常情况。
8. 优化性能问题:根据性能数据和分析结果,优化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如优化代码、增加服务器资源等。
Web登录界面测试用例设计
![Web登录界面测试用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a473a8d1f34693daef3e48.png)
1、一个好的用例的表述要点,即用例中应当包含的信息一个优秀的测试用例,应该包含以下信息:1)软件或项目的名称2)软件或项目的版本(内部版本号)3)功能模块名4)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执行的目的或方法5)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便于跟踪和参考)6)本测试用例与其他测试用例间的依赖关系7)本用例的前置条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8)用例的编号(ID),如可以是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
9)步骤号、操作步骤描述、测试数据描述10) 预期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和实际结果(如果有BUG管理工具,这条可以省略)11)开发人员(必须有)和测试人员(可有可无)12)测试执行日期2、实例该测试案例是以一个B/S结构的登录功能点位被测对象,该测试用例为黑盒测试用例。
假设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为IE6.0 SP4。
功能描述如下:1.用户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要求显示登录界面;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3.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任一信息未输入,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4.连续3次未通过验证时,自动关闭IE。
用例IDXXXX-XX-XX用例名称系统登录用例描述系统登录用户名存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进入系统页面信息包含:页面背景显示用户名和密码录入接口,输入数据后的登入系统接口用例入口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进入该系统登录页面测试用例ID场景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备注TC1初始页面显示从用例入口处进入页面元素完整,显示与详细设计一致TC2用户名录入-验证输入已存在的用户:test输入成功TC3用户名-容错性验证输入:aaaaabbbbbcccccdddddeeeee输入到蓝色显示的字符时,系统拒绝输入输入数据超过规定长度范围TC4密码-密码录入输入与用户名相关联的数据:test输入成功TC5系统登录-成功TC2,TC4,单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成功TC6系统登录-用户名、密码校验没有输入用户名、密码,单击登录按钮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请检查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是否正确TC7系统登录-密码校验输入用户名,没有输入密码,单击登录按钮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需要输入密码TC8系统登录-密码有效性校验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与用户名不一致,单击登录按钮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错误的密码TC9系统登录-输入有效性校验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密码,单击登录按钮系统登录失败,并提示:用户名不存在TC10系统登录—安全校验连续3次未成功系统提示:您没有使用该系统的权限,请与管理员联系!。
WEB安全性测试测试用例(基础)
![WEB安全性测试测试用例(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b4b4c3b03d8ce2f006623fe.png)
建立整体的威胁模型,测试溢出漏洞、信息泄漏、错误处理、SQL 注入、身份验证和授权错误.1.输入验证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验证(禁用脚本调试,禁用Cookies)1.输入很大的数(如4,294,967,269),输入很小的数(负数)2.输入超长字符,如对输入文字长度有限制,则尝试超过限制,刚好到达限制字数时有何反应3.输入特殊字符,如:~!@#$%^&*()_+<>:”{}|4.输入中英文空格,输入字符串中间含空格,输入首尾空格5.输入特殊字符串NULL,null,0x0d 0x0a6.输入正常字符串7.输入与要求不同类型的字符,如: 要求输入数字则检查正值,负值,零值(正零,负零),小数,字母,空值; 要求输入字母则检查输入数字8.输入html和javascript代码9.对于像回答数这样需检验数字正确性的测试点,不仅对比其与问题最终页的回答数,还要对回答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后查看变化例如:1.输入<html”>”gfhd</html>,看是否出错;2.输入<input type=”text” name=”user”/>,看是否出现文本框;3.输入<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lert(“提示”)</script>看是否出现提示。
关于上传:1.上传文件是否有格式限制,是否可以上传exe文件;2.上传文件是否有大小限制,上传太大的文件是否导致异常错误,上传0K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上传并不存在的文件是否会导致异常错误;3.通过修改扩展名的方式是否可以绕过格式限制,是否可以通过压包方式绕过格式限制;4.是否有上传空间的限制,是否可以超过空间所限制的大小,如将超过空间的大文件拆分上传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5.上传文件大小大于本地剩余空间大小,是否会出现异常错误。
6.关于上传是否成功的判断。
上传过程中,中断。
WEB测试用例
![WEB测试用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86be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c.png)
WEB测试用例一些常用模块的测试用例1、登录2、添加3、查询4、删除1、登录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2、添加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在界面保存成功后,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select 查询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数据组合测试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⑤是否支持table键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3、删除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界面删除一条数据,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⑤什么也不输入⑥是否支持table键:tab键⑦是否支持enter键4、查询精确查询:①输入的查询条件为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得数据②输入正确的查询条件以前加上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的数据③输入格式或范围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如日期格式:YYYY-MM-DD;范围:月份中输入13等,一般这些数据都是枚举型数据,以下拉框的形式出现④输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数据⑤不输入任何数据:查询结果应该为所有记录⑥是否支持table键⑦是否支持enter键模糊查询:在精确查询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一点:①输入一些字符,看是否能查出数据库中所有的相关信息故障模型---缺陷查找攻击的二十一招大法1.输入非法数据输入数据的类型、长度、边界值;还要留意错误信息本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性能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注意点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实验证;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
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
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
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
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6. 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
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初级服务器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在业务系统工作或者进行前面其他种类性能测试的时候,监控服务器的一些计数器信息,通过这些计数器对服务器进行综合性能分析,为调优或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依据;高级服务器性能测试一般由专门的系统管理员来进行如数据库服务器由专门的DBA来进行测试和调优;8. 一些特殊的测试主要是指配置测试,内存泄露测试的一些特殊的WEB性能测试;二、WEB 性能测试策略性能测试策略一般从需求设计阶段开始讨论如何定制,它决定着性能测试工作要投入多少资源,什么时间开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安排;其制定的主要依据是软件自身的特点和用户对性能的关注程度,其中软件自身的特点起决定性的作用;软件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类软件和应用类软件。
系统类软件通常对性能要求较高,因此性能测试应该尽早介入;应用类软件分为特殊类应用和一般类应用,特殊类应用主要有银行,电信,电力,保险,医疗,安全等领域软件,这类软件使用频繁,用户较多,也需要较早进行性能测试;一般类主要是指一些普通类应用如OA,MIS 等一般类软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性能测试策略,受用户因素影响较大;1. 系统类软件从设计阶段就开始针对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从根源来提高性能,系统类软件一般从单元测试阶段开始性能测试实施工作,主要是测试一些和性能相关的算法和模块;2. 应用类软件特殊应用:从设计阶段就开始针对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从根源来提高性能,系统类软件一般从单元测试阶段开始性能测试实施工作,主要是测试一些和性能相关的算法和模块;一般应用:与使用用户的重视程度有关,用户高度重视时,设计阶段开始进行一些讨论工作,主要在系统测试阶段开始进行性能测试实施;用户一般重视时,可以在系统测试阶段的功能测试结束后进行性能测试;用户不怎么重视时,可以在软件发布前进行性能测试,提交测试报告即可;三、WEB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型性能测试用例设计通常不会一次设计到位,是一个不断迭代完善的过程,即使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执行,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改;WEB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模型是一个内容全面比较容易组织和调整的模型架构1. 预期性能指标测试用例指一些十分明确的,在系统需求设计阶段预先提出的,期望系统达到的,或者向用户保证的性能指标,针对每个指标都要编写一个或者多个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是否达到要求,预期性能指标测试用例主要参考需求和设计文档,把里面十分明确的性能要求提取出来,指标中通常以单用户为主;如:对于普通的客户端,系统上传5MB以内的文件,速度不低于2MB/S;输入动作:选择1-5 MB的文件并上传,用秒表计时;期望的性能:上传的时间小于等于2.5S实际性能:上传的时间2.29秒;这类用例通常以手工的方式执行;2. 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用例用户并发测试主要通过逐渐增加用户数量来加重系统负担,并通过测试工具对应用系统,各种服务器资源进监控,用户并发测试可以是正常数量用户和特殊数量用户进行并发,用户并发测试是系统性能测试的核心部分,涉及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独立业务性能测试实际就是核心业务模块的某一业务的并发性能测试,可以理解为单元性能测试;组合业务的性能测试是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的多个业务同时进行并发性能测试,可以理解为集成性能测试,单元性能测试和集成性能测试两者紧密相连合并称为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用户并发测试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来设计测试用例,以便更有效的评测系统性能;其测试用例设计文档的基本的编写思想是按照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编写.3. 独立核心模块用户并发性能的测试用例设计完全一样功能的并发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健壮性,从技术角度讲就是检查程序对同一时刻并发操作的处理.完全一样操作的并发测试:基本要求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这类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核心模块在大量用户使用同一功能时是否正常工作;相同/不同功能的子功能并发:每个不同的子功能都模拟一定的用户数量,通过工具来控制并发情况;如发送与接收邮件模块的一个测试用例,功能:当在线用户达到高峰时,发送和接收普通邮件正常,保证2000个以内用户可以同时访问邮件系统,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邮件;目的:测试系统2000个以内的用户同时在线时能否正常发送邮件;方法:采用LOADRUNNER的录制工具录制一个邮件发送过程测试,要监视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性能,其中发送的邮件为普通邮件,附件大小不超过1MB.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并发用户数,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平均每秒处理事务数,事务成功率,每秒点击率,平均流量;并发用户数与数据库主机: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参数,DB参数;并发用户数与应用服务器的关系表: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 参数;4. 组合模块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的用例设计组合模块的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它把前面系统中具有耦合关系的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测试,可以理解为集成性能测试,组合模块并发测试可以真实反映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可以从需求,设计文档;现场调查,系统采集数据获取用户场景;具有耦合关系的核心模块进行组合并发测试:主要测试在多用户并发条件下,一些存在耦合关系或者数据接口的模块是否正常运行;彼此独立的,内部具有耦合关系的核心模块组的并发测试:这类测试的对象是多个模块组,每个组相关的模块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组与组之间关系相互独立,主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基于用户场景的并发测试:选择用户的一些典型场景进行测试,测试对象不限制于核心模块或非核心模块;组合模块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的前两种类型仍然是针对核心模块的同时也关注用户场景,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多数的性能问题都是由用户经常使用的核心模块一起的;可以看出,组合模块的用户并发性能测试既关注功能测试,也关注性能测试,通过发现一些接口和综合性能方面的问题,使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
如下某OA系统组合模块的一个测试用例:功能:在线用户数达到高峰时,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系统,目标是满足500个以内用户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目的:测试500个以内用户同时在线时能否使用比较常见的模块:公文系统,电子公告,网上论坛;方法:采用LOADRUNNER 的录制工具录制三项业务;业务1,在公文系统内进行打开,修改等操作;业务2,在电子公告系统内,察看发布公告;业务3 ,在网上论坛系统内发布帖子,查看文章;每项业务分配一定数量的用户,利用LOADRUNNER来完成;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业务1,业务2,业务3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业务1,业务2,业务3事务最大响应时间;业务1,业务2,业务3平均每秒事务数;业务1,业务2,业务3平均成功率;每秒点击率;平均流量;并发用户数与数据库主机: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DB参数;并发用户数与应用服务器的关系: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5. 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疲劳强度测试:主要特点是长时间对目标测试系统加压,目的是测试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疲劳强度测试属于用户并发测试的延续,因此核心内容仍然是核心模块用户并发和组合模块用户并发,在编写测试用例时需要编写不同参数或者负载条件下的多个测试用例,可以参考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用例的设计内容,通常修改相应的参数就可实现所需要的测试场景;如下疲劳强度测试用例:极限名称:200个用户同时使用系统的3个模块;前提条件:测试客户端要有足够的资源;运行时间:连续运行16小时;测试方法:采用LOADRUNNER录制3个任务,然后开始对系统加压;输入动作:任务1,任务2,任务3 ;持续时间,任务20小时,任务2,21小时,任务3,16小时;用户数量;现象;大数据量测试:主要针对对数据库有特殊要求的系统进行的测试,如电信业务系统的手机短信业务;可以分为实时大数据量,主要目的是测试用户较多或者某些业务产生较大数据量时,系统能否稳定运行;极限状态下的测试,测试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即系统累计一点量的数据时能否正常的运行业务;前面两种的结合,测试系统已经累计了较大数据量时,一些实时产生较大数据量的模块能否稳定工作;如下大数量测试用例:功能:数据库中的短信息表可以保存所有不能及时发送的短信息,用户上线后又能及时发送已经保存的信息;目的:方法: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输入说明;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平均每秒处理事务数,事务成功率;每秒点击率;平均流量;6. 网络性能测试基于硬件的测试:主要是通过各种软件工具,仪器等测试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一般由系统集成人员负责;基于应用系统的测试:主要测试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通过测试工具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响应时间的;网络性能测试的用例设计主要针对后一种类型,可以独立进行测试,也可以和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结合起来,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工具来调整网络设置,从而达到监视网络性能的目的;如下网络性能测试用例;目的:测试系统运行在不同网络带宽条件下的性能情况,以及与并发用户数量的关系;方法:在不同的广域网带宽下使用LOADRUNNNER录制邮件系统得相关事务操作脚本,然后以不同的带宽和并发用户数进行压力测试,并记录在各种用户条件下各种事务的响应情况,同时记录路由器端口的流量和其他数据;运行时间:并发用户数与事务响应时间:7. 服务器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主要是对数据库,WEB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测试,目的是通过性能测试找出服务器的瓶颈,为系统扩展,优化提供相关的依据;分为:高级服务器性能测试:在特定的硬件条件下,由数据库,WEB服务器,操作系统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的性能测试;初级服务器性能测试:在系统运行前面的性能测试时,通过测试工具对数据库,WEB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系统瓶颈;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在软件功能良好的前提下,发现系统瓶颈并解决,而软件和服务器是产生瓶颈的两大来源,因此服务器测试一定要和前面的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在进行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性能测试时,可以完成对服务器的监控并对服务器性能进行评估;这类部分的测试用例一般不必单独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