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补充剂又叫膳食补充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来一起看看“营养补充剂”这个东西。
其实在我没有专门学习营养学知识之前(我是医学),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营养补充剂,强化食品,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又怎么区分他。
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
随着我的学习和不断了解,发现围绕着营养补充剂市面上充斥着各种观点,首先我们看电视上营养学家总是讲科学饮食外就不需要其他营养品的补充,然后有可以看到畅销书上XX博士在滔滔不绝地讲
他的营养理念,当我们在生活中,逛街时我们身边又总有人拿着蛋白粉、天然维生素的瓶瓶罐罐向你推荐……
这种情况有木有啊有木有!!!
鉴于这一情况,我最后还是觉得,应该先多说说多说些有关营养补充剂的正确观念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份总结可以让大家对营养补充剂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之后再说各种补充剂和保健品的那些作用吧。
但首先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可能会被搞销售人员晕掉的。
像具体孕妇补叶酸何时补,复合
维生素怎么吃,老年人和儿童怎么补钙,防衰老是不是就吃维生素E之类的实际举例,我这里限于篇
幅就不给出了,还是需要大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实践。
感谢各位的参与,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若有什么不足指出还请指出。
谢谢!
第一章营养补充剂的观念问题
1.1.营养补充剂不能治病
大家要明确只有药师带有治疗疾病功能的。
而营养剂(维生素片),强化食品(铁强化酱油)等其他东西没有治疗功能!!!
1.1.1.营养补充剂的定义
营养补充剂又称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饮食补充剂(food supplements)、营养素补充剂、营养品等。
参考美国国会、FDA、欧盟的相关规定,本文将“营养补充剂”定义为:口服
的含有补充膳食成分的产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草药制品及其他许多可以广泛利用的成分。
营养补充剂有如下几个特点:
I它是作为膳食以外的补充,量较少(我国对营养素补充剂的要求是每日食用量冲剂不得超过20g,口服液不得超过30g);
II不以补充能量为目的。
(我国SFDA规定的营养素补充剂仅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III 剂型: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不同于强化食品,载体并非食物);
IV 包括某些保健品(功能性食品);
V 口服,不同于肠外营养制剂(静脉营养)。
1.1.
2.营养补充剂是算食品还是算药?有什么功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营养素补充剂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产品,列入营养素补充剂进行管理;以膳食纤维、蛋白质或氨基酸等营养素为原料的产品,符合普通食品要求的,按普通食品进行管理;具有保健功能的,按保健
食品有关规定管理。
”
我们明确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东西,是药字号的,还是健字号的,还是食字号的。
所以假使说,
即使有一部分营养补充剂算是“药”,那也是属于绿色OTC的非处方药。
由于它的管理不慎
严格,所以被许多商家利用来钻空子啦。
目前还没有科学实验证据能证明大量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能治疗或治愈癌症或其他慢性病,比如服用维生素能减轻感冒症状,但并不能防治。
即便有报道大量服用某些抗氧化营养素可能会有保护性作用,但这方面研究才刚刚开始,尚无定论。
所以大家就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广告所说的啦。
1.2.均衡饮食第一位
营养学的一个信条就是饮食均衡啊,“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包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
这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健康人的营养来源,均衡饮食永远放在第一位。
通过膳食选择达到膳食的平衡,达到营养的需求,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营养膳食。
对于大多数人,合理均衡的饮食一般能够满足其对大多数营养素的需要,不应依赖营养补充剂。
而且天然食品的各种营养素的配比有其合理性,补充品虽然能提供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食物提供的营养才是综合的,比如许多植物性天然食物除了维生素矿物质外含有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膳食纤维、多糖、黄酮、多酚等。
目前还没有哪一款补充品能完全弥补不良膳食结构所产生的副作用。
至于怎么才算均衡的饮食?嘿嘿,大家看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就知道啦。
2.1.吃那些什么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就是浪费钱!!!
大家在看了上面的文字后肯定会有一些人产生疑问吧。
既然科学均衡多样的饮食结构已经能够提供给我们充足的营养素了,那~~~~我还要花钱买营养补充剂做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目前很多人啊,他的饮食常常并不合理。
2.1.1.中国居民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
虽然临床上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症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我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或边缘性缺乏问题一直较为严重,如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C和铁、锌、钙等均存在一定的缺乏问题。
由国家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问题非常突出,以维生素A为例,膳食维生素A的平均摄入量为478•8μgRE,仅占RNI 的59•9%。
维生素C缺乏的问题也较突出,其平均摄入量为89•8mg,仅占RNI的89•8%。
RNI: 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
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保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所以也把RNI称作“安全摄入量”。
2.1.2.饮食质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企业能不能不让老百姓在担心,操心,劳心和提心吊胆了啊?
从吊白块,到大头娃娃,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农药和激素的滥用到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
现在还有个白酒的塑化剂!吃的喝的,大人的小孩的,全都没有放过!!!
想想我们平时最爱的油炸小吃,值班时候的烧烤、米线等外卖快餐……均衡饮食对于我们常常是一种梦想。
何况食品在储存、加工和烹制过程常常导致维生素不同程度的损失,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令人担忧……我们有必要怀疑我们饮食质量是否真的合乎要求。
2.1.3 饮食结构,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啊!!!
也许你会说:“我做了一辈子饭,学了很多营养学知识,怎么不懂得营养、知道该吃什么。
”但可惜的是,知道和去做完全是两码事。
虽然我们一直叫着要三餐合理、要吃健康食品,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这么去做。
请你回忆一下昨天吃过的食物,再和膳食宝塔作一下对比。
你吃了近一斤的蔬菜吗?吃水果了吗?牛奶呢?蛋呢?究竟是主食吃够了六两还是吃了大量的副食?
综上所述,对于无法满足均衡饮食的人,适当补充选择营养补充剂是有必要的。
2.1.4营养补充剂真的有效吗?
根据很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报告显示,目前已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部分癌症(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冠心病、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新生
儿出生缺陷、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等防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在维护老年人适宜的免疫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记住是防治和维护,不是治疗。
服用营养补充剂,国际上的一直言论也是基于平衡膳食为基础的,每个人要根据自身需要,按照合理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可补充膳食的不足并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在我国,服用营养补充剂改善营养状况的有效性也通过中国卫生部与美国国家卫生院在中国河南林县进行的营养干预研究被证明了。
有研究发现,每天使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与降低先天缺陷、冠心病、结肠癌和乳腺癌有关。
每天使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使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的天数降低50%。
不过还要提醒的是,营养补充剂并不象白蛋白那样一输就见效,而是需要长期规律地使用才能够发挥作用。
请大家注意:长期和规律这是两个词哦!
2.2.人人都该吃营养补充剂吗??
如果有人告诉你任何人都需要营养补充剂,那他接下来的话你就都可以不用信了。
有很大的几率,他可能是要卖你一点东西的。
2.2.1.营养补充剂的适用人群
通常人们使用营养补充剂是在一些特定条件和某些特殊状态下的人或病人,他们由于摄入少,营养吸收少、消耗多或者丢失过多,而饮食很难满足需求,应当重
点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常见的有以下10种人群是:
①有时被用于满足营养素需要或治疗目的,如医护人员可能建议孕妇摄入铁制剂。
②准备怀孕的女性:叶酸;
应当食用强化叶酸的食物,或在食用富含叶酸盐食物的同时额外摄入叶酸补充剂,以降低胎儿出现某些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的危险性。
③孕期或哺乳期女性:Fe,Ca,叶酸;
需要增加某些营养,尤其是叶酸和铁;如果含钙食物摄入不丰富,也要补钙。
④更年期女性:Ca;
为了减少骨骼中钙的流失,除了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还可以适量服用钙补充剂。
⑤减肥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
实施严格减肥方案的人(一天的热量摄入少于1200kcal)由于过度控制饮食会导致食物中营养素含
量不足,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品。
不过原则上除非在医生监督下,否则不应选择热量非常低的饮食方案。
⑥素食者:缺的多哦!
如果日常饮食中几乎不摄入奶制品及动物食品,则需要额外补充钙、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
⑦婴幼儿、儿童、青少年: 能量需求提升很快;
在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特别需要营养的摄取,必要时候可借由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品的协助
⑧老年人和很少暴露于日光的成人:可能需要活性维生素D3补充剂。
此外建议50岁以上成人从补充剂或来源丰富的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12。
⑨营养吸收不良患者:有什么干扰因素吗?
有些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如消化或肝脏疾病会影响食欲,或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排出;手术会提高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量;而一些药物如抗酸剂、抗生素、缓泻剂和利尿剂会干扰营养素的吸收。
⑩喝酒、抽烟、喝咖啡等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的人:
这类人不仅容易罹患某些疾病,应激条件下体内的养分也很容易流失。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品是补给方法之一,但根本之道还是要戒掉这些不良习惯。
2.2.2.判断营养素缺乏的方法
对每个人而言,我们就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膳食营养餐都会不同的原因啦。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可能缺什么营养呢?
一般来说,想知道自己缺什么营养,靠一般的检查很难确定,比较实际的有两种方法:(个人经历过:1个电磁感应装置,手我上去能出来全身的身体情况分析,有精确,但是特别容易有误差,也就是说
如果你稍微变动一下,都会有干扰,今天测和明天测就会不同。
那种精准度极高,但特异性却很差的,只会告诉你,你有很多问题。
所以大家碰到了那种说是拿着一点你的头发就能给你开出好几页营养分析报告的个人,建议最好还是不要信,仅当参考就可以啦。
)
①膳食评价:营养门诊科室,拿着自己常用的食谱请临床营养师做评价,看看是否缺乏某些营养素,另外也可以请公共营养师对你的食谱进行科学的调整。
②人体测量:根据具体的体征或是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
除了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以及一些生化检查外,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特别注意以下13个方面,即头发、面色、眼、唇、舌、齿、龈、面(浮肿)、皮肤、指甲、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2.3.营养补充剂会不会有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营养补充剂(保健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于滥用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矿物质(如硒)和氨基酸(如赖氨酸)使体内营养干衡破坏以致中毒的情况。
但基于目前众多的研究证据,我们认为只要摄入量不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2.3.1.补充维生素增加癌症机率?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从报纸新闻上看到国外什么什么机构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对身体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研究报告。
那服用营养补充剂会不会有害?随着我们仔细分析研究实验背景以及条件时就不难发现,报告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患肿瘤等各种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或者是处于高疾病风险的人群(比如重度吸烟患者),而且所用的维生素种类十分单一,但补充剂量却超过各国推荐的维生素补充剂水平,部分资料甚至高于治疗剂量,比正常人群的补充剂量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种情况下所得出来的结论,毫无疑问是比较片面的。
2.3.2. RNI、UL的概念
营养学家提出了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其中应用于营养补充剂有两项比较重要:①推荐摄入量(RNI)②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而一个中国人每日营养素摄取量不能超过UL(膳食含量+营养补充剂含量<UL),只要每日摄入总量不超过UL,基本上是安全的。
简单地说,对于个人而言,RNI可以作为营养素摄入的目标,UL用于检查摄入过量的可能性。
中国营养学会DRIs表:
/asp-bin/GB/?page=7&class=38
2.3.3.营养素使用不当的危害
目前我们国家滥用药物的现象十分严,这就让营养行业的控制更加难以严格进行。
自己服用各种营养补充剂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少有人会去咨询营养师了。
其实擅自服用营养补充剂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服用营养补充剂前应严格查阅说明书或向医生、营养师咨询。
造成危害的原因一种是使用过量,以一些常见的营养素为例:
①脂溶性维生素
例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不易快速从人体内排泄掉,因此UL值和RNI值比较接近。
容易发生慢性中毒。
维生素A的使用剂量是RNI的10倍时慢性中毒就可发生。
特别是孕妇早期若每天大剂量摄取,其分娩出畸形儿的相对危险度是25.6。
当我们用食物来补充营养元素时,则很少出现类似问题。
维生素D的毒副作用包括肾损伤并减少骨密度。
成年人只要经常接触阳光,在一般膳食条件下就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
(这里多说一句,中医讲的肝主筋,肾主骨的印象理论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的印证
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而抗氧化作用是其最主要功能,对润泽肌肤、延缓衰老亦有一定功效。
它的毒性在脂溶性维生素中相对较小,但长期服用大剂量“维E”也会引起各种疾患,其中较严重的主
要有血栓性静脉炎及肺栓塞,并出现头痛、腹痛、腹泻、肌肉衰弱及视力障碍等。
②水溶性维生素
以维生素C为例,RNI值是100毫克/天,UL值为1000 毫克。
因此虽然可能起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高浓缩维C片,安利的广告不是说,一片维C的含量代替50个苹果嘛!)都超过了RNI值,但由于它是水溶性维生素,多余的量会随着尿液排出,并不容易发生中毒的现象。
不过超大剂量的维生素C仍会造成腹泻,在传说中与不卫生的海鲜同食可能在体内形成“砒霜”(如果我们仅仅是吃各种食物的话,是不会发生的,如果用那些搞浓缩维C片,反倒有可能)。
维生素B6是极少数有可能中毒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
大于2000毫克的剂量可导致神经中毒的症状。
③钙
人们能耐受的补钙剂量高达2000毫克。
曾经有人担心大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可能性,但也有实验
显示补充钙剂可能降低肾结石的可能性。
对此观点,目前尚无结论。
④铁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中肉制品在餐桌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高了。
一般来说饮食中的铁已经够了,补充无机铁反而有可能会增加男性心脏病的危险。
还有一些科学家报告出补铁实际上可能会加速氧化。
⑤碘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大脖子病流行广泛。
随着加碘盐的普及使用,已经基本消除了成年人碘缺乏病。
而当服用碘的剂量大于750毫克时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
研究结果表明大量补碘可以使皮肤出现许多粉刺状的丘疹。
另一种就是没有注意到营养补充剂之间以及营养补充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大量服用某种营养补充品可能会阻止身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比如大量摄取钙会抑制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过量锌会减少高密度脂蛋白,并破坏免疫系统,减少铜含量等。
②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与同样抑制血凝的补充剂如高剂量维生素E、菊科植物、鱼油、大蒜或银杏合用,能增加胃出血的风险。
当谈有时,补充剂可抵消药物的作用,例如,有刺激免疫系统倾向的补充剂如维生素E、锌或草药紫锥花能影响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作用,如皮质幽类或环抱霉素类药物。
2.4.“天然”两字有多值钱?
我们常常在超市或者药店看到各种不同的营养补充剂,其中凡是带“天然”两个字的似乎价格都要贵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天然”真的这么值钱吗?下面我就来解释下常见几个误区:
①天然营养补充剂就是说拥有和天然食物相同的营养。
现在还没有哪一种营养补充剂能够完全达到天然食物的营养。
②天然营养补充剂还不是“人工”从植物中萃取的?还不是有溶剂残留。
现在所说的天然植物萃取物,大多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采用低温高压的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萃取,所以就不存在溶剂残留问题了。
③天然维生素与合成维生素分子式一样,因此二者没区别。
对大多数维生素来说,合成的与天然的除在来源上不同之外,它们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人体的吸收利用上并无很大差别。
但维生素E和作为维生素A原的类胡萝卜素是个例外。
合成维生素E和天然维生素E不但在来源上有差异,而且分子结构上有差异,生物活性有差异(天然的生物价约是合成的2倍),在体内的吸收也有差异,从母体传输到子宫胎儿的途径也有重要差异。
④无论什么营养补充剂都该买天然的。
有的天然提取物吸收利用率反而比化合物低,比如叶酸。
⑤你买的真的是天然的吗?
现在很多产品都说自己是纯天然的,真的吗?还是只是说说的。
2.5. 怎样选购营养补充剂?
怎么判断它的可靠性,对的购买的流程是什么?不要被忽悠了还不知道哦!!!
2.5.1.如何判断营销人员的可信度
很多时候都是别人向你推销,判断他的介绍是否可以信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①推荐该补充剂的人有什么专业资格或者学位?从哪个专业团体或者院校取得的此资格?
②鼓励长期渐进性的改善,还是宣称服用后在身体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③是否认同均衡饮食的观点,还是特别强调某一营养素或者保健食品的功效?
④是否鼓励同时食用一般的食物,还是只强调服用昂贵的补充食品?
⑤介绍产品的过程中,是否经常贬低一般食物的营养价值?
2.5.2.自主购买营养补充剂的流程
科学选购营养补充剂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①检测现有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不充足的食品量。
②检查自身近来的自觉、他觉症状;
③进行饮食调查和观察自、他觉症状后,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营养补充剂,需要哪种。
④对比设计营养补充剂所摄取的成分、含量及摄取量(或选用复合型营养素补充剂)。
要提醒的是药品类有经过临床试验的数据,保健食品类不一定有临床试验的数据。
⑤在营养素过剩时要分析其原因并中断补充剂的使用(特别是对脂溶性制剂)。
⑥最后遵守说明书或标签上的剂量指示,并按注意事项服用。
第三讲常见营养补充剂的使用要点
在美国,使用营养补充剂的成年人约有52%,在德国有43%,在澳大利亚43%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营养补充剂。
而在中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即便是北京的城市居民也仅仅有约10%在过去
一年内使用过至少一次的营养补充剂。
可以说,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营养补充剂在微量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3.1.微量营养素
总的来说遵照营养学会发布的营养标准,认真阅读说明,看清楚制剂中各种维生素的配比含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就可以。
比较合适的服用时间如下:
①一些含高活性物质的营养品(如乳酸菌、蜂皇浆等),因为酵素容易被胃酸破坏,所以希望能迅速通过胃到小肠,最好可以再饭前30分钟(空腹)服用;
②若营养品属于天然食物,可以在吃饭时候一起吃;
③绝大部分的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类营养品(复合维生素、钙片等)为了使营养素在肠中停留较久的时间,以增加吸收的效率,最好在饭后服用;
④最好将营养补充品和药品分开服用,至少间隔30分钟到1小时;
⑤钙片一般服用量较多,可于晚上或两餐间服用;
⑥铁剂空腹时服用效果较佳,但如果出现恶心症状、可改为与食物一起服用;
⑦晚上服用镁剂将有助于睡眠;
⑧锌剂适合与食物一起摄取,不过须注意的是,如果吃的食物不够,可能会引起恶心症状。
3.2.蛋白粉
很多人希望借助蛋白粉来“增进营养、提高免疫力”,但人们究竟是否需要补充蛋白粉,补充蛋白粉对人体有何影响,这都是需要搞清的问题。
3.2.1 蛋白粉适合什么人用?
所谓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或酪蛋白、或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组合体,构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如创伤、烧伤、大面积皮肤溃烂、外科大手术后、肿瘤放、化疗患者等;也可用于神经性厌食、小肠吸收障碍等患者;对于孕妇、乳母及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可适当采用蛋白粉。
补充蛋白粉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蛋白质不足(而非其他不足)者补充蛋白质(而不包括其他营养素)。
可以说,蛋白粉并非是一种适于所有健康人的补充剂,它的应用对象是某些疾病群体、处于特定生理及年龄阶段的个体。
在营养学上,将蛋白粉制剂归于“组件”制剂,即仅仅作为整体营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承担补充全部营养的责任。
3.2.2 正常人为什么没必要使用蛋白粉?
目前认为,健康人长期处于高蛋白状态不仅没有必要,也于机体有害。
如加重肾脏负担等。
举个例子,一个体重平均60-70公斤的健康成人,其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为0.8-1.0克,即总量约为50~70克,这些蛋白质完全可以通过日常膳食来满足。
每日进食适量主食(男性6两以上,女性5两以上)、1-2袋鲜牛奶(即250~500毫升)或等量的酸奶或豆浆、1个鸡蛋、3两瘦肉、2-3两豆类制品等,就足以补充健康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补蛋白粉,就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标,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高蛋白负荷”的状态。
3.2.3.怎样挑选蛋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