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中的安全出口与疏散设计

建筑中的安全出口与疏散设计

建筑中的安全出口与疏散设计建筑物的安全出口与疏散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安全出口设计能够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离开建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建筑中的安全出口与疏散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合理布局安全出口在建筑物设计中,合理布局安全出口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第一步。

为了确保安全出口布局的合理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1.1 根据人流量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建筑物使用功能和人数较多时,需要合理增加安全出口数量。

根据规范,每层人流量不超过300人的建筑物,至少设置2个安全出口;每层人流量超过300人的建筑物,安全出口数量需适当增加。

1.2 合理选择安全出口位置安全出口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各个区域,确保离人员分布较远的位置也能迅速到达安全出口。

此外,在选择位置时还需要避免设置在易受火灾和烟雾侵袭的地方,减少安全风险。

1.3 设置标识和指示牌安全出口位置应明显标识,并配备明确的指示牌,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出口的位置。

标识和指示牌应采用明亮、清晰的材料和图案,防止在火灾或烟雾弥漫时难以辨认。

二、合理设计安全出口通道除了合理布局安全出口外,安全出口通道的设计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人员疏散速度和疏散效果。

2.1 整齐宽敞的通道安全出口通道应保持整齐、宽敞,不得设置障碍物。

通道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通过,避免拥挤和踩踏。

2.2 防止烟雾和火灾侵袭的设计安全出口通道应设置有独立的防火门和防烟门,以隔离火灾和烟雾的传播。

防火门和防烟门应具备一定的防火和防烟性能,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和安全。

2.3 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在安全出口通道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例如,设置无障碍坡道或扶手,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通过通道,确保所有人员都能迅速疏散。

三、安全出口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合理的安全出口设计不仅包括其本身的布局和通道设计,还要涉及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安全疏散的基本要求1. 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通道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物品,不得设置障碍物,确保畅通无阻。

- 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2. 安全出口的设置- 每个建筑至少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并应分散布置,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两端,且应避免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

-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4米,重要出口应不小于1.8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等。

3. 疏散楼梯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楼梯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不得设置障碍物。

- 疏散楼梯的扶手应牢固,扶手高度应适宜。

- 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4. 安全疏散门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 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2米,重要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5米。

-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不得设置门禁系统或自动门禁系统。

- 疏散门的门框、门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5. 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与维护- 建筑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疏散箭头等。

建筑物消防疏散设计要求

建筑物消防疏散设计要求

建筑物消防疏散设计要求疏散设计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消防疏散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疏散的速度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消防疏散设计的要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 疏散通道的设置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必须设置合理,以保证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撤离。

具体要求如下:(1)疏散通道应与主要入口相连,并且长度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制。

(2)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数量进行合理设计,一般不应小于1.2米。

(3)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如门、墙、家具等。

2. 安全出口的设置建筑物的每层楼都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便人员在火灾等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撤离。

具体要求如下:(1)每层楼应至少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无阻。

(2)安全出口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通道的行走方向一致,并且能够方便人员推开。

3. 紧急逃生设备的设置为了提高疏散速度和安全性,一些高层建筑或特殊场所应配备紧急逃生设备,如逃生楼梯、滑梯等。

具体要求如下:(1)逃生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承重能力、抗火能力等基本要求。

(2)逃生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使用。

4.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在消防疏散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具体要求如下:(1)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明显可见的位置,不得被其他物体遮挡。

(2)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明确的图形和文字,以便人员快速识别。

5. 疏散演练的进行为了确保消防疏散设计的有效性,建筑物管理者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以检验疏散方案的可行性和人员的应急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疏散演练应定期进行,参与者应包括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

(2)疏散演练应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并根据实际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建筑物消防疏散设计要求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紧急逃生设备的合理配备、疏散指示标志的明确可见以及定期的疏散演练。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建筑物才能更好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环境,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有效的安全疏散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疏散的规范要求,包括疏散通道的设计、标识和维护、培训与演练等方面。

1. 疏散通道的设计在建筑施工现场,必须合理设计疏散通道,确保工人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危险区域。

疏散通道应遵循以下要求:1.1 宽敞舒适:疏散通道应保证足够的宽度,以容纳同时疏散的人员数量,通道宽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规模与人员数量合理确定。

1.2 坡度合适:通道坡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方便工人快速行进,避免滑倒或摔跤。

1.3 强度与耐久性:通道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承受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压力和外力。

1.4 易识别: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识别并到达疏散通道。

2. 疏散标识与维护2.1 标识的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标识的设置是确保工人顺利疏散的重要环节。

应设置明显的出口标识和疏散通道指示标识,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

2.2 照明设备: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能见度,避免工人在黑暗中发生意外。

2.3 维护保养:建筑施工现场的疏散通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道的畅通无阻,标识清晰可见,并修复疏散通道上可能存在的损坏。

3. 工人培训与演练3.1 培训计划: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疏散培训,包括疏散通道的位置、使用方法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等。

3.2 演练活动:定期进行疏散演练,以确保工人能够熟悉并掌握紧急疏散的步骤与技巧。

演练活动应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冷静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4. 紧急救护设备和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应配备紧急救护设备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或事故。

这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紧急疏散设备、消防器材等。

工人应该明确掌握救护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5. 管理和监督安全疏散规范要求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管理与监督机制来确保。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是指建筑物内最远处到外部出口或楼梯最大允许距离的设计,这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用途,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标准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标准: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自室内最远点至门洞的距离的1.2倍。

楼梯间门至楼梯间内最远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医院病房部分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对于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对于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对于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注:1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其安全性能有所提高,所以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25%。

2 敞开式外廊通风、采光、降温等方面情况较好,对安全疏散有利,所以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5m。

即,对于一座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且符合设置敞开式外廊或敞开楼梯间的要求时,其疏散距离是先增加25%后,再进行增减。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的方案要点1. 疏散方案的制定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是一个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的指导方案。

疏散方案的制定是建筑工程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疏散过程的迅速有序。

2. 疏散路线的规划在制定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布局和人员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疏散路线。

应尽量采取多条疏散路线的设计,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3. 疏散设施的配置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合理配置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疏散门、疏散通道、紧急照明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快速、安全的疏散通道。

疏散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消防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疏散过程的组织和指挥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过程的组织和指挥至关重要。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疏散指挥的流程和步骤,以及疏散过程中人员的行为规范。

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疏散过程。

5. 疏散演练和培训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疏散演练和培训。

通过模拟紧急情况,检验疏散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完善和改进。

同时,定期对建筑内部人员进行疏散培训,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6. 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疏散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应设置紧急疏散照明系统,以确保在黑暗或烟雾中依然能够引导人员疏散。

同时,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还需要针对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制定相应的疏散方案,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疏散。

7. 疏散信息的发布在紧急情况下,要能迅速有效地向建筑内部人员发布疏散信息。

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需要提前确定疏散信息发布的方式和途径,如警报器、广播等。

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

在建筑工程应急疏散方案中,还可以针对特殊的建筑结构和人员情况,制定相应的疏散方案。

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规范

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规范

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规范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是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顺利疏散的重要设施。

为了确保疏散通道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规范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

一、通道尺寸的规定通道的尺寸是影响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通道的宽度应根据最大疏散人员数进行计算。

根据国际标准,疏散通道的标准宽度为2700mm。

然而,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场所,宽度应进行相应增加。

除了通道宽度,还应对通道的高度进行规定。

通道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200mm,以便避免人员发生过度拥堵和感到压抑。

为了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通道的顶部应平整,不得有任何悬挑物,防止跌倒和碰撞的发生。

地面应平坦、无障碍物,并保证有较好的防滑性能。

二、通道布局与平面设计通道的布局非常重要,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疏散的距离和障碍。

通道应从每个房间或区域直接通向安全出口,并且不应存在死胡同或仅有一条通道的情况。

另外,通道的分布应均匀,以确保人员均有机会进入通道并迅速疏散。

在建筑物的平面设计中,应考虑通道与其他区域的连接和分布。

主要通道应沿着周边墙面或者楼梯间设置,便于人员找到并迅速疏散。

如果可能,应设置辅助通道,以便人员有多条逃生路径可选择。

三、通道的标志和指示标识为了提高人们疏散的速度和准确性,通道上应设置标志和指示标识。

标志应明确、醒目,并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常见的标志包括疏散指示标识、逃生方向指示标识、灭火器位置指示标识等。

通道上的标志应有足够的照明,并且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可见。

在故障和断电的情况下,应有备用照明设施或应急照明设备来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

四、紧急出口和逃生楼梯的设计紧急出口和逃生楼梯是建筑物安全疏散通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和逃生楼梯,并且其位置和布局应符合标准。

紧急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各个功能区域,并且有便于打开的设备,以确保人员可以迅速安全地离开。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而在安全中,疏散设计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规范要求及实施指南,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1. 规范要求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规范要求是指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1.1 法规遵循建筑物疏散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如《建筑法》、《消防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建筑物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疏散通道宽度、疏散出口设置等。

1.2 人员密度考虑建筑物的疏散设计应根据人员密度进行合理布局。

公共场所和高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1.3 疏散设施设置建筑物的疏散设施包括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应急广播等,必须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置。

疏散指示标识应清晰可见,应急照明应能在停电时提供充足的照明,应急广播系统应能够迅速传达紧急信息。

1.4 消防设施配备建筑物的疏散设计还需要考虑消防设施的配备。

疏散楼梯、疏散门等应符合防火阻燃要求,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应能方便地使用,并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

2. 实施指南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实施指南是指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实施指南:2.1 疏散通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合理布局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可以快速疏散。

疏散通道应满足规范要求的宽度,并与主要疏散出口相连接。

2.2 出口设置建筑物的疏散出口应设置在易于人员发现和使用的位置,并保持畅通。

根据疏散距离的要求,合理设置疏散出口的数量和位置。

2.3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应布置在有需要时能够清晰可见的位置。

应急照明设备应每隔一定距离布置,确保在停电时疏散通道有足够的照明。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疏散路线:疏散路线必须清晰明确,易于识别,且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障碍物。

此外,疏散路线必须能够快速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 疏散指示标志: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疏散路线。

这些标志应安装在显眼的位置,且应使用简洁明了的符号和文字。

3. 照明设备:在疏散过程中,照明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足够的照明可以帮助人员更好地识别周围的环境,并找到正确的疏散路线。

因此,建筑物内部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并确保它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4. 消防设施:建筑物内部应安装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和消防栓等。

这些设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帮助,并延缓火势的蔓延。

5. 紧急逃生通道: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紧急逃生通道,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离建筑物。

这些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且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6. 人员训练: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最后一点是人员训练。

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应接受紧急疏散训练,了解疏散路线和应急措施。

通过训练,可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找
到安全的逃生方式。

建筑疏散设计规范

建筑疏散设计规范

建筑疏散设计规范篇一:建筑设计标准--安全疏散篇二: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疏散距离篇第5.3.8条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8的要求。

注: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8减少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5.3.8减少2.00m。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5.3.8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第5.3.9条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m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

第5.3.10条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5.3.10的规定计算。

第5.3.12条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及首层疏散外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根据疏散人数,按不小于表5.3.12的规定的净宽度指标计算。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表5.3.12注:①每层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②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③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④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疏散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疏散原则、疏散设施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保障人员的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人员流动以及不同楼层的人员数量。

根据建筑法规和国家标准,建筑物内每一个使用单位都应该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疏散。

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如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其设置相应的疏散设施,保障其安全。

疏散通道的宽度、坡度以及材质都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确保人员可以迅速、安全地疏散。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需要合理设置疏散设施。

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疏散门以及疏散指示标识等。

疏散通道应该保持畅通,且通道宽度和数量要求能够容纳最大承载人数,并配备防火设施。

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注意避开有威胁的区域,如电梯间、电缆隧道和明火隐患等。

疏散楼梯要设在建筑物中心位置,容纳足够的人流量,并符合消防法规的要求。

疏散门应该能够迅速打开,并且按照标准设置应急开启装置,确保人员可以迅速进入疏散通道。

疏散指示标识要设有清晰的标识,以引导人员疏散,同时要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南。

应急预案应包括疏散路线、逃生装备使用方法、疏散集合点以及与外界联系的方式等。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周围环境,例如周围的消防设施、道路交通情况等。

应急预案需要不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疏散。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疏散原则、疏散设施以及应急预案都是保障疏散效果的关键因素。

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设计与布置

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设计与布置

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设计与布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和疏散通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的设计与布置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的设计原则和布置方法。

1. 疏散通道的设计原则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的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1.1 安全性原则疏散通道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安全性,能够承受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力和温度。

通道的结构应该采用耐火材料,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的安全。

1.2 通畅性原则疏散通道应设计宽敞,且无障碍物阻碍。

通道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人数和楼层高度来确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疏散。

通道中不应设置任何障碍物,如电缆、水管等,以免妨碍人员通过。

1.3 易识别性原则疏散通道的出口和指示标识需要清晰易识别,以便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疏散通道并脱离危险区。

出口标识应采用明亮的颜色,并配备照明设备,以确保在黑暗环境下也能清晰可见。

2. 疏散通道的布置方法为了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性,疏散通道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

2.1 楼梯间布置楼梯作为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布置。

楼梯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侧,以便人们从不同方向疏散。

楼梯的宽度应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且楼梯台阶应牢固耐用,以便人们迅速、安全地下楼。

2.2 消防通道布置消防通道是保障建筑物内部安全疏散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防通道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走廊或楼梯间设置,通道的出入口应明确标示。

消防通道的宽度和结构应满足相关消防安全要求,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2.3 避难层设置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避难层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在建筑物的每层楼高中途,设置避难层供人们疏散时暂时避难。

避难层应配备灭火器等基本消防设施,并具备外部疏散的条件。

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1至6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73317起(指统计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下同),死亡656人,受伤271人,直接财产损失7929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2%、5.5%、14.8%和16%。

另外,发生刑事放火577起,死亡58人,受伤18人,直接财产损失1976.2万元。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市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起火,酿成特大火灾事故。

事故已导致58人死亡。

2010年11月5日6时许,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海广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因氨气泄漏中毒,造成5人死亡、4人轻伤。

2010年11月6日4时12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美园新区45号的一栋出租楼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重伤。

2010年11月13日凌晨,北京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修缮工地起火,该百年古建筑被焚毁。

2010年7月19日14时29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河北东路仁居三巷西侧187号一自建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火灾已造成12人死亡,17人受伤。

2010年6月1日上午,广东省电台顶楼13层发生大火,起火原因与装修有关。

2010年3月15日20时30分左右,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5人死亡。

2010年1月8日江西省新余市庙上煤矿“1•8”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4人死亡和下落不明一系列数据表明,建筑火灾事故很多,而且发生后果很严重,不少重大事故都是由于火灾发生后,人员不能安全疏散造成的。

所以,建筑设计中,要尤为注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面,简单说下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的问题。

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大概分为下面几类:1、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2、商业的安全疏散3、办公建筑的安全疏散一、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在当今科技发展的社会,工业厂房内机器设备相对比较多,人员比较少,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疏散也相对放松些,但是,却不能忽略了疏散的设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称建规)中,对于工业厂房的疏散,也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每类都有不同的要求。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1. 引言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是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序、迅速、安全地离开建筑物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建工程中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建筑物疏散通道设计为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疏散的畅通,需要合理设置疏散通道。

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规范要求如下:(1)主疏散通道宽度:主要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数确定,一般应不小于2米。

(2)辅助疏散通道宽度:辅助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数确定,一般应不小于1.2米。

(3)通道长度和距离:疏散通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合理设置出口位置,并确保人员在合理的距离内到达疏散通道。

(4)通道间隔和布局:在建筑物内设置多个疏散通道,以减少人员拥堵和阻塞的风险。

3. 疏散标志标识设计疏散标志标识在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为人员提供了确定疏散通道和出口位置的指引。

规范要求如下:(1)标志采用明确的箭头指示疏散方向。

(2)标志应有明确的颜色和形状,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辨别。

(3)标志的高度和安装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并确保在不同高度和角度下都能清楚可见。

(4)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的标志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布。

4. 疏散设施配置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中,疏散设施的配置十分重要。

规范要求如下:(1)安全出口: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离开建筑物。

(2)紧急照明:在疏散通道和出口位置设置紧急照明设施,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并确保视野清晰。

(3)紧急广播系统:在建筑物内设置紧急广播系统,能够及时向人员发出疏散指令和其他紧急信息。

(4)防止堵塞措施:设置合理的门禁措施和通道标识,以防止人员拥堵和阻塞疏散通道。

5. 消防设施配置消防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土建工程中的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方面。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悲剧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有关。

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建筑的防火措施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的第一步是及早发现火灾,建筑中应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火源初期就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逃生,并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2. 防火分区设计在大型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用途将建筑分成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防止火势扩散。

每个防火分区应配备独立的灭火器材,确保能够在火灾初期扑灭火源。

3. 防火墙和防火门在建筑中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能够有效隔离火势,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防火门应具备耐高温、防烟、防火的特性,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二、安全疏散通道1. 疏散走廊和楼梯设计建筑中应设计宽敞的疏散走廊和楼梯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顺利地疏散出建筑物。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在杂物或其他障碍物。

2. 疏散标识和照明设施疏散通道中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箭头和紧急出口等,方便人们辨认和指引逃生方向。

疏散通道应安装紧急照明设施,保证在断电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逃生安全。

三、应急预案1. 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的配备建筑中应配备一定数量、规格适当的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灭或者自救,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仅应该停留在纸面上,还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

演练中模拟真实火灾情况,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操作灭火器材的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悲剧的发生。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疏散门的规定多规 5.3.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该房间相邻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1 房间位于2 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 的房间。

多规5.3.9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 人时,其超过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多规5.3.12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其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多规5.3.10 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 人。

高规 6.1.12.3 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按1.00m/.百人计算。

高规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高规6.1.8 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安全疏散系统。

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系统的重要性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灾害事故的概率较大。

因此,为了保障高层建筑中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设计一个高效的安全疏散系统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系统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提供及时的疏散通道高层建筑由于楼层众多,如果没有合理的疏散通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将难以迅速疏散。

因此,设计一个安全疏散系统,确保每个楼层都有清晰的疏散通道,并在恶劣条件下提供可靠的路线指引,可以极大地减少疏散时间,降低伤亡人数。

2.2 保障疏散途中的安全疏散途中的安全同样重要。

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系统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火灾、烟雾、断电等。

通过合理布置疏散通道的出口标识、应急照明设施等,以及提供相应的逃生工具和救生设备,可以保障疏散途中的安全。

2.3 增强灾害应对能力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灾害应对能力的提升。

这包括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等。

通过将安全疏散系统与其他灾害应对设施有机地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层建筑在灾害发生时的适应能力。

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系统设计原则为了设计一个高效的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系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3.1 多样化的疏散通道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疏散通道,包括主楼梯、备用楼梯、紧急出口通道等。

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单一通道的拥堵,并提供备用逃生通道。

3.2 合理的出口标识和指引系统在高层建筑中,出口标识和指引系统对于疏散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中应考虑适当的标志颜色、文字大小,以及合理的指示标识位置,以确保人们能够迅速找到正确的疏散通道。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

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原则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建筑物设计中应用这些原则。

一、人员疏散的重要性人员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将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的过程。

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物安全疏散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是指人员从建筑物内部转移到安全区域的通道。

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 合理布局:疏散通道应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建筑物的各个区域。

同时,通道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人员疏散的时间。

2. 足够宽度: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确定。

通常情况下,疏散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2米,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通过。

3. 明确标识:疏散通道应标明明确的指示标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的位置。

标识应使用明亮的颜色,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即使在黑暗中,人员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标识。

三、紧急疏散设施的设置除了疏散通道,建筑物设计中还应设置一些紧急疏散设施,以帮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

这些设施包括:1. 紧急出口: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

紧急出口应设置在易于人员发现和使用的位置,并保持畅通,以便人员迅速通过。

2. 防烟设施: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烟雾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筑物设计中应设置防烟设施,如防烟楼梯间、防烟门等,以阻止烟雾蔓延,并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地疏散。

3. 紧急通讯设备: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需要与外界进行紧急联系。

因此,建筑物设计中应设置紧急通讯设备,如紧急电话、对讲机等,以便人员能够及时报警和求助。

四、适应特殊人群的疏散设计在建筑物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疏散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建筑安全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紧急疏散

建筑安全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紧急疏散

建筑安全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紧急疏散建筑安全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以提高建筑物在灾害事件中的安全性能。

规范要求与紧急疏散是建筑安全设计中的重要方面,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撤离建筑物。

一、规范要求1. 建筑布局设计在建筑安全设计中,建筑物的布局应考虑人员疏散的便利性。

建筑物应根据建筑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2. 安全出口设置建筑物应根据人员数量和建筑面积合理设置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的宽度、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离。

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被堵塞或阻挡。

3. 建筑物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防灾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自然灾害等外部力量的破坏。

建筑物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不易倒塌或崩溃。

4. 安全设施设置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类型和功能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

例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器等。

这些设施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设置,并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紧急疏散1. 预案编制建筑物应制定相应的紧急疏散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疏散路径。

预案应详细描述人员疏散的流程和步骤,包括疏散指引、警报系统的启动和组织指挥等内容。

2. 疏散路线设计建筑物内应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引导人员顺利疏散。

疏散路线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和布局合理划定,避免出现狭窄通道、易堵塞的地方。

3. 紧急疏散演练为了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疏散,建筑物应定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演练应包括模拟不同紧急情况,测试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人员疏散的效果。

演练后,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疏散预案。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设计中的规范要求与紧急疏散密切相关。

遵守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建筑物本身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而有效的紧急疏散措施能够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 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1)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 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2)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3)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节有关 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 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节有关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1 一般要求
1.安全疏散的要求: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 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规范满足; 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安全出 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 应小于5m。 3.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 公共建筑内的客、货电梯宜设置电梯候梯厅,不宜直接设置 在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内。
10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三)疏散门数量
1. 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 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 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6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二)疏散楼梯
1.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 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 梯间。
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3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
1.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 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的场所: 1)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 层公共建筑的首层(除托儿所、幼儿园外); 2)符合表3.1规定的公共建筑(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 场所等外)。
7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二)疏散楼梯
2. 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 如顶层局部升高,当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 50人且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高出部分可设置1部疏散楼 梯,但至少应另外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1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1 一般要求
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 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 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 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 梯。
8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二)疏散楼梯
3.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 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注:当裙房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有关单、 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2)对于体育馆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人~ 700人。
4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
1.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 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表3.1 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
5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
11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三)疏散门数量
2. 剧场、电影院、礼堂和体育馆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 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剧场、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 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 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可设置1个疏散门。
2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1 一般要求
6. 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 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 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 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9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3.2 公共建筑
(二)疏散楼梯
4.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 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对于其他建筑 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 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 小于1.4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