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
向菱湘潭大学商学院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融资问题。
主要是融资手段单一,严重依赖于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例较小;契约不完备导致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股权融资受到抑制;融资渠道狭窄,债券的发行和银行借贷面临困难;民间借贷市场的补充功能受到限制;缺少与民营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看,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缺乏风险投资扶持。
小型企业借贷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缺少新的资本金注入,往往无法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规模的扩张。
从融资方式来看,间接融资方面,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狭窄,资本规模也相对较小。
同时,民营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其投资项目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讲求安全性、流动性的商业银行难以获得贷款担保以及贷款支持。
直接融资方面,民营企业由于资产规模、效益指标等方面的原因很难达到国内证券市场的上市要求,国外上市机会亦十分渺茫。
以往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使股份制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以部分缓解,但是1998年为防范金融风险,对未经人民银行和证监会批准的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加以关闭,更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受到限制。
二、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1.融资手段单一,严重依赖于内
部积累,外部融资比例较小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营企业融资比例中内源性融资比例高达90.5%,而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内部融资的比重也达到60%。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家自有资本以及企业的资本积累,而不是通过市场的资本集中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本文,资本集中却可以在短时间为资金需求方汇聚众多社会资本,而传统的资本积累虽然是使社会总资本扩大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融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与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
2.契约不完备导致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股权融资受到抑制。
投资者的外部资本是民营企业创立、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当投资者将资本投向特定的企业家时,就将其资本的实际使用权让渡给了企业家。
企业家的创业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了一项结果不确定的活动中,承担着投资遭受损失的风险。
而且外部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产多为流动性差的物质资本。
其专用性程度较高,投入企业后其价值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受团队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敲竹杠”(hold-u。
)的风险较高,因而面临着事后被套牢的可能性较大,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
另外,从资本市场来看,与银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的间接融资相比。
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
股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面向社会融资,融资规模可以达到较大范围。
融资连续性好。
企业上市后只要经营业绩较好,满足配股条件,每年均有可能实施配股融资,可以得到股票市场的持续资金支持。
此外,证券市场融资所获得资金具有非偿还性特点,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不能回抽出资,在未出现破产风波情况下,股价升高,说明公司效益稳步前进,使得投资者自动持有股份或者更多的持有;股价走低,短期投资者大量买入,或者已高价持有者常抱有机会主义心理,继续持有或者更多的持有以保持较低均值成本。
但是在我国股票市场不发达。
市盈率高,上市公司股票尚未实现全流通,股权分置现象明显,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不规范。
这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被人为地割裂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
并且通常处于控股地位。
其结果是,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严重伤害中小股民投资热情,使得中小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
另外,投资者的赎回权和退出权的行使受到限制,致使投资者投入资金时顾虑颇多,又由于民营创新企业的自身结构和产权不清问题,投资者多
采取观望态度。
3.融资渠道狭窄,债券的发行和银行借贷面临困难。
外源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民营企业高度依赖内源融资。
同时,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方式以银行信贷为主,但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
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余额所占企业融资结构比重即使从长期来看最高也只是在5%左右徘徊。
三、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本文认为造成贷款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对于所有制、业务经营成本以及交易费用等几个方面的考虑。
1.所有制方面。
商业银行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作为市场的运作主体的非国有中小企业信贷质量往往优于国有中小企业,但其在经济活动中却受到企业所有制的约束,受到不应有的信贷歧视。
非国有中小企业在获得贷款比例上不占优势,民营企业贷款比例更是杯水车薪。
银行对民营创新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原因有三:其一,国家发展规划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策倾斜;其二,所有制结构决定民营企业自身素质遭到置疑,“贷了就跑”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银行不愿在创新期投入风险资本;其三,民营企业容易被外资俘虏,成为外资间接约束和影响商业银行的工具。
2.业务经营成本方面。
相对于大型企业贷款不仅资金规模大,而且风险相对较小,还款比较有保证,收益相对较高,民营企业尤其是在其创业阶段,贷款规模小,虽然潜在收益可能很大,但是巨大沉
没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同时,由于我国利率受到严格管制。
小规模信贷造成的成本差异又无法通过利率差的调整获得补偿,因此从规模经济角度决定了民营创新企业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困难重重。
3.民间借贷市场的补充功能受到限制。
与正规的金融市场融资相比,民间融资是民营企业更有效的资金来源:一是融资成本低,虽然民间借款的利息一般比商业银行高,但是由于民间金融市场的贷款企业与借款人信息相对对称,例如对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贷款人的信用情况,收入状况以及还款能力等等都较银行信贷有更充分了解,减少了信用评估、抵押资产等的交易成本。
二是融资效率高,在正规的金融市场上,申请、审批等手续繁琐,商业银行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往往不愿意从事对民营企业的小额贷款。
而在民间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对称。
贷款决策的速度快,效率高,及时地满足该类民营企业的资金需要。
三是交易方式灵活,民营型企业,特别是处于创新阶段的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具有急需、高频、小额的特点,民间融资就其贷款方式、期限与利率方面,都可以通过借贷双方协商,灵活快捷地解决企业的融资要求。
因此这种与正规金融市场并存民间金融市场,由于正规金融市场的封闭与僵化,民间金融实际上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融资渠道。
然而,结合民营型企业的特殊情况,新创业企业成长较制造业等一般民营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动,除了具有
市场需求和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之外,技术和产品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大的投资风险。
加之产权制度的不规范,以及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共同导致民营型创新企业无法通过让渡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控制权获得融资,投资者在投资项目失败时无法顺利通过剩余索取权挽回投资。
4.缺少与民营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以及本身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显得力度不够。
另外,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经营风险以及对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信用评估较低的问题。
同时,新创业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较大和契约的不完备也导致中小金融机构对创业者评估偏低。
此外,中小金融机构本身未能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阻碍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减弱了中小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华南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民营金融的供给与均衡[J].管理世界,2001,(l).
蒋思尧.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分析[J].经济问题,2000,(8).61证券投资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