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摘要: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视角,分析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提出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情境;有效性;
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实现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且促进问题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低效或无效的。面对各种偏离“轨道”的问题情境创设,本文试图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做一探讨。
一、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
怎样的问题情境是有效的呢?江苏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就是指有情之境,是一个人为化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与其中的环境。问题情境就是要使儿童面对问题时,不是感到害怕,而是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总之,有效的问题情境要体现以下基本特征:
1.趣味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探索性:也就是说所呈现的问题中要具有障碍性、挑战性,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从情境中找出答案,需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的。因为只有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3.可接受性:所呈现的问题,要能让学生明白要我们解决什么。难度要适中,太难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太易了又觉得没有挑战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设计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4.障碍性:要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形成悬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前提。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会有思维,才能有思维,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把问题隐蔽在情境之中,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问题情境要具有趣味性、障碍性、接受性和探索性,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感兴趣,又需要经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辛辛苦苦设计了情境,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设计中的某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影响了目标的达成度。为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处理好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依据学习者的特征和客观现实的条件,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情境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认识、体验、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创设的情境要能比较快速地进入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行学习,获得体验。
2、针对性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好玩、有趣、新奇”的事物,如动物、游戏、童话等;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事物和任务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创设问题情境。
3、可行性原则
情境创设时“原始的真实”的时间和空间常常是课堂所无法容纳的,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原始的真实”直接搬到课堂中,有时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对原始的真实进行提取、重组、加工、构建“人工的真实”。同时情境的创设要便于操作,如虽然用精美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平时的课中不可能经常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课件。因而大多数情境的创设的素材最好是就地取材,随手拈来,既贴近学生,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4、全面性原则
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情境的设计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某一个方面的需要,要同时为情感教学、认知教学和行为教学服务。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主要策略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提出的问题都要瞄准目标、把握关键、难易适度、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问题情境中努力解疑、释疑,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概言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必须做到科学、适度。
1、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能清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也不能够单纯地以家长或教师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语文,了解语文、喜欢语文,从而主动地从事语文学习。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呢?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有趣、好玩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是他们所喜爱的,因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问题情境1】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抓住课题中的“借”字质疑:如果把“借”字换成“骗”字,哪个更恰当?为什么?学生一下子乐了,稍加思考后,便体会出“借”字用得巧妙,用曹操的箭去射曹操,有借有还,妙不可言。再读课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