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丛神经
腰丛、骶丛
腹壁肌、腹股沟区 及下腹部的皮肤 腹壁肌、腹股沟部 阴囊的皮肤 大腿前外侧的皮肤
4. 股神经: ⑴ 行程: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方经股动脉外侧进入股三角 ⑵ 分支,分布:
肌支:髂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皮支:股中间皮神经:大腿前面的皮肤 股内侧皮神经:大腿内侧的皮肤
隐神经: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
4. 阴部神经:分布于会阴区的肌肉和皮肤
5. 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本干分布于股后区肌肉
分支: ⑴胫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⑵腓总神经:
腓骨长、短肌
腓浅神经 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的皮肤 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 腓深神经 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5. 闭孔神经 : ⑴ 行程:自腰大肌内侧缘穿出,贴小骨盆 内侧前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
⑵ 分布:内收肌群、大腿内侧皮肤
第六节
骶丛
一 、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余部、第5腰神经、 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 二 、位置: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三 、分支,分布:
1. 臀上神经:分布于臀中、小肌
2. 臀下神经:分布于臀大肌 3. 骨后皮神经:分布于臀区、骨后区
第四节
一、特点: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二、分支、分布:
胸神经前支
肋间神经:11对 ⑴ 行程: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 ⑵ 分支:前皮支和外侧皮支 肋下神经:1对 ⑴ 行程:位于第12肋下方 ⑵ 分支:前皮支和外侧皮支
T2 T4 T6 T8 T10 T12
胸骨角平面 乳头平面 剑突平面 肋弓平面 脐平面 脐与耻骨联合连
腰 丛
一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
第五节
二 、 位置:腰大肌深方 三 、 腰丛的分支: 1. 髂腹下神经 2. 髂腹股沟神经 3. 股外侧皮神经
骶丛神经资料
骶丛神经
骶丛神经是人体中的重要神经结构之一,位于脊柱下端的骶骨处。
它起源于脊
柱的腰丛神经,经过腰椎间隙并沿着腰椎骨和骶骨之间的间隙向下延伸。
骶丛神经主要负责传输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号,同时也与控制盆腔器官功能有关。
以下将介绍骶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解剖结构
骶丛神经由腰丛神经传送而来,经过骶丛区域后分为多条分支,从而向下支配
骶部和骨盆的肌肉、皮肤及黏膜。
主要分为骶前神经干和骶后神经干两部分。
骶前神经干主要经皮下组织向前行进,基本上提供了一个疼痛敏感的部位,同时控制一些局部的感觉。
骶后神经干则向后行进,主要供应下侧臀部的神经分布。
功能作用
骶丛神经是下肢感觉和运动的重要神经之一。
它携带了下肢各部的感觉神经冲动,使人能够感知下肢的形体与功能,同时也控制了下肢的运动动作。
骶丛神经还与盆腔器官的运动、排泄等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旦骶丛神经受损或受压,可能导致下肢感觉丧失、肌肉无力、大小便功能紊乱等问题。
临床意义
在临床上,骶丛神经的功能异常常常导致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和功
能障碍等症状。
例如,坐骨神经痛就是因为骶丛神经或其分支受到损伤或压迫而导致的一种疼痛综合征。
治疗方面,针对骶丛神经的异常,常采取物理康复、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综合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骶丛神经作为连接下肢与盆腔器官的关键神经结构,在人体神经系
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骶丛神经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与之相关的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范文
骶丛坐骨
神经阻滞
目录
01.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简介 02.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优缺点 03.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注意事
项
04.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 用
骶丛坐骨神经阻 滞简介
1
概念和原理
01 02 03 04
01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一种用于 缓解疼痛的麻醉技术
02
原理: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 经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缺点
操作难度大: 需要熟练掌握 解剖结构和操 作技巧
01
效果不稳定:部 分患者可能出现 阻滞不完全或阻 滞时间短等问题
03
02
风险较高:可 能导致神经损 伤、感染等并 发症
04
费用较高:相对 于其他麻醉方式, 骶丛坐骨神经阻 滞的费用较高
适用范围
01Leabharlann 020304适用于下腰痛、坐 骨神经痛等疾病
适用于手术麻醉和 术后镇痛
并发症预防
02
避免穿刺损 伤,防止神
经损伤
04
术后观察, 及时发现和 处理并发症
01
严格无菌操 作,防止感 染
03
控制穿刺深 度,防止血 管损伤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 洁,避免感 染
术后2周内 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坐立
术后6个月 内避免剧烈 运动
01
03
05
02
04
06
术后24小 时内避免剧 烈运动
术后3个月 内避免重体 力劳动
术后定期复 查,确保恢 复情况良好
骶丛坐骨神经阻 滞的临床应用
4
疼痛治疗
01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缓解腰背部疼痛
02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腰丛、骶丛、脑神经(Ⅰ-Ⅵ).ppt
5.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 股二头肌深面 胫神经、腓总神经 腘窝上方
分支分布 股后部的肌支: 大腿后群肌
腘窝及小腿部的肌支: 小腿后群肌 1)胫神经
足底内外侧神经: 足底肌和皮肤
损伤: 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 能以足尖站立,“钩状足” ,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嗅粘膜起始,形成15-20条嗅丝(嗅神经)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海马旁回钩 筛孔入颅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嗅觉。 筛板损伤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单侧嗅觉丧失对颅内占位病变诊断有意义,双侧消失无意义。
Ⅰ 嗅神经
嗅球
筛孔
嗅丝
(端脑) Olfactory n.
上鼻甲和 相应鼻中隔粘膜
Ⅱ 视神经 optic nerve
眶上裂出颅,入眶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损伤: 上支 动眼神经 上睑下垂;
瞳孔斜向外下方,
不能向上、内、下转动;
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瞳孔散大。 下支 睫状神经节
Ⅳ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 滑车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入眶 滑车神经 上斜肌 下丘下方出脑
混合性
混合性 运动性 运动性
Ⅻ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进出颅腔部位 名称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性质
感觉 感觉 运动 运动 混合
连脑部位
端脑 间脑 中脑 中脑 脑桥
进出颅部位 筛孔 视神经孔 眶上裂 眶上裂 第Ⅰ支眶上裂 第Ⅱ支圆孔 第Ⅲ卵圆孔
名称 Ⅵ外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位听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ppt课件
2007
1
CONTENTS
01
适应证
02
解剖
03 阻滞四种方法
04
小结
2
骶丛神经阻滞适应证
坐骨神经阻滞适应证
• 臀部和坐骨神经支配区域 • 单独阻滞:膝关节以下部位除了小腿
的疼痛治疗
内侧条状带之外区域的小腿、足、踝、
• 膝关节以下部位除了小腿
跟腱不同类型手术提供麻醉和镇痛;
内侧条状带之外区域的手 • 联合应用(腰丛、髂腹下神经、股外
•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叉处与腘窝皮
肤横纹的距离变异较大
25
腘窝后入路 腘窝后入路
26
27
SHORT AXIS
ORTA
28
腘窝横纹处胫神经
Lateral
內半
侧
膜 肌
外
腘动脉
侧
Medial 29
rat e
ubparaneural
nje
rapte njec 30
31
腘窝侧入路
• 俯卧困难或俯卧位会对机体产生不 良影响
OF
II
Nn
75
11
23.B
19
F F
a
OA
F
14
F
Nn
F
Nn
F
Yea
17
18
股骨大转子
坐 骨 结 节
解剖: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坐骨神经浅层为臀大肌,深层为 股方肌
19
2、坐骨结节水平入路
Medial
Lateral
坐骨结节 QFM
大转子
20
• 操作:低频凸阵探头,短轴平面内技术
坐骨神经为更靠近坐骨结节的椭圆形或三角形的高回声结构
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16例分析
(SRS)outcomes instrument[J].Spine,2000,25(18):
2381—2386.
[3] Baski DP.Scrospinalis m uscle—pedicle bone graft in posterolateral fusion for spondylolisthesis[J j.Int or—
3例 ,其 中 6例单纯骶骨骨折全部为坠落伤。l 6例患者均有 (6例与骨盆环骨折手术同时进行)。
小便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部分障碍(能解、费力、解不干净、肛 2 结 果
周反射存在但较弱),均伴有性功能障碍(球反射消失、提睾
本组病例切 口全部一期 愈合 ,无皮肤坏死及感染 的病例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第 16卷 ,第 9期 ,2010年 9月
1 资料与方法
手术方式:对 lO例骨盆环骨折尽早手术,行前路切开复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6例 ,男1 3例 ,女3例 ;年龄2 8~ 位,视情况对耻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髂骨行重建钢板内
4l岁,平均33岁。本组 1O例合并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其中 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噩型骶骨骨折 l6例均行后路切开
情危重,多被休克、其它系统损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症状所
合并症:入院时有休克表现 6例,合并膀胱破裂 4例,无
掩盖,常在病情稳定后才被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2]。作 直肠损伤,胸外伤 5例,合并腰椎骨折 4例。
用于骨盆环导致损伤的主要暴力形式有:外旋转力,侧方挤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入院后行骶骨X线、CT、MRI等
骶丛坐骨神经阻滞PPT
£? WRl t
dcx
letted
oiA Gender
Quteal vessels
cutaneous nerve) • 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 •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GGPPS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是由L4、5,S1~3脊神经前支组成
坐骨神经
• 经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 在臀大肌深面、股方肌浅面下行
• 沿大腿后坐骨神经上部的内侧有 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动脉伴行
• 行至在腘窝横纹上方5~12cm ,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胫神经(tibial nerve)
• 分为足底内侧神群
• 胫神经发出腓肠内侧皮神经, 在小腿下部与腓肠外侧皮神经 (发自腓总神经)吻合成腓肠 神经,经外踝后方弓形向前, 分布于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的皮 肤。
oiusck' in any pafienL To con£ m localization of the sacral plexus, an insulated needle attached to a nerve stimulates was advanced and, in each case, a sacral
plexus motor response was elicited (plantar flexion—12, dorsal flexi 1, ham— string muscle stimulation—3, gast-rocneinius muscle stimulation—1—not recorded) at a current between 0.2 and 0.5 mA. N 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is report confimi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ultrasound to locate the sacral plexus using a parasacral apprnaclc
8461神经系统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
半腱肌
股二头肌 半膜肌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胫神经
胫神经
腓肠肌 比目鱼肌
系统解剖学
腓深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马蹄”内翻足
系统解剖学
钩状足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腓总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腓总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系统解剖学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骨盆骨折内固定加腰骶丛神经探查松解术手术与配合
1 38 8・
吉林医学 2 0 1 3年 3月 第 3 4卷 第 7辂
压、 高血脂 、 糖尿病 、 脑卒 中等慢性病 的健康教育指 导 内容 贫 乏、 空洞 、 可操作性 差。这 些慢性病 是由不 良生活行 为方式引
洗手 , 戴 口罩 。合理摆放用物 , 伤肢 下铺 治疗 巾, 检查伤 口、 量 尺寸 , 描述 伤 口, 洗 手。④ 准 备 用 物 , 碘伏 棉 球 2个 , 0 . 9 % N a C 1 溶液棉球 2个 , 纱布若 干 , 污染伤 口准备油沙 。⑤ 开始换
肤、 皮下 、 腹外斜肌及腱膜 , 切断腹 内斜肌及腹横 肌 , 腹膜 外钝
性 分离 。将骨盆前环 、 后环 复位后 以塑形好 的直形 重建钛 板 固定 , x线透视示 复位 良好。复位 满意 后行 神经 探查 。在髂
部、 双下肢等处 , 以多处 外伤收 入院 。查体发 现右前 臂 、 右肘
l 2月 2 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 , 腰骶丛
神经探查 、 松解 术 。
2 手 术 方 法
患者取仰 卧位 , 患 侧下腹 部倒 “ 八” 字切 口, 依次 切 开皮
1 病例介绍 患者 , 女, 4 9岁 。于入 院前 3 h撞 伤其 头部 、 双上 肢 、 髋
溶液 、 换药包 、 尺子 、 手套、 快 速手 消液 、 油沙 、 治疗 巾 2块 、 备 用纱布 、 棉球等 ) 。③ 到患者 家 中, 表明身份 , 询 问交待 事宜。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2— 0 9 编校 : 侯小玲/ 郑 英善 ]
骨 盆 骨 折 内 固定 加 腰 骶 丛 神 经 探 查 松 解 术 手 术 与 配 合
徐 丹 , 罗 翔 , 雷春芳 , 梁小霞 ( 1 .广西医科 大学第八 临床 附属 医院手术室 , 广西 贵港 5 3 7 1 0 0 ) 贵港 5 3 7 1 0 0 ; 2 . 广西 医科 大学第 八 临床附属 医院骨一区 , 广西
周围神经(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颈丛(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颈丛 cervica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颈丛的分支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为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表浅,散开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主要的浅支有:1.枕小神经 lesser occipital nerve(C2)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great auricular nerve(C2、3)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肤。
3.颈横神经transverse nerve of neck(C2、3)横过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分布于颈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 supraclavicular nerves(C3、4)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颈侧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5.膈神经 phrenic nerve(C3—5)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
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
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文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
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一般认为,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等。
膈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同侧的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
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6.副膈神经 accessory phrenic nerve 多见于一侧,起自第5~6颈神经的前支,在锁骨下静脉的后侧加入膈神经。
臂丛神经1简介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腰骶部脊神经的解剖及磁共振成像的初步应用
总之,FRFSE-XL序列扫描获得的MRN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瘸灶与腰骶部脊神经的 关系,是较好的临床腰骶部脊神经相关疾病MRN成像序列;可作为‘‘种常规或补充序列应用于临床, 为临床诊治腰骶部脊神经相关疾病提供直观、完整的■维或三维影像依据。
近年来,随着MR成像性能的提高及脉冲序列的发展,使得直接腰骶部脊神经MR成像成为可能。
l、TlWI:用TIWI显示腰骶部脊神经及其分支,是利用Tl、Ⅵ显示组织结构 细节较好的优势,并且可进行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及神经鞘膜的强化。在TIWI像上,神经旱等TI 信号,包绕神经周围的脂肪呈高信号,与坐骨神经伴行的血管旱流空信号,通过这种良好的MR对比能 将神经很好地显示,所用的序列有2DOSE序列,3D-MPRAGE,3D.SPGR等。如国内外’。些学者利用以 梨状肌为定位点的双斜面定位扫描和3D密积采集重建成像研究坐骨神经走行、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 系,并应用于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的诊断。虽然T1WI可清楚显示正常腰骶部脊神经走行,但对神经病变 如水肿显示不佳;而且,对于位于肌肉间隙内周同脂肪组织较少的脊神经形态无法显示。 2、T2WI:T2WI可较好显示脊神经水肿,从而对神经病变较敏感。所用的序列钉: 3D.FIESlIA.sPEcL气L,3D-CISS,3D.True FISP,3D.FFE.PROSET等,此类序列优点是成像速度快,空 间分辨率高,目前文献报道多用此类序列来研究腰骶部脊神经神经根鞘、神经节及椎体邻近区部分前支 的解剖结构及相关病变。但此类序列对于椎体及附件骨质内的脂肪信号抑制较好,但对于肌肉信号抑制 效果较差,在脂肪抑制图像上肌肉多旱等信号或稍高信号。故椎体附近周围脂肪组织较丰富的神经节段 在此类序列显示情况较好,但对于肌肉间隙内走行的脊神经节段,如果神经周嗣脂肪组织较少则没自.足 够的对比信噪比显示神经轮廓。 3、T2脂肪抑制技术: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RN)最早由Howe等于1992年首先报道,其利用阵列 线圈及脂肪抑制T2WI序列对外周神经进行选择性成像,使神经旱高信号,周同肌肉及脂肪组织旱低信 号,从而达到抑制背景信号显示神经轮廓的目的,较清晰显示外周神经分支走行。该类技术的主要优点 是可以较清晰、完整显示肌肉间隙内的脊神经分支。目前用于显示脊神经的MRN技术包括DWI技术及 T2、Ⅵ脂肪抑制技术两类。T2、Ⅵ脂肪抑制技术基本序列为SE与FSE序列,前者成像时间较长L较少使 用。常用脂肪抑制方式有FATSAT及STIR,如FSE.FATSAT技术。 4、DWI:扫描速度快,背景信号抑制较好,对脊神经信号改变敏感,但图像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 较斧,对于脊神经分支的解剖形态显示效粜不佳。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添加其它技术发展出来的‘些新技
腰骶丛神经成像MR研究进展
腰骶丛神经成像 MR研究进展腰骶丛神经损伤引起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然而腰骶丛神经走行迂曲,解剖结构复杂,常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难以明确病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力,能清晰显示腰骶丛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目前成为评估腰骶丛神经病变的理想检查手段。
近年来,随着MR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腰骶丛神经成像MR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常规MR序列目前腰骶MR检查的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 T1WI、T2WI、FS-T2WI及轴位T2WI,这些序列对椎间盘、髓核以及脊髓的形态及信号变化显示效果较好,然而由于腰骶神经自身的解剖学特点,常规序列对腰神经细微结构显示欠佳,而且缺乏对腰骶神经根形态的全面显示,忽视了神经根受压后产生的一系列改变,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序列影像改变不符,进而造成诊断困难[1]。
2 多种MR神经成像技术2.1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体部成像序列(DWlBS)DWlBS [2]实质是将扩散加权成像(DWI)、平面回波成像(EPI)、脂肪抑制(STIR)及敏感编码等多项技术相结合,从而得到很好的背景信号抑制,以获得较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
DWlBS使腰骶丛神经显示为均匀一致的高信号,神经节显示为更高信号,其后处理过的图像可以从多角度观察神经的形态及走行情况。
DWlBS[3]可测量神经结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腰骶丛神经病变提供定量诊断指标,对腰骶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2扩散张量成像(DTI)DTI技术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热运动的各向异性的原理,探测组织的微观结构,达到研究功能的目的。
DTI[4]中常用参数包括平均弥散率、部分各向异性指数、相对各向异性、容积比指数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人类椎间盘纤维环图形态与其退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其各向异性指数、平均弥散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由于DTI扫描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受脑脊液的波动、呼吸运动的伪影、局部骨结构造成的磁场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像,限制了其在腰骶部脊神经中的应用。
骶丛神经
骶丛神经(一)骶丛的组成和位置骶丛(sacral plexus )(L 4~5,S 1~5,Co.1) 骶丛由腰骶干(L 4前支部分纤维与L 5前支)、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除腰骶干在骶髂关节前方接S 1外,S 1~4出自骶前孔,各根向外侧组成三角形的骶丛,尖端朝向坐骨大孔,位于盆腔骶骨和梨状肌前面。
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
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部的肌肉和皮肤。
还有芬知到髋关节。
骶丛除直接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外,还发出下列分支。
(二)骶丛的分支1.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 )(L 4~5,S 1)伴臀上动脉、臀上静脉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分布于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 )(L 5,S 1~2)伴臀下动、静脉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分布于臀大肌。
3.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 )(S 2~4) 伴阴部内动、静脉出梨状肌下孔,穿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再向前行,分支分布于肛门、会阴和外生殖器的肌肉和皮肤,其分支有:①直肠下神经(肛神经):支配肛门外括约肌和肛门的皮肤;②会阴神经: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③阴茎(或阴蒂)背神经:分布于阴茎(或阴蒂)的皮肤。
4.股后皮神经(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S 1~3)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下缘浅出,主要分布于股后部和腘窝的皮肤。
5.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L 4~5,S 1~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位置变异较大,有的分支平面很高,甚至在盆腔内高位分支;与梨状肌的关系多变,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66.3%),变异者如坐骨神经经穿梨状肌上孔,或在出盆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前者出梨状肌下孔,后者穿梨状肌或梨状肌上孔等。
【图文】下肢神经的组成及走形汇总,轻松搞定腰腿疼!
【图文】下肢神经的组成及走形汇总,轻松搞定腰腿疼!导Lead语下肢外周神经,一直是我们临床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但偏偏腰腿疼的患者比例又很大,熟知下肢神经的组成和走形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先来看看组成下肢外周神经主要包括腰丛(T12前支部分、L1-3前支和L4前置部分组成)、骶丛(L4-5前支部分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分支包括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
骶丛位于盆腔后壁的两侧部,梨状肌前面。
分支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和坐骨神经。
腰丛神经皮支:臀外侧部、下腹部皮肤肌支:下腹壁的肌肉肌支:下腹壁诸肌皮支:腹股沟部及阴囊或大阴唇皮肤3生殖股神经4股外侧皮神经这块区域的感觉异常可能是股外侧皮神经的损伤。
常见的是深蓝色线描绘的区域,更多的位置也会延伸到浅蓝色线描绘的区域。
解剖走形:股外侧皮神经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分布到股外侧皮肤,可达膝关节附近。
5股神经解剖走形:除坐骨神经干外,下肢股神经为最大的分支,起源于腰2、3、4神经,沿腰大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到达股三角,肌支分布到大腿肌前群,包括耻骨肌、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皮支分布到股前部皮肤,隐神经入收肌管于膝关节内侧浅出,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
神经损伤所影响的肌肉:髂肌、缝匠肌、耻骨肌、股四头肌神经损伤常见原因:因先天性髋关节脱臼复位造成骨盆或上股骨骨折或因使用产钳接生形成的压力功能丧失表现:损伤会出现屈髋,伸膝不能,大腿前内、小腿内侧感觉降低,膝反射降低6闭孔神经这块区域的可能是闭孔神经的损伤。
解剖走形:闭孔神经从腰大肌内侧穿出沿盆腔侧壁向前,穿闭膜管出盆腔,肌支主要是支配股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皮支分布于股内侧皮肤神经受伤所影响的肌肉:闭孔外肌、内收肌群神经受伤常见原因:类似于股神经,压力来自妊娠子宫及难产主要功能丧失表现:下肢交叉困难,大腿内收及外展机能损伤骶丛神经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阴部神经4股后侧皮神经这块区域的感觉异常可能是股后侧皮神经的损伤。
骶丛神经报告模板
骶丛神经报告模板
摘要
本文是一份骶丛神经报告的模板,提供了各项必要信息和指导,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病例信息
•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患者就诊日期:
•临床诊断:
报告内容
1.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2.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检查部位:
•扫描方法:
•诊断结论:
MRI检查
•检查部位:
•序列:
•诊断结论:
3.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到(列举可能的诊断),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诊为(最终诊断)。
4. 治疗
患者需进行(治疗方法)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建议定期随访。
结论
本报告是一份骶丛神经的诊断报告,提供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建议等信息,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骶丛神经的分支
骶丛神经的分支骶丛神经是由腰骶干(L4、L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在梨状肌前面,其分支众多,分布广泛,对人体的下肢、会阴部等部位的感觉和运动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由 L4、L5 和 S1 神经的纤维组成。
它从梨状肌上孔穿出盆腔,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这些肌肉在我们行走、跑步以及维持身体平衡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想象一下,当我们迈出一步时,臀中肌和臀小肌的收缩能够稳定骨盆,防止身体过度倾斜。
而阔筋膜张肌则参与髋关节的屈曲和外展。
接下来是臀下神经。
臀下神经主要由 L5、S1 和 S2 神经的纤维构成。
它从梨状肌下孔穿出,分布于臀大肌。
臀大肌可是人体中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伸展髋关节,比如在我们从坐姿站起来或者上楼梯时,臀大肌就会有力地收缩。
再说说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来自 S2 S4 神经的前支,它从梨状肌下孔穿出后,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进入会阴部。
阴部神经主要支配会阴部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这包括肛门外括约肌、会阴深横肌、会阴浅横肌等肌肉,对于控制排便和排尿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阴部神经还负责会阴部的感觉,让我们能感知到这个区域的刺激和疼痛。
股后皮神经由 S1 S3 神经的后支组成。
它从梨状肌下孔穿出,分布于股后侧和腘窝的皮肤。
当我们坐在硬椅子上时间过长,感觉到大腿后侧麻木,这可能就是股后皮神经受到了压迫。
然后是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是骶丛神经中最粗大的分支,由 L4 S3神经根组成。
它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后,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沿途分支支配大腿后侧肌群、小腿和足部的肌肉以及相应区域的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它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
在坐骨神经的分支中,胫神经主要由 L4 S3 神经的纤维组成。
它沿着小腿后群肌浅、深层之间下行,经过内踝后方至足底,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
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论著•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韩爽,庄岩,张斌飞,丛雨轩,屈霜成,黄海,王虎,柯超,尚昆,张丹龙,温世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探讨M R 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12手术治疗的10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43例进行M R I周围神经成像检查慨丛神经损伤部位(根、丛、千)进而判断损伤类型(观察组),57例未进行MK丨周围神经成像检査(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在MR1周围神经成像技术辅助下精确定位骶丛神经损伤位置,安全有效地完成了后路骶丛神经减压术,术中发现神经损伤的形态以及骨折块的形态与术前M KI周围神经成像结果一致。
10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基本愈合,未出现血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畋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神经症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神经症状恢复更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f t与输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慨骨骨折合并慨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采用M 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检査能够明确舐丛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慨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
关键词:慨骨骨折;骶丛神经损伤;MK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中图分类号:丨i687.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935(2020)12-1265-03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 年12 月第 35 卷第12 期Chin J B«ne Joint Injury,Dec. 2020, V ol. 35, N O. 12 •1265 •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大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骶丛神经的压迫症状,但是骶骨位于盆腔内,周围有很多血管、神经,手术难度大且风险高骶骨呈不规则形态,骨科医师通过X线片或C T图像 不足以发现神经损伤以及骨折部位三维立体结构,更 难以在术中把握神经损伤的具体位置i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丛神经
(一)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sacral plexus )(L 4~5,S 1~5,Co.1) 骶丛由腰骶干(L 4前支部分纤维与L 5前支)、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除腰骶干在骶髂关节前方接
S 1外,S 1~4出自骶前孔,各根向外侧组成三角形的骶丛,尖端朝向坐骨大孔,位
于盆腔骶骨和梨状肌前面。
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
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部的肌肉和皮肤。
还有芬知到髋关节。
骶丛除直接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外,还发出下列分支。
(二)骶丛的分支
1.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 )(L 4~5,S 1)伴臀上动脉、臀上静脉
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分布于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 )(L 5,S 1~2)伴臀下动、静脉经梨状
肌下孔出盆腔,分布于臀大肌。
3.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 )(S 2~4) 伴阴部内动、静脉出梨状肌下孔,
穿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再向前行,分支分布于肛门、会阴和外生殖器的肌肉和皮肤,其分支有:①直肠下神经(肛神经):支配肛门外括约肌和肛门的皮肤;②会阴神经: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③阴茎(或阴蒂)背神经:分布于阴茎(或阴蒂)的皮肤。
4.股后皮神经(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S 1~3)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下缘浅出,主要分布于股后部和腘窝的皮肤。
5.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L 4~5,S 1~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位置变异较大,有的分支平面很高,甚至在盆腔内高位分支;与梨状肌的关系多变,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66.3%),变异者如坐骨神经经穿梨状肌上孔,或在出盆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前者出梨状肌下孔,后者穿梨状肌或梨状肌上孔等。
至臀部,位于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略内侧处下行至股后面,在股二头肌长头深面下降达腘窝上尖
处,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总神经两终支。
在股后部发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
坐骨神经的分支有:①关节支,从坐骨神经上段发出小支进入髋关节;②肌支至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可用三点连线来表示,即坐骨神经出盆点(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和腘窝上角。
此投影线自上内方向下外方呈弧行下降,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投影线上出现压痛点。
产生坐骨神经损伤的病因很多,常见有腰椎间盘突出、椎骨肿瘤。
脊柱骨关节炎、外伤、结核和肌肉注射部位不当压迫神经根以及骨盆骨折和肿瘤损伤骶丛、或由股部或臀部火器伤引起,有时髋关节脱位和骨盆骨折亦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在高位断裂时,闭孔内肌和股方肌瘫痪,使大腿外旋减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瘫痪,可使膝关节强直过伸(股四头肌的作用),行走时僵直。
膝以下肌肉完全瘫痪,但腘绳肌一般受影响不大。
膝以下除小腿内侧及内踝处隐神经分布区外,感觉均消失。
有严重的营养改变,足底常有较深的溃疡。
如坐骨神经分支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较轻,而胫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则较重。
(1)胫神经(tibial nerve)(L
4~S
3
)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
在股后
下1/3的腘窝上角处自坐骨神经分出,经腘窝中央垂直下降,伴腘血管下行达腘肌下缘,穿过比目鱼肌腱弓深面,继而与胫后动脉并行在小腿浅、深两层肌中下行,经内踝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两终支进入足底。
肌支支配足底内侧群、中间群和外侧群肌,皮支分布于足底皮肤。
胫神经在腘窝及小腿还发出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发出的皮支称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在小腿中点处穿出深筋膜与腓肠外侧皮神经(发自腓总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经外踝后方弓形向前,分布于小腿后面。
足外侧和小趾外侧缘皮肤。
因为胫神经较深在,损伤的机会较少,贯通伤时可伤及胫神经及其分支,常在内踝和跟腱之间受损。
损伤后表现为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跟腱反射和跖反射均消失。
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腓总神经支配)拮抗作用,致使足出现仰趾
外翻状,称“钩状足”畸形,行走时以足跟着地,不能以足尖站立。
足内肌麻痹引起“弓状足”和“爪状趾”样畸形。
感觉障碍主要在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缘和足跟及各趾的趾侧和背侧,故称为拖鞋式麻痹区。
足部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足底常有溃疡,常因溃疡不愈而严重影响肢体负重和行走功能。
(2)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L
4~S
2
)在股后部下1/3分出
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穿过腘窝外上方,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
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外侧,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两终支。
腓总神经的分布范围是小腿前、外侧群肌和小腿外侧、足背和趾背的皮肤。
腓总神经分支有:
l)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在腓骨长、短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行,发出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在小腿下 1/3处浅出为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面、足背和第 2
~
5趾背的皮肤。
2)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穿腓骨长肌和趾长伸肌起始部,至小腿前部与胫前动脉相伴行,先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下行至足背。
沿途分支分布于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跖骨间隙背面的皮肤。
3)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腘窝处自腓总神经分出,穿出深筋膜,分支分布于小腿外侧面皮肤,并与发自胫神经的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
腓总神经在绕过腓骨小头时位置变的表浅,在外力作用下易在该处受伤。
如腓骨头骨折或下肢石膏压迫和手术误伤、重病人长期卧床,下肢处于外旋位也可致压伤。
损伤后受腓总神经支配的小腿伸肌属的胫前肌、长伸肌、腓骨长、短肌和趾长、短伸肌瘫痪。
表现为患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并内翻,形成“马蹄内翻足”畸形.行走时呈“跨阈步态”,类似马步或箭步。
小腿前外侧面和足背皮肤有感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