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基础与地下室—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建筑构造)

影响基础埋深的素
H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有无地下室,地下设施,基础型式和构造。
基础埋深满足地下室的用途。
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 筑物高度的1/15;桩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 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4、地基土冻胀与融陷的影响
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冰冻线 的深度为冻结深度。各地气候不同,低温持续时间不 同,冰冻深度也不相同。
地基土冻结后对建筑物会产生不良影响,冻胀力 将基础向上拱起,解冻后,基础又下沉,天长日久, 会使建筑物产生变形甚至破坏。因此,一般要求基础 埋置在冰冻线以下200mm。
基础的埋置深度
设计基础时应综合考虑,其中工程地质条件对基础设 计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 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应当选择压缩性小、承载力 高的坚实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由此确定基础的埋 置深度。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 告的地质剖面图,分析各土层的深度、层厚、地基承 载力大小与压缩性高低,结合上部结构情况进行技术 与经济比较,确定最佳的基础埋深方案。
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
N
基础
室外标高
室内标高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 基础的埋置深度。埋深≥5m为深基础,<5m 为 浅基础。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 础宜浅埋,基础埋深愈小,基础造价愈低。
基础埋深
地基
基础若没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底土层受到压 力后,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基础将产生滑移而 失稳,故同时规定基础埋深不应小于0.5m。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足 地基 承 载力 和 变形 要 求 时 , 用 交 叉 梁 式 基 础 或 其 他 基 础 形 式 ; 月 上 ,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应 提 高 一 级 , 宜 采 用 无 收 缩 混 凝 土 , 采 其 并
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源自时 , 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低温入模。4 高层建 筑主体结 构厚底 板与 扩大地下 室薄底板 交 )
基础设计需要 降低地下 水位 的, 还应 注意 降水 的时 间要 求 , 3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 设置 变形缝 , ) 当超过 伸缩缝 最大 间距 时 ,
高 层 建筑 应 采 用 整 体 性 好 、 满 足 地 基 承 载 力 和 建 筑 物 容 许 宽 不 宜 小 于 80mm; 浇 带 可 设 置 在 柱 距 三 等 分 的 中 间范 围 内 以 能 0 后
面 积 不应 超 过 基 础 底 面 面积 的 1% 。计 算 时 , 量 偏 心 较 大 的裙 下室外 墙设计应满 足水土压 力及地面 荷载侧压作 用下承载力要 5 质 楼 与 主楼 可 分 开 考 虑 。
求, 其竖 向和水平贯通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 于 0 3 、 . % 间距不
5 l。 l 基 础 应 有 一定 的埋 置深 度 。在 确 定 埋 置 深 度 时 , 综 合考 虑 宜 大 于 10mT 高层 建 筑 地 下 室 外 周 边 回 填 土应 采 用 级 配 砂 石 、 应 建筑 物 的高 度 、 型 、 基 土 质 、 震 设 防 烈 度 等 因 素 。 埋 置 深 度 砂 土或灰土 , 体 地 抗 并应分层夯实 , 压实 系数不应 小于 0 9 。提高和控 .4 可从 室 外 地 坪 算 至基 础 底 面 , 宜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并 1 天 然地 基 或 复 合 地 基 , 取 房 屋 高 度 的 1 1 ; ) 可 /5 2 桩 基 础 , 取房 屋 高 度 的 1 1 ( 长 不计 在 内 ) ) 可 /8 桩 。 制 高层 建筑 地 下 室 周 边 回填 土 质 量 , 室 外 地 面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及 对 地 下 室嵌 固 、 震 、 倾 覆 均 较 为 有 利 。6 有 窗 井 的地 下 室 , 在 抗 抗 ) 应

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停车、设备用房等需求,大底盘地下室的设计成为了高层住宅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底盘地下室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还对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层住宅大底盘地下室设计的要点。

一、地下室的功能布局1、停车区域停车区域是地下室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设计时,要根据小区的车辆数量和类型,合理规划停车位的数量和尺寸。

一般来说,小型车的停车位尺寸为 25 米×55 米,大型车的停车位尺寸为 30 米×60 米。

同时,要考虑到车辆的通行通道,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6 米,以保证车辆能够顺畅进出停车位。

2、设备用房地下室还需要设置各种设备用房,如配电室、水泵房、风机房等。

这些设备用房的位置要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管线的长度和能耗。

同时,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空间,设备用房的门要满足设备进出的要求。

3、人防区域如果地下室需要兼做人防工程,要根据人防部门的要求进行设计。

人防区域要划分合理,防护设施要齐全,以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

二、地下室的结构设计1、基础选型大底盘地下室的基础选型要根据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建筑物的沉降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基础形式有筏板基础、桩基础和桩筏基础等。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计算分析,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顶板和底板设计地下室的顶板和底板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其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裂缝控制的要求。

顶板一般要承受上部建筑的荷载和覆土荷载,底板要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和地基反力。

在设计时,要合理确定顶板和底板的厚度和配筋,同时要考虑到防水和抗渗的要求。

3、外墙设计地下室的外墙不仅要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还要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

外墙的厚度和配筋要根据计算确定,同时要设置止水带和防水层,以防止地下水的渗透。

4、柱网布置柱网的布置要考虑到停车的要求和设备用房的布局,尽量做到规整、均匀。

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建筑构造)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的设计要求
1. 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要求: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它承受着建筑物上部 的全部荷载,是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稳定性,以 及均匀沉降,限制地基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 耐久性要求:基础是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维修、加固困难,所以必须使其与 上部结构的使用年限相适应。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地基的设计要求Leabharlann 1. 承载力的要求:地基的承载力应足以承受基础传来的压力,建 筑物的建造地址尽可能选在地基土的承载力较高且分布均匀的 地段。
2. 变形的要求:要求地基有均匀的压缩量,以保证有均匀的下沉。 3. 稳定的要求: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
3. 经济要求:基础工程占工程总造价的10%-40%,所以选择地方材料和合理结构形 式,以降低工程总造价。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基础设计等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 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 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 用的程度可以将地基基础设计分 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基础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还具有诸多重要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房、储物间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地下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震、抗风的作用,增强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水和防潮问题。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潮气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做好防水节点的处理,如阴阳角、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

同时,还要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室的积水。

其次,通风和采光也是地下室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地下室空气的新鲜,减少潮湿和异味。

采光则可以改善地下室的环境质量,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和采光井等设计手段。

另外,地下室的防火设计也至关重要。

由于地下室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较大。

因此,在设计时要按照相关的防火规范,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防火分区和消防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及时扑救。

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

基础的作用是将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因此基础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高层建筑基础形式有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

桩基础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中,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上部荷载较大的情况。

桩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类型(如灌注桩、预制桩)、桩的长度、直径、间距等参数,以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

筏板基础是将整个建筑的基底连成一片的大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不均匀,或者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筏板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板的厚度、配筋以及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

某高层跨层地下室基础设计

某高层跨层地下室基础设计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 5 0 4 2 0 )2 0 版) 5《 (B0 8 - 0 1 (0 5
[] 高层 民用 建 筑 防火 设计 规 范》 G 5 0 5 9) 2 0 版 ) 6《 (B 0 4 - 5 (0 5
[] 全国民用建筑 工程设计技 术措施 7《
建 工 出版 社 )
路 西侧 。建筑 占地 面积 2 4 3 1m。建筑物 共 2 0 1.8 0栋 , 其
3 基础方案选取
基础 的概念都 是把集 中荷 载分 散到地 基上 , 使荷 载
分 中高层建筑 9栋 , 楼号 为“ 1 l”楼 高 2  ̄2 ; A ~A 0 , 2 9层 多 不超 过地基 的长期 承载 力 。因此 , 散 的程度 与地基 的 则 层 建筑 1 栋 , 号为“ 1 1 ”楼 高 2 1 楼 B ~B 2 , ~6层 ,1 1 承载 能力成 反 比。如果地 基 的承载 能力足 够 , 基础 的 B ~B 2 房屋基 础设计 设 地下室 一层 ,A  ̄A ” “ 1 2 设地 下室 2层 ,A  ̄A O 设地 分布 方式可 与竖 向结构 的分布方 式相 同 。 “ 3 I” 下 室 3层 。A 栋位 于 3 地下 室与 2 地下 室交接 处 , 应根 据 工程 地 质和 水 文地 质条 件 、建 筑体 型 与功 能要 1 层 层
层地下 室的基础 设计 , 通过 降低基 础顶 面标 高和采 用柱
场 地 内原 为 土 山 , 丘 陵地 貌 , 南 宁盘地 邕江河 属 为
已推 挖整平 , 场地 及其 附近地 段无 大冲 墩设计 的方法处 理高 差对地基 的影 响 , 将上 部荷 载对地 流 级 Ⅲ 级阶地 , 滑坡 等不 良地质作 用 。 据钻 探揭 露结合 地质调 查 , 场 基 的影 响形成一 个有利 的过渡 , 使地 基 和基础 共 同作用 沟 、

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处理

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处理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通过某住宅小区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处理,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施工1引言深基坑工程伴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大量出现,而高层建筑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地下构筑物的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市政管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深基坑支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支护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安全和造价。

基坑支护的目的是保证地下土方开挖及构筑物施工时,不出现塌方、渗水、起垄,同时不影响周围建筑与管线。

由于基坑支护是临时结构、投资过大容易造成浪费,但是又必须保障其支护安全。

因此选择科学的支护方案、执行严格的支护技术管理、在保障支护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支护成本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首要任务。

基坑支护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与施工季节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合理。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论述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

2 地下室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概述2.1 地下室基坑支护的设计地下室基坑支护需要满足结构稳定的要求,即能够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的需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地下室支护结构遭到破坏,出现倾倒、失稳、滑动等情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支护结构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却没有导致结构失稳的情况。

因此,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要有足够的安全性能,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不至于支护失稳,而且不影响附近设施的安全使用。

在设计时要计算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问题,根据附近环境情况控制变形的幅度。

2.2 地下室基坑支护的施工地下室基坑支护需要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在地下水控制方面,在基坑开挖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者组合采用集水明排、截水等方法;在制定施工方案方面,施工前要认真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了解施工区域附近的地下管线情况,根据考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支护结构设计、开挖顺序、开挖深度、机械类型、坑边载荷、排水措施、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等等,要对基础施工做好支护措施,要有设计计算书和标注明确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必须由相关负责人审批确认后才可实施;临边防护方面,在基坑施工时需要做好临边防护,根据具体深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临边防护栏杆与基坑边口不能小于0.5m的距离;坑壁支护方面,开挖坑槽时的边坡要满足安全要求,坑壁支护以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要满足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方案的要求,如果支护设施存在局部变形等问题,设计人员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加固措施;排水措施方面,基坑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排、降水等措施,采用坑外降水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影响到附近的设施;坑边荷载方面,基坑边推土与材料、器具堆放位置与基坑边距离和堆放数量要符合施工方案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当机械设备施工没能与基坑边拉开规定距离时,要在机械施工一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地面和基坑壁支护加固措施;上下通道方面,基坑施工时要设置作业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通道必须有牢固可靠的结构,通道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也要满足具体施工需要,并符合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土方开挖方面,施工机械需要经过责任部门检查验收后才能够进场作业,要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另外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在机械作业时要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挖土,不能破坏基底土层的原有结构,施工作业的位置要安全,在机械作业范围内不允许人员进入;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面,要根据施工方案做好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工作,认真填写监测记录,对附近道路、建筑、管线等设施做好沉降观测,并做好相应记录;作业环境方面,基坑内要有供作业人员立足的位置,立足处要保证安全和稳定,在进行垂直作业和交叉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施工等光线较暗的施工环境要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而不能仅仅设置局部照明,以保证施工的安全、高效。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在建筑领域中,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关键的构造元素。

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传递给地基,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基础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通常适用于柱承重的结构,形状多为方形或矩形。

当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分布比较均匀,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条形基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沿着建筑物的纵向延伸,可以有效地承受线性荷载。

筏板基础则像一块巨大的平板,覆盖在整个建筑物的底部,适用于软弱地基或者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

而桩基础则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常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对基础承载力要求极高的工程。

在设计和施工基础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情况对基础的选型和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松软的土层上,可能需要采用桩基础来提高承载力;而在坚实的岩石地基上,简单的独立基础就可能满足要求。

其次是建筑物的荷载情况,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此外,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等因素。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在地下的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可以用作停车场、储藏室、设备间,甚至可以改造成居住空间或商业场所。

地下室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地下室的构造包括墙体、顶板、底板、门窗等部分。

地下室的墙体需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防水性能。

顶板的设计要考虑覆土厚度、车辆通行等因素。

底板则不仅要承受地下室的自重和使用荷载,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渗透。

为了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水措施。

在外部,会设置防水层,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在内部,可能会采用防水混凝土,并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渗入的地下水。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及处理方法高层建筑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设计与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地下室的设计与处理。

地下室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车库、商业、储存等多种用途。

在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须与基础工程设计相协调。

这包括地下室的深度、形状,以及基坑支护形式等设计。

在施工期间,应对地下水、地下岩层等因素进行充分调查,为地下室建造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

2. 空气质量地下室的空气质量与高层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相联系。

在设计时,应保证地下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此外,应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排放系统,保证地下室空气流通,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卫生和舒适的要求。

3. 安全防护在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时,应考虑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师要确保在地下室的所有出入口处设置消防设备和安全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逃脱。

此外,应考虑防洪等安全措施,将地下室的排水与雨水管理系统相连通,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装饰与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装饰和设计成为提升整个建筑人文品质的重要一环。

除了保证地下室功能的完整性和经济效益外,还应注意其视觉效果使用环保材料、自然照明方式等要素,提升地下室的艺术魅力和人性化。

1. 按照科学的规划,将地下室分区。

这有助于保证地下室内部的流通和分流,避免混乱和拥挤,并可以有效利用空间。

2. 确定合适的空气流通和通风系统。

在地下室照明和装饰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确保地下室内部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3.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高层建筑地下室一般需要设置深井水泵,排泄地下水,确保地下室的干燥。

4. 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市政设施规划。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使地下室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成为高层建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城市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光彩。

高层建筑地下室补偿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补偿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补偿基础设计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为了满足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地下室补偿基础设计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层建筑的重量巨大,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地下室补偿基础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合理利用地下室的空间和结构,来减轻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力,从而达到稳定和安全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下室补偿基础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地下室的开挖,使得原本由建筑物传递给地基的荷载,一部分由地下室周边的土体承担。

这样一来,地基所承受的压力就相对减小了,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地下室补偿基础设计时,地质勘察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础设计的方案和安全性。

勘察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地下土层的分布、性质、地下水的情况等。

比如,土层的承载力、压缩性等参数对于确定基础的形式和尺寸至关重要。

如果地下存在软弱土层,就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如加固、换填等。

接下来是基础形式的选择。

常见的地下室补偿基础形式包括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

筏板基础整体性好,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上;箱型基础则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建筑。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地质条件等因素。

然后是荷载的计算。

高层建筑的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在计算荷载时,必须准确无误,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基础设计的不合理。

同时,还需要考虑荷载的组合情况,以确定最不利的荷载工况。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地下室的墙板、顶板和底板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土体的侧压力和建筑物的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防水设计在地下室补偿基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地下室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可能对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因此,在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防水构造,做好节点处理,确保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基础设计,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功能。

地下室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它还承担着诸多重要的功能。

比如,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储物空间等。

同时,地下室的存在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抵御地震、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防水与防潮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

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层、防水混凝土、止水带等。

同时,还需要做好防潮处理,确保地下室内部的湿度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建筑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

地下室的通风与采光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地下室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潮湿、霉菌等问题的产生。

采光方面,可以通过设置采光井、窗户等方式引入自然光线,改善地下室的照明条件。

如果自然采光不足,还需要合理规划人工照明系统,以满足使用需求。

地下室的防火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面积,合理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防火门、防火墙等防火设施。

同时,要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的根基,它承受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中。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筏板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等。

筏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不均匀的情况。

它是一块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平板,能够有效地分散建筑的荷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础则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交错的隔墙组成的一个空间整体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抵抗不均匀沉降。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了解土层的分布、承载力、压缩性等参数,为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提供依据。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

地下室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底板和部分外墙将受到地下水的侵袭,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底板受到浮力影响,应采取防水措施。
地下工程防水分类材料防水、自防水、弹性防水材料防水
自防水是用防水混凝土作外墙和底板,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其材料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使承重、围护、防水功能三者合一,该措施施工比较简便。

门窗
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和防护箅,以利室内采光、通风和室外行走安全。
防空地下室的门应符合相应等级的防护和密闭 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篦子组成。
采光井深度根据地下室窗台高度而定,一般采光井底板顶面应比窗台低250-300mm,采光井在进深方向为1000mmm,在开间方向应比窗宽,采光井的侧墙顶面应比室外标高高处250-300mm,防止地面水流入。。
二、 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顶板、底板、楼(电)梯、和门窗五部分组成。
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和土壤冻胀的侧压力,还应满足抗渗要求,并 做防潮或防水处理。
墙体
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者预制板上做现浇层。人防地下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顶板
近年新出现了一些高效灌浆防水材料如氰凝,它遇水能立即膨胀,生成一种不溶于水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体,可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和堵漏,尤其适用于防水层的修复,并能在潮湿的基层施工。
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承受上部垂直荷载和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双层配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底板

楼梯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实例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工程概况本次分析的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地下室主要用作停车场、设备用房和人防工程。

建筑高度为_____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地下室结构选型地下室的结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

在本案例中,由于地质条件较好,采用了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能有效调节不均匀沉降的优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

地下室的外墙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既能承受水平荷载,又能作为挡土墙。

内墙则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和荷载情况,分别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框架柱。

三、荷载计算地下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恒载、活载、土压力、水压力等。

恒载包括地下室结构自身的重量、设备重量等;活载主要为车库的车辆荷载和人员活动荷载。

土压力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和地下室的埋深来确定。

在本案例中,采用了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

水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地下水位的高低,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四、抗震设计地震作用是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确定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在本案例中,地下室的抗震等级为_____级。

在抗震设计中,通过合理布置剪力墙和框架柱,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震性能。

同时,加强节点的连接构造,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五、防水设计地下室的防水设计是保证地下室正常使用的关键。

在本案例中,采用了防水混凝土和卷材防水相结合的防水方案。

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_____。

在混凝土表面铺设卷材防水层,加强防水效果。

基础与地下室建筑设计

基础与地下室建筑设计

基础与地下室建筑设计在建筑领域中,基础与地下室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们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利用以及造价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承担着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重要任务。

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适用于柱下,其优点是施工简便、造价相对较低;条形基础则多用于墙下,能较好地承受线性荷载;筏板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弱、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况,它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基上;桩基础则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勘察报告是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提供了土层的分布、承载力、地下水位等关键信息。

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尺寸,以确保基础能够安全地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同时,基础的埋深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当地的冻土深度,以避免基础受到冻胀的影响。

此外,基础还需要考虑抗震要求,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稳定性。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可以作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储藏室等,有效地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地下室的设计需要考虑防水、防潮、通风和采光等问题。

防水是地下室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地下水的渗透会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甚至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因此,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通常会设置防水层,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同时,还需要设置排水系统,将可能渗入的地下水及时排出。

防潮也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地下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容易出现结露现象。

为了减少潮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防潮材料,如防潮涂料、防潮板材等,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通风对于地下室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

常见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几个问题论文

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几个问题论文

论述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功能和结构本身的要求,大多需要设置单层或多层地下室。

地下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才能使地下室设计的经济合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high building more and more. because of its high building architectur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the requirements of itself, most of the need to set up cutting one layer or layers in the basement.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whole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o more and more big, so how to make the base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words: high building; the basement; design一.地下室的设计1.1 基础的选型:1.1.1《高规》12.1.1 条规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及水位、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施工条件以及邻近建筑的相互影响,以保证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并能满足正常使用功能要求。

还应注意了解邻近地下构筑物及各类地下设施的位置和标高,以保证基础的安全和确保施工中不发生意外问题。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
谢谢
01
筏形基础施工: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等步骤
02
2
地下室
地下室结构
地下室墙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地下室顶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弯强度
地下室底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地下室柱: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地下室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弯强度
地下室楼梯: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地下室防水
防水材料: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1
防水层保护:做好防水层的保护措施,防止破坏和损坏
3
防水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防水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2
防水检测:进行防水检测,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要求
4
地下室通风
03Βιβλιοθήκη 通风设计:根据地下室用途和规模进行设计
02
通风设备:风机、风管、风口等
01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04
通风效果:保证地下室空气流通,降低湿度,提高空气质量
3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的关系
基础对地下室的影响
基础变形:影响地下室的变形和裂缝控制
基础承载力:影响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04
基础防水:地下室的防水要求较高,基础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止地下水渗漏。
基础与地下室的协同设计
01
基础设计:考虑地下室的荷载、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
02
地下室设计:考虑基础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和防水措施
03
协同设计:基础与地下室的相互影响和优化设计
04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

建筑地基与地下室设计中常遇问题解析(修正版)
13.5
12.9 12.6
12.4
11.3 11.3
11.3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车库顶部有较厚覆土时,顶板荷载即以恒载为主,此时荷载
分项系数取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的分项系数。
2. 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时,当地下室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无 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
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上部结构屈服超强及地下室本身的地震作用,可近
似要求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侧向刚度之比不小于2.0(有人认 为:可取1.85倍,即1/0.54≈1.85),侧向刚度比可用下面的剪切刚度比re1 估计(公式及式中符号的含义见高规JGJ3-2010附录E.0.1,公式E.0.1-1):
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受地下室周边挡土墙及墙外填土影响),将地下一层顶
板和地下二层顶板分别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并取 不利值包络设计。此时,地下一层顶板厚可适当降低至160mm,梁可不满 足嵌固部位的要求。 2. 对超高层建筑,宜做嵌固端移至基础顶面的补充计算,对结构取不利值进行 包络设计。 3. 在坡地上建房,应将最低边地面作为室外地面考虑有关基础埋深、房屋适用 高度、抗震等级等,有侧向土压边应将土压力作为水平外荷载参与整体计算。
三、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与构造
1. 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一般按铰支
座考虑,底板上下钢筋端部没必要弯折,外墙外侧钢筋下端弯折后
直段长度按其与底板下钢筋搭接相连,按此构造底板端部实际已具 有与外墙固端弯矩同值的承载力,见P39图4-5。
2. 为控制温差和干缩引起的垂直裂缝,外墙水平分布筋直径宜细不宜
γe1=G1A1h2/G2A2h1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二、地基处理1.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工程地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岩层及地下水位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开挖、地基加固等,以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三、基础施工1.基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类型、尺寸和布置等。

2.基础开挖:根据基础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工作,确保基础底部平整、垂直度满足要求。

3.基础回填:在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回填,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4.基础浇筑:在进行基础回填后,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基础的浇筑,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浇筑,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地下室结构施工1.地下室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包括墙体、地板和顶板等。

2.地下室施工准备:进行地下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搭建施工临时设施、搭建施工材料堆放区、确定施工组织等。

3.地下室墙体施工:根据地下室设计要求,进行墙体施工,包括墙体模板搭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

4.地下室地板施工:墙体施工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地板的施工,包括地板模板搭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

5.地下室顶板施工:地下室地板施工完成后,进行地下室顶板的施工,包括顶板模板搭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

五、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警示牌: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安全设施: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安全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六、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材料:使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2.施工工艺: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与基础设计远比一般建筑更复杂,它具有荷载大、埋置深及沉降计算要求严的特点,在高水位情况下还需进行基础抗浮验算。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应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地下室高层基础抗震性能抗浮验算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其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还应注意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了解邻近地下构筑物及各项地下设施的位置和标高,确保安全。

在地震区,高层建筑宜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不致由于低级失效而破坏,或者产生过量下沉或倾斜。

基础设计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还应注意降水的时间要求,以免停止降水后,水位上升使建筑物发生上浮等问题。

高层建筑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宜采用筏板基础或带柱基的筏板基础,必要时可采用箱形基础。

当地质条件好且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也可采用交叉梁式基础或其他基础形式;当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高层建筑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行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

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2.桩基础,可取房屋高度的1/18(桩长不计在内)。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规定适当放松。

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

高层建筑的基础和与其相连的裙房的基础,设置沉降缝时,应考虑高层主楼基础有可靠的侧向约束及有效埋深;不设沉降缝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异沉降及其影响。

高层建筑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当有防水要求时,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置深度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8相关要求,必要时可设置架空排水层。

抗震设计时,基础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剪力墙基础应具有良好的抗转动能力。

1 地下室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1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其地下室顶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同一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与下柱上端同一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应小于上柱下端实配的受弯承载力的1.3倍。

地下室与上部对应的剪力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地上一层对应的剪力墙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1.2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应综合考虑上部荷载、岩土侧压力及地下水的不利作用影响。

地下水位标高应综合历年最高水位和使用年限内可能的最高水位慎重选择确定。

扩大地下室尚应满足整体抗浮要求,可采取降排水、加配重或抗拔锚桩(杆)等措施。

1.3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每隔30m~40m 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带宽不宜小于800mm;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浇灌时间宜滞后2个月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1.4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厚底板与扩大地下室薄底板交界处应力较为集中,该过渡区适当予以加强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该处截面厚度和配筋应适当加强。

1.5按新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应满足水土压力及地面荷载测压作用下承载力要求,其竖向和水平贯通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3%、间距不宜大于150mm。

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周回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砂土或灰土,并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提高和控制高层建筑地下室周边回填土质量,对室外地面建筑工程质量及地下室嵌固、抗震,抗倾覆均较为有利。

1.6有窗井的地下室,应在窗井内部设置分隔墙,且分隔墙宜与地下室内墙连通成整体。

2 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1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较多为直接采用电算程序得到的各种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同一地基或桩基承载力特征进行设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主要引起高层建筑边角竖向结构较大轴力,将此短期作用与永久作用同等对待,加大了边角竖向结构的基础,相应重力荷载长期作用下中部竖向结构基础未得以增强,导致某些高层建筑出现地下室底部横向墙体八字裂缝典型盆式差异沉降现象。

建议重力荷载与风荷载组合时,承载力特征值可适当提高1.1~1.2倍,重力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特征值可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予以提高。

因此,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应以减小长期中立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差异变形为主,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地面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用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2.2 参照重庆、深圳、厦门及国外工程实践经验,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嵌岩时,宜在基础周边及底面设置砂质或其他材质褥垫层,垫层厚度可取50~100mm,不宜采用肥槽填充混凝土做法。

2.3筏板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及其荷载的分布等因素确定,可取消偏心距计算。

2.4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可根据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尚应考虑不平衡弯矩作用在冲切面上的附加剪力,板厚不宜小于400mm。

切冲计算时,应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

2.5当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上部结构柱间距及柱荷载的变化不超过20%时,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按倒楼盖法计算时地基反力可视为均布,其值应扣除底板及其地面自重,并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

当地基、上部结构刚度较差,或柱荷载及柱间距变化较大时,筏板内力宜按弹性地基板分析。

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板计算。

2.6筏形基础应采用双向钢筋网片分别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50mm,也不宜大于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2.7梁板式筏基梁宽小于柱宽时,可将肋梁在柱边加腋,并满足构造要求。

墙柱的纵向钢筋贯通基础梁,并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2.8梁板式筏基的梁高取值应包括底板厚度在内,梁截面应满足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并应验算基础梁顶面柱下局部受压承载力。

梁高不宜小于平均柱距的1/6。

当满足地基承载力时,筏型基础的周边不宜向外有较大的伸挑扩大。

当需外挑时,有肋梁的筏基宜将梁一同挑出。

2.9筏板基础,当周边内部有钢筋混凝土墙时,墙下可不再设基础梁,墙按一般梁或深梁进行截面设计。

周边有墙时,当基础底面已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筏板可不外伸,有利减小盆式差异沉降,有利于外包防水操作。

当需要外伸挑扩大时,应注意满足其刚度和承载力要求。

2.10桩基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各地区对桩的选型、成桩工艺、承载力取值有各自的成熟经验,不少省、市有地区规范。

当工程所在地有地区性地基设计规范时,可依据该地区规范进行桩基设计。

桩基选择和承台设计应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桩穿越的土层、桩端持力层土类、地下水位、施工条件和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2.11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等确定,应以静载试桩结果为依据,有利于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

试桩依桩长、岩土不同等取不利情况选择,按照勘探报告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和桩基规范经验系数法得到的桩基承载力可作为设计参考。

2.12布置应符合要求:2.12.1等直径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3倍桩横截面的边长或直径;扩底桩中心距不应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且两个扩大头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m;2.12.2布桩时,宜使各桩承台承载力合力点与相应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并使桩基在水平力产生的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2.12.3平板式桩筏基础,桩宜布置在柱下或墙下,必要时可满堂布置,核心筒下可适当加密布桩;梁板式桩筏基础,桩宜布置在基础梁下或柱下;桩箱基础,宜将桩布置在墙下。

直径不小于800mm的大直径桩可采用一柱一桩;2.12.4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径为d的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应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下部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抗震设计时,桩进入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性土的深度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类土尚不应小于1.5m。

2.13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础、建筑体型复杂或桩端一下存在软弱土层的乙级设计等级的桩基础、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的桩基础以及采用摩擦型桩的桩基础,应进行沉降计算。

受较大永久水平作用或对水平变位要求严格的建筑桩基,应验算其水平变位。

2.14桩与承台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2.14.1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对中小直径的桩不宜小于50mm;2.14.2为保证桩与承台的整体性及水平力和弯矩可靠传递,桩顶嵌入承台应有一定长度,桩纵向钢筋应可靠地锚固在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2.15箱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土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布置以及荷载大小等因素确定。

外墙宜沿建筑物周边布置,内墙沿上部结构的柱网或剪力墙位置纵横均匀布置,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宜小于箱形基础外墙外包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10。

对基础平面长宽比大于4的箱形基础,其纵横水平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箱基外墙外包尺寸水平投影面积的1/18。

2.16箱形基础的高度应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一般不宜小于箱基长度的1/20,且不宜小于3m。

此处箱基长度不计墙外悬挑板部分。

2.17 箱形基础的顶板、底板及墙体的厚度,应根据受力情况、整体刚度和防水要求确定。

无人防设计要求的箱基,基础底板不应小于300mm,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可用合理的简化方法计算箱形基础的承载力。

2.18箱型基础墙体的门洞宜设在柱间居中的部位,洞口上下过梁应进行承载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