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和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2.2 地貌:公园以丘陵地貌为主,建设围狭长,景观美感度较低,平坦区域较少,给入口及管理建筑选址增加了难度。

2.3 植被:以次生林为主,种类单一,缺乏层次与季相变化,生态保育作用有限,园水土流失和表土裸露区较多。

2.4 构筑物:公园山体南坡中部山脚保留有两座碉楼,高约8-10米,砖砌体,保存较完整,墙体表面有雨蚀冲刷痕迹,局部墙面有剥落。现有南坡中部登山道和西南部接近老村各有一座圆形混凝土水池以,应为老村居民过去饮用水储水池,现已经废弃。规划围北山山脚已经建有鹏侨鸵鸟养殖园区,并有饮食和娱乐配套设施,在此处形成的污水等对环境有影响。

2.5 文化资源:牛湖老围属于客家聚集之地,村落素雅,民风淳朴,宗祠林立,碉楼、禾塘、风水树、客家围龙屋都体现了浓郁的岭南客家文化风情。另外,毗邻建设的观澜版画基地,也成为求雨岭公园规划设计主题发掘的灵感来源之一。

2.6 边坡高差:规划用地周边,尤其是东部和东南部,与厂区、学校、停车场、道路等交界地方,都出现了裸露较为严重的山坡,形成多处陡坡和大面积的垂直断面,不利于公园与周边环境的相互渗透。

2.7 水资源:公园未见溪流、水塘、湖体等水资源。

三、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绿化条例》

4)《公园设计规》CJJ48-92

5)《市城市总体规划》

6)《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

7)《城市电力规划规》GB50293-1999

8)《市绿地系统规划(社区公园规划指引部分)》

9)市政府有关求雨岭城市公园的文件及相关部门意见

10)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11)公园周边及部用地现状

四、规划目标与定位

求雨岭公园是以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和安全的养生康体活动为规划建设目标,结合自身现状条件,通过优化绿地空间格局,完善公园的游览系统、服务设施、植物群落等方面,有效改善区域城市风貌,同时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中心森林氧吧的生态作用,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五、规划原则与公园性质

5.1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原则

2)安全防护为主,合理改造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提升生态资源价值与提高文化品味相结合的原则

5)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

6)乡土植物应用原则

7)经济性原则

5.2公园性质

求雨岭公园性质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突出地域特色风貌,集游览休闲、教育、健身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六、游人规模分析

一般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因求雨岭岭公园属山地公园,故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250(200)M2/人为标准计算,日周转率为2。

C

C=

A

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则:公园游人容量=公园总面积÷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

=194370÷250(200)

=778(972)(人)

公园日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日周转系数,计算值为:1556(1944)人。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该容量为公园的最大的环境容量,可以满足节假日、高峰日任何可能规模的旅游活动。

第二章规划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