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02d9ef242336c1fb95e20.png)
【原文】小韓是雷鋒班的戰士。
一天,他的棉褲被汽車電瓶裏的硫酸燒了好幾個小洞。
小韓出車回來得很晚,又累又困,鑽進被窩就睡了。
雷鋒夜間值班回來,看到有的戰士蹬開了被子,便輕手輕腳地過去給蓋好。
當他發現小韓的棉褲上有好幾個小洞時,心想,天氣風寒,可不能讓小韓穿這樣的棉褲出操、出車,就拿起棉褲一針一線地給縫補好,然後輕輕地蓋在小韓的身上。
第二天出完操回來,大家圍著火爐烤火時,小韓才發現自己的棉褲已經補好了,他驚奇地叫起來:“哎,奇怪呀!這是誰給我補的褲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搖頭說不知道。
雷鋒在一旁也不吭聲,不住地用火鉤捅爐子,把爐火捅得旺旺的。
過了一會兒,班裏的一個戰士終於告訴了小韓:“班長為了給你補褲子,半宿都沒睡呢!”“又是班長!”小韓感動得一下抓住雷鋒的手……“這點小事,瞧你大驚小怪的。
”雷鋒邊說邊放下小韓的手,又拿起煤塊往爐子裏添。
爐火燒得更旺了,小韓心裏感到暖烘烘的。
【教案】教學目標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寫本課10個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義,能用硬筆規範地書寫。
2、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的重、難點詞句,體會“輕手輕腳”“一針一線”“輕輕地”“暖烘烘”等詞的意思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3、讀懂課文,理解“溫暖”的含義,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激發學生主動幫助他人的願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初步培養搜集相關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鼓勵用硬筆書寫。
2、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
體會重點詞句在表達人物品質方面的作用。
3、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人的方法。
教學準備師:雷鋒的畫像(掛圖或影像資料)。
生:課前搜集雷鋒的資料,如故事、日記、歌曲。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一、淺談人物,激趣導入1、出示雷鋒掛圖: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2、簡介雷鋒生平(生介紹,師補充)。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雷鋒的文章(板書課文題目)。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温暖》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温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4049643323968011c92ff.png)
《温暖》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温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关键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关键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早上广播站的播音你听了吗?今天早上有一篇故事是讲雷锋叔叔的,那雷锋是谁呢?大家都是细心的孩子,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雷锋有关的文章《温暖》。
二、出示学习目标:请看黑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大家齐声读出学习目标。
有没有信心完成?首先让我们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听的时候要认真看,仔细听。
三、自学指导(一)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一起来闯关,请看我们今天的第一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1、划一划:划出雷锋关心战士的句子。
2、议一议:雷锋发现小韩棉裤上的洞时,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这些词好在哪里?(六分钟后比一比谁完成得好)第一关完成得非常好,那第二关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四、自学指导(二)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3—6自然段1、用“”划出雷锋做了好事后的表现的词语。
2、抓住“不吭声”“大惊小怪”等词想一想: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3、讨论“又是班长……”中的“又”是什么意思?(4分钟后赛一赛哪一组最棒)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小韩觉得心里暖哄哄的?五、拓展延伸:1、写作技巧渗透: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围绕雷锋帮小韩补裤子为线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描写。
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大胆的运用这种方法。
2、收集雷锋语录:今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雷锋叔叔说的话,大家看一下:六、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那我们以后的生活中,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事。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5c5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e.png)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辅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模仿、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关于家庭温暖的抽象概念。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温暖。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温暖故事。
2.课文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标注拼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解答疑问。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课文理解(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家庭温暖,分享自己的感受。
5.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让家庭更温暖。
(2)小组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家庭温暖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收集学生对教学改进的意见。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温暖》2.教学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3.辅助材料:家庭照片、视频等。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家庭照片和分享家庭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b5558856a561253d36f0b.png)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小韩是雷锋班的战士。
一天,他的棉裤被汽车电瓶里的硫酸烧了好几个小洞。
小韩出车回来得很晚,又累又困,钻进被窝就睡了。
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
当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心想,天气风寒,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第二天出完操回来,大家围着火炉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自己的棉裤已经补好了,他惊奇地叫起来:“哎,奇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摇头说不知道。
雷锋在一旁也不吭声,不住地用火钩捅炉子,把炉火捅得旺旺的。
过了一会儿,班里的一个战士终于告诉了小韩:“班长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睡呢!”“又是班长!”小韩感动得一下抓住雷锋的手……“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
”雷锋边说边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炉火烧得更旺了,小韩心里感到暖烘烘的。
【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写本课10个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义,能用硬笔规范地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暖烘烘”等词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3、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步培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鼓励用硬笔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温暖》课件 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温暖》课件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a2ca38ff00bed5b9f31d9e.png)
4
“班长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 有睡呢!” “又是班长!”小韩感动得一下抓 住雷锋的手……
5
“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 怪的。”雷锋边说边放下小韩 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6
炉火烧得更旺了,小 韩心里感到暖烘烘的。
7
小韩为什么心里感 到暖烘烘的?
8
小韩被雷锋关爱战士,做了 好事不留名、不张扬、不图回报 的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雷锋给 战友送来温暖,不正是在潜移默 化地感染大家的精神世界,打动 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启迪大家像 雷锋那样做个有爱心的人。
关于雷锋的故事 你们了解多少,把你 们的资料拿出来讨论 一下吧。
雷 锋
西师大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2
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 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 地过去给盖好。当他发现小韩的 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就拿起 棉裤一针一线给缝补好,然后轻 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3
“好几个小洞”指被硫酸腐蚀、留在棉裤 上破损的痕迹。 “轻手轻脚”、“轻轻地” 给战士们盖被子,“一针一线”地缝补棉裤 上的一个个小洞,都写出了雷锋心细、关心 大家,又不想惊动熟睡的战士,时刻替别人 着想的品质。
9
题目中的“温暖”是什么意思? 题目中的“温暖”一词有双重含 义。 1.炉火烤得人身暖的意思。 2.指雷锋的关心,让战士心里感到 温暖。
10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讲一下他们的故事
温暖
![温暖](https://img.taocdn.com/s3/m/5700a08fe53a580216fcfe29.png)
《温暖》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温暖》是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片看图课文。
是关于关爱主题的课文,主要讲了雷锋同志为了帮助小韩同志缝补棉裤而半宿没睡,小韩同志心里深受感动,感到无比温暖的故事。
赞扬了雷锋同志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内容不是难事,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由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同时对记叙方法作初步了解,为作文打一定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雷锋图片,猜这个人是谁。
2、回忆、跟随电脑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3、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链接,其余同学仔细听。
4、复习生字词,开火车的形式朗读。
通过复习,进入学习状态。
二、精读感悟1、默读,勾画出描写雷峰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2、你喜欢哪些词语,读给大家听听。
3、课文中谁感到温暖?什么事让他感到温暖?4、重点指导A、请大家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比较用上“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这些词语。
B、朗读指导:“轻手轻脚”给战士盖被子,要读得轻柔。
在读“天冷风寒,不可能让小韩穿这样的衣服去出操、出车”联系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心疼,体会雷峰对战士无微不至的关爱。
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内心。
进一步感受雷峰给战士带来的温暖。
C探讨“又是班长”的“又”字说明了什么?5、战士为什么心里会觉得暖烘烘的?题目的意思有是什么呢?三、巩固课文1、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2、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吧!四、练习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讲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五、作业设计收集雷锋的名言警句: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17.温暖l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17.温暖l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35c17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2.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17.温暖l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 17《温暖》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温暖人心的文章——《温暖》。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
大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行色匆匆,想要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穿着破旧的单衣,赤着脚,在大街上叫卖着。
她的小脸被冻得通红,小手也长满了冻疮。
她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又冷又饿。
这时,一位善良的先生路过。
他看到小女孩可怜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同情。
他走上前,轻轻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怎么在这里卖火柴?天气这么冷,你应该回家去。
”小女孩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说:“先生,我没有家,我要卖火柴赚钱买面包吃。
”先生听了,心里很难过。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递给小女孩说:“孩子,这些钱给你,去买些吃的和穿的吧。
”小女孩接过钱,感激地说:“谢谢您,先生!”先生微笑着说:“不用谢,孩子。
希望你能过上温暖的生活。
”说完,先生转身离开了。
小女孩拿着钱,买了一个面包和一双棉鞋。
她穿上棉鞋,吃着面包,心里感到无比温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帮助,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你们会怎么做呢?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关于温暖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破旧的小学。
学校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很远的山路来上学。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志愿者来到了这所小学。
他看到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
他每天都会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读书、写字、画画。
他还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在冬天的时候,他看到孩子们的教室里没有暖气,非常寒冷。
于是,他自己动手,给教室安装了炉子,让孩子们能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志愿者老师,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有爱心,就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17 温暖》公开课教案_5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17 温暖》公开课教案_5](https://img.taocdn.com/s3/m/9215833da45177232f60a296.png)
温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让学生在感悟与体验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做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教具准备:搜集雷锋的故事;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引入:同学们,当这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熟悉)的歌曲回荡在我们耳边时,雷锋好像又来到了我们身边。
近五十年过去了,雷锋的事迹依然在人群中传扬。
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在坐的小朋友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17课——《温暖》(生)(按课件)。
板书:温暖。
(边写边说: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我一起板书课题,温,左边是——(生说,三点水),注意——左窄右宽;暖字,左边是——日,右边像爱不是爱,就好像是太阳照得人暖暖的。
二、复习词语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的词语,你还认识它吗?谁来读一读?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读两遍,读错了,请你举手纠正。
(如果错了,师直接举手,提示:谁听清了?)(出示词语)(词语:雷锋半宿添加天冷风寒轻手轻脚大惊小怪捅炉子不吭声暖烘烘)师:谁来读一读。
(注意纠正字音。
)多音字宿,也读sù,住宿,还读xiù,星宿。
(引导时候,注意多音字宿。
)什么情况下让你会觉得暖烘烘的呢?引导学生用“暖烘烘”说话练习。
预设:师:当我生病了,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我心里感到——暖烘烘的;当我比赛失败的时候,同学们都跑过来牵着我的手,我心里——暖烘烘的。
三、品读课文师: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温暖的?有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到暖烘烘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80页,第17课,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让你感到温暖的句子。
重点讲、读、品以下几个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句子理解,朗读。
学生回答的句子顺序以及内容可能不一样,解决办法:如果不一样,就让学生说,当说到这一句时,就读、理解这一句;如果是应该讲的那一句,就直接讲。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17 温暖》公开课教案_3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17 温暖》公开课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dc224882195f312b3169a596.png)
17《温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17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等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3、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对雷锋关心战士的具体事件的学习体会课题“温暖”的双重含义:炉火烤得人身暖;雷锋的关心,让战士心里感到温暖。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温暖》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战士小韩的棉裤被硫酸烧了一些小洞,雷锋夜里回来悄悄为战士们盖被子,又为小韩补好了棉裤。
第二天小韩发现自己的棉裤补好后很惊奇,可谁都说不知道。
当小韩得知这件事是班长雷锋做的后,心里非常感动和温暖。
课文语言朴实,透过对雷锋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的细致描写,我们能体会到雷锋关心战友、助人为乐的精神。
本单元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有一个重要的训练点即: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时所起的作用。
在设计本课时教学时,我以事情的经过为线索,以“盖被子、补裤子、捅炉子”时雷锋动作的词句为重点教学内容;力求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轻手轻脚”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来理解;“一针一线”通过插图来理解等),通过“教(盖被子)—扶(补裤子)—放(捅炉子)”的方法让学生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的思维过程。
最终达到“文、意”兼得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
(学生齐读课题——17温暖)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讲了关于谁的故事?(雷锋)2、快速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雷锋的什么事?(雷锋给战士们盖被子、补棉裤、捅炉子的事。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经过、结果有一定的了解。
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快速读课文,回忆上节果所学内容,再次理清课文脉络。
三年级语文上册 温暖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 温暖教案 西师大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3ca61f70740be1e640e9ac5.png)
17.《温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师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如:雷锋画像、雷锋的故事、雷锋的阿记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明白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写好课文中的一些生字,如:“捅”“宿”“添”等。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导入1.你知道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1963年3 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雷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介绍,师补充)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雷锋事迹读题,质疑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 •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自读课文,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自学生字:同桌学习,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字意,并找出形近字“肢”和“技”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小韩雷锋火炉吭声捅炉子半宿煤块添饭暖烘烘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读课文,指明分段读3、读课文4、课文主要内容。
“扯“和“址”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暖烘烘”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用换词语、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的方法进行。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3270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f.png)
小学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原文小韩是雷锋班的战士。
一天,他的棉裤被汽车电瓶里的硫酸烧了好几个小洞。
小韩出车回来得很晚,又累又困,钻进被窝就睡了。
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
当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心想,天气风寒,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第二天出完操回来,大家围着火炉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自己的棉裤已经补好了,他惊奇地叫起来:“哎,奇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摇头说不知道。
雷锋在一旁也不吭声,不住地用火钩捅炉子,把炉火捅得旺旺的。
过了一会儿,班里的一个战士终于告诉了小韩:“班长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睡呢!”“又是班长!”小韩感动得一下抓住雷锋的手……“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
”雷锋边说边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炉火烧得更旺了,小韩心里感到暖烘烘的。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温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及相关词语,鼓励学生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2、让学生在感悟与体验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做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及配套朗读CD。
2、师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雷锋画像、故事、日记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新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温暖教案(西师大版)
![[新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温暖教案(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e31324bb68a98271fefa4b.png)
《温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写本课10个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义,能用硬笔规范地书写。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暖烘烘”等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鼓励用硬笔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人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师:雷锋的画像(挂图或影像资料)。
生:课前搜集雷锋的资料,如故事、日记、歌曲。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浅谈人物,激趣导入1.出示雷锋挂图: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2.简介雷锋生平(生介绍,师补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文章(板书课文题目)。
4.读课文题目,质疑:“温暖”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生画出本课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字,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与同桌交流。
3.指名认读生字卡片,就易读错的字给生提个醒儿,并要求生口头组词(强调“宿”是多音字,读sù、xiù或xiǔ)。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谁?(三)精读质疑,理解感悟1.选择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引导质疑(把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或重点句子罗列出来)。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1)轻声读课文第2段,找出雷锋关心战士的句子。
句子1: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①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②“轻手轻脚”体现了什么?你还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吗?做一做这个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温暖》原文及教
案
【原文】
小韩是雷锋班的战士。
一天,他的棉裤被汽车电瓶里的硫酸烧了好几个小洞。
小韩出车回来得很晚,又累又困,钻进被窝就睡了。
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
当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心想,天气风寒,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第二天出完操回来,大家围着火炉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自己的棉裤已经补好了,他惊奇地叫起来:“哎,奇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摇头说不知道。
雷锋在一旁也不吭声,不住地用火钩捅炉子,把炉火捅得旺旺的。
过了一会儿,班里的一个战士终于告诉了小韩:“班长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睡呢!”
“又是班长!”小韩感动得一下抓住雷锋的手……
“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
”雷锋边说边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炉火烧得更旺了,小韩心里感到暖烘烘的。
【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写本课10个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义,能用硬笔规范地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暖烘烘”等词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作用。
3、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步培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鼓励用硬笔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
3、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人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雷锋的画像(挂图或影像资料)。
生:课前搜集雷锋的资料,如故事、日记、歌曲。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浅谈人物,激趣导入
1、出示雷锋挂图: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简介雷锋生平(生介绍,师补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文章(板书课文题目)。
4、读课文题目,质疑:“温暖”是什么意思?在中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生画出本课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字,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与同桌交流。
3、指名认读生字卡片,就易读错的字给生提个醒儿,并要求生口头组词(强调“宿”是多音字,读sù、xiù或xiǔ)。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谁?
三、精读质疑,理解感悟
1、选择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引导质疑(把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或重点句子罗列出来)。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1)轻声读课文第2段,找出雷锋关心战士的句子。
句子1: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
①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②“轻手轻脚”体现了什么?你还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吗?做一做这个动作。
③朗读体验,该怎样读这一句?(轻柔的语调)
句子2:当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心想,天冷风寒,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①雷锋当时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②看教学挂图,体会“一针一线”“轻轻地”等词的意思。
去掉这些词语后,对比朗读,体会这些词好在哪里。
③指导朗读。
(2)朗读课文第3~6段,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读一读。
①生读文,用“”划出雷锋做了好事后的表现的词语。
②抓住“不吭声”“大惊小怪”等词想一想: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揣摩人物的内心,现场表演一下第3~6段的内容。
注意:要读出雷锋做了好事的平常心,也要读出战士心中激动与温暖的感受。
④讨论“又是班长……”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⑤发散思维:谁还知道雷锋的故事?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小韩为什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与题目“温暖”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体会:不仅是炉火使人感到温暖,雷锋关爱战士,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张扬、不图回报的精神更让人感动,所以小韩感到暖烘烘的,与题目“温暖”呼应。
四、再读课文,整体回归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生用一两句话夸一夸雷锋。
3、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生讲一讲。
师相机鼓励生简单地写下来,注意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
五、写字练习,巩固新知
1、分析生字字形及书写难点,练习写字。
2、对写得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