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536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0.png)
治疗过程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骨牵引治疗。在手
术过程中,医生进行了细致的操作,确保牵引位置和力度的准确性。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骨牵引治疗,患者的骨折逐渐愈合,疼痛明显减轻,肢
体功能得到恢复。
案例二:骨牵引并发症的处理
患者情况
患者在进行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牵引针松动和感染等 并发症。
皮肤牵引
通过在皮肤上粘贴胶布, 利用胶布的粘性对皮肤和 骨骼进行牵引。
骨骼牵引
直接在骨骼上钻孔,通过 钢针或牵引器对骨骼进行 牵引。
颅骨牵引
利用颅骨作为支撑点,对 颈椎或颅骨进行牵引。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牵引力方向正确
确保牵引力与骨骼轴线一致, 避免过度牵引或偏离。
定期检查牵引装置
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稳固,防止 牵引器松动或脱落。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
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骨 牵引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预防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 痛、肿胀、肢体活动度等,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主动运动
随着骨折部位的愈合,患者可以逐渐 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负重训练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进行 负重训练,逐渐增加负重,以促进骨 骼愈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等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骨骼愈合。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指导
骨牵引术医学PPT课件
![骨牵引术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b410baaea998fcc220e95.png)
40
五、功能锻炼 要及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 上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再
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
活动,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 缩,避免关节僵硬。 ②骨折中期 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
骨折断段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步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
2.牵引针眼感染
针眼处有分泌物未清除,或牵引针
松动,左右滑动易导致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
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 用酒精棉签涂擦2次即可。针眼处如有分泌 物,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注 意牵引针有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不可随 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 至对称。若是牵引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宽 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33
三、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3.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 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 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 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 4.褥疮 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在骨突处易发生褥疮,最
常见的部位是骶尾部、大粗隆、髂嵴、外踝、腓骨头和足
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根据病人的病
41
五、功能锻炼 要及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换缓慢,
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力量由轻到重。
③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形式是加强患
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 围。
42
正确的指导方法
1、骨折 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 (1)新鲜骨折 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2)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骨科常见操作骨牵引PPT课件
![骨科常见操作骨牵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5395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a.png)
能恢复。
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 力,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
。
03
CATALOGUE
骨牵引的并发症及处理
牵引过度
总结词
过度牵引会导致骨折端分离,影 响骨折愈合。
详细描述
牵引力量过大,超过骨骼和软组 织的承受能力,导致骨折端分离 ,影响骨折愈合。严重时可能导 致骨不连或延迟愈合。
牵引不足
骨牵引的操作步骤
确定牵引部位
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牵引部位, 如股骨、胫骨等。
02
消毒麻醉
对牵引部位进行消毒,实施麻醉,确 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无痛感。
01
03
安装牵引装置
将牵引装置安装固定在牵引部位两端 ,确保牵引力线与骨骼轴线一致。
观察病情变化
在骨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如疼痛、肿胀、肢体活动等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温度和感 觉,以及是否有肿胀和疼痛等异
常症状。
如发现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应及 时处理,如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
、抬高患肢等。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细心和耐心 ,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
05
CATALOGUE
骨牵引的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股骨干骨折骨牵引治疗
总结词:成功治愈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牵引力量不足,无法纠正骨骼畸形或 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牵引力量不足,无法克服肌肉的牵拉 力,无法纠正骨骼畸形或达到治疗目 的。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牵引装置。
牵引针滑脱
总结词
牵引针固定不牢固,滑出骨骼。
详细描述
牵引针固定不牢固或位置不当,导致牵引针滑脱。需要重新置入牵引针,并确 保固定牢固。
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 力,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
。
03
CATALOGUE
骨牵引的并发症及处理
牵引过度
总结词
过度牵引会导致骨折端分离,影 响骨折愈合。
详细描述
牵引力量过大,超过骨骼和软组 织的承受能力,导致骨折端分离 ,影响骨折愈合。严重时可能导 致骨不连或延迟愈合。
牵引不足
骨牵引的操作步骤
确定牵引部位
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牵引部位, 如股骨、胫骨等。
02
消毒麻醉
对牵引部位进行消毒,实施麻醉,确 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无痛感。
01
03
安装牵引装置
将牵引装置安装固定在牵引部位两端 ,确保牵引力线与骨骼轴线一致。
观察病情变化
在骨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如疼痛、肿胀、肢体活动等 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温度和感 觉,以及是否有肿胀和疼痛等异
常症状。
如发现患肢血液循环障碍,应及 时处理,如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
、抬高患肢等。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细心和耐心 ,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
05
CATALOGUE
骨牵引的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股骨干骨折骨牵引治疗
总结词:成功治愈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牵引力量不足,无法纠正骨骼畸形或 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牵引力量不足,无法克服肌肉的牵拉 力,无法纠正骨骼畸形或达到治疗目 的。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牵引装置。
牵引针滑脱
总结词
牵引针固定不牢固,滑出骨骼。
详细描述
牵引针固定不牢固或位置不当,导致牵引针滑脱。需要重新置入牵引针,并确 保固定牢固。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3f315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04
日常生活照顾与指导
卧床期间生活照顾要点
保持病人身体舒适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防止褥疮发生。
协助病人进行日常活动
如洗漱、进食、排泄等,确保病人生 活需求得到满足。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用品,保持干 净卫生。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骨牵引操作流程规范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情况,确定牵引部位和重量,准备牵引设 备和药品等。
操作步骤
患者取合适体位,局部麻醉后,将牵引针穿入骨骼内部,连接牵引 绳和重锤,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保持肢体稳定并进行固定。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患肢情况,保持牵引有效和舒适,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
02
病人评估与准备工作
病人基本情况评估
01
02
03
04
评估病人年龄、性别、职业等 基本信息。
了解病人病史、手术史及药物 评估病人骨折类型、部位、严 重程度及牵引方式。
心理护理需求分析
01
了解病人对骨牵引的认 知程度和心理预期。
02
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等 不良情绪的程度和原因 。
01
02
03
04
鼓励病人多喝水
增加水分摄入,软化粪便,预 防便秘。
提供高纤维食物
如燕麦、全麦面包等,增加粪 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使用缓泻剂
在医生建议下使用缓泻剂,帮 助病人顺利排便。
排便训练和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排便姿势 和用力方法,避免用力过度导
致骨折部位疼痛或移位。
皮肤护理和清洁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骨牵引的适应症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的适应症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9b06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03
CATALOGUE
骨牵引的护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伤情、手 术方案等,为制定护理计 划提供依据。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骨牵引 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术前检 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功能训练
针对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和关 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医嘱
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应咨询 医生的意见,确保康复训练的
合理性和安全性。
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应逐步增加强度和难 度,避免过度训练和损伤。
注意疼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出现明 显的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
肌腱断裂
总结词
肌腱断裂是指肌肉与骨骼连接处的纤 维组织断裂,骨牵引可以帮助稳定断 裂的肌腱并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
肌腱断裂通常由剧烈运动、创伤或长 期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骨牵引可以 帮助稳定断裂的肌腱,减少进一步的 损伤,并为肌腱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
周围神经损伤
总结词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神经纤维受到压迫 或损伤,骨牵引可以帮助减轻神经压 迫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详细描述
关节僵硬的症状包括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和 僵硬等。预防措施包括早期康复训练、被动 关节活动和主动关节活动等。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肌肉萎缩
总结词
肌肉萎缩是骨牵引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所致。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7964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a.png)
指导术前准备
指导病人进行术前饮食调整、清洁手术部位、穿着 手术服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用药和麻醉准备
01
02
03
术前用药
骨牵引病人通常会在术前接受一 些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镇痛药 和肌肉松弛剂等,以减少感染风 险、缓解疼痛和方便手术操作。
麻醉准备
骨牵引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或 局部麻醉,因此术前需要进行麻 醉评估和准备,确保手术过程中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并发症
在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 理计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1
及时处理并发症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措施, 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03
监测生命体征
在术中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2
04
骨牵引病人的术 后护理
术后病人的监测与评估
02 宣教注意事项
向病人宣教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定期复查、保持伤口 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03 提供康复建议
根据病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建议,包括康复锻炼、 合理饮食、生活习惯等,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和生活指导
康复锻炼指导
提供针对性的康复锻炼 方案,强调逐渐增加锻 炼强度,以促进骨折愈 合和肌肉力量恢复。
通过定期的复查,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和复查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 的安全和健康。
02 预防并发症
谢谢
汇报人:XXX
心理干预和疏导
建立信任关系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倾听病人的诉求,理解 其感受。
情感支持
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安慰其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其战 胜疾病的信心。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41797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0.png)
止术后感染。
准备牵引床
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牵引需求 ,选择合适的牵引床,并进
行相应的调整。
检查牵引设备
检查牵引设备是否完好,牵 引力量是否准确可调,以确
保手术安全。
03
骨牵引操作过程及注意事 项
操作步骤详解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准备好 所需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 术前宣教,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熟悉局部解剖结构,避免穿刺过程中损伤 神经;如发现神经损伤症状,应立即停止 牵引并报告医生处理。
注意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避免损伤大血 管;发生血管损伤时,应立即压迫止血并 报告医生处理。
感染
关节僵硬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 如发生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如发生关节僵硬,可采取理疗、按摩等措 施缓解症状。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使 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量化记录 。
镇痛措施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合适 的镇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等。
舒适度保障
调整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 度、湿度和光线,提供舒适的 床上用品和衣物。
伤口观察、换药和感染预防
伤口观察
密切观察牵引针眼处皮肤有无感染,如发红、肿胀、疼痛等异常 表现。
注意事项提醒
提醒病人及家属按时复诊、遵 医嘱服药、注意安全等,以促 进病人顺利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骨牵引定义
骨牵引目的
对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复位和固定,保持骨折端稳定,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骨牵引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 折、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的胫腓骨骨折等。
准备牵引床
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牵引需求 ,选择合适的牵引床,并进
行相应的调整。
检查牵引设备
检查牵引设备是否完好,牵 引力量是否准确可调,以确
保手术安全。
03
骨牵引操作过程及注意事 项
操作步骤详解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准备好 所需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 术前宣教,解释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熟悉局部解剖结构,避免穿刺过程中损伤 神经;如发现神经损伤症状,应立即停止 牵引并报告医生处理。
注意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避免损伤大血 管;发生血管损伤时,应立即压迫止血并 报告医生处理。
感染
关节僵硬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 如发生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如发生关节僵硬,可采取理疗、按摩等措 施缓解症状。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使 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量化记录 。
镇痛措施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合适 的镇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等。
舒适度保障
调整病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 度、湿度和光线,提供舒适的 床上用品和衣物。
伤口观察、换药和感染预防
伤口观察
密切观察牵引针眼处皮肤有无感染,如发红、肿胀、疼痛等异常 表现。
注意事项提醒
提醒病人及家属按时复诊、遵 医嘱服药、注意安全等,以促 进病人顺利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骨牵引定义
骨牵引目的
对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复位和固定,保持骨折端稳定,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骨牵引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 折、股骨干骨折及不稳定的胫腓骨骨折等。
骨牵引术ppt课件
![骨牵引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990c3aff00bed5b9f31d67.png)
胫骨结节牵引: 适用于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顾着、膝关节 内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等。进针部位是胫骨结节向 后1.0cm,作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在胫 骨嵴两侧各3cm左右处,作两条与胫骨纵轴平行 的纵线,与横线相交的两点,即为针的进出点。 成年人用斯氏针,儿童改用粗克氏针。进针方向 由外向内。牵引体位同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 开始为7~8kg,维持重量3~5kg。
牵引外固定技术是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常用技术。 牵引的功用 1.骨折的复位:利用牵引使重叠和成角的骨折复 位。 2.骨折的固定:经牵引复位的骨折,持续使用牵 引维持复位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临床上常采 用局部小夹板固定与牵引配合使用。 3.关节脱位后的复位制动,如脱位后或人工关节 置换术后早期维持固定肢体位置。 4.肿瘤、炎症、结核等疾病引起骨关节的破坏, 牵引可防止其发生病理骨折或脱位。 5.关节内感染,肿胀和疼痛会引起肌肉痉挛造成 屈曲畸形,牵引可防止或纠正关节畸形和减轻症 状,以及用于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6.重叠和短缩的骨与关节骨折,术前牵引使软组 织得以延伸,便于手术,如短缩的陈旧股骨干骨 折,术前强力牵引利于术中复位固定。粗隆上移 的陈旧股骨颈骨折,术前牵引利于术中人工股骨 头复位。 7.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非脊髓型)的牵 引治疗。
骨牵引术
牵引外固定技术是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常用技术。 牵引的功用 1.骨折的复位:利用牵引使重叠和成角的骨折复 位。 2.骨折的固定:经牵引复位的骨折,持续使用牵 引维持复位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临床上常采 用局部小夹板固定与牵引配合使用。 3.关节脱位后的复位制动,如脱位后或人工关节 置换术后早期维持固定肢体位置。 4.肿瘤、炎症、结核等疾病引起骨关节的破坏, 牵引可防止其发生病理骨折或脱位。 5.关节内感染,肿胀和疼痛会引起肌肉痉挛造成 屈曲畸形,牵引可防止或纠正关节畸形和减轻症 状,以及用于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6.重叠和短缩的骨与关节骨折,术前牵引使软组 织得以延伸,便于手术,如短缩的陈旧股骨干骨 折,术前强力牵引利于术中复位固定。粗隆上移 的陈旧股骨颈骨折,术前牵引利于术中人工股骨 头复位。 7.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非脊髓型)的牵 引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牵引方法:在屈髋40度,屈膝140度位置上定 位。由髌骨上缘1cm内引一横线,沿腓骨头前缘与 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分别向上引一直线,两线与 横线的交点为进出针点,由内向外穿针,以免损 伤股内侧血管神经。
(2)牵引重量 :股骨髁部骨折向后移位、骨盆骨折 移位及股骨骨折开始牵引重量为10-15kg,维持重 量为5kg。
6
骨牵引用具
常用者有Kirsechner针、Steinmann钉、颅骨牵引钳、 冰钳、手摇钻、骨锤、手钳、特制颅骨钻头等。
7
(1) Kirsechner针:为直径0.75-2mm的钢针,其 尖端为扁平的矛尖形,可承受10-15Kg重量。 此针适用于上肢骨骼牵引。
(2)Steinmann钉:直径在4-6mm,长12-18cm, 尖端呈三角形,尾端呈方形,便于套上把手用 锤敲入骨骼。此针粗,不易断裂,不易滑动, 故感染机会小,牵引力达20Kg以上,维持牵引 可达3-4个月。
19
20
21
骨牵引重量
(1)根据肌肉发达程度及年龄。 (2)根据所采用牵引的种类。 (3)根据所需牵引的部位。 (4)根据受伤时间的长短。 (5)根据创伤及病变的类型。 (6)根据牵引对具体伤病的要求。
通常牵引骨折,最初重量多维持24-48小时。然后 根据X线检查结果增减重量。争取一周内获得复位, 然后用维持重量。
(3)牵引重量:颈椎骨折或脱位:牵引重量最初为 10-15kg,维持重量为4-6kg;颈椎病牵引:牵引重 量为3-5kg,持续牵引。
9
10
尺骨鹰嘴、尺桡骨牵引
(1)适应症:肱骨颈、干、肱骨髁上与髁间粉碎骨 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 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者。开放性尺桡骨骨折及 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血液循环障碍; ⑤可用于局部皮肤损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显肿胀或有感染的患
者; ⑥可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皮炎、软组织缺损者。
4
(3)缺点:
①如处理不当,穿针处可引起软组织感染和股感 染。
②应用不当,有穿针进入关节囊,刺伤神经、血 管的危险。
③不适用于儿童,因可能伤及骨骺。
5
(4)注意事项:
①经常检查牵引针(或钉)处有无不适,如皮肤绷得过 紧,可适当切开少许减张;穿针处如有感染,应设法 使之引流通畅,保持皮肤干燥;感染严重者应拔出钢 针改换位置牵引。
14
15
胫骨结节牵引
(1)适应症: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骨折、髋关节 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髋关节脱位等。
(2)牵引方法:以腓骨头与胫骨结节间中点,即胫 骨嵴后2cm处作为进针点,由外向内进针,避免损 伤腓总神经。
(2)牵引重量 :股骨、膝关节、髋关节病变一开始 牵引重量为8-10kg,维持重量为4-6kg。
(2)牵引方法:屈肘90度,以尺骨鹰嘴突向远端一 横指、距皮肤1.5cm交点处为进针点,由内向外进 针,以免损伤尺神经。前臂开放性粉碎骨折时可 与尺桡骨远端同时牵引。
(3)牵引重量 :肱骨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开始牵引 重量为2-5kg,维持重量为2-2.5kg。
11
12
13
股骨下端牵引
(1)适应症: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 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也可用于胫骨结节牵引过久,牵引钉松动或感染, 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18
跟骨牵引
(1)适应症: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 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2)牵引方法:踝关节中立位,以内踝尖向下3cm, 再向跟后3cm作为进针点,由内向外穿针;或以外 踝尖向下2cm,再向后2cm作为进针点。
(3)牵引重量 :胫骨、跟骨、股骨骨折开始牵引重 量为4-6kg,维持重量为3-4kg。
16
17
胫腓骨远端牵引
(1)适应症: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 胫骨结节牵引者,或用于骨外固定,进行开放性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2)牵引方法:踝关节中立位,以内踝尖向上3cm, 内侧无肌腱处为进针点,由内向外与胫骨纵轴垂 直穿过踝上经腓骨穿出。
(3)牵引重量 :开始牵引重量为4-6kg,维持重量 为3-4kg。
(3)颅骨牵引钳:用于颅骨牵引。 (4)马蹄形牵引弓:多用于长形骨牵引。 (5)穿针用具:手摇钻、锤、套针把手、穿针
方向控制器等,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
8
颅骨牵引
(1)适应症: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 伤者。
(2)牵引方法:患者仰卧,剃光头发,以颅骨正中 线 与两侧乳突或两耳尖在头顶部的交点为中心点, 其两侧3.5cm处作为钻孔点,可用尖刀切一约1cm 切口,切透帽状腱膜,直达颅骨外板,或用粗克 氏针扎透软组织至颅骨外板,然后用特制颅骨钻 打透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2-3mm),千 万不能穿透骨板,以免损伤脑组织。将牵引弓钳 尖插入骨孔内,把固定螺丝拧紧即可牵引。
②牵引期间必须每天测量伤肢的长度及观察伤肢的血循 环情况,注意牵引重量切勿过重,防止牵引过度。肢 体肿胀消退后,应酌情减轻牵引重量。
③牵引开始数日,应透视矫正骨折端对位情况,及时调 整体位或加小夹板或纸垫矫正。
④牵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周,如需继续牵引治疗,则因 更换牵引针的部位或改用皮牵引。
⑤牵引过程中因鼓励伤员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伤肢及未 牵引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骨折),因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胫 骨 、骨盆、颈椎)。 ②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烧伤,部分软组织缺损 或有伤口时。 ③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④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 体不易做其他固定。 ⑤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适宜其他固定者。
3
(2)优点:
①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可靠性大而有效; ②牵引部位接触面小,便于检查、按摩及换药; ③上下邻近关节活动方便; ④根据伤情可增大或减小牵引力,不引起水泡和
骨牵引
1
牵引技术是骨科治疗中应用较广的 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持续的适当牵引力 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使骨折、脱位整 复和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等。临床常用 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 骼牵引和特殊牵引等。
2
骨骼牵引
骨牵引也称内牵引,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
(1)适应症: ①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
(2)牵引重量 :股骨髁部骨折向后移位、骨盆骨折 移位及股骨骨折开始牵引重量为10-15kg,维持重 量为5kg。
6
骨牵引用具
常用者有Kirsechner针、Steinmann钉、颅骨牵引钳、 冰钳、手摇钻、骨锤、手钳、特制颅骨钻头等。
7
(1) Kirsechner针:为直径0.75-2mm的钢针,其 尖端为扁平的矛尖形,可承受10-15Kg重量。 此针适用于上肢骨骼牵引。
(2)Steinmann钉:直径在4-6mm,长12-18cm, 尖端呈三角形,尾端呈方形,便于套上把手用 锤敲入骨骼。此针粗,不易断裂,不易滑动, 故感染机会小,牵引力达20Kg以上,维持牵引 可达3-4个月。
19
20
21
骨牵引重量
(1)根据肌肉发达程度及年龄。 (2)根据所采用牵引的种类。 (3)根据所需牵引的部位。 (4)根据受伤时间的长短。 (5)根据创伤及病变的类型。 (6)根据牵引对具体伤病的要求。
通常牵引骨折,最初重量多维持24-48小时。然后 根据X线检查结果增减重量。争取一周内获得复位, 然后用维持重量。
(3)牵引重量:颈椎骨折或脱位:牵引重量最初为 10-15kg,维持重量为4-6kg;颈椎病牵引:牵引重 量为3-5kg,持续牵引。
9
10
尺骨鹰嘴、尺桡骨牵引
(1)适应症:肱骨颈、干、肱骨髁上与髁间粉碎骨 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 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者。开放性尺桡骨骨折及 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血液循环障碍; ⑤可用于局部皮肤损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显肿胀或有感染的患
者; ⑥可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皮炎、软组织缺损者。
4
(3)缺点:
①如处理不当,穿针处可引起软组织感染和股感 染。
②应用不当,有穿针进入关节囊,刺伤神经、血 管的危险。
③不适用于儿童,因可能伤及骨骺。
5
(4)注意事项:
①经常检查牵引针(或钉)处有无不适,如皮肤绷得过 紧,可适当切开少许减张;穿针处如有感染,应设法 使之引流通畅,保持皮肤干燥;感染严重者应拔出钢 针改换位置牵引。
14
15
胫骨结节牵引
(1)适应症: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骨折、髋关节 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髋关节脱位等。
(2)牵引方法:以腓骨头与胫骨结节间中点,即胫 骨嵴后2cm处作为进针点,由外向内进针,避免损 伤腓总神经。
(2)牵引重量 :股骨、膝关节、髋关节病变一开始 牵引重量为8-10kg,维持重量为4-6kg。
(2)牵引方法:屈肘90度,以尺骨鹰嘴突向远端一 横指、距皮肤1.5cm交点处为进针点,由内向外进 针,以免损伤尺神经。前臂开放性粉碎骨折时可 与尺桡骨远端同时牵引。
(3)牵引重量 :肱骨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开始牵引 重量为2-5kg,维持重量为2-2.5kg。
11
12
13
股骨下端牵引
(1)适应症: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 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也可用于胫骨结节牵引过久,牵引钉松动或感染, 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18
跟骨牵引
(1)适应症: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 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2)牵引方法:踝关节中立位,以内踝尖向下3cm, 再向跟后3cm作为进针点,由内向外穿针;或以外 踝尖向下2cm,再向后2cm作为进针点。
(3)牵引重量 :胫骨、跟骨、股骨骨折开始牵引重 量为4-6kg,维持重量为3-4kg。
16
17
胫腓骨远端牵引
(1)适应症: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 胫骨结节牵引者,或用于骨外固定,进行开放性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2)牵引方法:踝关节中立位,以内踝尖向上3cm, 内侧无肌腱处为进针点,由内向外与胫骨纵轴垂 直穿过踝上经腓骨穿出。
(3)牵引重量 :开始牵引重量为4-6kg,维持重量 为3-4kg。
(3)颅骨牵引钳:用于颅骨牵引。 (4)马蹄形牵引弓:多用于长形骨牵引。 (5)穿针用具:手摇钻、锤、套针把手、穿针
方向控制器等,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
8
颅骨牵引
(1)适应症: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 伤者。
(2)牵引方法:患者仰卧,剃光头发,以颅骨正中 线 与两侧乳突或两耳尖在头顶部的交点为中心点, 其两侧3.5cm处作为钻孔点,可用尖刀切一约1cm 切口,切透帽状腱膜,直达颅骨外板,或用粗克 氏针扎透软组织至颅骨外板,然后用特制颅骨钻 打透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2-3mm),千 万不能穿透骨板,以免损伤脑组织。将牵引弓钳 尖插入骨孔内,把固定螺丝拧紧即可牵引。
②牵引期间必须每天测量伤肢的长度及观察伤肢的血循 环情况,注意牵引重量切勿过重,防止牵引过度。肢 体肿胀消退后,应酌情减轻牵引重量。
③牵引开始数日,应透视矫正骨折端对位情况,及时调 整体位或加小夹板或纸垫矫正。
④牵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周,如需继续牵引治疗,则因 更换牵引针的部位或改用皮牵引。
⑤牵引过程中因鼓励伤员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伤肢及未 牵引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骨折),因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胫 骨 、骨盆、颈椎)。 ②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烧伤,部分软组织缺损 或有伤口时。 ③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④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 体不易做其他固定。 ⑤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适宜其他固定者。
3
(2)优点:
①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可靠性大而有效; ②牵引部位接触面小,便于检查、按摩及换药; ③上下邻近关节活动方便; ④根据伤情可增大或减小牵引力,不引起水泡和
骨牵引
1
牵引技术是骨科治疗中应用较广的 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持续的适当牵引力 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使骨折、脱位整 复和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 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等。临床常用 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 骼牵引和特殊牵引等。
2
骨骼牵引
骨牵引也称内牵引,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
(1)适应症: ①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