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_酸中毒_的中医诊疗方案_石岩

合集下载

以中医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案1例-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以中医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案1例-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以中医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案1例-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临床最常见、最严重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预后更差。

目前针对DKA的治疗必须以西医基础治疗为主。

近年来,中医学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逐渐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酮症酸中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在降低DKA病死率、改善预后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笔者在临床实习中,有幸验见以中医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案1例,预后甚佳。

现报道如下。

1 病案摘要李,女,84岁,主因口干、乏力3日于2012年12月11日收入院。

患者平日嗜甜食,入院前十余日因口腔感染就诊于私人诊所服用免疫、激素等复方制剂(具体药物不详),近3日无明显因出现口干口渴,周身乏力。

入院时患者神志淡漠,精神萎靡,呼吸深大而快有酮臭味,口干渴,口腔黏膜疼痛,影响进食,疲倦乏力,右上肢不自主震颤、抽动,午后及夜间低热,体温最高至38℃,无汗出,自觉恶心,腹胀,无呕吐,食不振,小便量少色深黄,大便3日未行。

查体:T37.2℃,BP110/60mmHg,HR86bmp,律不齐,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余年,病情控制良好,否认糖尿病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急查血常规:WBC9.08109/L,RBC5.371012/L,HGB188g/L,PLT93109/L,N%77.0%,余(-);尿常规:尿白细胞(++)、酮体(++)、RBC37.50个/l、WBC161.50个/l、尿糖(+++)、尿潜血(+),余(-);急症七项:K+3.5mmol/L,Na+157.6mmol/L,Cl-115.0mmol/L,CO2CP19.5mmol/L、GLU31.19mmol/L,URE-A17.38mmol/L,CREA95.30mol/L,AG23.10mmol/L,OSM363.77mOSM/L,余(-);血气分析:pH7.46,PaCO227.10mmHg,PaO280.30mmHg,实测总血红蛋白18.10g/dl,余(-);糖化血红蛋白:14.4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干货分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干货分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述】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 is,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升糖激素显著增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所致血糖及血酮体明显增高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严重者常致昏迷及死亡,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临床表现】1.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发生,常见的诱因有:①急性感染;②外源性胰岛索用量不当或突然大幅度减量或停用;③饮食不当(过量或不足、酗酒等);④胃肠疾病(呕吐、腹泻等);⑤创伤、手术;⑥妊娠、分娩;⑦精神刺激等;⑧有时可无明显诱因,尤其在1型或重症患者.ﻫ2.糖尿病患者常在上述各种诱因下发生酮症酸中毒,按病情程度可分为轻、中和重度。

ﻫ(1)轻度者仅有酮症,无酸中毒,又称糖尿病酮症。

多数患者有烦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逐渐或突然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

口腔黏膜及舌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眼球下陷,心动过速。

(2)中度者除酮症外,尚有轻、中度酸中毒。

如未及时治疗,病情继续恶化,呈深而快的酸中毒呼吸,呼气中可闻及酮味(类似烂苹果味),甚而出现脱水、尿量减少、四肢厥冷。

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休克。

ﻫ(3)重度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或重度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出现少尿或无尿,并可出现神态淡漠,各种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甚至昏迷.严重酸中毒者呼吸受抑制,可危及生命。

ﻫ【诊断要点】ﻫ1。

各类糖尿病患者,原有症状在各种诱因、应激下加重,有上述典型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本症。

2.实验室检查ﻫ(1)血糖升高:常在16.7~33。

3mmol/L(300~600mg/d1),若超过33。

3mmool/L(600mg/dl)多有高渗状态或肾功能障碍。

ﻫ(2)血酮体升高,多在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10mmol/L
• 原糖尿病症状加重:多尿、烦渴多饮、乏力 • 消化道症状:病情恶化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
出现腹痛,50%-75%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 神经系统症状:个体差异较大,早期神志清楚,随病情进展,出
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或昏迷
体征
• 脱水征象:脱水达体重的5%可出现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 眼球下陷等;脱水达体重的15%时出现心率加快、直立性低血压 和脉搏细速等循环衰竭表现,脱水超过20%出现卧位低血压,提 示严重脱水。
• Kussmaul呼吸,部分患者呼吸中有烂苹果味,合并感染患者可发 热,低体温是病情严重的征兆。
辅助检查
• 尿糖、尿酮体 +++ • 血糖 一般在16.7-33.3mmol/L • 血酮体 大于4.8mmol/L • 血气分析:PH<7.35,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轻者为13.5-18mmol/L,
• 补液方式:静脉补液和胃肠道补液 • 补液类型
1.血钠、血渗透压高者---0.45%氯化钠(4-14ml/kg.h) 2. 血钠、血渗透压低者---0.9%氯化钠(4-14ml/kg.h)
胰岛素治疗
• 首次静脉给予0.1u/kg的普通胰岛素负荷剂量,继以0.1u/kg/h持 续静脉滴注
• 普通胰岛素4-6u/h,每小时血糖下降4.2-5.6mmol/L较理想 • 血糖下降至13.9mmol/L,改为5%葡萄糖,胰岛素改为0.05u/kg/h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生化异常:高血糖症、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 中毒。
• 当生化异常仅表现为高血糖和高血酮、血PH仍处于代偿状态时,称为 糖尿病酮症
• 当酮体大量堆积使血PH失代偿而呈现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加重,出现昏迷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

诊断方法
血糖检测:测量空 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了解血糖水平
尿酮检测:通过尿 液检测,了解尿酮 水平
血气分析:检测血 液中的酸碱度、二 氧化碳分压等指标, 判断酸中毒程度
电解质检测:检测 血液中的电解质水 平,了解电解质失 衡情况
临床症状:观察患 者的临床症状,如 口渴、多尿、恶心、 呕吐等,判断病情 严重程度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 矿物质摄入,如蔬菜、 水果、粗粮等
水分摄入:保证充足 的水分摄入,每天至 少喝2000毫升的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
控制血糖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饮食控制:合 理饮食,避免 高糖、高脂食 物
运动锻炼:坚 持运动,增强 体质,提高胰 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治疗原则
纠正脱水: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降低血酸浓度 补充胰岛素:根据病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低血糖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
胰岛素:用于降低血糖, 纠正酮症酸中毒
A
补液:补充水分,纠正 脱水
3
感染:病毒、细 菌等感染导致血 糖升高
临床表现
01
血糖升高:血糖水平明显高 于正常范围
02
酮体升高:尿液中酮体水平 明显升高
03
酸中毒:血液pH值降低,出 现酸中毒症状
04
脱水:由于尿液中水分流失, 导致脱水症状
05
电解质失衡:由于电解质失 衡,可能出现低钾、低钠等
症状
06
昏迷: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症状
C
B
碳酸氢钠:用于纠正酸 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概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1型糖尿病(T1DM)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均可发生.是儿童糖尿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与糖尿病发生率并不相符,其发生率与年龄相关,V5 岁儿童占总发生率的35%【病史要点】1有无多尿、多饮、多食、消瘦2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3有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4合并感染时可发热【体检要点】1皮肤弹性,眼眶有无凹陷,口唇是否干燥2深大或叹气样呼吸,3呼气时有无烂苹果味4四肢末梢循环情况【辅助检查】1血糖(静脉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血渗透压、23肝、肾功能、血脂4糖化血红蛋白、5血液分析和尿常规中尿酮体,尿糖【诊断要点】1多尿、多饮、多食、消瘦2脱水,深大或叹气样呼吸3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5血糖> 11 • 1 nmiol/L6动脉血气分析pH<7. 3 HC03-<15nmioL/L7尿酮体尿糖阳性【治疗】1有重度脱水或循环衰竭时⑴给氧。

(2)生理盐水20inl/kg, 1小时内输入,轻度酮症酸中毒或轻度脱水者,生理盐水10nil/kgo其后生理盐水应该保持在10nil/kg/小时的速度1〜2小时。

2纠正脱水酮症酸中毒时细胞外液减少,脱水程度为中度脱水时,补液量约为120〜150mg/kg;轻度脱水时,补液量约为100~120nil/kgo脱水性质为等渗性脱水。

由于治疗过程中易静脉过快地补充张力性液体会加重发生严重并发症脑水肿, 脑水肿过程。

因此,酮症酸中毒的补液应很小心,要比其他病因引起的脱水更缓慢地纠正。

(1)补液量的计算:维持量+10%丢失量3〜9公斤6ml/公斤/小时10〜19公斤5ml/公斤/小时>20公斤4ml/公斤/小时(2)补液的速度及时间:48小时均匀输入。

关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新方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关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新方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关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新方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引言
本文旨在介绍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中关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新方案。

酮症酸中毒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此制定新的诊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
2. 静脉血pH值低于7.3;
3. 血酮体存在。

诊疗新方案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对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我们提出以下新方案:
1. 早期识别和预防
早期识别和预防是关键。

医生应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和血酮体的监测,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2. 紧急救治
一旦诊断出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 快速补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胰岛素治疗:使用静脉注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水平和血酮体含量;
- 酸碱平衡调节: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酸碱平衡。

3. 持续监测和随访
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监测和随访。

医生应定期检测血糖和血酮体水平,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再次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结论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提出的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新方案强调早期识别和预防、紧急救治以及持续监测和随访。

通过采取这些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心律失常 原因: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所致 方法:密切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3. 休克 原因:严重的低血容量感染、心功能不全 方法:在必要时,在补液时可用肺动脉导管检测
并发症
4. 低血糖 5. 动脉血栓所致的心梗、休克,肢体缺血 6. 急性胰腺炎 7. 乳酸性酸中毒:当患者在进行了适当的抗DKA治疗后,仍然有出现 难治性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阴离子间隙增加
治疗
补液:患者通常有液体的丢失,在6-8L(或者是体重的10 %), 在糖尿病高渗状态时,补液量可以达到6-10L
A. 不要等实验室检查来了才开始补液,
B. 起始补液治疗应该采用生理盐水,直至血压和组织灌注得 到恢复(通常需要1L的液体)。如果患者有严重的高钠血症 (血钠>160)可以用0.45的盐水输注。在老年患者或有心衰 死的患者中,应该小心输液,并进行监测。
2.精神方面症状
3.呼吸急促(Kussmaul’s大呼吸),呼出的气体有 苹果味(由丙酮所引起)
4.有诱因的存在:例如伤口的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等
5.在某些继发严重酸中毒的患者中可有腹肌紧张,要注意 和急性胰腺炎鉴别。
四.病因: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严重的代谢障碍,同时合 并有感染等(有40%以上的病例)因素而触发,其 它的原因还有: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差,或 者有其它严重的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心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定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严重的胰岛素缺乏所引起 的威胁生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它在临床上表现为 严重的脱水及意识改变。
二.症状:
1.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2.多尿、烦渴、全身感觉不适 3.可有腹痛 4.疲倦、嗜睡、昏迷
三.体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黄连温胆汤加减...程益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黄连温胆汤加减...程益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黄连温胆汤加减...程益春
糖尿病酮症消酮汤
黄连、砂仁、藿香、熟大黄各9克,枳实、竹茹、茯苓、半夏、陈皮、川芎各12克,天花粉、葛根各3克,佩兰、白菊花各15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
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石膏、知母等清热生津。

头痛者加白菊花、白芷、葛根、川芎等祛风止痛、引药上行。

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肺泻热。

合并皮肤感染者,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

治则:清热化痰、降逆和胃。

病例:张某,女,38岁。

糖尿病病史5年,素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

1999年9月8日收入院。

近1周来因感冒而致乏力、口渴多饮等症加重,伴头晕、恶心、呕吐、口苦、纳差,大便3日未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急查血糖:18.7毫摩尔/升。

中医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痰热内蕴)。

西医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西医治疗给以补液、补碱、胰岛素、抗生素等治疗的同时,中医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以清热化痰、降逆和胃法。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消酮汤),药用黄连、砂仁、藿香、熟大黄各9克,枳实、竹茹、茯苓、半夏、陈皮、川芎各12克,天花粉、葛根各3克,佩兰、白菊花各15克,水煎服,日1剂。

2天后患者诸症减轻,发热(38.5℃),大便正常,舌质红、苔微黄腻,脉滑。

上方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继服3剂,诸症缓解,复查血糖9.6毫摩尔/升,病情好转。

方中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清热化痰、和胃止呕;砂仁、佩兰化湿和胃;藿香祛湿和中;熟大黄使湿毒之邪从肠道而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常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常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常规【概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

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

特征:酸中毒;严重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携带氧系统失常;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嗜睡甚至昏迷。

【诊断】DKA诊断需要有高血糖症,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若病人血或尿的葡萄糖,酮体都强阳性,可确诊为DKA.开始血糖值常介于400~800mg∕d1(22.2~44.4mπιo1∕1),但可能更高.血浆PH和重碳酸盐降低,阴离子间隙增加.最初,血钠值轻度降低,而血钾常增高或正常高限.血钾≤4.5mmo1∕1应认为是明显失钾的依据,需要快速补钾.起初血清尿素氮(BUN)常增高至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淀粉酶通常增高,但DKA伴胰腺炎罕见.应仔细寻找可治疗的感染。

【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1)快速扩容;(2)纠正高血糖症和高血酮症;⑶治疗期间,防止低钾血症;(4)鉴别和治疗有关细菌感染.用碳酸氢钠迅速纠正pH对大多数病人(血浆pH>7.0)是不必要的,这种治疗可以诱导碱中毒和低钾血症的严重危险.在DKA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密切观察是必需的,因为频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和适当的校准治疗必不可少.病死率约为10%,入院时低血压和昏迷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循环衰竭,低钾血症和感染.急性脑水肿,这一罕见且常常致命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儿童,较少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没有证据显示任何DKA治疗能明显改变急性脑水肿危险性.有些医生认为应避免血糖的迅速降低(每小时>50mg∕d1,即每小时>2.78mmo1∕1),以减缓渗透压的快速变化.有些病人有先兆症状(如突然头痛,意识的迅速改变),但有些病人一开始便出现呼吸停止.在呼吸停止后,应用高换气,类固醇激素,甘露醇常无效.已有报道个别好转病例,常常有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静脉补液治疗成人快速滴注0.9%氯化钠溶液(如11∕30min),然后,如果血压(BP)稳定,尿量充足,减至每小时I1通常体液缺失3-51,一旦有足够尿量,应尽早补钾,并且密切监测血钾胰岛素治疗开始正规胰岛素5〜IOU静脉推注,继而正规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以5u∕h速度静脉滴注,这一治疗剂量对大多数成人已经足够,但有些人需要更高剂量.对于多数儿童,先静脉推注正规胰岛素(0.1u/kg体重),继而正规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以每小时0.1u/kg体重速度静滴.应根据治疗反应调整胰岛素的滴注.每小时监测血糖,可评价胰岛素疗效,并可适当调整剂量以使血糖逐渐降低.如果胰岛素量已足够降低血糖,将在数小时内纠正高酮血症.血pH和碳酸氢盐常在6~8小时内明显改善,但碳酸氢盐恢复正常可能需要24小时.当血糖降至250mg∕d1(13∙9mmo1∕1)时,应改用5%葡萄糖静脉滴注,以减少出现低血糖的危险.此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但仍需继续正规胰岛素滴注,直至血酮,尿酮持续阴性.然后改用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每4~6小时1次,在DKA恢复后的最初24小时停用胰岛素可能迅速出现高酮血症.当病人能够耐受时,应予口服补液【预防】DKA是可以预防的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预防的关键在于糖尿病患者对DKA具有高度警觉性,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糖尿病的三大疗法一饮食、运动、药物,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如:感染、应激等,坚持自我保健,定时检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当血糖>13∙9π≡o1∕1(250mg∕d1),伴有尿酮体弱阳性时,需立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给予足量的胰岛素治疗,不使其发展至DKA阶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西医诊治新进展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西医诊治新进展ppt课件
19
特殊类型DKA
正常血糖性DKA
10%起病时血糖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 11.1-16.7mmol/L) 年轻 空腹时间长、DKA发生后仍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合并妊娠
正常pH性DKA
43-50%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部分抵消代谢性酸中毒 AG = Na-(CL+HCO3-)
23
输液是首要的治疗措施
恢复血容量 重建器官有效灌注 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 降低血糖 降低血酮 降低胰岛素对抗激素浓度
24
补液
补液量按体重的10%估算 24h内纠正,前4h补充计算所得失水量的1/3,
前8h补充到1/2,余下的1/2在后16h补足 开始NS,血糖<13.9mmol/L改5%GS / 5%GNS 先快后慢
乙酸、-羟丁酸 电解质紊乱:渗透性利尿大量钠、钾、氯、磷
酸根丢失;酸中毒时,钾离子由细胞内移向细 胞外 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及脱水,引起低血容量
8
DKA 诱因
感染 创伤 手术 妊娠分娩 心肌梗塞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足 饮食失调 饮酒 药物 精神刺激
9
DKA 临床表现
烦渴、多尿加重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极度乏力、头痛、嗜睡 腹痛
26
纠正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时暂缓补钾
血钾﹤3.3mmol/L,立即补钾20-30mmol/L(KCL1.5-2g) 暂不予胰岛素
血钾 3.3-5.2mmol/L,尿量﹥40ml/h以上,同时补钾 尿量﹤30ml/h暂缓补钾,尿量增加后补钾
血钾﹥5.2mmol/L,暂不补钾
每小时补钾量限20mmol/L(KCL1.5g),6-10g KCL/日 目标:血钾维持在4-5mmol/L 恢复饮食后继续口服KCL1-3g/d,1周

酮症酸中毒治疗方案

酮症酸中毒治疗方案

酮症酸中毒治疗方案概述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性糖尿病和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诊断常见的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呕吐、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血液检查可发现酮体增加、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血酮体增高等异常。

若患者有糖尿病、肝病、酒精中毒史,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1. 确立呼吸道开放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置入气道,辅助通气等,保证氧气供应。

2. 促进酮体的排除2.1 补液使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液速度和剂量,并注意监测液体入量,以避免水负荷过多。

2.2 补碱适量补充碱性药物以纠正酸中毒。

常用的碱剂有氯化钠、碳酸氢钠等。

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3. 治疗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肝病患者需进行肝功能支持和修复治疗等。

4. 监测和支持治疗4.1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控制。

4.2 血气分析定期监测血气分析,以评估酸中毒的程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酸中毒对心脏的影响,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4.4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确保营养供给。

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考虑通过嗜酸菌预处理的高胆碱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等形式,以维持营养平衡。

预后与后续管理大部分酮症酸中毒患者在积极治疗下症状可迅速缓解,相关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患者需注意预防复发和护理,饮食上需遵循医生建议,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并按时服用相关药物。

同时,定期体检和咨询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总之,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呼吸道开放、促进酮体的排除、治疗原发病、监测和支持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新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新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新方法1. 引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DKA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探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新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和机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当血糖超过肾小球滤过阈值时,大量葡萄糖排出体外,引起机体能量不足。

为了满足能量需求,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其中乙酰乙酸和丙酮为酸性物质,过量积累可导致酸中毒。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多饮多尿、恶心呕吐、腹痛等。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糖、血酮体和电解质水平。

诊断标准如下:1. 血糖≥11.1mmol/L;2. 血酮体≥1.0mmol/L;3. 血pH<7.3;4. 尿酮体阳性。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为尽快纠正酸中毒、降低血糖、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

1. 输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脱水,需立即输液。

通常首选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2.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采用短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3. 纠正电解质失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等。

需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

4. 纠正酸碱平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输液、胰岛素治疗和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措施逐渐纠正。

5. 并发症治疗: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需给予相应治疗。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1. 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用药,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糖尿病』中药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医疗法

『糖尿病』中药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医疗法

『糖尿病』中药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医疗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

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

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

多见于2型糖尿病。

辨证分型1.肺燥胃热,升降失和口燥唇干,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尿频便结,身热心烦,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四肢麻木。

舌红绛少苔或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方药]清热养阴,解毒降逆。

竹叶石膏汤合黄连解毒汤。

2.痰热犯心,浊毒闭窍口干微渴,恶心呕吐,畏食,小便短赤,嗜睡,甚则神昏不醒,颜面潮红,身热口臭,呼吸声高息长,肢体强痉。

舌红绛,苔黄腻而燥或苔黑,脉滑数。

[治法方药]清热化浊,豁痰开窍。

安宫牛黄丸加减。

3.阴津亏竭,阳气欲绝口干唇焦,皮肤干瘪皱折,面色苍白,汗出不止,肢厥不温,神情淡漠或昏迷,气短不续。

舌淡暗无津,脉沉微欲绝。

[治法方药] 益气救阴,回阳固脱。

生脉饮合参附汤。

经验方1.清热和血降酮方[药物组成] 黄芪40克,怀山药30克,玄参35克,苍术2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黄柏15克,陀子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生地黄30克,川芎 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主治]糖尿病危象伴酮症酸中毒症。

2.降糖活血方[药物组成] 木香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葛根12克。

[功效]行气活血。

[主治] 血瘀气滞。

3.降糖基础方[药物组成] 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5克,生地黄15克,茯苓9克,五倍子5克,生龙骨(先煎)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苍术9克,玄参12克,黄芪15克,山药12克。

[功效]益气养阴,滋阴润燥。

[主治]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1)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有滋阴固脱的作用,适用于神昏、烦渴、尿量多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综合疗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综合疗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综合疗法1. 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机体代谢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堆积导致血液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

2. 临床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味);- 多尿、口渴、乏力;- 恶心、呕吐、腹痛;- 意识模糊、昏迷;-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3. 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具体包括:- 血糖升高(≥11.1mmol/L);- 血酮体升高(血酮体≥1.0mmol/L);- 血酸碱平衡失调(pH<7.35,碳酸氢根<15mmol/L);- 尿酮体阳性。

4.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补液补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关键,可防止酮体进一步堆积,纠正脱水状态。

通常采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

4.2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可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通常采用短效胰岛素静脉滴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4.3 纠正电解质失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等。

需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适当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4.4 纠正酸碱平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轻症患者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和纠正电解质失衡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

重症患者需采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纠正酸碱平衡。

4.5 监测血糖、血酮体和血电解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血酮体和血电解质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6 并发症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并发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等。

需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 预防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

患者需遵循医生建议,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综上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通过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有哪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

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酮体值在0.1 ~ 0.25 mmol/L。

当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超过身体所需,导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以致血中酮体增加,当血酮值≥ 0.5 mmol/L时则称为酮症,而糖尿病患者因有机酸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发病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加重、乏力、皮肤干燥、心跳加快。

随着代谢紊乱的继续加重,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严重的脱水、皮肤黏膜干燥,还会出现尿少、高血钾等一系列水电解质紊乱,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状态,应该积极的救治,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因此了解一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治疗措施很有必要,下面就来一起详细了解下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怎么治疗,首先基本原则要记住,补液纠正脱水,降低血糖,纠正酸碱平衡,消除诱因,积极处理并发症。

1.补液治疗,补液是首要的治疗方式,原则是“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补液的量和速度视失水的程度而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大量脱水,可达体重的10%,因此必须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还有助于血糖的下降和酮体的消除,这是抢救的关键。

先用0.9%的氯化钠1000-2000ml,在1-2小时内输完,前4小时应该补足失水量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心肾功能不全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速度,如果休克病人补液后血压仍较低,可以补充胶体液和其他抗休克药物。

2.胰岛素治疗,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目前一般采取小剂量胰岛素(0.1 U/kg/h)持续静滴的治疗方案,既有效抑制酮体的产生又能平稳降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和避免渗透压快速下降导致脑水肿。

但胰岛素治疗一定要讲究个体化,充分考虑到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胖瘦、是否合并感染等等),不能刻板地完全拘泥于常规用量或理论计算用量,因为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患者由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可能常规用量难以有效控制血糖,通常要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3.9-6.1mmol/L为宜,否则易引起脑水肿,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时,则改生理盐水为5%葡萄糖溶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按2:1(葡萄糖(g):胰岛素(U))加入胰岛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信丽丽【摘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不明显增加,造成糖、蛋白质,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一个症候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迄今仍为内分泌疾病中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疗效,在此做如下浅析.【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14【总页数】2页(P119-120)【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作者】信丽丽【作者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医院,吉林白城13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

本症是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本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与胰岛素的合理应用,酮症酸中毒直接致病死率在大部分地区已明显下降。

1 糖尿病的病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

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室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

2 酸中毒的治疗2.1 西医疗法2.1.1 补液补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措施,应快速补充足量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