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阅读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春季学期

假期阅读成果展示

论文题目:

中图分类号:

阅读书目:

作者姓名:

作者班级:

经典阅读的何去何从

摘要:虽然有很多人阅读经典,但阅读经典在当代社会已经发生了改变。有不少人对经典乐的提出了各种质疑,而主流方面面对各种质疑则采取了忽视态度。本文所要探讨的不是人们是否要进行经典阅读这一

目前毫无疑问的问题,而是要探讨经典阅读究竟遭遇怎样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于经典著作的反感,而一些经典著作是否真的为我们所需要?有效的解决方式又是什么?

关键词:经典、困境、方式

The way of classics reading

Abstract:Although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start reading classics,classics reading has changed a lot in our society.As time going by,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also bring force questions,however,mainstream doesn’t pay attention on it.In this article,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should read classics.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dilemma of classics reading, and the reason that why we don’t like classics. Do we really need some classics?And how to deal with it?

Key words:classics reading;dilemma;method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常言道,多读书,读好书,进而有人提出应倡导阅读经典这一论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对阅读经典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尽管主流多选择忽视态度,但是经典乐的面临的危局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这里,我们将对经典阅读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读懂经典的困难之处。旨在能更好地激发出人们对经典著作的兴趣,能够更好地读懂经典,从心中接纳经典,真正领悟阅读的美妙。

2.经典的内涵

2.1经典的定义

关于经典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博览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如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经典作家。这样极具官方性的言语就足以概括了吗?一位记者曾经发出过自己的质疑:为许多人崇拜,有一定历史以致流传至今,但一直不被主流接纳的琼瑶小说算不算经典?经典作品就一定是成本成册的书吗?各种各样口耳相传似乎拿不上台面,但在民间影响巨大的民间故事算不算经典?

2.2经典的判定

我们对经典作品寄予了太多的希望,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否定不同人眼中的经典,也不能盲目推崇自己认为的经典。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能与自身产生共鸣的作品自然不同。我认为经典的判定,不是源自众人的苦心推荐,而是阅读者内心的认可。它可以在欣赏它的读者心中留下深刻持久的痕迹,历久弥新。

3.我国经典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3.1我国现状

我国经典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中国连续六、七年来阅读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经低于50%。很多接受调查的人表示没有时间读书,还有一些人表示不习惯读书。这两者加起来超过70%。中国超过30万本,但是家庭户均消费图书还不到两本,据称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此外,复旦大学曾经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过一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阅读英文文献的只有5.2%。而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要超过500页。两相比较,便知经典阅读面临不小冲击。

3.2原因分析

我认为造成经典阅读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杂糅的结果,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冲击着经典?

3.2.1作品本身

经典阅读遭受诟病,如何改情势,必现通过对经典本身进行审视,找到其中缘由。以我所选择阅读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例。

首先,写作时代背景距今已经近百年,不能切身理解,产生共鸣不多。该书首次出版时间为1921年,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在服饰衣着、饮食习惯、居住风格、交通工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知道那段动荡的岁月,虽然历史书中的记载颇为详细,虽然在心中会对那时的仁人志士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但是我仍旧无法切实体会到那样时代北京下他们的呐喊与彷徨。

其次,语言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有些词语现今并不广泛应用。对于外国名人名字的音译与现在存在不同,如古希腊哲学家Thales。在长久以来的课本中都将其音译为泰勒斯,但在本书中则音译为了泰理斯;此外还有一些词,例如:色采、异采、左证等与现在的词语写来也有些出入。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那免会觉得它不对。再者,在标点符号运用上,作者喜欢使用破折号,但在阅读上会产生不连贯。综上种种使人产生了距离感。

最后,虽然是为探讨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但本文内容比较高冷抽象,再加上作者本人学识渊博,研究佛学多年,在对问题进行阐述时会自然而然地引入许多佛家词语。例如现量、比量、非量本可以直接介绍为感觉、理智、直觉,但作者并没有,而是采用了一番论述,这些使得许多像我这种哲学佛学的门外汉深感难以接近。

3.2.2外在因素

首先,社会急速发展,人心躁动,阅读功利性增强。在职场奔波的人们更多时候是向着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努力,少有愿意在一天疲惫的工作结束后,再去都一些费脑筋的书。而在学校的学生们也是不怎么读的。有些调查结果提出现在学生阅读量少,大学生如何如何不如美国大学生,但是如果非要这么比较,为什么不难中国大学生在出高中阶段乃至小学生阶段做的各种试卷和习题册与美国的铜陵学生比较呢?与其说是大学生们不读书,不如说是我们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显然人们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开始倡导学生阅读经典。实践的结果是,大家在本来课业就繁忙的情况下多了一项阅读经典的任务,心不甘情不愿效果自然不好。

其次,在经典遭到很多人遗弃的时候,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更加快了这样的节奏。网络文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充斥人们的视野,人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便可以轻松地完成对一本网络小说的阅读。专门的网络文学网站也应运而生。近年来,网络小说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并且以高票房高收视率华丽收官。此外,科技带来改变。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八卦娱乐,无论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手机、电子书等工具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地阅读,即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来完成。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4.对策

4.1读者方面

我们做阅读的经典多是源自各种机构提供的经典名单和师长的推荐,但是这些未必真正适合我们。因此我们应寻找自己心中的经典,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经典阅读体系。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面对自己喜欢了解方面的经典书籍时,会有更多的动力读下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去都其他方面的经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阅读经典的方式。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是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和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科学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能这么来读,那么我必然要去质疑其经典的资格。周国平先生曾经说,唯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叫做经典,它们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阅读经典呢?首先,阅读的心态应该是轻松的。毕竟文章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读一些自己并不太熟悉的领域里面的知识是为了扩充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其次,阅读的方式也应该是轻松的。在阅读过程中选择一些比较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部分去读。读不进去也不需要硬读,可以去找一些作者的相关资料,试着去了解作者,去理解作者。最终在这种状态下完成对于经典的汲取。但值得注意的是经典虽然属于每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周国平先生说,每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中,才能走到经典中去。

4.2社会方面

不要在盲目地倡导阅读经典。经典到底有没有与时俱进?会不会在一些问题的判断上产生消极影响。以四大名著为例,很多小学初中都推荐学生去看这四本书,但当我们仔细看过后会发现,《三国演义》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机重重的争霸之战;《水浒传》中鲁莽行事、嗜杀成性、草菅人命的英雄好汉;《红楼梦》中并不美好的爱情故事;《西游记》中各种走后门拉关系解决问题的齐天大圣,真的会让我们从更加积极的意义上来认知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