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四川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高二会考四川地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四川地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四川地理知识点四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而闻名于世。

在高二地理会考中,了解四川的地理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四川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地理位置和边界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邻重庆、陕西,南接贵州、云南,西界西藏,北靠甘肃、青海。

它的边界线大致形成了一个倒三角形,总面积达48.3万平方千米。

2. 地形地貌四川地势复杂多样,其地形起伏较大。

国土主要由川西高原、川西丘陵、盆地和山地组成。

其中包括四川盆地、毛儿盖、大渡河、金沙江、岷江等重要地貌。

3. 气候特点四川气候多样,但以亚热带和温带湿润气候居多。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湿润。

川西高原气候干燥,川东北地区气候以干燥少雨为主。

4. 水系和水资源四川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以长江、嘉陵江、岷江和金沙江最为著名。

这些水系为四川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 自然资源四川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等。

尤其是四川盆地的盆地油气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6. 地震活动四川是地震频发区,地震活动频繁。

其中最著名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给四川乃至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7. 旅游资源四川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稻城亚丁等景点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结:四川地理知识点繁多,本文仅介绍了一些重点内容。

通过了解四川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和水资源、自然资源、地震活动以及旅游资源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四川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高二地理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好四川这片宝贵的土地。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四川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四川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四川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四川四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也是一个充满山川秀美的地方。

以下是四川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八年级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地理位置四川位于亚洲东部,中国西南地区。

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51'之间,东、南、西三面与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等省市接壤,西北与甘肃、青海两省毗连。

二、地形地貌四川自然地理特征鲜明,境内的崇山峻岭、深谷幽壑、河流众多、土地肥沃、天气多变等都是四川地理的显著特征。

1. 山地:四川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区,包括东部的四川盆地以及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和贡嘎山。

2. 平原:四川盆地是四川省中心部分的平原区域,其中包括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

3. 河流:四川省境内有许多主要河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和岷江两条河流。

三、气候特征四川省气候多样,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域为主。

南部则属于热带气候区域。

四川省境内的气候特征包括以下方面:1. 温度:四川省气温高,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到30℃以上。

2. 降雨:四川省降雨充沛,但降雨分布不均匀。

冬、春季降水较少,夏季则是四川主要的降雨季节。

四、自然资源四川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 森林资源:四川省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9.4%。

2. 水力资源:四川省河流丰富,其中以长江和岷江最具代表性。

3. 矿产资源:四川省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煤、铁、铜、锰等多种矿物。

五、经济发展四川省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中,主要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涉及到能源、金融、旅游、电子等多个领域。

四川省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物流和交通枢纽。

以上便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四川的介绍。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重要的地理知识,并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的了解四川的自然与文化。

四川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四川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四川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文字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气候变化。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2. 水文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四川地区水系发达,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3. 地貌:地壳运动、岩石分类、地貌类型。

四川地貌复杂,有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

4. 地震与火山:地震的成因与分布,火山的形成与活动。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震带上,地震活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迁移、城市化。

四川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高,成都为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

四川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特色农产品有水稻、油菜、茶叶等。

3. 工业地理:工业类型、工业布局、工业发展。

四川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 交通地理: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交通发展。

四川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原理、遥感应用。

遥感技术在四川的农业监测、环境评估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组成、功能、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原理、GPS应用。

GPS技术在四川的导航、测绘等领域得到应用。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污染类型、环境破坏。

四川面临水污染、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2. 资源利用:资源分类、资源节约、资源再生。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 97 度 21 分~108 度31 分和北纬 26 度 03分~34 度 19 分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

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达 51分钟。

现辖 18 个地级市、3 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 181 个县(市、区) ,列全国首位,其中有 43 个市辖区、14 个县级市、120 个县,4 个自治县。

辖区面积 48.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 5大省。

二、地形地貌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

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大致沿东经 130 度子午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边是著名的四川盆地,地势低陷,海拔高度一般在 300 或 400米间,丘陵低山散布其间,物产丰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雪峰、冰川、高原、沼泽、草原……多种多样的地势,在这里应有尽有。

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

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4种地貌类型齐全的地势地貌条件,造就了四川类型各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光。

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四川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四川最高点是西部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

最低点在南边沪州市合江县的长江之滨,海拔约220 米。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资料

四川省情
一、地理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跨东经97°21′52″~108°05′36″,北纬26°03′25″~34°19′09″之间。

四川省总面积约50.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3%,是中国面积第五大的省份。

四川省地形复杂,有川西高原、大巴山、大渡河、金沙江等地理地貌。

二、人文历史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四川曾是巴蜀文化和蜀
文化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

在历史上,四川是“南成都”和“蜀都”的称呼,素有“天府之国”、“天府之乡”的美誉。

三、经济发展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四川省以农业、工业、能源、旅游等多元产业为主,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成都、重庆等城市是四川省的经济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四、文化特色
四川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川剧、蜀绣、川菜等都
是四川省的代表性文化。

此外,四川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
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蜀山之
王峨眉山、雅安市的亚丁、乌当区的龙泉古镇等都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

四川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结语
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省份,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四川省,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四川的独特魅力。

地理高考四川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四川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四川知识点总结四川是中国的西南省份,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下面将对四川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经97°21′52″至108°12′50″,北纬26°03′35″至34°19′07″之间。

四川的地形和山脉众多,主要包括川东、川南、川西和川北四个主要地貌类型。

川东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上;川南是山地区,主要由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川西则是高山峡谷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包括了四川境内最高峰九寨沟黛叫海、乌尤、北川等;川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定,有大面积的盆地和丘陵。

二、气候特点四川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由于地势复杂,气候差异明显。

四川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

四川的温度和降水量均很丰富,年均气温在12-18℃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

三、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盐矿、石油和水电资源等。

四川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其中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为主要种植作物;工业则以能源、化工、冶金和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

此外,四川还以旅游业为重点发展方向,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地震活动和灾害防治四川位于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

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是四川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四川积极进行地震灾害防治工作,加强了地震预警和防护设施建设。

五、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四川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其中,四川盆地、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四川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

《四川地理》

《四川地理》

《四川地理》1、地理简介: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东部为川东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与陕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重庆七个省市交界2、四川经济发展的优势:房地产价格低(房价最高的成都8161元/平米,排名全国第39位,第二凉山6288元/平米,排名第77位)低房价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投入、鼓励本地居民创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四川经济发展的劣势:☐金融配置效率有待提升(私营企业利润最高,但贷款较少,贷款成本较高)☐外流劳动力比重大(大量劳动力流向外省)☐人口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校在校人数及毕业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成都经济区GDP占全省近60%)4、四川产业规划:☐四川七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开发、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以及现代中药☐四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5、全省各地市州龙头行业:6、白酒产业趋势分析:☐限制“三公”消费和酒驾入刑抑制白酒的需求,产业继续处于调整期☐国内外红酒涌入对白酒的冲击较大☐部分企业投资超前,产能过剩☐强者恒强,小企业加速退出7、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8、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雅安优势产业:高新技术、重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国防科技工业关键:全面创新军民融合●川东北经济区: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优势产业:钢铁、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化工关键:交通建设用好资源●川南经济区: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优势产业:能源、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关键:交通建设发展基金●攀西经济区: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优势产业:能源、钢铁、稀有金属、亚热带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关键:资源创新开发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川西北经济区:甘孜州、阿坝州优势产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民族特色产业关键:生态保护将旅游生态资源充分转化9、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中西部第一;占GDP比例接近4%,成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5%,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四川已经形成了影视、出版、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动漫等九大文化产业10、四川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20年,1至2家企业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资产过百亿元文化企业达5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5%以上。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四川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四川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四川四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地理上,四川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为您总结四川的地理知识点,探索四川的山川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一、山川地貌四川地处青藏高原的东缘,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系之一--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褶皱运动和冰川侵蚀的影响,四川地形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首先,四川盆地是四川地理的核心。

这个盆地地势平坦,被四周的山脉环抱,如青藏高原北部的岷山、四川盆地东部的泸山以及川西的大熊山等。

而在四川盆地的中部,有崇山峻岭,如峨眉山、乐山大佛等著名的山峰。

这些山峰给四川增添了独特的地貌风景,也为四川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其次,四川的岷江和长江两大河流在这里交汇,形成了数百个支流和支流,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峨眉山、乐山大佛和世界上最大的三峡等。

这些河流为四川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四川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川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景观,有喀斯特地貌、高山峡谷地貌、平原地貌等。

这些地貌景观不仅给四川人民带来了美丽的自然风景,也为四川的旅游业和生态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气候四川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四川的气候被称为“亚热带水热季风气候”。

这意味着四川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潮湿,降水分布不均匀,一年四季明显,温差大。

由于地形的影响,四川的气候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

四川气候中的降水是十分重要的。

四川盆地和四川西部山区的降水量较大,而川东和川南的降水量较少。

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较为干燥。

这种降水分布为四川的农业和水资源开发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三、自然资源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水资源。

四川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处两条重要河流的交汇处,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不仅为四川的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也为四川的工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水电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四川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
一、位置
1、经纬度:
2、相对位置:西南内陆腹地,战略大后方,国防区域优势明显。

二、地形
1、特点(四川)
①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盆地内部广泛分布着低山丘陵;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为位于四川盆地;③盆地四周高原山地环绕,盆地内部有低山丘陵;④盆西为成都平原,盆中为川中丘陵,盆东为平行岭谷。

2、成因
横断山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河流切割、冲刷、侵蚀而成。

四川盆地:原为内陆湖,后来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

众多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瀑布(黄果树瀑布):河流的强烈侵蚀,岩石上硬下软,有些地方为断层。

成都平原:岷江及其支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

青藏高原(含川西高原):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亚欧板块抬升而成。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强。

三、气侯
1、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高山高原气候→川西高原
↓↓
2、特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霜雪少见;垂直变化显著
年降水量丰富,并集中在夏季;
雨热同期,云雾多,多夜雨,太阳辐射弱。

滇南谷地、西双版纳等云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横断山区为高山气候(谷地中有干热河谷)。

3、气候要素:
A.太阳辐射(如右图):
B.气温:四川盆地冬季是个温暖中心←①地势比周围
低②北面有秦巴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

四川盆地夏季的长江河谷是炎热中心(重庆)←①河谷地形闭塞,不易散热;②地处内陆,夏季增温快;③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④城市热岛效应。

C.降水:四川盆地西部为迎风坡(雨城:雅安);横断山区东西两侧均为迎风坡;
盆地内多雾:①地形闭塞,水流不易扩散,使夜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②夜晚周围山地温度迅速降低,形成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盆地底部,使盆地气温下降,水泊凝结,形成雾。

多夜雨:同上①②③下滑到底部的冷空气将原来的暖湿空气抬升,成云致雨。

四、河流
1、四川盆地:水量大,夏秋季节为汛期,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呈向心状,支流多。

2、横断山区: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富水能
3、云贵高原:位于湿润地区,地表水缺乏(石灰岩广布,多漏斗、地下河),但地下水丰富。

五、植被
1、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2、横断山:垂直分布明显。

干热河谷地带呈现由山顶到山麓
.....依次出现:荒漠→草甸→森林
六、土壤
四川盆地:紫色土(自然土壤);水稻土(耕作土壤),地带性土壤(黄壤)
七、自然环境特征(四川盆地)
1、地形:盆地为主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3、河流:河流众多,呈向心状
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土壤:紫色土
人文地理
一、农业:
1、盆地以种植业为主,川西高原以放牧业为主;
2、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经济作物:油菜;甘蔗
3、分布:四川盆地是油菜、甘蔗生产基地,是蚕桑生产基地(另有珠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
4、农业地域类型:川西→放牧业;川盆→水稻种植业
5、区域因素:a.自然因素;b.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农耕历史悠久,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6、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a.油菜、小麦—水稻;b.油菜、小麦—早稻—晚稻
二、工业
1、工业部门: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天然气化工、航天工业;
2、电力工业
A.结构:以水电为主(川滇鄂)拉闸限电:①以水电为主(水能居全国之冠);②枯水期(枯水年),径流量小,发电量少;③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大增;
B.水电站:二滩(雅砻江、攀枝花附近)、溪洛渡(金沙江、四川与云南交界处)→建站原因:①水能资源丰富(a.落差大:二滩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b.溪洛渡位于崇山峻岭之间;b.流量大:亚热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多峡谷:落差大,建站工程量小;③市场广,需求量大。

3、钢铁工业(代表:攀钢)
A.区位: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
B.分析因素:①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离六盘水煤矿区近;②水源充足;③成昆铁路的修建对攀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④距离二滩水电站近,水能丰富。

4、天然气化工。

5、航天工业(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优越的自然条件(云量少,晴天多,能见度高。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发射能源)
6、四川工业分布(区位)特点:
a.分布不均,集中于大城市
b.工业接近原燃料产地
c.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三、资源
1、自然资源: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
2、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卧龙大熊猫栖息地。

△四川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①旅游资源丰富,质量高;②交通;③离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四川盆地近。

△四川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①发展交通,提高通达度;②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③提高服务质量;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四川发展旅游的意义:
△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交通
1、西南环形铁路
△内昆线(内江—六盘水—昆明)建设的意义:
①完善铁路网,减轻成昆铁路的压力;②加快铁路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民族团结;⑤加快了西南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五、人口与城市
1、人口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川西高原稀,四川盆地密,成都平原最密。

2、四川是人口迁出大省,分析原因及影响:
原因:寻求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生活。

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缓和人口压力大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改善生态环境。

3、城市(成都)
A.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B.城市的地域结构:以商业区为中心,各功能区呈同心圆分布。

C.城市形态类型:集中紧凑式。

D.城市交通网:方格—环形—放射式。

攀枝花:
区位条件:位于金沙和雅砻江交汇处;以铁矿为主导区位因素;
环境问题(产生、危害、措施)
一、生态破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同黄土高原);川西高原湿地和草场退化严重。

沼泽:A.形成:①地势低洼(平),排水不畅;②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水源:周围高山冰雪融水
B.作用:①经济:多样的生物和土地资源;②环境: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降解毒素(“地球之肾”),生物多样,调节经流。

湿地和草场退化原因:A.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大,冰川减少,沼泽缩小,草原退化。

B.人为原因,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加强,破坏了沼泽和草原的生态环境。

二、环境污染
△四川盆地是重酸雨区:①有色金属的治炼和钢铁工业的发展;②闭塞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亚热季风气候,降水多。

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旱、涝、暴雨、寒潮
(产生、危害、预防)
二、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山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